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氓说课稿一、说教材诗经两首是高中语文必修二第四课,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高中语文在诗歌教学中按照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顺序来进行课文编排,诗经作为我国诗歌的源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新课改后,教材从高一第二学段,即开始安排古代诗歌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诗歌源流,了解古人是如何利用诗歌表情达意,从而认识古今文化的联系,培养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根据此特点,安排本课教学的
2、三维 目标如下:知识与能力: 1、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2、分清诗经中特有的语助词和语气词,理解生僻字及意义特殊的词语;3、把握女主人公感情的变化,能够初步鉴赏文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课文,掌握诗中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并培养和提高学生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2、 初步培养学生正确的爱情观;3、了解诗经成书的经过及其特殊的文学价值,引导学生更加珍视汉民族文化,热爱汉民族语言。教学重点:1、落实诗歌中的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背诵课文2、理解体会诗歌表达的“怨情”,准确把握诗中女主人公的情
3、感变化。教学难点:理解体会诗歌表达的“怨情”,准确把握诗中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二、说教法根据这篇课文的特点,本课的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讲授法,诵读法,启发法,讨论法等。讲授是为了启开学生思维,进入语境,让学生对诗中所涉及的文言知识点有清晰的认识。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熟悉课文内容并加以强化。问题和讨论能使师生互动,激发发散思维,并且能够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这些教学方法的妥当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同时,通过使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课文的配乐朗诵范读,展示相关文学常识,可以使学生获得直观的印象,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并且能丰富课堂容量,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4、。三、说学情(1)学生的语文素养不太好,主要表现在对语文学科重视不够,学习习惯不佳,缺少生活积淀和审美意识,对文本品味鉴赏的自觉性不够,表达不到位。因此需要通过朗读来强化语感。(2)学生表达能力虽不强,但思维较为活跃,所以需要深度挖掘的时候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解决。 (3)学生在初中时已经学过了木兰诗,其中,“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赋的表现手法,已有所了解。学生还在初中学过贺敬之的回延安,其中“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等,兴的手法也已经知晓。但对诗经的有关情
5、况,特别是其表现手法的深刻了解还很少,也还很浅。四、说学法新的教学理论不仅要求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会学。本课是一篇以叙事为主的古代诗歌,因此,学习本节课学生主要采用诵读法、讨论法等。学生自己诵读与听配乐范读相结合,并且教师对学生的朗读加以指导,通过反复诵读,培养语感,掌握四言诗歌的诵读节拍,熟悉课文内容并且落实诗中出现的重要实词虚词。由教师设置情境,组织学生讨论,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情感变化,初步培养学生正确的爱情观。五、说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结合初中所学,回顾诗经的相关知识。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在文学史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而氓又是其
6、中的名篇,所以学习中必然要讲到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包括“诗经六义”,其中,氓所涉及的比兴手法,是相关文学常识的重点。这部分的学习安排在导入环节,通过回顾蒹葭、关雎等初中语文涉及的诗经篇目,来串讲相关知识点。在此环节,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应的文学常识知识点:诗经第一部诗歌总集六义风 雅 颂 赋 比 兴四言诗2、朗读 分为听配乐范读与学生自读两个环节,首先听范读来指导学生把握四言诗诵读的节奏(多媒体课件展示:二、二节拍),在朗读过程中,根据课下注释,明确字音字形,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与意义(多媒体课件展示生僻字字音字形及应掌握的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与意义),并且对诗歌叙述的故事内容有整体的感知。3
7、、由教师导引,帮助学生理把握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欢喜悲伤怨恨,并且明确本诗所表达的主要的感情是“怨情”,并由此来生发其他问题,突破本课教学的重难点。4、在对诗歌的内容有整体把握,并且了解女主人公情感变化的基础上,对本诗进行进一步的鉴赏。这是本课教学的主体部分,通过设计四个问题(“女主人公为何怨”、“她怨什么”、“怨过之后她又将何去何从”、“她的感情变化在诗歌中是通过什么来体现的”),来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把握本诗的思想意义(不仅是对氓的控诉,也是对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妇女地位卑微现象的批判)、了解诗歌的进步性所在(表现了女子敢于反抗,勇于追求幸福的精神)并体会本诗边叙事边抒情,通过回忆、
8、对比手法来表现情感的艺术手法。在本环节中,通过教师的问题设计,引导启发,学生讨论,围绕着“怨情”来展开问题,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寓于其中,从而使教学重难点得以突破。5、总结人物性格特点,初步鉴赏诗歌中鲜明的人物形象。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是建立在解决之前几个问题的基础上的。需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课文出发,找到对应的诗句,最后由教师加以总结,明确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勤劳、温柔、善良、坚强。6、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尝试背诵。诗经中出现的生僻字多,这会给学生的背诵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首先应加强学生对字音字形掌握的落实,并且由教师对诗中的故事情节整理概括,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通过指定学生演板
9、重要词句,来明确背诵中的重点难点。这样,本课的教学重点就能得以突破。7、作业设计环节 本课选自诗经,仍属于文言文教学,因此在教学时必须注意课文中出现的重点实词虚词的落实。在此基础上,可安排学生进行将本诗与诗经中另一首弃妇诗代表篇目谷风进行比较阅读(教师多媒体展示谷风并简单疏通文意),试分析两首诗歌所表达情感的异同及其原因。根据以上构思,安排本课作业如下:总结本课中出现的文言知识点;阅读谷风,分析谷风与氓表达情感的异同及其原因。8、课堂小结诗经产生于文学创作的朴素时代,千百年来,诗经中,尤其是“国风”部分的优秀篇目流传不衰,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它所反应的内容贴近普通大众的生活,表达的是广
10、大劳动人民最朴素的感情,由此给我们的写作也带来启迪。因此,安排课堂小结如下:氓叙述了一个古老的、至今还在无数次重演的生活事件,然而今天我们读着两千多年前的诗章,却决不因为时代的遥远、题材的常见而厌倦。这正是因为它并没有刻意去雕琢,只是循着女主人公感情的变化发展,自然而然生成诗歌跌宕回旋的布局。其实,文学的真谛正在于此描述最本真的生活,表达最朴素的感情。由此我们也可以获得启迪,在我们写作中,也应该抛去那些浮华的外表,用我们手中的笔,去展现真实的生活,表达内心最真挚的感情。六、说对本课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的预设及解决办法:本课的教学设计,是以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怨情”作为中心点,由此生发几个问题,来
11、完成诗歌内容感知,人物形象分析,思想意义把握,艺术手法鉴赏这几个环节的教学。在此过程中,课堂容量较大,需要教师课前抓好学生预习工作的落实。在课堂教学中,要运用好多媒体课件,一方面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也便于控制课堂的教学节奏。另外,本课是一篇著名的爱情诗,在课堂教学中必然涉及爱情观的讨论,如何把握好尺度,不脱离文本,避免把爱情诗的鉴赏变成纯粹爱情观的讨论,是课堂教学中尤其值得注意的问题。附:板书设计氓 诗经 为何怨 一片痴情 无端见弃 怨 怨什么 丈夫薄幸 世道不公 怨之后 痛定思痛 与氓决绝一、说教材1、教材所处的地位:卫风氓是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高中语文在诗歌教
12、学中按照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顺序来进行课文编排,诗经作为我国诗歌的源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新课改后,教材从高一第二学段,即开始安排古代诗歌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诗歌源流,了解古人是如何利用诗歌表情达意,从而认识古今文化的联系,培养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氓是一首著名的弃妇感伤诗,是弃妇离夫返娘家时所作。充分体现了诗经的特点,值得学习!2、教材分析: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在文学史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而氓又是其中的名篇,这是诗经中较有代表性的一首弃妇诗。讲女子为一个青年男子氓所追求,后来两人结为夫妻。婚后,尽管妻子多年如一日,甘心贫苦、日夜朝老,但是,最终还是被丈夫抛弃的故事。在这篇小说的
13、学习中,教师将进一步加强诗歌品读与鉴赏的指导,这对学生今后鉴赏诗歌起着引领作用。 3、说学情(1)学生为一年级精英班学生,学生的语文素养不太好,主要表现在对语文学科重视不够,学习习惯不佳,缺少生活积淀和审美意识,对文本品味鉴赏的自觉性不够,表达不到位。因此需要通过朗读来强化语感。(2)学生表达能力虽不强,但思维较为活跃,所以需要深度挖掘的时候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解决。 (3)学生在初中时已经学过了木兰诗,其中,“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赋的表现手法,已有所了解。学生还在初中学过贺敬之的回延安,其中“树梢树枝
14、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等,兴的手法也已经知晓。但对诗经的有关情况,特别是其表现手法的深刻了解还很少,也还很浅。二、说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根据教学大纲的能力目标要求及考试大纲的规定,根据本单元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本课教学的三维目标如下:知识目标: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掌握重章迭句的形式特点,复述本文故事情节。能力目标:1、深刻体会
15、比兴的艺术手法。2、背诵课文。培养和提高学生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的能力。情感目标: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分析氓中的人物形象及领会比兴的艺术表达手法的妙处。教学难点:1、品味诗歌的语言,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2、 背诵课文。三、说教法新课程理念很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我也认为,教学方法的最本质特征就是要促进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促进全体学生积极动脑。因而,我根据情况采用了小组讨论、师生对话等方式。 1、诵读法。语文教学最不可忽略的就是读,尤其是诗歌,读准字音,读准断句,读懂文意,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熟悉课文内容并加以强化
16、。2、合作探究法。问题和讨论能使师生互动,激发发散思维,并且能够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理解文中主人分的感情及诗歌的艺术特色。如对氓中的比兴手法的分析,就可让学生讨论明确。3、通过比较阅读法,延展课堂内容,发展学生思维。四、说学法新的教学理论不仅要求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会学。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对象所采取的研究态度。”具体而言,就是引导学生在激趣和质疑中学会学习,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根据以上依据,学法如下: 1、自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2、自主鉴赏,探究合作,品读人物语言,体会人物情感。学生自己诵读与听配乐范读相结合,
17、并且教师对学生的朗读加以指导,通过反复诵读,培养语感,掌握四言诗歌的诵读节拍,熟悉课文内容并且落实诗中出现的重要实词虚词。由教师设置情境,组织学生讨论,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情感变化,初步培养学生正确的爱情观。五、说教学过程 课时安排 : 1课时,主要分为以下教学环节: (一) 导入新课(创设意境)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把握情节 (三)合作探究,体会诗中人物的情感的变化,总结人物形象 (四)艺术手法鉴赏 (五)背诵全文 (六)小结 (七)当堂训练 (八)布置作业具体而言,( 一) 导入新课(创设意境) 配乐播放在水一方,(师生齐背)关雎和蒹葭,这首诗是一首描写
18、美好爱情的诗篇,被人们传唱千古。然而作为一部反映现实的作品,诗经中的内容绝不仅仅是表现美好情感的。因为现实生活中除了美好还有丑陋,除了和谐还有征战,除了团圆还有别离,除了痴情还有抛弃,除了两情相悦还有始乱终弃!本课所选的这篇课文表现的就是这些不太美好的情感,但丑陋同时也是一种揭露,我们今天这节课就先来学习本课第一篇文章氓。理论依据: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注重导入情境的创设,是激发学生兴趣的第一个重点,也是创设学习氛围的重要环节。 设计意图:综合运用多媒体功能,教师用优美的语言,感染学生,吸引学生注意力,促使其迅速进入情境。(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把握情节1、教师配乐范读,读准字音,指导
19、学生把握四言诗诵读的节奏2、学生自读,根据课下注释掌握的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与意义,并且对诗歌叙述的故事内容有整体的感知。设计意图:语文教学大纲对阅读提出的要求是:“能整体把握阅读材料的内容,理清思路,理解其中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揣摩语句含义,体会语言表达效果。”可见,阅读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此篇诗歌,阅读是一主要手段。在诵读中理解,鉴赏,使学生逐步培养诵读文学作品的习惯;把握诗中女中人公的感情基调。(三)合作探究,体会诗中人物的情感的变化,总结人物形象。分组讨论:淇水在文中出现了三次,水是流动的,女主人公心境是怎样变化的?从中我们看到什么样的形象?在朗读中大家可以体会到,随着女主人公命运的变化
20、,文章的情感也在发生着变化。淇水是一个细节,见证着女主人公命运的变化。设计意图,由教师设计品读讨论活动,全体学生参与交流讨论,在交流和展示中进行反馈矫正,教师及时点拨,在理解文章情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人物形象进行个性评价。然后,教师指导学生对典型语段进行美读,要求学生要读出独特的生命体验,读出个性,并能对重点语段做到当堂成诵,突破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四)艺术手法鉴赏本文在塑造人物方面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氓的薄情寡义和女子的坚贞忠诚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除此之外,文中的景物描写也很有特点,文章对“桑”的描写出现两次,对“淇水”的描写出现了三次。请结合语境分析,这几处景物描写分别有什么作用?两次写到“
21、桑”,运用比兴手法。用桑叶由绿变黄暗示女子的婚变和女子容颜的衰老。设计意图:本诗边叙事边抒情,通过对比、比兴的手法来表现情感的变化,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寓于其中,从而使教学重难点得以突破。(五)背诵全文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尝试背诵。诗经中出现的生僻字多,这会给学生的背诵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首先应加强学生对字音字形掌握的落实,并且由教师对诗中的故事情节整理概括,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这样,本课的教学重点就能得以突破。(六)小结氓叙述了一个古老的、至今还在无数次重演的生活事件,然而今天我们读着两千多年前的诗章,却决不因为时代的遥远、题材的常见而厌倦。这正是因为它并没有刻意去雕琢,只是循着女主人公感情的变化发展,塑造了一个敢爱敢恨,坚贞果敢的女子形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机学课件-清华大学
- 2024年全新装修设计合作协议2篇
- 广西大学附属中学消防讲座课件张琳敏课件
- 房屋担保租赁合同(2篇)
- 2024年互联网租赁平台自行车退租退款及押金返还协议3篇
- 2025年贵州货运从业资格考试模拟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福州货运从业资格试题答案解析
- 2025年武汉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克拉玛依b2考货运资格证要多久
- 2025年塔城货运资格证培训考试题
- 欣赏物理学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义务教育法主题班会课件
- 古诗词诵读《客至》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 统编四上《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导读课教学设计含反思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本科《合同法》一平台在线形考(任务1至4)试题及答案
- 碳排放管理员(中级)职业鉴定考试题及答案
- 期权合同模板三篇
-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招聘笔试题库2024
- 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全册单元重点词汇综合训练
- 北京市2024年中考英语真题【附参考答案】
- 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2024 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