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整理)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学_第1页
(2021年整理)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学_第2页
(2021年整理)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学_第3页
(2021年整理)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学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学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学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学)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 业绩进步,以下为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学的全部内容

2、。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在计算能力方面达到“熟练” 、“比较熟练”、“会”三个层次,在计算的范围上做了“四个为主”和“三个不超过”的明确规定。那么, 如何加强计算教学,提高计算能力呢? 一、严格教学要求是前提 教学大纲在计算教学上要求达到三个层次,具体地说,就是根据每一部分所占的地位、作用区别对待,对 一位数的加减法、表内乘除法等最重要的口算要求达到熟练;对于除此以外的基本口算,万以内的加减法和用 一两位数乘、除多位数的笔算,要求达到比较熟练;对于三位数乘、除多位数的笔算只要求会算。在小学阶段 ,特别是小学中低年级,是计算教学的重要阶段,必须过好计算

3、关。 要过好计算关,首要的是保证计算的正确,这是核心。如果计算错了,其它就没有意义了.但如果只讲正 确,不要求合理、灵活,同样影响到计算能力的提高。如:20以内的加减法,有的学生用凑十法和用看加算减 计算,有的则靠摆学具或掰手指、脚趾、逐一数数做加减法,计算结果都正确,但后者显然达不到要求。又如 :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中,有各种计算方法,可以从低位算起,也可以从高位算起,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具体分析,灵活运用。在三四个数的连加中,关键是会凑整,如果不会凑整,也影响到计算的正确度,要做到 比较熟练也是困难的。学了运算定律和速算方法后,如果不会运用,即使计算正确,也达不到教学要求。因此 ,严格按

4、照教学要求进行教学,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前提。 二、讲清算理是关键 大纲强调,“笔算教学应把重点放在算理的理解上,“根据算理,掌握法则,再以法则指导计算。学 生掌握计算法则关键在于理解。既要学生懂得怎样算,更要学生懂为什么要这样算。如教学用两位数乘( “九义”六册),要使学生理解两点:2413通过直观图使学生看到,就是求13个24连加的和是多少,可以 先求出3盒的支数是多少即3个24是多少,再求10盒的支数是多少即10个24是多少,然后把两个积加起来,从而 让学生知道,计算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要分两步乘,第三步是相加,这样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通过例题教 学,使计算的每一步都成为有意义的操作,让

5、学生在操作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计算过程中还要强调数的 位置原则,“用乘数个位上的数去算就是求3个24得72,所以又要和乘数3对齐写在个位上。“用乘数十位上 的数去乘,就是求10个24个得240,(也可看成24个10)所以4要写在十位上”,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数位对齐的 道理。这样,通过反复训练,就能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法则。 三、思维训练是核心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要教学生学会,并促进会学,就“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计算教学 同样要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核心,重视并加强思维训练。 教学大纲指出:“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要把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贯穿在各年 级教学的始

6、终。如何加强思维训练呢? 1。提供思路,教给思维方法。 过去计算教学以“算为主,学生没有“说”的机会。现在稍为重视“说的训练,但缺乏说的指导。因 此必须给学提供思路,教给思维方法。如在教第六册混合运算74+10053时,可引导学生复习混合运算顺序 ,然后叫学生结合例题思考,并用符号勾画出运算顺序,让学生说出:这道题里有几种运算方法,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使学生沿着图示指引的思路,按顺序、有条理的思考和回答问题。可引导学生这样说:这道题有加 法、除法和乘法,先算100除以5的商,再乘以3的积,最后求74与积的和。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促进思 维能力的发展. (附图 图) 2。加强直观,重视操

7、作,演示,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思维是在直观的基础上形成表象,概念,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起 来的,在操作时要让学生看懂,并把操作和语言表述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如第一册在20以内 的进位加法中配合直观操作,突出计算规律的教学,让学生体会“凑十”过程,边动手,边思考,用操作帮助 思维,用思维指挥操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探求合理、灵活的算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在学生掌握基本算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探求合理、灵活的算法,尽快找到计算捷径, 形成灵活多变的计算技能。如:根据0和1在计算中的特征,在掌握简便算法的基础上可进行口算。象

8、240300 11060。又如102与78相乘积是多少?(九义七册60页)可引导学生探究:10278-(100+2)78=7800+156 =7956。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4.重视估算,准确判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在估算教学中,要认真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进行准确判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如693扩大8倍大约得 多少(七册64页)?6938应等于5544。要学生用估算的方法检查积的最高位有没有错误,首先要引导学生认 真观察,准确判断,693接近700,用7008等于5600,693小于700,积小于5600是正确的。从而培养学生的直 觉思维能力。 四、培养认真、刻苦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

9、计算习惯是根本 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是大纲的要求,也是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大量事实说明,缺乏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计算上造成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提 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重视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养成严格、认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坚韧不拔 、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千万不要用“一时粗心”来原谅学生计算中出现的差错。那么要培养哪些习惯呢? 1.校对的习惯。计算都要抄题,要求学生凡是抄下来的都校对,做到不错不漏。 2.审题的习惯。这是计算正确、迅速的前题。一要审数字和符号,并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内 在联系。二要审运算顺序,明确

10、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三要审计算方法的合理、简便,分析运算和数据的特点 ,联系运算性质和定律,能否简算,不能直接简算的可否通过分、合、转换、省略等方法使运算简便,然后才 动手解题. 3.养成仔细计算、规范书写的习惯。要求按格式书写,字迹端正、不潦草,不涂改、不粘贴,保持作业的 整齐美观。 4.养成估算和验算的习惯。这是计算正确的保证。验算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首先要掌握好验算和 估算的方法;其次要把验算作为计算过程的重要环节来严格要求;再次要求学生切实掌握用估算来检验答案的 正确程度。 五、加强训练是途径 计算能力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长期训练逐步形成的。训练时要注意: 1。突出重点

11、。如万以内的加减法,练习的重点是进位和退位。要牢记加进位数和减退位数,难点是连续进 位和退位;两三位数的乘法要练习第二、第三部分积的对位;小数的计算则注意小数点位置的处理,加、减、 除法强调小数点对齐,注意用0占位;简便运算则重点练习运用定律、性质和凑整。因此,在组织训练时必须 明确为什么练,练什么,要求达到什么程度,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打好基础。教学大纲指出:“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 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口算方法,根据各年级对计算的要求,围绕重点,组 织一系列的有效训练,持之以恒,逐步达到熟练.凑整的训

12、练一定要加强,如:74+26=100,63+37=100,252+ 748=1000,254=100,1258=1000等,要教给学生迅速观察,判断、凑整的能力。这些要求到了中、高年级 也不应忽略。同时要加强乘、加的口算训练,如两位数乘三位数17647(九义六册11页),当用7去乘被乘数 的十位时,还要加上67进上来的4,所以77+4这类的口算必须在教学之前加以训练。除数是两位数,商 是二、三位数的除法,试商是难点,如果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口算不过关,试商就困难。估算能力不强,试商 也直接受到影响.到了高年级一些常用的口算,如3。142,3。143以及除数 1 1 1 1 是0。5,0。25的乘

13、、除法,、化成小数是多 2 4 5 8 少以及同数相减得0等,这些也要作为基本口算常抓不懈。 3。掌握简便运算的方法.这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口算。简算的基础是运算性质和运算定律,因此,加强这方 面的训练是很重要的。在小学四则运算中,几种常用的简算方法学生必须掌握,从而达到提高计算速度的要求 . 4.训练要有层次,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训练形式要多样化,游戏、竞赛等更能激发学生训练的热情 ,维持训练的持久性,收到良好的效果。宁海县实验小学 尤海琼9月27日,我有幸在城东小学听取了宁波市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研讨会,听后让我受益非浅,感触颇深,现结合课堂谈谈我几点浅显的感想.一、计算教学与情境创设.数学情

14、境创设是指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出来,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进行探索,将实际问题逐步抽象成数学问题.我认为在计算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境还是需要的,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创设的情境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贴近学生生活。我们要通过创设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生活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紧密联系,激起对数学的兴趣.如鲁洁老师执教的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整堂课她都以余姚东风小学这个实际材料作为数学学习的情景,通过“了解东小”“分发节能卡“节能小卫士事例等一系列环节,把整堂课自然的串成一个生活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15、。从学生们在课堂上兴趣盎然、积极投入的表现看出,他们是这么喜欢这样的课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创设教学情景也是激励、唤醒、鼓舞的一种艺术。而近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学生课堂思维是否活跃,主要取决于他们是否具有解决问题的需要。所以,课堂上,教师应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此时,创设问题情景犹如一块石头投入学生的脑海,必会激起思维的浪花.可见,创设问题情景是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手段.二、关于算法多样化与最优化.计算方法既然存在着多样化,那么学生找出了自己的方法后,并认为那种方法最适合自己,就应允许他使用。一种算法不是上完一节课就被搁置,对于自己找到的方

16、法,学生有一种积极的情感,在解决问题时,学生喜欢用自己的算法,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会不断的反思,发现原来的方法又不适合自己,对自己的方法进行改进,从而找到最好的,这本身就是一个发展能力的过程。所以,在呈现算法多样化时,教师不必急于硬性给学生灌输最优化的方法。让学生在自己的摸索过程中得出最优化的方法。也符合认知的规律。三、估算教学,如何体现估算的价值.新课程标准提出“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的确,估算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只需要估算结果,同时,估算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实际教学中如何体现估算的价值,值得我们思考.我认为将估算运用于检查计算答案是

17、否正确,是一种很好的体现估算实用价值的方法。笔算、估算都是计算方法,如果在解决问题中能有机结合,无疑会提高解题的速度及正确率。明确地把估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步骤,突出估算在解决问题中的价值。但其中必然要经历被动估算到自主估算的过程,教师在设计计算练习时,就要考虑让学生在精算前运用估算对结果进行预测,计算后要求学生运用估算对结果进行验证。将估算和精算有机结合只是体现估算价值的一种途径,还需要我们去探究更多的途径,以充分发挥估算的价值。估算习惯的养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教师长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渗透和训练的。四、如何确定学生学习起点。学习起点,可以理解为学生从事新内容学习所必需借助的知识准备

18、。学生的学习起点是影响学习新知识的重要因素,而现代学生的学习起点有时远远超出教师的想象,教师设计的教学起点就不一定是学生的起点。作为教师往往会忽视学生本身所掌握的潜在的学习资源,或者即使教师考虑到一些学生已经掌握新知,但考虑到全班学生这一大局,在组织课堂学习时,即便是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也必须从头开始,老老实实地跟着老师进行重复的学习,对于学生这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学生的主动学习又从何谈起. 万里学校的郑水忠老师执教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体现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分层教学。在课前郑老师对学生进行了测试,根据学生对新知识掌握程度的不同,分成a(完全掌握新知)、b(有一点小毛病)、c、(懂新

19、知,毛病较多)d(对新知完全陌生)四个不同程度的小组.要求a对b进行检查辅导,c组能进行交流学习,d组由老师进行教学。整堂课的设计,很好的根据学生的知识起点进行设计,是对“因材施教”的完美诠释。 当然我们并不需要完全象郑老师那样进行分层教学,毕竟这种教学模式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它更适合在小班教学模式下进行,但对学生学习起点的把握还是我们在教学时应该重视的。在课前,教师就要准确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抓准教学的真实起点,这样才能为学生开创一个更为广阔的适合自己发展的新天地。小 学 数 学 计 算 教 学 模 式 研 究 一、构建该模式的意义 教学模式是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集中体

20、现。在小学数学的计算教学中,传统的计算教学是以“传授接受”构成教与学的关系,在课堂上以教师的讲授、灌输为主,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的状态,常常只重视计算的结果,而不重视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和计算方法的概括,更严重的是教师在课堂上忽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个性发展,这种模式是不利于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应成为小学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一项基本目标,也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基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潜能得到发展,能力得到培养,素质得到提高. 模式目标: 1。促进学生在各种新情境、新条件下灵活运

21、用已学的计算知识,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达到灵活迁移。 2。在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智力。 3.使学生具有自我评价,自我总结的能力. 二、模式的理论依据 学习迁移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也可以说是将学得的经验改变后运用于新情境。美国心理学家ml比格指出:“学习的效率,大半依学生们所学材料可能迁移的数量和质量而定.因此,学习迁移是教育最后必须寄托的柱石.”现代教育心理学者更是提出了“为迁移而教”的口号.小学数学上的计算题都是由浅入深有层次地出现,新旧知识递进性较强,合理地利用知识上的正迁移,对培养学生能力,发展知识有着重要意义。 1、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积极主

22、动地个性化发展。 2、布鲁纳认为:我们应当尽可能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科学内容,我们还应当尽可能使学生成为自主且自动的思想家,这样的学生当他在正规学校的教育结束之后,将会独立地向前迈进。 3、学生应成为教学活动的核心。罗杰斯说:“人的本性,当它自由运行时,是建设性的和值得信赖的。”教师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改变传统的学生观,不应把学生看成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把他们看成是知识的主动探求者。 三、教学模式程序结构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动力.数学教材的编排有这样的特点:每节课的新知识都是由生活实际引出或旧知识引申发展的。因此,在学生学习新知识之前,要对

23、与新知识有密切联系的知识技能、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进行鲜明的针对性训练,指导学生建立相应的知识准备与心理准备,在此基础上创设一定的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投入到学习新知识的活动中去。 引导发现自主探索 这是教学的中心环节,是学习活动的理解阶段,需要老师导学、学生自学.教师立足于面向全体学生,调控学习过程,注意差异教学,启发点拨学生运用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做到动脑、动眼、动耳、动口、动手、动情,会想、会看、会做、会说、会算,敢于发表不同见解。 组织训练明确深化 授课之后,教师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多种形式的习题让学生尝试算法的运用。通过练习、比较,发现错误,教师及时

24、指导,矫正补缺。 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练习。这是学生巩固所学新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的必要途径,而且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也是检查学生掌握新知识情况的有力措施.同时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练习的结果,品尝成功的喜悦,提高练习的兴趣,并且及时发现错误,纠正错误,提高练习的效果。练习要注意参与面,要有层次性,要根据教材本身的逻辑性及学生认知的有序性,由易到难,使学生拾级而上。 概括点拨 自我评价 这个步骤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教师指导学生对全课进行系统回忆,进一步明确知识重点、难点、关键,确保学生系统掌握知识。指出应注意的问题,是对已学新知识的概括总结;另一个目的是学生自我评

25、价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自己的学习状况等。教师要组织学生通过互评、组评进行自我调控,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将所学的新知识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 四、教学模式的操作方式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知识准备有两种: (1)根据课题的内容教师准备形式多样的口算训练。 采取抢答、自答、互答。可全班进行,也可小组或个人进行.(注意照顾全面,让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参与) (2)提问与本节内容相关的定义、规律。 2、心理准备就是明确地告诉学生要用准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给学生鼓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知识的顺利迁移打下基础。 (二)引导发现自主探索 1.指导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正迁移的形成,首先取决于

26、知识间的共同因素。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启发学生抓住新旧知识的相同点,把学生的思维引到新旧知识的联结点上。 2.抓住新旧知识的本质进行比较、区别。当学生找出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后,教师应将两者放在一起,引导学生对比、分析,抓住本质进行区别,防止负迁移的发生。 3.计算法则的概括。这是一个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过程。由教师引导,启发学生踊跃说出计算规律。一个人说不完整,其它同学补充,教师在这个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正确的计算法则. 4、学生口述计算的思维过程。在教学中让学生把自己的思维过程公布于众,便于大家评议,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组织训练明确深化 一般,练习包括巩固性练习

27、和综合性练习。巩固性练习是基本练习,是例题的模仿练习,主要目的是巩固所获得的新知,可从课后的练习题进行选择设计。这些练习的评价可根据难度的不同采用个人自批、同桌互批、小组长批、教师巡堂批等形式,由个人、组长向教师反馈练习结果.综合性练习指的是综合性、灵活性较强并有一定变化发展的题目。其目的是脱离模仿,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促使知识转化为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已获得的知识能力上升到智力高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些练习可以选择设计或补充一些改错题、是非题、编题等,可以设计一些开放题,学生自编、练、自查、自纠.这些练习可以采用全班评讲或教师面批等形式进行评价反馈。 (四)概括点拨自我评价 1

28、、教给学生评价的方法: (1)自评:“我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2)互评、组评:先要肯定对方的优点,然后指出不足的地方。 2、做必要的板书,运用一些直观教学手段或电化教学手段,对一些细节问题要提醒学生注意,如书写格式,书写规范化等。 五、操作模式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旧有的知识和技能是促进正迁移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在新课之前,教师要通过前提补偿和思维定向,帮助学生作好迁移前的知识准备、技能准备和心理准备. 2。由于正迁移表现为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积极促进作用,负迁移表现为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实践证明,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取知识,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增加正迁移的效能

29、.所以教学中应加强教师的指导作用. 3。知识的迁移不是一次完成的。要求教师在深入细致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深刻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挖掘各部分教材、各个例题间的内在联系和共同因素,有机地安排好整个教学程序,环环紧扣昨天我有幸参加了在宁海城东小学举办的宁波市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研讨会,听了6节典型的计算课和专家的点评,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更学到了经验,我想这对提高我们的教学能力和素质水平有很大帮助.我觉得这一天虽然短暂辛苦,但对今后在计算教学方面的教学改革有了方向、有了依据,感到收获不小:一、 计算教学的情境创设更趋于理性和有效。慈溪第三实验小学的孙央利老师上的是二年级上册5的乘法口诀,新课是由拍手游

30、戏引入的,让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然后教师在直观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向抽象过渡,教会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方法,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自主学习、归纳整理的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又如在计算乘法算式的积时,孙老师是这样层层推进的,首先通过摆小伞,促使学生形成表象得出:1个5是5,算式可以写515,接着让学生观察2把小伞,得出5210,在演示观察的基础上,通过想象3把小伞的表象得出5315,最后通过归纳推理得出5420,5525,同时5的乘法口诀也是在教师的引导中由学生自己归纳得出的.本节课的练习教师也赋予它们美丽的情境,让小朋友和喜闻乐见的卡通人物皮卡丘一起对口令

31、、写算式,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课堂最后教师将5的口诀与生活中常见的时钟和自己的双手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到亲切,而且更加容易记忆.这样使课堂教学的情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成为学生赢取计算的需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展台,计算教学是融于学生实际生活中的,但又从实际生活中抽象提取出来,进一步为计算教学服务。二、 教师在追寻算理与算法的平衡.海曙广州中心小学的吴蓓蕾老师上的是三年级上册的口算乘法,就是计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学生在课前已有的知识或在课外家长的辅导下,都早已学会了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就是先把因数后面的0去掉,变成一位数乘一位数,然后把去掉的0添在积的末尾,其实这就是整

32、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吴老师在教学中先让学生独立想一想,再指名说一说你把它看成几个十、几个百、几个千乘一位数,所以它的积肯定也是几个十、几个百、几个千,让学生经历口算方法的探究过程,提高了对口算方法的理解。在练习时让学生不计算先对计算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初步渗透估算教学.三、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万里国际学校的郑水忠老师上的是四年级上册的笔算乘法,郑老师采用的是全新的分层教学方法,老师根据课前检测成绩把全班学生分成4组,其中a组代替老师的角色做小老师来指导b组的同学,有空余时间还可以挑战二星级题目;同时b组这些有些错题不会订正的同学则虚心学习,在小老师一对一的帮助教学

33、中订正错题,掌握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c组的同学教师给他们取名为“我能行”,要求他们组能自己发现小错误并订正,然后自由选择和挑战台上的星级题;最后一个班级只有4个同学剩下,由老师组成一个学习小组d组,由老师来教怎样订正。这样以学生为主体,多样化的合作学习方式取代原来的四人小组学习,全部学习的群体作用。可以说,整堂课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郑老师在进行一项新的尝试教学,真正体现了教无定法、因材施教,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精神。在这里教师只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伙伴,只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人。当然,还有如何使计算教学更趋于理性,宁波市教研员陈老师向每

34、一位在职教师提出了五个问题:1、 在计算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算理、算法,实现算理、算法的有效结合?2、 在估算教学中,怎样教给学生估算的方法,体会估算学习的价值?3、 怎样钻研教材,把握四十分钟的课堂效益,把课上得更细腻些?4、 怎样因材施教,让不同的学生在不同层次上都有发展,都有进步?5、 怎样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进行合理利用,作为教学的契机,以引导全体学生?数与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是人们生活、学习、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数学方法。在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科学中各个领域都有非常巨大的变化,但是,基本的计算方法却没有多大的变化。这充分说明小学数

35、学中计算的基础性和工具性.对于每个人来说,仅在小学阶段学习整数、小数和分数四则计算及其混合运算。因此,在小学阶段学好以上计算,并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这是终身有益的事情。纵观全部小学数学教材,无论是课标版还是义教版,计算教学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说明计算教学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和计算器的逐步普及,数与计算中的哪些知识是大多数人最常用的和最基础的知识也在发生着变化.课程标准中对计算的内容做了一定的调整,概括地说就是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降低笔算,鼓励算法多样化。但计算教学的内容仍然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

36、容,以现行教材为例,一年级上册有三个单元,下册有两个单元,二年级上册有三个单元,下册有三个单元,三年级上册有三个单元,下册有四个单元,四年级上册有三个单元,下册有三个单元,五年级九册有三个单元,十册有三个单元,六年级十一册有五个单元,十二册有一个单元都是计算。14年级教学课时共约500节,其中计算内容有448节,约占50,5、6年级教学课时共约280节,其中计算内容有约140节,占50。这个数据还不包括概念、统计、应用题、总复习等单元中有关计算的课时。这足以说明计算教学的重要性.课程标准中对数的运算规定了明确的教学目标: 第一学段的具体目标是:(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2)能熟

37、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会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3)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一位数乘三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4)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以及一位数小数的加减运算。(5)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6)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7)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第二学段的具体目标是:(1)会口算百以内一位数乘、除两位数。(2)能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3)能结合现实素材理解运算顺序,并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4)探索和

38、理解运算律,能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5)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加与减、乘与除的互逆关系。(6)会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分数(不含带分数)加、减、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7)会解决有关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8)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9)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综上,任何一位数学老师都会感到计算教学的重要性。但实施新课程以来,我们发现了一个具有普遍性的现象:公开教学中讲计算的少了,即使有讲的,大多也是口算、估算等内容,而对于笔算特别是整数、小数

39、四则混合运算几乎无人涉及。这主要是由于计算教学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比其他教学内容枯燥,因而在各种场合的公开教学中它往往被回避。在少有的计算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了,教学时完全让学生自己操作,自己讨论,自己解决问题.那么,算理要不要明晰,算法要不要优化?算法多样化是形式的多样还是算理的多样?教师在这里所起的导向作用应该是什么?(例乘加乘减)是不是所有的练习都要有情境?基本练习要不要做?需不需要必要的强化训练?这一系列的问题引起了我的深入思考,这也是我要搞计算教学研讨会的原因。 今天,我们召开了计算教学研讨会,由108小学部的四位青年教师分别上了二至五年级的计算课各一节,我们的目的就是通过本次活

40、动,使广大数学教师充分认识到计算教学的地位和作用,把计算教学作为自己日常教学工作的重点来做.一、正确认识“数的运算”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一书中明确指出:“数的运算非常重要,以致于占据了现行小学数学教学的绝大部分空间,因此有必要做进一步的讨论.要正确认识计算在数学教育中的作用。计算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在具体的情境中才能真正认识计算的作用。如果把计算放在整个数学体系之中,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计算,选择什么方法进行计算,学生就会将计算作为解题的一个组成部分,把计算与实际问题情境联系起来。有学者认为,“因为直到近来,机器才能做一些运算,所以很久以来一直有必要教会人们用一些缓慢的而又不可靠的纸笔方法进

41、行这些计算。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一直(并不聪明地)将几乎所有我们在教学上的努力和测试项目投入于这些运算。”美国1989年学校数学课程与评价标准中对计算问题有一段论述,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如果按这种观念认识数学,认识计算在数学教育中的作用,就可以看到,首先应当让学生理解的是面对具体的情形,确定是否需要计算,然后再确定需要什么样的计算方法。口算、笔算、计算器、计算机和估算都是供学生选择的方式,都可以达到算出结果的目的.我对计算教学的理解:(1)计算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2)掌握计算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过程。(3)计算的教学有利于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4)

42、掌握一定的计算知识将使人终身受益。(5)计算是一切科学技术的基础二、结合四节研讨课,思考:优质高效的计算教学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加强计算教学的实用性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如5的乘法口诀一课,这节课是表内乘法口诀的第一课时,学生需要经历将几个5连加写成5乘几,并通过连加求和的方法得出5乘几的积,再把乘法算式归纳成乘法口诀的过程。这一内容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因为乘法口诀是学生学习乘除法的基础。教者很好地处理了教和学的关系,通过让学生发现、模仿、创造,再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知道口诀的来源,掌握口诀的编制方法,熟练掌握口诀。特别是在后面的巩固练习中

43、,教者费了很大的精力找出了很多生活中与5的乘法口诀有关系的习题,如一只手有五根手指,钟面上一个大格是五分钟,统计时画的正字整好是五画,人民币有五元面值等.使学生学习了5的乘法口诀后能立刻应用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之中,加强了计算教学的实用性。2、重视计算教学的探究性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计算教学也是如此,必须重视探究性。如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本课的知识基础是口算除法和简单的笔算除法,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分

44、东西、做游戏时会出现有剩余的情况。教者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让学生手拉手找朋友,创设了有的小朋友被淘汰的情境,并通过对除法算式的分组,发现了有时候除法不能得到一个完全商,从而进入了课题。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进行探究,明确余数到底与什么数有关系,有什么关系.在这里需要强调三点:一是学生能独立探究出来的教师就不要讲,但不能不作为,教师的行为重点是把学生的探究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二是要处理好独立探究与小组合作的关系,应先独立探究,再相互交流,互相提醒、互相接纳。如果独立完成有困难,学生会自发地产生合作的需求,。三是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要让学生独立探究或小组合作,

45、比如笔算除法第一课时,除法竖式的书写含义,比如乘法的初步认识,学生如何探究?3、提升计算教学的趣味性在日常的教学中,有很多课时的计算内容是复杂的、枯燥的,如口算,如笔算多位数加减法、笔算乘除法、整数、小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等,这些教学内容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复杂性和枯燥性,学生不愿做。但这些内容又是解决一切数学问题的重要的数学知识基础,必须要求学生达到正确、熟练或比较熟练,这就产生了一对矛盾。作为教师就要研究如何使学生愿学、乐学,那无疑就是要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加强计算教学的趣味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计算教学的趣味性也不是一样的。如低、中年级学生你可以

46、用拍手鼓励的形式、奖小红花、贴小粘贴,或把学生带到童话世界中去,到什么智慧王国、数学乐园等,或搞一些诸如找朋友、摘苹果、小医生、邮递员送信等。高年级的同学就不适用这种方法,学生会在心里嘲笑老师,如何使高年级的学生对计算感兴趣,王国雷老师的课无疑给了我们很好的启迪。课的伊始,老师就让学生明白形成计算技能的重要性,然后在计算时使学生明白有些题目可以用学过的简便方法计算,这样算起来既快又准。接着又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通过计算比赛夺百宝箱,给枯燥的计算注入了活力,增加了一丝神秘感。最终学生明确了:有些题开始就有简便运算,我们就自觉地用简便方法运算;有些题开始并没有简便运算,而是在解题过程中某一步或几步有

47、简便运算,这就要求我们在计算过程中不断地观察分析,采用最佳的方法进行运算,从而达到准确、迅速.这节课没有常见的各种生活情境,没有生动有趣的动画课件,没有合作探究,但这节课同样精彩:算法的多样化得以展示,算法的优化也得到了加强,并且这种算法的优化是学生发自内心接受的.4、注意教学情境的连贯性新课程强调通过实际情境使学生体验、感受和理解数学。课程标准在各学段数与代数的具体目标中更是十分强调这一点,诸如“在具体情境中认识”“结合现实情境感受“通过具体问题认识“在解决具体总是的过程中体会”“能找出生活中的并进行交流”等等提法在课标中随处可见.基于这种观点,我们的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十分重视情境的创设,在同

48、一节课上,一会儿是唐老鸭和米老鼠,一会儿是孙悟空和猪八戒,一会儿在智慧岛,一会儿又是快乐大本营老师是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一会儿跳出去,一会儿又跳进来,有的学生心甘情愿上当受骗,跟着你瞎转,有的学生无动于衷、心不在焉.我们说,课堂教学需要情境,但不能为了情境而情境,形式必须要为内容而服务.在乘法的估算一课,教者就注意了情境的连贯性。首先,通过情境导入,使学生明确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到估算,估算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然后通过加减法的估算自然地过渡到乘法的估算,顺利地引出了课题.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中,教者创设了一系列的问题情境:买可乐、购门票、玩海盗船、坐摩天轮、帮果农算收成、给厂长出主意等,

49、各个问题情境既相互联系又不是简单的重复。每个具体问题解决之后,学生都知道解决类似的问题需要用哪种估算的方法,怎样估算才既接近又合理。在现代化的社会中,复杂的计算都可以由计算机或计算器来完成,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估算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如,人们在使用工具进行计算中,由于操作上的失误会使计算结果有很大的误差,这就要求人们具有一定的估算能力,能对计算结果的合理性(是否在正确结果的范围内)进行判断,并对其合理性做出解释。另外,估算还可以用于平时的计算,在计算前对结果进行估算,可以使学生合理、灵活地用多种方法去思考问题,在计算后对结果进行估算,可以使学生获得一种最有价值的检验结果的方法。所以估算能力是现代化社

50、会生活的需要,是衡量人们计算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5、把握教学要求的渐进性 作为计算教学,从几课时到几十课时不等,因此教师要注意把握好每一课时的教学要求,既不要降低要求,也不要拔苗助长,更要处理好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的关系。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需要理性回归摘自 北仑教科网 来源:宁波东海实验学校 时间:2006年9月25日 作者:杜波娜数与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它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从理性的角度分析,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必须形成的基本技能,它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奠基,所以计算教学又是小学数学教学重点中的重点。传统

51、的小学计算教学常常通过机械重复、大题目量的训练,只重视计算的结果,不重视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和计算方法的概括。而在课改初期,教师们认识到了原有教学模式的局限,大张旗鼓地开展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计算教学中过分强调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教师没有起到很好的主导作用,课堂上遍地都是“你是怎么想的”“还有其他不同的算法吗”“你喜欢怎么算就怎么算”.40分钟的课堂教学经常都是你说我说,而减少了很多必要的练习,导致课改初期实验班学生计算的能力不如以前娴熟。那么,计算教学应该如何扎实而不失灵活,我们一线教师又应该如何在传统教学只重计算结果和课改初期只重计算方法这两个极端中寻求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呢?我曾经

52、有过困惑,也尝试了计算教学的改革,以下粗浅地谈谈我对计算教学理性回归的认识。一、合理处理主题图与情景是计算教学理性回归的前提.主题图与情景的创设是新课改带给计算教学的生机,它改变了传统计算教学的枯燥、乏味,使计算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但是主题图与情景的丰富多彩也要我们教师理性思考、合理引导,否则就会失去实际意义。1、主题图要紧扣学生情况与教学实际进行适当处理。主题图的选择必须符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仔细斟酌教材中的主题图。当教材中的主题图不吻合学生生活实际时,教师要灵活进行处理,不能一味迷信教材。主题图中给出的信息做到能针对性地引出课堂教学的计算内容而又不大量占用有限的

53、教学时间。2、正确区分情景在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中的不同作用。传统的计算教学往往把计算与解决问题分割开来,纯粹为了计算而教,使计算教学与现实生活明显脱节。而课改初期,教师们往往设计了内容丰富的情景吸引学生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又没有较好地把握情景与教学之间的合理关系,导致计算课与解决问题的课分不清楚。那么,计算课要不要情景,怎样用情景,我们也需要理性思考.我认为,计算教学需要情景,更要合理使用情景。二、努力寻求算理与算法的平衡点是计算教学理性回归的关键。传统教学的计算教学只注重计算结果,忽视算理的推导,学生的学习只停留在算对、算快的层面上。而课改初期的计算教学转到了另一个极端,十分重视你是怎么算的,

54、还可以怎样算,而缺少计算方法的提炼,导致算理很突出,算法不扎实,学生计算技能不够熟练。那么寻求算理与算法的平衡点成了计算教学理性回归的关键.要使学生会算,首先必须使学生明确怎样算,也就是加强法则及算理的理解,在教学时,教师应以清晰的理论指导学生理解算理,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正所谓“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计算教学要在领悟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算法,最后形成计算技能,不明白算理的算法是机械的算法,对计算技能的形成是不牢固的。寻求算理算法的平衡点是当前计算教学的关键。 三、计算方法的适时优化是计算教学理性回归的保障传统教学下的计算教学,以教师讲解计算方法学生模仿为主,没有顾及学生的个性差异。而

55、课改初期的计算教学,教师尊重学生意见,只要学生提到的再麻烦也是好方法,推崇计算方法多样化。而计算教学的理性回归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算法,在多样化的前提下适时进行优化.计算方法的多种算法有明显的优劣之分的,教师要进行合理引导,并且让学生逐渐感悟.把多种算法进行优化,可以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适当掌握较理想的一种算法,而不至于一节课下来,什么方法也没有学会。四、多样化的练习是计算教学理性回归的延伸。 数学计算教学的还有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练习.这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是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途径,而且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也是检查学生掌握新知识情况的有力措施。,同时使学生及时了解

56、自己练习的结果,品尝成功的喜悦,提高练习的兴趣,并且及时发现错误,纠正错误,提高练习的效果.传统的计算教学只追求量不考虑形式,学生在枯燥的练习中熟练计算技能.而在课改初期重探究轻练习的教学模式务必造成学生计算不扎实的不良趋向。计算教学的理性回归需要巩固练习,而且需要考虑学生个体的不同形式的练习。计算课与应用题课、几何课比较相对枯燥,练习的设计既要顾及知识的积淀,又要考虑学生的兴趣。授课之后,教师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精心设计多种形式的习题让学生尝试算法的运用。通过练习、比较,发现错误,教师及时指导,矫正补缺,从而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和计算速度.计算教学的练习包括巩固练习和综合练习。巩固性练习是基本练习,是例题的模仿练习,主要目的是巩固所获得的新知。综合性练习指的是综合性、灵活性较强并有一定变化发展的题目。其目的是脱离模仿,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促使知识转化为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已获得的知识能力上升到智力高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些练习的安排可采用不同的形式,如学生独立算、同桌对口令、开小火车、抢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