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新余市渝水四小教案_第1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1-1/26/77c7f538-f2dd-4b9a-a23c-3786ad060e24/77c7f538-f2dd-4b9a-a23c-3786ad060e241.gif)
![《古诗两首》新余市渝水四小教案_第2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1-1/26/77c7f538-f2dd-4b9a-a23c-3786ad060e24/77c7f538-f2dd-4b9a-a23c-3786ad060e242.gif)
![《古诗两首》新余市渝水四小教案_第3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1-1/26/77c7f538-f2dd-4b9a-a23c-3786ad060e24/77c7f538-f2dd-4b9a-a23c-3786ad060e243.gif)
![《古诗两首》新余市渝水四小教案_第4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1-1/26/77c7f538-f2dd-4b9a-a23c-3786ad060e24/77c7f538-f2dd-4b9a-a23c-3786ad060e244.gif)
![《古诗两首》新余市渝水四小教案_第5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1-1/26/77c7f538-f2dd-4b9a-a23c-3786ad060e24/77c7f538-f2dd-4b9a-a23c-3786ad060e245.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余市渝水四小教案课题5 古诗两首教学内容题西林壁游山西村知识目标能感情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教学技能目标了解诗句的意思。目的情感目标体会诗中所包含深刻哲理。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热爱古诗文教学难点学会全面地看待问题教学方法 和学法讲授法引导法朗读法教学准备写有练习题的幻灯片教学过程一、提出学习目标(约3 分钟)1 回忆本单元学过的课文各写了哪些景物,它们各有什么特点?今天我们学习题西林壁看看作者看到的庐山是什么样的?看了庐山以后有何感悟?2 出示课件3 出示学习目标( 1)把古诗读通顺,难读的字词多读几遍;画出诗的节奏,并读一读。(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心境。( 3)抓住重
2、点诗句,体会诗人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的意义。 (在书中留下你思考的痕迹,批批划划,并在旁边做上读书笔记)( 4)能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二、朗读理解古诗+(播放录音)(约30 分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师:今天,让我们随着诗人一起,到庐山去领略一下那神奇的自然风光。请全班打开课本齐读古诗题西林壁。(生读古诗,师板书课题)(给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时间至少约束8 分钟)(一)自主理解古诗(小组内完成)1读写生字词:疑。2用 疑 字组词,并说一句话。3流利朗读古诗。4查资料了解苏轼的生平(苏轼,字子瞻,好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
3、家、是 唐宋八大家 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为 三苏 。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时写下的五首游记诗之一。)5自主完成课后思考题。(小组内互相交流、帮助、质疑问难;教师及时到学生中指导展示)(二)引导理解古诗1朗读。 远近高低各不同 的 各 字要重读。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读这两句时要用理智的口气、读出一个充满哲理的哲学家,读出深沉与智慧。 真 字要重读。2感悟交流。(出示课件)生 1:我知道 横看成岭侧成峰 的意思是: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却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峰。生 2: 远近高低各不同 的意思是:向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看到
4、的庐山景色都不相同。生 3: 不识庐山真面目 的意思是: 我 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全景); 只缘身在此山中 的意思是:只因为我站在庐山中。(要求:其余同学可做补充、答疑、记录)3 朗读强化理解。(三)总结拓展1. 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2 诗中还包含着怎样的哲理?( 我知道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理是:我们要想对事情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就要多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3 展示心得体会。你学了这首古诗受到了什么?4结合生活事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句诗的意思。师: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是对庐山雄
5、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更包含了旁观者清 的人生哲理。当局者迷,第二课时一、导入。这首诗写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当时诗人罢官闲居,住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市)镜糊的三山乡。诗题中“山西村 ”,指三山乡西边的村落。诗中记叙了当地的风俗,饶有兴味。二、读读讲讲问问。问:这首诗跟钱塘湖春行 样,也是记游的。诵读全诗两遍后,说说它在记游上跟钱塘湖春行有何异同。 (异:诗人在村民家做客;游踪用了概括的写法。同:也写了游中可见;也用抒情作结。)问:第一、二句的大意是什么?(山西村民家给客人备办了丰盛的饭食)表现什么 ?(农家的热情和朴实)客人是谁?(诗人;也许还有他的游伴,以及主人请来的陪客。)讲
6、:起势突兀,乍看似与游览无关,须读到最后才能懂得诗人的用意所在。上句是抑,言酒不甚美;下句突然扬起,说菜之丰盛。问:第三、四句跟前两句接得上吗?先说这两句的内容。(写行路人的感觉,迷茫中突然发现了美好的去处。)这“又一村 ”指什么说的 ?(指山西村,即诗人此刻所在的村庄。)由此可见,这是诗人回忆来村的经历,跟前两句接得很好,这也可以说是倒叙。由此可深入一步,继续问:这个村子美不美?(美得很,它在重山复水的保护之下,在柳树花草的掩映之中。)讲:诗人这样来写山西村,又是为下文 “古风 ”一语张本的,因为这是一个与世隔绝的 “世外桃源 ”,所以才能保存古风。问:第五、六句写游山西村所见。请同学们用自
7、己的话来复述。(略 )这是写村中的习俗。问:第七、八句是抒情语,请先说大意。(今后如果有可能趁着月夜出来闲游,说不定什么时候我会拄着拐杖来敲你的门的。)按:诗人当时虽在家赋闲,但他有志报效国家,说不定什么时候仍会外出的,所以说“若许 ”,意思是 “如果有机会 ”。再问:这歼结尾方式跟 过故人庄 的结尾相似吗 ?(相似之处是, 都是诗人对招待自己的主人说的, “就菊花 ”“闲乘月 ”“夜叩门 ”等都是美好韵意境。 不相似的是, 过故人庄 ) 把重来拜访说得很肯定, 而这一首说得不甚肯定,仅是一种愿望而已。 )(初中语文第一册教案人民教育出版社延边教育出版社)补充问:这个结尾跟开头是怎样呼应的 ?(这次游山西村得到主人的盛情款待, 又看到了上古的遗风, 深受感动,故有重游之念。 )三、总结。这首诗描写了山西村古朴的民风,也表达了诗人的向往之情,这是容易看出来的。但陆游是爱国诗人,虽是写记游的诗,未必与政治无关,因为当时世风衰颓,跟山西村这种古朴的风尚确实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诗中 “山重 ”一联是历来脍炙人口的名句,其意义不止于表现行路人的感受,在许多别的事情上也同样适用。板书设计:题西林壁横岭峰侧各不同全面地、客观地远近高低教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列表法画二次函数的图象》听评课记录2
- 环境友好设备供应合同(2篇)
-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4.1《有理数的乘法(1)》听评课记录
- 六年级科学听评课记录
-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3《俄罗斯》听课评课记录
-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疆域和行政区划》听课评课记录2
- 语文中高年级听评课记录
- 理疗科主治医师职责
-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五课《我国基本制度》第1课时《基本经济制度》听课评课记录
- 五年级口算及
- 高考志愿咨询培训课件
- mysql课件第五章数据查询
- 超滤培训课件
- 热线电话管理制度
- AutoCAD 2020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标准版)
-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全文
- 纺丝原液制造工(中级)理论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ArcGIS软件入门培训教程演示文稿
- 大梅沙河道河道流量水位
- 人教版初二英语八年级上册全册英语单词表
- 《红色经典》校本课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