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全册教案_第1页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全册教案_第2页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全册教案_第3页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全册教案_第4页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全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一下数学教案全册课题:5.1相交线教学目标1. 通过动手、操作、推断、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识图能力,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能力2. 在具体情境中了解邻补角、对顶角,能找出图形中的一个角的邻补角和对顶角,理解对顶角相等,并能运用它解决一些简单问题教学重点邻补角与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性质与应用教学难点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的探索课时安排2教者桂凯婷年级中一 课时计划(上课日期: )备注一.创设情境 激发好奇 观察剪刀剪布的过程,引入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在我们的生活的世界中,蕴涵着大量的相交线和平行线,本章要研究相交线所成的角和它的特征。观察剪刀剪布的过程,引入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2、学生观察、思考、回答问题教师出示一块布和一把剪刀,表演剪布过程,提出问题:剪布时,用力握紧把手,两个把手之间的的角发生了什么变化?剪刀张开的口又怎么变化?教师点评:如果把剪刀的构造看作是两条相交的直线,以上就关系到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的问题,二认识邻补角和对顶角,探索对顶角性质1学生画直线ab、cd相交于点o,并说出图中4个角,两两相配共能组成几对角?根据不同的位置怎么将它们分类?学生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当学生直观地感知角有“相邻”、“对顶”关系时,教师引导学生用几何语言准确表达;有公共的顶点o,而且的两边分别是两边的反向延长线2学生用量角器分别量一量各角的度数,发现各类角的度数有什

3、么关系?(学生得出结论:相邻关系的两个角互补,对顶的两个角相等)3学生根据观察和度量完成下表: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角分类位置关系数量关系教师提问:如果改变的大小,会改变它与其它角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吗?4概括形成邻补角、对顶角概念和对顶角的性质三初步应用练习:下列说法对不对(1) 邻补角可以看成是平角被过它顶点的一条射线分成的两个角(2) 邻补角是互补的两个角,互补的两个角是邻补角(3) 对顶角相等,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学生利用对顶角相等的性质解释剪刀剪布过程中所看到的现象四巩固运用例题:如图,直线a,b相交,求的度数。巩固练习(教科书5页练习)已知,如图,求:的度数 小结邻补角、对顶角.教学

4、后记:课题:5.1.2 垂线教学目标1 理解垂线、垂线段的概念,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2 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并会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掌握垂线的性质,并会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推理。教学重点垂线的定义及性质。教学难点垂线的画法课时安排2教者桂凯婷年级中一 课时计划(上课日期: )备注一. 复习提问:1、 叙述邻补角及对顶角的定义。2、 对顶角有怎样的性质。二新课: 引言:前面我们复习了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特殊角直角时,这两条直线有怎样特殊的位置关系呢?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这方面的实例呢?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一)垂线的定义 当两条直线相交的四个角

5、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是互相垂直的,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如图,直线ab、cd互相垂直,记作,垂足为o。 请同学举出日常生活中,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实例。注意: 1、 如遇到线段与线段、线段与射线、射线与射线、线段或射线与直线垂直,特指它们所在的直线互相垂直。 2、掌握如下的推理过程:(如上图) 反之,(二)垂线的画法探究:1、用三角尺或量角器画已知直线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2、经过直线l上一点a画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3、经过直线l外一点b画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画法:让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沿直线左右移

6、动三角板,使其另一条直角边经过已知点,沿此直角边画直线,则这条直线就是已知直线的垂线。注意:如过一点画射线或线段的垂线,是指画它们所在直线的垂线,垂足有时在延长线上。(三)垂线的性质经过一点(已知直线上或直线外),能画出已知直线的一条垂线,并且只能画出一条垂线,即:性质1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练习:教材第7页探究: 如图,连接直线l外一点p与直线l上各点o,a,b,c,其中(我们称po为点p到直线l的垂线段)。比较线段po、pa、pb、pc的长短,这些线段中,哪一条最短? 性质2 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单说成: 垂线段最短。(四)点到直线的距离

7、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如上图,po的长度叫做点 p到直线l的距离。例1 (1)ab与ac互相垂直;(2)ad与ac互相垂直;(3)点c到ab的垂线段是线段ab;(4)点a到bc的距离是线段ad;(5)线段ab的长度是点b到ac的距离;(6)线段ab是点b到ac的距离。其中正确的有( )a. 1个 b. 2个c. 3个 d. 4个解:a例2 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解:略例3 如图,一辆汽车在直线形公路ab上由a向b行驶,m,n分别是位于公路两侧的村庄,设汽车行驶到点p位置时,距离村庄m最近,行驶到点q位置时,距离村庄n最近,请在图中公路ab上分别画出p

8、,q两点位置。练习:1. 2.教材第9页3、4 教材第10页9、10、11、12小结:1. 要掌握好垂线、垂线段、点到直线的距离这几个概念;2. 要清楚垂线是相交线的特殊情况,与上节知识联系好,并能正确利用工具画出标准图形;3. 垂线的性质为今后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应该熟练掌握。作业:教材第9页5、6.教学后记:课题:521 平行线教学目标1理解平行线的意义,了解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2理解并掌握平行公理及其推论的内容;3会根据几何语句画图,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线;4了解“三线八角”并能在具体图形中找出同位角、内错角与同旁内角;5了解平行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举例加以说明教学重点

9、平行线的概念与平行公理;教学难点对平行公理的理解课时安排2教者桂凯婷年级中一 课时计划(上课日期: )备注一、复习提问相交线是如何定义的?二、新课引入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除平行外,还有哪些呢?制作教具,通过演示,得出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及平行线的概念三、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1平行线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直线a与b平行,记作ab(画出图形)2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1)相交;(2)平行3对平行线概念的理解:两个关键:一是“在同一个平面内”(举例说明);二是“不相交”一个前提:对两条直线而言4平行线的画法平行线的画法是几何画图的基本技能之一,在

10、以后的学习中,会经常遇到画平行线的问题方法为:一“落”(三角板的一边落在已知直线上),二“靠”(用直尺紧靠三角板的另一边),三“移”(沿直尺移动三角板,直至落在已知直线上的三角板的一边经过已知点),四“画”(沿三角板过已知点的边画直线)四、平行公理1利用前面的教具,说明“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2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提问垂线的性质,并进行比较3平行公理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即:如果ba,ca,那么bc五、三线八角由前面的教具演示引出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形成的8个角中,其中同位角有4对,内错

11、角有2对,同旁内角有2对六、课堂练习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可能的位置关系是 2在同一平面内,三条直线的交点个数可能是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b经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c经过一点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d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4若与是同旁内角,且=50,则的度数是( )a50 b130 c50或130 d不能确定5下列命题:(1)长方形的对边所在的直线平行;(2)经过一点可作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3)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不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相交;(4)经过一点可作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

12、1 b2 c3 d46如图,直线ab,cd被de所截,则1和 是同位角,1和 是内错角,1和 是同旁内角如果5=1,那么1 3七、小结让学生独立总结本节内容,叙述本节的概念和结论教学后记:课题:5.2.2 直线平行的条件教学目标(1)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2) 了解简单的逻辑推理过程.教学重点判定两条直线平行方法的应用;教学难点简单的逻辑推理过程课时安排2教者桂凯婷年级中一 课时计划(上课日期: )备注复习提问:1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有哪些?2.如图(1)(1) 如果1=4,根据_,可得abcd;(2) 如果1=2,根据_,可得abcd;(3) 如果1+3=180

13、0,根据_,可得abcd .abcdef12 34 如图(1) a db c 1 如图(2) 3如图(2)(1) 如果1=d,那么_;(2) 如果1=b,那么_;(3) 如果a+b=1800,那么_;(4) 如果a+d=1800,那么_;新课:例1 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吗?为什么? 分析:垂直总与直角联系在一起,我们学过哪些判断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ab c1 2答:这两条直线平行. 如图所示理由如下: ba,ca1=2=900(垂直定义)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思考: 这是小明同学自己制作的英语抄写纸的一部分,其中的横格线互相平行吗?你有多少种

14、判别方法?例2 如图所示,1=2,bac=200,acf=800.(1) 求2的度数;(2) fc与ad平行吗?为什么?ab c def12 巩固练习1 教科书19页练习ab cd e122 如图所示,如果1=470,2=1330,d=470,那么bc与de平行吗?ab与cd平行吗?3 如图所示,已知d=a,b=fcb,试问ed与cf平行吗?e dc fa b 45 如图,1=2,2=3,3+4=1800,找出图中互相平行的直线.12345mnlab作业:教科书19页习题5.2第7、8题教学后记:课题:522直线平行的条件(一)教学目标1借助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线的过程,得出直线平行的条件.2

15、会用直线平行的条件来判定直线平行.3.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理解直线平行的条件.教学难点直线平行的条件的应用课时安排2教者桂凯婷年级中一 课时计划(上课日期: )备注复习题:1如图,已知四条直线ab、ac、de、fg(1)1与2是直线_和直线_被直线_所截而成的_角.(2) 3与2是直线_和直线_被直线_所截而成的_角.(3) 5与6是直线_和直线_被直线_所截而成的_角.(4) 4与7是直线_和直线_被直线_所截而成的_角.(5) 8与2是直线_和直线_被直线_所截而成的_角.2.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1)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平行、垂直三种 (2)

16、在同一平面内, 不垂直的两条直线必平行(3) 在同一平面内, 不平行的两条直线必垂直 (4)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不垂直3如果 a b ,b c ,那么_,理由是_.导言: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平行线的意义,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以及平行公理,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来研究直线平行的条件.新课:直线平行的条件演示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线的过程,如果4+2=180, a b吗?三种方法可以简单地说成:例题 已知:如图,直线ab ,cd,ef被mn所截, 1=2, 3+1=180,试说明cd ef.解:因为1=2,所以 ab cd.又因为 3+1=180,所以 ab ef.从而 c

17、d ef (为什么?).课后作业:习题5.2 第1,2,4题.教学后记课题:5.3平行线的性质(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区别2使学生掌握平行线的三个性质,并能运用它们作简单的推理教学重点平行线的三个性质教学难点平行线的三个性质和怎样区分性质和判定课时安排2教者桂凯婷年级中一 课时计划(上课日期: )备注一、复习1如何用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来判定两条直线是否平行?2把它们已知和结论颠倒一下,可得到怎样的语句?它们正确吗?二、新授1实验观察,发现平行线第一个性质请学生画出下图进行实验观察设l1l2,l3与它们相交,请度量1和2的大小,你能发现什么关系?请同学们再作出直线l4

18、,再度量一下3和4的大小,你还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关系?平行线性质1(公理):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演绎推理,发现平行线的其它性质(1)已知: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abcd求证:1= 2(2)已知:如图2-64,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abcd求证:1+2=180 在此基础上指出:“平行线的性质2 (定理)”和“平行线的性质3 (定理)”3平行线判定与性质的区别与联系投影:将判定与性质各三条全部打出(1)性质:根据两条直线平行,去证角的相等或互补(2)判定:根据两角相等或互补,去证两条直线平行联系是:它们的条件和结论是互逆的,性质与判定要证明的问题是不同的三、例题ab例2如图

19、所示,abcd,acbd找出图中相等的角与互补的角cd此题一定要强调,哪两条直线被哪一条直线所截答:相等的角为:1=2,3=4,5=6,7=8互补的角为:bac+acd=180,abd+cdb=180,cab+dba=180,acd+bdc=180相等的角还有:acd=abd,bac=bdc(同角的补角相等)例3如图所示已知:adbc,aef=b,求证:adef分析:(执果索因)从图直观分析,欲证adef,只需a+aef=180,(由因求果)因为adbc,所以a+b=180,又b=aef,所以a+aef=180成立于是得证证明:因为 adbc,(已知)所以 a+b=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

20、互补)因为 aef=b,(已知)所以 a+aef=180,(等量代换)所以 adef(同旁内角互补,两条直线平行)四、练习:1如图所示,已知:ae平分bac,ce平分acd,且abcd求证:1+2=90证明:因为 abcd,所以 bac+acd=180,又因为 ae平分bac,ce平分acd,所以,故即 1+2=90(理由略)2如图所示,已知:1=2,求证:3+4=180分析:(让学生自己分析)证明:(学生板书)小结我们是如何得到平行线的性质定理?通过度量,运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式发现性质1(公理),然后由公理通过演绎证明得到后面两个性质定理从因果关系和所起的作用来看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的区别

21、与联系作业:1如图,abcd,1102,求2、3、4、5的度数,并说明根据?2如图,ef过abc的一个顶点a,且efbc,如果b40,275,那么1、3、c、bacbc各是多少度,为什么?3如图,已知adbc,可以得到哪些角的和为180?已知abcd,可以得到哪些角相等?并简述理由教学后记:课题:5.3平行线性质(二)教学目标1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件表达能力2理解两条平行线的距离的含义,了解命题的含义,会区分命题的题设和结论3能够综合运用平行线性质和判定解题教学重点平行线性质和判定综合应用,两条平行线的距离,命题等概念教学难点平行线性质和判定灵活

22、运用课时安排2教者桂凯婷年级中一 课时计划(上课日期: )备注一.复习引入 1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有哪些?2平行线的性质有哪些?3完成下面填空已知:be是ab的延长线,ad/bc,ab/cd,若 则4那么a,c的位置关系如何?二新课1例1,已知a/c,直线b与c垂直吗?为什么?例2如图是一块梯形铁片的残余部分,量得,梯形另外两个角分别是多少度?2实践 与探究(1)学生操作: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做成一张个格子的方格纸。观察并思考:做出的方格纸的一部分,线段都与两条平行线垂直吗?它们的长度相等吗?教师给出两条平行线的距离定义:同时垂直于两条平行线,并且夹在这两条平行线间的线段长度叫做两条平行线的距

23、离。问题:ab/cd,在cd上任取一点e,作垂足f,问ef是否垂直dc?垂线段ef是平行线ab、cd的距离吗?结论:两条平行线的距离处处相等,而不随垂线段的位置而改变3命题和它的构成下列语句,分析语句的特点(1)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平行。(2)对顶角相等(3)等式两边同加上同一个数,结果仍是等式(4)如果两条直线不平行,那么同位角不相等这些句子都是对某一件事情作出“是”或“不是”的判断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题(1)命题的组成:命题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项,结论是由已知项推出的事项 (2)形式:通常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三巩固练习1“等式两边

24、乘以同一个数,结果仍是等式”是命题吗?如果是,它的题设和结论分别是什么?2举出一些命题的例子四作业课本p25 教学后记:课题:5.1.2 垂线教学目标1了解平移的概念,会进行点的平移,理解平移的性质,能解决简单的平移问题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学会用运动的观点分析问题.教学重点平移的概念和作图方法教学难点平移的作图课时安排2教者桂凯婷年级中一 课时计划(上课日期: )备注平移:(1)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2)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个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3)连接各组对应 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图形的这种变

25、换,叫做平移变换,简称平移(translation)探究:设计一个简单的图案,利用一张半透明的纸附在上面,绘制一排形状,大小完全一样例 如图,(1)平移三角形abc,使点a运动到a,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abc.教材33页:1,2,4,5,6,7在平移过程中,对应点所连的线段也可能在一条直线上,当图形平移的方向是沿着一边所在直线的方向时,那么此边上的对应点必在这条直线上1. 利用平移的特征,作平行线,构造等量关系是接7题常用的方法.必做题:教科书33页习题:3题经过平移,三角形abc的边ab移到了ef,作出平移后的三角形,你能给出几种作法?1. 如图,将半圆图形按箭头所指的方向平移,其中a点到了a

26、点,作出平移后的图形.2.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ab=cd,adbc,aebc垂足为e,画出三角形abe平移后的三角形,其平移方向为射线ad的方向,平移的距离为ad的长.(1) 平移后的三角形中,与b,e的对应点f,g,还是在bc边上吗?(2) b和c相等吗?说明理由。教学后记:课题:6.11-6.1.2有序数对-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学目标4. 理解有序数对的应用意义,了解平面上确定点的常用方法5.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了解点的坐标的意义,会用坐标表示点,能画出点的坐标位6. 渗透对应关系,提高学生的数感.7.教学重点有序数对及平面内确

27、定点的方法.教学难点利用有序数对表示平面内的点. 重点:平面直角坐标系和点的坐标.难点:正确画坐标和找对应点.课时安排2教者桂凯婷年级中一 课时计划(上课日期: )备注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rectangular coordinate system).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x-axis)或横轴,习惯上取向右为正方向;竖直的数轴为y轴(y-axis)或纵轴,取向上方向为由数轴的表示引入,到两个数轴和有序数对。从学生熟悉的物品入手,引申到平面直角坐标系。描述平面直角坐标系特征和画法正方向;两个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点的坐标:我们用一对

28、有序数对表示平面上的点,这对数叫坐标。表示方法为(a,b).a是点对应横轴上的数值,b是点在纵轴上对应的数值。例1 写出图中a、b、c、d点的坐标。 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平面被坐标轴分成四部分,分别叫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 你能说出例1中各点在第几象限吗? 例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点。()a(3,4);b(-1,2);c(-3,-2);d(2,-2)问题1:各象限点的坐标有什么特征?练习:教材49页:练习1,2。三.深入探索教材48页:探索:识别坐标和点的位置关系,以及由坐标判断两点的关系以及两点所确定的直线的位置关系。巩固练习1 教材49页习题6.1第1题2 教

29、材50页第2,4,5,6。小结1 平面直角坐标系;2 点的坐标及其表示3 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特征4 坐标的简单应用作业必做题:教科书50页:3题(教材51页综合运用7,8,9,10为练习课内容)教学后记:课题:621 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了解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来表示地理位置的意义及主要过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数学思考通过学习如何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解决问题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用坐标系来描述地理位置教学重点利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教学难点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解决实际问题课时安排教者年级 课时计划(上课日期: )备注今天我们学习如何用坐标系

30、表示地理位置,首先我们来探究以下问题二、师生互动,探究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的方法活动1:根据以下条件画一幅示意图,指出学校和小刚家、小强家、小敏家的位置小刚家:出校门向东走150米,再向北走200米小强家:出校门向西走200米,再向北走350米,最后再向东走50米小敏家:出校门向南走100米,再向东走300米,最后向南走75米问题:如何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呢?以何参照点为原点?如何确定x轴、y轴?如何选比例尺来绘制区域内地点分布情况平面图?小刚家、小强家、小敏家的位置均是以学校为参照物来描述的,故选学校位置为原点根据描述,可以以正东方向为x轴,以正北方向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并取比例尺1:10

31、000(即图中1cm相当于实际中10000cm,即100米)由学生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标出学校的位置,即(0,0)引导学生一同完成示意图问题:选取学校所在位置为原点,并以正东、正北方向为x轴、y轴的正方向有什么优点?可以很容易地写出三位同学家的位置活动2:归纳利用平面直角绘制区域内一些地点分布情况平面图的过程经过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当引导后得出结论:(1)建立坐标系,选择一个适当的参照点为原点,确定x轴、y轴的正方向;(2)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适当的比例尺,在坐标轴上标出单位长度;(3)在坐标平面内画出这些点,写出各点的坐标和各个地点的名称应注意的问题: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时,一是要注意选择适当的

32、位置为坐标原点,这里所说的适当,通常要么是比较有名的地点,要么是所要绘制的区域内较居中的位置;二是坐标轴的方向通常是以正北为纵轴的正方向,这样可以使东西南北的方向与地理位置的方向一致;三是要注意标明比例尺和坐标轴上的单位长度有时,由于地点比较集中,坐标平面又较小,各地点的名称在图上可以用代号标出,在图外另附名称(举例)活动3:进一步理解如何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展示问题:(教材第62页,公园平面图)春天到了,初一(13)班组织同学到人民公园春游,张明、王丽、李华三位同学和其它同学走散了,同学们已经到了中心广场,而他们仍在牡丹园赏花,他们对着景区示意图在电话中向老师告诉了他们的位置张明:“我这里的坐

33、标是(300,300)”王丽:“我这里的坐标是(200,300)”李华:“我在你们东北方向约420米处”实际上,他们所说的位置都是正确的你知道张明和王丽同学是如何在景区示意图上建立的坐标系吗?你理解李华同学所说的“东北方向约420米处”吗?用他们的方法,你能描述公园内其它景点的位置吗?让学生分别画出直角坐标系,标出其它景点的位置三、小结让学生归纳说出如何利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四、课后作业教材第60页第5题、第8题教学后记:课题:622 用坐标表示平移教学目标掌握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的关系;能利用点的平移规律将平面图形进行平移;会根据图形上点的坐标的变化,来判定图形的移动过程教学重点掌握坐标变化与图

34、形平移的关系教学难点利用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课时安排教者年级 课时计划(上课日期: )备注(1)如图将点a(2,3)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1,在图上标出它的坐标,把点a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呢?(2)把点a向左或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观察他们的变化,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吗?(3)再找几个点,对他们进行平移,观察他们的坐标是否按你发现的规律变化?规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x,y)向右(或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a,y)(或( , );将点(x,y)向上(或下)平移b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y+b)(或( , )教师说明:对一个图形进行平移,这

35、个图形上所有点的坐标都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反过来,从图形上的点的坐标的某种变化,我们也可以看出对这个图形进行了怎样的平移例 如图(1),三角形abc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a(4,3),b(3,1),c(1,2)(1)将三角形abc三个顶点的横坐标后减去6,纵坐标不变,分别得到点a1、b1、c1,依次连接a1、b1、c1各点,所得三角形a1b1c1与三角形abc的大小、形状和位置上有什么关系?(2)将三角形abc三个顶点的纵坐标都减去5,横坐标不变,分别得到点a2、b2、c2,依次连接a2、b2、c2各点,所得三角形a2b2c2与三角形abc的大小、形状和位置上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按要求画出

36、图形后,解答此例题教材第58页练习;习题62中第1、2、4题四、作业教材第59页第3题教学后记:课题7.3.2 多边形的内角和教学目标了解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进一步了解转化的数学思想教学重点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及外角和公式教学难点如何把多边形转化成三角形,用分割多边形法推导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课时安排教者年级 课时计划(上课日期: )备注活动1问题:你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吗? a b c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课题: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活动2问题:你知道任意一个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吗?学生展示探究成果 a d b c分成2个三角形1802=360 d ao b c分割成4个三

37、角形1804-360=360 a d b p c分割成3个三角形1803-180=360活动3问题1:你知道五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吗? a e b d c a e o b d c a e b d p c问题2:你知道n边形的内角和吗?(n-2)180180n-360180(n-1)-180板书: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2)180例:求15边形内角和的度数活动4问题1:小明家有一张六边形的地毯,小明绕各顶点走了一圈,回到起点a,他的身体旋转了多少度?例:六边形外角和等于多少度? e 4 d 5 f 3 c 6 2 a 1 b问题2:n边形外角和等于多少度?n边形外角和等于360活动5问题:你能运

38、用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解决问题吗?(1)教科书p88 例1(2)求下列图中x值 150 2x120 x 80 120 75 x(3)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相等,它是几边形?探究题:小明有一个设想: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召开,他设计一个内角和是2008的多边形图案多有意义,小明的想法能实现活动6问题:谈谈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作业:课本p90.2 p90.6教学后记:课题:7.4课题学习镶嵌教学目标了解平面镶嵌的条件,会用一个三角形、四边形、正六边形平面镶嵌,形成美丽的图案,积累一定的审美体验.教学重点经历平面镶嵌条件的探究过程,难点是用两种正多边形进行的平面镶嵌.教学难点建立解题模型.课

39、时安排教者年级 课时计划(上课日期: )备注活动1引入背景活动2实验探究活动3结果分析活动4知识运用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了解多边形平面覆盖来自生活实际发现有的多边形能够覆盖平面,有的则不能讨论多边形能覆盖平面的基本条件,运用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进行简单的镶嵌设计,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学生欣赏美丽的校园一角,教师指出:用地砖铺地,用瓷砖贴墙,都要求砖与砖严丝合缝,不留空隙,把地面或墙面全部覆盖.从数学角度去分析,这些工作就是用一些不重叠摆放的多边形把平面一部分完全覆盖,通常把这类问题叫做用多边形覆盖平面(或平面镶嵌)的问题. 活动2实验探究实验1 尝试用手中的正三角形、正四

40、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进行平面镶嵌学生动手操作,记录结果.教师巡回指导,并展示镶嵌效果图案.实验2 用正三角形与正四形镶嵌成一个平面图案,用正三交形与正六边形镶嵌成一个平面图案学生在拼图的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对出现的不同的拼图方法予以肯定.学生完成实验后,出示镶嵌效果图案.实验3 用任意三角形或任意四边形镶嵌成一个平面图案 学生拼图,教师重点关注学生能否把不相等的角拼接在一个顶点处,能否把相等的边拼在一起. 教师出示镶嵌效果图. 学生观察上述的实验结果,分组讨论平面镶嵌的条件, 发现问题与多边形的内角大小有密切关系,教师出示图例,引导学生发现拼接在同一点的各个角的和恰好等于360.师

41、生归纳得出多边形平面镶嵌的条件:拼接在同一点的各个角的和恰好等于360;相邻的多边形有公共边.例如下图中的点o处1+2+3+4=360,oa两侧的多边形有公共边oa.图学生解释任意三角形能够进行平面镶嵌的理由:图中1+2+3=180,把6个全等的三角形适当地拼接在同一个点,一定能使这点为顶点的6个角的和恰好等360,并且使边长相等的两边贴在一起. 于是, 用三角形能镶嵌成一个平面图案.学生说明正五边形不能镶嵌成一个平面图案的原因:由多边形内角和公司,可以得到五边形内角和等于(5-2)180=540,因此,正五边形的每个内角等于5405=108.360不是108的整数倍,也就是用一些108的角不

42、能拼出360的角. 五、 回顾与小结本课题的教学采取实验操作、观察发现、启发引导、探索交流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教法,特别关注了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全过程,教师对学生的实践进行指导,帮助学生优化思维过程,在此基础上,学生互相交流思维策略,设计创意,既满足了学生学习的多样化的要求,又扩展了学生的数学知识和使用数学语言的能力.教学后记:课题:8.1 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目标1、弄懂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们的解的含义,并会检验一对数是不是某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2、学会用类比的方法迁移知识;体验二元一次方程组在处理实际问题中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及

43、其解的含义。教学难点弄懂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的含义。课时安排教者年级 课时计划(上课日期: )备注幻灯:古老的“鸡兔同笼问题”“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师:这是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孙子算经中记载的数学名题它曾在好几个世纪里引起过人们的兴趣,这个问题也一定会使在座的各位同学感兴趣怎样来解答这个问题呢?学生思考自行解答,教师巡视最后,在学生动手动脑的基础上,班级集体讨论给出各种解决方案方案一:算术方法把兔子都看成鸡,则多出9435 2=24只脚,每只兔子比鸡多出两只脚,故,由此可先求出兔子有242=12只,进而鸡有3512=23只或类似的也可以先求鸡的数量35494=46

44、,46223方案二:列一元一次方程解设有x只鸡,则有(35x)只兔根据题意,得2x十4(35x)=94.(解方程略)教师不失时机地复习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概念,“元”是指什么?“次”是指什么?(一)讨论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师:上面的问题可以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还有其它方法吗?(若学生想不到,教师要引导学生,要求的是两个未知数,能否设两个未知数列方程求解呢?让学生自己设未知数,列方程)方案三:设有x只鸡,y只兔,依题意得 xy=35, 2x4y=94.针对学生列出的这两个方程,提出如下问题:(1)、你能给这两个方程起个名字吗?(2)为什么叫二元一次方程呢?(3)什么样的方程叫二元一次

45、方程呢?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定义1: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师:在上面的问题中,鸡、兔的只数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方程把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结合在一起,用花括号来连接我们也给它起个名字,叫什么好呢? 定义2:把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二)讨论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概念探究活动:满足xy=35的值有哪些?请填入表中:xy教师启发:(1)若不考虑此方程与上面实际问题的联系,还可以取哪些值?(2)你能模仿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给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下定义吗?(3)它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有什么区别?定义3: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相等的两个未知

46、数的值,叫二元一次方程的解,记为师:那么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呢?学生讨论达成共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必须同时满足方程组中的两个方程即:既是方程又是方程的解定义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比如:从方案一,我们知道,x=23,y=12使方程组中每一个方程成立所以我们把x=23,y=12叫做 的解记为: 注意: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成对出现的,用花括号来连接,表示“且” 议一议:将上述“鸡兔同笼”问题的三种方案进行优劣对比,你有哪些想法呢教学后记:课题:8.2 消元(1)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用代人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2、理解代人消元法的基本思想体现的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方法;3、逐步渗透矛盾转化的唯物主义思想教学重点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难点代入消元法的基本思想。课时安排教者年级 课时计划(上课日期: )备注播放学生篮球赛录像剪辑体育节要到了篮球是初一(1)班的拳头项目为了取得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