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气的受热过程与逆温教案教学目的1.让学生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2.理解大气的保温作用3.理解逆温的类型和形成原因教学重点大气的保温作用教学难点逆温的成因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近几年有关气候大会的内容一直是高考地理命题的热点问题,关键在于考查大气里面的温室气体,考查大气的保温作用,以及逆温现象。今天咱们就来仔细学习这一问题。【探究新课】1、 大气的受热过程1.太阳辐射能的传递转换过程大气通过对太阳短波辐射和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实现了受热过程,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大气受热过程的延续。具体图解如下:指点迷津: 大气增温指近地面大气的增温。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地面,但并不意
2、味着整个地球大气层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地面。整个地球大气层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太阳辐射。2.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2)在农业中的应用: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利用烟雾防霜冻;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二、逆温(一)什么是逆温现象: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地面的长波辐射。一般情况,离地面越远,气温越低,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平均垂直递减率为-0.6/100米。但在一定情况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有时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增的现象,这种气温逆转的现象就是逆温现象。广义上,如果出
3、现气温随高度增加垂直递减率小于-0.6/100米或者气温上升都可以看作是逆温现象。(二)产生逆温的原因:1、辐射逆温(地面辐射冷却)在晴朗无风或微风的夜晚,地面辐射很快冷却,贴近地面的大气层也随之降温。由于空气愈靠近地面,受地面的影响愈大,所以,离地面愈近,降温愈多;离地面愈高,降温愈少,因而形成了自地面开始的逆温(见下图:辐射逆温的生消过程)。随着地面辐射冷却速度加快,逆温逐渐向上扩展,黎明时达最强。一般日出后,太阳辐射逐渐增强,地面很快增温,逆温便逐渐自下而上消失。辐射逆温厚度从数十米到数百米,在大陆上常年都可出现,以冬季最强。冬季夜长,逆温层较厚,消失较慢,夏季夜短,逆温层较薄,消失较快
4、;。【图解】图a为正常气温垂直分布情形;在晴朗无云的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很快,贴近地面的气层也随之降温。离地面愈近,降温愈快,离地面愈远,降温愈慢,因而形成了白地面开始的逆温(图b);随着地面辐射冷却的加剧,逆温逐渐向上扩展,黎明时达最强(图c);日出后,太阳辐射逐渐增强,地面很快增温,逆温便逐渐自下而上地消失(图d、e)。2、平流逆温(空气平流)当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的地面或水面上,会发生接触冷却的作用。底层空气因受下垫面的影响而迅速降温,上层空气因距离较远,降温较慢,于是产生逆温。逆温的强弱,主要由暖空气和地面的温差决定。温差越大,逆温越强。冬半年,在中纬度的沿海地区,因为那里海陆的温差显著,
5、当海上暖空气流到大陆上时,常常出现平流逆温。3、地形逆温:常发生在山地、盆地和谷地中。由于山坡散热快,山坡上的冷空气会沿斜坡下沉到谷底和盆底,谷底原来较暖的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从而出现温度的倒置现象。这样的逆温主要是在一定的地形条件下形成的,所以称为地形逆温。这种逆温常使山谷和盆地的辐射逆温得到加强,往往持续数天而不会消失。如美国的洛杉矶因周围三面环山,每年有两百多天出现逆温现象。4、锋面逆温:对流层中,冷暖空气相遇,暖空气密度小,爬升到冷空气的上面,两者之间形成一个倾斜的过渡区即锋面。在锋面上,如果冷暖空气的温度差比较显著,也可出现逆温。如下图,从A点上空气温垂直分布的情况可见,由下面的冷
6、空气到上面的暖空气,等温线通过锋面的区域时必有曲折,曲折的程度视两种气团间的温度对比而决定,曲折段(如图中BC段)就出现了逆温层。由于锋面是从地面向冷空气上方倾斜的,逆温层也随锋面的倾斜而呈倾斜状态。因此逆温现象只能在冷空气所控制的地区内观察到。而且,逆温的高度与观测点相对于地面锋线的位置有关,观测点距地面锋线愈近,逆温高度愈低。(三)逆温的利与弊1、利:由于逆温的出现会阻碍空气垂直对流的发展,所以逆温的好处有: 可以抑制沙尘暴的发生,因为沙尘暴发生的条件是大风、沙尘、强对流运动。 逆温出现在高空,对飞机的飞行极为有利。因为飞机在飞 行中不会有大的颠簸,飞行平稳。同时,万里晴空提高了能见度,使
7、飞行更加安全。2、弊:不管是何种原因形成的逆温,对天气和大气污染的扩散都有相当大的影响,都会对空气质量产生很大影响。由于逆温层的存在,造成对流层大气局部上热下冷,大气层结稳定,阻碍了空气垂直运动的发展,使大量烟尘、水汽凝结物等聚集在它的下面,易产生大雾天气,使能见度变坏,尤其是城市及工业区上空,由于凝结核多,易产生浓雾天气,有的甚至造成严重大气污染事件,如光化学烟雾等。【典例剖析】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图4示意北半球中纬某区域的地形和8时气温状况剖面,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均20千米/时。据此完成13题。1.此时甲乙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况相比较A甲地比乙地稳定 B乙
8、地对流最旺盛C乙地比丙地稳定 D丙地最稳定2. 正午前后A甲地气温上升最快 B乙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C丙地刮起东北风 D甲地出现强劲的偏南风3. 该区域可能位于A黄土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华北平原 D东南丘陵答案1.D 2.B 3.D【对点演练】一、形成沙尘暴的条件主要是干旱、大风、较旺盛的上升流,若大气对流层中出现逆温现象,可抑制沙尘暴。读图,完成13题:1、若E处的高度为1000米,气温为10,要抑制沙尘暴的发生,F地的气温至少应降到( )A16B6 C4D42、图右侧是F地某日气温变化曲线图,该地最有可能出现沙尘暴的时段是( )A时段B时段C时段D时段3、若只考虑风力与沙源因素,我国北方地区的沙尘暴以冬春季最多,若再考虑地面状况及空气对流因素,则尤以初春最多,原因主要有 ( )初春与冬季比较,初春的土质更加松软干燥初春与冬季比较,初春的大风天气显著增多初春与冬季比较,初春出现逆温现象的时数增加初春与冬季比较,初春出现逆温现象的时数缩短ABCD答案:1D 2.C 3.C二、下图是某地气温垂直分布图,读后回答13题.1甲、乙、丙、丁四图中最有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是()A甲B乙 C丙 D丁2若该地气温由甲逐渐演变到丁,则造成气温垂直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台风过境晴朗无云冷空气南下热带海洋气团影响暖锋过境连续阴雨AB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新教材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 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 第一课 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1.2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教学设计 部编版必修2
- 企业报告与展示方案
- 2024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 3古诗三首《迢迢牵牛星》(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 人才中介协议书6篇
- 1 古诗三首 村晚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 人的由来 4.1.2 人的生殖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2023三年级数学上册 四 走进新农村-位置与变换 信息窗2 平移和旋转第1课时教学设计 青岛版六三制
- 2024秋八年级英语上册 Unit 5 Do you want to watch a game show Section B (2a-2e)教学设计(新版)人教新目标版
- 原物料管理与生产管理第二章
- 2025浙江温州市公用事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54人(第一批)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50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春季眉山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集中招聘5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及控制技术 课件 项目4 驱动电机控制系统结构原理与检测
- 小学生防诈骗课件
- 2025年菠萝种植市场分析报告
- 2025年湖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模拟卷(1)(含答案)
- (一模)2025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生物试卷(含答案)
- 专题05 首字母填空20篇(名校期末真题)-八年级英语下册重难点讲练全攻略(牛津上海版)
- 湖南省宁远一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 废钢助力钢铁行业电炉短流程发展研究 2025 -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