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中快走丝电火花线切割电参数工艺研究毕设说明书_第1页
(精选)中快走丝电火花线切割电参数工艺研究毕设说明书_第2页
(精选)中快走丝电火花线切割电参数工艺研究毕设说明书_第3页
(精选)中快走丝电火花线切割电参数工艺研究毕设说明书_第4页
(精选)中快走丝电火花线切割电参数工艺研究毕设说明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快走丝电火花线切割电参数工艺研究 e (e) 指导老师:e 【摘要摘要】 近年来,随着在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工业技术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急需发展模具加 工技术,而数控电火花切割技术正是模具加工工艺领域中的一种关键技术。目前在电机,仪表等行业新产品的研制 开发过程中,常采用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方法直接切割出零件,大大缩短了研制周期,并降低了成本。在众多工业产 品的生产过程中,都用到了数控电火花切割机床,如飞机制造、汽车模具制造、手机零部件的生产等,因此电火花 机床的研究与改进是我国国内市场的需要,也能为我国的工业的发展起一定的作用。电火花线切割,其基本工作原 理是利用连续移动细金属丝(成

2、为电极丝)作电极,对工件进行脉冲火花放电蚀除金属、切割成型。本次论文以电 火花线切割为主线,综合了线切割的发展,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电火花线切割加工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具体到电火 花线切割电参数工艺研究 把以前学过的基础课程融汇到综合应用本次论文当中来,所谓学以致用 结合实验数据加 以分析 完成本次课题。 【关键词关键词】 工业生产 电火花线切割 发展史 加工质量 电参数 Study on the process parameters of electric spark line cutting e (e) Totur: e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

3、apid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in our country,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especiall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Need mould process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CNC edm cutting technology is a key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of mold processing technology. In the motor, instrume

4、ntation and other industr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process, CNC wire cutting method is often used to cut out the parts directly, greatly shorten the development cycle, and reduce the cost.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many industrial products, and use the numerical contro

5、l electric spark cutting machine, such as aircraft manufacturing, auto mould making, production of mobile phone spare parts, etc., Therefore research and improvement of the electric spark machine tool is the need of the domestic market in our country, can also play a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

6、ndustry in our country. Wire cutting, and its basic principle is to use the continuous moving fine wire electrode wire electrode , pulsed spark discharge of artifact removal in metal, cutting shape. This paper with the concept of wedm, a combin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wire cutting, wire-cut edm m

7、achine, wire cutting processing quality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electrical data specific to the wedm process research The previously learned basic courses to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of this thesis, the so-called knowledge combin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analysis to complete this project.

8、Key words Industrial production history of wedm processing quality electrical parameters. 目目 录录 引言.1 1.电火花线切割的发展.2 1.1 电火花线切割机的产生.2 1.2 国内线切割机的发展.2 1.3 国外线切割机的发展.3 2.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的类型.4 2.1 按电极丝运动速度分类.4 2.2 按电极丝运动轨迹的控制形式分类.4 2.3 电火花线切割的应用范围.5 3.电火花线切割机理.6 3.1 脉冲电源.6 3.1.1 对脉冲电源的要求. 6 3.1.2 脉冲电源参数.6 3.2 机械

9、系统.7 3.3 断丝机理.8 3.3.1 跟工件有关的断丝.8 3.3.2 跟工作液有关的断丝.8 3.3.3 跟走丝机构有关的断丝.9 3.3.4 跟钼丝本身有关的断丝.10 3.3.5 跟切割工艺参数有关的断丝.10 3.4 加工环境.10 4 中快走丝电火花线切割电参数工艺研究.12 4.1 电参数.12 4.2 研究方法.12 4.3 实验准备.12 4.4 试验方法.12 4.5 实验分析.16 4.5.1 脉冲宽度对切削速度的影响.16 4.5.2 脉冲电压对切削速度的影响.17 4.5.3 脉冲宽度对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18 4.5.4 脉冲电压对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19

10、5.电火花线切割电参数工艺研究结论.20 6.总结.21 7.致谢.22 参考文献.23 引言引言 目前,随着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市场需求个性化与多元化,世界各 都把 机械制造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作为国家的关键技术进行优先发展,将其他学科的高技术成果引入 机械制造业中。因此机械制造业的内涵与水平已今非昔比,它是基于先进制造技术的现代制造 产业。纵观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新发展,其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它的绿色制造、计算机集成制 造、柔性制造、虚拟制造、智能制造、并行工程、敏捷制造和网络制造等方面。机械制造行业 不断遇到高硬度,高韧性,高熔点等难切割加工材料以及特殊结构特别市复杂曲面零件的加工

11、难题。解决这些问题极大地促进了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技术的发展,促进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新方 法,新工艺的不断表现,扩大了电火花线 切割加工的适用范围。电火花切割技术是先进制造技 术之一,在机械生产中应用范围广,从国内来看,我国的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技术发展迅速,尤 其是我国特有的单向(高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构简单,价格低廉,各方面指标都有了较大的 提高。因此,进一步研究高速走丝电火线切割加工技术,扩大其加工范围,尤其是利用计算机 等高科技工具和先进的科学方法来提高我国电火花线切割技术水平,缩短同发达国家的差距, 不仅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近年来,电火花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日新月异

12、并在精密微细化、智能化、个性化、绿色环保化和高效化等方面获得了长足的发展12。 1.1.电火花线切割的发展电火花线切割的发展 1.11.1 电火花线切割机的产生电火花线切割机的产生 20世纪中期,苏联拉扎林科夫妇研究开关触点受火花放电腐蚀的现象和原因时,发现电火 花的瞬时高温可以使局部的金属熔化、氧化而被腐蚀掉,从而开创和发明了电火花加工方法, 线切割放电机也于1960年发明于苏联3。当时以投影器观看轮廓面前后进给工作台面加工,其 实认为加工速度虽慢,却可加工传统机械不易加工的微细形状。代表的实用例子是化织喷嘴的 异型孔加工。 1.21.2 国内线切割机的发展国内线切割机的发展 五十年代,电火

13、花加工开始被认识,电火花机床开始进入加工领域,虽然当时只能解决硬 度问题,打些丝锥钻头之类。但这是电加工在模具行业大行其道的开始。这时人们已经认识到 如果“钢丝锯” 加上“电火花”,“锯”有硬度的淬火钢应是可能的。于是,让一个轴上储的 大量铜丝经两个导向轮缠绕到另一个储丝轴上,两个导向轮间放上工件,工件接 RC 电源的正极, 铜丝接 RC 电源的负极,就实现了火花切割。尽管当时两个储丝轴像电影片盘一样的更换,尽管 当时以各种摩擦方式制造丝的张力,也尽管当时以防锈防臭的磨床冷却液做加工液,必竟实现 了“线电极火花切割”。六十年代初期,某些军工企业和模具行业骨干厂以技术革新、自制自 用的形式开始制

14、造“线切割”。大多是用铜丝、丝速 25 米/分、RC 电源,至多是电子管脉冲 源,控制方式业多是手摇和靠模。就这样切出的如山字形矽钢片和电子管极板冲模仍是另人瞩 目。随着电子控制技术发展,放大样板、仿形和光电跟踪的控制方式也一度推动了线切割的进 步。 直到 1969 年,晶体管被广泛应用,开关逻辑电路也成熟了许多。复旦大学的几位老师以 “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成果的方式推出了“数字程序控制线切割机”,分立元件,四十多块印 刷板,数码管和氖灯显示,常州以手工下线的 70 步进电机,双 V 钢球导轨,丝杠加导轨排丝, F 形丝架,直到今天,用钼丝、丝杠加导轨排丝、F 形丝架、直径 150 左右的丝筒、

15、行程开关换 向等仍在延用。 几年内,许多无线电专用设备厂相继以“复旦”作”蓝本”生产线切割机,当 时主要问题是元器件质量,控制系统可靠性,机械精度问题尚未充分认识。进入市场商品化最 早的是杭无专,1973 年。年产几十台已令人咋舌了。当时为买到几只耐压 80 伏的大功率三极管, 要派人持支票到晶体管厂坐等一个月。1977 年,Z80、8086 单片机的上市给线切割带来突飞猛 进发展的机遇。苏州的几个主要生产厂很快以 Z80 取代了分立元器件,体积、结构都大为改观。 可靠性已不是扼喉问题。产量大幅提高。几年内单片机的型号和功能不断更新,线切割得到高 速发展。 单板机的改型进步,推动操作控制和显示

16、系统的逐渐完善,编程输入、接口电路、 变频、驱动的日臻规范,使线切割成了单扳机应用的一个杰作。市场优势地位就是这时打下的。 八十年代是线切割大普及的年代,它成了模具行业的主力军,成了机械行业发展最快的新工 种。以至现在模具行业的不少从业人员离开线切割就不知道怎麽生产模具。硬度高形状复杂就 无从下手。 计算机在九十年代大发展大普及,在线切割的应用也得到长足发展,用计算机现 成的系统,把绘图软件修补改造就能编程,功能控制和接口嫁接过来就能操纵机床,数据存储 图形显示又都是线切割的强项。线切割是 IT 业大有作为的领域。当然,强大功能资源的浪费、 系统运行的可靠性、缺乏占据全行业主导地位 , 易学易

17、懂易普及且实用的软件,是困扰 PC 机大面积展开成行业主力的关键。 据 2001 年统计,全国快走丝线切割机总保有量约 65 万台,其中分立元件占 11。5%,PC 机占 1315%,大部分为单扳机,占 85%左右,是行业的主战机型。 至今快走丝线切割机仍 是我国特有的,结构简单廉价低耗高可靠,运行成本低,50100mm/分的速度, 0。010。02mm 的精度,尚能满足绝大多场合的需求。如果有高水平的维护和精细操作,再多 花一倍时间,精度到 0。0050。01mm 之间,光洁度接近慢走丝效果,也是可能的。 1.31.3 国外线切割机的发展国外线切割机的发展 国外的线切割机初始于六十年代末期,

18、并首先在日本、瑞士产业化,商品化。一开始他们的 基本模式是这样的:依托PC机的强大功能资源,精密机械制造的传统优势,力求高精度、自动 化。用铜丝,0。30。35mm丝径,一次性使用,丝速26米/分,无害化的去离子水。早期的 慢走丝与快速往复走丝相比,精度、光洁度占优,而速度、切厚能力、内尖角的清根能力和操 作方便均不及。 据2001年统计,进口(包括合资仿制)慢走丝线切割机总保有量突破4000台。 但利用率稍差,各使用厂操作水平也有较大差异。发展至今,慢走丝线切割机又有大幅进步, 如操作人性化,以至一台机子可转换世界各种语言界面。打穿丝孔,自动穿丝,可无人值守, 精度可稳定在级,0。8以上的光

19、洁度,最大200mm/分的效率等,但切厚能力仍不及快走丝, 内尖角的清 根能力仍受丝径限制,开机运行成本也太高。 慢走丝线切割机运行成本是这 样的:耗电3200W,3。2元/小时;耗液(包括水发生器和过滤)7元/小时;耗丝 0。4元/米*180米/小时=72元/小时;总计82。2元/小时。与快走丝相比约45:1.如果再考虑100 倍以上的购置费随着大量新技术的应用,慢走丝线切割机也日臻完善,如自打孔自穿丝,从加 热拉长捋直,丝端头处理,细管向工件面的引导定位,高压水的承托和穿认,接触传感,到穿 丝成功的判定,简直是精密传动自动控制的典范。再如恒张力系统,利用软铁盘在磁粉中转动 的阻尼,利用磁场

20、中转子的发电效应,利用双电机的差速差力,反馈控制取得准确的张力。慢 速和纯水也使火花不暴露的浸泡加工成为可能,窄脉宽大峰值的应用,使厚度加工能力和最大 加工速度也达到很高的水准。 很大程度上,购置慢走丝线切割机成了“追求精度、注重质量、 经济实力”的一种展示4 。总之,快慢走丝呈相互拟补,相互竞争,相互促进,各具特色,各 展所长,将是长期共存的局面。快走丝不经铺垫直接卖到国外的可能很小,慢走丝也不可能把 快走丝淘汰出局。凭借快走丝的廉价和实用,用示范推广的办法首先介绍到国外的某个地区, 被认识和采用的可能也是有的。 2.电机选择电机选择 2.1 电动机选择电动机选择(倒数第三页里有东东)(倒数

21、第三页里有东东) 2.1.1 选择电动机类型选择电动机类型 2.1.2 选择电动机容量选择电动机容量 电动机所需工作功率为: ; w d P P 工作机所需功率为: w P ; 1000 Fv Pw 传动装置的总效率为: ; 4321 传动滚筒 96 . 0 1 滚动轴承效率 96 . 0 2 闭式齿轮传动效率 97 . 0 3 联轴器效率 99 . 0 4 代入数值得: 8 . 099 . 0 97 . 0 99. 096 . 0 224 4321 所需电动机功率为: kWkW Fv Pd52.10 6010008 . 0 4010000 1000 略大于 即可。 d P d P 选用同步转

22、速 1460r/min ;4 级 ;型号 Y160M-4.功率为 11kW 2.1.3 确定电动机转速确定电动机转速 取滚筒直径mmD500 min/ 6 . 125 500 100060 r v nw 1.分配传动比 (1)总传动比 62.11 6 . 125 1460 w m n n i (2)分配动装置各级传动比 取两级圆柱齿轮减速器高速级传动比 03 . 4 4 . 1 01 ii 则低速级的传动比 88 . 2 03 . 4 62.11 01 12 i i i 2.1.4 电机端盖组装电机端盖组装 CAD 截图截图 图 2.1.4 电机端盖 2.2 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运动和动力参数计

23、算 2.2.1 电动机轴电动机轴 mN r kW n P T nn pp m d 81.689550 min/1460 52.10 0 0 0 0 0 2.2.2 高速轴高速轴 mN r kW n p T nn pp m d 09.68 1460 41.10 95509550 min/1460 41.10 1 1 1 1 41 2.2.3 中间轴中间轴 mN rr kW n p T i n n ppp 6 .263 2 .362 10.10 95509550 min/ 2 . 362min/ 03 . 4 1460 10.1097 . 0 99 . 0 52.10 2 2 2 01 1 2 3

24、200112 2.2.4 低速轴低速轴 mN r kW n p T i n n ppp 8 . 7359550 76.125 69. 9 9550 min/76.125 88 . 2 2 . 362 69 . 9 97 . 0 99. 010.10 3 3 3 12 2 3 3210223 2.2.5 滚筒轴滚筒轴 mN r kW n p T i n n ppp 720 76.125 49 . 9 95509550 min/76.125 49 . 9 99. 099 . 0 69. 9 4 4 4 23 3 4 4220334 3.齿轮计算齿轮计算 3.1 选定齿轮类型、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选

25、定齿轮类型、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 1按传动方案,选用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2绞车为一般工作机器,速度不高,故选用 7 级精度(GB 10095-88) 。 3材料选择。由表 10-1 选择小齿轮材料为 40Cr(调质) ,硬度为 280 HBS,大齿 轮材料为 45 钢(调质)硬度为 240 HBS,二者材料硬度差为 40 HBS。 4选小齿轮齿数,大齿轮齿数。取24 1 z76.9603 . 4 24 2 z 97 2 z 5 初选螺旋角。初选螺旋角 14 3.2 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 由机械设计设计计算公式(10-21)进行试算,即 3 0 1 12 H EH d t t Z

26、ZTK d 3.2.1 确定公式内的各计算数值确定公式内的各计算数值 (1)试选载荷系数1。6 . 1 t k (2)由机械设计第八版图 10-30 选取区域系数。433 . 2 h z (3)由机械设计第八版图 10-26 查得,则 78 . 0 1 87 . 0 2 。 65 . 1 21 (4)计算小齿轮传递的转矩。 mmNmmN n p T.108 . 6. 1460 41.1010 5 . 9510 5 . 95 4 5 1 0 5 1 (5)由机械设计第八版表 10-7 选取齿宽系数1 d (6)由机械设计第八版表 10-6 查得材料的弹性影响系数MPaZe 8 . 189 (7)

27、由机械设计第八版图 10-21d 按齿面硬度查得小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 限 ;大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 。MPa H 600 1lim MPa H 500 2lim 13 计算应力循环次数。 9 11 103 . 61530082114606060 h jLnN 91 2 1056 . 1 03 . 4 N N (9)由机械设计第八版图(10-19)取接触疲劳寿命系数;90 . 0 1 HN K 。95 . 0 2 HN K (10)计算接触疲劳许用应力。 取失效概率为 1%,安全系数 S=1,由机械设计第八版式(10-12)得 MPaMPa S KHN H 5406009 . 0 1lim1

28、 1 MPaMPa S KHN H 5 . 52255095. 0 2lim2 2 (11)许用接触应力 MPa HH H 25.531 2 21 3.2.2 计算计算 (1)试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d t 1 = 0 3 1 21 tHE t d H K TZ Z d 324 86 . 0 1046.16 34 1046.167396 . 0 =49.56mm10738.121 3 (2)计算圆周速度v0 sm ndt /78 . 3 100060 56.491460 100060 11 (3)计算齿宽及模数 1 1 cos 49.56 t nt mm d m z =2mm z d m t nt

29、 1 1 cos 24 14cos56.49 24 97 . 0 56.49 h=2.252.25 2=4.5mm nt m 49.56/4.5=11.01 h b (4)计算纵向重合度 0.318 1 24 tan=20.73 tan318 . 0 1z d 14 (5)计算载荷系数 K。 已知使用系数根据 v= 7.6 m/s,7 级精度,由机械设计第八版图 10-8 , 1 KA 查得动载系数 ;11 . 1 Kv 由机械设计第八版表 10-4 查得的值与齿轮的相同,故 KH ;42 . 1 KH 由机械设计第八版图 10-13 查得 35 . 1 f K 由机械设计第八版表 10-3

30、查得.故载荷系数4 . 1 HH KK 1 1.11 1.4 1.42=2.2 HHVA KKKKK (6)按实际的载荷系数校正所算得分度圆直径,由式(10-10a)得 3 11 K dd t t K mm11.55375 . 1 56.49 6 . 1 2 . 2 56.49 3 3 (7)计算模数 z d mn 1 1cos mm22 . 2 24 11.5597. 0 24 14cos11.55 3.3 按齿根弯曲强度设计按齿根弯曲强度设计 由式(10-17) 3 2 2 1 1 2 cos F SaFa d n YY z YT m K 3.3.1 确定计算参确定计算参数数 (1)计算载

31、荷系数。 =2.09 ffVA KKKKK35 . 1 4 . 111 . 1 (2)根据纵向重合度 ,从机械设计第八版图 10-28 查得螺旋 903. 1 角影响系数 88 . 0 Y (3)计算当量齿数。 37.26 91 . 0 2424 14 24 97 . 0 coscos 333 1 1 z zV 59.106 91 . 0 97 14 97 coscos 33 2 2 z zv (4)查齿形系数。 由表 10-5 查得 18 . 2 ;57 . 2 21 YYFaFa (5)查取应力校正系数。 由机械设计第八版表 10-5 查得 79. 1; 6 . 1 21 YYSaSa (

32、6)由机械设计第八版图 10-24c 查得小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 ;大齿轮的弯曲强度极限 ; MPa FE 500 1 MPa FE 380 2 (7)由机械设计第八版图 10-18 取弯曲疲劳寿命系数 , 85 . 0 1 KFN ; 88 . 0 2 KFN (8)计算弯曲疲劳许用应力。 取弯曲疲劳安全系数 S1.4,由机械设计第八版式(10-12)得 MPaMPa S F MPaMPa S F FEFN FEFN K K 86.238 4 . 1 38088. 0 57.303 4 . 1 85500. 0 22 2 11 1 (9)计算大、小齿轮的 并加以比较。 F YYSaFa 1

33、363.0 57.303 596 . 1 592. 2 1 11 F YYSaFa = F YYSaFa 2 22 01642 . 0 86.238 774 . 1 211 . 2 由此可知大齿轮的数值大。 3.3.2 设计计算设计计算 mmmmmm mn 59 . 1 085 . 4 342 . 4 01642 . 0 65 . 1 * 88 . 0 8 . 610 . 2 2 3 3 2 3 2 2 4 97 . 0 24 )14(cos 10 对比计算结果,由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的法面模数 大于由齿面齿根弯曲疲 mn 劳强度计算 的法面模数,取2,已可满足弯曲强度。但为了同时满足接触疲劳

34、强 mn 度,需按接触疲劳强度得的分度圆直径 100.677mm 来计算应有的齿数。于是由 73.26 2 14cos11.55 cos 1 1 m d z n 取 ,则 取 27 1 z 81.10803 . 4 27 2 z ;109 2 z 3.4 几何尺寸计算几何尺寸计算 3.4.1 计算中心距计算中心距 a= mm mzz n 2 . 140 97 . 0 136 14cos2 2)10927( cos2 21 将中以距圆整为 141mm. 3.4.2 按圆整后的中心距修正螺旋角按圆整后的中心距修正螺旋角 06.1497 . 0 arccos 2 .1402 2)10927( arc

35、cos 2 )( arccos 21 a mzz n 因值改变不多,故参数、等不必修正。 k ZH 3.4.3 计算大、小齿轮的分度圆直径计算大、小齿轮的分度圆直径 mm mm mz d mz d n n 224 97. 0 218 14cos 2109 cos 55 97 . 0 54 14cos 227 cos 2 2 1 1 mma dd 5 . 139 2 22455 2 21 3.4.4 计算齿轮宽度计算齿轮宽度 mmb d d 5567.551 1 圆整后取.mmmm BB 61;56 12 低速级 取 m=3;30 3 z 由88 . 2 3 4 12 z z i 取 4 2.8

36、8 3086.4 z 87 4 z mmm mm zd zd 261873 90303 44 33 mmmma dd 5 . 175 2 26190 2 43 mmmmb d d 90901 3 圆整后取mmmm BB 95,90 34 表表 1 高速级齿轮: 计 算 公 式名 称 代 号 小齿轮大齿轮 模 数 m22 压 力角 2020 分 度圆直 径 d =2 27=54 zd m 11 =2 109=218 zd m 22 齿 顶高 ha 221 21 m hhh aaa 齿 根高 hf 2)1 ()( 21 cm chhh aff 齿 全高 h m chhh a )2( * 21 齿

37、顶圆直 径 da * 11 (2) aa m dhz m hzd aa )2( * 22 表表 2 低速级齿轮: 计 算 公 式名 称 代 号 小齿轮大齿轮 模 数 m33 压 力角 2020 分 度圆直 径 d =3 27=54 zd m 11 =2 109=218 zd m 22 齿 顶高 ha 12 1 22 aaamhhh 齿 根高 hf 2)1 ()( 21 cm chhh aff 齿 全高 h m chhh a )2( * 21 齿 顶圆直 径 da * 11 (2) aa m dhz m hzd aa )2( * 22 4.轴的设计轴的设计 4.1 低速轴低速轴 4.1.1 求输

38、出轴上的功率求输出轴上的功率转速转速和转矩和转矩 p3 n3T3 若取每级齿轮的传动的效率,则 mN r kW n p T i n n ppp 842.7359550 76.125 69 . 9 9550 min/76.125 88 . 2 2 . 362 69 . 9 97.990 . 0 10.10 3 3 3 12 2 3 3210223 4.1.2 求作用在齿轮上的力求作用在齿轮上的力 因已知低速级大齿轮的分度圆直径为 mmmz d 4041014 44 N N N FF FF d T F ta n tr t 90814tan3642tan 1366 97 . 0 3639 . 0 3

39、642 14cos 20tan 3642 cos tan 3642 404 1000 8 . 7352 2 4 3 圆周力 ,径向力 及轴向力 的 FtFrFa 4.1.3 初步确定轴的最小直径初步确定轴的最小直径 先按式初步估算轴的最小直径.选取轴的材料为 45 钢,调质处理.根据机械设计 第八版表 15-3,取 ,于是得 112 0 A mm n p Ad 64.47077 . 0 112 76.125 69 . 9 112 3 33 3 3 0min 输出轴的最小直径显然是安装联轴器处轴的直径.为了使所选的轴直径与联轴 d12 器的孔径相适应,故需同时选取联轴器型号. 联轴器的计算转矩,

40、 查表考虑到转矩变化很小,故取 ,则: TKTAca3 3 . 1 KA mmNmmN TKTAca 6 . 9565947358423 . 1 3 按照计算转矩应小于联轴器公称转矩的条件,查标准 GB/T 5014-2003 或手册, Tca 选用 LX4 型弹性柱销联轴器,其公称转矩为 2500000 .半联轴器的孔径 mmN ,故取 ,半联轴器长度 L=112mm ,半联轴器与轴配合的毂孔 mm d 55 1 mm d 50 21 长度. mm L 84 1 4.1.4 轴的结构设计轴的结构设计 (1)拟定轴上零件的装配方案 图 4-1 (2)根据轴向定位的要求确定轴的各段直径和长度 1

41、)根据联轴器为了满足半联轴器的轴向定位要示求,1-2 轴 ;84,50 1212 mmmml d 段右端需制出一轴肩,故取 2-3 段的直径 ;左端用轴端挡圈,按轴端直径取 mm d 62 32 挡圈直径 D=65mm.半联轴器与轴配合的毂孔长度,为了保证轴端挡圈只压在 mm L 84 1 半联轴器上而不压在轴的端面上,故 1-2 段的长度应比 略短一些,现取. L1 mm l 82 21 2)初步选择滚动轴承.因轴承同时受有径向力和轴向力的作用,故选用单列圆锥滚 子轴承.参照工作要求并根据,由轴承产品目录中初步选取 0 基本游子隙 mm d 62 32 组 、标准精度级的单列圆锥滚子轴承 3

42、0313。其尺寸为 d D T=65mm 140mm 36mm, 故 ;而。 mm dd 65 7643 mmmm dl 82, 5 . 54 6565 3)取安装齿轮处的轴段 4-5 段的直径 ;齿轮的右端与左轴承之间 mm d 70 54 采用套筒定位。已知齿轮轮毂的宽度为 90mm,为了使套筒端面可靠地压紧齿轮,此轴 段 应略短于轮毂宽度,故取 。齿轮的左端采用轴肩定位,轴肩高度 mm l 85 54 ,故取 h=6mm ,则轴环处的直径 。轴环宽度 , dh07 . 0 mm d 82 65 hb4 . 1 取。 mm l 5 . 60 65 4)轴承端盖的总宽度为 20mm(由减速器

43、及轴承端盖的结构设计而定) 。根据轴承 端盖的装拆及便于对轴承加润滑脂的要求,取端盖的外端面与半联轴器右端面间的距 离 l=30mm,故取 mm l 57.40 32 低速轴的相关参数: 表 4-1 功率 p3 kW69 . 9 转速 n3 min/76.125r 转矩 T3 mN 842.735 1-2 段轴长 l 21 84mm 1-2 段直径 d 21 50mm 2-3 段轴长 l 32 40.57mm 2-3 段直径 d 32 62mm 3-4 段轴长 l 43 49.5mm 3-4 段直径 d 43 65mm 4-5 段轴长 l 54 85mm 4-5 段直径 d 54 70mm 5

44、-6 段轴长 l 65 60.5mm 5-6 段直径 d 65 82mm 6-7 段轴长 l 76 54.5mm 6-7 段直径 d 76 65mm (3)轴上零件的周向定位 齿轮、半联轴器与轴的周向定位均采用平键连接。按查表查得平键截面 d 54 b*h=20mm 12mm,键槽用键槽铣刀加工,长为 L=63mm,同时为了保证齿轮与轴配合 有良好的对中性,故选择齿轮轮毂与轴的配合为 ;同样,半联轴器与轴的连接,选用平键为 14mm 9mm 70mm,半联轴 6 7 n H 器与轴的配合为。滚动轴承与轴的周向定位是由过渡配合来保证的,此处选轴的 6 7 k H 直径公差为 m6。 4.2 中间

45、轴中间轴 4.2.1 求输出轴上的功率求输出轴上的功率转速转速和转矩和转矩 p2 n2T2 mN rr kW n p T i n n ppp 6 . 263 2 . 362 10.10 95509550 min/ 2 . 362min/ 03 . 4 1460 10.1097. 099 . 0 52.10 2 2 2 01 1 2 3200112 4.2.2 求作用在齿轮上的力求作用在齿轮上的力 (1)因已知低速级小齿轮的分度圆直径为: mmmz d 140354 33 N N N FF FF d T F ta n tr t 35214tan1412tan 1412 97 . 0 3639.

46、0 3765 14cos 20tan 3765 cos tan 3765 140 1000 6 . 2632 2 3 2 (2)因已知高速级大齿轮的分度圆直径为: mmmz d 3991333 22 N N N FF FF d T F ta n tr t 12314tan495tan 495 97 . 0 3639. 0 1321 14cos 20tan 1321 cos tan 1321 399 1000 6 . 2632 2 2 2 4.2.3 初步确定轴的最小直径初步确定轴的最小直径 先按式初步估算轴的最小直径.选取轴的材料为 45 钢,调质处理.根据表 15-3,取 ,于是得:112

47、0 A mm n p Ad 6 . 33027. 0112 2 . 362 10.10 112 3 33 2 2 0min 轴的最小直径显然是安装轴承处轴的直径。 d12 图 4-2 4.2.4 初步选择滚动轴承初步选择滚动轴承. (1)因轴承同时受有径向力和轴向力的作用,故选用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参照工作 要求并根据,由轴承产品目录中初步选取 0 基本游子隙组 、标准精度级mm d 35 21 的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其尺寸为 d D*T=35mm 72mm 18.25mm,故 ,;mm dd 35 6521 mm l 8 . 31 65 (2)取安装低速级小齿轮处的轴段 2-3 段的直径 ;齿m

48、m d 45 32 mm l 8 . 29 21 轮的左端与左轴承之间采用套筒定位。已知齿轮轮毂的宽度为 95mm,为了使套筒端 面可靠地压紧齿轮,此轴段应略短于轮毂宽度,故取 。齿轮的右端采用mm l 90 32 轴肩定位,轴肩高度,故取 h=6mm,则轴环处的直径。轴环宽度,dh07 . 0 hb4 . 1 取。mm l 12 43 (3)取安装高速级大齿轮的轴段 4-5 段的直径齿轮的右端与右端轴;45 54 mm d 承之间采用套筒定位。已知齿轮轮毂的宽度为 56mm,为了使套筒端面可靠地压紧齿 轮,此轴段应略短于轮毂宽度,故取。mm l 51 54 4.2.5 轴上零件的周向定位轴上

49、零件的周向定位 齿轮、半联轴器与轴的周向定位均采用平键连接。按查表查得平键截面 d 54 b*h=22mm 14mm。键槽用键槽铣刀加工,长为 63mm,同时为了保证齿轮与轴配合有 良好的对中性,故选择齿轮轮毂与轴的配合为 ;同样,半联轴器与轴的连接,选用 平键为 14mm 9mm 70mm,半联轴器与轴的配合为 。滚动轴承与轴的周向定位是 由过渡配合来保证的,此处选轴的直径公差为 m6。 中间轴的参数: 表 4-2 功率 p2 10.10kw 转速 n2 362.2r/min 转矩 T2 263.6mN 1-2 段轴长 l 21 29.3mm 1-2 段直径 d 21 25mm 2-3 段轴

50、长 l 32 90mm 2-3 段直径 d 32 45mm 3-4 段轴长 l 43 12mm 3-4 段直径 d 43 57mm 4-5 段轴长 l 54 51mm 4-5 段直径 d 54 45mm 4.3 高速轴高速轴 4.3.1 求输出轴上的功率求输出轴上的功率转速转速和转矩和转矩 p1 n1T1 若取每级齿轮的传动的效率,则 mN r kW n p T nn pp m d 09.68 1460 41.10 95509550 min/1460 41.10 1 1 1 1 41 4.3.2 求作用在齿轮上的力求作用在齿轮上的力 因已知低速级大齿轮的分度圆直径为 mmmz d 72243

51、11 N N N FF FF d T F ta n tr t 95.470249 . 0 38.189114tan38.1891tan 55.709 97 . 0 3639 . 0 38.1891 14cos 20tan 38.1891 cos tan 38.1891 72 100009.682 2 1 1 4.3.3 初步确定轴的最小直径初步确定轴的最小直径 先按式初步估算轴的最小直径.选取轴的材料为 45 钢,调质处理.根据表 15-3,取 ,于是得:112 0 A mm n p Ad 54.211 . 0924 . 1 112*13. 7112 1460 41.10 112 3 3 33

52、 1 1 0min10 输出轴的最小直径显然是安装联轴器处轴的直径.为了使所选的轴直径与联轴 d12 器的孔径相适应,故需同时选取联轴器型号. 联轴器的计算转矩 , 查表 ,考虑到转矩变化很小,故取 ,则: TKTAca1 3 . 1 KA mmNmmN TKTAca 88517680903 . 1 1 按照计算转矩 应小于联轴器公称转矩的条件,查标准 GB/T 5014-2003 或 Tca 手册,选用 LX2 型弹性柱销联轴器,其公称转矩为 560000 .半联轴器的孔径mmN ,故取 ,半联轴器长度 L=82mm ,半联轴器与轴配合的毂孔长度mm d 30 1 mm d 30 21 .m

53、m L 82 1 4.4 轴的结构设计轴的结构设计 4.4.1 拟定轴上零件的装配方案拟定轴上零件的装配方案 图 4-3 4.4.2 根据轴向定位的要求确定轴的各段直径和长度根据轴向定位的要求确定轴的各段直径和长度 1)为了满足半联 轴器的轴向定位要示求,1-2 轴段右端需制出一轴肩,故取 2-3 段 的直径 ;左端用轴端挡圈,按轴端直径取挡圈直径 D=45mm .半联轴器与mm d 42 32 轴配合的毂孔长度 ,为了保证轴端挡圈只压在半联轴器上 而不压在轴的端mm L 82 1 面上,故 段的长度应比 略短一些,现取.mm l 80 21 2)初步选择滚动轴承.因轴承同时受有径向力和轴向力

54、的作用,故选用单列圆锥滚子 轴承.参照工作要求并根据 ,由轴承产品目录中初步选取 0 基本游子隙组 mm d 42 32 、标准精度级的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其尺寸为 d*D*T=45mm*85mm*20.75mm,故 ;而 ,mm。mm dd 45 7643 mm l 75.26 87 75.31 43 l 3)取安装齿轮处的轴段 4-5 段,做成齿轮轴;已知齿轮轴轮毂的宽度为 61mm,齿 轮轴的直径为 62.29mm。 4)轴承端盖的总宽度为 20mm(由减速器及轴承端盖的结构设计而定) 。根据轴 承端盖的装拆及便于对轴承加润滑脂的要求,取端盖的外端面与半联轴器右端面间的 距离 l=30mm

55、,故取。 mm l 81.45 32 5)轴上零件的周向定位 齿轮、半联轴器与轴的周向定位均采用平键连接。按 查表查得平键截面 d 54 b*h=14mm*9mm ,键槽用键槽铣刀加工,长为 L=45mm,同时为了保证齿轮与轴配合 有良好的对中性,故选择齿轮轮毂与轴的配合为 ;同样,半联轴器与轴的连接, 6 7 n H 选用平键为 14mm 9mm 70mm,半联轴器与轴的配合为 。滚动轴承与轴的周 6 7 k H 向定位是由过渡配合来保证的,此处选轴的直径公差为 m6。 高速轴的参数: 表 4-3 功率 p1 10.41kw 转速 n1 1460r/min 转矩 T1 mN 09.68 1-

56、2 段轴长 l 21 80mm 1-2 段直径 d 21 30mm 2-3 段轴长 l 32 45.81mm 2-3 段直径 d 32 42mm 3-4 段轴长 l 43 45mm 3-4 段直径 d 43 31.75mm 4-5 段轴长 l 54 99.5mm 4-5 段直径 d 54 48.86mm 5-6 段轴长 l 65 61mm 5-6 段直径 d 65 62.29mm 6-7 段轴长 l 76 26.75mm 6-7 段直径 d 76 45mm 5.5.齿轮的参数化建模齿轮的参数化建模 5.1 齿轮的建模齿轮的建模 (1)在上工具箱中单击按钮,打开“新建”对话框,在“类型”列表框中

57、选择“零件” 选项,在“子类型”列表框中选择“实体”选项,在“名称”文本框中输入“dachilun_gear”, 如图5-1所示。 图5-1“新建”对话框 2取消选中“使用默认模板”复选项。单击“确定”按钮,打开“新文件选项”对话框, 选中其中“mmns_part_solid”选项,如图5-2所示,最后单击”确定“按钮,进入三维实体 建模环境。 图5-2“新文件选项”对话框 (2)设置齿轮参数 1在主菜单中依次选择“工具”“关系”选项,系统将自动弹出“关系”对话框。 2在对话框中单击按钮,然后将齿轮的各参数依次添加到参数列表框中,具体 内容如图5-4所示,完成齿轮参数添加后,单击“确定”按钮,

58、关闭对话框。 图5-3输入齿轮参数 (3)绘制齿轮基本圆 在右工具箱单击,弹出“草绘”对话框。选择 FRONT 基准平面作为草绘平面, 绘制如图 5-4 所示的任意尺寸的四个圆。 (4)设置齿轮关系式,确定其尺寸参数 1按照如图 5-5 所示,在“关系”对话框中分别添加确定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基 圆直径、齿根圆直径、齿顶圆直径的关系式。 2双击草绘基本圆的直径尺寸,将它的尺寸分别修改为、修改的结d a d b d f d 果如图 5-6 所示。 图 5-4 草绘同心圆 图 5-5“关系”对话框 图 5-6 修改同心圆尺寸 图 5-7“曲线:从方程”对话框 (5)创建齿轮齿廓线 1在右工具箱中单击

59、按钮打开“菜单管理器”菜单,在该菜单中依次选择“曲 线选项” “从方程” “完成”选项,打开“曲线:从方程”对话框, 如图 5-7 所示。 2在模型树窗口中选择坐标系,然后再从“设置坐标类型”菜单 中选择 “笛卡尔”选项,如图 5-8 所示,打开记事本窗口。 3在记事本文件中添加渐开线方程式,如图 5-9 所示。然后在记事本窗中选取 “文件” “保存”选项保存设置。 图 5-8“菜单管理器”对话框 图 5-9 添加渐开线方程 4选择图 5-11 中的曲线 1、曲线 2 作为放置参照,创建过两曲线交点的基准点 PNTO。参照设置如图 5-10 所示。 图 5-11 基准点参照曲线的选择 图 5-

60、10“基准点” 对话框 曲 线 1曲 线 2 5如图 5-12 所示,单击“确定”按钮,选取基准平面 TOP 和 RIGHT 作为放置参照, 创建过两平面交线的基准轴 A_1,如图 6-13 所示。 图 5-12“基准轴”对话框 图 5-13 基准轴 A_1 6如图 5-13 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创建经过基准点 PNTO 和基准轴 A_1 的基 准平面 DTM1,如图 5-14 所示。 5 5-15 基准平面对话框 5-15 基准平面 DTM1 7如图 5-16 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创建经过基准轴 A_1,并由基准平面 DTM1 转过“-90/z”的基准平面 DTM2,如图 5-1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