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概述概述 2 平衡功能平衡功能 评定评定 3 平衡功能平衡功能 训练训练 一、平衡的概述 平衡的定义 平衡平衡( balance, equilibrium ) ( balance, equilibrium )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 平衡平衡是指物体所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的作用力与是指物体所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的作用力与 反作用力大小相等,使物体处于一种稳定的状反作用力大小相等,使物体处于一种稳定的状 态(即牛顿第一定律)。态(即牛顿第一定律)。 人体平衡比自然界物体的平衡复杂得多,平衡人体平衡比自然界物体的平衡复杂得多,平衡 是指身体所处的一种姿势状态,并能在运动或是指身体所处的一种姿势状态,
2、并能在运动或 受到受到外力外力作用时自动调整并维持姿势的一种能作用时自动调整并维持姿势的一种能 力。力。 静态平衡静态平衡 Static equilibrium 平衡分类平衡分类 动态平衡动态平衡 dynamic equilibrium 自动平衡自动平衡 他动平衡他动平衡 v静态平衡(静态平衡(级级):指的是人体或人体某一部位处于):指的是人体或人体某一部位处于 某种特定的姿势,例如坐或站等姿势时保持稳定的状态。某种特定的姿势,例如坐或站等姿势时保持稳定的状态。 v动态平衡:包括两个方面:动态平衡:包括两个方面: (1 1)自动态平衡()自动态平衡(级级):指的是人体在进行各种自主):指的是人
3、体在进行各种自主 运动,例如由坐到站或由站到坐等各种姿势间的转换运运动,例如由坐到站或由站到坐等各种姿势间的转换运 动时,能重新获得稳定状态的能力。动时,能重新获得稳定状态的能力。 (2 2)他动态平衡()他动态平衡(级级):指的是人体对外界干扰,例):指的是人体对外界干扰,例 如推、拉等产生反应、恢复稳定状态的能力。如推、拉等产生反应、恢复稳定状态的能力。 平衡反应及其形成规律平衡反应及其形成规律 v平衡反应平衡反应是指当平衡状态改变时,机体恢复原有是指当平衡状态改变时,机体恢复原有 平衡或建立新平衡的过程,包括反应时间和运动平衡或建立新平衡的过程,包括反应时间和运动 时间。时间。 v平衡反
4、应的形成有一定的规律:平衡反应的形成有一定的规律: 6 6个月时形成俯卧位平衡反应,个月时形成俯卧位平衡反应, 7 7 8 8个月形成仰卧位和坐位平衡反应,个月形成仰卧位和坐位平衡反应, 9 9 1212个月形成蹲起反应,个月形成蹲起反应, 12 12 2121个月形成站立反应。个月形成站立反应。 保持人体平衡需要三个环节的参与: v感觉输入:视觉系统、躯体感觉、前庭感觉视觉系统、躯体感觉、前庭感觉 v中枢整合 v运动控制(输出):踝调节、髋调节、跨步踝调节、髋调节、跨步 调节调节 二、平衡功能评定二、平衡功能评定 平衡的评定 平衡测试仪平衡测试仪 量表法量表法 观察法观察法 Balance
5、Master Berg平衡量表平衡量表 Tinnetti量表量表 坐、站、行走坐、站、行走 精精 确确 度度 定量评定平衡定量评定平衡 Berg平衡量表 020分1 2140分2 41-56分分3 40分分4 平衡功能差,患者需坐轮椅平衡功能差,患者需坐轮椅 可在辅助下步行可在辅助下步行 可独立步行可独立步行 提示有跌到的危险提示有跌到的危险 康复评定目的 一一二二三三四四 确定是否确定是否 存在影响存在影响 行走或其行走或其 他功能性他功能性 活动的平活动的平 衡障碍衡障碍 寻找和寻找和 确定平确定平 衡障碍衡障碍 的发生的发生 原因原因 指导制定指导制定 康复治疗康复治疗 计划计划 检测平
6、衡检测平衡 功能障碍功能障碍 的治疗和的治疗和 康复的疗康复的疗 效效 三、平衡功能训练 影响平衡训练的因素影响平衡训练的因素 v支撑面积支撑面积 v平衡的条件平衡的条件 v稳定极限稳定极限 v摆动频率摆动频率 v与平衡有关的感觉的作用与平衡有关的感觉的作用 (睁眼时控制平衡以本体感觉和视觉为主,反应灵敏;(睁眼时控制平衡以本体感觉和视觉为主,反应灵敏; 闭目时则需依靠前庭感觉,灵敏欠佳。)闭目时则需依靠前庭感觉,灵敏欠佳。) v与平衡有关的运动控制系统与平衡有关的运动控制系统 v机体应付姿势变化的策略机体应付姿势变化的策略 支持面指人在各种体位下支持面指人在各种体位下 所依靠的表面所依靠的表
7、面 支撑面支撑面 支撑面?支撑面? support surface 稳定性?稳定性? 平衡训练的 循序渐进循序渐进 支撑面积由支撑面积由 大变小大变小 稳定极限由大稳定极限由大 变小变小 静态平衡静态平衡 toto 动态平衡动态平衡 逐渐增加训逐渐增加训 练的复杂性练的复杂性 从睁眼到闭眼从睁眼到闭眼 安全性(安全性(safety ) 常见适应人群 疾病分类疾病分类 脊髓损伤脊髓损伤 中风中风脑外伤脑外伤 帕金森帕金森小儿脑瘫小儿脑瘫 平衡训练方法训练顺序 截瘫患者:截瘫患者: 前臂支撑下的俯卧位前臂支撑下的俯卧位肘膝跪位肘膝跪位 双膝跪位双膝跪位 半跪位半跪位 坐位坐位站立位站立位 偏瘫患者
8、:偏瘫患者: 仰卧位仰卧位坐位坐位站立位站立位 平衡训练方法 仰卧位:仰卧位:(主要适用于偏瘫患者)(主要适用于偏瘫患者) 桥式运动分类:双桥运动、单桥运动。 “桥式运动” v训练腰背肌肉,提高骨盆的控制能力;训练腰背肌肉,提高骨盆的控制能力; v诱发下肢分离运动,缓解躯干及下肢的痉挛;诱发下肢分离运动,缓解躯干及下肢的痉挛; v能较轻松的完成单腿桥式运动,能有效的促进行走能较轻松的完成单腿桥式运动,能有效的促进行走 中膝关节的稳定性;中膝关节的稳定性; v补充:补充: 1.两足间的距离越大,伸髋时保持屈膝所需的分离两足间的距离越大,伸髋时保持屈膝所需的分离 性运动成分越多。性运动成分越多。
9、2.双足越远离臀部,难度性越大。双足越远离臀部,难度性越大。 3.增加难度性:双膝夹书,双手巴氏握手;健腿抬增加难度性:双膝夹书,双手巴氏握手;健腿抬 起来同时臀部始终悬在空中。起来同时臀部始终悬在空中。 平衡训练方法 患者取肘膝跪位保持平衡患者取肘膝跪位保持平衡 治疗师向各个方向推动患者治疗师向各个方向推动患者 (他动态平衡训练)(他动态平衡训练) 患者自己向各个方向活动患者自己向各个方向活动 (自动态平衡训练)(自动态平衡训练) 体位:手膝跪位体位:手膝跪位 可指示患者将一侧上肢或下可指示患者将一侧上肢或下 肢抬起并保持平衡,随着稳肢抬起并保持平衡,随着稳 定性的增强,再将一侧上肢定性的增
10、强,再将一侧上肢 和另一侧下肢同时抬起并保和另一侧下肢同时抬起并保 持平衡。持平衡。 平衡训练方法 静态平衡训练静态平衡训练 他动态平衡训练他动态平衡训练 自动态平衡训练自动态平衡训练 自由活动自由活动抛接球等抛接球等 双膝跪位和半跪位双膝跪位和半跪位 平衡训练方法 坐位平衡训练坐位平衡训练 (长坐位平衡训练和端坐位平(长坐位平衡训练和端坐位平 衡训练)衡训练) 1.1.长坐位平衡训练:截瘫患长坐位平衡训练:截瘫患 者多采用长坐位进行平衡者多采用长坐位进行平衡 功能训练。功能训练。 2.2.端坐位平衡训练:偏瘫患端坐位平衡训练:偏瘫患 者多采用端坐位平衡训练。者多采用端坐位平衡训练。 注:注:
11、偏瘫患者坐起适应性训练,预防直立性低偏瘫患者坐起适应性训练,预防直立性低 血压。血压。 先将床头摇起先将床头摇起3030度,并维持度,并维持15153030分钟,观分钟,观 察反应,察反应,2 23 3天无明显异常反应者可增加摇起天无明显异常反应者可增加摇起 的角度,一般每次增加的角度,一般每次增加1515度。度。 对一般情况良好,可直接利用直立床来适应。对一般情况良好,可直接利用直立床来适应。 平衡训练方法 站立位站立位 为步行做好准备 以达到步行的目的 静态平衡训练静态平衡训练他动态他动态 平衡训练平衡训练自动态平自动态平 衡训练衡训练 v站立自动态平衡训练 1.向各个方向活动 2.左右侧
12、下肢交替负重 3.触碰治疗师手中的物品 4.抛接球训练 5.伸手拿物 6.平衡测试仪训练(评定+训练) 特殊的平衡训练前庭功能的训练前庭功能的训练 支撑面支撑面 减小减小 闭眼闭眼 1/21/2足长足长 改变支持面质地改变支持面质地 硬地板硬地板 薄地毯薄地毯 薄枕头薄枕头 行走中转头行走中转头 行走中转圈练习行走中转圈练习 平衡训练的注意事项平衡训练的注意事项 1 1平衡功能训练适用于具有平衡功能障碍平衡功能训练适用于具有平衡功能障碍 的患者。的患者。 2 2当患者具有严重的心率失常、心力衰竭当患者具有严重的心率失常、心力衰竭 或严重感染,或严重的痉挛等,则暂不宜或严重感染,或严重的痉挛等,
13、则暂不宜 训练。训练。 3 3训练时,治疗师要在患者旁边注意监护,训练时,治疗师要在患者旁边注意监护, 以免发生跌倒。以免发生跌倒。 平衡训练的注意事项平衡训练的注意事项 4 4训练前、训练中治疗疗程结束后,要训练前、训练中治疗疗程结束后,要 注意平衡功能评定,以了解问题所在,注意平衡功能评定,以了解问题所在, 制定或修改训练方案。制定或修改训练方案。 5 5平衡功能训练不是孤立进行的,要同时平衡功能训练不是孤立进行的,要同时 进行相应的肌力训练等其他训练。进行相应的肌力训练等其他训练。 王路王路 静态平衡静态平衡 Static equilibrium 平衡分类平衡分类 动态平衡动态平衡 dy
14、namic equilibrium 自动平衡自动平衡 他动平衡他动平衡 保持人体平衡需要三个环节的参与: v感觉输入:视觉系统、躯体感觉、前庭感觉视觉系统、躯体感觉、前庭感觉 v中枢整合 v运动控制(输出):踝调节、髋调节、跨步踝调节、髋调节、跨步 调节调节 定量评定平衡定量评定平衡 影响平衡训练的因素影响平衡训练的因素 v支撑面积支撑面积 v平衡的条件平衡的条件 v稳定极限稳定极限 v摆动频率摆动频率 v与平衡有关的感觉的作用与平衡有关的感觉的作用 (睁眼时控制平衡以本体感觉和视觉为主,反应灵敏;(睁眼时控制平衡以本体感觉和视觉为主,反应灵敏; 闭目时则需依靠前庭感觉,灵敏欠佳。)闭目时则需依靠前庭感觉,灵敏欠佳。) v与平衡有关的运动控制系统与平衡有关的运动控制系统 v机体应付姿势变化的策略机体应付姿势变化的策略 平衡训练的 循序渐进循序渐进 支撑面积由支撑面积由 大变小大变小 稳定极限由大稳定极限由大 变小变小 静态平衡静态平衡 toto 动态平衡动态平衡 逐渐增加训逐渐增加训 练的复杂性练的复杂性 从睁眼到闭眼从睁眼到闭眼 安全性(安全性(safety ) “桥式运动” v训练腰背肌肉,提高骨盆的控制能力;训练腰背肌肉,提高骨盆的控制能力; v诱发下肢分离运动,缓解躯干及下肢的痉挛;诱发下肢分离运动,缓解躯干及下肢的痉挛; v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