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5课诫子书精美PPT课件_第1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5课诫子书精美PPT课件_第2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5课诫子书精美PPT课件_第3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5课诫子书精美PPT课件_第4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5课诫子书精美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诫子书 诸葛亮 走近作者走近作者 诸葛亮(181234181234),字孔明,号卧龙先生。琅玡阳都(今山 东沂南南)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作为一代历 史伟人,他最大的功绩是辅佐刘备开创蜀国基业,为此鞠躬尽 瘁,死而后已,被称为“古今第一贤相”。他更以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的高风亮节及道德文章,言传身教,惠及子女,为后 世楷模。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作为一代历史伟人,诸葛亮最大的功绩是辅佐刘备开创蜀作为一代历史伟人,诸葛亮最大的功绩是辅佐刘备开创蜀 国基业。东汉末年,群雄并起,问鼎逐鹿。建安十三年国基业。东汉末年,群雄并起,问鼎逐鹿。建安十三年 (208208),诸葛亮出使东吴,舌

2、战群儒,最后促使孙刘联合,),诸葛亮出使东吴,舌战群儒,最后促使孙刘联合, 共抗曹操,并经赤壁一战奠定三国鼎立局面,而后为刘蜀集共抗曹操,并经赤壁一战奠定三国鼎立局面,而后为刘蜀集 团运筹策划,东征西讨,开疆拓土,富国强兵,直至病逝于团运筹策划,东征西讨,开疆拓土,富国强兵,直至病逝于 五丈原军旅之中。他有济世爱民之心,经天纬地之才,五丈原军旅之中。他有济世爱民之心,经天纬地之才,“智智 绝千古绝千古”,特别是隆中决策,高瞻远瞩,不出茅庐而知天下,特别是隆中决策,高瞻远瞩,不出茅庐而知天下 三分,可谓三分,可谓“专待春雷惊梦回,一声长啸安天下专待春雷惊梦回,一声长啸安天下”,引后世,引后世 无

3、数英雄竞折腰,被称为无数英雄竞折腰,被称为“古今第一贤相古今第一贤相”。 作者简介 诸葛亮诸葛亮 你知道他有哪些事迹吗?你知道他有哪些事迹吗? 三顾茅庐 草船借箭 七擒孟获 赤壁之战 空城计 挥泪斩马谡 朗读课文朗读课文 要求:要求: 读准字音,读对停顿。 诫子书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 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 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 ,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 f b yn su l 疏通文意疏通文意 夫夫 君子君子 之之 行,行,

4、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非淡泊无以 明志,明志, 句首发语词,无义品德高尚的人操守、品德的 用屏除内心杂念来修养身心, 屏除内心杂念用来 修养身心 君子 的 操守品德, 节俭 用来 培养 品德 用节俭来培养(高尚的)品德, 不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明确志向 不内心恬淡(就)没有什么可以拿来 明确志向。 非非宁静宁静无无以致以致 远远。 夫夫学学须须静也,才静也,才须须学学也,也, 非学非学无以广无以广 才才, 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远大目标 远:形作名。达到 学习必须 宁静专一, 学习宁静专一 增长才干 不集中精神就没有什么可以用来达到远大目标。 学习

5、 增长才干必须学习, 无义 增长 广:形作动。 没有什么可以用来 才干 不学习就没办法增长才干。 也,表示语气的肯定词,无义 非非志志 无以无以成学成学。淫慢淫慢则则不能不能励精励精, 险躁险躁则则不能不能治性治性。 年与年与时驰时驰, 立志 志:名作动。 完成学业懈怠放纵 轻薄浮躁就不能 修养性情。 轻薄浮躁 就 修养 不立志就没办法学有所成。 年纪 时光 疾行,迅速逝去 年纪 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 就 振奋精神 性情 随同 放纵懈怠 就不能 振奋精神。 意意与与日去,日去,遂遂成成 枯落。枯落。 多不接世,多不接世, 悲守悲守 穷庐,穷庐, 将复何及!将复何及! 意志岁月最终消失 大多对社

6、会没有任何贡献, 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悲哀 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 困守 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只能)悲哀地困守在穷困的陋室, 又怎么来得及 (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最终凋落,衰残。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翻译美句 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5.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翻译美句 4.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思考探究思考探究 1.1.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德,以此培养自己的 品格。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淫慢险

7、躁。 2.2.本文就哪几方面进行了论述?这几个方面是如何展开论 述的?你能再补充一个论据(道理或事实均可)吗? A.A.就做人和学习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B.B.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都强调一个“静”字,静是修 身修身养德的基础,静是学习的前提,获得成功也取决于 静,把失败归结于“躁”字,把静、躁加以对比,增强了 论述的效果。 A、淡泊: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 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陶渊明);水能性淡 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白居易);心闲天地本来宽 。(陆游) B、立志: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有 坚忍不拔之志(苏轼);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 沧海(李白);安得广厦千万

8、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 颜(杜甫);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志 当存高远(诸葛亮) 3.3.诸葛亮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需要具备几个条件?这 几个条件之间有什么关系? 三个条件:第一:立志,“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 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第二:学习,“夫学须静 也,才须学也”;第三:惜时,“年与时驰,将复何及”。 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 求学,以学广才。“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志向的培养又必须 砥砺品德。 4.4.文中提到“静”“俭”“淡泊”“明志”“致远”, 找出包含这些词的语句,说说自己的理解。 比如“静”,文中说“静以修

9、身”,又说“非宁静无以致 远”,“学须静也”。我们在平时的学习时也要一心一意, 不能三心二意;读书时要沉静,将身心全放在所读材料上, 才能有所感悟,有所理解等。 5.5.画出文中提到“志”的语句,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文中 “志”与“学”的关系是怎样理解的。 文中关于“志”的语句有“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和“非志无以成学”。 文章很重视“志”的作用,一方面要靠淡泊、宁静以“明志”, 也就是要将“志”放在眼前,不断磨砺;一方面强调无“志”则不足 以“成学”,意谓没有志向,则学无目标,必然学习庞杂,不能专一。 诫子书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 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旨是劝勉儿子 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 功夫,最忌怠惰险躁。文章概括了做人 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 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 字,对比鲜明。 大志成大学成大才大志成大学成大才 小志成小学成小才小志成小学成小才 无志不成学不成才无志不成学不成才 谢谢大家!谢谢大家! 意意与与日去,日去,遂遂成成 枯落。枯落。 多不接世,多不接世, 悲守悲守 穷庐,穷庐, 将复何及!将复何及! 意志岁月最终消失 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悲哀 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 困守 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只能)悲哀地困守在穷困的陋室, 又怎么来得及 (那时再悔恨)又怎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