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大赛笔试试题库_第1页
测量大赛笔试试题库_第2页
测量大赛笔试试题库_第3页
测量大赛笔试试题库_第4页
测量大赛笔试试题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名词解释1、中误差:是一个描述测量精度的指标,指的是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对同一未知量进行n 次观测,所得各个真误差平方和的平均值,再取其平方根,称为中误差。2、导线闭合差:是导线计算中根据测量值计算的结果与理论值不符合引起的差值,包括角 度闭合差、坐标增量闭合差和导线全长闭合差。3、坐标反算:根据两点的坐标计算两点连线的坐标方位角和水平距离4、碎部测量:在地形测图中对地物、地貌特征点(即碎部点)进行实地测量和绘图的工作 即碎部测量,也叫地形图测绘。5、坐标方位角:以坐标纵轴的北端顺时针旋转到某直线的夹角。6、水准测量:利用一条水平视线并借助于水准尺,测量地面两点间的高差,进而由已知点 的高程推算

2、出未知点的高程的测量工作。7、系统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了n 次观测,如果误差出现的大小和符号均相同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8、坐标正算:根据一个已知点的坐标、边的坐标方位角和水平距离计算另一个待定点坐标 的计算称为坐标正算。9、大地水准面: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或平均海水面向陆地延伸所形成的水准面) 。10、测设:根据工程设计图纸上待建建筑物、构筑物的轴线位置、尺寸及其高程,算出其各 特征点与控制点之间的距离、角度、 高差等测设数据,然后以地面控制点为依据, 将待建的 建、构筑物的特征点在实地标定出来。11、绝对高程:地面某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12、偶

3、然误差: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对某一量进行了N 次观测,如果误差出现的大小和符号均不一定,但总体上符合某一种统计规律,则这种误差称为偶然误差。13、工程独立坐标系:以任意中央子午线和高程投影面进行投影而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14、 基础平面控制网(CPI):在框架控制网(CPO)的基础上,沿线路走向布设,按GPS 静态相对定位原理建立,为线路平面控制网提供起闭的基准。15、 线路平面控制网(cph):在基础平面控制网(cpi )上沿线路附近布设,为勘测、 施工阶段的线路平面测量和轨道控制网测量提供平面起闭的基准。16、 轨道控制网(CPm):沿线路布设的控制网,平面起闭于基础平面控制网(cpi)或

4、线 路平面控制网(cph)、咼程起闭于线路水准基点,一般在线下工程施工完成后进行施测, 为轨道铺设和运营维护的基准。17、三角形网:由一系列相连的三角形构成的测量控制网,它是三角网、三边网、边角网的 统称。18、 1 (0.5、 2、 6)级仪器:是指一测回水平方向中误差标称为1 (0.5、 2、 6)的测 角仪器。19、 线路水准基点:沿咼速铁路线路敷设的首级咼程控制点,一般每2km 左右布设一个, 为咼速铁路勘测设计、施工的咼程基准。20、基岩 水准点:埋设在地壳基岩层上的永久性水准点。21、深埋水准点: 沿线路走向根据地面沉降及地质情况, 埋设在相对稳定的持力层上的深层 水准点。22、洞

5、外控制测量:为保证隧道贯通,在洞外进行的平面、咼程控制测量。23、洞内控制测量:为保证隧道贯通,在洞内进行的平面、咼程控制测量。24、隧道贯通误差:隧道贯通后,在贯通面处的坐标、方向和咼程的误差。25、 施工加密控制网:为了满足工程施工测量的要求,在CPI、CPII和线路水准基点基础上加密的平面、高程控制网。26、附合水准路线:从一个高级水准点开始,结束于另一高级水准点的水准路线。27、闭合水准路线:从一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开始,最后又闭合到起始点上的水准路线。28、支水准路线: 从一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开始, 最后即不附合也不闭合到已知高程的水准点 上的一种水准路线。29、附合导线:起始于一个高级控

6、制点,最后附合到另一高级控制点。30、闭合导线: 导线从一已知点开始, 经过一系列的导线点观测,最后又闭合到原来的起始 点,形成一多边形。31、 GPS定位:利用GPS进行定位,就是把卫星视为动态”的控制点,在已知其瞬时坐标的 条件下,以 GPS卫星和用户接收机天线之间的距离(或距离差)为观测量,进行空间距离 后方交会,从而确定用户接收机天线所处的位置。定位方式分为静态定位和动态定位。32、 GPS相对定位:又称为差分 GPS定位,是采用两台以上的接收机(含两台)同步观测相 同的GPS卫星,以确定接收机天线间的相互位置关系的一种方法。33、观测时段:测站上开始接收卫星信号到停止接收,连续观测的

7、时间间隔称为观测时段, 简称时段。34、同步观测:两台或两台以上接收机同时对同一组卫星所进行的观测。35、同步观测环:三台或三台以上接收机同步观测所获得的基线向量构成的闭合环。36、独立观测环:由非同步观测获得的基线向量构成的闭合环。37、 RTK技术:是GPS实时载波相位差分的简称,这是一种将GPS与数传技术相结合,实时 处理两个测站载波相位观测量的差分方法,经实时解算进行数据处理,在12s 的时间里得 到高精度位置信息的技术。38、 RTK的工作原理:在基准站上安置一台 GPS接收机,另一台或几台接收机置于载体上(称为流动站),基准站和流动站同时接收同一时间相同GPS卫星发射的信号,基准站

8、所获得的观测值与已知位置信息进行比较,得到GPS差分改正值,然后将这个改正值及时的通过无线电数据链电台传递给共视卫星的流动站以精化其GPS观测值,得到经差分改正后流动站较准确的实时位置。39、 线路施工测量:是将线路中线(包括直线和曲线 )按设计的位置进行实地测设。在地面按 设计的位置放出中线上的直线控制点、曲线交点或副交点、直缓、缓圆、曲中、圆缓、缓直 等桩橛以及中线加桩,并在施工前设置护桩。 、40、隧道施工测量: 主要目的是保证隧道相向开挖时能按规定的精度正确贯通,并使各项建筑物以规定的精度按照设计位置修建。 隧道的正确贯通主要受纵横向和高程等贯通误差的影 响。测量的主要内容为施工控制网

9、建立、施工中线控制测设与检核以及临时中线点的测设。二、选择题41、经纬仪测量水平角时,正倒镜瞄准同一方向所读的水平方向值理论上应相差(A)。A 180B 0 C 90D 27042、1: 5000 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是( D )。A 5 m B 0.1 mm C 5 cm D 50 cm43、 以下不属于基本测量工作范畴的一项是(C)。A 高差测量 B 距离测量 C 导线测量 D 角度测量44、对某一量进行观测后得到一组观测值,则该量的最或是值为这组观测值的(C )。A 最大值 B 最小值 C 算术平均值 D 中间值45、 闭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的理论值为(A )。A 总为 0 B 与路线形状

10、有关C 为一不等于 0 的常数 D 由路线中任两点确定46、 点的地理坐标中,平面位置是用(B)表达的。A直角坐标B经纬度C距离和方位角 D高程47、 以下哪一项是导线测量中必须进行的外业工作。(A )A测水平角B测高差C测气压D测垂直角48、绝对高程是地面点到(B )的铅垂距离。A坐标原点B大地水准面C任意水准面D赤道面49、 如图所示支导线, AB边的坐标方位角为ab 125 3030,转折角如图,贝U CD边的坐标方位角cd为(B )A. 75 3030 B. 15 3030C. 45 3030D. 25 293050、下面关于控制网的叙述 错误的是(B )A. 国家控制网从高级到低级布

11、设B. 国家控制网按精度可分为A、B、C D、E五级C. 国家控制网分为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D. 直接为测图目的建立的控制网,称为图根控制网51、根据两点坐标计算边长和坐标方位角的计算称为(D )A坐标正算;B导线计算;C前方交会;D坐标反算52、闭合导线角度闭合差的分配原则是( A )A反号平均分配B按角度大小成比例反号分配C任意分配D分配给最大角53、 用水准测量法测定 A、B两点的高差,从 A到B共设了两个测站,第一测站后尺中丝读 数为1234,前尺中丝读数 1470,第二测站后尺中丝读数1430,前尺中丝读数 0728,则高差hAB为(C )米。A. -0.938B. -0.466C

12、. 0.466D. 0.93854、 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测得同一水平角角值为:173 5858、173 5902、173 5904、173 5906、173 5910,则观测值的中误差为(A )。A. 4.5B. 4.0C. 5.6D. 6.355、已知A点坐标为(12345.7 , 437.8), B点坐标为(12322.2, 461.3),贝U AB边的坐标方位角 ab为(D )。A. 45B. 315C. 225D. 13556、 用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时,要求尽量使前后视距相等,是为了(D )。A. 消除或减弱水准管轴不垂直于仪器旋转轴误差影响B. 消除或减弱仪器升沉误差的影响C. 消除

13、或减弱标尺分划误差的影响D. 消除或减弱仪器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的误差影响57、 下面关于高程的说法正确的是(B )。A.高程是地面点和水准原点间的高差B. 高程是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C. 高程是地面点到参考椭球面的距离D高程是地面点到平均海水面的距离58、 某地图的比例尺为1: 1000,则图上6.82厘米代表实地距离为( B)A 6.82 米 B 68.2 米 C 682 米 D 6.82 厘米59、一组测量值的中误差越小,表明测量精度越( A)A高 B低 C精度与中误差没有关系D无法确定60、水准测量中应使前后视距( B)A越大越好 B尽可能相等C越小越好D随意设置61、导线测

14、量外业工作不包括的一项是( C )。A选点B测角 C测高差 D量边62、在地图上,地貌通常是用(B )来表示的。A高程值B等高线C任意直线D地貌符号63、支导线及其转折角如图,AB 45 0000,贝y 12( B )已知坐标方位角26o0100C. 17305900B.A. 186o0100D. 3530590064、 地面两点 A、B 的坐标分别为 A (1256.234 , 362.473), B (1246.124, 352.233),贝U A、 B间的水平距离为(A ) mA. 14.390B. 207.070C. 103.535D. 4.51165、以下几种方法中点的平面位置测设可

15、以采用的是(C )A导入高程B水准测量C极坐标法D测回法66、水准测量时对一端水准尺进行测量的正确操作步骤是(D )。A对中-整平-瞄准-读数A整平-瞄准-读数-精平C粗平-精平-瞄准-读数D粗平-瞄准-精平-读数67、测量工作主要包括测角、测距和测( A )oA高差 B方位角 C等高线 D地貌68、 1 : 2000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是(B )oA 2 m B 20 cm C 2 cm D 0.1 mm69、 通常所说的海拔高指的是点的(D )oA相对高程B高差C高度D绝对高程70、在两个已知点上设站观测未知点的交会方法是( A )oA前方交会B 后方交会C侧方交会D无法确定71、控制测量的

16、一项基本原则是( C )oA高低级任意混合B不同测量工作可以采用同样的控制测量C从高级控制到低级控制D从低级控制到高级控制72、导线计算中所使用的距离应该是( C )oA任意距离均可B倾斜距离C水平距离D大地水准面上的距离73、 往返丈量直线AB的长度为:Dab 12672m D ba 126-76m,其相对误差为(A )A . K =1/3100 ; B . K =1/3200 ;74、在水准测量中转点的作用是传递( B )。c. k = 0.000315A .方向; B .高程;C .距离75、 水准测量时,为了消除 i角误差对一测站高差值的影响,可将水准仪置在(B )处。A .靠近前尺;

17、B .两尺中间; C .靠近后尺76、产生视差的原因是(B )。A .仪器校正不完善;B.物像有十字丝面未重合;C.十字丝分划板位置不正确77、高差闭合差的分配原则为( C )成正比例进行分配。A.与测站数; B .与高差的大小;C .与距离或测站数79、h返.h; C .-(H终H始)水准测量中,同一测站,当后尺读数大于前尺读数时说明后尺点(B )。78、附和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的计算公式为( C )。A .高于前尺点;B 低于前尺点;C .高于侧站点80、往返水准路线高差平均值的正负号是以(A )的符号为准。A .往测高差;B .返测高差;C .往返测高差的代数和81、在水准测量中设 A为后

18、视点,B为前视点,并测得后视点读数为1.124m,前视读数为1.428m,贝U B 点比 A点(B )A .高;B 低; C .等高82、采用盘左、盘右的水平角观测方法,可以消除(C )误差。A .对中;B .十字丝的竖丝不铅垂;C . 2C83、用回测法观测水平角,测完上半测回后,发现水准管气泡偏离2格多,在此情况下应(C )。A .继续观测下半测回;B.整平后观测下半测回;C .整平后全部重测84、 观测水平角时,尽量照准目标的底部, 其目的是为了消除(C )误差对测角的影响。A .对中;B 照准;B .目标偏离中心85、 四等水准测量中,黑面高差减红面高差0.1m应不超过(C )A .

19、2mm B . 3mm;C . 5mm86、 用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来衡量导线测量精度的公式是(C )1D/fD87、导线的坐标增量闭合差调整后,应使纵、横坐标增量改正数之和等于(C )A .纵、横坐标增值量闭合差,其符号相同;B .导线全长闭合差,其符号相同;C纵、横坐标增量闭合差,其符号相反88、导线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调整方法是将闭合差反符号后( C )。A.按角度个数平均分配;B.按导线边数平均分配; C.按边长成正比例分配89、 两不同高程的点,其坡度应为两点(A)之比,再乘以100%。A.高差与其平距;B.高差与其斜距;C.平距与其斜距90、中线里程桩测设时,短链是指( B )。A.实际

20、里程大于原桩号;B.实际里程小于原桩号;C.原桩号测错91、 路线中平测量是测定路线(C)的高程。A水准点;B转点;C各中桩92、路线纵断面水准测量分为( A )和中平测量。A基平测量;B水准测量;C高程测量93、 横断面的绘图顺序是从图纸的(C )依次按桩号绘制。A左上方自上而下,由左向右;B右上方自上向下,由左向左;C左下方自下而上,由左向右94、导线的布置形式有( C )A. 级导线、二级导线、图根导线;E.单向导线、往返导线、多边形导线;C.闭合导线、附和导线、支导线95、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是(A )A.选点、测角、量边;E.埋石、造标、绘草图;C.距离丈量、水准测量、角度测量96、

21、 线路中线宜钉设公里桩和百米桩。直线上中桩间距不宜大于()米,曲线上中桩间距不 宜大于(D )米。A. 10050 B. 10020C.5050D.502097、 小于4km长的隧道,其洞内横向贯通误差为()cm,高程贯通误差为(B ) cm。A. 31.8 B. 41.7C.5 2.5D.10 598、桥墩施工中,墩身模板尺寸误差限值为()cm,高程放样限差为(D ) cmA. 43 B. 42C.2 4D.2 399、导线相邻边长不宜相差过大,相邻边长之比不宜超过(B ) A. 1 : 2 B. 1 : 3C. 1: 4D. 1: 5100、二等水准观测时,如果采用电子水准仪观测,其可读数

22、的视线范围为(D ) m A.w 2.8 且0.65 B. 0.35C. 2.8 且0.35D. hBc hcA -0.32m-0.55m+0.23m118、 观测误差按性质可分为 _系统误差_和一偶然误差_ 两类。119、 测量误差是由于 仪器本身误差、观测误差、外界自然条件影响三方面的原因产生的。120、 衡量观测值精度的指标是_中误差_、一容许误差和一相对误差_。121、 在观测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为了提高测量的精度,其唯一方法是 提高仪器的等级。122、 当测量误差大小与观测值大小有关时,衡量测量精度一般用相对误差来表示。123、测量误差大于_极限误差时,被认为是错误,必须重测。124、

23、 导线的布置形式有_闭合导线 、附合导线、支导线 。125、 控制测量分为平面 和 高程 控制。126、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是踏勘选点、 测角、丈量边长。127、 闭和导线坐标计算过程中,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有_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及其调整、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及其调整。128、 观测水平角时,观测方向为两个方向时,其观测方法采用 测回法测角,三个以上方向 时采用方向观测法(或全圆测回法)测角。129、 一对双面水准尺的红、黑面的零点差应为_4.687m、4.787m。130、四等水准测量,采用双面水准尺时,每站有_8_个前、后视读数。131、 地面上有 A B、C三点,已知AB边的坐标方位角为 3

24、5023,又测得左夹角为 89o34, 则CB边的坐标方位角为124 57 _o132、 设A、E两点的纵坐标分别为500m、600m,则纵坐标增量xba .-100m133、 设有闭合导线ABCD,算得纵坐标增量为Xab =+100.00m ,XCB50.00m,Xcd100-03m, Xad 5001m,则纵坐标增量闭合差fx .-0.02m o134、 铁路工程高程系统应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135、 导线测量应分为:二等、三等、四等、一级、二级五个等级。136、 导线相邻边长不宜相差过大,相邻边长之比不宜超过1: 3o137、平面控制测量可采用:卫星定位测量、导线测量、三角形网测量

25、等方法施测。138、各等级控制网宜与高一级的控制点联测,联测点总数不得少于3个,特殊困难条件下不得少于2个。139、 三等导线测量,其方位角闭合差为土3.6 Vn (n为测站数),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为1/55000 o140、 二等水准测量,其外业观测顺序是,奇数站:后-前-前-后,偶数站:前-后-后-前。141、 跨河水准测量可采用一般观测方法进行观测,一、二等水准视线长度不得超过100m三、四等水准视线长度不得超过200m142、 基础平面控制网 CPI应沿线路走向布设, 控制点宜设在距线路中心 501000m范围内 不易被施工破坏、稳定可靠、便于测量的地方。143、 线路平面控制网 CP

26、H应沿线路布设,控制点宜选在距线路中线50200m范围内、稳 定可靠、便于测量的地方。144、 水准点宜设在距线路中线50300m的范围内,一般地段每隔2km左右设置一个,在大 型车站、长大桥梁、隧道等重点工程附近应增设水准点。145、 中线上应钉设公里桩和百米桩。直线上中桩间距不宜大于50m曲线上中桩间距不宜大于20m如地形平坦且曲线半径大于800m时,圆曲线内的中桩间距可为40m在地形变化处或设计需要时,应设加桩。146、路基加固工程中各类基础的桩位,应根据设计要求在已测设的地基加固范围内布置,一般采用横断面法测设,相邻桩位距离限差不大于5cm。147、桩-板结构路基施工放样,桩位及承载板

27、平面控制点的线路纵、横向中误差不大于10mm ;桩顶及承载板高程控制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大于2.5mm。14 8、路基施工放样的边桩可采用断面法、全站仪极坐标法、GPS RTK测设,测设边桩的限差不应大于10cm。149、横断面竣工测量时,路基宽度不宜小于设计宽度;侧沟、天沟的深度、宽度与设计值之差不得大于5cm;路堤护道宽度与设计值之差不得大于10cm。150、 隧道测量中,每个洞口平面控制点布设应不少于3个,水准点不少于 2个;用于向洞内传递方向的洞外联系边不宜小于300m o151、 隧道净空断面应优先采用自动断面测量仪或全站仪。直线地段每50m、曲线地段每20m以及其它需要的地方均应测量净

28、空断面。净空断面测量以线路中线为准,测量内拱顶高 起拱线宽度以及轨顶以上 1.1m、3m 5.8m 处的宽度。断面点测量中误差应w 10mm152、 桥梁墩台允许偏差:墩台纵、横向中心距设计中心的距离20以内,梁一端两支承垫 石顶面高程差4mm以内,支承垫石顶面高程 0-10mm以内。153、 圆曲线的测设元素是指 _切线长_、曲线长、外距_、_切曲差。154、曲线五大桩为: 直缓点(ZH)、缓圆点(HY)、曲中点(QZ)、圆缓点(YH、缓直点(HZ)。155、 用切线支距法测设圆曲线一般是以曲线的起点或终点为坐标原点,以切线方向为x轴,以垂直于切线方向的半径方向为y轴。156、路线上里程桩的

29、加桩有地形加桩、地物加桩、人工结构物加桩和工程地质加桩等。157、横断面测量是测定各中桩垂直于路中线方向的地面起伏情况。15 8、纵断面图地面线是根据中桩里程和地面高程绘制的。159、 有条铁路,变坡点桩号为K6+040,轨面高程为427.68m , i 1=5%,i 2= - 4%,竖曲线半径R=2000m 那么曲线长 L=180m。160、 某条铁路有一处断链, 里程DK164+206.465=DK164+200,其为长链,长链的长度为 6.465m。161、某条高速铁路曲线半径 R=11000m设计圆曲线超高值 H=120mmZH点里程DK=173+314,HY点里程DK173+684,

30、在不考虑别的因素影响超高,缓和曲线上DK173+500处的超高值是60.264mm。162、 某条铁路有一处断链,里程为DK3+157=DK3+207短链的长度为50m。163、在丈量过程中,出现桩号与实际里程不符的现象叫断链。164、纵断上两个坡度的转折处,为了便于行车用一段竖曲线缓和,简称竖曲线。165、 新建铁路推荐使用以下公式:h=7.6Vmax 2. /R,有一条高速铁路,设计列车运行速度 为350km/h,曲线半径R=9000,试求曲线超高 H=103.4mm。166、超高指的是汽车在圆曲线上行驶时,受横向力或离心力作用会产生滑移或倾覆,为抵消车辆在圆曲线路段上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心_

31、保证汽车能安全、稳定、满足设计速度和经济、舒适地通过圆曲线,在该路段横断面上设置的外侧高于内侧的单向横坡。167、坐标方位角的取值范围为 0 360。168、 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 121 23 ,3则反坐标方位角为 301 23 。36”169、 我国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170、 桩基础施工放线,一般单排桩要求轴线偏位 5cm群桩要求轴线偏位 10cm检查时 用全站仪检查桩中心的放样点,再用小钢尺量桩中心的偏位;171、 承台(系梁)的轴线偏位 15 mm检查时可先量取承台(系梁)的中心位置,再用全站仪检查,得到的数据可作为误差值。172、 承台模板尺寸的设放限差为40mm,高

32、程设放限差为 30mm。173、 墩身模板尺寸的测量限差为20 mm,高程设放限差为 30mm,模板上同一高程线的测 量限差为10 mm。174、 立柱、墩帽轴线偏位 10 mm检查时可先量取立柱、墩帽的中心位置,再用全站仪检 查。175、 顶帽立模前应检查中心十字线的正交性,顶帽模板尺寸的设放限差为10 mm,高程精 度应符合四等水准测量要求。176、使用全站仪进行承台、墩身、顶帽、垫石放样及模板检查时,应检测后视点坐标,实测坐标与已知坐标的互差应不大于10 mm,且前视距离不应超过后视距离。177、 我国高程基准水准原点的高程为:72.2604m。178、 工程测量中,需要用到的测量仪器主

33、要有:全站仪、水准仪、GPS断面仪等。179、各种测量仪器使用前后必须进行常规检验校正,使用过程做好维护,使用后及时进行养护,每年度送到具有资质的部门进行年检,以确保测量的准确和精度。180、仪器转站时,即使很诉也应取下仪器装箱。 测量工作结束后,先关机卸下电池后装箱,长途运输要提供合适的减震措施,防止仪器受到突然震动。测量人员携带仪器乘汽车时,应将仪器放在防震垫上或腿上抱持,以防震动颠簸损坏仪器。四、简述题181、测量工作的两项基本原则是什么,应如何理解其意义和作用?(1) “先控制后碎部,从整体到局部”。意义在于:保证全国统一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使地形图可以分幅测绘,减少误差积累,保证测量

34、成果精度。(2) “步步有检核”。意义在于:保证测量成果符合测量规范,避免前方环节误差对后面工作的影响。i角误差。182、用DS3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时,为什么尽量保证前后视距相等(绘图说明)?水准测量中尽量保证前后视距相等主要是为消除视准轴不平行于水准管轴的如右图,水准仪位于水准点A B之间,前后视距为Sa、Sb,视准轴不平行于水准管轴,Sabl、二者之间有夹角i,前后视读数为正确高差为hABa b,观测高差为hAB1al blh AB1 hAB al a (b1 b)当Sa=Sb时,hAB1hAB。及前后视距相等时,可以消除i角误差183、导线的布设形式有哪些?其外业工作主要包括哪些?导线的

35、布设形式主要有闭合导线、附合导线和支导线。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主要包括:(1)踏勘选点;(2)测角;(3)量边;(4)起始边方位角确定;(5)记录与外业成果整理。184、什么是偶然误差,它有哪些基本特性?偶然误差是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了 n次观测,如果误差出现的大小和符号均不一定,则这种误差称为偶然误差。主要包括:(1 )有界性;(2)对称性;(3)抵偿性;(4)密集性。185、简述角度观测时,用盘左盘右取中数的方法可以消除哪些误差?可以消除的误差包括:视准轴不垂直于水平轴的误差,横轴不水平的误差,照准部偏心误差,竖盘指标差。186、简述闭合导线计算的主要步骤。闭合导线内业计算步骤包括

36、:(1)计算角度闭合差;(2)将角度闭合差并检查是否超限, 若没有超限则对各角反号平均分配;(3)用改正后的角度计算方位角,进而计算坐标增量;(4)计算X和Y方向的坐标增量闭合差,并计算导线全长闭合差,检查是否超限,若没有 超限则按与边长成正比反号分配;(5)计算导线点的坐标。187、误差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哪些?误差一般包括哪些种类?误差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1)外界条件的影响;(2)仪器条件的影响;(3)观测者自 身条件的影响。误差包括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两种。188、简述测回法测量水平角时一个测站上的工作步骤和角度计算方法。(1)在测站点0上安置经纬仪,对中,整平(2) 盘左瞄准A点,读数La

37、,顺时针旋转照准部到 B点,读数Lb,计算上半测回角度 01=Lb-L;(3) 旋转望远镜和照准部,变为盘右方向,瞄准B点读数Rb,逆时针旋转到 A点,读 数Ra,计算下半测回角度 O2=Rb-Ra;(4)比较01和02的差,若超过限差则不符合要求,需要重新测量,若小于限差,则取平均值为最终测量结果0 = ( O1+O2) /2189、什么叫比例尺精度?它在实际测量工作中有何意义?图上0.1mm对应的实地距离叫做比例尺精度。其作用主要在于:一是根据地形图比例尺确定实地量测精度;二是根据地形图上需要表 示地物地貌的详细程度,确定所选用地形图的比例尺。190、简述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及其对仪器的要求

38、。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一条水平视线对处于两点上的水准尺进行读数, 由读数差计 算两点之间的高差。因此要求仪器:( 1) 必须能够精确提供水平视线;( 2) 必须能够瞄准远处的水准尺并进行读数。 水准仪即是符合以上条件的仪器。191、以测角交会为例,简述前方交会、后方交会和侧方交会的主要特点与适用情况。 前方交会的特点是在两个已知点上设站, 对未知点进行观测, 测量水平角并计算点的位 置。适用于已知点易于设站观测的情况。侧方交会是在一个已知点和未知点上设站进行角度测量, 然后计算待定点位置, 主要适 用于一个已知控制点在高山上或河的另一边时的情况,可以提高观测速度。后方交会是在未知点上安置仪

39、器, 对三个已知控制点进行角度观测, 最后计算未知点位 置,主要适用于已知控制点上不易设站、而未知点上容易设站的情况,如未知点在平地上, 而已知点全部在高山上时,可以采用后方交会。192、简述测量坐标系和数学坐标系的主要区别。测量坐标系和数学坐标系的主要区别在于:(1)测量坐标系将竖轴作为 X轴,向上作为正向,横轴作为 Y轴,向右作为正向;而 数学坐标系横轴为 X轴,竖轴为Y轴;( 2)在测量坐标系中,四个象限按顺时针方向排列;而在数学坐标系中,则为按逆时 针排列。193、什么是坐标反算?它是如何实现的? 坐标反算是根据两点坐标计算两点连线距离和坐标方位角的计算过程。 距离计算通过两点间的距离

40、计算公式进行。 坐标方位角计算首先根据两点坐标计算象限角,然后由象限角计算出坐标方位角。194、当采用双面尺法进行水准测量以确定两点间的高差时,一测站的主要观测步骤如何实 现,如果进行观测数据的检核并计算两点间的高差。用双面尺法进行水准测量时,一测站的主要观测步骤包括:( 1 )安置水准仪,整平;在后视点和前视点上立水准尺;( 2)瞄准后视尺,精平,读水准尺黑面读数;旋转水准尺,再读红面读数;计算黑红 面读数差与尺常数比较,看是否超限,若超限则重新观测;否则瞄准前视尺开始观测;( 3)瞄准前视尺,精平,读水准尺黑面读数;旋转水准尺,再读红面读数;计算黑红 面读数差与尺常数比较,看是否超限,若超

41、限则重新观测;否则可以计算高差;( 4)根据黑面读数、红面读数分别计算高差,计算二者之间的差值,若差值小于限差 则取高差平均值作为最终高差,若超过限值则应重新进行测量。195、施工前,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移交测量成果资料和现场桩橛,并履行 交接手续,监理单位应按有关规定参加交接工作。交接的主要测量成果资料包括以下内容:1) CPI、CPU控制点成果表及点之记;2) 水准点成果表及点之记;3) 测量平差计算表;4) 测量技术报告(含平面、高程控制网联测示意图)。 需交接的桩橛如下:1)CPI、CPU控制桩;2)水准点桩;196、施工前,施工单位组织人员要对设计交桩点进行复测,复测报告

42、包括哪些内容?1)任务依据、技术标准;2)测量日期、作业方法、人员、设备情况;3)复测控制点的现状及数量,复测外业作业过程及内业数据处理方法;4)复测控制网测量精度统计分析;5)复测与原测成果的对比分析;6)需说明的问题及复测结论。197、控制测量工作按照测量内容可以分为几部分?各自可使用哪些方法?分为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可以采用的方法:导线测量、GPS测量;高程控制测量: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198、隧道施工中,需要在洞口埋设控制点,其布设要求有哪些?1)控制点应布设在视野开阔、通视良好、土质坚实、不易破坏的地方;2)视线应离开旁遮障碍物 1m 以上;3) 每个洞口平面

43、控制点布设应不少于3 个,水准点不少于 2 个;4)用于向洞内传递方向的洞外联系边不宜小于300m;5 )洞口附近的水准点宜与隧道洞口等高,两水准点间高差以水准测量12站即可联测为宜。199、桥墩施工测量中,承台、墩身、顶帽及垫石平面形状和尺寸应依据桥墩中心纵横十字 线放样。1)承台模板尺寸的设放限差为 40mm ,高程设放限差为 30mm;2)墩身模板尺寸的测量限差为 20 mm,高程设放限差为 30mm,模板上同一高程线的 测量限差为 10 mm。3) 顶帽立模前应检查中心十字线的正交性。顶帽模板尺寸的设放限差为10 mm,高程 精度应符合四等水准测量要求。灌注混凝土前,应检查该墩至两邻墩

44、之跨距。4)使用全站仪进行承台、墩身、顶帽、垫石放样及模板检查时,应检测后视点坐标, 实测坐标与已知坐标的互差应不大于 10 m m ,且前视距离不应超过后视距离。200、施工控制网进行加密时,请说明加密点的选点要求及注意事项?1)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稳固可靠、便于保存的地方,视野应相对开阔,便于加密、 扩展和寻找;2) 相邻点之间应通视良好,其视线距障碍物的距离不宜小于1.5m;3)宜保证便于观测,以不受旁折光的影响为原则;4)点位间距400600m为宜,采用 GPS观测时,基线边最短不能短于 300m;5)充分利用旧有控制点。五、计算题201、 用钢尺丈量一条直线,往测丈量的长度为217.

45、30m,返测为217.38m,今规定其相对误差不应大于 1/2000 ,试问:(1 )此测量成果是否满足精度要求?(2 )按此规定,若丈量 100m,往返丈量最大可允许相差多少毫米?解::)=(217.20 +21?.2S)= 21W = 口社一D萨31? 30-2173= 一OJ08(m)y 1 _ 1 _ 1 1= 21734 = 27120此丈量结果能满足要求的精度。设丈量100 m距离往返丈量按此要求的精度的误差为 时,则八1卜壽初叫用卜血浙),则 fA每公里改正数=什0.012)/4.0 =- 0 . 0 0 3 (m/ km)改正后校核:IV-203、在B点上安置经纬仪观测 A和C

46、两个方向,盘左位置先照准A点,后照准C点,水平度盘的读数为6023 3(和95048 00盘右位置照准 C点,后照准 A点,水平度盘读数分别 为275048 18和186023 18;试记录在测回法测角记录表中(见表5),并计算该测回角值是多少?表3 :测回法测角记录表测站盘位目 标水平度盘读数()半测回角()一测回角值()备注B左A6 23 3089 24 3089 2445C95 4800右C275 48 1889 25 00A186 23 18204、某闭合导线,其横坐标增量总和为0.35m,纵坐标增量总和为 +0.46m,如果导线总长度为1216.38m,试计算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和边长

47、每100m的坐标增量改正数?相对闭和差:解:(1)导线全长闭和差:=J0.2116-fQ 1225 = 0.578()(2) V xfx/ D 1000.46 100/1216.380.038(m)V y fy/ D 1000.35 100/1216.380.029(m)205、已知四边形闭合导线内角的观测值见表4,并且在表中计算(1)角度闭合差;(2)改正后角度值;(3)推算出各边的坐标方位角。表4点号角度观测值(右角)()改正值()改正后角值()坐标方位角()1112 15 23-5112 15 18123 10 21267 14 12-567 14 07235 56 14354 15 2

48、0-554 15 151 40 594126 15 25-5126 15 2055 25 3911360 00 20|-201360 00 00206、在方向观测法的记录表中(见表5),完成其记录的计算工作。表5方向观测法记录表测站测回数目标水平度盘读数2C方向值(, )归零方向值(, )角值(, )盘左()盘右 (, )M1A00 01 06180 01 24-1800 01 150 00 0069 19 12B69 20 30249 20 24+669 20 2769 19 1255 31 00C124 51 24304 51 30-6124 51 27124 50 12235 09 48

49、A00 01 12180 01 18-600 01 150 00 00图3立尺点水准尺 读数视线咼(m)高程(m)后视中 视前 视BM52.047101.293K4+0001.820.227101.520+0201.670.377101.670+0401.910.137101.430+0601.560.487101.780ZD11.7341.0121.035101.328+0801.430.304101.632+0101.77-0.036101.292+ 1201.590.144101.472K4+1401.78-0.046101.282ZD21.6500.084101.412208、已知A点高程HA=100.905m,现从A点起进行A1 2的往返水准测量。往测高差分别为 h Ai=+0.905m,hi2=-1.235m ;返测高差 h 21 =+1.245m,hiA=-0.900m,试求 1、2 两点的 高程。解:hA1 平=(0.905+0.900)/2 = 0.9025m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