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的概念与法律规则_第1页
法律的概念与法律规则_第2页
法律的概念与法律规则_第3页
法律的概念与法律规则_第4页
法律的概念与法律规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法律的概念与模式 在了解法的概念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法律的词源和词意。汉宇“法”的古体为“縣”。据 我国第一部宇书说文解宇解释:“縣,刑也。平之如水,从水;繚,所以蝕不亶者去之, 从去。”缘是一种神善,它“性知有罷,有罪触,无罪则不触。” 这说明:第一,在中国古 代,法与刑旻通用的;第二,法从古代起就有公平的象征意义;第三,古代法具有神明裁判 的特点。汉宇“律”,据说文解宇解释,“律,均布也”。“均布”足古代凋音律的工具, 把律解释为均布,说明律有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是普遍的、人人遵守的规范。从尔雅释 诂中可以了解到,在秦汉时期,“法”与“律”二宇巳同义。唐律疏义更明确指出“法 亦律也,故谓之

2、为律”。把“法”和“律”连用作为独立合成词,却是在清束民初由日本输 入。在西文中,除英语中的冰V同汎语中的“法律”对应外,欧洲大陆的各民族语宫中都 用两个词把“法”和“法律”分别加以裘达。比如拉丁文的Jus和&,法文中的droit和loi, 德文中的rucht和gesctz,意大利语中的diritto和lcggc,西班牙语中的derecho和Icy,等 等。值得注意和思考的是:第一,西文中的Jus、droit, recht等词吒裘示“法”,又兼有“权 利”、“公平”、“正义”等冨有道復意喙的抽象含义。第二,lux等词通常指具体规则,其词 义明确、具体、技术性强。第三,可以认为,法指永恒的、普遍

3、有效的正义原则和道德公理, 而法律则指由国家机关制定和颁布的具体的法律規则,法律爱法的真实或虚假的表现形式。 这也就是“自然法”与“实在法”对立的法哲学概括。在我国当代法学理论上,法律有广狭 两层含义,广义的法律是指法的整体,包括法律、有法律效力的解释氏其行政机关为执行法 律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如规章)。而狭义的法律则专指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立法程 序制定的規范性文件。为了加以区别起见,学者们有时把广义的法律称为法,但在很多场合 下,仍根据约定俗成的原则,统称为法律,即有时作广义解,有时作狭义解。另外,我国也 有一些学者认为需要从“自然法”观念出发来区分“法”与“法律”,这里的“法”曼指高

4、 于制定法之上并能衡量制定法善恶的某些特定的标准;而“法律”只爱国家机关制定的法律 規范。在我国现代法律制度中,法律也有广狭两层含义,一是指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規等在內的一切规范性法律文件,一是指全国人大X其常委会制定的荃本法律以氏 杀本法律以外的法律。二、非马克思主义的法的定义关于法的定义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爱非 马克思主义的,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从总体上看,虽然非马克思主义法学关于法本质的理论 也包含着密有启迪性的见解,但它们都不是真正科学的和比较完备的理论。非马克思主义者 对法所作的定义大致有三个角度,即法的本体、法的本源以氏法的作用。第一,从法的本体 下定义,着畫以简化或抽

5、象化的形式揭示法是什么。在这方面比较有代裘性的定义有:(1) 規则说,认为法即规则。例如我国古代思想家管伸说:“法律政令者,吏民规矩绳墨也。” 我国清来法学家沈家本说:“法者,天下之程式,万事之仪表。”&现代西方法学中的法律实 证主义者更明确地把法定义为一个社会为了决定什么行动应熒公共权力加以惩罚或强制执 行而亶接或间接地使用的一批倚殊规则。(2)命令说,认为法是国家的命令,主权者的命令。 (3)判决说,认为法即列决。例如美国法学家格雷说,法只畏指法院在其判决中所规定的 东西,法规、判例、专家意见、习惯和道德只是法的渊源。当法院作出判决时,真正的法才 被创造出来。第二,从法的本源下定义,著重说

6、明法的基础或法自何出。在这方而,比较有 代表性的定义有:(1)神意论,认为法即神意。古代社会的“君权神投”理论所包合的法观 念几乎都主张法自神出,法是神(上帝、先知)为人类规定的行为标准。现代社会神学的自 然法学家仍然主张法爱上帝的意志。(2)理性论,认为法是理性。例如古罗马思想家西赛罗 说:“法就畏最高的理性,并且它网植于支配应该做的行为和奈止不应该做的行为的自然之 中。当这种最高的理性,在人类的理智中稳冏地确定和充分地发展了的时侯,就曼法。 ” (3)公意论,认为法是公共意志或共同意志。例如卢梭说,法曼公意的宣告。(4)权 力说,认为法即权力的表现或派生物。例如中国古代商轶说:“法者,宪令

7、蕃于官府,刑罚 必于民心,常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美国法人类学家霍贝尔说:“法是这样一种 社会规范,当它被忽视或违反时,事有社会公认的倚许权的个人或团体,通常会对违反者威 胁使用或事实上便用人身的强制。”第三,从法的作用下定义,着重说明法的工具性。在这 方面较有代裘性的定义有:(1)正义论,认为法是正义的工具。例如亚里士多徳说:“要使 事物合于正义,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恰恰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古罗马法学家赛尔 苏斯说:“法爱善良公正之术。” (2)社会控制说,认为法是社会控制的形式。例如庞德说: “我把法理解为发达的政治上组织起来的社会高度专门化的社会控制形式种通过 有系统有

8、铁序地适用社会强力的社会控制。在这种意义上,它曼一种统治方式,我称之为法 稅序的统治方式。” )(3)事业说,这是美田新自然法学遞的代表人物福勒给法下的定义, 其概括的表述爱:“法是使人们的行为服从规则治理的事业。”*从以上所引述的非马克思主 义的法的定义可以看出:唯心主义的和形而上学的法的定义具有形式主义的或神秘主义的特 点,它们晟大的缺陷是没有揭示或故意掩弟法的阶级本质,而如果没有揭示这一层本质,任 何法的定义都必然是肤浅的,甚至是无益的。三、马克思主义的法的定义马克黒主义创始人 从唯物史观出发,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对法的概念作了不少定义式的裘述,深刻地揭示了法的 本质和基本特征。马克思和恩格

9、斯在徳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在一定的物质生产关系中 “占统治地位的个人除了必须以国家的形式组织自己的力量外,他们还必须给予他们自己的 由这些特定关系所决定的意志以国家意志即法律的一般裘现形式。”“由他们的共同利益所决 定的这种意志的表现,就是法律。” %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 产阶纵法不过是被奉为法律的资产阶圾意志,而这种意志的内容是由资产阶絃的物质生活条 件决定的。从引文出处的上下夭来曾,马克思、恩格斯的上述话语不是专门论述法的,更不 是给法下学理上的定义。但爱,它们揭示了法的概念的核心内涵,指明了给法下科学定义的 基本要素,也为研究法的本质和埜本特征提供了科学的立场、

10、观点和方法。根据马克思主义 关于法的一般理论,呎收国内外法学硏究的成杲,可以把法定义为: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 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权利和义务为调整机制,以人的行为氏行为关系为调整对 象,反啖由符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在阶纟及对立社会)或人民(在社会主义社 会)意志,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或人民)所期望的社会关系和价值目标为目的的 行为规范体系。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定义与非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定义相比较,具有如下科 学性:第一,揭示了法与统治阶毀的内在联系,深刻地阐明了法是以统治阶级(或人民)的 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法是从统治阶级(或人民)的立场出发,根据统治阶级(或人民

11、) 的利害标准和价債观念,来调整社会关系的。第二,揭示了法与罔家之间的必然联系,亶接 指明了国家在统治阶级的意志客观化为法的过程中有“中介作用” &,没有这个中介,任何 阶级意志都不能成为社会的“共同規则”而具有统一性、权威性和普遍约束力。第三,揭示 了法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因果联系。它不畏从精神世界或权力意志中寻找法的本源,而是 深入到法的物质蔻础即经济基础中来理解法的本源。第四,揭示了法的主要目的、作用和价 值。法是统治阶坂有意识地创造出来的行为规范体系,具有一定的目的性:确认、保护和发 展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狭序。而这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是统治阶级所期望的,即对统治 阶级来说旻有意义和有

12、价值的,所以法又具有价值取向。 第七章法的要素第一节法的要素释义一、法的要素的定义在认识了法的本质与特征以 后,有必要从法的要素这个技术性的角度来加深对法的认识,即对法的要素进行解析。法的 要素指法的杀本成分,即构成法律的基本元素。任何时空中以整体形态存在的法律都是由基 本的要素构成的。如杲我们把整体形态的法律香成一个系统,那么法律要素就爱构成系统的 元素。法的要素与法律渊源不同。法的渊源指法的外丧形态,而法的要素是任何形态的法律 (制定法、习惯法、判例法)都不可或缺的基本质料。作为与法律整体相对应的法的要素, 具有如下待征:(1)个别性和局部性。它表现为一个个元亲或个体,是组成法律有机体的细

13、 胞。閃此,我们在认识法律要素的性质和功能时,应当结合法律整体背景来理解。(2)多样 性和差别性。组成法律的要素具有多样性,不同的要素具有差别性。这起码可以从两个层次 上来理解,一是法律要素可以分成不同的种类,它不是同一的,二是相同种类的法律要素又 可以有多种不同个性。(3)整怎性和不可分割性。虽然每个法律要素都畏独立的单位,但是 法律要素作为法律的组成部分又具有整体性和不可分割性。某一法律要素的改芟可能会引起 其他要素或荃体发生相应的变化,某一要素被违反可能会引起整体或其他要素的反应。每一 个要素都与其他的要素相联结,具有不可分割性。例如,法律适用的 “特权原则”向“平等原则”的转芟将枕大地

14、影响一系列法律规则与概念的理解与解释,“犯 罪”这一概念的芟化可能会影响到整个刑法体系氏许多刑事规则。我们在对某一法律要素作 出解释时不能离开它存在的法律背景。处于任何发展阶段的法律均有相应的法律要素,法律 要素质量的优劣通常爱衡量法律合理化、科学化程度的賣要标志。法律进化的过程本身曼法 律要素的质和量提高的过程。法律要素质量越高,法律的可预测性程度就越高;确定性程度 越高,也就包合更多的正义和理性。判断一个社会的法律要素质量高低的标准通常有:(1) 法律要素合义的明确性与确定性。如果某社会的法律要素含混不清、内容游移不定,那么该 社会的法律要素就处于较低发展阶段。(2)法律要素间联系的紧密性

15、协调性程度。如栗某 社会法律要素结构松散、柏互冲突较多,则该社会法律要亲合理化程度较低。(3)法律要素 的专门化、技术化程度。通常法律越发达,法律要素的技术化、专门化程度越高。二、法的 要素的分类法的要素的分类问题涉氏另一前提性问题:将复杂的法律现敷归结为哪些简单要 素,即法要素的“棋式”问题。这曼西方法理学中的“传统问题”。早在古希腊,就曾发生 过法律是“命令”还是“劝告”的争论。近代以来,西方流行的法要素的棋式主要有五种: 第一,“命令”棋式,即籽法律归结为单一的“命令”要素。这一理论始于法国人博丹(Juan Bodin, 1530 经英国法学家霍市斯(Thomas Hebbus, 158

16、8 斯丁 (JcaiiAustin, 1790 世纪 40 年代以来这一理论经新分析法学的批判而衰落。第二,新分析法学派的规则摸式。这一模式 由英国法学家哈特偈导。规则模式论即将法律归结为单一的规则要素。法律规则可以分为主 要规则和次要规则。主要規则是诛定义务的规则,次要规则是授予权利的规则。次要規则又 可分为承认规则、改芟规则和审判规则。第三,规则、政策、原则模式。这一模式将法律归 结为规则、政第和原则三要素。这一模式是新自然法学遞的徳沃金在批利前述单一规则论的 基础上提出的。所谓政策,是指有关必须达到的目的或目标的一种政治决定,一般说来,是 关于社会的经济、政治或者社会特点的改善以氏整个社

17、会的某种袅体目标的保护或促成问 题。原则是有关个人(或由若干人组成的奧团)的权利、正义或公平的要求或其他道德方面 的要求。第四,道徳原则和法律规则模式。这一理论认为法律规范分为两种,一是道德原则, 二是法律規则,道德原则确定法律规则。第五,律令、技术、理想模式,即将法律归结为律 令、技术、理想三种要素。社会法学派泰斗庞復认为,人们使用法律这概念有三种含义:法 律秩序、权威性资料、司法行政过程。权威性资料包括律令、技术和法律理想,律令又包括 规则、原则、概念、标准。庞德所说的“律令”,其外延大体上相当于我们所讲的“法律” 的外延。技术指解释和适用法律规則、概念的方法和在权威性资料中寻找特殊案件的

18、方法。 法律理想指特定社会中关于稅序的理想图画,即社会税序是什么,它的目的何在等。法律理 想曼适用律令的背虽。我国法学界通行的曼“法律規范”说,瘠法律归结为法律规范单一要 素,类似于西方的命令说和规则说。近年来学者们开始主张多要素说。综观各家关于法律要 素的学说,法律规则、原则、概念三要素说有较强的说服力,且对认识法律有重要的工具价 值。 法律规则 一、法律規则释义規则是由权威部门颁行或社会习俗中包合的关于人们行为的准则、标准、 規定等等,即日常用语中所称的“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无规则不成社会。社会规则有 很多种类,例如中国古代的礼,社会交往中的礼仪,道徳规则,宗教规则,政党、社会团体 的

19、纪律规则,商人的行会规则等等,当然还有法律。社会的各种规则形成一个有序的规则体 系,悬社会稅序的维系力量。在法治社会里,法律规则具有晟高或晟终的效力。法律規则是 規定法律上的权利、义务、贵任的准则、标准,或是賦予某种事实状态以法律意义的指示、 规定。法律规则是构成法律的首要成份。在法律诸要素中,与法律原则相比,法律规则具有 三大特点:(1)微观的指导性,即在规则所稷兼的相对有限的事实范围內,可以指导人们的 行为;(2)可操作性较强。只要一个具体案件符合规则诛定的事实状态,执法人员可亶接适 用该规则,一般公民也能较容易地依据规则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3)确定性程度较高。与 原则相比,法律规则的确

20、定性程度要高得多。法律規则和法律规范是否同一概念,学界有争 议。我国法学界通常将英语中的Rub译作规则,而将Norm译作規范。凯尔森(HansKdsen) 认为立法者创制的姥规范,法律科学裘述的却姥规則,前者是规定性的,后者是叙述性的。 英国法学家沃克(PhidI.Walkur)认为法律规则与法律规范都爱规范人的行为的,但是 规则较规范具体,规范比規则抽象。我国法学家倾向于把规则与规范看作同一概念。法律规 则通常有严密的逻辑结构。对法律規则的逻崔结构的分析,法学界有不同香法,主要有三要 素说和二要素说。三要素说爱占主导地位的学说。主要内容是:法律规则有假定、处理、制 裁三部分构成。假定是法律规

21、则中描出适用这一规则的前提、条件或悄况的部分;处理是法 律规则中具体要求人们做什么或禁止人们做什么的那一部分;制裁是法律规则中指出行为要 承担的法律后果的部分。三要素说虽然传之久远,但由于内在的缺陷而在近年逐渐被相当一 部分人放弃。二要素说是近年新起的学说。二要素说将法律规则的结构分为行为模式、法律 后杲两部分。行为撲式是指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可以行为、应该行为、不得行为的行为方式, 它可以是苛以义务的,也可以是攪权的。法律后栗是指规则中指示可能的法律结杲或法律反 应的部分。法律规则与针对个别人或事项的个别性命令不同,它具有两大特色:(1)法律规 则曼普遍的行为模式,具有可重复适用性。例如,“禁

22、止刑讯逼供,违者处以自由刑”这一 法律规则在承认其法律效力的时间空间范围内可以賣复适用,这与个别性命令不同,个别性 命令不能重复适用,例如,“处某甲行政拘留三天”的行政决定就只能运用一次。(2)法律 規则可以适用于一定的角色群或适用于一定法域中所有的人,即法律规则不是针对特定的个 人的,而是对具有相同特性的个体普遍适用的,也就爱具有适用的普遍性。例如效力氏于全 国的法律規则对全国的自然人或团体人均可适用(当然要符合規则设定的条件),效力氏于 某一地区的法律规则对这一地区內的自然人和团体人普遍适用。相对照之下,针对某甲的行 政命令只能对某甲适用,不能对某乙或某丙适用。法律規则有没有确定性这一问題

23、在法学界 也有不同看法。规范法学派通常强调法律規则的确定性,而美国的现实主义法学和批判法学 则否定、怀疑规则的确定性。法律规则都具有确定性,如展没有确定性则它难于被重复适用, 没有确定性就难以保匯法的稳定与安全。但是法律規则的确定性又是相对的,它的含义氏其 适用范围有一个或明或暗的边缘地带。不同的法律规.则的确定性程度也有一定差别。例如: “早6点至晚6点间本街道禁止通车”这一规则在时间上是确定的,适用地域是确定的, 行为模式也曼基本确定的,但是它又不完全确定。汽车亳无疑问在禁止通行之列,至于“车” 是否包括摩托车、自行车、甚至是否包括残疾人车(机动的、手动的)、是否包括手推车、 儿童推车就不

24、那么确定了。尽管法律规则的确定性畏相对的,立法者却不得以此为由迫求法 律的不确定、追求 “粗”,立法者应当追求法律规则之晟大限度的确定性。二、法律规则的分类对法律规则进 行分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务意义。从理论上讲,有利于对法律规则进行研究、编排,使其 形成一个有机的协调的体系,从法律实务上讲,对法律规则的分类有利于对法律规则的理解、 确定其效力等圾、适用范围等等。依据不同的标准和出于不同目的可对法律规范作出不同的 分类。依据法律规则适用的领域为标准,可将它分为刑法規则、民法规则、行政法规则、诉 讼法规则等等;按法律规则的内容不同,可将它分为实体性规则、程序性规则;按法律规则 所厲的不同法源,可

25、以将它分为制定法规则、习惯法规则、普通法规則、衡平法規则;按法 律规则的效力不同,可以将它分为宪法性规则、普通法规则、规章性规则;按法律规则适用 过程中裁量权的有无可以分为客观性规则和裁量性规则。客观性规则的条件明确、毫不合糊, 裁量性规则不行使裁量便无法实施。对法理学研究与实务意义较大的分类有以下四种: (一)从法律規则内容上香可以将它分为攪权性规则、义务性规则和权义复合规则授:权性规 则爱指示人们可以作为、不作为或要求别人作为、不作为的规则。挽权性规则的作用在于赋 予人们一定的权利去构筑或变更、终止他们的法律地位或法律关系,为人们的自主行为和良 性互动提供行为棋式,为社会的良性运作和发展提

26、供动力与规则保障。授:权性规则的符点是 为权利主体提供一定的选择自由,对于权利主体来说不具有强制性,它虧不强令权利人作为, 也不强令权利人不作为,柏反,它为行为人的作为、不作为提供了一个自由选择的空间。一 个权利规则常常同时暗含了苛以相对义务人一定的作为或不作为义务,否则攪权性规则就会 落空。宪法和民商法中合有丰富的攪权性规则。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 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就是一个授:权性规则。投权性规则通常采用 “可以”、“有权利”、“有自由”等等用语。授权性规则在法律中所占的比法律的 进化而递壇。在现代法律中,擾权性规则占居首曼地位。义务性规则爱直接要求

27、人们作为或 不作为的规则。与授:权性规则不同,义务性规则表现为对义务主体的约束,为人际互助、维 持社会安全提供保障。义务性规则具有三大特征:第一,强制性。义务性规则逋常具有强行 性,对于不履行义务的人具有强大的压力,违反义务性规则的主体常常要付出代价,即法律 要作出否定性反应,这种反应可能绘否定行为的合法性、作出处罚或贵令作出补偿等等。第 二,必要性。为了维护社会成员的自由和利益、维系社会安全和法的权威,义务性规则是必 须的,没有义务性规则,社会将不存在;第三,不利性。义务性规则虽然对他人和社会有利, 对义务人却是不利的,爱一种牺牲或“克己”。应当指出,有些论著将法律规则分为嫂权性 规则、义务

28、性規则和禁止性规则三大类,将禁止性规则与义务性规则并列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因为义务本身包括作为义务和不作为义务两种,奈止性规则规定的是不作为义务,它其实是 义务性规则中的“不作为义务规则”。将奈止性规则与义务性规则并列犯了子项相容的逻辑 错误。规定作为义务的义务性规则常采用“应当”、应该”、“必须”等术语;规定不作为义 务的义务性规则常使用“不得”、“禁止”、“严禁”等术语,或者在描逑行为模式后加上不利 的法律后果。权义复合规则指兼具攪予权利、设定义务两种性质的法律规则。权义复合规则 大多是有关国家机关组织和活动的规则。依其指示的对象和作用可以分为委任规则、组织规 则、审判规则、承认规则等。权

29、义复合规则的特点是,一方面被描示的对敷有权按照法律规 则的规定作出一定行为,另一方而作出这些行为又是他们不可推卸的义务。从有权作为的一 而来香,它具有攪权性规则的特性,从必须或应当作为的一而来暫,它又具有义务性规则的 属性。(二)从法律規则形式特征上香,可将它分为規范性规则和标准性规则规范性规则指 規则的內容明确、肯定和具体,且可宜接适用的规则。例如“每一选民在一次选举中只有一 个投票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圾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5条)。 标准性规则指法律规则的部分內容或全部內容(事实状态、权利、义务、后杲等)具有一定 仲缩性,须经解释方可适用且可适当裁量的法律规则。例如:

30、 “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徳,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这一規则里的“社会公德”、“社 会公共利益”均有很大的伸缩性,须解释才能适用。(三)从法律规则的功能上看,可将法 律规则分为调整性規则和构成性规则调整性规则是对巳有行为方式进行调整的规则,它的功 能在于控制行为。在逻轻上讲,该规则所调整的行为先于规则本身,规则的功能在于对行为 的棋式予以控制或改萸、或统一。在这个意义上讲,调整性规则占了法律規则的大多数。构 成性规则畏组织人们按规则規定的行为去活动的规则,在逻轻上讲,规则所指定的行为在逻 券上依赖規则本身。例如,设定慕一机构的规则属构成性规则,这一机构的活动有赖于设立 机构的组织性规则本身,

31、没有相关组织的构成性规则,相关组织的活动是不可思议的。(四) 从法律规则的强制性程度上来看,可将它分为强行性规则和指导性規则强行性规则指行为主 体必须作为或不作为的规则。绝大多数义务規则属于强行性规则,国际强行法规定的規则是 强行性规则。指导性规则指行为人可自己决定是否按規则指定的行为行事,规则只具有指导 意义而不具强行性的规则。这是一种令令性较朝的义务性规则。国际法上的许多规则对国家 来说属指导性规则。例如联合国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的规则苛以联合国成员国以保护 人权的义务,但它的义务对成员国立法机关只具有指导性,不具有强行性。再如行政法中苛 以国家机关义务的大部分规则畏强行性规则,国家机关

32、必须照办,但是在英国行政法中存在 鲁对行政机关指导性的法律,其中的法律规则对行政机关只具指导意义。行政指导行为中包 合的法律規则对行政相对人来说也是指导性规则。第三节法律原则一、法律原则释义各 家对法律原则(PrinciplcsofLaw)的定义各不相同。英国法学家沃克从法律原则的功能 解决麺难案件的角度将法律原则定义为:许多法律推理所依据的前提,不断地、正当地适 用于比较待别和具体的规则解决不了或不能充分明确地解决的案件的一般原则。布莱克法律 辞典的解释爱:法律的亘咄性真理或原理,为其他规则提供杀咄性或本源的综合性规则或原 理,是法律行为、法律程序、法律决定的决定性規则。我们认为市莱克的定义

33、基本可取。 法律原理是法律的基咄性真理、原理,或是为其他法律要素提供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原理或 出发点。法律原则可以曼非常抽象的,例如法律而前人人平等原则、无罪推定原则、自然公 正原则,也可以是很具体的,例如任何人不能作自己案件的审判者。法律原则的作用是法律 規则所不能替代的,它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三方面:(1)为法律规则和概念提供杀础或出发点, 对法律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对理解法律規则也有指导意义,例如无罪推定原则成为众多诉 讼规则的出发点和基咄。(2)法律原则可以作为疑难案件的断案依据。当某一案件的特殊事 实导致适用原有规则不公正时,法律原则可作为断案依据。例如,在黄国很有名的黒格斯诉 帕尔默案

34、中,一个16岁的男孩毒死了他的祖父,他能否继承被害人的遗产?按一般法律规 则他是合法继承人,应当继承遗产。但这与法律的目的和一般社会伦理不符,最终法院依据 “一个人不能从他的不当行为中得利”这一法律原则剥挙了男孩的继承权。(3)宜接作为审 判的依据。许多法律原则可竟接作为断案依据,这些原则的作用与规则无异。例如庚国法中 的正当程序原则常常作为亶接的审判依据。二、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的区别法律原则与法律 规则同为法律的要素,两者有共性,在规则与原则间有一个边缘地带,甚至有些法律要素究 竟厲于规则还是原则曼难以定位的。但爱法律原则与规则的区别还是明显的:(1)在对事氏 对人的厦兼面上,法律原则较宽,

35、法律规则较窄,即法律原则有更大的宏观指导性,某一法 律原则常常成为一群规则的基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的学者把原则称为超级规则。(2) 在变化的速率方面,法律原则有较强的稳定性。法律原则通常是社会重大价值的枳淀,不会 轻易改芟,相比之下,法律规则的改更要容易得多。(3)在爱否适用的确定性方面,原则较 为模糊,而规则较为明确;当原则与原则、规则与规则相互冲突时,逸择的方法也不同。冲 突的规则的适用常常是要么无效,要么有效,确定相互冲突的原則的适用时,常常要对冲突 的原则所代表的利益作出权衡,相互冲突的原则必须衡量或平衡,某些原则比其他原则具有 较大的 “分量”。当然,上述法律规则与原则的区别爰柯

36、对的。三、法律原则的分类按不同的标准 可以对法律原则作出不同的分类,对法学研究和法律适用有较大价值的分类有以下三种: (一)按原则产生的杀础不同,可将法律原则分为政第性原则和公理性原则政策性原则曼国 家关于必须达到的目的或目标、或实现某一时期、某一方而的任务而作出的方路,通常曼关 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国防的发展目标、战略措施或社会动员等问題的。我国的学者 则闵其常常出现在法律条文中而将它视为法律原则之一种。例如“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 口的増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中华人民共和罔宪法第25条)。政第性原则 常常具有鲜明的时代将色和民族特色。公理性原则是从社会关系性质中产生并得到广

37、泛认同 的披辜为法律公理的法律原则,这爰严格意义上的法律原则。例如选举法的普遍、直接、秘 密、平等原则,现代刑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则,刑事诉讼中的无罪推定原则,民法中的诚实信 用原则,行政法中的合法性原则,国际法中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等。由于公理性原则来自 事物本身的性质,所以公理性原则较政笫性原则有更大的普适性。(二)按原则的蔓兼面不 同可将原则分为杀本法律原则和具体法律原则基本法律原则是指体现法的根本价值的法律 原则,它是整个法律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出发点,构成法律体系的神经中枢。例如现代法律中 的法律而前人人平等原则,基本人权不可侵犯原则等均为现代法律的巒本原则。具体法律原 则曼基本法律原则的具

38、体化,构成某一法律领域的法律规则的杀础或出发点。最具体的法律 原则与法律規则难以区分。(三)按法律原则的内容不同可将法律原则分为实体性原则和程 序性原则实体性原则指规定实体法律间题的原则。实体性法律原则的功能是调整实体上的权 利义务关系,例如罪刑法定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程序性法律原则是 規定程序性法问题的原则。程序性法律原则的功能畏调荃程序上的权利义务关系,例如回避 原则、司法独立原则、谁主张谁举证原则、排除非法证据原则等等。应当指出,上述分类都 曼相对的,除了上述分类以外,还有其他的分类,例如按照原则所在的法律部门不同也可对 法律原则作出分类,烫国法学家迈克尔贝勒斯就将法

39、律原则分为程序法原则、财产法 原则、契约法原则、侵权法原则、刑法原则五大块。第四节法律概 念一、法律概念释义 从哲学上讲,概念曼认识事物而形成的思维形式,畏认识之网上的纽结。法律概念是有法律 意义的概念,即对各种有关法律的事物、状态、行为进行概括而形成的术语。法律概念大量 来自日常生活,有的来自法律实践活动(立法、司法活动),有的源自法学家的创设。法律 概念与日常生活用语中的概念不同,它通常具有明确的定义和应用范围。例如日常用语中的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就与作为法律概念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别,后者的范围有专门 立法或司法解释确定。一个概念的技术含量越高,它就越远离日常生活而成为高度专门化的 法律概念。例如“死亡”作为日常生活概念指生命活动终止,而作为法律概念的“死亡”各 国法律均有明确规定的含义。传统法学以心跳、呼叹停止作为死亡的标准,1968年第一例 人工心脏移植成功后,萸国哈佛大学成立了第一个确定脑死亡标准的委员会,瑞士还颁布了 脑死亡法,确定“死亡”的法律含义。二、法律概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