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1 学问和智慧课件 苏教版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5/25/4fa2a920-afb9-4762-8b78-aca5a1d151b2/4fa2a920-afb9-4762-8b78-aca5a1d151b21.gif)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1 学问和智慧课件 苏教版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5/25/4fa2a920-afb9-4762-8b78-aca5a1d151b2/4fa2a920-afb9-4762-8b78-aca5a1d151b22.gif)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1 学问和智慧课件 苏教版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5/25/4fa2a920-afb9-4762-8b78-aca5a1d151b2/4fa2a920-afb9-4762-8b78-aca5a1d151b23.gif)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1 学问和智慧课件 苏教版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5/25/4fa2a920-afb9-4762-8b78-aca5a1d151b2/4fa2a920-afb9-4762-8b78-aca5a1d151b24.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问和智慧学问和智慧 罗家伦罗家伦 “世事洞明皆学问,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人情练达即文章”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简介作者、简介作者 ; 积累字词积累字词 2、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 章思路。章思路。 3、研读第一部分。、研读第一部分。 自学提纲自学提纲 质疑问难质疑问难 15分钟分钟 1、简介作者、简介作者 2、积累字词。、积累字词。 3、整体感知课文,划分层次,理清思路。、整体感知课文,划分层次,理清思路。 4、朗读第一部分,思考讨论下列问题:、朗读第一部分,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课文开头部分运用什么修辞说明学问和智慧的区)、课文开头
2、部分运用什么修辞说明学问和智慧的区 别?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别?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比较课文与字典中对比较课文与字典中对 学问和智慧的解说在表达上的异同。学问和智慧的解说在表达上的异同。 5、讨论:有知识的人一定是有智慧的人,这说法对吗?、讨论:有知识的人一定是有智慧的人,这说法对吗? 结合课文说说你的看法。结合课文说说你的看法。 罗家伦罗家伦(1897(18971969)1969)字志希,字志希, 浙江绍兴人。著名教育家,历史学浙江绍兴人。著名教育家,历史学 家。家。1917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后赴欧年考入北京大学,后赴欧 美留学。美留学。19191919年成为五四运动的学年成
3、为五四运动的学 生领袖之一,五四运动宣言是他所生领袖之一,五四运动宣言是他所 写。写。19201920年被派赴美,留学。年被派赴美,留学。19281928 年年8 8月,清华学校改为国立清华大月,清华学校改为国立清华大 学,学,3131岁的罗家伦出任首任校长。岁的罗家伦出任首任校长。 1932193219411941年担任中央大学校长。年担任中央大学校长。 19691969年年1212月月2525日他病逝台北,享年日他病逝台北,享年 7373岁。岁。 陶冶陶冶( ) 探骊得珠探骊得珠( ) 蕴(蕴( )含)含 譬(譬( )如)如 晦(晦( )涩)涩 犀(犀( )锐)锐 蚌(蚌( )壳)壳 铢(
4、铢( )子)子 鞭辟入里鞭辟入里( ) 相辅为用相辅为用( ) ynp hu x bngzh y l p f 成语解释成语解释 1 1、探骊得珠探骊得珠 2 2、无关宏旨无关宏旨 3 3、鞭辟入里鞭辟入里 4 4、浮光掠影浮光掠影 5 5、融会贯通融会贯通 6 6、寸积铢累寸积铢累 :比喻做文章能抓住关键。:比喻做文章能抓住关键。 :不涉主旨。指意义不大:不涉主旨。指意义不大 或关系不大。或关系不大。 :深入剖析,进入最里层。深入剖析,进入最里层。 形容能透彻说明问题,切中形容能透彻说明问题,切中 要害。要害。 :比喻印象不深刻。:比喻印象不深刻。 :参合多方面的道理而得:参合多方面的道理而得
5、 到全面的透彻的领悟。到全面的透彻的领悟。 :一点一滴的积累。:一点一滴的积累。 分析标题分析标题 猜测文章内容与猜测文章内容与 结构结构 区别与联系区别与联系 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中心论点在文末:“我们不但需 要学问,而且需要智慧需要 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 运用学问。” 1、阅读文章,整体感知课文。、阅读文章,整体感知课文。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1,2),解说),解说“学问学问” 与与“智慧智慧”概念不同。概念不同。(区别)区别) 学问是知识的聚集,是工具;智慧是学问是知识的聚集,是工具;智慧是 发现,是创造,智慧的主体是人的思想。发现,是创造,智慧的主体是人的思想。 第二
6、部分(第二部分(36),论述学问与),论述学问与 智慧的关系智慧的关系。(联系)。(联系) 第一层(第一层(3,4),论述学问不能离开智慧。),论述学问不能离开智慧。 第二层(第二层(5,6),论述智慧也离不开学问。),论述智慧也离不开学问。 理清文章的脉络(或是) 全文共六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全文共六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一(一(1-21-2):论述学问与智慧的):论述学问与智慧的区别区别; 二(二(3-53-5):论述学问与智慧的):论述学问与智慧的联系联系。 三(三(6 6):总结全文,提出):总结全文,提出论点论点。 运用一系列的精彩的比喻(运用一系列的精彩的比喻(喻证法喻证法)
7、学问:学问: 原料原料 铁铁 工具工具 智慧:智慧: 熔炉熔炉 电火电火 透视、反想、远瞻透视、反想、远瞻 4、(、(1)、课文开头部分运用什么修辞说明学问)、课文开头部分运用什么修辞说明学问 和智慧的区别?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和智慧的区别?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比较课文与字典中对)、比较课文与字典中对“学问学问” 和和“智慧智慧”的解说在表达上的异同。的解说在表达上的异同。 学问:系统的知识。学问:系统的知识。 智慧:从实践中得来的聪明才干;智慧:从实践中得来的聪明才干; 同同“智力智力” (指人认识事物和运用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的能(指人认识事物和运用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的能 力。)力。)
8、 如果换成字典中的解释,可能更科学、更严如果换成字典中的解释,可能更科学、更严 谨,但是可读性不强。作者采用比喻论证的方法,谨,但是可读性不强。作者采用比喻论证的方法, 生动形象,把抽象的概念说得更明白。生动形象,把抽象的概念说得更明白。 5、讨论:有知识的人一定是有、讨论:有知识的人一定是有 智慧的人,这说法对吗?结合课文智慧的人,这说法对吗?结合课文 说说你的看法。说说你的看法。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陶冶陶冶 寸积铢累寸积铢累 犀锐犀锐 蚌壳蚌壳 探骊得珠探骊得珠 注意字形注意字形. . 无关无关( () )旨旨 融融( () )贯通贯通 物物( () )天择天择 鞭鞭( () )入里入
9、里 ( () )破破 五车五车 浮光浮光 ( () )影影 ( () )头讲章头讲章 推推( ()出新)出新 课堂练习课堂练习 注意字形注意字形. 无关( 宏宏 )旨 融( 会会 )贯通 物( 竞竞 )天择 鞭( 辟辟 )入里 ( 读读 )破 五车 浮光 ( 掠掠 )影 ( 高高 )头讲章 推( 陈陈)出新 根据拼音写汉字 XX( )锐锐 kk ( ) ( )穷年穷年 大大kunkun( )( ) 寸积寸积zhzh( )( )累累 犀犀 窾窾 铢铢 矻矻矻矻 回答下列问题回答下列问题 学问和智慧的区别是什么?学问和智慧的区别是什么? 学问和智慧的联系呢?学问和智慧的联系呢? 我们要智慧还是学问
10、呢?我们要智慧还是学问呢? 区别:区别: 学问是知识的聚集,是工具学问是知识的聚集,是工具 智慧是心灵的发现,是创造智慧是心灵的发现,是创造 联系:联系: 学问不能离开智慧学问不能离开智慧 智慧也离不开学问智慧也离不开学问 我们需要学问,更需要智慧我们需要学问,更需要智慧 讨论:讨论: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理清、理清“学问学问”和和“智慧智慧”的的 联系,了解作者所阐述的学习观。联系,了解作者所阐述的学习观。 2、培养用辩证的观点思考问题、培养用辩证的观点思考问题 的习惯和有条理说理的能力。的习惯和有条理说理的能力。 自学提纲自学提纲 15分钟分钟 1、概括第二部分各段主要
11、内容,划分层次。、概括第二部分各段主要内容,划分层次。 2、阅读第、阅读第3段与第段与第5段,比较这两段的论证段,比较这两段的论证 方法有何不同?这两段的顺序可否调整?方法有何不同?这两段的顺序可否调整? 3、第、第4段可否删掉?为什么?段可否删掉?为什么? 4、画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想想为什么不、画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想想为什么不 在在 开头提出?开头提出? 5、第、第6段是全文的总结段,具体说说它与前段是全文的总结段,具体说说它与前 文的关系。文的关系。 第第3段:论述学问不能离开智慧。段:论述学问不能离开智慧。 第第4段:论述世间不仅有缺乏智慧的人,段:论述世间不仅有缺乏智慧的人, 而且有缺
12、乏智慧的书。而且有缺乏智慧的书。 第第5段:论述智慧也离不开学问。段:论述智慧也离不开学问。 第第6段:论述学问和智慧相辅为用、缺一段:论述学问和智慧相辅为用、缺一 不可的关系。不可的关系。 1、概括第二部分各段主要内容,划分层次。、概括第二部分各段主要内容,划分层次。 第一层(第一层(34):学问不能离开智慧。):学问不能离开智慧。 第二层(第二层(5-6):论述智慧也离不开学问。):论述智慧也离不开学问。 第第3节论述学问离不开智慧,运用了节论述学问离不开智慧,运用了对比和举例论对比和举例论 证的方法证的方法。先将没有智慧的人和有智慧的人研究。先将没有智慧的人和有智慧的人研究 学问,取得的
13、效果大不一样,做对比论证;然后学问,取得的效果大不一样,做对比论证;然后 列举了孟德尔、达尔文等因有智慧研究取得巨大列举了孟德尔、达尔文等因有智慧研究取得巨大 成就的例证。成就的例证。对比鲜明,例证典型,有很强的说对比鲜明,例证典型,有很强的说 服力量。服力量。 第第5节论述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运用了节论述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运用了比喻论证比喻论证 的方法的方法。将无学问的智慧比喻成。将无学问的智慧比喻成“肥皂泡肥皂泡”,而,而 把从学问中产生出来的智慧比喻成把从学问中产生出来的智慧比喻成“探照灯探照灯”, 有很强的穿透力;比喻成有很强的穿透力;比喻成“珍珠泉的泉水珍珠泉的泉水”,因,因 为这
14、是为这是“有根底的智慧,才是最靠得住的,最为有根底的智慧,才是最靠得住的,最为 清澈,最为宝贵。清澈,最为宝贵。”这些比喻,这些比喻,不仅形象生动,不仅形象生动, 而且贴切,因为它揭示了智慧与学问之间本质的而且贴切,因为它揭示了智慧与学问之间本质的 联系。联系。 返回返回 2、阅读第三段与第五段,比较这两段、阅读第三段与第五段,比较这两段 的论证方法有何不同之处?的论证方法有何不同之处? 不可调整不可调整。因为学问是基础,智慧因为学问是基础,智慧 是能力,它可以帮助我们更透彻地理解和是能力,它可以帮助我们更透彻地理解和 把握学问,作者强调的是一种学习理念:把握学问,作者强调的是一种学习理念:
15、需要学问,更需要智慧,需要知识,更要需要学问,更需要智慧,需要知识,更要 能力。能力。 这两段的顺序可否调整?这两段的顺序可否调整? 3、第、第4段可否删掉?为什么?段可否删掉?为什么? 本段论述学问和智慧在书籍本段论述学问和智慧在书籍 中的反映。作者把书籍分为两类,中的反映。作者把书籍分为两类, 是对学习者的告诫,作者主张读是对学习者的告诫,作者主张读 书也要有所选择。书也要有所选择。 不可。不可。 4、画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想想、画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想想 为什么不在开头提出?为什么不在开头提出? 中心论点中心论点:“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 需要智慧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
16、罩学问、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 透视学问、运用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 在结尾概括出论点,采用的是归纳法,这在结尾概括出论点,采用的是归纳法,这 样的结构更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即从对样的结构更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即从对 事物的个体了解到对事物间关系的把握。事物的个体了解到对事物间关系的把握。 5、第六段是全文的总结段,具体说说、第六段是全文的总结段,具体说说 它与前文的关系。它与前文的关系。 此段是第二部分的总结,也是全文的此段是第二部分的总结,也是全文的 总结。它的最后一句话,总结。它的最后一句话,“不但不但”句是对句是对 文章文章1、2段的总结,段的总结,“而且而且”句是对文章
17、句是对文章 3、4、5段的总结。段的总结。 总结归纳全文 这篇文章分析了学问与智慧这篇文章分析了学问与智慧 的区别与联系,指出的区别与联系,指出 学问固然学问固然 离不开智慧,同时智慧也不能离离不开智慧,同时智慧也不能离 开学问,学问与智慧相辅为用,开学问,学问与智慧相辅为用, 缺一不可,进而提出我们不但需缺一不可,进而提出我们不但需 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需要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需要 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 运用学问。运用学问。 写作特色 针对性强针对性强。(议论文提出的论点要有价值,如本文(议论文提出的论点要有价值,如本文 所涉及的学问与智慧的关系,的确是一般学习者说所涉及的学问与智慧的关系,的确是一般学习者说 不清或是没有一直重视的,积弊已久,为害不浅。)不清或是没有一直重视的,积弊已久,为害不浅。) 辨证分析,说理透辟辨证分析,说理透辟。(文章紧扣中心论题展开说文章紧扣中心论题展开说 理,论据均来自于学习生活实际,例证有典范性,理,论据均来自于学习生活实际,例证有典范性, 无可辩驳。)无可辩驳。) 形象地说理,语言充满智慧形象地说理,语言充满智慧。(说理最忌枯燥,说说理最忌枯燥,说 理也很容易流于枯燥,本文能受读者喜爱,除了拥理也很容易流于枯燥,本文能受读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文化艺术中心场地租赁及活动策划服务合同
- 2025年度海上货物保险合同范本全文预览及责任免除条款
- 2025年度建筑工程劳务扩大分包合同环保验收标准
- 2025年度教育科技研发合作合同
- 2025年度环保工程结款合同范本详析
- 2025年度国际金融借款合同规范版
- 2025年度建筑工程合同担保创新机制研究与应用
- 2025年度建筑工程保温材料研发与质量控制合同
- 2025年度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合同风险管理与技术创新
- 2025年度智能交通系统计算机设备采购合同
- 化工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培训考试卷(后附答案)
- 工伤赔偿授权委托书范例
- 食堂餐具炊具供货服务方案
- 员工安全健康手册
- 自然科学基础(小学教育专业)全套教学课件
- 华为客服制度
- 医美面部抗衰老注射项目培训课件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落实学生核心素养方法的研究-中期报告
- 电梯使用转让协议书范文
- 工程变更履历表
- 煤矿岗位标准化作业流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