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收中公共利益的审查方法——以美国Kelo案为起点的考察_第1页
征收中公共利益的审查方法——以美国Kelo案为起点的考察_第2页
征收中公共利益的审查方法——以美国Kelo案为起点的考察_第3页
征收中公共利益的审查方法——以美国Kelo案为起点的考察_第4页
征收中公共利益的审查方法——以美国Kelo案为起点的考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硕士学位论文征收中公共利益的审查方法以美国 Kelo 案为起点的考察THE METHOD OF REVIEWING PUBLICINTERESTS IN TAKINGSAN ANALYSIS BEGINNING WITH KELO院专姓系:法学院业: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名:颜冬铌指导教师:朱芒 教授完成日期:2015 年 12 月 30 日 征收中公共利益的审查方法以美国 Kelo 案为起点的考察摘 要在征收的多元利益格局之下若私主体的受益不可避免,那么该如何判断存在私主体受益的征收是否符合“公共利益”,就是司法在个案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美国联邦宪法第五修正案中公用征收条款的“公共使用”同我国征

2、收的启动要件“公共利益”一样,是一个极其抽象且捉摸不定的概念。在美国司法对征收的“公共使用”要件进行判断的过程中,从 2005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 Kelo 案开始,已有越来越多的法院在审查“公共使用”时去区分征收后多元利益格局之中的主要利益和附带利益,其中只有主要利益才会成为司法审查“公共使用”的利益对象,而对于附带利益,无论其是否符合“公共使用”的实体标准,都不在“公共使用”要件的管辖范围之内。Kelo 案之后美国各州最高法院的判决在承认这种利益甄别审查方法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发展了“征收目的”和“受益对象”的认定角度。同时,对于 Kelo 案中“综合性规划”的考量,Kelo 案之后又出现“

3、有规划有项目”和“有规划无项目”的不同情形,用规划的合法性来豁免司法对征收中“公共使用”的判断;而对于 Kelo 案中“实质正当程序”,Kelo 案之后的各州判决又发展了“任意武断行为”和“非诚实善意行为”的认定标准来丰富其审查路径。 这些经从美国判例整理所得出的结论,对我国司法如何判断征收中的“公共利益”要件极具启示意义。在详细论证我国征收制度的基础上,可以对美国的这些经验有所借鉴。关键词:公共利益,公共使用,审查方法,实质正当程序,综合性规划 THE METHOD OF REVIEWING PUBLICINTERESTS IN TAKINGSAN ANALYSIS BEGINNING WI

4、TH KELOABSTRACTPrivate interests sometimes are inevitable in takings. In that case, thecourts have to decide whether this kind of takings satisfy the public interestrequirement or not in specific cases.Just as the public interest requirement in takings of China, the publicuse requirement in the Taki

5、ngs Clause in the United States is also quitevague. In the judicial process of discerning the public use requirement,beginning with Kelo v. City of New London, made by the Supreme Courtof the United States in 2005, there are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courtsadopting the method of ranking diverse benefi

6、ts, what is to distinguishprimary benefits from incidental benefits in the multi-benefit structure afterthe taking. In that case, courts will only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whether theprimary benefits violate the public use requirement, and whether theincidental benefits satisfy public use or not is n

7、egligible.In post-Kelo era, the supreme courts in different states, developedtwo angles of purposes and beneficiaries to distinguish various benefits. Asfor substantive due process, there emerged the ways of identifying arbitrary and capricious or bad faith determination. As for comprehensive planni

8、ng,two different types of cases are presented.These methods of reviewing public benefits extracted from the Kelocase and post-Kelo cases, is extremely meaningful to China. Only on thebasis of understanding and analyzing our own takings system can we learnfrom what is going on in the United States.KE

9、Y WORDS: public benefit, public use, reviewing method,substantive due process, comprehensive planning 目录引言. 1一、问题的提出 .1二、现有研究综述.2三、研究方法 .5四、论文框架 .5第一章 多元利益格局中的公共利益审查 . 7第一节 征收中的私主体受益.7一、积极界定.8二、排除事项.8第二节 多元利益下的审查难题:以 Kelo 案为例.10一、Kelo 案的基本案情 .11二、Kelo 案中的利益分布 .11三、判决概要.12四、案件的实质争议焦点 .13本章小结 .14第二章 利

10、益甄别审查方法的提出 . 15第一节 Kelo 案中对主要利益和附带利益的划分.15第二节 利益甄别审查方法的发展.16一、“征收目的”的角度 .16二、“受益对象”的角度 .18本章小结 .19第三章 综合性规划下的公共利益审查. 20第一节 Kelo 案中对综合性规划的考量.20一、源起 Berman 案的考量.20二、Kelo 案对 Berman 案的沿承.21第二节 不同情形下综合性规划的考量.22一、有规划有项目的情形 .22二、有规划无项目的情形 .23第三节 对司法遵从规划利益的反对.24本章小结 .27 第四章 实质正当程序下的公共利益审查 . 30第一节 正当程序和“公共使用

11、”.30第二节 Kelo 案中的实质正当程序.31第三节 实质正当程序考量的发展.33一、基于任意武断行为 .33二、基于非诚实善意行为 .35本章小结 .38结语: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39参考文献. 43致谢. 48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0 引言一、问题的提出在征收制度中,“公共利益”是征收行为发动的充分必要要件,若不符合“公共利益”要件,那么征收权的行使也就不具有合法性和正当性,从而需要被宣告违法。1在我国,出于地方发展、政绩压力等情况,在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对土地进行开发的过程中,虽然政府以“公共利益”为目的进行征收,但被征收土地后续却被用于商品房或商业办公楼的开发,这极易引起当事人

12、对“商业开发是否应该被公共利益包含在内”产生质疑。再往后看,若在招商引资之后出现烂尾2等情况, 这时我们更应该反思在前期行政决定做出的当时,“公共利益”要件该3如何在行政过程中发挥限制征收权行使的功能;以及在争议产生之后,司法究竟该从何入手判断征收中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关系。在司法判断征收是否符合“公共利益”的过程中,首先可能面临的问题是,由征收所创生的所有利益是否都必须成为判断“公共利益”要件的审查对象?若答案为“是”,那么司法就需要对征收中的每项利益逐一审查,判断它们是否符合“公共利益”的实质要求,这种前提下合法的征收行为中就不能容忍任何私人利益的存在。但若私人利益在征收达成公共目标的过程

13、中不可避免,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该如何判断符合“公共利益”要件的合法征收中私主体受益的限度。若征收中同时存在公众的利益和私人的利益,司法在审查“公共利益”要件之时,该如何甄别、遴选进入“公共利益”要件判断范围内的利益对象,这是值得探究的。在美国征收领域的标志性案件 Kelo v. City of New London 案4(以下称为“Kelo 案”)中,联邦最高法院在判断联邦宪法第五修正案中公用征收条款的“公共使用”要件 时,提出“主要利益”和“附带利益”的概念,作为在多元利益格51郑永流:中国公法中公共利益条款的文本描述和解释,载郑永流,朱庆育(等著):中国法律中的公共利益,北京大学出版社,

14、2014 年版,第 17 页。以“商业开发”和“公共利益”为关键词,在较为常用的北大法宝数据库中“行政征收”的案由下进行2搜索,共得 135 个案件。在这些争议中涉及“商业开发区”、“物流产业区”等是否属于“公共利益”的问题。最后搜索于 2015 年 11 月 20 日。3招商烂尾,地方政府能置身事外吗?,载 11/07/content_606878.htm?div=-1,最后访问日期:2015 年 11 月 25 日;招商项目烂尾如何收场载 年 11 月 25 日。4Kelo v. City of New London, 545 U.S. 469 (2005).美国联邦宪法第五修正案中公用征

15、收条款的规定:“未经公正补偿,私人财产不得被施以为公共使用的5征收”(“nor shall private property be taken for public use without just compensation”)。在各州的州宪法中也普遍存在征收补偿条款的内容,虽然表述有所不同,但是大致也不超出第五修正案公用征收条款的范围,只是在具体的要件上进行细化。而对于联邦宪法和州宪法的效力,对公民的拘束力都是等同的,在适用上也是并行不悖的。具体参见 David A. Dana, Thomas W. Merrill, Property Takings, New York: Foundatio

16、n Press,2002, pp.1-5.1 局下审查“公共使用”要件的方法,区别进入“公共使用”审查范围之内的利益和被排除在“公共使用”管辖范围之外的利益,对于后者,无论它们是否符合“公共使用”的实体标准,都不进入法院审查“公共使用”要件时的考量范围。从 Kelo 案本身来说,它是联邦最高法院在审查“公共使用”要件时首次提出对征收后多元利益格局下的利益进行甄别从而遴选出作为“公共使用”审查对象的利益的案件;6同时,从该案的影响上来说,Kelo 案在客观层面上引起了全在 Kelo 案之后,不国立法和司法层面对于“公共使用”史无前例的激烈讨论。7少州最高法院针对 Kelo 案中所出现的这种利益甄

17、别的审查方法进行了确认和发展。本文正是试图选取 Kelo 案和 Kelo 案之后各州最高法院做出的判决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整理和归纳。之所以选取各州最高法院的判决,一方面是因为各州地方法院对同一问题的看法经过本州的最高法院就可被视为是具有一致性的,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比较各州最高法院的不同态度和立场,以此分析美国本土地域范围之内的各州在近十年对 Kelo 案所提出的这种审查方法在接受程度上是否具有差异性,并试图探究差异存在的深层原因。虽然美国和我国的征收制度不尽相同,但是联邦宪法第五修正案中的“公共使用”同样也是一个极其抽象且捉摸不定的概念;并且,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中国正在经历美国上世纪年代五六

18、十年代的城市改造运动,但是在社会规模、涉及方面和利益冲突上较之美国更为广泛和尖锐,有过之而无不及。本文正是希望8借助于域外经验,对 Kelo 案和 Kelo 案之后各州具有代表性的判决进行梳理,以此为参照,为中国司法在判断我国征收制度中的“公共利益”提供审查方法上可能的借鉴思路。二、现有研究综述国内目前对于公共利益的研究,内容丰富。一方面,一些学者主要集中于对9作为抽象概念的“公共利益”进行框架式、总体式的研究,包括公共利益概念的6在平等保护条款(the Equal Protection Clause)之下,联邦最高法院也曾在区划案件和食品券计划案件中提出司法要去审查政府立法中的公共目的相较于

19、使特定私主体受损的意图是否附带性的这一审查方法。See Cleburne v. Cleburne Living Center, Inc., 473 U.S. 432, 446447 (1985);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v.Moreno, 413 U.S. 528, 533536 (1973).但在判断联邦宪法第五修正案中的“公共使用”时去运用甄别征收多元利益格局中的主要利益和附带利益且只对主要利益是否符合“公共使用”做出判断这一审查方法,是联邦最高法院在之前的 Berman 案和 Midkiff 案中都没有提及的问题。7Wendell Pritchett, “B

20、eyond Kelo: Thinking About Urban Development in the 21st Century”, Georgia StateUniversity Law Review, Vol. 22, Issue 4 (2006), pp. 895-896.张千帆:“公共利益”的困境与出路美国公用征收条款的宪法解释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载中国法学2005 年第 5 期,第 43 页。黄卉教授曾经对国内的公共利益研究做过详细的文献综述,可参见黄卉,毛亚满:城市房屋征收中的89“公共利益”概念及其界定,载郑永流,朱庆育(等著):中国法律中的公共利益,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年版

21、,第 103-110 页。2 内涵10、界定主体11、立法模式12等主题;另一方面,也已经有部分学者开始深入行政法的具体领域,特别是房屋征收和拆迁领域,去讨论作为要件存在的“公共利益”对于制度运作的规范意义,以及该如何去识别作为要件存在的“公共利益”。学者们分别从美国、台湾、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借鉴域外经验探讨什么是征收中的“公共利益”。13其中又以在美国背景下进行讨论的研究成果居多,特别是在 2005 年联邦最高法院做出 Kelo 案判决之后,我们可以看到已经有不少学者把目光投向 Kelo 案和 Kelo 案之后的立法和司法动态,呈现了详尽的分析。若对 Kelo 案的已有研究进行分类,大致

22、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第一种类型为关注 Kelo 案中“公共使用”审查标准的研究。有的学者将 Kelo 案判决中对“公共使用”的审查标准同在美国宪法实践中由诸多判决所确立的合理审查标准、中度审查标准相联系,认为 Kelo 案中少数意见的执笔者奥康纳大法官意图突破判决意见中的合理审查标准,而把更为严格的中度审查标准扩展到本案。14有的学者则是从“公共使用”的词义解释出发,认为 Kelo 案的判决意见采取的是一种极为广义的解释标准。15还有的研究则是从历史维度入手,试图整理公共使用判断标准的历史演化过程,将对公共使用的判断放置于美国特定的历史阶段,如工业革命时期、20 世纪 40 年代之后美国大规

23、模的城市更新时期和当下等。16同样,在历史维度上,还有学者认为 Kelo 案延续10 参见胡建淼、邢益精:公共利益概念透析,载法学2004 年第 10 期,第 3-8 页;孙丽岩:公共利益服从的博弈分析,载法学2004 年第 10 期,第 17 页;黄学贤:公共利益界定的基本要素及应用,载法学2004 年第 10 期,第 11 页;王景斌:论公共利益之界定一个公法学基石性范畴的法理学分析,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 年第 1 期,第 134-135 页;王利明:论征收制度中的公共利益,载政法论坛2009 年第 2 期,第 23-24 页;徐海燕:公共利益与拆迁补偿:从重庆最牛“钉子户”案看第 4

24、2 条的解释,载法学评论2007 年第 4 期,第 139-140 页;杨峰:财产征收中“公共利益”如何确定,载法学2005 年第 10 其,第 99-100 页等。11 参见张千帆:“公共利益”的困境与出路美国公用征收条款的宪法解释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载中国法学2005 年第 5 期,第 36-45 页;卢超:都市更新判断中的民主过程与司法审查基于美国发的考察比较,载行政法学研究2012 年第 4 其,第 129-135 页;周安平:公民财产权与国家行政权之法治关系以房屋产前为分析背景,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6 年第 1 期,第 21 页;郑贤君:“公共利益”的界定是一个宪法分权的问题,载法

25、学论坛2005 年第 1 期,第 30 页等。12 参见唐忠民:新征收与拆迁补偿条例应细化“公共利益”,载法学2010 年第 3 期,第 135-139页;王利明:论征收制度中的公共利益,载政法论坛2009 年第 2 期,第 25-29 页;房绍坤,王洪平:论我国征收立法中公共利益的规范模式,载当代法学2006 年第 1 期,第 71-73 页;赵红梅:我国土地征收制度的政府、社会联动模式之构想,载法商研究2006 年第 2 期,第 27-34 页。13 参见刘文忠:台湾房屋拆迁的立法、补偿与冲突解决机制,载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0 年第 5期,第 90-93 页;袁治杰:德国土地征收中的公共

26、利益,载行政法学研究2010 年第 2 期,第 119-125 页;张莉:法国土地征收中的公共利益,载行政法学研究2009 年第 1 期,第 135-140 页;Ahl,陈大创:中的土地征收制度中的公共利益概念比较,载郑永流,朱庆育(等著):中国法律中的公共利益,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年版,第 50-82 页等。14 根据该学者的归纳,合理审查标准是司法审查的最低标准,它仅仅要求政府行为所追求的目的是合法的;并且政府所采取的措施是能够合理地促进该目的实现的。中度审查标准则必须满足政府行为是为了满足重要的公共利益,并且政府所采取的措施能够在实质上促进该利益实现两大标准。详细参见汪庆华:土地征

27、收、公共使用与公平补偿评 Kelo v. City of New London 一案判决,载北大法律评论2007 年第 2 期,第 480-481 页。15 参见邢益精:联邦最高法院在财产征收中的公共利益标准对美国司法实践的一个实证考察,载法治研究2009 年第 1 期,第 34-41 页。16 参见姚佐莲:公用征收中的公共利益标准美国判例的发展演变,载环球法律评论2006 年第 1 期,第 107-115 页;姚佐莲:财产征收中的公共利益判断以美国判例演变为中心兼中国问题的3 了先例的“一贯法理”,从效果评判的角度上来说,虽然 Kelo 案判决可能带来一定的消极后果,但因其“利大于弊”,因而

28、被美国司法界和立法界所接受。17在这种视角之下,还有些学者将 Kelo 案中“公共使用”的审查标准同美国财产权保障的历史脉络联系起来,讨论了在财产权地位降格的背景之下,“公共使用”作为征收限制要件该何去何从的问题。18在讨论“公共使用”审查标准时,有的研究还特别从比较法视角出发,从 Kelo 案的判决中抽象出“公共利益的界定”、“谁有权界定公共利益”等问题,并进行论证以揭示对中国现实的启示。19有的学者更是直接将 Kelo 案和中国 2007 年的“重庆钉子户”事件进行对比,对中美两国的征收制度进行了全面的解析。20第二种类型的研究,则是将 Kelo 案中所争议的征收予以类型化,只是针对“经济

29、发展类征收”或称“为了商业开发而进行的征收”是否符合宪法中的公共使用限制展开讨论,从先例传统、现实需求、公私合作等多个角度深入分析了为何限制经济发展类征收的措施没有达成预想效果的原因。21还有的研究则深入探讨了美国法院对于商业开发是否符合公共利益是如何进行判断的历史脉络,在讨论这些美国判例的基础上抽取出了“主客观标准”,借此对我国是否应该限制商业开发类征收提出建议。22第三种类型的研究则是专门针对美国立法、司法在 Kelo 案之后对 Kelo 案进行大幅度反击的现象,以此来整理和研究 Kelo 案的审判规则和其对后续立法、司法产生的重大影响。有的研究整理了后 Kelo 时代美国各州所出台的对

30、Kelo 案判决进行修正的立法。23还有的研究则分别从“公共使用”审查中的两个重要子概念“幌子征收”(pretextual takings)和“破败”(blight)入手,仅仅研究这两个概念在 Kelo 案前后的美国司法判决中是如何演变的。24总体而言,在我国学界近十年来对于美国 Kelo 案的关注中,第一种类型的研究,占得最为多数的地位。这些研究仍然是把 Kelo 案的审查标准放置于美国法院近两百年来对“公共使用”审查的历史脉络中,来考察 Kelo 案和 Kelo 案之初步思考,华东政法大学 2006 年硕士学位论文。17 参见冯桂:“公共利益”的作用与局限对美国不动产征收判例法的观察和思考

31、,载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9 年第 2 期,第 59-65 页。18 林彦,姚佐莲:美国土地征收中公共用途的司法判定财产权地位降格背景下的思考兼对我国的启示,载交大法学2010 年第 1 期,第 211-221 页。19 耿利航:如何界定公共利益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凯洛诉新伦敦市案”的剖析和启示,载法学杂志2007 年第 3 期,第 135-137 页。20 林来梵,陈丹:城市房屋拆迁中的公共利益界定,载法学2007 年第 8 期,第 25-30 页。21 邓可祝:经济发展类征收合宪吗美国凯洛案后的征收法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载法治研究2014 年第 12 期,第 60-71 页。22 刘连泰:将

32、征收的不动产用于商业开发是否违宪对美国相关判例的考察,载法商研究2009年第 3 期,第 145-151 页。23 邹爱华:美国土地征收法的新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载现代法学2013 年第 4 期,第 150-162页。24 刘玉姿:美国法上的幌子征收及其启示,载浙江社会科学2013 年第 10 期,第 67-74 页,第 112页;刘玉姿:美国法上的衰败区及其启示,载行政法论丛2013 年第 16 卷,第 105-118 页。4 后立法和司法是如何对 Kelo 案进行回应的,并深度挖掘 Kelo 案的判决对后续立法和司法产生如此深远影响的原因。纵观目前的这些研究,首先,它们较为倾向于对定案结

33、论之间进行宏观比较,稍显片面化,而大多未从案件的要件事实和判决思路的差异入手来进行整理;其次,这些研究对联邦和州、立法和司法之间的联动关系描述不多;最后,这些研究对中国问题大多展开得比较抽象,且较多忽略了司法的作为,没有将立法和司法对“公共使用”的不同判断方式进行区别。同时,对于本文所选定的主题,值得注意的是,已经有学者在中国制度的框架下,观察到了征收过程中政府、开发商、被拆迁人各相关角色的“权力-权利-利益”的博弈关系,对各方主体的预期利益格局进行了详尽的分析。25但是目前还没有研究专门从甄别主要利益和附带利益的审查方法角度对 Kelo 案和 Kelo 案之后的各州判决进行整理和归纳,这其中

34、仍然存在着很大的研究空间。三、研究方法本文在研究方法上首先采取的是规范分析法,从美国联邦宪法第五修正案和各州宪法中公用征收条款的相关规定出发,在这些规范文本的分析基础上展开对司法判决的观察。其次,本文大量采取了判例分析法,通过搜集案例,研读 Kelo 案和 Kelo 案之后各州法院在征收中判断“公共使用”的案件,从中提炼出司法审查“公共使用”时所用的利益甄别方法,以及具体使用该方法的考量要素。最后本文还采用了比较分析法。基于对中国现实中规范层面和实践层面的观察,把目光投向美国,希望通过整理美国的标志性案例及该案例之后各州法院在审查“公共使用”之时区分主要利益和附带利益的审查方法,在技术方法和判

35、断要素等方面归纳出一定的理论框架,以期望为解决中国问题提供可能的方法和经验。四、论文框架在引言之后,文章的结构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首先是对征收中的多元利益格局以及多元利益格局中的私主体受益情形作为公共利益审查方法中利益甄别的前提条件予以澄清和描述。然后以 Kelo案为例,梳理 Kelo 案的基本案情、判决理由和争议焦点,描述在这种多元利益格局下,司法对“公共使用”的审查究竟遇到了什么样的难题。第二章则是针对上一章中所提出的审查难题,观察 Kelo 案中对主要利益和附带利益进行划分的这种利益甄别的审查方法,并讨论 Kelo 案之后各州法院是如何对该审查方法的认定视角进行丰富的。第三章和第四章

36、则是分别从 Kelo 案中司法甄别作为“公共使用”审查对象25 参见冯玉军:权力、权利和利益的博弈我国当前城市房屋拆迁问题的法律与经济分析,载中国法学2007 年第 4 期,第 39-59 页。5 的利益时所发展的综合性规划和实质正当程序要素,进行整理;并且发现在 Kelo案之后,各州的州最高法院对两者的判断是有进一步发展的。在最后的结语部分,本文在总结 Kelo 案和 Kelo 案之后各州法院判决的基础上,试图回应中国问题,也即在中国司法审查征收的发动要件“公共利益”之时,是否可以对美国甄别主要利益和附带利益的这种审查方法有所借鉴。6 第一章 多元利益格局中的公共利益审查在对“公共利益”进行

37、审查时,若要对何种利益可以成为该要件的审查对象做出判断,首先需要阐明的是这种审查方法的适用前提,便是征收行为做出后必须存在一个多元利益格局。通常在一项征收中,公权力行使征收权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拥有该私有财产,而是旨在通过征收消除该私有财产上原本的权利状态以便将该私有财产投入全新的使用用途以达成“公共使用”或公众受益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原本附生于该私有财产之上较为稳定的利益格局被公权力介入并打破,部分原有利益内容得到减损甚至消灭,部分则是发生受益对象的转移,同时有更多利益内容则是由征收行为被重新创造出来。这些“新利益”可以只是以单一形式出现,但在更多案件中则是以利益群的形态依附于该私有财产之上。

38、在这样的多元利益格局中,既可以存在公众的受益,也可以存在私主体的受益。即使是符合“公共使用”要件的合法征收也并不绝对排除私主体在征收中所获得的利益。这时,司法就需要用一定的技术方法对多元格局之下利益之间的相互关系做出厘清和排序,并区分出在这其中有哪些利益应当被纳入司法判断“公共使用”时的审查范围,而哪些利益则在“公共使用”判断过程中被忽略不计。在此意义上,多元利益格局的存在是法院审查公共利益之时对作为审查对象的利益进行划分的必要事实基础。同时,在该多元利益格局中,还必须存在私主体受益的情形才需使用利益甄别的审查方法。若征收后所产生的每项利益都是公众的利益,那么也无需对这些利益是否可以成为“公共

39、使用”判断对象进行讨论,因为这样的征收必定是符合“公共使用”要件的,不会在司法审查“公共使用”之时遇到障碍。正是因为多元利益格局中私主体受益情形的存在,司法才需要去判断在由征收所创生的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中,哪一个才能成为“公共使用”的审查对象。第一节 征收中的私主体受益征收中多元利益格局的存在是利益甄别审查方法的适用前提;同时,在使用该审查方法前司法还需要对征收中是否存在私主体的受益进行确认。私主体受益在符合“公共使用”的合法征收中具有存在的可能性,这一点在美国判决中普遍得到法院的认可。以联邦最高法院的三个标志性案件为例,在1954 年的 Berman v. Parker 案26、1984 年

40、的 Hawaii Housing Authority v. Midkiff 案26 Berman v. Parker, 348 U.S. 26 (1954).7 27和 2005 年的 Kelo 案中,分别存在私人开发商、私人承租人和私人制药公司直接受益的情况,而联邦最高法院均认可了三个案件中征收行为的合法性。即使在征收中存在私人受益的情形,征收的公共性质也并不因此必然减损。28本节讨论的就是在多元利益格局下司法该如何辨别私主体受益的情形。在这一点上,法院通常从私主体的积极界定和排除事项两方面来对征收中利益甄别的私主体受益前提进行确认。一、积极界定在联邦最高法院 1984 年的 Midkiff

41、 案中就已经对受益私主体的含义进行过正面解释,即“某类特定的、可辩识的个体”(a particular class of identifiableindividuals)。292005 年的 Kelo 案更是直接借用了该解释。30这个含义首先意味着,受益主体的数量多少并不影响对私主体的认定,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群人”,都可以成为具体个案中的私主体。但是对于后者值得注意的是,公共利益的受益主体同样体现为“一群人”,公共受益主体和私受益主体被区分的关键,就是私主体含义中的“特定性”、“可辨识性”特征。“特定性”在私受益主体和公共受益主体之间划分了一条界限,即使私受益主体在数量上呈现为多数,但是

42、因为具备“特定性”、“可辨识性”的特征,因此也不可被划入公共利益的受益主体范围。这就是“特定性”特征所承担的划分公共受益主体和私受益主体的功能。但是对于何种情况构成“特定性”、“可辨识性”,在 Kelo 案和 Kelo 案之后的判决中法院都没有构建可被反复适用的、明确的认定标准,而是较多地从事实出发,在个案中对受益对象是否特定做具体的判断。在对“特定性”的判断上还存在较多可探讨的空间,如“特定性”的范围到底应该作何限定?判断“特定性”应是以某地域还是以某空间作为基准?31这些都是留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二、排除事项除了从正面对私主体受益情形进行确认外,同样还有对私主体受益进行例外排除的反向思路值

43、得整理。在征收中,有些受益主体虽然在形式和外表上符合“某类特定的、可辩识的个体”,但因为属于如“公用事业”(public utility)的范畴,这部分受益主体的利益同样也是公众而非私主体的利益。在 Kelo 案之后有些州的最高法院就涉及到了这个问题。当然对于什么是“公用事业”,其涵盖范围和构成要件本就非常复杂,在判断征收中的私主体受益情形时,法院通常在一个二阶判断的逻辑框架中对不属于私主体受益情形的公用事业予以排除。27 Hawaii Housing Authority v. Midkiff, 467 U.S. 229 (1984).28 Kelo v. City of New London, 545 U.S. 469, 482 (2005).29 Hawaii Housing Authority v. Midkiff, 467 U.S. 229, 245 (1984).30 Kelo v. City of New London, 545 U.S. 469, 47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