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赏析练习题及答案_第1页
古诗赏析练习题及答案_第2页
古诗赏析练习题及答案_第3页
古诗赏析练习题及答案_第4页
古诗赏析练习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墨梅 王 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注释】墨梅:水墨画的梅花。1、诗中的梅花有 哪些特点? 2、诗人借墨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品格? (答案: 1 、花色淡墨,花香清芬。 2、表现了诗人鄙 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 )二、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注释】 董大: 指唐代着名的琴师董庭兰。 黄云: 乌云。曛:昏暗。白日曛,即太阳黯淡无光。1 、“千里”,有人写作“十里”,你认为用那个字 更好?为什么?2、诗的后两句表达了对友人怎样的情谊?这两句与 王维送别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

2、故人”的 格调有什么不同?(答案: 1、用“千”字好。“千里”境界壮阔,可 以着力渲染凄寒悲苦的气氛,又与诗的后两句情调相 谐。 2、表达了对友人的劝慰和赞美之情,鼓励朋友 乐观豪迈, 积极进取。 这两句诗气势雄壮, 胸襟开阔, 一扫缠绵忧怨的老调,是壮伟之音。)三、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断, 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注释】这首诗写于作者贬谪岭南逃归途中。1、诗歌前两句里的“断”和“复”反映诗人怎样的 贬谪生活?2、按常理说后两句似乎写作“近乡情更切,急欲问 来人”更恰当,这里的“怯”和“不 敢”反映了怎样的心理?(答案 1、作者贬居岭外,思念亲人,又长期得不到 家人的任何音讯,

3、精神极为痛苦。 2、因为一方面固 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却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 运,怕他们由于自己的牵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这 种抒写,更显真切、耐人咀嚼。)四、山行留客张旭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注释】物态:景物的样子,这里指(山中的)景色便拟归:就打算回去。1、首句的“弄”字历来为人称道,请从修辞和表达 效果上品味这个炼字。2、诗中哪两个字说明客人要回去的原因?哪一句以 退为进,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与希望同友人 共赏美景的愿望?(答案: 1、这个“弄”字,用拟人的手法,化静为 动,将万物沐浴在春光中的静景写活了,给景物注入 了无限的生机与

4、活力,同时也给客人留下了一个广阔 的想象空间,仿佛是要让客人自己意识到如此美 景,留下来是值得的! 2、轻阴,入云深处亦沾衣五、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注释】泥融:指冻泥融化,又软又湿。1、诗的前两句选用了哪些意象描画了春天的景象?2、后两句中的“泥融”、“沙暖”呼应了前面哪两 个字?一“飞”一“睡”有着怎样不同的情态?(答案: 1、“迟日”、“江山”、“春风”、“花 草”。 2、呼应“迟日”,这是工笔细描的特定画面, 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 照。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 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六、

5、江上渔者范仲淹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注释】渔者:捕鱼的人。但:只。鲈鱼:一 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 1、这首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 果?2、联系岳阳楼记的名句,说说这首诗表现了诗 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案: 1、对比,岸上人来人往,只想着鲈鱼的美 味,船上渔民风里来浪里去:通过两幅画面的对比, 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表达了对“江上往来人”的 规劝。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这 是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一个 写照。七、送友游吴越杜荀鹤去越从吴过, 吴疆与越连。 有园多种桔, 无水不生莲 夜市

6、桥边火, 春风寺外船。 此中偏重客, 君去必经年 【注释】吴越,指今苏杭一带。1、这首诗表现了吴越之地哪些特色?2、“夜市桥边火”,请赏析“火”这个字的妙味。(答案: 1、江南水乡,风光秀美,物产丰饶,市镇 繁荣,民风淳朴。 2、“火”字,既可使人想象夜市 繁荣、热闹的景象,而“火”与桥下的水相映照,波 光粼粼,更增添诗情画意。)八、江陵愁望有寄鱼玄机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注释】江陵今湖北江陵县。掩映:时隐时现1、“千枝”“万枝”与后面哪个词呼应?“枝”字 的重复有什么表达效果?2、“江桥掩映暮帆迟”,这是怎样的一幅画面?请 展开联想和想象,作具体

7、的描绘( 30 字左右) (答案: 1、“掩映”,通过“枝”字的重复,不仅 写出了枫叶之繁茂,而且表现了思妇望君的急切心 情。 2、极目远眺,但见江桥掩映于枫林之中;日已 垂暮,而不见那人乘船归来。)九、东栏梨花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注解】 雪:指梨花。1、除了以“雪”比喻梨花,诗歌还用了哪些词来描 绘梨花?写“柳深青”有什么目的? 2、看着雪白的梨花,诗人为什么会产生“惆怅”的 心情?(请用原诗回答),这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感情?(答案: 1、淡白、清明,是为了衬托梨花的洁白以 及繁盛。 2、“人生看得几清明”, 抒发了诗人感叹 春光易逝,人

8、生短促之愁情。) 十、(一)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 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 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1、两首诗里“远行人”、“一人”分别指谁?2、诗的后两句都是诗人的想象,这从哪两个词语上 看得出来?3、“抱膝灯前影伴身”,这句描绘了诗人怎样的形 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都是指诗人自己。2、想得、遥知。3、 诗人抱着膝盖,对着孤灯,形影相吊一直坐到深夜, 表达了孤独凄苦和对家人的深切思念。) 春游湖宋?徐俯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9、。1春游湖的夹岸桃花蘸水开的“蘸”用的十分传神,请 作简要赏析。2、“小舟撑出柳阴来” 一句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情?1、答: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桃花开得繁密(多); 写出桃花娇艳欲滴的美丽。2、答:表达了作者热爱 大自然,喜欢美丽的春天,抒发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有人认为桂花” 一词,有点题之妙,你同意吗?作简要说明。2、将末句的“落”字改作“在”字,你认为哪一个 更有表现力?为什么? _1、答:桂花既可指庭院中的桂树,又可指传说中的 月亮上的桂树,这就暗写了诗人在望月,从而表现了 更丰富的美的联想,因而“桂花

10、”有点题之妙。2、答:“落”字更有表现力,它能给人以动的形象, 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而“在”字就没有这样的艺术效果。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1、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写了哪些景物?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答:柳条、藤蔓、黄莺。2、答:以“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的“频啼”, 化无情为有情,运用拟人的手法,借物的的挽留、眷 恋衬托出人与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东栏梨花宋?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 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1、前两句写春末夏初景物特点,找出能体现季节特 点的词语。1、答:淡

11、白、深青2、本诗的诗眼是哪个词?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 情? 2、答:惆怅。作者由花开花谢,春光易逝,想 到人生短暂,年华似水,发出“人生看得几清明”的 感慨。“惆怅”一词包含作者对生命短促的感慨和无 奈的思想感情。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 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1、 诗中写景从 写到,既是对主人的赞叹,又写出了山水的情态。1、答:院内院外2、这首诗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描写自然景物? 试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2、答:拟人,把山水写成 富有生命情感的亲切形象:水绕农田,仿佛像母亲用 双手护着孩子一样;青山排闼,仿佛是争相前来为主 人庭院增添色彩。渡汉江宋之问岭

12、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释】本诗系作者从被贬地岭南逃回洛阳,途经汉 江时所作。1、赏析首句中“断”字的表达效果1、答: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现实,更突出 诗人的思家之切。2、“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表达作者怎样的心 情?2、答:诗人因自己被贬谪又逃归的特殊身份不敢 向从家乡来的人问讯;表现了诗人想问又不敢问的矛 盾而焦虑的复杂心情。夜 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 折竹声。1、这首诗是从哪些角度描写夜雪的?1、答:触觉、视觉、听觉2、从诗歌描写的情景中,你可以感知到作者怎样的 心境? 2、答:孤寂凄冷菊 花 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

13、日渐斜。 不是花中 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1、诗中第二句中“ 遍绕”“日渐”表现了怎样的情 景? 1、答:表现作者痴迷、流连忘返的情景。 2、诗人喜爱菊花的原因是什么?这首诗寄托诗人怎 样的思想感情? 2、答:菊花在四季中谢得最晚(此 花开尽更无花),寄托作者对高洁隐逸人格的追求和 孤傲个性的自我欣赏。雨后池上 刘攽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 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 答:水面如同刚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 檐和楹柱,以此来表现水面的平静。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本诗进行赏析。 答:一、二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 出了荷花池塘雨后迷人的静态。 三、四句“忽起” “垂 杨舞”及垂杨叶上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