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管理系统毕业论文_第1页
图书管理系统毕业论文_第2页
图书管理系统毕业论文_第3页
图书管理系统毕业论文_第4页
图书管理系统毕业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文编码:首都师范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图书管理系统作 者: 蒋森 院 (系):抚顺职业技术学院 专 业: 计算机应用 _学 号: 0703030111 指导教师: 袁媛 日 期: 2010年4月 中文提要图书管理系统是典型的管理信息系统,其开发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对于前者要求建立起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强、数据安全性好的数据库。而对于后者则要求应用程序功能完备,易使用等特点。本文在第一章对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和图书管理系统进行了简明的介绍,并分析了开发图书管理系统所应进行的工作。第二章对数据库的设计和access的使用进行了系统分析,为深入理解数据库应用打下

2、了基础。第三章学习了具体的开发工具visual basic 6.0,对其数据库组件,数据库编程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的介绍。第四章分析了图书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需求,按照数据库设计理论的要求给出了系统需求说明书、局部er图、全局er图、系统关系模式,子模式,利用access建立了数据库。第五章进行了具体的程序设计,实现了数据库表的浏览,记录的添加、删除和修改,报表的生成,实现了多数据库表的连接操作,实现了多条件查询和模糊查询,并灵活实现了对不可更新查询结果集的更新操作,实现了主从表操作,实现了密码维护功能,最后,系统还可以导入数据库以对任意同结构的数据库进行操作设计充分利用visual basic

3、6.0、access数据库。关键词:管理 数据库 图书 access visual basic 6.0 english abstractthe books management system is a typic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its development mainly includes two aspects that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backstage database as well as the front of the application procedure development. esta

4、blishes the data uniformity and the integrity regarding former request is strong, the data security and a good database. however for the latter the request application procedure function is to be complety, easy to use and so on.this paper has carried on the concise introduction in the first chapter

5、to the database application system development and the books management system, and has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books management system management system should carry on. the second chapter has carried on the system analysis to the database design and the access use, has built the foundation for th

6、e thorough understanding database application. the third chapter has studied the development tool visual basic 6.0, to its database module, the database programming essential technology has carried on the system introduction. the fourth chapter has analyzed the book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ap

7、plication demand, has produced the system demand instruction, the partial er chart, the overall situation er chart, the system relations pattern according to the database design theory request, the sub- pattern, has established the database using access. the fifth chapter has carried on the concrete

8、 programming, has realized the database table browsing, the recording increase, the deletion and the revision, the report form production, has realized the multi- databases table connection operation, has realized the multi- conditions inquiry and the fuzzy inquiry, and nimbly realized to has not be

9、en possible to renew the inquiry result collection the renewal operation, has realized the host from the table operation, has realized the password maintenance function, finally, the system also might induct the database by to carry on the operation design to the free isostructuralism database fully

10、 to use visual basic 6.0, the access database.key words: management database book access visual basic 6.0目录第1章 前言 51.1 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简介 51.1.1 数据库 51.1.2 数据库管理系统 61.1.3 创建数据库 71.2 图书管理系统 71.3 系统所做工作 8第2章 数据库理论基础 82.1 数据库系统设计及范式分析 92.1.1 数据库系统设计 92.1.2 数据库设计范式分析11 2.2 access介绍112.2.1 access的发展现状112.2.2 ac

11、cess2000的运行环境13 第3章 应用系统开发工具14 3.1 visual basic概念143.2 vb访问数据库的方案比较15第4章 图书管理系统设计分析20 4.1 需求分析204.2 系统数据库设计214.2.1 概念设计214.2.2 关系数据库的逻辑设计234.2.3 数据库的实现23第5章 图书管理系统应用程序设计235.1 系统窗体模块组成245.2 数据模块窗体的设置245.3用户登录窗体的的实现255.4用户密码认证窗体的的实现255.5借阅者服务模块的实现26 5.5.1 图书查询功能的实现265.5.2 借阅者登录功能的实现275.5.3 借阅者借阅情况功能的实

12、现285.5.4 借阅者个人资料维护功能的实现285.6 工作人员图书借阅/归还模块的实现295.6.1 工作人员进行图书借阅功能实现295.6.2 工作人员进行图书归还功能实现295.7 图书馆管理员模块和管理员图书管理功能的实现30第6章 软件使用说明书346.1 软件概述346.2 使用说明34结 束 语37致 谢38参考文献39附 录40第1章前 言1.1 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简介在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之前,对开发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应当了解,对数据库的结构、开发数据库应用程序的步骤、开发体系及方法都应当有相当清晰的了解和认识。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满足用户长期需求的产品。开发的主

13、要过程为:理解用户的需求,然后,把它们转变为有效的数据库设计。把设计转变为实际的数据库,并且这些数据库带有功能完备、高效能的应用。数据库技术在计算机软件邻域研究中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主题,产生于60年代,30多年来数据库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一大批实用系统。并且,近年来,随着world wide web(www)的猛增及internet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数据库技术之时成为最热门技术之一。1.1.1 数据库数据库由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处理,dbms则由开发人员和用户通过应用程序直接或间接地使用。它主要包括四个要素:用户数据、元数据、索引和应用元数据。

14、用户数据目前,大多数主流数据库管理系统把用户数据表示为关系。现在把关系看作数据表。表的列包含域或属性,表的行包含对应业务环境中的实体的记录。并非所有的关系都同样符合要求,有些关系比其它关系更结构化一些。第二章描述了一个用以产生良好结构关系的过程,称作规范化。为了对比结构差的关系和结构好的关系之间的差别,以本文所设计的图书管理系统中的图书和图书借阅者关系为例来说明,假若设计关系r1(借书证号,姓名,性别,身份编号,身份证,联系电话,图书编号,图书名称,图书类别,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备注,价格,数量);这个关系的问题出在它有关于两个不同主题的数据,就是图书借阅者和图书。用这种方式构成的关系在进

15、行修改时,会出现问题。因为一个图书借阅者可能借阅多本书,如果某个图书借阅者的某个字段(如联系电话)出现变更,它所借阅的图书记录(可能多个)也就必须变化,这是不好的。因此数据用两个关系表示更好。现在如果某图书借阅者改变了它的联系电话,只有关系(表)user的对应行需要改变。当然,要想产生一个,显示图书名称及其借阅者联系电话的报表,就需要将这两个表的行结合起来。结果表明,将关系分别存储,在生成报表的时候将它们结合起来,比把它们存储在一个合成的表中更好。user(id,借书证号,姓名,班级,部门,职称,罚款)book(id,图书编号,书名,价格,类别,出版社,借出日期,是否借出) 元数

16、据数据库是自描述的,这就意味着它自身包含了它的结构的描述,这种结构的描述称作元数据。因为dbms产品是用来存储和操纵表的,所以大多数产品把元数据以表的形式存储,有时称作系统表。这些系统表存储了数据库中表的情况,指出每一个表中有多少列,那一列是主关键字,每一列的数据类型的描述,它也存储索引、关键字、规则和数据库结构的其他部分。在表中存储元数据不仅对dbms是有效的,对用户也是方便的,因为他们可以使用与查询用户数据同样的查询工具来查询元数据。索引第三种类型的数据改进了数据库的性能和可访问性,这种数据经常称作开销数据,尽管有时也采用其他类型的数据结构,如链表,但它主要还是索引。索引可以用来排序和快速

17、访问数据。下面以本人的图书管理信息系统中的book表为例来说明。假定数据在磁盘上是按图书编号的递增顺序排列的,用户想打印一个按图书名称排序的图书数据报表。为此,所有的数据都需要从源表中提取出来并排序,除非表很小,否则这是一个很费时的过程。或者,可以在图书名称字段上创建一个索引,该索引的条目按照图书名称排序,这样,该索引的条目可以读出来,并用来按顺序访问book数据。索引用于快速访问数据。例如,一个用户只想访问book表中图书类别值为01的那些学生。如果没有索引,则必须搜索整个源表;但有了索引之后,可以找到索引条目,并使用它来挑选所有合适的行。索引对排序和查找是有帮助的,但要付出代价。book表

18、中的行每次改变时,索引也必须改变,这意味着索引并非随意的,应该在真正需要时保存。 应用元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的第四种数据是应用元数据,它用来存储用户窗体、报表、查询和其他形式的查询组件。并非所有的dbms都支持应用组件,支持组件的dbms也不一定把全部组件的结构作为应用元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然而,大多数现代的dbms产品存储这种数据作为数据库的一部分。一般来说,数据库开发人员和用户都不直接访问应用元数据,想反,他们通过dbms中的工具来处理这些数据。1.1.2 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指数据库系统中管理数据的软件系统。dbms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对数据库的

19、一切操作,包括定义、更新及各种控制,都是通过dbms进行的。dbms总是基于某种数据模型,可以把dbms看成是某种数据模型在计算机系统上的具体实现。根据数据模型的不同,dbms可以分成层次型、网状型、关系型、面向对象型等。关系模型。关系模型主要是用二维表格结构表达实体集,用外键表示实体间联系。关系模型是由若干个关系模式组成的集合。关系模式相当于前面提到的记录类型,它的实例称为关系,每个关系实际上是一张二维表格。关系模型和层次、网状模型的最大判别是用关键码而不是用指针导航数据,表格简单用户易懂,编程时并不涉及存储结构,访问技术等细节。关系模型是数学化模型。设计子系统有一个方便数据库及其应用创建的

20、工具集。它典型地包含产生表、窗体、查询和报表的工具。dbms产品还提供编程语言和对编程语言的接口。运行子系统处理用设计子系统开发的应用组件。它所包含的运行处理器用来处理窗体和数据库的数据交互,以及回答查询和打印报表等。dbms引擎从其他两个组件接受请求,并把它们翻译成对操作系统的命令,以便读写物理介质上的数据。dbms引擎还涉及事务管理、锁、备份和恢复。1.1.3 创建数据库数据库模式定义了数据库的结构、表、关系、域和业务规则。数据库模式是一种设计,数据库和应用正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域是一列可能拥有的值的集合。必须为每一个表的每一列确定域。除了数据的物理格式外,还需要确定是否有些域对表来说是唯

21、一的。数据库模式的最后一个要素是业务规则,它是对需要反映在数据库和数据库应用程序中的业务活动的约束。业务规则是模式的一个重要部分,因为他们指定了无论什么数据变化到达dbms引擎,允许的数据值必须满足的约束。不管无效的数据变化请求是来自窗体的用户、查询/修改请求还是应用程序,dbms都应该拒绝。遗憾的是,不同的dbms产品用不同的方法实施业务规则。在某些情况下,dbms产品不具备实施必要业务规则的能力,必须以代码形式把它们编入应用程序。1.2 图书管理系统当今时代是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在各行各业中离不开信息处理,这正是计算机被广泛应用于信息管理系统的环境。计算机的最大好处在于利用它能够进行信息管

22、理。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控制,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大大的提高了其安全性。尤其对于复杂的信息管理,计算机能够充分发挥它的优越性。计算机进行信息管理与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密切相关,系统的开发是系统管理的前提。本系统就是为了管理好图书馆信息而设计的。图书馆作为一种信息资源的集散地,图书和用户借阅资料繁多,包含很多的信息数据的管理,现今,有很多的图书馆都是初步开始使用,甚至尚未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管理。根据调查得知,他们以前对信息管理的主要方式是基于文本、表格等纸介质的手工处理,对于图书借阅情况(如借书天数、超过限定借书时间的天数)的统计和核实等往往采用对借书卡的人工检查进行,对借阅者的借阅权限、以及借

23、阅天数等用人工计算、手抄进行。数据信息处理工作量大,容易出错;由于数据繁多,容易丢失,且不易查找。总的来说,缺乏系统,规范的信息管理手段。尽管有的图书馆有计算机,但是尚未用于信息管理,没有发挥它的效力,资源闲置比较突出,这就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的基本环境。数据处理手工操作,工作量大,出错率高,出错后不易更改。图书馆采取手工方式对图书借阅情况进行人工管理,由于信息比较多,图书借阅信息的管理工作混乱而又复杂;一般借阅情况是记录在借书证上,图书的数目和内容记录在文件中,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和管理员也只是当时对它比较清楚,时间一长,如再要进行查询,就得在众多的资料中翻阅、查找了,造成查询费时、费力。如要对

24、很长时间以前的图书进行更改就更加困难了。基于这些问题,我认为有必要建立一个图书管理系统,使图书管理工作规范化,系统化,程序化,避免图书管理的随意性,提高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能够及时、准确、有效的查询和修改图书情况。1.3 系统所做工作1) 了解应用开发工具的现状2) visual basic 6.0编程基础3) access基础4) 设计数据库;设计界面5) 开发数据库。数据库实现的一些功能有数据和数据说明的醒目显示;多条件的查询、多条记录的检索、模糊查询;数据文件某种存储格式导入数据窗体,经过数据完整性校验存入数据库;数据库安全性的设计;数据库的设计、数据接口、界面的设计。第2章 数据库

25、理论基础一个成功的信息管理系统,是建立在许多条件之上的,而数据库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和关键技术。信息管理系统所涉及的数据库设计分五个步骤:数据库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与加载测试。(1) 数据库需求分析的任务是将业务管理单证流化为数据流,划分主题之间的边界,绘制出dfd图,并完成相应的数据字典。(2) 概念设计的任务是从dfd出发,绘制出本主题的实体关系图,并列出各个实体与关系的纲要表。(3) 逻辑设计的任务是从e-r图与对应的纲要表出发,确定各个实体及关系的表名属性。(4) 物理设计的任务是确定所有属性的类型、宽度与取值范围,设计出基本表的主键,将所有的表名与字段名英文化(

26、现在很多软件能支持中文字段,如access,我就是用的中文字段名),实现物理建库,完成数据库物理设计字典。(5) 加载测试工作贯穿于程序测试工作的全过程,整个录入、修改、查询、处理工作均可视为对数据库的加载测试工作。要设计出一个好的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除满足系统所要求的功能外,还必须遵守下列原则:1 基本表的个数越少越好。2 主键的个数越少越好。键是表间连接的工具,主键越少,表间的连接就越简单。3 字段的个数越少越好。4 所有基本表的设计均应尽量符合第三范式。数据库的设计中,如何处理多对多的关系和如何设计主键,是两个有着较大难度、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下面我们着重从access应用、数据库设计范

27、式和查询优化等方面来分析本课题的系统关键技术和实现难点并加以解决。2.1数据库系统设计及范式分析信息系统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大量的数据获得管理所需要的信息,这就必须存储和管理大量的数据。因此建立一个良好的数据组织结构和数据库,使整个系统都可以迅速、方便、准确地调用和管理所需的数据,是衡量信息系统开发工作好坏的主要指标之一。2.1.1 数据库系统设计数据库设计主要是进行数据库的逻辑设计,即将数据按一定的分类、分组系统和逻辑层次组织起来,是面向用户的。数据库设计时需要综合企业各个部门的存档数据和数据需求,分析各个数据之间的关系,按照dbms提供的功能和描述工具,设计出规模适当、正确反映数据关系、数据冗

28、余少、存取效率高、能满足多种查询要求的数据模型。数据库设计的步骤是:(1) 数据库结构定义:目前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有的是支持联机事务处理cltp(负责对事务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存储)的操作型dbms,有的可支持数据仓库、有联机分析处理clap(指为支持决策的制定对数据的一种加工操作)功能的大型dbms,有的数据库是关系型的、有的可支持面向对象数据库。针对选择的dbms,进行数据库结构定义。(2) 数据表定义:数据表定义指定义数据库中数据表的结构,数据表的逻辑结构包括:属性名称、类型、表示形式、缺省值、校验规则、是否关键字、可否为空等。关系型数据库要尽量按关系规范化要求进行数据库设计,

29、但为使效率高,规范化程度应根据应用环境和条件来决定。数据表设计不仅要满足数据存储的要求,还要增加一些如反映有关信息、操作责任、中间数据的字段或临时数据表。(3) 存储设备和存储空间组织:确定数据的存放地点、存储路径、存储设备等,备份方案,对多版本如何保证一致性和数据的完整性。(4) 数据使用权限设置:针对用户的不同使用要求,确定数据的用户使用权限,确保数据安全。(5) 数据字典设计:用数据字典描述数据库的设计,便于维护和修改。为了更好地组织数据和设计出实际应用数据库,应该注意如下问题:规范化地重组数据结构:对数据进行规范化表达,这在后面将会具体讨论。关系数据结构的建立:在进行了数据基本结构的规

30、范化重组后,还必须建立整体数据的关系结构。这一步设计完成后数据库和数据结构设计工作基本完成,只待系统实现时将数据分析和数据字典的内容代入到所设计的数据整体关系结构中,一个规范化数据库系统结构就建立起来了。 建立关系数据结构涉及三方面内容:确定关联的关键指标项并建立关联表;确定单一的父系记录结构;建立整个数据库的关系结构。 (1)链接关系的确定 在进行了上述数据规范化重组后,已经可以确保每一个基本数据表(我们简称为表)是规范的,但是这些单独的表并不能完整地反映事物,通常需要通过指标体系整体指标数据才能完整全面地反映问题。也就是说在这些基本表的各宇段中,所存储的是同一事物不同侧面的属性。那么计算机

31、系统如何能知道哪些表中的哪些记录应与其它表中的哪些记录相对应,它们表示的是同一个事物呢?这就需要在设计数据结构时将这种各表之间的数据记录关系确定下来。这种表与表之间的数据关系一般都是通过主或辅关键词之间的连接来实现的。因为在每个表中只有主关键词才能唯一地标识表中的这一个记录值(因为根据第三范式的要求,表中其它数据字段函数都依赖于主关键词),所以将表通过关键词连接就能够唯一地标识出某一事物不同属性在不同表中的存放位置。 (2)确定单一的父子关系结构 所谓确定单一的父系关系结构就是要在所建立的各种表中消除多对多(以下用m:n来表示)的现象,即设法使得所有表中记录之间的关系呈树状结构(只能由一个主干

32、发出若干条分支,而不能有若干条主干交错发出若干条分支状况)。所谓的“父系”就是指表的上一级关系表。消除多对多关系可以借助于e-r图的方法来解决,也可以在系统分析时予以注意,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消除这种m:n情况的办法也很简单,只需在二表之间增加一个表,则原来m:n的关系就改成了m:1,1:n的关系了。确定数据资源的安全保密属性:一般dbms都提供给我们自己定义数据安全保密性的功能。系统所提供的安全保密功能一般有8个等级(0-7级),4种不同方式(只读、只写、删除、修改),而且允许用户利用这8个等级的4种方式对每一个表自由地进行定义。 定义安全保密性的方法一般有如下几种: a原则上所有文件都定

33、义为4级,个别优先级特别高的办公室(终端或微机的入网账号)可定义高于4级的级别,反之则定义为低于4的级别。 b统计文件(表)和数据录入文件一般只对本工作站定义为只写方式,对其它工作站则定义为只读方式。 c财务等保密文件一般只对中工作站(如财务科等)定义为可写、可改、可删除方式,对其它工作站则定义为只读方式,而且不是每个人都能读,只有级别相同和高级别者才能读。2.1.2数据库设计范式分析 建立起一个良好的数据指标体系,是建立数据结构和数据库的最重要的一环。一个良好的数据指标体系是建立db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我们完全可以认为所建指标体系中的一个指标类就是关系数据库中的一个基本表,而这个指标

34、类下面的一个个具体指标就是这个基本表中的一个字段。但如果直接按照这种方式建库显然还不能算最佳。对于指标体系中数据的结构在建库前还必须进行规范化的重新组织。 2.2 access介绍2.2.1 access的发展现状access 计算机论文网,是office办公套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刚开始时微软公司是将access单独作为一个产品进行销售的,后来微软发现如果将access捆绑在office中一起发售,将带来更加可观的利润,于是第一次将access捆绑到office97中,成为office套件中的一个重要成员。现在它已经成为office办公套件中不可缺少的部件了。自从1992年开始销售以来

35、,已经成为世界上最流行的桌面数据库管理系统。access的新版本功能变得更加强大。不管是处理公司的客户订单数据;管理自己的个人通讯录;还是大量科研数据的记录和处理,人们都可以利用它来解决大量数据的管理工作。 access的基本功能及其内部结构 access具有三大功能:建立数据库;数据库操作;数据通讯 access的内部结构:access数据库是关系型数据库,具有表的特性,在access数据库中,包括表、查询、窗体、报表、页、宏和模块七个对象,这些对象用于收集、存储和操作各种不同的信息。它们功能如下 :(1)利用表对象存储信息,(2)利用查询对象搜索

36、信息;(3)利用窗体对象查看信息;(4)利用报表对象显示信息;(5)利用页对象显示数据访问页信息;(6)利用宏对象完成自动化工作;(7)利用嵌入模块实现复杂功能 access数据库的构成access数据库是一系列数据基本表、表与表之间的关系、查询、窗体、报表、页、宏和模块的集合,这些成分统一组织在一个以.mdb为后綴的数据库文件中。 (1)数据基本表 表是保存数据或信息的主要场所,它是一个二维表,二维表的行称为一个记录,存储某个实体的整体信息,是表的基本单位。表的一列称为一个字段,存储实体的一个属性的信息,是表的可访问的最小逻辑单位。表都应有至少一个关键字,它可使表中的记录惟一

37、。 (2)表与表之间的关系 在一个数据库中包含的若干个表中,表与表之间存在着一些联系。 (3)查询 在数据库中的表中检索出特定信息,以满足用户的需要。 查询可分为选择查询和动作查询,选择查询信息并不改变表对象中的信息,可对记录进行分组,并且对记录作总计、计数、平均值等其他类型的总和计算。动作查询则在完成对数据的查找后再对表中信息进行处理,如生成一个新表、完成删除、添加记录等操作。 查询结果可以二维表的形式显示,但它不是基本表,每一个查询只记录该查询的操作方式。 (4)窗体 窗体实际上是一个类似于窗口的人机交互界面,使用窗体主要是为用户提供一个友好的数据操作界面。 (5)报表 报表通常是我们进行

38、信息处理的最终产物,用来输出检索到的信息,可以显示或打印出来。 (6)宏 宏是若干个access命令的序列,它可以简化一些经常性的操作。如用户可以在窗体中设置一个命令按扭,当用鼠标单击这个按钮是,就会执行一个指定的宏。 (7)模块 模块是用access2000所提供的visual basic语言编写的程序段。有两种基本类型:类模块和标准模块。对于复杂的自动处理操作,使用宏难于实现时,可使用vba来编写程序。 (8)web页 这是access2000新增的功能,它使得access2000与internet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它,用户可以直接建立web页,在网络上发布数据库信息。 2.2.2 acc

39、ess2000的运行环境 (1)硬件环境 cpu:586以上计算机 内存:32m 驱动器:软驱、光驱和硬盘 彩色显示器、打印机等 (2)软件环境 windows95/98/me/2000、nt4.0中文操作系统 第3章 应用系统开发工具3.1 visual basic上海趣联网络工作室, 概念为了理解应用程序开发过程,先要理解 visual basic 赖以创建的一些关键概念。因为 visual basic 是 windows 开发语言,所以有必要与 windows 环境保持一定的相似性。如果不熟悉 windows 编程,就需要明白在 windows环境下编程和在其它环境下编程的一些根本性的差

40、别。windows 的工作方式:窗口、事件和消息全面地讨论 windows 的内部工作机制将需要整整一本书的容量。没有必要深入了解所有的技术细节。windows 的工作机制,简单地说就是三个关键的概念:窗口、事件和消息。不妨简单地将窗口看作带有边界的矩形区域。也许已经了解几种不同类型的窗口:如,windows 95 的“资源管理器”窗口、文字处理程序中的文档窗口或者弹出提示有约会信息的对话框。除了这些最普通的窗口外,实际上还有许多其它类型的窗口。命令按钮是一个窗口。图标、文本框、选项按钮和菜单条也都是窗口。microsoft windows 操作系统通过给每一个窗口指定一个唯一的标识号(窗口句

41、柄或 hwnd)来管理所有的窗口。操作系统连续地监视每一个窗口的活动或事件的信号。事件可以通过诸如单击鼠标或按下按键的操作而产生,也可以通过程序的控制而产生,甚至可以由另一个窗口的操作而产生。每发生一次事件,将引发一条消息发送至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处理该消息并广播给其它窗口。然后,每一个窗口才能根据自身处理该条消息的指令而采取适当的操作(例如,当窗口解除了其它窗口的覆盖时,重显自身窗口)。可以想像,处理各种窗口、事件和消息的所有可能的组合将有惊人的工作量。幸运的是,visual basic 使您摆脱了所有的低层消息处理。许多消息由visual basic 自动处理了,其它的作为事件过程由编程者自

42、行处理。这样可以快速创建强大的应用程序而毋需处理不必要的细节。事件驱动模型在传统的或“过程化”的应用程序中,应用程序自身控制了执行哪一部分代码和按何种顺序执行代码。从第一行代码执行程序并按应用程序中预定的路径执行,必要时调用过程。在事件驱动的应用程序中,代码不是按照预定的路径执行,而是在响应不同的事件时执行不同的代码片段。事件可以由用户操作触发,也可以由来自操作系统或其它应用程序的消息触发,甚至由应用程序本身的消息触发。这些事件的顺序决定了代码执行的顺序,因此应用程序每次运行时所经过的代码的路径都是不同的。因为事件的顺序是无法预测的,所以在代码中必须对执行时的“各种状态”作一定的假设。当作出某

43、些假设时(例如,假设在运行来处理某一输入字段的过程之前,该输入字段必须包含确定的值),应该组织好应用程序的结构,以确保该假设始终有效(例如,在输入字段中有值之前禁止使用启动该处理过程的命令按钮)。在执行中代码也可以触发事件。例如,在程序中改变文本框中的文本将引发文本框的 change 事件。如果 change 事件中包含有代码,则将导致该代码的执行。如果原来假设该事件仅能由用户的交互操作所触发,则可能会产生意料之外的结果。正因为这一原因,所以在设计应用程序时理解事件驱动模型并牢记在心是非常重要的。交互式开发传统的应用程序开发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明显的步骤:编码、编译和测试代码。但是 visual

44、basic 与传统的语言不同,它使用交互式方法开发应用程序,使三个步骤之间不再有明显的界限。在大多数语言里,如果编写代码时发生了错误,则在开始编译应用程序时该错误就会被编译器捕获。此时必须查找并改正该错误,然后再次进行编译,对每一个发现的错误都要重复这样的过程。visual basic 在编程者输入代码时便进行解释,即时捕获并突出显示大多数语法或拼写错误。看起来就像一位专家在监视代码的输入。除即时捕获错误以外,visual basic 也在输入代码时部分地编译该代码。当准备运行和测试应用程序时,只需极短时间即可完成编译。如果编译器发现了错误,则将错误突出显示于代码中。这时可以更正错误并继续编译

45、,而不需从头开始。由于 visual basic 的交互特性,因此可以发现在开发应用程序时,您自己正频繁地运行着您的应用程序。通过这种方式,代码运行的效果可以在开发时进行测试,而不必等到编译完成以后。3.2vb访问数据库的方案比较中国计算机教学网, 用visual basic访问数据库有许多可供选择的方案,但是选择那种方案更能使开发队伍和应用软件在今天处于有利位置并且适应将来的发展方向呢?这些解决方案各有什么特点?本文将说明这些问题,帮助使用vb5的用户和准备使用vb5的用户选择和决定哪种数据库访问方案对现在很有意义而且适应将来的应用程序。 当今,rdo2.0是visual basic访问关系

46、型odbc数据源的最佳界面接口,就如dao/jet是jet和isam(顺序索引查找方法)类型数据源首选的访问接口一样。这两种方法都完整的集成于visual basic中,并且形成了visual basic核心的数据访问策略。rdo2.0的数据访问速度远快于rdo1.0的访问速度,并且rdo和dao都已发展为相当成熟的技术。因此假如用户需要访问odbc数据源,可以使用rdo;如果需要访问isam或jet类型数据源,那么就使用dao/jet。 active data objects(ado)作为另一种可供选择的技术出现,正在逐渐代替其他数据访问接口。由于rdo同ado的体系结构非常相似,因此当需要

47、将rdo数据接口转换为ado时,仍可以使用rdo设计的代码。有人曾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否现在就使用ado?虽然vb5使用ado的数据访问接口是可能的,但对于目前ado的使用状况,将rdo2.0或dao3.5同ado做比较显得意义并不很大。所以回答是:如果感觉方便,还是尽早转移到ado,这意味着应用软件对各种数据访问接口将继续予以支持。ado是独立于开发工具和开发语言的简单而且容易使用的数据接口,同ado相比,其他数据访问接口都会黯然逊色。所有的数据源都可以通过ado来访问,在今天已逐渐成为现实。vb访问数据库技术的历史综观过去的几年,使用visual basic的客户曾设计出数不胜数的程序和组件

48、来建立商务解决方案。大约80%以上的应用程序是用来访问以下这些数据的:ascii文本文件、sql数据库以及大型机数据库。早期的visual basic数据访问工具只是简单的ascii文件的访问工具,极少数sql server的前端应用程序是使用鲜为人知的数据接口vbsql编写的。然而,在visual basic 3.0时代许多用户强调需转移访问包含远程数据源的isam数据,为此microsoft设计了microsoft jet database engine(或简称为jet)和data access object(dao),使得visual basic access开发人员很容易地同jet接口

49、。直至前两年,对visual basic和其使用者的需求又包含了更快的访问远程数据和对odbc数据源访问的优化。当选择在此讨论的哪种技术是最佳技术时? 要注意两点:代码的重用和开发者实现选择的数据库访问方案的能力。设计者常常为实现或追求一种更特别的性能而使用有更多控件的奇异方案,这样设计出来的应用程序只会支持起来更复杂或维护时更困难。开发人员和他们的管理人员需要在visual basic的开发小组和各种数据库接口开发小组中注意避免这种趋势。这些小组协调努力简化vb5中的数据访问接口会使程序的安全性和速度更好。vb5也包含了全新的查询连接生成器,即user connection设计器,它使用vi

50、sual basic新的activex设计器体系结构,对要编程的数据访问提供设计时的支持。允许在设计时创建连接并查询对象(基于rdo rdoconnection和rdoquery对象)。并把这些连接和查询对象当作工程级对象。可预先设置属性、定义新属性和方法并给对象编写代码来捕捉事件。这不仅为响应由连接和查询而引起的事件,而且为在运行时调用已有存储过程和用户定义的查询提供了简单的方法。使用user connection设计器这种技术,代码可减少10倍,性能却没有任何损失。现在用vb5来建服务器端组件或前端应用程序,可以使用的数据库接口方案至少有九种。每一种方案都可满足用户特定的需要,比如特殊的数

51、据源和用户开发的技能等。visual basic访问数据库的现状下面的表格列出了目前在vb5中有效的数据访问接口方法,一部分是简单的应用程序接口界面(apis),但大部分是组件对象模型界面(com)。这两类数据库接口界面事实上在任何一种开发语言中都包括。 接 口 界 面访 问 对 象16/32 位 支 持vbsql通 过db-library 访 问 微 软 的sql server16 位 和32 位odbc api任 何 一 种odbc 数 据 源16 位 和32 位dao/jet本 地 的jet/access .mdb、 顺 序 索 引 数 据 库(isam) 和 任 何odbc 数 据 源

52、。16 位 和32 位dao/odbc direct任 何 一 种odbc 数 据 源( 经 过rdo)32 位rdo 2.0任 何 一 种odbc 数 据 源(level 或 )32 位ado *任 何 一 种odbc 数 据 源 和 任 何 经 过ole db 界 面 接 口 的 数 据 源32 位*ado不包括在vb5中,目前的许多网络产品支持ado如:iis、visual studio等,也会发行在vb的下一版本vb6中。 上表列出了用vb5程序代码访问数据库的几种接口界面,但是许多开发人员也使用一些数据库绑定的控件来实现一些简单重复的功能如:用户数据的输入、显示、筛选等接口界面。vb

53、也支持对多种数据源访问的控件,这些控件在vb和com界面接口之间起着媒介作用。这些控件提供了一种减少代码实现数据访问的途径,该方法简化了代码并使程序员不必亲自处理检索和更新数据的底层结构和机制。它赋予程序员很大的灵活性,因为可以使用同样的对象、属性和方法来处理各种不同的数据库格式。同时,如果从一种数据库格式变到另一种格式(例如,将本地的microsoft access数据库转换为网络上的sql server数据库),只需变动少量的代码就可以适应这种改变。甚至可以创建这样的应用程序,在单一的查询或报表中连接来自多个不同数据库的表。数 据 绑 定 控 件访 问 对 象16/32 位 支 持data

54、 controldao/jet 数 据 界 面 接 口16 位 和32 位data control/odbc directdao/odbc direct 数 据 界 面 接 口32 位remotedata control/rdcrdo 数 据 界 面 接 口32 位advanced data connector/adc *ado 数 据 界 面 接 口32 位*ado不包括在vb5中,目前的许多网络产品支持ado如:iis、visual studio等,也会发行在vb的下一版本vb6中。 经过数年发展,odbc技术日臻完善已成为访问远程数据的主要方法,而jet成为本地jet和isam数据接口的首选方案。虽然这些方法在不同程度上有功能交迭的地方,在论证选用数据库访问的方法时,主要还应满足用户在特殊应用程序中对具体数据接口的访问。并不是所有人对数据访问中的一些缩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