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染料改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分散染料改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分散染料改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分散染料改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分散染料改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泓域咨询 /分散染料改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分散染料改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泓域咨询/规划设计/投资分析报告说明染料行业是精细化工领域下的一个分支行业,该行业的技术核心在于运用先进的工艺规程、控制设备降低产品成本、“三废”排放量,提高产品的收率、质量和稳定性。染料的工艺规程主要包括两个生产阶段,即原染料合成阶段和商品染料加工阶段。在原染料合成阶段,采用合成技术以及催化技术,提高染料合成的反应转化率;采用DCS自动控制系统监控合成反应中的温度、时间以及pH值;采用液相色谱仪控制各反应终点,保证了产品的高稳定性、高收率。在商品染料加工阶段,采用湿拼混工艺,使得染料及添加剂分布更均匀,并减少废水排放。本

2、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45696.76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6305.3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9.45%;建设期利息970.2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12%;流动资金8421.1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8.43%。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856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70738.97万元,净利润8777.72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5.78%,财务净现值4454.65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6.73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本期项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投资方向正确,资本结

3、构合理,技术方案设计优良。本期项目的投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都是积极可行的。实现“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必须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转型、率先、特色”的发展理念。机遇千载难逢,任务依然艰巨。只要全市上下精诚团结、拼搏实干、开拓创新、奋力进取,就一定能够把握住机遇乘势而上,就一定能够加快实现全面提档进位、率先绿色崛起。报告对项目实施的可行性、有效性、技术方案和技术政策进行具体、深入、细致的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以全面、系统的分析为主要方法,经济效益为核心,围绕影响项目的各种因素,运用大量的数据资料论证拟建项目是否可行。对整个可行性研究提出综合分析评价,指出优缺

4、点和建议。本报告为模板参考范文,不作为投资建议,仅供参考。报告产业背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风险评估等内容基于公开信息;项目建设方案、投资估算、经济效益分析等内容基于行业研究模型。本报告可用于学习交流或模板参考应用。目录第一章 项目绪论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第三章 市场需求预测第四章 产品规划与建设内容第五章 项目选址分析第六章 建筑工程技术方案第七章 原辅材料及成品分析第八章 工艺技术分析第九章 环保方案分析第十章 劳动安全第十一章 节能分析第十二章 人力资源分析第十三章 进度计划第十四章 投资计划第十五章 经济收益分析第十六章 项目招标、投标分析第十七章 项目风险分析第十八章 项目总结分析第

5、十九章 附表第一章 项目绪论一、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一)项目名称分散染料改建项目(二)项目建设性质本项目属于新建项目。二、项目承办单位(一)项目承办单位名称xxx(集团)有限公司(二)项目联系人吕xx(三)项目建设单位概况公司按照“布局合理、产业协同、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的原则,加强规划引导,推动智慧集群建设,带动形成一批产业集聚度高、创新能力强、信息化基础好、引导带动作用大的重点产业集群。加强产业集群对外合作交流,发挥产业集群在对外产能合作中的载体作用。通过建立企业跨区域交流合作机制,承担社会责任,营造和谐发展环境。三、项目定位及建设理由活性染料主要应用于天然纤维中的动、植物纤维,包括棉、麻

6、、羊毛、蚕丝;化学纤维中的黏胶纤维、醋酯纤维分散染料主要应用于合成纤维包括涤纶、锦纶、腈纶、丙纶、氯纶等酸性染料主要应用于动物纤维中羊毛、蚕丝,以及棉纶、皮革、纸张等直接染料主要应用于动物纤维中羊毛、蚕丝,以及棉、麻、人造丝等还原染料主要应用于棉、涤棉混纺、维纶、丝绸等硫化染料主要应用于植物纤维棉、麻以及纱线、坯布等。在众多染料产品中,市场应用最多的是分散染料及活性染料,上述两类染料产量约占染料总产量的75%。提升染料产品创新的全新理念。通过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原材料和能源、节约资源、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和设备、改善管理和综合利用等措施,预防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全过程削减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开发

7、全生命周期、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高性能环保染料产品。产品设计开发侧重生态安全和功能性,工艺设计开发注重经济性和循环利用,从目前的模仿开发向创制开发转变,从通用型产品向个性化、差异化、高性能化、生态安全转变,在产品设计开发阶段系统考虑产品结构设计、原材料选用、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处理等各个环节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影响,力求产品在全生命周期中最大限度降低资源消耗、尽可能少用或不用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原材料,减少污染物产生和排放,从而实现环境保护的目的。实现“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必须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转型、率先、特色”的发展理念。机遇千载难逢,任务依然艰巨。只要全市上下精诚团

8、结、拼搏实干、开拓创新、奋力进取,就一定能够把握住机遇乘势而上,就一定能够加快实现全面提档进位、率先绿色崛起。四、报告编制说明(一)报告编制依据1、国家建设方针,政策和长远规划;2、项目建议书或项目建设单位规划方案;3、可靠的自然,地理,气候,社会,经济等基础资料;4、其他必要资料。(二)报告编制原则1、所选择的工艺技术应先进、适用、可靠,保证项目投产后,能安全、稳定、长周期、连续运行。2、所选择的设备和材料必须可靠,并注意解决好超限设备的制造和运输问题。3、充分依托现有社会公共设施,以降低投资,加快项目建设进度。4、贯彻主体工程与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消防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投产

9、。5、消防、卫生及安全设施的设置必须贯彻国家关于环境保护、劳动安全的法规和要求,符合行业相关标准。6、所选择的产品方案和技术方案应是优化的方案,以最大程度减少投资,提高项目经济效益和抗风险能力。科学论证项目的技术可靠性、项目的经济性,实事求是地作出研究结论。(二) 报告主要内容1、对项目提出的背景、建设必要性、市场前景分析;2、对产品方案、工艺流程、技术水平进行论述,确定建设规模;3、对项目建设条件、场地、原料供应及交通运输条件的评价;4、对项目的总图运输、公用工程等技术方案进行研究;5、对项目消防、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卫生和节能措施的评价;6、对项目实施进度和劳动定员的确定;7、投资估算和资金

10、筹措和经济效益评价;8、提出本项目的研究工作结论。四、项目建设选址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占地面积约117.99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五、项目生产规模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分散染料30000吨的生产能力。六、建筑物建设规模本期项目建筑面积99898.10,其中:生产工程51247.73,仓储工程11088.69,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5794.09,公共工程31767.60。七、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一)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45696.7

11、6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6305.3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9.45%;建设期利息970.2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12%;流动资金8421.1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8.43%。(二)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36305.38万元,包括工程建设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建设费用32393.58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3111.01万元,预备费800.79万元。八、资金筹措方案本期项目总投资45696.76万元,其中申请银行长期贷款19800.00万元,其余部分由企业自筹。九、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一)经济效益目标值(正常经营年份)1、营业收入(SP):85600.00万

12、元。2、综合总成本费用(TC):70738.97万元。3、净利润(NP):8777.72万元。(二)经济效益评价目标1、全部投资回收期(Pt):6.73年。2、财务内部收益率:15.78%。3、财务净现值:4454.65万元。十、项目建设进度规划本期项目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的有关法规和实施指南要求进行建设,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24个月。十一、项目综合评价经分析,本期项目符合国家产业相关政策,项目建设及投产的各项指标均表现较好,财务评价的各项指标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项目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较好,因此,项目投资建设各项评价均可行。建议项目建设过程中控制好成本,制定好项目的详细规划及资金使用计划,加

13、强项目建设期的建设管理及项目运营期的生产管理,特别是加强产品生产的现金流管理,确保企业现金流充足,同时保证各产业链及各工序之间的衔接,控制产品的次品率,赢得市场和打造企业良好发展的局面。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78659.92约117.99亩1.1总建筑面积99898.10容积率1.271.2基底面积47982.55建筑系数61.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298.211.4基底面积47982.552总投资万元45696.762.1建设投资万元36305.382.1.1工程费用万元32393.58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3111.012.1.3预备费万元800.7

14、92.2建设期利息万元970.202.3流动资金8421.183资金筹措万元45696.763.1自筹资金万元25896.763.2银行贷款万元19800.004营业收入万元856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70738.976利润总额万元11703.637净利润万元8777.728所得税万元2925.919增值税万元2995.7610税金及附加万元3157.4011纳税总额万元9079.0712工业增加值万元22925.3613盈亏平衡点万元18432.82产值14回收期年6.73含建设期24个月15财务内部收益率15.78%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4454.65所得税后第二章 背

15、景及必要性一、产业发展情况(1)上游行业石油化工与煤化工行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和基础产业,其资源、资金、技术密集,产业关联度高,经济总量大,产品应用范围广,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石油化工和煤化工生产和消费大国,成品油、焦炭、乙烯、合成树脂、无机原料、化肥、农药等重要大宗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基本能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由于染料生产所使用的原材料,处于整个石油化工和煤化工产业链中比较下游的位置,且其消耗量占整个产业产品总产量的比例极小,因此与石油化工和煤化工行业的关联度相对不高,但整个石油化工和煤化工行业的健康发展对我国染料工业的持续增长将起到促进作用。(

16、2)下游行业纺织行业发展情况纺织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和出口国。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8年国内规模以上企业布产量为498.9亿米,纺织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242.30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265.30亿元,同比增长5.26%。纺织工业的稳定发展为染料工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我国纺织行业的发展受益于全球化及全球国际分工,但是目前受国内成本(特别是劳动力成本)上升和环境约束不断加大的影响,低端及低附加值产能的竞争力正在降低,特别是在越南、印度等后发国家成本及运行成本比较优势明显的情况,众多针织服装加工企业选择进行

17、产能转移,优秀针织服装企业的转移为当地带去优秀的技术、管理方法和人才,同时将建立起来的市场供应链体系带到上述国家和地区。未来,低端产能的产业转移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规律,高端产能是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和关键环节。近年来,在增长动能调整及增长方式重构方面,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制造等新技术为核心的新经济形态的出现与传统纺织产业的深度跨界融合为纺织行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动能,实现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与传统纺织产业深度融合,布局供给侧、深挖消费需求,同时通过技术、研发、科技创新,增长行业内生动力。印染行业发展情况印染行业为染料的直接下游行业,在经历了全球经济低速和我国经济换档调速的背景下

18、,我国印染行业极大加强了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力度,通过推动产业科技进步、提高产品研发水平,落实节能减排等措施,全行业实现了减速增效的平稳发展。2018年规模以上印染企业印染布产量490.69亿米,同比增加2.63%;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33.13亿元,同比增加2.98%;实现利润总额157.30亿元,同比增加17.93%。当前,面临全球经济弱复苏、市场需求动力不足、资源环境要素受制约和环保压力增大等问题,印染行业转型升级进程进一步加快。除了依靠技术进步、管理创新实现行业转型升级外,印染行业需更加注重价值链的创新,从只注重加工生产,向前端设计研发、后端市场营销终端控制延伸,也更加注重绿色产业链的

19、发展,加强产业链上下协同,推动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二、区域产业环境分析“十三五”时期,我区发展面临诸多机遇和有利条件。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没有改变,但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发生深刻变化,正在由原来加快发展速度的机遇转变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正在由原来规模快速扩张的机遇转变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机遇,我区推动转型发展契合发展大势。“十三五”时期,我区发展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从宏观形势看,世界经济仍然处于复苏期,发展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传统产业面临重大变革,区域竞争更加激烈,要素成本不断提高,我区发展将不断面临新形势、新情况和新

20、挑战。从自身来看,我区仍处于产业培育的“关键期”、社会稳定的“敏感期”和转型发展的“攻坚期”,有很多经济社会发展问题需要解决,特别是经济总量不够大、产业结构不够优、重构支柱产业体系任重道远,资源瓶颈制约依然突出、创新要素基础薄弱、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亟需突破,维护安全稳定压力较大,保障和改革民生任务较重。三、项目承办单位发展概况展望未来,公司将围绕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在“梦想、责任、忠诚、一流”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围绕业务体系、管控体系和人才队伍体系重塑,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和管理及业务模式的创新,加强团队能力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努力把公司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供应链管理平台。公司按照“布局合理、产业

21、协同、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的原则,加强规划引导,推动智慧集群建设,带动形成一批产业集聚度高、创新能力强、信息化基础好、引导带动作用大的重点产业集群。加强产业集群对外合作交流,发挥产业集群在对外产能合作中的载体作用。通过建立企业跨区域交流合作机制,承担社会责任,营造和谐发展环境。面对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的新常态,公司在企业法人治理机构、企业文化、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着力探索,提升企业综合实力,配合产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同时,公司注重履行社会责任所带来的发展机遇,积极践行“责任、人本、和谐、感恩”的核心价值观。多年来,公司一直坚持坚持以诚信经营来赢得信任。四、行业背景分析1、有利因素(1)、国家

22、政策支持染料行业是精细化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国家产业政策大力引导和支持。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订)、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11年度),鼓励的染料包括“高固着率、高色牢度、高提升性、高匀染性、高重现性、低沾污性以及低盐、低温、小浴比染色用和湿短蒸轧染用的活性染料,染料及染料中间体清洁生产、本质安全的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高附着力、高牢度的高档染料,高效短流程染色技术及配套的活性染料和助剂”。染料工业“十三五”规划发展纲要等政策,明确了染料工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即以市场为导向,加强技术创新、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实施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与突破,

23、提升染料工业整体水平;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品结构,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产品质量,推进品牌建设;开展节能减排技术和装备的研究,促进清洁生产工艺技术的推广;实施过程控制、中控跟踪和生产装置的优化组合;注重染料及助剂的精细化研究和商品化研究,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深化应用技术研究,实行差异化技术服务;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加快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拓展向外发展空间。(2)、纺织行业稳定发展我国纺织业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取消纺织品限额后获得了长足发展,目前,我国化纤、纱、布、呢绒、丝织品、服装等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纤维加工量占全球比重接近50%,一直保持世界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国的地位。随

24、着世界经济的逐步复苏,欧、美、日等纺织品进口国的纺织品需求量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另外,世界新兴市场未来几年需求潜力将进一步释放,有利于我国纺织工业开拓多元化市场。从国内看,我国纺织品市场需求空间广阔,人均纤维消费约18kg/年,距离发达国家3040kg/年仍有较大差距,潜在需求空间较大。因此,下游纺织行业的持续发展将对染料行业带来较大机遇。(3)、市场趋于集中近几年,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环保政策的趋严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染料行业的产业集中度越来越高,规模以上企业从500多家下降至325家。行业内的大型企业凭借其规模、资金、技术等优势获取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而一批高能耗、低环保投入、污染

25、严重的中小企业和落后产能被逐步淘汰。行业内企业的竞争从价格竞争转向品牌、技术、环保、服务和染料新品种等要素上的综合竞争。上述市场状况的变化,增强了整个染料行业的市场竞争力,有利于行业持续健康发展。(4)、技术水平逐步提升随着染料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清洁生产工艺的成熟,相关生产设备逐步自动化,染料生产技术与国际领先技术的差距逐步缩小。最近几年,高档活性染料进口量逐年下降。染料生产工艺中的加氢还原、膜过滤、原浆干燥等技术,已经列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工业清洁生产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目录中。行业技术的进步提高了行业进入壁垒,增加了新进入者盈利难度,有利于行业长期的平稳发展。(5)、国际制造能力转移

26、由于染料生产带来的环保问题,欧美发达国家纷纷将染料生产向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转移,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染料生产国,欧美大型跨国染料企业的市场份额逐步被国内企业取代,即使在高端染料领域也受到国内大型染料企业挑战。大型跨国染料企业的业务收缩为国内注重技术创新的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国际市场机遇。2、不利因素(1)、环保成本不断提高染料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废气、废水与废渣,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随着社会环保意识不断提高,环保标准日益严格,对染料行业的生产工艺与“三废”治理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将增加企业的环保治理成本,影响企业的效益水平。(2)、国际绿色壁垒随着世界各国环保意识的增强和产品质量要求的不

27、断提高,越来越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建立“绿色壁垒”机制,以法令、法规的形式禁止或限制某些对人体有害或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化学产品的进口和使用。例如欧盟的REACH法规、国际环保纺织协会的Oeko-TexStandard100、美国服装和鞋类协会(AAFA)的RSL等都对染料产品提出了严格的检测指标和要求。这些规定对我国染料产品的出口提高了准入门槛、设置了技术、绿色等壁垒。第三章 市场需求预测一、行业基本情况(一)行业相关政策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2、中华人民共

28、和国环境保护法建设污染环境的项目,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禁止企业事业单位无排污许可证或者违反排污许可证的规定向水体排放前款规定的废水、污水。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减少大气污染,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产生固体废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措施,防止或者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6、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必须依照本实施办法的规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不得从事生产活动。7、染料中间体产品生

29、产许可证实施细则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并销售染料中间体产品的所有企业、单位和个人,不论其性质和隶属关系如何都必须取得生产许可证才具有生产该产品的资格。任何企业不得生产或销售无生产许可证的染料中间体产品。8、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国家实行危险化学品登记制度。危险化学品登记实行企业申请、两级审核、统一发证、分级管理的原则。9、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国家对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经营、购买、运输和进口、出口实行分类管理和许可制度。10、石化和化学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加强染料及其中间体的清洁生产工艺和先进适用的“三废”治理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改进染料应用技术和配套助剂,提升染料行业的服

30、务增值水平。发挥我国在煤化工、轮胎、化肥、盐化工、农药、染料等领域的业务技术和生产经验优势,加快国内优势产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实现产品就地销售,开拓新兴市场11、染颜料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推进行业转型升级、布局优化、打造整体产业升级;加强技术创新、自主创新,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染颜料生产方式的集成化与自动化,装备的现代化升级改造;加快染颜料的生产过程废物的有效综合利用和三废治理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提升品牌核心价值、建立和完善染颜料标准体系”发展计划。(二)行业特有的经营模式及盈利模式1、经营模式随着下游印染客户对染料的色牢度、匀染性、提升性、同色性、鲜艳

31、度等染色性能的个性化要求,市场对染料产品型号的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因此,染料企业的经营模式有别于其他制造业,采用在标准化生产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定制化生产的经营模式。由于染料行业上游中间体行业的市场波动较大,部分染料生产企业经过一定积累形成优势产销规模后,开始将自身业务向行业上游H酸、对位酯等染料中间体领域进行延伸,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与中小型企业相比,该类企业在生产连续性、成本可控性、质量稳定性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2、盈利模式行业内的企业一般综合考虑客户对产品染色牢度、匀染性、提升性、同色性、鲜艳度等要求,采取了以成本加成为主的方式,并综合考虑市场竞争等情况对产品进行销售定价,从而赚取相

32、应的利润。3、行业产品技术水平、特点染料行业是精细化工领域下的一个分支行业,该行业的技术核心在于运用先进的工艺规程、控制设备降低产品成本、“三废”排放量,提高产品的收率、质量和稳定性。染料的工艺规程主要包括两个生产阶段,即原染料合成阶段和商品染料加工阶段。在原染料合成阶段,采用合成技术以及催化技术,提高染料合成的反应转化率;采用DCS自动控制系统监控合成反应中的温度、时间以及pH值;采用液相色谱仪控制各反应终点,保证了产品的高稳定性、高收率。在商品染料加工阶段,采用湿拼混工艺,使得染料及添加剂分布更均匀,并减少废水排放。(1)原染料合成工艺技术特点在活性染料的重氮化工序中,冰磨重氮工艺,将重氮

33、组分加入到适量冰水中打浆,然后加入少量盐酸,在低温下直接与亚硝酸钠进行反应。该工艺不需要调节pH值,大幅降低酸、碱的用量,提高反应浓度和速率,降低烘干能耗,并减少了废水的排放。在缩合反应工序中,新工艺改变了一次缩合与二次缩合的反应顺序,并在反应过程中直接加入粉末状缩合组份,提高了染料转化率、纯度和浓度,降低烘干的能耗。在偶合反应工序中,直接加入偶合组份及少量助剂,提高偶合溶液的浓度,降低烘干能耗,提高产品的收率。(2)商品染料加工工艺技术特点运用湿拼混加工工艺,利用超分子复配技术把加工好的染料溶液直接进行喷雾烘干。该工艺革除了干拼混工艺中的盐析、压滤过程,基本可以做到无废水排放,同时也减少了粉

34、尘的污染,提高了染料产品的质量、匀染性和固色率。(3)对位酯工艺水平特点在对位酯缩合工序中使用环氧乙烷代替氯乙醇进行反应,使得缩合反应的可控性更强,提高缩合产物的收率,降低废水中COD的含量。在高温酯化反应前对缩合物进行干燥,充分混合后减压蒸馏直接得到对位酯产品,减少了废水的产生。在对位酯生产过程中,采用酸循环工艺,回收盐酸、硫酸和醋酸,降低废水、废气的排放,做到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对于磺化工序和水解工序的尾气,采用三级降膜吸收办法分离出副产盐酸,剩余的亚硫酸氢钠溶液加入到还原工序中循环使用。在水解工序后,加冰水稀释,待浓度达到一定的要求后,过滤得到副产硫酸,并用于接下来的缩合工序。在酯化

35、工序后,对蒸馏的废气进行冷凝回收,得到副产醋酸。二、市场分析(一)全球染料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在染料行业的发展进程中,英国、德国、瑞士、法国、美国等先进发达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分别占据过领先地位,对合成染料新品种的不断研究开发、对合成染料生产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提高,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世界染料生产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外国公司或跨国公司,如:1857年Perkin在英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染料厂,英国的帝国化学(ICI),德国的巴斯夫、拜耳、卡色拉、赫司特,瑞士的汽巴、嘉基、山道士,美国的NAC、杜邦、伊斯曼科达等世界知名公司。20世纪80年代以后,亚洲的中国、印度、日本、韩国等国家在染料生产行

36、业中迅速崛起,染料生产量逐渐超越西欧和美国等先进发达国家,但染料产品的技术含量、商品附加值还存在着较大差距。(1)行业重组整合频繁,国际化发展趋势明显20世纪90年代中期,跨国染料公司之间的一系列重大重组事件,改变了整个染料行业的格局:德国拜耳公司和赫司特公司合并了双方的染料业务,组成了德司达公司;瑞士山德士公司分出了科莱恩公司;瑞士汽巴公司分出了汽巴精细化学品公司;德国巴斯夫收购了捷利康的染料部门等。随着德司达和巴斯夫染料部门合并,创办新的德司达公司,染料行业的重组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世界级的染料生产商逐步由6家变成3家,形成了德国德司达、瑞士汽巴精化(后被亨斯迈收购)及科莱恩三分天下的局面。

37、生产国际化、产销区域化、贸易自由化等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发达国家减少或关闭本国生产装置,转移到新兴市场地区生产,国际化成为染料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染料企业需要发挥资金、技术和市场优势,通过合资、合作、兼并与收购等形式,不断开拓国际市场。我国部分企业已经迈出了跨国并购的步伐,如浙江龙盛2007年入股印度上市染料公司KIRI,同时合资组建龙盛KIRI染料公司,并享有60%的控股权;2010年浙江龙盛成功收购德国染料企业德司达。(2)产业转移助力中国成为全球最大染料生产国从20世纪末,染料的生产与供应中心开始从欧洲向亚洲转移。由于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染料工业的崛起,世界染料生产能力近年来增长迅速,

38、致使供需关系失衡,产大于需,造成全球染料生产商的竞争空前激烈。发达国家许多从业近百年的老牌染料生产企业也都处于亏损边缘。于是,全球各大染料生产公司纷纷把非核心产品的生产装置向中国和印度转移,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和较低的环保成本同发展中国家的染料工业竞争。我国已经成为了全球染料生产、出口和消费的第一大国,2018年中国染料年产量已达到81.28万吨,约占全世界产量70%左右,产能和需求都稳居世界第一位。发达国家企业已逐步退出基础的染料合成业务,形成了主要依靠进口中国、印度两国的染料半成品来加工生产高附加值染料产品,或直接采购两国OEM厂商的染料产品并贴牌销售的经营模式。(3)绿色、环保类和满足中

39、高端需求的产品将成为行业发展方向由于世界范围内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环保政策要求的日益提高,纺织品及纺织品生产的环保问题受到高度重视,无毒害、无污染的“绿色织物”已成为一种纺织品生产和消费的主流,绿色纺织品已成为国际纺织品贸易的基本要求,例如国际纺织品生态研究和检验协会在每年初颁布的OEKO-TEXStandard100标准,欧洲委员会于2006年1月施行的REACH法规等都对纺织染料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一方面提高了新纺织品及染料的研制成本,另一方面也将促进染料产品向绿色环保的方向转变。随着国际纺织品市场上新的及改性纤维的开发以及各种纤维通过混纺、交织等以提高服装性能的应用的推广,同时印染设备升级换

40、代和配套新工艺及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一些早期开发的染料已越来越表现出某些性能上的不足和缺陷。因此,近年来市场上逐步涌现出了一批能够满足新的需求的差异化染料产品。这其中一部分是新结构的染料,另有一大部分是对原有品种染料的改进,这类改进包括染料分子官能团优化、配方优化和功能开发等,主要体现为改变染料分子官能团提高染色性能和染色效果、通过复拼增效优化新的配比从而提高染色应用效果,或满足新的环保工艺的要求。(4)产品特色化、丰富化将会得到更多染料企业重视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纺织品的消费呈现出市场、品种、式样、花色多元化及崇尚自然环保的趋势,特别是当今消费者对纺织品的个性化、舒适化

41、、品牌化和时尚化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各种新型纤维和混纺面料产品不断涌现,以迎合消费者的特殊需求。这将推动具有更好染色性能指标和特色化染色效果的染料产品的需求快速增长,染料产品的种类也将更加丰富。(二)国内染料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1)我国染料市场情况最近十年,我国染料产业持续发展,染料产量总体保持稳步上升态势。根据中国染料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从2006年至2018年,我国染料产量从69.9万吨上升至81.3万吨,整体呈现增长的趋势,2018年染料产量下降主要原因系环保、安全生产等因素导致部分染料企业停产;与此同时,我国染颜料行业工业总产值从320.5亿元增长至687.5亿元。(2)活性染料市场

42、情况活性染料产量在所有染料品种中居于第二位,产量仅次于分散染料。活性染料主要用于植物纤维(棉、麻)、动物纤维(毛、丝)和再生纤维素纤维(粘胶纤维、醋酯纤维)的印染,具备色谱广,色泽鲜艳,性能优异,适用性强,染色工艺简单,三废排量较少,生产成本低,各项坚牢性能高等特点,符合市场对纤维和衣料的要求,是染料开发与发展的重点之一。根据中国染料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活性染料产量为27.82万吨,占我国染料总产量的34.23%。在“十二五”期间,染料工业经历了原材料价格大涨、环保政策趋严、节能减排等多重考验,特别是2014年国家新修订了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政策,导致部分中小企业因环保未达标而停产

43、;行业内整体实力雄厚且环保技术先进的大型染料企业扩大产能、产量,其逐渐占有空缺市场。因此,活性染料市场逐渐由分散走向集中。目前,我国染料产量占到全球70%左右,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染料生产和供应基地。从2011年到2014年,活性染料出口增长较快,2014年到达顶峰后由于国内环保政策加强等原因导致活性染料价格上涨,国际价格竞争优势减弱,出口量随之下降。我国每年需进口一部分高档活性染料,但随着国内活性染料生产企业技术水平提高,进口额整体呈现下降趋势,近两年进口额增加的主要原因系受到环保检查等因素影响,国内部分染料企业停产、减产导致活性染料供需不足。(3)分散染料市场情况分散染料是所有染料类别中产量

44、最大的品种。2018年,我国分散染料产量为37.71万吨,占我国染料总产量46.38%。分散染料主要应用于聚酯纤维的着色,聚酯纤维的年产量从2010年的2,060万吨增长至2017年的3,934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68%,分散染料的下游市场保持稳步增长。我国生产的分散染料主要有偶氮类、蒽醌类和杂环类等。其中,偶氮类占比约75%、蒽醌类占比约20%、杂环类约5%。分散染料主要为偶氮类,其具有生产周期短、产量大、价格低、色谱全等特点。(4)我国染料行业发展趋势分析近年来,发达国家纷纷提出“再工业化”战略,通过创新重拾其制造优势,东南亚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凭借低成本优势在许多传统领域快速发展,对

45、我国相关行业发展造成巨大的竞争压力。为了迎接全新的复杂挑战,一方面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给染料行业发展带了机遇,另一方面染料行业面临着紧迫的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环境约束等艰巨任务,以及国内外市场消费需求、消费方式的快速变化,而带来的快速适应新要求。推进行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布局尽管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染料生产国,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行业的技术创新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一些主业突出、产品研发水平高、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在带动性、方向性、战略性等方面起到明显引领作用。染料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和适应性、差异性调整,实施品牌战略。染料新产品研发的方向侧重于纺织纤维发展的色彩

46、需求,同时关注老产品的质量改进、节能降耗,适应新型染整工艺的发展要求。染料企业迎合市场发展的最新需求,满足纺织印染工业新工艺、新纤维以及节能减排的要求,弥合染料新品种创制研发能力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加强技术创新、自主创新,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我国染料工业已经具备行业创新的能力,创新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基石,也是企业扩大市场份额和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源泉。未来,染料行业将是一个资金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高投入、高回报的创新型行业,由中国制造提升为中国创造将成为染料企业的新常态。提升染料产品创新的全新理念。通过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原材料和能源、节约资源、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和设备、改善管

47、理和综合利用等措施,预防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全过程削减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开发全生命周期、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高性能环保染料产品。产品设计开发侧重生态安全和功能性,工艺设计开发注重经济性和循环利用,从目前的模仿开发向创制开发转变,从通用型产品向个性化、差异化、高性能化、生态安全转变,在产品设计开发阶段系统考虑产品结构设计、原材料选用、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处理等各个环节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影响,力求产品在全生命周期中最大限度降低资源消耗、尽可能少用或不用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原材料,减少污染物产生和排放,从而实现环境保护的目的。生产方式集成化与自动化,生产装备现代化升级改造目前,国内的染料生产虽经

48、技术改造,工艺技术有所提高,但是大多仍以粗放型、敞开式、间歇式和劳动力密集型方式作业,对环保、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较差,反应控制不够精准,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收率难以达到要求,一是造成原材料的浪费,二是反应产物和异构体多,三是给后续的废弃物处理带来压力,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成本,以致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不高。“中国制造2025”将围绕四大转变和一条主线开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低成本竞争优势向质量效益竞争优势转变,由资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多的粗放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将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数字化、智能化制造作为今后的发展主线,发展绿色制造技术,加强资源

49、循环,是染料行业发展的责任和使命:一是提升反应设备的密闭化、集成化、智能化与信息化,提升行业整体技术和装备水平,以达到反应全过程的温度、酸度、压力流速、反应速率等工艺参数的自动化,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使反应更加准确合理,从而达到生产过程的清洁化、节约化,废弃物达标排放的目的;二是进行重点生产成套技术的改造、优化、系统化和集成化以及在安全和运行稳定性进行改进,特别是在技改过程中,要注重产品生产全过程的物料和能源的优化组合;三是围绕染料绿色产品及清洁生产技术开发,突破行业关键技术,突破重点中间体清洁生产技术、装备的连续化、工艺控制自动化等关键技术。环保监管趋严,染料行业优胜劣汰趋势加速长期以来,我

50、国环保产业存在“重投资、轻监管”治理思路,在环保投资大幅增加的同时,监管、执法力度不够导致环保设备设施实际运行情况较差,大量不具备相应实力的企业进入染料行业。伴随环保监管长效机制的加速建立,国家在环保方面投入监管力度持续增大,特别是新环保法实施后,一些排放未达标准的中小企业基本处于整改、半停产、停产状态,对净化染料市场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和产能逐步被清除出市场。在国家环保政策的倒逼之下,部分行业内先进染料企业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率先在行业内推行清洁工艺,加强“三废”治理。大型染料企业凭借环保、成本、质量等方面的优势,保持了较强的盈利能力,也因此较早享受到了转型升级带来的成果

51、,市场呈现出进一步集中趋势。未来,染料行业龙头企业将保持稳中有增的趋势,但是中小企业生存压力将加大。第四章 产品规划与建设内容一、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一)项目场地规模该项目总占地面积78659.92(折合约117.99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99898.10。(二)产能规模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和xxx(集团)有限公司建设能力分析,建设规模确定达产年产分散染料30000吨,预计年营业收入85600.00万元。二、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本期项目产品主要从国家及地方产业发展政策、市场需求状况、资源供应情况、企业资金筹措能力、生产工艺技术水平的先进程度、项目经济效益及投资风险性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

52、。具体品种将根据市场需求状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各年生产纲领是根据人员及装备生产能力水平,并参考市场需求预测情况确定,同时,把产量和销量视为一致,本报告将按照初步产品方案进行测算。第五章 项目选址分析一、项目选址原则项目选址应符合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对市政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要求;依托选址的地理条件,交通状况,进行建址分析;避免不良地质地段(如溶洞、断层、软土、湿陷土等);公用工程如城市电力、供排水管网等市政设施配套完善;场址要求交通方便,环境安静,地形比较平整,能够充分利.用城市基础设施,远离污染源和易燃易爆的生产、储存场所,便于生活和服务设施合理布局;场址上空无高压输电线路等障碍物通过,与其他公共

53、建筑不造成相互干扰。二、建设区基本情况项目建设选址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是区域核心功能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体系开放便捷,周边10分钟车程范围内,有高速公路4条、高速公路出入口6个,多条国道在区内通过,立体化交通网络通达。项目建设地自然生态环境良好,园区绿化率达50%以上,空气和水质优于国家标准;项目建设地配套功能设施完备,基础功能设施达到“十通一平”,建有大型商务写字楼、会议中心、星级酒店等,能够提供会议、住宿、餐饮、医疗、休闲等服务。“十三五”时期,我区发展面临诸多机遇和有利条件。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没有改变,但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发生深刻变化,正

54、在由原来加快发展速度的机遇转变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正在由原来规模快速扩张的机遇转变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机遇,我区推动转型发展契合发展大势。“十三五”时期,我区发展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从宏观形势看,世界经济仍然处于复苏期,发展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传统产业面临重大变革,区域竞争更加激烈,要素成本不断提高,我区发展将不断面临新形势、新情况和新挑战。从自身来看,我区仍处于产业培育的“关键期”、社会稳定的“敏感期”和转型发展的“攻坚期”,有很多经济社会发展问题需要解决,特别是经济总量不够大、产业结构不够优、重构支柱产业体系任重道远,资源瓶颈制约依然突出、创新要素基础薄弱、发

55、展动力不足等问题亟需突破,维护安全稳定压力较大,保障和改革民生任务较重。到“十三五”末,力争实现经济增长、发展质量效益、生态环境在省市争先进位;地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增加1.5倍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增加1.5倍以上;是到2020年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创新驱动发展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创新资源,激活创新主体,改善创新环境,让一切创新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新价值充分展现,让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创新资源,激活创新主体,改善创新环境,让一切创新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新价值充分展现,让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一)实施科技

56、创新引领大力实施协同创新战略,积极鼓励企业与京津科研机构、院校开展对接活动,组建技术创新联盟,增强自主创新和持续创新能力。瞄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计划,积极争取和培育实施新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大力提升重点骨干企业的高新技术含量,使之成为技术优势明显,经济效益显著的区域经济龙头企业;抓住有潜力的高新技术项目和高新技术产品,精心培育,大力扶持。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构建一批“众创空间”,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或管理运营创业载体,为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环境。着力实施“互联网+”战略,逐步推进互联网科技大市场发展,建立集技术交易、技术经纪、科技金融、科技咨询、知识产权于一体的线上线下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成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农村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科技合作交流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企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体系和技术信息网络成果推广服务体系。(二)加快人才创新步伐制定出台人才引进优惠政策。积极实施人才培养扶持工程,吸引各类人才到青县兴业创业,为高端优质人才的聚集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推进技能型人才和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加强职业技能教育,不断提升技能型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加快人才引进平台体系建设。大力支持技术研究中心、企业研发中心、实验室与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与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