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课件第三章- 复制_第1页
PPT课件第三章- 复制_第2页
PPT课件第三章- 复制_第3页
PPT课件第三章- 复制_第4页
PPT课件第三章- 复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本章讨论国民收入如何决定,即经 济社会的生产或收入水平是怎样决定 的。 国民收入核算解决GDP“是什 么”、“是多少” 国民收入决定解决GDP“为什么 是这样” n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人凯恩斯 学说的中心内容就是国民收入决定理 论。凯恩斯主义的全部理论涉及四个 市场: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 场和国际市场。 n仅包括产品市场的理论称为简单的国 民收入决定理论。 核心内容: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核心内容: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YAE模型模型 ISLM模型模型 ADAS模型模型 理论依据:凯恩斯定律 需求决定供给(非充分就业状态) 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和掌握简单的国 民收

2、入决定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为 了解和掌握整个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 论国民收入决定论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 1.均衡产出 2.消费函数与国民收入 3.各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 4.乘数理论 均衡产出均衡产出 消费理论消费理论 国民收入决定国民收入决定 乘数理论乘数理论 本本 章章 结结 构构 第一节第一节 均衡产出均衡产出 一、最简单的经济关系一、最简单的经济关系 1、经济中不存在政府,不存在对外贸易,只有居民(家 户)和厂商(企业)。 3、没有供给限制(存在资源闲置,物价不变),这是凯 恩斯主义的基本出发点。 -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和收入变动,使供 求相等,而不会引起价

3、格变动,“凯恩斯定律”。 4、假设折旧和公司的未分配利润为零。 这样, GDP、 NDP、NI和PI就都相等。 2、投资为一常数,即企业自主决定投资,不受利率和产 量变动的影响。 二、总供给与总产出二、总供给与总产出 (一) “总供给”与“总需求”是理论概念, 有必要把它们转换为统计概念,在总供求理 论与国民经济核算统计之间建立起联系。具 体地说,在总供给/总需求这两个理论概念与 总产出/总支出这两个宏观统计指标之间建立 起联系。 (二) 总产出或总收入从产出和收入角度反应了 特定时期经济系统所生产(供给)的总量,表 示了经济的供给方面。可以把总产出定义为: Y Yd 其中:Y为总产出;Yd为

4、收入(实际上是可支 配收入,在两部门经济中,由于没有税收,要 素收入就是可支配收入); 收入要么消费要么储蓄,则:Yd=C+S 所以总产出=总供给=Yd=C+S 三、总需求与总支出三、总需求与总支出 总支出是经济中用于新生产商品和劳务的支出 总量,表示经济的需求方面,是总需求统计指 标。 简单模型中不考虑政府和对外部门,总支出( AE)为家庭消费(C)、厂商投资(I)的和, 即:AE C I 四、总支出决定总产出四、总支出决定总产出 总产出与总支出不一致导致总量失衡问题。如果 总产出方面因为外生供给冲击(shock)下降(如 地震、罢工),原先支出和消费水平无法维持。 但我们这里假定没有供给限

5、制,所以供给方面不 存在问题(注意供给没有限制的假设)。 如果消费或投资下降,即支出环节发生“漏泻” (leakage),有效需求不足,同样导致经济运行 困难。 在供给没有限制的条件下,支出决定产出。 这样,总供给等于总需求宏观经济均衡条件,归 结为总产出等于总支出条件: Y =AE =C+S =C+I 即:I=S 450 IS I0, 0b0, 0bS:非意愿存货小于零; SI:非意愿存货大于零 两部门简单国民收入的决定 450 a I caby yc+i y c+i O E y0 SI IS y1y2 总之,任何不等于均衡收入的收入都是不稳定的,他们都 将朝着均衡收入移动。在均衡收入上,总

6、需求等于总收入,实 际存货等于意愿存货,企业既不扩大也不缩小生产,收入便稳 定下来。故与总需求相等的收入就是稳定的均衡收入。如果消 费函数与投资函数既定不变,则这种收入水平将被一直维持下 去。 在上述均衡收入的决定过程中,起调节作用的不是价格机 制(价格已经事先被假定不变)而是数量机制或存货机制:当 总需求大于总收入或总产出时,企业的存货便下降到意愿的或 计划的水平以下,从而促使企业通过增加生产来恢复意愿的存 货水平,最终使总产出与总需求相等;反之,当总需求小于总 收入或总产出时,企业的存货便增加到意愿的或计划的水平之 上,从而促使企业通过减少生产来减少非计划存货,最终使总 产出与总需求相等。

7、实际上,市场机制可分为价格机制与存货 机制两大类。它们虽然密切地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共同调 节经济,然而,在不同的经济条件下两者所起作用的大小不尽 相同。例如,在经济非常萧条的时候,价格机制所起的作用相 当微弱以至于可以忽略不计,而存货机制却积极地发挥作用, 使总供求趋于均衡。在这种条件下,当然可以假定价格不变。 2、例题(见课本460页,表13-3)假定消费函数 c=1000+0.8y,自发性计划投资为600亿美元,则 均衡收入: Y=8000亿美元。 y c、c+i 45 c c+i E 1000 1600 50008000 0 消费+投资和45线相交决定收入 扩大 生产 缩减 生产 y

8、 c、c+i 45 c c+i E 1000 1600 50008000 0 消费+投资和45线相交决定收入 扩大 生产 缩减 生产 二、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二、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 ys cysi )1 ( 1 i y 1、 is:非意愿存货小于零; Si:非意愿存货大于零 两部门简单国民收入的决定 i y O s E -a s si is y0 y1 y2 i 2、例题(同上) y S,i 0 i600 s E -1000 50008000 储蓄曲线和投资曲线相交决定收入储蓄曲线和投资曲线相交决定收入 扩大生产 存货减少 缩减生产 存货增加 以上两种方法,其实是从同一关系中引伸出来的,因以

9、上两种方法,其实是从同一关系中引伸出来的,因 为储蓄函数本来就是从消费函数中派生出来的。因此,为储蓄函数本来就是从消费函数中派生出来的。因此, 无论使用消费函数还是使用储蓄函数,求得的均衡收入无论使用消费函数还是使用储蓄函数,求得的均衡收入 都是一样的。都是一样的。 第五节第五节 乘数理论乘数理论 一、乘数一、乘数 1、问题的提出 1920-1930年,英国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失业人口多达 100万并给政府形成很大的压力。1929年,Lloyd George提出由 政府举办公共工程来消除失业的竞选宣言,由此引发争论。 英国剑桥大学学生卡恩卡恩提出: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

10、的任何变动,如消费的变动、政府支出的变动、税收的变动、 净出口的变动等等,都会引起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的更 大变动。即:AD NI。他将这一现象称之为乘数现象,并于 1931年发表国内投资与失业的关系中首先提出。 凯恩斯凯恩斯在卡恩的基础上完善了乘数理论,并把乘数作为国民 收入决定理论的一个重要部分。 2、对乘数的感性认识 由例题引出由例题引出 (1)均衡收入为)均衡收入为 y(1000i)/(10.8) i600时,时,y8000 i700时,时,y8500 (2)投资增加了)投资增加了100,则,则 收入增加了收入增加了500。 3)解释:)解释: 投资100购买要素

11、时,形 成要素的收入为100; l如果边际消费倾向是0.8, 要素收入100中,有80用于 购买消费品。 l这80亿元以要素所有者收 入形式流入其他部门要素所 有者手中,其他部门消费者 又拿出80亿元中的64亿元用 于消费 l如此,循环往复,总收入 y100 1000.8+1000.80.8 .100 1/(10.8) 500 (1)乘数概念:一般)乘数概念:一般 地定义为两个相关变地定义为两个相关变 量的增量之比。量的增量之比。 (2)在宏观经济学中)在宏观经济学中 主要是指国民收入变主要是指国民收入变 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 支出的初始变化之间支出的初始变化之间 的比率。的比

12、率。 (3)一般有投资乘数)一般有投资乘数 、政府支出乘数、转、政府支出乘数、转 移支付乘数、税收乘移支付乘数、税收乘 数、平衡预算乘数、数、平衡预算乘数、 出口乘数等。出口乘数等。 3 3、乘数的含义与原理、乘数的含义与原理 乘数是反映每增加一单位支出对国 民收入量的变化影响程度的一个量,等 于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支出的变动量之 比。由于支出增加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增 加量往往多于或几倍于支出的增加量, 故称为乘数。乘数在这里有倍数的 含义。 支出增加之所以会引起数倍于自身 的国民收入的增加,是因为支出的增加 直接引起了等量的总需求增加与国民收 入增加,国民收入的增加反过来又导致 引致支出的增加,

13、进而导致总需求与国 民收入的又一次增加。这样,由支出增 加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增加过程将不断地 持续下去。 当然,由于支出倾向小于1,由支出 增加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增加量将越来越 少。 4 4、乘数表达式、乘数表达式 MPSMPC k 1 1 1 1 1 : 1 1 或 边际消费倾向 乘数 乘数大小和边际消费倾向有关,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或乘数大小和边际消费倾向有关,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或 边际储蓄倾向越小,则乘数就越大。边际储蓄倾向越小,则乘数就越大。 投资乘数是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 支出变化的比率。 i y k 投资乘数公式推导法之一 1 1 1 1 Y C CY Y I Y K I 投

14、资乘数公式推导法之二 1 1 11 01 01 I Y K III YYY I 乘数与MPC关系 1, 10), 1 ( 0, 1 1 1 mpc mpc mpc mpc K I 5 5、乘数效应、乘数效应 y c+i 0 45 i E c+i c+i 乘数效应 i=100亿美元,y=500 亿美元时,k=5 投资减少也会引起收入投资减少也会引起收入 若干倍的减少,乘数效若干倍的减少,乘数效 应是两方面的。应是两方面的。 总需求的任何变动,如消费的变动,政府支出的变总需求的任何变动,如消费的变动,政府支出的变 动,税收的变动,净出口的变动等等,都会引起收动,税收的变动,净出口的变动等等,都会引

15、起收 入的若干倍的变动。入的若干倍的变动。 y 自发总需求(或其中任何一部分)的增加首先 会使国民收入等量增加,这种国民收入的增加中又 必然有一部分用于支出,从而使总需求又一次增加, 这种总需求的增加又会使国民收入再增加。这种总 需求与国民收入的增加会无限循环下去,形成一种 连锁反应,最终使国民收入的增加数倍于最初自发 总需求的增加。反之,自发总需求的减少,也同样 会有乘数效应,最终使国民收入数倍于最初自发总 需求的减少。 6 6、乘数效应产生的原因、乘数效应产生的原因 二、乘数理论的性质及其运用条件二、乘数理论的性质及其运用条件 1 1、性质、性质 乘数理论反映了现代经济的特点,即由于 经济

16、中各部门之间的密切联系,某一部门支出 (即需求)的增加(减少)必然在经济中引起 其他部门的连锁反应,从而使国民收入有更大 的增加(减少)。因而,投资乘数是一把“双 刃剑”。 乘数理论的适用性乘数理论的适用性 乘数理论反映了现代经济的特点,即由于经济中各部门之 间的密切联系,某一部门支出的增加必然在经济中引起其他部 门的连锁反应,从而国民收入有更大的增加。从这种意义上 说,乘数理论是适用于各种经济的一般规律。 乘数效应本质上是生产与消费或供给与需求这一矛盾运动 的表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方面,供给有赖于需求:正是 需求产生了供给,需求的增加往往导致供给的增加;另一方 面,需求也有赖于供给:正是

17、供给创造的收入才使人们的消费 欲望变成了现实的需求,供给的增加必然导致需求的增加。需 求与供给的这种相互依存与相互促进是社会生产得以不断发展 的根本动力。当然,在一定的时期内,需求与供给的相互促进 不能无限地进行下去,即乘数效应总有一定的限度,不可能无 穷大。由于边际消费倾向小于1,使得自发支出增量引起的每一 轮引致支出的增量以及相应的收入增量按几何级数递减,迟早 终将趋于零。边际税收倾向与边际进口倾向的作用,则加速了 这种引致支出的增量以及相应的收入增量的递减过程。 需求与供给一定限度内的相互促进,即一定的乘数效应以社 会存在足够的闲置资源为前提。在一般情况下,需求的增加有 两个结果:一是价

18、格水平的上升,二是供给或收入的增加。只 2 2、影响乘数作用发挥的因素、影响乘数作用发挥的因素 (1)经济中存在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资源。特别是)经济中存在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资源。特别是 重要资源不存在重要资源不存在“瓶颈瓶颈”状态。状态。 如果经济中没有过剩的生产能力或者过剩的生产 能力较小,增加投资只会引起总需求的增长,却不 会或难以使生产增加,最终结果只能是物价水平上 升。只有在社会过剩的生产能力大、社会的闲置资 源比如生产设备、劳动力等数量多的情况下,增加 投资就会较充分利用闲置资源,从而更多地增加国 民收入。 (2 2)投资与储蓄的相互独立。)投资与储蓄的相互独立。 如果投资与储蓄的联

19、系非常密切,投资增加会 产生对货币需求的增长,从而提高利率水平,进 而引起储蓄增加,消费相应减少,最终部分地抵 消投资增加对国民收入增加的影响。反之,只有 投资与储蓄独立较强时,投资增加才不会使利率 上升,也就不会增加储蓄和减少消费,收入自然 就能增多。 (3)货币供给量的非适应性。)货币供给量的非适应性。 如果货币供给量不能随投资的增加而增加,即 投资增加得不到货币的相应支持,投资增加只会增 加货币需求,促使利率上升,从而抑制总需求水平 的提高,国民收入的增长就会遇到阻碍。 (4)投资的外购性。)投资的外购性。 如果增加的投资用于购买进口的生产要素,则不 会对国内的总需求产生什么影响,也就不

20、会增加 多少国民收入。 第六节第六节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 一、三部门经济宏观均衡的条件一、三部门经济宏观均衡的条件 c+i+g=y=c+s+t(t=t0-tr) i+g=s+t C+I+G Y C+I+G C+I C a bYd Y0 I G Y1 E E1 三部门经济中用总支出等于总产 出的方法得到国民收入 1、定量税 定量税是指税收量不随收入的变动而变动;如农林 特产税。用t来表示。 二、不同税收形式下三部门经济中均衡二、不同税收形式下三部门经济中均衡 的国民收入决定的国民收入决定 假设消费函数为c=+yd,yd 表示居民可支配收 入, 定量税为t,投资为i,政府购买

21、为g。 因为yd= yt,根据均衡方程式, 有:y=c+i+g=+yd+i+g =+(yt)+i+g 整理后得到: y=(+i+gt)/(1) 即为均衡的国民收入。即为均衡的国民收入。 例子例子 假设消费函数为c=1600+0.75yd,yd 表示居民可支配收 入,定量税为800,投资为1000,政府购买为2000,试求 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 由y=(+i+gt)/(1)可得, y=16000 y s+t、i+g 0 i+g3000 s+t E -1000 16000 三部门经济收入的决定 i+g=3000, s+t=-700+0.25y, 假设定量税收变为t=1200, i+g=3000,

22、s+t=-700+0.25y, 则y=14800 y s+t、i+g 0 i+g3000 s+t= -1000+0.25y E -1000 16000 定量税变动改变定量税变动改变s+t的截距的截距 s+t= -700+0.25y 14800 -700 E 定量税的变动会改变定量税的变动会改变s+t曲线的截距曲线的截距 2、比例税 比例税指税收随收入的变动而变动。用t=t(y)表示。 假设消费函数为C=a+byd,yd表示居民可支配收入, 比例税税率t,税收绝对量为T=T0+ty,投资为i,政府 购买为g。 因为yd=yT,根据均衡方程式,有: y=c+i+g=a+byd+i+g=a+b(y-

23、T0-ty)+i+g 整理后得到: 税率的变动会改变税率的变动会改变s+t(y)曲线的斜率,发生旋转。)曲线的斜率,发生旋转。 )bTGIa( ) t1(b1 1 Y 000 三、三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的总结三、三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的总结 )bTGIa ( b1 1 Y 000 Y=C+I+G C=a+b(Y-T) T=T0或T=T0+tY I = I0 G=G0 )bTGIa ( ) t1 (b1 1 Y 000 四、均衡产出与充分就业产出四、均衡产出与充分就业产出 Yf C+I+G C+I+G Y1 E Y1 是均衡产出,但是均衡产出,但 不一定是充分就业不一定是充分就业 的产出。在凯恩斯的产出

24、。在凯恩斯 那里,绝大多数时那里,绝大多数时 间,它不是充分就间,它不是充分就 业的产出。如果业的产出。如果Yf 为充分就业的产出为充分就业的产出 ,则政府就有用武,则政府就有用武 之地。之地。 G 三部门经济模型已提示宏观调节政策的理论 原理。如总需求不足,政府可能通过增加支出 来刺激经济(如政府前几年应对通货紧缩), 政府支出具有乘数效应。(如果认为经济已经 走出通货紧缩,面临通货膨胀危险,则应采取 相反政策)。 当然,扩大支出促进增长,背景是短期情 况:这时经济活动规模由总需求决定。45度线 表明,只要AD线移动,总产出自动满足总支出 要求。也就是以凯恩斯主义的假设出发。 第七节第七节

25、三部门经济中的各种乘数三部门经济中的各种乘数 y=(+i+gt)/(1) 假设三部门经济,只征收定量税,则均衡的国民收入为: 一、政府购买乘数(kg) 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之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之 间的比例。间的比例。 1 1 g y kg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与投资乘数相等。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与投资乘数相等。 数学公式推导: 1 1 1 1 1 01 01 0100 1 0000 0 gk g y gg yyy tgi y tgi y 二、税收乘数 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之间的比率。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之间的比率。 税收乘数有两种:一种

26、是税率变动对总收入 的影响;一种是税收绝对量变动对总收入的影响, 即定量税变动对总收入的影响。 假设定量税,则: 1 1 1 1 01 01 1000 1 0000 0 tk t y tt yyy tgi y tgi y 税收乘数为负值,表示收入随税收增加而减少,随税收税收乘数为负值,表示收入随税收增加而减少,随税收 减少而增加,原因在于税收增加,表明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减减少而增加,原因在于税收增加,表明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减 少,从而消费会减少,总支出与税收反方向变动。税收乘数少,从而消费会减少,总支出与税收反方向变动。税收乘数 的绝对值等于边际消费倾向对的绝对值等于边际消费倾向对1减边际消费倾向

27、之比,或边减边际消费倾向之比,或边 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比。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比。 三、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指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转移支付变指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转移支付变 动之间的比率。动之间的比率。 1r t t y kr 1 11 1 1 01 01 01000 1 0000 0 0 rt r rrr r r k t y ttt yyy ttgi y ttgi y 数学公式推导: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等于边际消费倾向与政府转移支付乘数等于边际消费倾向与1减边际消减边际消 费倾向之比,或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比,其费倾向之比,或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比,

28、其 绝对值与税收乘数相等,但符号相反。绝对值与税收乘数相等,但符号相反。 比较可得: rtgtgkkkk, 由于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大于税收乘数和政府转移支 付乘数,因此,西方学者认为,改变政府购买水平对宏 观经济活动的效果要大于改变税收和转移支付的效果, 改变政府购买是财政政策中最有效的手段。 同时,也是由于政府购买乘数大于税收乘数,因此, 如果政府购买和税收同样个增加一定数量,也会使国民 收入增加,这就是平衡预算乘数的作用。 四、平衡预算乘数 指政府收入和支出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指政府收入和支出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 民收入变动与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民收入变动与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 bk

29、 t y g y tttty ggggy tg tgtktgkgy 1 1 1 11 1 1 1 11 1 11 1 可见: 或: ,因此:由于 平衡预算乘数值等于平衡预算乘数值等于1。 第八节第八节 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一、四部门经济中均衡的国民收入决定一、四部门经济中均衡的国民收入决定 1、在开放的经济中,一国的均衡收入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y=c+i+g+nx 式中,nx指净出口。 2、y=c+i+g+nx才真正代表对本国产品的总支出或总需求 3、进口是收入的函数:m=m0+ry 4、国民收入决定的模型 )( 1 1 , 0 0 mxttgiy ymmx

30、xttggiitt ttyy yc mxgicy r rr rd d :得四部门中均衡收入为 二、四部门经济中的乘数 1 1 xd dy 1 1 ig kk 1 t k 1 r t k T=T0T=T0+tYM=M0+mY M=M0+mY T=T0+tY KC=KI=KG KT KR KNE KG=T b b1 1 b b- - b b1 1 b b b b1 1 1 1 b bt tb b1 1 1 1 t t) )b b( (1 11 1 b b- - t t) )b b( (1 11 1 1 1 t t) )b b( (1 11 1 b b t t) )b b( (1 11 1 b b-

31、 -1 1 m mb bt tb b1 1 1 1 m mt t) )b b( (1 11 1 b b- - m mt t) )b b( (1 11 1 b b m mt t) )b b( (1 11 1 1 1 m mt t) )b b( (1 11 1 b b- -1 1 乘数分类总结乘数分类总结 m mb b1 1 1 1 m mb b1 1 b b m mb b1 1 b b m mb b1 1 1 1 m mb b1 1 b b- -1 1 b b1 1 1 1 案例1 节俭悖论节俭悖论 日本人未雨绸缪储蓄的越多,日本人未雨绸缪储蓄的越多, 遭受的结果令人沮丧遭受的结果令人沮丧 案例来源: 布拉德利希勒:当代经济学(第8版),第170页,人 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5月第1版。 把日元塞进抽屉里 10年前,当时日本被认为是经济强国而美国经济正处于 不景气,许多经济学家认为两国情况不同的最大原因在于 储蓄:节俭的日本人有大量资金进行未来投资,而胡乱花 钱的美国人投资资金太少了。 如今,普通日本家庭将超过其收入的13%用于储蓄,普 通的美国家庭仅为4%。然而日本经济陷入了困境,美国经 济正处繁荣。 难道储蓄已不再是一种经济美德而恣意浪费也不再是 罪恶了吗?难道本杰明富兰克林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