书痴趣闻三则:王羲之“吃墨”王献之“水缸”林散之“酿蜜”_第1页
书痴趣闻三则:王羲之“吃墨”王献之“水缸”林散之“酿蜜”_第2页
书痴趣闻三则:王羲之“吃墨”王献之“水缸”林散之“酿蜜”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书痴趣闻三则:王羲之“吃墨”王献之“水缸”林散之“酿蜜”思迪文谷2017-08-25一、王羲之“吃墨”王羲之练字思虑经常忘了吃饭。 有一次,书童送来了他最爱吃的蒜泥馍馍,并三番五次催促他吃, 但王羲之只顾振笔书写, 连头也不抬,书童只好去请王羲之的夫人郗氏来劝她吃饭。王羲之郗氏来到书房,只见王羲之错把墨汁当成蒜泥, 用馍蘸着往嘴里送,弄得满嘴乌黑。郗氏见此情景,禁不住笑了起来。就这样并没有使王羲之从字里行间醒悟过来,他一边濡毫运笔,一边还连口称赞夫人做的蒜泥味道可口,可见王羲之对书法的辛勤苦学已经到了何等神痴魂迷的程度。二、王献之“水缸”王献之书法王献之是王羲之的儿子。 少年时,一次在街上行走

2、,遇见一位买饼子的老人家,正把烘好的饼子用铲子飞掷到几尺远的筐里,饼子一个接一个地排列得是那样整齐,王献之简直看呆了,随口夸赞:“老大娘,您的本领真高!”老大娘回答说: “这有什么稀奇的?我练了几十年了。 王羲之的字写得那么好, 还不是靠多练么! ”老大娘并不知道站在面前的就是王羲之的孩子,只是随口那么一说,但王献之听者有心,并顿开茅塞。 回家之后立即担满了七大缸水, 发誓说“非写完这几缸水,否则决不罢休!”三、林散之“酿蜜”林散之曾说自己的书法“如蚕之吐丝, 蜂之酿蜜, 岂有一朝一夕能变成丝与蜜呢?”他自幼就开始学写字,先练楷书、隶书, 30 岁后学行书, 60 岁后专攻草书。70 多年里,不论酷暑严寒,每天早晨都要写100 多个字,从未间断,他将之称作“做功课”。林散之书法直到80 岁高龄,他因病住院,躺在病床上仍然念念不忘书法,经常琢磨字体结构和章法布局,用手指在肚子上划字。 他还写下一首诗记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