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合理分组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第二小学 赵起云一、问题的提出在当前教育教学课程改革中,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注重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的过程中,针对城区学校班级容量过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及个体差异,不同的认识与接受能力,并结合教育对象的发展性、差异性,不断寻求和完善符合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经过实验研究发现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是提高课堂实效性较理想的途径。分组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掌握能力,在安排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上要符合学生实际学习的可能性,有区别的设计和进行教学;并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
2、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指导,评价。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或群体,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而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过程。分组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上的一种教学方式,即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目的。分组学习改变了在传统集体教学师生单纯交流中,教师垄断了整个课堂的信息源,而学生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也因此得以充分发挥。二、具体实施途径针对分组教学的原则我们做了以下实验:我校六年级两个班人数共计90人,整体素质相近。其中对六(2)班进行实验,在分
3、组过程中考虑学生的各种因素,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合理分组的方式,即按等质、动态、异质的方式进行分组教学;而对照班六(1)班采用随意组成小组,不考虑其他因素,统一制定学习目标。(一)等质分组教学 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生理差异、个性爱好差异及学习方法、习惯、能力上的差异,学习目的和态度的差异等综合评定后进行分组。将学生分为:学优生、中等生、学困生三类,对学优生称为“提高组”,对中等生称为“拼搏组”,对学困生称为“跃进组”(具体见图示)针对这样的学生教师仍要做到细致了解和分析,使之能够因材施教,区别对待。还要坚持“分类推进的原则”所谓分类推进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目标,提出不
4、同的教学要求,施以不同程度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尽量做到技能好的同学得到完善和提高,学困生通过一系列的帮助引导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因此教师应把教材的练习目标分解成有梯度的几个目标(见下表1),找到教材和学生的结合点,解决“吃不饱”与“吃不了”的矛盾。 (图1)表1 等质分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比较组别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跃进组对大纲内容有所拓宽,对教学内容进一步深化。拓宽学生视野,加深对运动技术的理解,提高运动水平和能力。拼搏组掌握大纲内容。能较好的掌握所学的运动技能,学习中能够独立思考。提高组基本掌握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对动作技术训练产生兴趣 。初步掌握所学的运动技能,基本上完成教学任务
5、。(二) 动态分组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设计不同的目标,体现自选动态的方法,学生根据教学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简单的尝试,针对体育课教材内容和自己的实际,自行选择学习目标。例如:在复习跨越式跳高教学内容时,教师设定不同等级的高度为学生创造自由选择练习的机会。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小组练习,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逐渐提高等级,当然小组的成员也逐渐在变。在动态分组实施中要根据教材内容的变化划分教学目标组次,因为教学目标组次的划分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教材内容的变化,随着学生的发展而变化。教师做到因人、因时、因地随时注意组次变化。(三)异质分组教学它是使不同类型的学生在一起,其作用加强学生间的横向联系,
6、例如:在进行低年级跳绳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跳得多的和跳得少的,不会跳的组合成一组,根据学生各自的优点在组内承担着不同的任务,就这样在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的氛围中学习。学生间横向联系组内分工明确清楚,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发性和自主性,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如下图:三、分组教学的成效分析表2.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五项运动前后对照表( 抽样为六(2)学生实验前和实验后 ) 项目姓名104往返跑跳绳立定跳远仰卧起坐沙包姓名性别前测后测前测后测前测后测前测后测前测后测李 红802.003845196杜颐兰女13.59111782021.701.8035401722王玉颖女1412180
7、1971.751.854045207王翔宇男12.5101851931.801.9538443033宋 伟男12.3101781981.852.104045325黎 浩男12.1101781901.852.1044493234张 猛男12101802301.902.1545503036平均增长值2.17525.1250.1752.755.5表3 实验前与实验后技术掌握情况对照表(蹲距式跳远)优秀良好达标待达标实验前810193实验后152050差 值710-14-3 表4 实验班和对照班学习技术掌握情况对比优秀良好达标待达标对照班915124实验班152050差 值65-7-41.有利于提高学
8、生参与兴趣和技能水平从表2六年级男女生达标抽样调查表来看:实验后与实验前对比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提高了,在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兴趣提高了,能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这种分组形式改变了学困生的消极态度,中等生不求进取,优等生骄傲自满的现象。完善了因材施教的原则,体现了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从表3六年级蹲距式跳远实验前与实验后技术掌握情况对比来看学生在各自基础上都有不同提高,特别是中等生、达标生,提高幅度明显,基本实现了班级整体发展。从表4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学优生,达标生实验班提高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班。2.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助,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 现代教学方法提倡师生、生生、组与组之
9、间的多边互动。过去的教学方法,多数采取注入式教学,学生是容器的替代品,教师一味的传道授业。而主体性教育要求交往形式的优化和多样化。只有强化生生的交往,学生个体才能激活,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学习、交流、合作、竞争。使教学过程不仅成为认知过程而且也成为一个交往互动的过程。通过分组教学学生能够多边活动,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3.有利于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同龄人之间的心理沟通概率最高。分组教学组内人数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必然小,每个学生会很自然的带着自己的认识倾向、思考方式和价值观念与组内成员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
10、思想观念和方法,并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这样有利于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4.有利于学生团结协作意识的培养,促进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课堂上有三种学习情境,他们分别是分组学习、集体学习和个人学习。其中最佳情境当数分组学习。通过分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促进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改变了以往教学中,教师注重学生的个体作业,学习效果,分数是唯一重要的弊端。学生之间团结协作,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增强了学生适应社会能力。四、对分组教学的建议1.建立一种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关心全体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能自立。2.在分组教学中要避免盲目划分小组。3.在分组教学中尽量减少过多的运用竞争方法。总之,在体育课上实施分组教学时,要注意学生的各种因素差异;合理进行分组教学是教师在有效时间内使学生获得最佳学习效果的前提保障,这种教学模式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参考文献:1. 毛振明.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M.北京第一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命的美丽中考语文作文
- 监理工程师职业心理健康考核试卷
- 安全教育在危机管理中的价值与应用考核试卷
- 体育用品行业绿色包装与可持续发展考核试卷
- 畜牧兽医技术考核试卷
- 上海高三语文作文素材
- 幕墙施工中的安全操作规程考核试卷
-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南太湖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联考 数学试题(含解析)
- 5-6MSI同步计数器1-74161基本概念
- 1-3数制-非十进制和十进制
- 电梯结构及原理图解
- 英语口译基础教程UnitIntroduction课件
- 不孕症诊疗流程课件
- 初中生物人教七年级上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一节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导学案
- 甘肃省烟花爆竹经营许可实施标准细则
- 【精品课件】药用高分子材料学
- 要素式起诉状(离婚纠纷)
- 急性肾盂肾炎护理查房
- DB22T 5118-2022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标准
- 登临诗鉴赏(课堂PPT)
-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薄层砌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