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高中政治 第4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同步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2021学年高中政治 第4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同步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2021学年高中政治 第4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同步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2021学年高中政治 第4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同步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2021学年高中政治 第4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同步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第1课时传统文化的继承1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2传统文化的继承性表现在哪些方面?(1)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2)传统建筑的继承。建筑艺术被称为凝固的艺术,并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3)传统文艺的继承。文学艺术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中国传统文艺以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等为代表,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4)传统思想的继承。它已成为中华文化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2、3如何正确理解传统文化的特征及其作用?(1)传统文化的特征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2)传统文化的作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4我们应如何对待传统文化?(1)面对传统文化,要辩

3、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具体来说就是,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和剔除。区分文化、传统文化、先进文化。(1)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的总称。包括意识形态部分和非意识形态部分。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并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和政治。文化又具有世界性和民族性两个特征。文化有先进的文化和落后的文化之分。(2)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

4、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其中有优秀的部分和落后的部分,应批判地继承。(3)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它在本质上是一定社会先进的经济和政治在文化形态上的反映,又对先进的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先进文化代表着社会发展方向,体现着最广大人民的意愿和要求。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一种先进文化。误区历史上存在的文化就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传统文化不仅存在于历史中,而且存在于现实中,渗透在现实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历史上产生的文化如果没有被人类传承下来,那就不是传统文化。辨析传统文化在

5、世代相传中是一成不变的。(1)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2)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一方面,是指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这些基本特征是不变的;但是另一方面,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3)观点认为“传统文化一成不变”是错误的,是对其“相对稳定性”的片面理解。警示传统文化的影响作用具有两重性。传统文化有精华与糟粕之分,对社会和人的发展具有双重性影响,是起积极作用,还是起消极作用,要取决于传统文化的性质和传统文化是否能够做到因时而变、与时俱进。1(P39)(1)你知道它们的由来吗?如果知道,请说出来与同学们分享。(2)结合自己的经验,你

6、还能列举出传统文化的哪些特点?可否用一两个事例加以说明?提示(1)针灸起源于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针刺法萌发于新石器时代,当人们发生某些病痛或不适时,用尖锐的石器按压疼痛不适的部位,使原有的症状减轻或消失。最早的针具是砭石,后来逐渐发展成青铜针、铁针、金针、银针,直到现在用的不锈钢针。灸法的起源与火的发现和使用有着密切关系,当身体有不适时,用火烘烤得以减轻,继而用各种树枝作为施灸工具,逐渐发展到针灸。针灸早在公元6世纪就传到了朝鲜、日本等国,现在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已传到世界各地。京剧,清朝光绪年间形成于北京。其前身为徽剧,通称皮簧戏,同治、光绪两朝,最为盛行。同治、光绪年间皮簧班中陆

7、续出现了一批著名演员,他们善于吸取其他地方戏的各种优点,并在艺术形式方面敢于革新尝试,迅速促进了皮簧戏的发展,终于形成一个崭新的剧种京剧。近百年来,这个剧种遍及全国,已成为中国影响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剧种。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近代经过考证,关于中国文字起源,一般认为在距今约5 0006 000年左右的黄河中游仰韶文化时期,已经创造了文字。我们的汉字,从图画、符号到创造、定型,由古文大篆到小篆,由篆而隶、楷、行、草,各种形体逐渐形成。在书写应用汉字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世界各民族文字中独一的、可以独立门类的书法艺术。(2)传统文化还具有相对稳定性、鲜明的地域性等特点。例如:我国的传统文化崇尚

8、“信”,今天我们仍然强调“诚实守信”,构建诚信社会。2(P40)(1)你知道上述习俗的由来和演变吗?(2)在你看来,这些习俗能够保留至今的原因是什么?提示(1)一般认为元宵节以汉武帝在正月上辛祠祭拜为其开端,大约从公元3世纪开始,慢慢形成的一种节日;元宵节在南北朝时发展成为一固定的节日。元宵节赏灯的习俗始于汉朝,隋唐时发展成盛大的灯市;吃元宵的习俗始于宋朝,意在祝福全家团圆和睦,在新的一年中康乐幸福。端午节的起源据说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的诗人屈原。屈原本是楚国的大夫,热爱祖国,后因小人诬陷离间而被流放。楚国被秦国攻陷后,屈原百感交集,心情沉痛,投入汨罗江自尽。人们划船在江中打捞屈原的尸体,后又包

9、粽子投入江中,防止鱼吃屈原的尸体,后来演变为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还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少数民族的风俗,可根据班级学生实际情况,让学生自己查阅、收集资料来回答。(2)这些习俗能够保留至今的原因主要是传统习俗具有继承性,在日常生活中,传统习俗总是无声地感染和熏陶着一代又一代人,使人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习惯;传统习俗也都经历了一个不断自我筛选和去粗取精的过程。3(P40)(

10、1)你所居住的地方有些什么样的传统民居?你能指出这些民居所展现的传统文化内涵吗?(2)有人说,传统民居占用了太多的土地资源,在人口日益增多的今天,我们应该将其彻底抛弃。你赞同这种观点吗?提示(1)同学们可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来回答。(2)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蒙古族的蒙古包,哈萨族、藏族使用的毡房,易建易拆,是移动的,使用非常方便,不占用土地资源;有些传统民居确实占地过多,但传统建筑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历史、文化、科学价值,又有艺术欣赏价值和技术参考价值,在今天还有很好的旅游观赏价值。因此,应当予以适度保留,不可全部抛弃。4(P41)毛泽东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

11、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提示毛泽东重视对传统思想的继承,提倡要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思想进行吸收、消化、总结,做中国优秀传统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5(P43)你认为,传统文化对现实生活是财富还是包袱?你能够用事例说明你的观点吗?提示传统文化对现实生活是财富还是包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例如,“忠”是我国古代伦理道德的最高原则,左传中的“临患不忘国,忠也”,要人们尽自己最大努力,为维护国家利益而献身,是积极的,对现实生活来说就是财富,应该提倡;而宋代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封建忠君思想对现实生活来说是包袱,应该抛弃。1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钢结构建筑“鸟巢”(

12、国家体育场)(见下图)和世界上首个基于“气泡理论”建造的多面体钢架结构建筑“水立方”(国家游泳中心),正在成为北京城新的标志性建筑。这被称为()A传统习俗 B凝固的艺术C民族精神的火炬 D传统思想答案B解析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22020年清明节,献花、植树、朗诵、折纸船、网上祭奠等文明祭奠形式开始取代放鞭炮、烧纸钱等旧习俗,成为很多地方人们寄托哀思的方式。这给我们的启示是()A文化的发展必须否定传统B文化的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C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前提D传统文化随着社会的变迁被现代文明所取代答案B解析A、D观点错误,C不能体现。3不管是中国内地、港澳台地区还是旅居国外的华人,每到清明都会祭

13、祖扫墓,端午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赏月,重阳登高,除夕吃年夜饭。这说明()A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具有时代性和稳定性B传统习俗因时而变,具有鲜明的民族性C传统习俗移风易俗,对社会生活产生深远影响D传统文化根深蒂固,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答案D解析材料强调传统文化的影响和作用,应选D。4和谐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之一。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经常运用“和”的观念阐发他们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理念。今天,我们所说的“和以处众”、“政通人和”、“和谐社会”、“内和外顺”等都是这一思想的延伸。这说明()A传统文化是一成不变的B传统文化体现了浓厚的历史色彩C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继承性D先进文化只能

14、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合理内核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由“都是这一思想的延伸”可见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继承性,故应选C。A、B、D均不符合题意。5以下分别是2020年多哈亚运会、2020年广州亚运会和2020年北京奥运会会徽。用文化的眼光看,这些运动会徽表明()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大众文化具有民族性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先进文化具有时代性A B C D答案A解析不能体现,运动会会徽体现出文化的多样性和继承性。6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曾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安身立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对我们树立和落实以人为

15、本的科学发展观富有启迪。这说明()传统文化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先进的现代文化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弘扬传统文化就能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我们要善于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A B C D答案B解析优秀文化有精华与糟粕之分,错误。72020年是我国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第三年,文化部采取多项措施积极推进。之所以要保护传统文化,是因为()没有文化的保护与继承,就没有文化的发展与创新传统文化始终对社会起积极的促进作用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A B C D答案B解析传统文化对社会的作用具有两重性,错误;不是原因。1.全面理

16、解传统文化含义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形式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等特点相对的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作用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就会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如果一成不变就会阻碍社会进步、妨碍人的发展应持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2.我国的传统文化形式比较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含义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文学艺术,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影响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中国古代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写

17、下了光辉的一页有悠久的历史,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地位它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它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例子元宵节看花灯吃汤圆、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中秋节赏月吃月饼等北京菊儿胡同京剧、评剧、诗赋、散文、书法等“大同”世界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第2课时文化在继承中发展1如何认识和处理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1)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在这一过程中,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

18、化,这就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2)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2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哪些?(1)社会制度的更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2)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当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3)思想运动。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3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1)教育是人类特有

19、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拓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关系。(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主要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而言。是指要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侧重于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2)“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主要对文化创新而言。指在文化继承中,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的过程。是创造新文化

20、、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3)“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前后相继的一个过程。深化为什么对传统文化要进行继承和发展?(1)可能性。一方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与时俱进。如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贵和”思想,今天仍显现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努力中,同时获得了社会主义的新内涵。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作为特定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传统文化的作用也主要体现在精神力量上,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2)必要性。传统文化中包含精华和糟粕两个方面。其中的精华部分,

21、是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剔除。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则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也就是说,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自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误区文化继承就是接受传统文化,文化发展就是摒弃传

22、统文化,文化传承就是文化继承。(1)传统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对于传统文化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落后、腐朽的东西,必须加以改造或剔除。(2)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文化,而是要有所淘汰,有所发扬,从而使文化得到发展。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我们才能够做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3)简单地认为文化继承就是要接受传统文化,文化发展就是摒弃传统文化,把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对立起来,在思想认识上是片面的,在行动上是有害的。(4)文化

23、传承与文化继承是有区别的。文化传承是指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由此可见,文化传承既包括文化继承,又包括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当然,他们之间也存在联系,文化传承是建立在文化继承的基础上,没有继承就不可能有发展,就谈不上文化传承。二者不能等同。注意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对文化发展影响的程度是不相同的。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思想运动都会对文化的发展产生影响,甚至影响巨大。而社会制度的更替导致的是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形态,是质变,所以对文化的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应是社会制度的更替。1(P43)我们今天常常针对什么问题使用“实事求是”这个词?谈谈你的看法。提示我们今天所说的“实事求是”是指在生活、

24、工作、学习中,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由此可以看出,我们不能拘泥于传统文化,而应创造性地加以发展。2(P44)你是如何看待这两种观点的?请说出理由。提示(1)观点一是片面的。认为我国古代教育思想有消极方面,应予以摆脱这些消极的方面的影响是正确的。但我国古代教育思想中也有“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结合”的正确思想,对此我们应予以借鉴吸收,不能全部抛弃。(2)观点二也是片面的。我国古代教育思想有许多合理成分,但也有不少消极成分,正确的做法是批判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是全面回归古代教育思想。3(P45)从超越时空局

25、限的意义看,现代信息技术对文化传播和发展具有什么样的影响?提示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声音、图像、文字、活动影像等多种方式,对文化资源进行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打破了时间、地域的限制,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继承、交流与发展。4(P46)你能否根据现有的历史知识,谈谈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学说的见解?提示(1)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其主要内容是“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孔子提出“仁”的学说,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倡广泛地理解、体贴他人,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孔子讲的“克己复礼”,是说做人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2)老子认为“道”是凌驾于天

26、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本原,他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老子从“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出发,倡导政治上“无为而治”,以“无事取天下”。老子哲学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他指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3)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兼爱”就是无等差的爱,无论任何人,都不分轻重厚薄;“非攻”就是反对不义的兼并战争,主张各国和平相处。(4)韩非子崇尚法,强调法的重要性,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要求人人必须遵守法;韩非子还认为社会不断发展变化,历史永远不会倒退,主张变法革新。5(P47)在你看来,上述教育方式各有什么特点?不同的教育方式对

27、文化传承具有哪些影响?提示(1)私塾是一种个别化教学,老师逐个向学生传授知识,一个教师只能教几个至多个学生;无固定、统一教材,教育质量主要取决于教师个人水平。课堂教学是按学生的年龄和知识水平编班,以班为单位实施教学,每班人数固定,教师按课程表上课;课堂教学有统一和固定的教学内容,按规定的教学计划、大纲(或课程标准)和教科书进行教学,有固定的教师,课堂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网络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将整个学习活动,从教育者到受教育者直至教学资源的使用,实现真正的共享和社会化,打破了时空界限,扩大了教育规模;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学习计划,通过人机交互等众多途径及时寻求教师指导

28、与帮助,实现个别化学习。(2)私塾这种教育方式依靠老师对学生的教授,将自身知识传给学生,对文化传承有一定的作用,但规模小,影响有限。课堂教学这种教育方式,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使学校成为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网络学习这种方式,使文化传承的方式和手段发生了根本变革,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1“实事求是”一词源自班固所著的汉书,本意是一种治学态度和方法,毛泽东把它加以马克思主义的改造,变成了一个意义重大的哲学命题,赋予了新的境界。从中可以看出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是()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发展与继承是相互独立的两个方面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A B C D答案

29、C解析观点错误,排除。22020年9月22日,国际孔子文化节在曲阜揭幕,文化节的主题为“走近孔子、感悟圣城”。儒家学说,千百年来为中国历朝历代所广泛尊崇,儒家思想的广泛影响与孔子设立私学、广收门徒有关,这告诉我们()教育是文化发展、创新的根本途径教育具有文化传递的特定功能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A B C D答案C解析该题考查儒家思想的广泛影响与孔子设立私学、广收门徒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启示,选。错误,实践才是文化发展、创新的根本途径。不符合题意。用排除法选出C。3毛泽东曾热情赞扬鲁迅,称他是当时“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文化新军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肯定“鲁迅的方向

30、,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这表明()A思想运动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会促进文化的发展B文化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C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D文化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答案A解析鲁迅先生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思想家,被誉为“旗手”“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表明了思想运动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故选A。4随着FLASH动画、三维动画、全息动画等崭新的动漫形式的出现,动漫文化又开始得以繁荣与飞跃。其主要原因是()A文化交流的发展 B科学技术的进步C社会制度的更替 D思想运动的开展答案B5现在人们提倡素质教育,利用先进的教育手段和方式,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由应试教

31、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对文化传承的影响是()A不利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B教育方式的变革,对人类文化的传承将产生积极影响C教育就是把传统文化传递给下一代D不管教育方式如何变化,不会对传统文化产生影响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教育方式变革对文化传承的影响。A、D两项说法错误,C项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说明了教育方式变革对文化传承的影响。6二人转是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东北民间艺术,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赵本山提倡“绿色二人转”,把糟粕和“不太干净”的东西去掉,加入更加吸引人的乡土气息;通过影视剧、各地巡演把二人转推向全国,“转”向世界,受到全国群众与海外华人的热烈欢迎和大力支持。在演出中,亮绝活、讲互动,加入拉丁舞

32、、桑巴舞等其他元素;谋创新、融诸艺,既以“说唱扮舞绝”为主,又融合京剧、舞蹈等表演形式于一体,丰富了表演形式和内容。如今,二人转已成为人民群众的另一种文化生活享受。(1)上述材料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哪些特点?(2)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绿色二人转”的发展成长过程。答案(1)体现了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相对稳定性、民族性等特点。(2)绿色二人转的发展成长过程体现了文化传承中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绿色二人转”是在继承传统二人转的基础上,赋予其新形式、新内涵而发展壮大起来的。“绿色二人转”的发展成长过程也体现了在社会实践基础上的文化创新过程。“绿色二

33、人转”在演出中,亮绝活、讲互动,加入拉丁舞、桑巴舞等其他元素;谋创新、融诸艺,既以“说唱扮舞绝”为主,又融合京剧、舞蹈等表演形式于一体,丰富了表演形式和内容。解析题目以东北二人转的发展为背景材料,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和文化的传承。传统文化的继承性、相对稳定性、民族性等特点均有体现;第(2)问主要涉及继承与发展的关系。1.全面深刻理解传统文化。(1)是什么: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2)为什么: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34、是财富,它架起了我们前进的阶梯,维持着我们的社会秩序,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认同感,否则,我们的生活将失去精神家园。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自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3)怎么做:正确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反之,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和剔除。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既反对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守旧主义”,又反对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2无论是发展文化

35、,还是继承文化,都要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二者不存在先后顺序,不存在谁轻谁重的问题。3区分文化继承与文化传播:文化继承主要是文化纵向积累的过程,侧重于本民族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文化传播主要是文化横向积累的过程,侧重于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2020年9月22日至30日,国际孔子文化节隆重召开,文化节以“走近孔子,感悟圣城”为主题,是一项融纪念活动、文化活动、旅游活动、学术活动、科经贸活动于一体的大型国际性节庆活动。它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有利于

36、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开放、繁荣经济、增进友谊,成为山东走向世界,世界了解山东的重要平台。(1)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什么?(2)“走近孔子,感悟圣城、同根一脉、共建和谐”说明了什么?(3)为什么举办国际孔子文化节?提示(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即“推陈出新,革故鼎新”。(2)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作为特定历史发展的产物,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走近孔子,感悟圣城、同根一脉、共建和谐”,说明在我们传统文化的血脉中,始终涌动着对祖国统一的强烈认同感。(3)举

37、办国际孔子文化节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加强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相互了解,发展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关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建设和谐世界。文化和经济相互交融,文化能够反作用于经济。举办国际孔子文化节有利于发展山东经济。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1在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上,从古到今“和”字的不断演进,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什么特点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特点。2周杰伦的歌曲东风破采用了中国戏曲的旋律;王力宏的歌曲中也多次借鉴了戏曲的成分,这体现了文化的继承性、传统文化文艺的继承。32020年1月25日是全

38、球华人的盛大节日,世界各地的中国人都欢度春节,这体现了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4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中国给了世界一个无与伦比的奥运会开幕式,展现了中华悠久的文化,这体现了科学技术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当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5经济发展靠科技,科技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这体现了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62 500多年前的儒家思想深刻影响着当今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这体现了传统思想的继承,中国传统思想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社会具有深刻的影响。

39、7在21世纪的今天,重男轻女等封建迷信思想仍然在部分人心中根深蒂固,这体现了文化具有继承性和相对独立性。8我国已在世界各国建立了200多所孔子学院,宣传儒家思想。我们对待孔子思想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9对待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因为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一、选择题1在传统文化中被称为民族精神火炬的是()A传统习俗 B传统建筑C传统文艺 D传统思想答案 C解析 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指传统文艺,选C。2020年5月1日,拉萨市民热切期盼的罗布林卡广场改造工程胜利竣工。这是一项完善城市功能、保护世界文化

40、遗产、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民心工程”。据此回答23题。2下列属于传统文化特点的是()具有民族的特色一旦形成永远不变 具有强大的继承性 在本民族有广泛的认同性A B C D答案C解析 传统文化随时代发展而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不是永远不变的,排除。3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总保留着基本特征。这说明()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B传统文化是凝固不变的 C传统文化是凝固的艺术 D传统文化是不会消失的 答案 A解析 材料强调传统文化的稳定性,选A。B、C、D观点错误。4中国传统文化重德治而轻法治。而中国共产党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作为治国方略。这是因为()A只有抛弃传统文化,才能求得新发展B传统文

41、化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始终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C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始终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D传统文化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才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答案 D解析 传统文化有精华与糟粕之分,其作用具有两重性,A、B、C观点错误,排除。5“小康社会”是在活用传统思想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提出的,既包含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也融汇了丰富的时代色彩。党提出小康社会的目标是()A对我国传统社会理想的回归 B对我国传统思想的摒弃C对我国传统思想的继承和发展D对西方人文思想的借鉴答案 C解析 “既包含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也融汇了丰富的时代色彩”体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选C。6对待中国传统

42、文化,既有过“兼收并蓄、全盘继承”的守旧主义,也有“全盘抛弃,彻底西化、完全欧美”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这两种态度的共同错误在于()A否定了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B违背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C否定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D违背了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答案 D解析“全盘继承”和“全盘抛弃”没有认识到传统文化有精华与糟粕之分,选D。A、B、C不符合题意。7经历了工业革命之后,西欧各国普遍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大力鼓励科学理论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19世纪因而被称作“科学的世纪”。这表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不可分 世界文化在不断发展进步 科技进步对文化发展有重要影响

43、 思想运动是文化变革的先导A B C D 答案 C解析 材料强调世界文化在发展以及科技对文化发展的作用,与题意无关。8下列对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A文化要发展就不能继承,传统文化对发展是一种束缚B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C要讲继承就不能讲发展,讲发展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D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形态,就只有发展没有继承答案 B解析 A、C、D观点错误,排除。92020年2月,新学期开学之际,山东省教育厅厅长齐涛强调,要大力发展山东的教育事业,这是因为()教育在提高综合国力和增强民族凝聚力中居于基础性的地位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的作用优秀

44、人才只能在学校教育中培养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A B C D答案 B解析 观点错误,排除。10一位中学生在谈到自己对传统文化漠视的“理由”时振振有词:“现在竞争太激烈了,学生们都在忙着学习高科技,无暇顾及传统文化。”这是发生在“佛山文化传统知多少”论坛上的真实情景。为此,有识之士强烈呼吁,要强化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教育,这是因为()继承是为了发展,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有益的东西传统文化钳制着我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A B C D答案 A解析 不是原因,观点错误。11“清明祭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送元宝,烧纸钱,这是古人留下的方式,而2020年的清明节出现了新气象,一些地区出现了鲜花祭祖、植树祭祖,在祭祖扫墓追思先辈的同时,为山野增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