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毕业论文[精品论文]超声双重造影与超声内镜对胃癌术前分期的比较研究_第1页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毕业论文[精品论文]超声双重造影与超声内镜对胃癌术前分期的比较研究_第2页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毕业论文[精品论文]超声双重造影与超声内镜对胃癌术前分期的比较研究_第3页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毕业论文[精品论文]超声双重造影与超声内镜对胃癌术前分期的比较研究_第4页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毕业论文[精品论文]超声双重造影与超声内镜对胃癌术前分期的比较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毕业论文 精品论文 超声双重造影与超声内镜对胃癌术前分期的比较研究关键词:胃癌 超声双重造影 超声内镜 tnm分期摘要:目的: 通过与术后病理对照,比较分析超声双重造影、超声内镜两种检查方法在胃癌术前tnm分期中的价值。 方法: 收集2007年9月2009年2月经胃镜活检证实并手术治疗的136例胃癌患者,病理类型:高分化腺癌15例,中分化腺癌37例,低分化腺癌60例,未分化腺癌1例,印戒细胞癌15例,粘液腺癌8例;早期胃癌29例,进展期胃癌107例。均于手术前5天内分别行超声双重造影及超声内镜检查,术后标本参照uicc/ajcc tnm分期标准,对胃癌进行分期,检查结果由专

2、人进行评定,两种检查方法的术前分期均与术后病理分期及临床分期进行对比。 结果: 136例胃癌患者中,有29例经病理证实为t1期患者,超声双重造影、超声内镜术前分期准确率分别为655(19/29)、828(24/29),两者准确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39例经病理证实为t2期患者,超声双重造影、超声内镜术前分期准确率分别为795(31/39)、769(30/39),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52例经病理证实为t3期患者,超声双重造影、超声内镜术前分期准确率分别为865(45/52)、827(43/52),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另

3、外有16例经病理证实为t4期的患者,两种检查方法术前分期准确率均为875(14/16),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超声双重造影、超声内镜两种检查方法术前t分期总的准确率分别为801(109/136)、816(111/136),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过高分期率分别为140(19/136)、103(14/136),过低分期率分别为59(8/136)、74(10/136)。 经病理证实61例为n0期患者,75例为n+期患者。61例n0期患者,超声双重造影判断正确46例,超声内镜判断正确52例;75例n+期患者,超声双重造影判断正确53例,超声内镜判断正

4、确58例。超声双重造影、超声内镜术前判断总的准确率分别为728(99/136)、809(110/136),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者敏感度、特异度及youden指数分别为707(53/75)、773(58/75);754(46/61)、852(52/61);046、063。 经病理证实127例为m0期患者,9例为m1期患者,其中7例肝脏转移,2例腹膜种植转移。127例m0期患者两种检查方法均全部判断正确;9例m1期患者,超声双重造影检查除了1例肝表面转移小结节未能发现,余8例均判断正确,而超声内镜只判断正确3例。超声双重造影、超声内镜术前判断敏感度分别为889(8/9

5、)、333(3/9);特异度均为100(127/127);youden指数分别为089、033。 结论: 1术前胃癌t分期中超声内镜检查和超声双重造影检查判断的总的准确率相当,但在t1期中超声内镜明显优于超声双重造影,余各期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n分期中超声内镜与超声双重造影总的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前者敏感度及特异度均高于后者; 3m分期中超声双重造影优于超声内镜,前者敏感度明显高于后者; 4两种检查在胃癌术前tnm分期中各有优缺点,联合两种检查可相互弥补,增加胃癌术前tnm分期的正确率,对手术治疗方案的制定有指导意义。正文内容 目的: 通过与术后病理对照,比较分析超声双重造影、超

6、声内镜两种检查方法在胃癌术前tnm分期中的价值。 方法: 收集2007年9月2009年2月经胃镜活检证实并手术治疗的136例胃癌患者,病理类型:高分化腺癌15例,中分化腺癌37例,低分化腺癌60例,未分化腺癌1例,印戒细胞癌15例,粘液腺癌8例;早期胃癌29例,进展期胃癌107例。均于手术前5天内分别行超声双重造影及超声内镜检查,术后标本参照uicc/ajcc tnm分期标准,对胃癌进行分期,检查结果由专人进行评定,两种检查方法的术前分期均与术后病理分期及临床分期进行对比。 结果: 136例胃癌患者中,有29例经病理证实为t1期患者,超声双重造影、超声内镜术前分期准确率分别为655(19/29

7、)、828(24/29),两者准确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39例经病理证实为t2期患者,超声双重造影、超声内镜术前分期准确率分别为795(31/39)、769(30/39),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52例经病理证实为t3期患者,超声双重造影、超声内镜术前分期准确率分别为865(45/52)、827(43/52),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有16例经病理证实为t4期的患者,两种检查方法术前分期准确率均为875(14/16),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超声双重造影、超声内镜两种检查方法术前t分期总的准确率分

8、别为801(109/136)、816(111/136),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过高分期率分别为140(19/136)、103(14/136),过低分期率分别为59(8/136)、74(10/136)。 经病理证实61例为n0期患者,75例为n+期患者。61例n0期患者,超声双重造影判断正确46例,超声内镜判断正确52例;75例n+期患者,超声双重造影判断正确53例,超声内镜判断正确58例。超声双重造影、超声内镜术前判断总的准确率分别为728(99/136)、809(110/136),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者敏感度、特异度及youden指数分

9、别为707(53/75)、773(58/75);754(46/61)、852(52/61);046、063。 经病理证实127例为m0期患者,9例为m1期患者,其中7例肝脏转移,2例腹膜种植转移。127例m0期患者两种检查方法均全部判断正确;9例m1期患者,超声双重造影检查除了1例肝表面转移小结节未能发现,余8例均判断正确,而超声内镜只判断正确3例。超声双重造影、超声内镜术前判断敏感度分别为889(8/9)、333(3/9);特异度均为100(127/127);youden指数分别为089、033。 结论: 1术前胃癌t分期中超声内镜检查和超声双重造影检查判断的总的准确率相当,但在t1期中超声

10、内镜明显优于超声双重造影,余各期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n分期中超声内镜与超声双重造影总的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前者敏感度及特异度均高于后者; 3m分期中超声双重造影优于超声内镜,前者敏感度明显高于后者; 4两种检查在胃癌术前tnm分期中各有优缺点,联合两种检查可相互弥补,增加胃癌术前tnm分期的正确率,对手术治疗方案的制定有指导意义。目的: 通过与术后病理对照,比较分析超声双重造影、超声内镜两种检查方法在胃癌术前tnm分期中的价值。 方法: 收集2007年9月2009年2月经胃镜活检证实并手术治疗的136例胃癌患者,病理类型:高分化腺癌15例,中分化腺癌37例,低分化腺癌60例,未分

11、化腺癌1例,印戒细胞癌15例,粘液腺癌8例;早期胃癌29例,进展期胃癌107例。均于手术前5天内分别行超声双重造影及超声内镜检查,术后标本参照uicc/ajcc tnm分期标准,对胃癌进行分期,检查结果由专人进行评定,两种检查方法的术前分期均与术后病理分期及临床分期进行对比。 结果: 136例胃癌患者中,有29例经病理证实为t1期患者,超声双重造影、超声内镜术前分期准确率分别为655(19/29)、828(24/29),两者准确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39例经病理证实为t2期患者,超声双重造影、超声内镜术前分期准确率分别为795(31/39)、769(30/39),两者间无

12、统计学差异(p>005);52例经病理证实为t3期患者,超声双重造影、超声内镜术前分期准确率分别为865(45/52)、827(43/52),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有16例经病理证实为t4期的患者,两种检查方法术前分期准确率均为875(14/16),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超声双重造影、超声内镜两种检查方法术前t分期总的准确率分别为801(109/136)、816(111/136),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过高分期率分别为140(19/136)、103(14/136),过低分期率分别为59(8/136)

13、、74(10/136)。 经病理证实61例为n0期患者,75例为n+期患者。61例n0期患者,超声双重造影判断正确46例,超声内镜判断正确52例;75例n+期患者,超声双重造影判断正确53例,超声内镜判断正确58例。超声双重造影、超声内镜术前判断总的准确率分别为728(99/136)、809(110/136),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者敏感度、特异度及youden指数分别为707(53/75)、773(58/75);754(46/61)、852(52/61);046、063。 经病理证实127例为m0期患者,9例为m1期患者,其中7例肝脏转移,2例腹膜种植转移。127

14、例m0期患者两种检查方法均全部判断正确;9例m1期患者,超声双重造影检查除了1例肝表面转移小结节未能发现,余8例均判断正确,而超声内镜只判断正确3例。超声双重造影、超声内镜术前判断敏感度分别为889(8/9)、333(3/9);特异度均为100(127/127);youden指数分别为089、033。 结论: 1术前胃癌t分期中超声内镜检查和超声双重造影检查判断的总的准确率相当,但在t1期中超声内镜明显优于超声双重造影,余各期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n分期中超声内镜与超声双重造影总的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前者敏感度及特异度均高于后者; 3m分期中超声双重造影优于超声内镜,前者敏感度明显

15、高于后者; 4两种检查在胃癌术前tnm分期中各有优缺点,联合两种检查可相互弥补,增加胃癌术前tnm分期的正确率,对手术治疗方案的制定有指导意义。目的: 通过与术后病理对照,比较分析超声双重造影、超声内镜两种检查方法在胃癌术前tnm分期中的价值。 方法: 收集2007年9月2009年2月经胃镜活检证实并手术治疗的136例胃癌患者,病理类型:高分化腺癌15例,中分化腺癌37例,低分化腺癌60例,未分化腺癌1例,印戒细胞癌15例,粘液腺癌8例;早期胃癌29例,进展期胃癌107例。均于手术前5天内分别行超声双重造影及超声内镜检查,术后标本参照uicc/ajcc tnm分期标准,对胃癌进行分期,检查结果

16、由专人进行评定,两种检查方法的术前分期均与术后病理分期及临床分期进行对比。 结果: 136例胃癌患者中,有29例经病理证实为t1期患者,超声双重造影、超声内镜术前分期准确率分别为655(19/29)、828(24/29),两者准确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39例经病理证实为t2期患者,超声双重造影、超声内镜术前分期准确率分别为795(31/39)、769(30/39),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52例经病理证实为t3期患者,超声双重造影、超声内镜术前分期准确率分别为865(45/52)、827(43/52),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17、;另外有16例经病理证实为t4期的患者,两种检查方法术前分期准确率均为875(14/16),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超声双重造影、超声内镜两种检查方法术前t分期总的准确率分别为801(109/136)、816(111/136),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过高分期率分别为140(19/136)、103(14/136),过低分期率分别为59(8/136)、74(10/136)。 经病理证实61例为n0期患者,75例为n+期患者。61例n0期患者,超声双重造影判断正确46例,超声内镜判断正确52例;75例n+期患者,超声双重造影判断正确53例,超声内镜判

18、断正确58例。超声双重造影、超声内镜术前判断总的准确率分别为728(99/136)、809(110/136),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者敏感度、特异度及youden指数分别为707(53/75)、773(58/75);754(46/61)、852(52/61);046、063。 经病理证实127例为m0期患者,9例为m1期患者,其中7例肝脏转移,2例腹膜种植转移。127例m0期患者两种检查方法均全部判断正确;9例m1期患者,超声双重造影检查除了1例肝表面转移小结节未能发现,余8例均判断正确,而超声内镜只判断正确3例。超声双重造影、超声内镜术前判断敏感度分别为889(8

19、/9)、333(3/9);特异度均为100(127/127);youden指数分别为089、033。 结论: 1术前胃癌t分期中超声内镜检查和超声双重造影检查判断的总的准确率相当,但在t1期中超声内镜明显优于超声双重造影,余各期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n分期中超声内镜与超声双重造影总的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前者敏感度及特异度均高于后者; 3m分期中超声双重造影优于超声内镜,前者敏感度明显高于后者; 4两种检查在胃癌术前tnm分期中各有优缺点,联合两种检查可相互弥补,增加胃癌术前tnm分期的正确率,对手术治疗方案的制定有指导意义。目的: 通过与术后病理对照,比较分析超声双重造影、超声内镜

20、两种检查方法在胃癌术前tnm分期中的价值。 方法: 收集2007年9月2009年2月经胃镜活检证实并手术治疗的136例胃癌患者,病理类型:高分化腺癌15例,中分化腺癌37例,低分化腺癌60例,未分化腺癌1例,印戒细胞癌15例,粘液腺癌8例;早期胃癌29例,进展期胃癌107例。均于手术前5天内分别行超声双重造影及超声内镜检查,术后标本参照uicc/ajcc tnm分期标准,对胃癌进行分期,检查结果由专人进行评定,两种检查方法的术前分期均与术后病理分期及临床分期进行对比。 结果: 136例胃癌患者中,有29例经病理证实为t1期患者,超声双重造影、超声内镜术前分期准确率分别为655(19/29)、8

21、28(24/29),两者准确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39例经病理证实为t2期患者,超声双重造影、超声内镜术前分期准确率分别为795(31/39)、769(30/39),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52例经病理证实为t3期患者,超声双重造影、超声内镜术前分期准确率分别为865(45/52)、827(43/52),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有16例经病理证实为t4期的患者,两种检查方法术前分期准确率均为875(14/16),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超声双重造影、超声内镜两种检查方法术前t分期总的准确率分别为8

22、01(109/136)、816(111/136),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过高分期率分别为140(19/136)、103(14/136),过低分期率分别为59(8/136)、74(10/136)。 经病理证实61例为n0期患者,75例为n+期患者。61例n0期患者,超声双重造影判断正确46例,超声内镜判断正确52例;75例n+期患者,超声双重造影判断正确53例,超声内镜判断正确58例。超声双重造影、超声内镜术前判断总的准确率分别为728(99/136)、809(110/136),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者敏感度、特异度及youden指数分别为7

23、07(53/75)、773(58/75);754(46/61)、852(52/61);046、063。 经病理证实127例为m0期患者,9例为m1期患者,其中7例肝脏转移,2例腹膜种植转移。127例m0期患者两种检查方法均全部判断正确;9例m1期患者,超声双重造影检查除了1例肝表面转移小结节未能发现,余8例均判断正确,而超声内镜只判断正确3例。超声双重造影、超声内镜术前判断敏感度分别为889(8/9)、333(3/9);特异度均为100(127/127);youden指数分别为089、033。 结论: 1术前胃癌t分期中超声内镜检查和超声双重造影检查判断的总的准确率相当,但在t1期中超声内镜明

24、显优于超声双重造影,余各期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n分期中超声内镜与超声双重造影总的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前者敏感度及特异度均高于后者; 3m分期中超声双重造影优于超声内镜,前者敏感度明显高于后者; 4两种检查在胃癌术前tnm分期中各有优缺点,联合两种检查可相互弥补,增加胃癌术前tnm分期的正确率,对手术治疗方案的制定有指导意义。目的: 通过与术后病理对照,比较分析超声双重造影、超声内镜两种检查方法在胃癌术前tnm分期中的价值。 方法: 收集2007年9月2009年2月经胃镜活检证实并手术治疗的136例胃癌患者,病理类型:高分化腺癌15例,中分化腺癌37例,低分化腺癌60例,未分化腺癌

25、1例,印戒细胞癌15例,粘液腺癌8例;早期胃癌29例,进展期胃癌107例。均于手术前5天内分别行超声双重造影及超声内镜检查,术后标本参照uicc/ajcc tnm分期标准,对胃癌进行分期,检查结果由专人进行评定,两种检查方法的术前分期均与术后病理分期及临床分期进行对比。 结果: 136例胃癌患者中,有29例经病理证实为t1期患者,超声双重造影、超声内镜术前分期准确率分别为655(19/29)、828(24/29),两者准确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39例经病理证实为t2期患者,超声双重造影、超声内镜术前分期准确率分别为795(31/39)、769(30/39),两者间无统计学

26、差异(p>005);52例经病理证实为t3期患者,超声双重造影、超声内镜术前分期准确率分别为865(45/52)、827(43/52),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有16例经病理证实为t4期的患者,两种检查方法术前分期准确率均为875(14/16),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超声双重造影、超声内镜两种检查方法术前t分期总的准确率分别为801(109/136)、816(111/136),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过高分期率分别为140(19/136)、103(14/136),过低分期率分别为59(8/136)、74

27、(10/136)。 经病理证实61例为n0期患者,75例为n+期患者。61例n0期患者,超声双重造影判断正确46例,超声内镜判断正确52例;75例n+期患者,超声双重造影判断正确53例,超声内镜判断正确58例。超声双重造影、超声内镜术前判断总的准确率分别为728(99/136)、809(110/136),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者敏感度、特异度及youden指数分别为707(53/75)、773(58/75);754(46/61)、852(52/61);046、063。 经病理证实127例为m0期患者,9例为m1期患者,其中7例肝脏转移,2例腹膜种植转移。127例m0

28、期患者两种检查方法均全部判断正确;9例m1期患者,超声双重造影检查除了1例肝表面转移小结节未能发现,余8例均判断正确,而超声内镜只判断正确3例。超声双重造影、超声内镜术前判断敏感度分别为889(8/9)、333(3/9);特异度均为100(127/127);youden指数分别为089、033。 结论: 1术前胃癌t分期中超声内镜检查和超声双重造影检查判断的总的准确率相当,但在t1期中超声内镜明显优于超声双重造影,余各期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n分期中超声内镜与超声双重造影总的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前者敏感度及特异度均高于后者; 3m分期中超声双重造影优于超声内镜,前者敏感度明显高于后

29、者; 4两种检查在胃癌术前tnm分期中各有优缺点,联合两种检查可相互弥补,增加胃癌术前tnm分期的正确率,对手术治疗方案的制定有指导意义。目的: 通过与术后病理对照,比较分析超声双重造影、超声内镜两种检查方法在胃癌术前tnm分期中的价值。 方法: 收集2007年9月2009年2月经胃镜活检证实并手术治疗的136例胃癌患者,病理类型:高分化腺癌15例,中分化腺癌37例,低分化腺癌60例,未分化腺癌1例,印戒细胞癌15例,粘液腺癌8例;早期胃癌29例,进展期胃癌107例。均于手术前5天内分别行超声双重造影及超声内镜检查,术后标本参照uicc/ajcc tnm分期标准,对胃癌进行分期,检查结果由专人

30、进行评定,两种检查方法的术前分期均与术后病理分期及临床分期进行对比。 结果: 136例胃癌患者中,有29例经病理证实为t1期患者,超声双重造影、超声内镜术前分期准确率分别为655(19/29)、828(24/29),两者准确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39例经病理证实为t2期患者,超声双重造影、超声内镜术前分期准确率分别为795(31/39)、769(30/39),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52例经病理证实为t3期患者,超声双重造影、超声内镜术前分期准确率分别为865(45/52)、827(43/52),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

31、有16例经病理证实为t4期的患者,两种检查方法术前分期准确率均为875(14/16),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超声双重造影、超声内镜两种检查方法术前t分期总的准确率分别为801(109/136)、816(111/136),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过高分期率分别为140(19/136)、103(14/136),过低分期率分别为59(8/136)、74(10/136)。 经病理证实61例为n0期患者,75例为n+期患者。61例n0期患者,超声双重造影判断正确46例,超声内镜判断正确52例;75例n+期患者,超声双重造影判断正确53例,超声内镜判断正确

32、58例。超声双重造影、超声内镜术前判断总的准确率分别为728(99/136)、809(110/136),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者敏感度、特异度及youden指数分别为707(53/75)、773(58/75);754(46/61)、852(52/61);046、063。 经病理证实127例为m0期患者,9例为m1期患者,其中7例肝脏转移,2例腹膜种植转移。127例m0期患者两种检查方法均全部判断正确;9例m1期患者,超声双重造影检查除了1例肝表面转移小结节未能发现,余8例均判断正确,而超声内镜只判断正确3例。超声双重造影、超声内镜术前判断敏感度分别为889(8/9)

33、、333(3/9);特异度均为100(127/127);youden指数分别为089、033。 结论: 1术前胃癌t分期中超声内镜检查和超声双重造影检查判断的总的准确率相当,但在t1期中超声内镜明显优于超声双重造影,余各期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n分期中超声内镜与超声双重造影总的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前者敏感度及特异度均高于后者; 3m分期中超声双重造影优于超声内镜,前者敏感度明显高于后者; 4两种检查在胃癌术前tnm分期中各有优缺点,联合两种检查可相互弥补,增加胃癌术前tnm分期的正确率,对手术治疗方案的制定有指导意义。目的: 通过与术后病理对照,比较分析超声双重造影、超声内镜两种检

34、查方法在胃癌术前tnm分期中的价值。 方法: 收集2007年9月2009年2月经胃镜活检证实并手术治疗的136例胃癌患者,病理类型:高分化腺癌15例,中分化腺癌37例,低分化腺癌60例,未分化腺癌1例,印戒细胞癌15例,粘液腺癌8例;早期胃癌29例,进展期胃癌107例。均于手术前5天内分别行超声双重造影及超声内镜检查,术后标本参照uicc/ajcc tnm分期标准,对胃癌进行分期,检查结果由专人进行评定,两种检查方法的术前分期均与术后病理分期及临床分期进行对比。 结果: 136例胃癌患者中,有29例经病理证实为t1期患者,超声双重造影、超声内镜术前分期准确率分别为655(19/29)、828(

35、24/29),两者准确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39例经病理证实为t2期患者,超声双重造影、超声内镜术前分期准确率分别为795(31/39)、769(30/39),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52例经病理证实为t3期患者,超声双重造影、超声内镜术前分期准确率分别为865(45/52)、827(43/52),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有16例经病理证实为t4期的患者,两种检查方法术前分期准确率均为875(14/16),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超声双重造影、超声内镜两种检查方法术前t分期总的准确率分别为801(

36、109/136)、816(111/136),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过高分期率分别为140(19/136)、103(14/136),过低分期率分别为59(8/136)、74(10/136)。 经病理证实61例为n0期患者,75例为n+期患者。61例n0期患者,超声双重造影判断正确46例,超声内镜判断正确52例;75例n+期患者,超声双重造影判断正确53例,超声内镜判断正确58例。超声双重造影、超声内镜术前判断总的准确率分别为728(99/136)、809(110/136),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者敏感度、特异度及youden指数分别为707(

37、53/75)、773(58/75);754(46/61)、852(52/61);046、063。 经病理证实127例为m0期患者,9例为m1期患者,其中7例肝脏转移,2例腹膜种植转移。127例m0期患者两种检查方法均全部判断正确;9例m1期患者,超声双重造影检查除了1例肝表面转移小结节未能发现,余8例均判断正确,而超声内镜只判断正确3例。超声双重造影、超声内镜术前判断敏感度分别为889(8/9)、333(3/9);特异度均为100(127/127);youden指数分别为089、033。 结论: 1术前胃癌t分期中超声内镜检查和超声双重造影检查判断的总的准确率相当,但在t1期中超声内镜明显优于

38、超声双重造影,余各期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n分期中超声内镜与超声双重造影总的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前者敏感度及特异度均高于后者; 3m分期中超声双重造影优于超声内镜,前者敏感度明显高于后者; 4两种检查在胃癌术前tnm分期中各有优缺点,联合两种检查可相互弥补,增加胃癌术前tnm分期的正确率,对手术治疗方案的制定有指导意义。目的: 通过与术后病理对照,比较分析超声双重造影、超声内镜两种检查方法在胃癌术前tnm分期中的价值。 方法: 收集2007年9月2009年2月经胃镜活检证实并手术治疗的136例胃癌患者,病理类型:高分化腺癌15例,中分化腺癌37例,低分化腺癌60例,未分化腺癌1例,

39、印戒细胞癌15例,粘液腺癌8例;早期胃癌29例,进展期胃癌107例。均于手术前5天内分别行超声双重造影及超声内镜检查,术后标本参照uicc/ajcc tnm分期标准,对胃癌进行分期,检查结果由专人进行评定,两种检查方法的术前分期均与术后病理分期及临床分期进行对比。 结果: 136例胃癌患者中,有29例经病理证实为t1期患者,超声双重造影、超声内镜术前分期准确率分别为655(19/29)、828(24/29),两者准确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39例经病理证实为t2期患者,超声双重造影、超声内镜术前分期准确率分别为795(31/39)、769(30/39),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

40、p>005);52例经病理证实为t3期患者,超声双重造影、超声内镜术前分期准确率分别为865(45/52)、827(43/52),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有16例经病理证实为t4期的患者,两种检查方法术前分期准确率均为875(14/16),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超声双重造影、超声内镜两种检查方法术前t分期总的准确率分别为801(109/136)、816(111/136),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过高分期率分别为140(19/136)、103(14/136),过低分期率分别为59(8/136)、74(10

41、/136)。 经病理证实61例为n0期患者,75例为n+期患者。61例n0期患者,超声双重造影判断正确46例,超声内镜判断正确52例;75例n+期患者,超声双重造影判断正确53例,超声内镜判断正确58例。超声双重造影、超声内镜术前判断总的准确率分别为728(99/136)、809(110/136),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者敏感度、特异度及youden指数分别为707(53/75)、773(58/75);754(46/61)、852(52/61);046、063。 经病理证实127例为m0期患者,9例为m1期患者,其中7例肝脏转移,2例腹膜种植转移。127例m0期患者

42、两种检查方法均全部判断正确;9例m1期患者,超声双重造影检查除了1例肝表面转移小结节未能发现,余8例均判断正确,而超声内镜只判断正确3例。超声双重造影、超声内镜术前判断敏感度分别为889(8/9)、333(3/9);特异度均为100(127/127);youden指数分别为089、033。 结论: 1术前胃癌t分期中超声内镜检查和超声双重造影检查判断的总的准确率相当,但在t1期中超声内镜明显优于超声双重造影,余各期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n分期中超声内镜与超声双重造影总的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前者敏感度及特异度均高于后者; 3m分期中超声双重造影优于超声内镜,前者敏感度明显高于后者;

43、4两种检查在胃癌术前tnm分期中各有优缺点,联合两种检查可相互弥补,增加胃癌术前tnm分期的正确率,对手术治疗方案的制定有指导意义。目的: 通过与术后病理对照,比较分析超声双重造影、超声内镜两种检查方法在胃癌术前tnm分期中的价值。 方法: 收集2007年9月2009年2月经胃镜活检证实并手术治疗的136例胃癌患者,病理类型:高分化腺癌15例,中分化腺癌37例,低分化腺癌60例,未分化腺癌1例,印戒细胞癌15例,粘液腺癌8例;早期胃癌29例,进展期胃癌107例。均于手术前5天内分别行超声双重造影及超声内镜检查,术后标本参照uicc/ajcc tnm分期标准,对胃癌进行分期,检查结果由专人进行评

44、定,两种检查方法的术前分期均与术后病理分期及临床分期进行对比。 结果: 136例胃癌患者中,有29例经病理证实为t1期患者,超声双重造影、超声内镜术前分期准确率分别为655(19/29)、828(24/29),两者准确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39例经病理证实为t2期患者,超声双重造影、超声内镜术前分期准确率分别为795(31/39)、769(30/39),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52例经病理证实为t3期患者,超声双重造影、超声内镜术前分期准确率分别为865(45/52)、827(43/52),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有16

45、例经病理证实为t4期的患者,两种检查方法术前分期准确率均为875(14/16),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超声双重造影、超声内镜两种检查方法术前t分期总的准确率分别为801(109/136)、816(111/136),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过高分期率分别为140(19/136)、103(14/136),过低分期率分别为59(8/136)、74(10/136)。 经病理证实61例为n0期患者,75例为n+期患者。61例n0期患者,超声双重造影判断正确46例,超声内镜判断正确52例;75例n+期患者,超声双重造影判断正确53例,超声内镜判断正确58例

46、。超声双重造影、超声内镜术前判断总的准确率分别为728(99/136)、809(110/136),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者敏感度、特异度及youden指数分别为707(53/75)、773(58/75);754(46/61)、852(52/61);046、063。 经病理证实127例为m0期患者,9例为m1期患者,其中7例肝脏转移,2例腹膜种植转移。127例m0期患者两种检查方法均全部判断正确;9例m1期患者,超声双重造影检查除了1例肝表面转移小结节未能发现,余8例均判断正确,而超声内镜只判断正确3例。超声双重造影、超声内镜术前判断敏感度分别为889(8/9)、33

47、3(3/9);特异度均为100(127/127);youden指数分别为089、033。 结论: 1术前胃癌t分期中超声内镜检查和超声双重造影检查判断的总的准确率相当,但在t1期中超声内镜明显优于超声双重造影,余各期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n分期中超声内镜与超声双重造影总的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前者敏感度及特异度均高于后者; 3m分期中超声双重造影优于超声内镜,前者敏感度明显高于后者; 4两种检查在胃癌术前tnm分期中各有优缺点,联合两种检查可相互弥补,增加胃癌术前tnm分期的正确率,对手术治疗方案的制定有指导意义。目的: 通过与术后病理对照,比较分析超声双重造影、超声内镜两种检查方法在胃癌术前tnm分期中的价值。 方法: 收集2007年9月2009年2月经胃镜活检证实并手术治疗的136例胃癌患者,病理类型:高分化腺癌15例,中分化腺癌37例,低分化腺癌60例,未分化腺癌1例,印戒细胞癌15例,粘液腺癌8例;早期胃癌29例,进展期胃癌107例。均于手术前5天内分别行超声双重造影及超声内镜检查,术后标本参照uicc/ajcc tnm分期标准,对胃癌进行分期,检查结果由专人进行评定,两种检查方法的术前分期均与术后病理分期及临床分期进行对比。 结果: 136例胃癌患者中,有29例经病理证实为t1期患者,超声双重造影、超声内镜术前分期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