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期末测试卷部 编 版 语 文 七 年 级 下 学 期期 末 测 试 卷学校_ 班级_ 姓名_ 成绩_一、积累与运用(24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各题。阅读那几天的日记是可怕的。天气变得愈来愈_,寒季比平常来得更早。他们鞋底下的白雪由软变硬,结成厚厚的_,踩上去就像踩在三角钉上一样,每走一步都要粘住鞋,刺骨的寒冷_着他们已经疲惫不堪的躯体。他们往往一连几天畏缩不前,走错路,每当他们到达一个贮藏点时,就稍稍高兴一阵,日记的字里行间重新闪现出信心的火焰。在阴森森的一片寂寞之中,始终只有这么几个人在行走,他们的英雄气概不能不令人钦佩。最能证明这一点的莫过于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博士,在离死只有寸
2、步之遥的时候,他还在继续进行着自己的科学观察。他的雪橇上,除了一切必需的载重外,还拖着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1. 依次填入横线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a. 恶劣 冰棱 侵蚀b. 糟糕 冰凌 侵蚀c. 恶劣 冰凌 吞噬d. 糟糕 冰棱 吞噬2. 下列对语段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畏缩不前”指害怕而不敢上前。b. “他们的英雄气概不能不令人钦佩”这里的“不得不”用双重否定表示肯定,写出了对斯科特一行人由衷的敬佩之情。c. 这段话写出了在恶劣的环境中,斯科特一行艰难行进,不得不停止科学观察。d. 文中画线句子是细节描写。通过威尔逊博士在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的情况下仍不忘科学观察和研
3、究这一细节,可以看出威尔逊博士不畏艰险的英雄气概。3.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矗立(ch) 谰语(ln) 凹凼(dng) 屏息凝神(bng)b. 校补(jio) 哺育(p) 修葺(q) 怏怏不乐(yng)c. 殷红(yn) 诘问(ji) 愧怍(zu) 颠沛流离(fi)d. 纠纷(ji) 赘(zhu) 毋宁(w) 深恶痛绝(w)4.依次填空,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在我的房间外面,有一段没有被屋瓦遮掩的蓝天,_。我常常出神地凝视着那些美丽的星星,_。这些眼睛每一霎动,就像赠予我一次祝福。_,我的眼睛湿润了。天幕上的几颗明星我抬头便可以望见我抬头可以望见嵌在天幕上的几颗明星他们像一
4、个人的眼睛,带着深深的关心望着我,从不厌倦他们带着深深的关心望着我,从不厌倦,像一个人的眼睛无数蓝空里眼睛似的闪烁着的星子被我望着望着蓝空里眼睛似的闪烁着的无数星子a. b. c. d.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又到酷暑时节,学校再次发出不要到陌生水域游泳,更不要独自一人游泳。b. 好读书,读好书,形成了习惯,你就可以与智慧结伴而行,与高尚朝夕相处。c. 一个人能否约束自己的言行,不但要靠严明的纪律,还要靠自己的品德修养。d. 即使每天锻炼一个小时,健康快乐才能伴你一辈子,因为好体魄是成功的前提。6.名著阅读。(1) 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其代表作有“海洋三部
5、曲”_、海底两万里、_。(2) 海底两万里中有不少让人印象深刻的人物,请选择你喜欢的一个进行分析:_。7.综合性学习。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弘扬传统,知礼孝亲,某校七年级(1) 班开展“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下列任务。(1) 知孝道请收集有关孝亲的经典名句,写出你最喜欢的一句。_(2) 明孝义请仿照所给例句写一句话,把你对“孝”的理解表达出来。 例句: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_(3) 践孝行作为中学生的你,将如何用实际行动孝敬父母及长辈。_8.经典诗文默写填空。(1) 可怜夜半虚前席,_。(2) 周敦颐爱莲说中写君子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
6、敢轻侮的句子是_,_。(3) 无丝竹之乱耳,_(4) _,化作春泥更护花。二、古诗文阅读(16分) (一)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9. 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10. 诗人善于把抽象的事理寓于具体的形象中。请联系生活实际探究这首诗揭示的人生哲理。(二)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甲】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
7、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乙】莲以夏开,惟避暑山庄之莲至秋乃开,较长城以内迟一月有余。然花虽晚开,亦复晚谢,至九月初旬,翠盖红衣,宛然尚在。苑中每与菊花同瓶对插,屡见于圣制诗中。盖塞外地寒,春来较晚,故夏亦花迟。至秋早寒而不早凋,则莫名其理。今岁恭读圣制诗注,乃知苑中池沼汇武列水之三源,又引温泉以注之,暖气内涵,故花能耐冷也。(选自阅微草堂笔记,有删改) 【注】莲以夏开:莲花在夏日开放。圣制诗:皇上写的诗。乾隆到避暑山庄时写过“荷花仲见秋,惟应此热泉”的诗句。名:说出。武列水:武烈河,滦河支流。11. 用“/”标出下列
8、句子朗读停顿,限两处。今 岁 恭 读 圣 制 诗 注1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 当求之于上流( ) (2) 但知其一( ) (3) 盖塞外地寒( ) (4) 故花能耐冷也( ) 1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2) 惟避暑山庄之莲至秋乃开。14. 甲文告诉我们探究事理要依据实践,不可主观臆断。依照此理,分析乙文中莲花“晚开”而“不早凋”的原因。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贫穷,不是她的烙印王旭她低着头,手指缠着衣角,看上去十分拘谨。穿的衣服明显不合体,小小地缚在身上,双肘的部位还粗糙地缝着两块颜色极不谐调的补丁。
9、这是河北省一个极偏僻的小山村。没有公路,没有电话,没有电视,甚至连照明灯都刚刚接上不久。村民们只依靠山上零散的几颗枣树勉强维持着生存。这里的孩子,不要说读书,即使是温饱,亦是极难保障的。看着面前一摞摞崭新的书本,女孩清澈的眼神里闪烁着希望的光。“阿姨,这些书和本子,都是给我的吗?”她小心翼翼地抚摸着书本,语气中有怀疑。“是的,全是给你的。喜欢吗?”我帮她理了理有些杂乱的头发,心中疼惜不已。“真的?都是给我的?”她又问,眼中夹杂着不确定与期盼。“当然,我们可以拉勾。”我伸出小指,对女孩微笑。她怯生生地伸出手,将细瘦却已粗糙的指头跟我勾在一起。突然,灿烂的笑如菊花般盛开在她的脸上。这时,电视台的小
10、张拿着话筒走过来,摄影师小罗也摆好了架势准备录像。如晴好的天空突然飘过一大片乌云,女孩明媚的笑容顷刻黯然。她把书轻轻地放回原处,小小的身子开始慢慢后退。“怎么了?没关系的,如果不会说,叔叔可以教你。”小张走过去拉她。她继续往后退着,眼泪也一颗颗滴落下来。我走上前问:“为什么伤心,可以跟阿姨说吗?”女孩用袖子抹了一下眼睛,哽咽道:“阿姨,我不想上电视,别让他们拍我好吗?”她解释着,小脸急得通红,“我知道,我现在很穷,但是我保证,我一定努力学习。我不会穷一辈子的。”我的心倏地一疼。小张的话筒缓缓落下,小罗也默默地将摄像机收了起来。我将书本放到她手里:“孩子,其实你一点都不穷。回家去吧,好好读书,你
11、的心愿一定会实现的。”她笑了,眼睛弯成月牙儿。我知道,此刻她的内心,已有向上的力量在升腾。车走出很远,尘土飞扬中,那个小小的影子仍站在原地。一路上,大家都沉默不语。这个仅仅 12 岁的女孩,教我们懂得了:贫穷,不是一个人永远的烙印。(节选自读者2008年第19期,有删改) 15. 文中女孩在接受赠书的过程中,心情几起几落。请从文中找出能表明她心理变化的词语,填入下面横线上。怀疑_兴奋_欣喜16. 品味语言须从似无意处品出有意来。请对下面的两个句子加以赏析。她低着头,手指缠着衣角,看上去十分拘谨突然,灿烂的笑如菊花般盛开在她的脸上。17. 文章倒数第二段中,“我”对小女孩说:“孩子,其实你一点都
12、不穷。”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二) 对一只蝴蝶的关怀李汉荣初夏的一个上午,我去河边散步,看见河湾的岸边一个小男孩和小女孩神情紧张专注,好像在讨论一件重要的事情。我轻轻走近他们,才看见他们正在营救一只在水面上盘旋挣扎着的花蝴蝶。那蝴蝶也许翅膀受伤了,跌入水中又使翅膀过于沉重而无法飞行。小男孩将一枝柳条伸向水面,但柳条太短,小女孩又折了一枝柳条,解下自己的红头绳将两根柳条接起来,终于够着那只蝴蝶了,然而它仍然不配合,不知道赶快爬上这小小“生命线”。小女孩急忙摘下头上的蝴蝶形发卡,系在柳条的一端,让小男孩投向水面的蝴蝶附近,示意它:这是你的同伴来搭救你了,你不认识我们,你总该认识你的同伴
13、吧。果然,那弱小的蝴蝶扇动几下翅膀,缓缓地挨近这一只“蝴蝶”,缓缓地爬上这只“蝴蝶”结实的翅膀,小男孩慢慢地将柳条移向岸边,蝴蝶终于上岸了,两个孩子快乐得又说又笑起来。我以为事情到此结束了,然而,两个孩子又商量起了这只蝴蝶今后的生活。他们小心地把蝴蝶放在阳光下的草地上正开放着的一丛野蔷薇花上,让它一边晒太阳,一边汲取花蜜。但是,他们仍觉得这种安排不到家,他们担心贪嘴的鸟啄食了这需要安静疗养的可怜蝴蝶,就采了几片树叶搭起一个简易的绿色“避难所”,将蝴蝶护在里面。他们相信,待它安静休息一些时候,伤口愈合,体力恢复,它就能重新飞舞在春天的原野上。今天上午我本来是不准备出门的,想待在家里读书或写作。不
14、知道什么原因我还是出门了。多亏我走出了门,在书本之外,我读到了春天最纯洁、最生动的情节。在我小小的文字之外、在生硬的键盘之外,两个孩子和那只蝴蝶、那片水湾,组合成真正满含温情和诗意的意象。在我的思路之外,孩子们的思路才真正通向春天深处,通向万物深处,通向心灵深处。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了许多。首先我觉得我的善心比孩子们淡漠得多也少得多,或许我更关心的是自己的生存、利益、脸面、尊严,而对其他生命和生灵的生存处境及他(它) 们所受到的伤害,并不是太关心,即使关心,也不是感同身受和倾力相助,即使关心了,也并非完全不求回报。总之,我觉得,仅就善良、纯洁这些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而言,我们不是与日俱增,而是与日
15、俱减。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人性中的“水土流失”也会逐渐加剧,而流失的,恰恰是善良、纯洁这些人性的好水土,内心的河流渐渐变得混浊,泥沙俱下。细想来,这是多么可惜的事情。人性的好水土流失了,纯真情怀少了,实用理性多了,率真少了,算计多了,在这一多一少的增减过程里,人们的情感和心灵,就渐渐出现轻度或重度的“荒漠化”了。由这样荒漠化的人组成的人群和社会,岂不是大沙漠?那时不时呼啸着扑面而来、飞沙走石、遮天蔽日的,莫不是人性和人心的沙尘暴?那两个可爱的孩子,他们是这个早晨的天使。他们对一只蝴蝶的同情、对事物的爱,是真正出自善良的天性和纯洁的内心。除了爱,他们没有别的动机,爱在爱中满足了。不求回
16、报的爱,才是大爱、真爱。不求回报的爱,也许才会获得事物本身乃至整个大自然更丰厚的回报。(选自读者2016 年第3期,有删改) 18. 文章中小男孩和小女孩对一只蝴蝶的关怀体现在三件事上,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_19. 文章第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20. 文章第段结尾处加点的两个词语“大沙漠”“沙尘暴”的含义各是什么?请列举一个日常生活中体现“人性和人心的沙尘暴”的事例。21. 读了这篇文章后,小男孩和小女孩对一只蝴蝶关怀,以及这件事带给作者的深思等内容,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四、作文(50分) 22.写作。2020年,14亿中国人正在经历一场非同寻常的抗疫之战,中国人
17、民在应对疫情中表现出的坚韧不拔、负重自强的民族品格,让世界为之动容!白衣战士:冲锋,朝着最危险的地方;科研人员:战“疫”,“逆行”在最前线;八方支援:接力,汇聚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澎湃力量。爱心正在传递,战“疫”接力攻坚,一个个人,一件件事,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请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一篇话题作文,作为献给共和国的礼物。题目:以“那一刻,让我感动”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1) 以“那一刻,让我感动”为题目。(2)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 要有真情实感,要努力做到有创意有创见。(4) 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人名。(5) 字数不得少于500字。答案与解析一、积累与运用(24分) 阅读下面
18、语段,完成下列各题。阅读那几天的日记是可怕的。天气变得愈来愈_,寒季比平常来得更早。他们鞋底下的白雪由软变硬,结成厚厚的_,踩上去就像踩在三角钉上一样,每走一步都要粘住鞋,刺骨的寒冷_着他们已经疲惫不堪的躯体。他们往往一连几天畏缩不前,走错路,每当他们到达一个贮藏点时,就稍稍高兴一阵,日记的字里行间重新闪现出信心的火焰。在阴森森的一片寂寞之中,始终只有这么几个人在行走,他们的英雄气概不能不令人钦佩。最能证明这一点的莫过于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博士,在离死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他还在继续进行着自己的科学观察。他的雪橇上,除了一切必需的载重外,还拖着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1. 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
19、恰当的一组是( ) a. 恶劣 冰棱 侵蚀b. 糟糕 冰凌 侵蚀c. 恶劣 冰凌 吞噬d. 糟糕 冰棱 吞噬2. 下列对语段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畏缩不前”指害怕而不敢上前。b. “他们的英雄气概不能不令人钦佩”这里的“不得不”用双重否定表示肯定,写出了对斯科特一行人由衷的敬佩之情。c. 这段话写出了在恶劣的环境中,斯科特一行艰难行进,不得不停止科学观察。d. 文中画线句子是细节描写。通过威尔逊博士在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的情况下仍不忘科学观察和研究这一细节,可以看出威尔逊博士不畏艰险的英雄气概。【答案】1. c 2. c【解析】【1题详解】第一空:恶劣,非常坏,坏到接近于极点。常
20、用做形容天气,环境,也广泛用于形容人的品行、作风等思想方面。糟糕,指事情或情况不好。因为此处是用来形容天气,所以应用“恶劣”。第二空:冰棱,冰柱。冰凌,冰、冰块。根据前面的“厚厚的”,可知此处应用“冰凌”。第三空:侵蚀,逐渐侵害使受消耗或损害。吞噬,整个地吞下去。因为他们此时置身于恶劣的环境当中,所以应用“吞噬”。故选c。【2题详解】c这一细节表现了威尔逊博士献身科学,坚毅执着的精神,而不是“不畏艰险的英雄气概”。故选c。3.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矗立(ch) 谰语(ln) 凹凼(dng) 屏息凝神(bng)b. 校补(jio) 哺育(p) 修葺(q) 怏怏不乐(yng)c.
21、 殷红(yn) 诘问(ji) 愧怍(zu) 颠沛流离(fi)d. 纠纷(ji) 赘(zhu) 毋宁(w) 深恶痛绝(w)【答案】a【解析】【详解】b.pb;yngyng;c.ynyn;fipi;d.ww;故选a。4.依次填空,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在我的房间外面,有一段没有被屋瓦遮掩的蓝天,_。我常常出神地凝视着那些美丽的星星,_。这些眼睛每一霎动,就像赠予我一次祝福。_,我的眼睛湿润了。天幕上的几颗明星我抬头便可以望见我抬头可以望见嵌在天幕上的几颗明星他们像一个人的眼睛,带着深深的关心望着我,从不厌倦他们带着深深的关心望着我,从不厌倦,像一个人的眼睛无数蓝空里眼睛似的闪烁着的星子被我望着望
22、着蓝空里眼睛似的闪烁着的无数星子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第一空:应为句,因为此句中的“天幕上”紧承上一句中的“蓝天”。第二空:应为句,因为此句中的“像一个人的眼睛”与此空后一句中的“这些眼睛”联系紧密。第三空:应为句,此句与此空后一句“我的眼睛湿润了”在语义上构成了因果关系。故选d。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又到酷暑时节,学校再次发出不要到陌生水域游泳,更不要独自一人游泳。b. 好读书,读好书,形成了习惯,你就可以与智慧结伴而行,与高尚朝夕相处。c. 一个人能否约束自己的言行,不但要靠严明的纪律,还要靠自己的品德修养。d. 即使每天锻炼一个小时,健康快
23、乐才能伴你一辈子,因为好体魄是成功的前提。【答案】b【解析】【详解】a成分残缺,缺少中心语,应在句末加上“的号召”;c两面对一面,应删去“否”;d关联词使用不当,应把“即使”改“如果”,“才”改为“就”;故选b。6.名著阅读。(1) 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其代表作有“海洋三部曲”_、海底两万里、_。(2) 海底两万里中有不少让人印象深刻人物,请选择你喜欢的一个进行分析:_。【答案】 (1). (1)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2). 神秘岛 (3). (2) 在“尼摩船长、阿龙纳斯教授、仆人康塞尔、鱼叉手尼德.兰”中任选一个分析。分析略。【解析】【详解】(1)“海洋三部曲”包括:格兰
24、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儒勒凡尔纳的作品形象夸张地反映了19世纪机器时代人们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意志和幻想,并成为西方和日本现代科幻小说的先河,我国的科幻小说大多也受到他作品的启发和影响。(2)开放类试题,任选一个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分析即可。如:尼摩船长制造并驾驶鹦鹉螺号,从南极到北极,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几乎游遍了海洋上的每一个角落。他利用鹦鹉螺号攻击侵略自己祖国印度的英国侵略者的军舰,他还利用在海底打捞获得的巨额财富援助那些被压迫的民族和穷苦的民众,支持他们为争取独立而进行正义的斗争。7.综合性学习。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弘扬传统,知礼孝亲,某校七年级(1) 班开展“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的综
25、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下列任务。(1) 知孝道请收集有关孝亲的经典名句,写出你最喜欢的一句。_(2) 明孝义请仿照所给例句写一句话,把你对“孝”的理解表达出来。 例句: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_(3) 践孝行作为中学生的你,将如何用实际行动孝敬父母及长辈。_【答案】 (1). (1) 百善孝为先。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不孝的人是世界上最可恶的人。 (2). (2) 仿句:孝是设身处地的理解,孝是心动行动的付出孝是知恩顺意的回报,孝是春去秋来的坚持。 (3). (3) 示例:尊重父母及长辈,聆听他们的教诲,采纳他们的合理化建议,努力学习
26、,健康成长。学会与父母及长辈沟通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理解他们的付出,在感情上让他们感受到晚辈的关心。尽自己所能,不给父母及长辈添麻烦,为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解析】这是一道综合性学习试题。(1) 本题考查经典名句的积累。解答时,主要靠学生平时的知识积累。此题可以是诗文的名句,也可以是名著中的名句,注意题干的要求,名句必须是有关孝亲的内容。(2) 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作答仿写类题目时,一定要看清题目的具体要求,分析透彻例句的特征,掌握遣词造句的必要方法。所仿写的句子一定要与例句主题相关,格式相同,修辞一样。此题可以运用对偶的形式,写出“孝”的具体表现。(3) 本题考查语言的实际运用能
27、力。本题为开放性题目,没有固定答案。学生解答时,注意要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解答本题。如减轻父母的负担,多与父母进行交流,感恩父母等。8.经典诗文默写填空。(1) 可怜夜半虚前席,_。(2) 周敦颐爱莲说中写君子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的句子是_,_。(3) 无丝竹之乱耳,_。(4) _,化作春泥更护花。【答案】 (1). (1) 不问苍生问鬼神 (2). (2) 亭亭净植, (3).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 (3) 无案牍之劳形 (5). (4) 落红不是无情物【解析】【详解】诗词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不能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注意:苍、植、亵、牍。二、古诗文阅读(
28、16分) (一)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9. 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10. 诗人善于把抽象的事理寓于具体的形象中。请联系生活实际探究这首诗揭示的人生哲理。【答案】9. 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或阻碍历史前进步伐的落后势力。 10. 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上,我们都要有一个较高的立足点和较为长远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避开种种假象的迷惑,排除前进道路上的重重障碍,向理想之境迈进。(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词语内涵的解读。解答时,结合诗句内容和意境分析即
29、可。“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意思是: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在生活中“我”心胸宽广,自然不怕重重困难挫折挡住“我”前进的脚步,表现了作者乐观无畏的精神态度。故而“浮云”在这里引申为困难、挫折,或阻碍历史前进脚步的消极落后势力。【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中哲理的理解。“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这本是咏物抒怀之句,却也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山中的浮云能够遮住登山人的双眼,而人类社会这座高峰上又有多少“遮望眼”的“浮云”,无论生活或学习,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才到看到理想中的美好
30、境界,从而避开前进途中种种诱惑,排除前进路上的重重障碍,直达理想的境界。(二)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甲】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乙】莲以夏开,惟避暑山庄之莲至秋乃开,较长城以内迟一月有余。然花虽晚开,亦复晚谢,至九月初旬,翠盖红衣,宛然尚在。苑中每与菊花同瓶对插,屡见于圣制诗中。盖塞外地寒,春
31、来较晚,故夏亦花迟。至秋早寒而不早凋,则莫名其理。今岁恭读圣制诗注,乃知苑中池沼汇武列水之三源,又引温泉以注之,暖气内涵,故花能耐冷也。(选自阅微草堂笔记,有删改) 【注】莲以夏开:莲花在夏日开放。圣制诗:皇上写诗。乾隆到避暑山庄时写过“荷花仲见秋,惟应此热泉”的诗句。名:说出。武列水:武烈河,滦河支流。11. 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限两处。今 岁 恭 读 圣 制 诗 注1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 当求之于上流( ) (2) 但知其一( ) (3) 盖塞外地寒( ) (4) 故花能耐冷也( ) 1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2) 惟
32、避暑山庄之莲至秋乃开。14. 甲文告诉我们探究事理要依据实践,不可主观臆断。依照此理,分析乙文中莲花“晚开”而“不早凋”的原因。【答案】11. 今 岁/ 恭 读 /圣 制 诗 注 12. (1). (1) 求:寻找 (2). (2) 但:只 (3). (3) 盖:表推断,原来是 (4). (4) 耐:禁得住 13. (1) 一定会将石头底下迎着水流的地方冲刷成坑洞。(2) 只有避暑山庄的莲花到了秋季才开。 14. “晚开”的原因:避暑山庄地处塞外,气候偏寒,莲花开的迟(或“塞外地寒,春来较晚,故夏亦花迟。”) “不早凋”的原因:养莲花的池沼水温高(或“苑中池沼汇武列水之三源,又引温泉以注之,暖
33、气内涵,故花能耐冷也。”) 【解析】【11题详解】本题考查断句。作答时,一定要在正确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根据前后词语之间的语义联系来划分停顿。有了一定的积累以后可以根据语感直接作答。这个句子的意思是:今年读皇上写的诗的详注。故断句为:今岁/恭读/圣制诗注。【12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平时注意多积累归纳,加强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重点虚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的理解与识记,并学会迁移运用。求,一词多义,寻找。但,本义,只。盖,一词多义,表推断,原来是。耐,本义,禁得住。做题时要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13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
34、确。注意:(1) 啮,咬,这里是冲刷的意思。坎穴,坑洞。(2)惟,只有。之,的。到,到了。乃,才。【14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根据“盖塞外地寒,春来较晚,故夏亦花迟”可得莲花“晚开”的原因。根据“乃知苑中池沼汇武列水之三源,又引温泉以注之,暖气内涵,故花能耐冷也”可得莲花“不早凋”的原因。【点睛】译文:甲:一位老河兵听说了讲学家的观点,又笑着说:“凡是落入河中的石头,都应当在河的上游寻找它。正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轻浮,水流不能冲走石头,水流反冲的力量,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侵蚀沙子形成坑洞。越激越深,当坑洞延伸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倾倒在坑洞中。像这样再冲刷,石头又
35、会再次转动,像这样不停地转动,于是反而逆流朝相反方向到上游去了。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显得) 很疯狂;在石兽沉没的地方寻找它们,不是(显得) 更疯狂了吗?”结果依照他的话去(寻找) ,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到了石兽。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根本道理的情况有很多,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乙:莲花在夏天开放,只有避暑山庄的莲花到了秋天才开放。比长城以内晚了一个多月。然而花虽然晚开,也晚谢。到了九月上旬,碧绿的叶子,红色的花,还都存在。苑中经常和菊花对着插在同一个瓶子里,经常在皇上写的诗中见到这种情景。原来是塞外之地寒冷,春天来得晚,所以夏天花开的就迟。到了秋天冷
36、得早也不会早凋谢,就说不出其中的道理了。今年读皇上写的诗的详注,才知苑中的池塘汇聚武烈河的三个源头,又把温泉水引入,内里蕴含着暖气,所以花才能耐寒。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贫穷,不是她的烙印王旭她低着头,手指缠着衣角,看上去十分拘谨。穿的衣服明显不合体,小小地缚在身上,双肘的部位还粗糙地缝着两块颜色极不谐调的补丁。这是河北省一个极偏僻的小山村。没有公路,没有电话,没有电视,甚至连照明灯都刚刚接上不久。村民们只依靠山上零散的几颗枣树勉强维持着生存。这里的孩子,不要说读书,即使是温饱,亦是极难保障的。看着面前一摞摞崭新的书本,女孩清澈的眼神里闪烁着希望的光。“阿
37、姨,这些书和本子,都是给我的吗?”她小心翼翼地抚摸着书本,语气中有怀疑。“是的,全是给你的。喜欢吗?”我帮她理了理有些杂乱的头发,心中疼惜不已。“真的?都是给我的?”她又问,眼中夹杂着不确定与期盼。“当然,我们可以拉勾。”我伸出小指,对女孩微笑。她怯生生地伸出手,将细瘦却已粗糙的指头跟我勾在一起。突然,灿烂的笑如菊花般盛开在她的脸上。这时,电视台的小张拿着话筒走过来,摄影师小罗也摆好了架势准备录像。如晴好的天空突然飘过一大片乌云,女孩明媚的笑容顷刻黯然。她把书轻轻地放回原处,小小的身子开始慢慢后退。“怎么了?没关系的,如果不会说,叔叔可以教你。”小张走过去拉她。她继续往后退着,眼泪也一颗颗滴落
38、下来。我走上前问:“为什么伤心,可以跟阿姨说吗?”女孩用袖子抹了一下眼睛,哽咽道:“阿姨,我不想上电视,别让他们拍我好吗?”她解释着,小脸急得通红,“我知道,我现在很穷,但是我保证,我一定努力学习。我不会穷一辈子的。”我的心倏地一疼。小张的话筒缓缓落下,小罗也默默地将摄像机收了起来。我将书本放到她手里:“孩子,其实你一点都不穷。回家去吧,好好读书,你的心愿一定会实现的。”她笑了,眼睛弯成月牙儿。我知道,此刻她的内心,已有向上的力量在升腾。车走出很远,尘土飞扬中,那个小小的影子仍站在原地。一路上,大家都沉默不语。这个仅仅 12 岁的女孩,教我们懂得了:贫穷,不是一个人永远的烙印。(节选自读者20
39、08年第19期,有删改) 15. 文中女孩在接受赠书的过程中,心情几起几落。请从文中找出能表明她心理变化的词语,填入下面横线上。怀疑_兴奋_欣喜16. 品味语言须从似无意处品出有意来。请对下面的两个句子加以赏析。她低着头,手指缠着衣角,看上去十分拘谨。突然,灿烂的笑如菊花般盛开在她的脸上。17. 文章倒数第二段中,“我”对小女孩说:“孩子,其实你一点都不穷。”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答案】15. (1). 期盼 (2). 黯然 (3). 伤心 (4). 急切 16. 运用了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手指缠着衣角”中的“缠”字,简洁而传神地刻画出小女孩在面对“我们”时拘谨的神态和不安的心理
40、。这句话通过“如菊花般盛开”比喻,生动形象地刻画出小女孩在得到“我”确定的回答后难抑欣喜的神情,贴切而又传神。写出了小女孩对书本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7. 小女孩虽然在物质上是贫穷的,但她有决心、有自信通过自己的奋斗改变自己的生活状况,所以,她在精神上拥有一笔可贵的财富,从这个意义上说,她“其实一点都不穷”。【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第一空:根据“她又问,眼中夹杂着不确定与期盼”可得:期盼。第二空:根据“如晴好的天空突然飘过一大片乌云,女孩明媚的笑容顷刻黯然”可得:黯然。根据“为什么伤心,可以跟阿姨说吗”可得:伤心。根据“她解释着,小脸急得通红”可得:急切。【16题详解】
41、本题考查赏析句子。“低着、缠着”是对小女孩的动作描写,“拘谨”是对她的神态描写。联系语境可知,此时她面对着一众前来助学的人,因为是初次相见,又无端收到礼物,她心中拘谨又不安。把她脸上的笑比作是“菊花”,这是比喻的修辞手法,联系语境可知,她得到了自己最心爱的课本和文具,心中高兴,所以才会有“灿烂的笑”,联系人物品质可知,这一处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她对于书本的渴望,对于学习的执着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17题详解】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这句话中的“穷”与小女孩说“我知道,我现在很穷”中的“穷”是不一样的,小女孩说的穷是物质上的贫穷,我话中的“不穷”指的小女孩精神世界的丰富,小女孩虽然在物
42、质上是贫穷的,但她有决心,有信心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贫穷的面貌,这是她拥有的巨大精神财富,有了这笔财富,小女孩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所以我才会说“其实你一点都不穷”。【点睛】解答信息筛选与整合题,通常的做法是:提取综合,重组输出。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步骤:(1) 从文中准确而迅速地捕捉、筛选、提取出所需的信息;(2) 合理地概括信息;(3) 按照一定的要求加工信息。在提取信息过程中要注意,有时如果文段中是几层并列的内容,就需要把几个意思联结,归纳出一个主要意思;如果文段中有结构类似的词语、短语或者句子,那么这些往往是所要找的几个要点。其次还可以抓住关键的标志词寻找要点,如“除了”“还有”“另
43、外”等。(二) 对一只蝴蝶的关怀李汉荣初夏的一个上午,我去河边散步,看见河湾的岸边一个小男孩和小女孩神情紧张专注,好像在讨论一件重要的事情。我轻轻走近他们,才看见他们正在营救一只在水面上盘旋挣扎着的花蝴蝶。那蝴蝶也许翅膀受伤了,跌入水中又使翅膀过于沉重而无法飞行。小男孩将一枝柳条伸向水面,但柳条太短,小女孩又折了一枝柳条,解下自己的红头绳将两根柳条接起来,终于够着那只蝴蝶了,然而它仍然不配合,不知道赶快爬上这小小“生命线”。小女孩急忙摘下头上的蝴蝶形发卡,系在柳条的一端,让小男孩投向水面的蝴蝶附近,示意它:这是你的同伴来搭救你了,你不认识我们,你总该认识你的同伴吧。果然,那弱小的蝴蝶扇动几下翅
44、膀,缓缓地挨近这一只“蝴蝶”,缓缓地爬上这只“蝴蝶”结实的翅膀,小男孩慢慢地将柳条移向岸边,蝴蝶终于上岸了,两个孩子快乐得又说又笑起来。我以为事情到此结束了,然而,两个孩子又商量起了这只蝴蝶今后的生活。他们小心地把蝴蝶放在阳光下的草地上正开放着的一丛野蔷薇花上,让它一边晒太阳,一边汲取花蜜。但是,他们仍觉得这种安排不到家,他们担心贪嘴的鸟啄食了这需要安静疗养的可怜蝴蝶,就采了几片树叶搭起一个简易的绿色“避难所”,将蝴蝶护在里面。他们相信,待它安静休息一些时候,伤口愈合,体力恢复,它就能重新飞舞在春天的原野上。今天上午我本来是不准备出门的,想待在家里读书或写作。不知道什么原因我还是出门了。多亏我
45、走出了门,在书本之外,我读到了春天最纯洁、最生动的情节。在我小小的文字之外、在生硬的键盘之外,两个孩子和那只蝴蝶、那片水湾,组合成真正满含温情和诗意的意象。在我的思路之外,孩子们的思路才真正通向春天深处,通向万物深处,通向心灵深处。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了许多。首先我觉得我的善心比孩子们淡漠得多也少得多,或许我更关心的是自己的生存、利益、脸面、尊严,而对其他生命和生灵的生存处境及他(它) 们所受到的伤害,并不是太关心,即使关心,也不是感同身受和倾力相助,即使关心了,也并非完全不求回报。总之,我觉得,仅就善良、纯洁这些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而言,我们不是与日俱增,而是与日俱减。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
46、深,人性中的“水土流失”也会逐渐加剧,而流失的,恰恰是善良、纯洁这些人性的好水土,内心的河流渐渐变得混浊,泥沙俱下。细想来,这是多么可惜的事情。人性的好水土流失了,纯真情怀少了,实用理性多了,率真少了,算计多了,在这一多一少的增减过程里,人们的情感和心灵,就渐渐出现轻度或重度的“荒漠化”了。由这样荒漠化的人组成的人群和社会,岂不是大沙漠?那时不时呼啸着扑面而来、飞沙走石、遮天蔽日的,莫不是人性和人心的沙尘暴?那两个可爱的孩子,他们是这个早晨的天使。他们对一只蝴蝶的同情、对事物的爱,是真正出自善良的天性和纯洁的内心。除了爱,他们没有别的动机,爱在爱中满足了。不求回报的爱,才是大爱、真爱。不求回报
47、的爱,也许才会获得事物本身乃至整个大自然更丰厚的回报。(选自读者2016 年第3期,有删改) 18. 文章中小男孩和小女孩对一只蝴蝶的关怀体现在三件事上,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_19. 文章第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20. 文章第段结尾处加点的两个词语“大沙漠”“沙尘暴”的含义各是什么?请列举一个日常生活中体现“人性和人心的沙尘暴”的事例。21. 读了这篇文章后,小男孩和小女孩对一只蝴蝶的关怀,以及这件事带给作者的深思等内容,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答案】18. (1). 用柳条营救花蝴蝶; (2). 帮助蝴蝶晒太阳、汲取花蜜; (3). 搭建“避难所”保护蝴蝶。 19
48、. 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作用:表现了小男孩和小女孩的机智、善良、 纯真。 20. “大沙漠”指的是 丧失美好人性,自私、冷漠的人群和社会; “沙尘暴”指的是人们丧失美好人性,自私、冷漠的行为。(意思相近即可) 事例:如,公交车上没有人给老人、孕妇让座;老人摔倒在地无人搀扶 21. 示例:关爱弱小的生命,爱护生存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多一点关爱,少一点淡漠,多一点善良,少一点算计。(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概括。1) 结合第一段“才看见他们正在营救一只在水面上盘旋挣扎着花蝴蝶”“但柳条太短,小女孩又折了一枝柳条,解下自己的红头绳将两根柳条接起来,终
49、于够着那只蝴蝶了”可概括:用柳条营救花蝴蝶。2) 结合第二段“他们小心地把蝴蝶放在阳光下的草地上正开放着的一丛野蔷薇花上,让它一边晒太阳,一边汲取花蜜”可概括:帮助蝴蝶晒太阳、汲取花蜜。3) 结合第二段“他们担心贪嘴的鸟啄食了这需要安静疗养的可怜蝴蝶,就采了几片树叶搭起一个简易的绿色避难所”可概括:搭建“避难所”保护蝴蝶。【19题详解】本题考查描写方法赏析。1) 手法判断。结合“摘、系、投”等词看出是动作描写,结合“这是你的同伴来搭救你了,你不认识我们,你总该认识你的同伴吧”看出是心理描写。2) 作用分析。“摘、系、投”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写出了小男孩、小女孩救助蝴蝶的过程,表现了他们的用心、努力
50、、机智、善良,心理描写则直接写出了在孩子们心里蝴蝶是有思想、有感情的,表现了他们的天真、可爱。【20题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理解。1) 结合“由这样荒漠化的人组成的人群和社会,岂不是大沙漠?那时不时呼啸着扑面而来、飞沙走石、遮天蔽日的,莫不是人性和人心的沙尘暴?”整个句子来看,这是一个比喻句,把“荒漠化的人组成的人群和社会”比成“大沙漠”,而结合“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人性中的水土流失也会逐渐加剧,而流失的,恰恰是善良、纯洁这些人性的好水土”可看出“大沙漠”具体指的是丧失美好人性,自私、冷漠的人群和社会。“沙尘暴”指的是人们丧失美好人性,自私、冷漠的行为。2) 明确要求:体现“人性和人心的沙尘暴”的事例,即是丧失了人性的美好,展现自私冷漠的事件。示范:看见小偷偷东西视若无睹,毁坏公共设施。【21题详解】本题考查主题和语言表达。结合“在书本之外,我读到了春天最纯洁、最生动的情节。在我小小的文字之外、在生硬的键盘之外,两个孩子和那只蝴蝶、那片水湾,组合成真正满含温情和诗意的意象”分析,我们应该学习文章中的小男孩、小女孩,关爱自然,关爱那些弱小的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Unit 2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新目标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
- Unit9 Life in the Year 2025(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一起)英语六年级下册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数学第8章立体几何初步8.4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课时作业30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新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
-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第2章生物个体的稳态微专题突破2下丘脑的功能及研究激素生理功能的常用方法学案苏教版必修3
- 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11 宇宙之生命谜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 第2章基础实验2水的组成及变化的探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2024)上册
-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3教学设计-1.1 认识计算机网络1-粤教版
- Unit1 The mass media Extended reading (2)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牛津译林版(2020)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 Unit 5 Section B 1a-1d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 湘教版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全册
- (高清版)DB15∕T 3585-2024 高标准农田施工质量评定规程
- 试油(气)HSE作业指导书
- 重症监护-ICU的设置、管理与常用监测技术
- 法律顾问服务投标方案(完整技术标)
- 中医药三方合作协议书范本
- 2024年《动漫艺术概论》自考复习题库(附答案)
- 2024年职业技能“大数据考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考试题库与答案
- 慢病报卡系统使用流程图
- 2024年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含答案
- 小升初数学总复习专题训练: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梯形的面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