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期末测试卷部 编 版 语 文 七 年 级 下 学 期期 末 测 试 卷学校_ 班级_ 姓名_ 成绩_一、积累与运用1. 古诗文名句默写。(1)万里赴戎机,_。(木兰诗)(2)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3)_,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4)商女不知亡国恨,_(杜牧泊秦淮)(5)不畏浮云遮望眼,_。(王安石登飞来峰)(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周敦颐爱莲说)(7)陆游游山西村一诗中“_,_”两句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蕴含着生活的哲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历史的星空,因杰出人物而光辉灿烂。邓稼先是一位xin( )为人知的科学家,他始终站在科学研究的第
2、一线;叶圣陶既是一位躬( )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杨利伟的太空一日充满喜悦,但归途却惊心动p( );斯科特等人虽然失败并牺牲,但却显示了坚忍不拨、勇于探索的崇高精神。2. 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3. 语段画线句中有一错别字,找出并改正。4.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受寒流不断南下的影响,今年的春天姗姗来迟。b. 语文课上,老师讲了一个幽默的故事,同学们都忍俊不禁。c. 为了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我不耻下问,经常向老师请教问题。d. 叶圣陶先生重视语文,追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由于盐通高铁的建成,将使盐城
3、市进入高铁时代。b. “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于2018年6月9日顺利举行。c. 有无端正的学习态度,是一个孩子取得好成绩的关键。d. 央视朗读者热播的原因,是其新颖独特的形式造成的。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b. 唐宋八大家是指唐朝和北宋有名的八位散文作家,如韩愈、欧阳修、王安石等。c. 最后一课通过小弗朗士的所见所闻与内心感受,深刻地表现了法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感。d. 从结构上说,短语主要包括: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和补充短语。如:“我的祖国”就是并列短语。7. 名著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
4、答问题。他来自农村,在他拉上租来的洋车之后,立志要买一辆车,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在经过“三起三落”之后,这个愿望终于完全破灭,最后自甘堕落。上段文字里的“他”是老舍名著_中的主人公。“他”第二次买车的钱是被_(人名)敲诈走的。(2)阅读名著选段,结合相关情节填空尼摩船长所写的那几个字令我振奋不已。我稀里糊涂地竟然来到了这个消失的大陆的一个山头上!我竟然能够用手去抚摸这十几万年前的地质时期的废墟!我甚至能够在先民曾经走过的地方行走!我脚上那沉重的铅靴踩碎了传说时代的动物的骸骨,而那些现已炭化了的树木,当年曾经为这些动物遮阳避雨!文段中“尼摩船长所写的那几个字”是_。这段文字选自_(人名)写的海底
5、两万里,他们乘坐的是“_”号。8. 综合实践活动。黄海中学七(1)班举行“我的语文生活”学习活动,请你参与。【正眼看招牌】下面三幅招牌存在用字不规范的现象。请任选一幅,加以改正。 a b c我选 图,图中 字改成 。【拟写广告词】七年级教学楼后栽种了一片草坪。初春,“草色遥看近却无”,给孩子们带来美的享受。想不到几个月后,草坪上出现了很多清晰的脚印。为了劝阻这一不文明的行为,请写一句广告词。(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名联对对碰】结合你了解对联知识,为上联选择最合适的下联。济南大明湖联:四面荷花三面柳, 。a.万家忧乐到心头 b.白铁无辜铸佞臣 c.一城山色半城湖 d.一片孤城万仞山二、阅读理解
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田家即事利登小雨初晴岁事新,一犁江上趁初春。豆畦种罢无人守,缚得黄茅更似人。【注】岁事:农事。江上:江边的田。黄茅:黄草扎成的人。9. 用自己的话解释“缚得黄茅更似人”的原因。10.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河中石兽纪昀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二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
7、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至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1.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阅十余岁_(2)是非木杮_(3)转转不已_(4)遂反溯流_12. 用“/”为下面句子划分朗读停顿,限一处。尔 辈 不 能 究 物 理13. 翻译下列句子。(1)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2)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铭)14. 结合文章内容,概括
8、老河兵寻找石兽的方法。15. 你从这篇文章中得到了怎样启示?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陈凌每到世界读书日,这样一张照片所定格下的历史画面总会被人提起:1940年10月22日,英国遭受空袭,位于伦敦的荷兰屋图书馆也难以幸免,几乎被炸成废墟,墙壁倾颓,砖石满地,但有3名男子竟不顾敌机刚刚离去,又在尚未倒塌的书架前翻捡书籍。战火的残酷与读书所展现的不屈意志,两相对比,不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更给人以持久的感动。阅读何以有这样的伟力? 一位作家曾指出,阅读实际上会给人以两种收获,一种是通过读书,知道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另一种是通过读书触发反思,知道自己本来就有的东西,并激活
9、它。前者是知识,后者是智慧。越是走在人生的“三岔口”,越是面临困难和选择之时,阅读的力量就越能显示出来。一个人的努力往往会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知识让我们理解每一项选择的意义,而智慧还能进一步让人知道,自己的选择是符合内心的,从而坚定前行的意志。人生如果远离了阅读,就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曾国藩一生饱览群书,文章笔力雄厚,就连梁启超都称赞他“可以入文苑传”。然而,即便有如此深厚的功底,他依然认为自己有“三耻”,居第一位的,就是对天文和算学“毫无所知”。一物不知,便深以为耻,曾国藩们之所以会有如此的认识,就因为他们深刻地知道,读书“能养人精神”。书籍并非是装点门面的饰品,而是精神的营养品。不能与书
10、籍独处,只会让人生之路走向狭隘,甚至禁锢心灵;浸润书香,才能让我们驶向无限广阔的海洋,让人生气象万千。有人以为,读书太多,容易脱离生活。其实不然,读书并不是要逃离这个世界,而是要让人拥有平视世界的眼睛,阅读本身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正如哲人所言,“一个人和书籍接触得愈亲密,他便愈加深刻地感到生活的统一,因为他的人格复化了,他不仅用他自己的眼睛观察,而且运用着无数心灵的眼睛。”既塑造丰盈的内心,又给人以丰富的生活,这恐怕便是阅读之于人生的独特意义。16. 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17. 第段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简要分析其作用。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槐花飘香申琳小区墙角的槐花开了,满树洁白的花朵,
11、映着湛蓝的天。这一串串小花,把我的思绪带回满村飘着槐花香的故乡。故乡,是中原大地一个极平常的村庄,几十户人家,房前屋后长满树木,柳、杨、桐、杏、梨最多的,就是春天繁花满树、夏天浓荫蔽日的槐树。每年农历三月,是槐树平凡生命中最灿烂的时光,一串串槐花挂满枝头,整个小村的天际变得晶莹透亮,空气中弥漫着甜甜的、淡淡的清香。槐花香,香在枝头。从村小放学回家的儿童,一路追逐嬉闹,槐花香越来越浓,就知道村子越来越近,离家已经不远。进得村来,一群孩子中突然有人停下脚步,用鼻子使劲嗅了嗅,说了句,“真香!”后面就只听见一片“呼哧呼哧”的嗅鼻子声。“香不香? ”带头的孩子高声问。“香!”一群人齐声呐喊起来,伴随的
12、是一阵开心的大笑,喊声和笑声,惊得一群麻雀扑棱着翅膀飞过头顶。槐花香,香在嘴里。小伙伴们手里悠闲地甩着书包或是外套一路走回家,就像手里转着一个风车。进了小院,放下手中的“风车”,扛出来的是一个特别的工具:一根长长的竹竿,顶端绑一把锋利的镰刀。人人手持这个工具,开始仰起头,拣那些开得最多、最盛的槐花采摘,手起镰刀落,一串串、一枝枝槐花像大片雪花一样从树上掉落。大孩子从树上采,小孩子从枝上捋,有人早经不住这又甜又香的花儿诱惑,团起槐花就往嘴里塞,那一丝丝清香就从舌尖甜到心底边吃边采,最后把一筐槐花交给母亲,眼看着母亲拌上面粉,放在大锅里开始蒸。做作业的大孩子、看小人书的小孩子,就心不在焉地一会儿歪
13、过头看看忙碌的母亲,一会儿跑到厨房问上一句“快熟了吧? ”好不容易等到出锅,不知道咽了多少口水的孩子早抱着碗站在灶台前。开饭时,母亲用饭盆端出一大盆槐花蒸菜,放在院子前面槐树下的地上。旁边一只大碗,盛着半碗蒜汁作调料,上面漂一层香喷喷的芝麻油。父亲还是农村人吃饭的标准姿势,蹲在饭盆前,背靠着那棵槐树,大块大块夹起槐花蒸菜,蘸着蒜汁吃得慢条斯理,而像父亲一样背靠槐树端着饭碗的孩子们,早已狼吞虎咽了一阵风吹过,树上扑簌簌飘下来一朵朵槐花,落在农村人泥土的“餐桌”上,落在孩子的饭碗里、头发间。前几天,妻在郊外农村办事,买了一袋槐花回来,母亲惊喜地拌上面粉做了一顿槐花蒸菜,调料依然是浇了芝麻油的蒜汁。
14、看我埋头吃得津津有味,儿子也拿筷夹一块。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童年味道。父亲一旁笑吟吟问我:“还记得家门口那棵背靠着吃饭的槐树吗? ”三十多年前的情景,如今讲起仿佛就在昨天。槐花香,香在田间。三月槐花开时,麦苗才刚打苞,农活并不算忙,勤劳的农民却总也闲不住,开始把家门口攒的绿肥一锹锹挖起来,装在牛车上拉到田头。伯父家的绿肥堆边有棵槐树,他用锹挖绿肥,总有一些槐花飘落绿肥里、牛车上,星星点点,如从泥土里冒出来的小花。那些日子的傍晚,等我放了学,我牵牛,伯父拉着一车绿肥,缓缓走过槐花飘飞、清香四溢的村庄。如今,伯父去世快一年,他院内的那棵老槐树,不知道是否和往年一样开得满树洁白在这座江南城市,不知是谁,
15、在小区墙角种下一棵槐树。也不知何时,我突然抬眼看到它就近在咫尺。我会静静地站在这棵槐树下,呼吸着那一缕缕淡淡的槐花香,仿佛置身于我那远隔千里的故乡。18. “槐花香”香在何处? 请简要概括。19. 阅读选文,按要求回答问题。(1)好不容易等到出锅,不知道咽了多少口水的孩子早抱着碗站在灶台前。(分析句中加点字“咽”的表达效果。)(2)一串串、一枝枝槐花像大片雪花一样从树上掉落。(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这句话。)20. 文章第段的作用是什么? 21. 下列语句蕴含的情感有何不同? 【甲】我会静静地站在这棵槐树下,呼吸着那一缕缕淡淡的槐花香,仿佛置身于我那远隔千里的故乡。【乙】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
16、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紫藤萝瀑布)三、写作22. 根据要求作文。阿长买来了山海经,让鲁迅终生感激怀念;老王送来鸡蛋香油,让杨绛总是不安愧怍;芳香繁茂的紫藤萝,让宗璞明悟生活真谛;艰难生长的小桃树,让贾平凹追求理想幸福请联系自己的经历,以“我与 的一段往事”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4)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答案与解析一、积累与运用1. 古诗文名句默写。(1)万里赴戎机,_。(木兰诗)(2)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3)_,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4)商女不知亡国恨,_。(杜牧泊秦淮)(5)不畏浮
17、云遮望眼,_。(王安石登飞来峰)(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周敦颐爱莲说)(7)陆游游山西村一诗中“_,_”两句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蕴含着生活的哲理。【答案】 (1). (1)关山度若飞 (2). (2)会当凌绝顶 (3). (3)马上相逢无纸笔 (4). (4)隔江犹唱后庭花 (5). (5)自缘身在最高层 (6). (6)濯清涟而不妖 (7). (7)山重水复疑无路 (8). 柳暗花明又一村【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度
18、、绝顶、隔、犹、濯、涟、疑、柳暗”等字词容易写错。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历史的星空,因杰出人物而光辉灿烂。邓稼先是一位xin( )为人知的科学家,他始终站在科学研究的第一线;叶圣陶既是一位躬( )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杨利伟的太空一日充满喜悦,但归途却惊心动p( );斯科特等人虽然失败并牺牲,但却显示了坚忍不拨、勇于探索的崇高精神。2. 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3. 语段画线句中有一错别字,找出并改正。【答案】2. 鲜 gng 魄 3. 拨拔【解析】【分析】【2题详解】作答时,注意易错音的积累,掌握汉语拼写规则,规范拼音书写,不要写成英语字母;根据拼音写汉字,除了根据具体
19、的语境,还要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辨析,避免混淆。注意“魄”的字形和“躬”字的读音。【3题详解】错别字的产生原因主要是音同或形似,掌握这个易错点,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句意和词义辨析判断。坚忍不拨坚忍不拔。4.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受寒流不断南下的影响,今年的春天姗姗来迟。b. 语文课上,老师讲了一个幽默的故事,同学们都忍俊不禁。c. 为了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我不耻下问,经常向老师请教问题。d. 叶圣陶先生重视语文,追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a.姗姗来迟:原形容女子走路缓慢从容的姿态。比喻走得缓慢从容。现在形容慢腾腾地
20、很晚才到来或前来得很慢。使用正确。b.忍俊不禁:忍不住笑。使用正确。c.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适用对象错误。d.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使用正确。据此,答案为c。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由于盐通高铁的建成,将使盐城市进入高铁时代。b. “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于2018年6月9日顺利举行。c. 有无端正学习态度,是一个孩子取得好成绩的关键。d. 央视朗读者热播的原因,是其新颖独特的形式造成的。【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a.缺少主语,去掉“由于”或“使”。b.正确。c.两面对一面,去掉“有无”。d. 句式杂糅,可去
21、掉“造成的”。故答案为b。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b. 唐宋八大家是指唐朝和北宋有名的八位散文作家,如韩愈、欧阳修、王安石等。c. 最后一课通过小弗朗士的所见所闻与内心感受,深刻地表现了法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感。d. 从结构上说,短语主要包括: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和补充短语。如:“我的祖国”就是并列短语。【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我的祖国”是偏正短语,不是并列短语。故答案为d。7. 名著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他来自农村,在他拉上租来的洋车之后,立志要买一辆车,做
22、一个独立的劳动者,在经过“三起三落”之后,这个愿望终于完全破灭,最后自甘堕落。上段文字里的“他”是老舍名著_中的主人公。“他”第二次买车的钱是被_(人名)敲诈走的。(2)阅读名著选段,结合相关情节填空。尼摩船长所写的那几个字令我振奋不已。我稀里糊涂地竟然来到了这个消失的大陆的一个山头上!我竟然能够用手去抚摸这十几万年前的地质时期的废墟!我甚至能够在先民曾经走过的地方行走!我脚上那沉重的铅靴踩碎了传说时代的动物的骸骨,而那些现已炭化了的树木,当年曾经为这些动物遮阳避雨!文段中“尼摩船长所写那几个字”是_。这段文字选自_(人名)写的海底两万里,他们乘坐的是“_”号。【答案】 (1). (1)骆驼祥
23、子 (2). 孙侦探 (3). (2)亚特兰蒂斯 (4). 儒勒凡尔纳(或“凡尔纳”) (5). 诺第留斯(或“鹦鹉螺”)【解析】【分析】【详解】试题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名著的阅读与识记能力。解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原著的基础之上,不仅要“博闻强记”,还要对内容进行归纳整理。要熟记其名称、作者、主要人物形象、精彩的故事情节、艺术特色等内容。(1)文本叙写的是老舍名著骆驼祥子中的主人公祥子,祥子经历了人生的的“三起三落”:一起: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凑足一百块钱,买了辆新车。一落:有一次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理想第一次破灭。二起:卖骆驼,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新车。二
24、落:干包月时,祥子辛苦攒的钱也被孙侦探骗去,第二次希望破灭。三起: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祥子又有车了。三落: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车。据此,可填写作答。(2)海底两万里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写的科幻小说和冒险小说。故事并不复杂,主要讲述“鹦鹉螺号”(诺第留斯号)的故事。1866年,有人以为在海上见到了一条独角鲸,出于对航海安全的考虑,也是在公众的呼吁下,由美国派遣了亚伯拉罕林肯号对“海怪”进行追逐。法国生物学家彼埃尔阿龙纳斯教授受邀参加了这次追逐行动。结果,追逐怪物的战舰反被怪物追逐,并遭到“海怪”的凶猛袭击。阿龙纳斯教授和他的仆人康塞尔,以及一名捕鲸手尼德兰
25、落水,被“海怪”所救,此后便被尼摩船长囚禁在这艘神秘的潜艇中,之后便开始了海底两万里的环球旅行,并发现这是一艘名为“鹦鹉螺号”的潜艇。最后,他们设法逃走,重回陆地。文段中“尼摩船长所写的那几个字”是亚特兰蒂斯。8. 综合实践活动。黄海中学七(1)班举行“我的语文生活”学习活动,请你参与。【正眼看招牌】下面三幅招牌存在用字不规范的现象。请任选一幅,加以改正。 a b c我选 图,图中 字改成 。【拟写广告词】七年级教学楼后栽种了一片草坪。初春,“草色遥看近却无”,给孩子们带来美的享受。想不到几个月后,草坪上出现了很多清晰的脚印。为了劝阻这一不文明的行为,请写一句广告词。(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26、名联对对碰】结合你了解的对联知识,为上联选择最合适的下联。济南大明湖联:四面荷花三面柳, 。a.万家忧乐到心头 b.白铁无辜铸佞臣 c.一城山色半城湖 d.一片孤城万仞山【答案】【正眼看招牌】示例1:我选a图,图中“洒”字改成“酒”;示例2:我选b图,图中“拖”字改成“托”。示例3:我选c图,图中“混沌”字改成“馄饨”。拟写广告词】示例1:小草青青,踏之何忍? 示例2:小路静静绕,小草微微笑。示例3:留小草三分春色,还人间一片爱心。【名联对对碰】c【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1)【正眼看招牌】三幅招牌都存在用字不规范的现象,a图中的“洒”字应该改成“酒”;b图中“拖”字应该改成“托”;
27、c图中“混沌”两字应该改成“馄饨”。任意选择一幅来修改作答。(2)【拟写广告词】考查学生的语言综合表达能力。拟写广告要做到:语言简洁、生动、形象,具有宣传性;句式简短、字数较少、表情达意准确。本题作答要围绕“保护小草”,运用修辞手法来拟写作答。如:小花多可爱,请你别伤害;小路静静绕,小草微微笑。答案是多元的。(3)【名联对对碰】对联书写格式:字数相等,断句一致。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位置相同,词性相对。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
28、接,但又不能重复。上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与之对应最严谨的是“一城山色半城湖”。故答案为c。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田家即事利登小雨初晴岁事新,一犁江上趁初春。豆畦种罢无人守,缚得黄茅更似人。【注】岁事:农事。江上:江边的田。黄茅:黄草扎成的人。9. 用自己的话解释“缚得黄茅更似人”的原因。10.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9. 农民忙于春耕无人看守豆畦。 10. 作者描写农村春耕的情景,表现对农村生活的喜爱之情。(或“表现对农民勤劳与智慧的赞美”;或“表现对农村风光的喜爱之情”)【解析】【9题详解】试题分析: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诗句“豆畦种罢无人守,缚得黄茅
29、更似人”,略去播种情事,直接写“豆畦种罢”,也略去人们在别的田地的春耕镜头,只写人们用草人于田间拒雀的情景。所以“豆畦种罢无人守”是“缚得黄茅更似人”的原因。据此用自己话作答即可。【10题详解】试题分析:考查对诗歌主旨的理解。田家即事一诗是叙写农人耕事为中心的田园诗。作者先写春耕,略去播种情事,跳跃写草人于田间拒雀,抒写了农民忙于春耕的身影及热火朝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爱之情。据此理解作答。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河中石兽纪昀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二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
30、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至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1.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阅十余岁_(2)是非木杮_(3)转转不已_(4)遂反溯流_12. 用“/”为下面句子划分朗读停顿,限一处。尔 辈
31、 不 能 究 物 理13. 翻译下列句子。(1)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2)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铭)14. 结合文章内容,概括老河兵寻找石兽的方法。15. 你从这篇文章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答案】11. (1). (1)经过,经历 (2). (2)这 (3). (3)停止 (4). (4)于是 12. 尔辈/不能究物理 13. (1)顺流而下寻找它们,难道不荒唐吗? (2)(人们)依照他的说法(去做),果然在(上游)几里开外找到了(石兽)。(3)这是简陋屋舍,只因主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14. 老河兵寻找石兽的方法是:向上游寻找石兽。 15. 示例:实
32、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不能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臆断,要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不能片面地看待事物,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解析】【分析】【11题详解】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遂”是“于是,就”;“是”是古今异义词,“这”的意思。【12题详解】试题分析: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
33、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语句“尔辈不能究物理”的句意是: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依据主谓间要停顿,正确的句读是:尔辈/不能究物理。【1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1)句中的“沿(顺着)、求(寻找)、颠(颠倒,错乱)”几个词是赋分点;(2)句中的“如(依照,按照)、果(果然)、于(在)” ;(2)句中的“斯(这)、惟(只)、馨(香气,指美好品德)”几个词是赋分点
34、。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14题详解】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句分析作答。依据老河兵所说的“渐激渐深,至石至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这句话,可知,老河兵认为应该向上游寻找石兽。据此作答。【15题详解】试题分析: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本文叙写寻找石兽的经过,不同的人分析的方法不同,会得出不同的结论。生活中,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根据常情主观判断。应该正确分析,综合考虑,像文中的老河兵那样,既考虑石兽的比重,又正确分析水的冲力和石兽的相互作用,进而又分析这
35、种相互作用产生的反冲力对河床形态的局部的改变。如此,才能得出正确结论。它告诉我们:遇事不能主观推论,要实事求是的道理;实践出真知;不能片面地看待事物,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等,言之有理即可。【点睛】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参考译文:沧州的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庙门倒塌在了河里,两只石兽一起沉没于此。经过十多年,僧人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便在河中寻找石兽,最后也没找到。僧人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流到下游了。于
36、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向下游)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到石兽的踪迹。一位讲学家在寺庙中教书,听说了这件事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暴涨的洪水带走呢?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泥沙的性质松软浮动,石兽埋没在沙上,越沉越深罢了。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显得)疯狂了吗?”大家信服地认为(这话)是精当确切的言论。一位老河兵听说了讲学家的观点,又笑着说:“凡是落入河中的石头,都应当在河的上游寻找它。正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轻浮,水流不能冲走石头,水流反冲的力量,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侵蚀沙子形成坑洞。越激越深,当坑洞延伸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倾
37、倒在坑洞中。像这样再冲刷,石头又会再次转动,像这样不停地转动,于是反而逆流朝相反方向到上游去了。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显得)很疯狂;在石兽沉没的地方寻找它们,不是(显得)更疯狂了吗?”结果依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到了石兽。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根本道理的情况有很多,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陈凌每到世界读书日,这样一张照片所定格下的历史画面总会被人提起:1940年10月22日,英国遭受空袭,位于伦敦的荷兰屋图书馆也难以幸免,几乎被炸成废墟,墙壁倾颓,砖石满地,但有3名男子竟不顾敌机刚刚离去,
38、又在尚未倒塌的书架前翻捡书籍。战火的残酷与读书所展现的不屈意志,两相对比,不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更给人以持久的感动。阅读何以有这样的伟力? 一位作家曾指出,阅读实际上会给人以两种收获,一种是通过读书,知道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另一种是通过读书触发反思,知道自己本来就有的东西,并激活它。前者是知识,后者是智慧。越是走在人生的“三岔口”,越是面临困难和选择之时,阅读的力量就越能显示出来。一个人的努力往往会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知识让我们理解每一项选择的意义,而智慧还能进一步让人知道,自己的选择是符合内心的,从而坚定前行的意志。人生如果远离了阅读,就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曾国藩一生饱览群书,文章笔
39、力雄厚,就连梁启超都称赞他“可以入文苑传”。然而,即便有如此深厚的功底,他依然认为自己有“三耻”,居第一位的,就是对天文和算学“毫无所知”。一物不知,便深以为耻,曾国藩们之所以会有如此的认识,就因为他们深刻地知道,读书“能养人精神”。书籍并非是装点门面的饰品,而是精神的营养品。不能与书籍独处,只会让人生之路走向狭隘,甚至禁锢心灵;浸润书香,才能让我们驶向无限广阔的海洋,让人生气象万千。有人以为,读书太多,容易脱离生活。其实不然,读书并不是要逃离这个世界,而是要让人拥有平视世界的眼睛,阅读本身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正如哲人所言,“一个人和书籍接触得愈亲密,他便愈加深刻地感到生活的统一,因为他的人格
40、复化了,他不仅用他自己的眼睛观察,而且运用着无数心灵的眼睛。”既塑造丰盈的内心,又给人以丰富的生活,这恐怕便是阅读之于人生的独特意义。16. 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17. 第段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简要分析其作用。【答案】16. 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或“既塑造丰盈的内心,又给人以丰富的生活,这恐怕便是阅读之于人生的独特意义。”) 17. 举例论证(或“例证法”;或“事实论证”;或“摆事实”),举曾国藩一生饱览群书,但依然认为自己天文和算学“毫无所知”是可耻的事例,证明人生需要阅读的观点,从而证明中心论点。【解析】【分析】【16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提炼或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的能力。论点是作
41、者的完整看法、见解或主张,能够统摄全文。有的文章题目就是论点;有的则含在第一段中或最后一段中;少量的在文中;还有的论点则需要结合论题、论据等内容进行概括。作答时,要在理解文章的论证层次的基础上,结合文章的题目(或论题),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进行分析和提炼。本文围绕着阅读的作用来阐述,所以文章的标题“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文章的最后的句子“既塑造丰盈的内心,又给人以丰富的生活,这恐怕便是阅读之于人生的独特意义”归纳了中心论点。【17题详解】试题分析:考查论证方法的作用。常用论证方法有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举例论证:通过典型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
42、力。文章第3段列举了举曾国藩一生饱览群书,但依然认为自己“对天文和算学毫无所知”是最可耻的事例,论述了“浸润书香,才能让我们驶向无限广阔的海洋,让人生气象万千”的观点,从而证明了文章的中心论点。【点睛】寻找或提炼论点。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它应该是完整的句子。找准论点的方法:一看题目,二看开头和结尾,三看论据。它的位置通常在标题和开头,答题时应首先考虑。有的文章的论点要根据论题并结合文章内容自己来概括。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槐花飘香申琳小区墙角的槐花开了,满树洁白的花朵,映着湛蓝的天。这一串串小花,把我的思绪带回满村飘着槐花香的故乡。故乡,是中原大地一个极
43、平常的村庄,几十户人家,房前屋后长满树木,柳、杨、桐、杏、梨最多的,就是春天繁花满树、夏天浓荫蔽日的槐树。每年农历三月,是槐树平凡生命中最灿烂的时光,一串串槐花挂满枝头,整个小村的天际变得晶莹透亮,空气中弥漫着甜甜的、淡淡的清香。槐花香,香在枝头。从村小放学回家的儿童,一路追逐嬉闹,槐花香越来越浓,就知道村子越来越近,离家已经不远。进得村来,一群孩子中突然有人停下脚步,用鼻子使劲嗅了嗅,说了句,“真香!”后面就只听见一片“呼哧呼哧”的嗅鼻子声。“香不香? ”带头的孩子高声问。“香!”一群人齐声呐喊起来,伴随的是一阵开心的大笑,喊声和笑声,惊得一群麻雀扑棱着翅膀飞过头顶。槐花香,香在嘴里。小伙伴
44、们手里悠闲地甩着书包或是外套一路走回家,就像手里转着一个风车。进了小院,放下手中的“风车”,扛出来的是一个特别的工具:一根长长的竹竿,顶端绑一把锋利的镰刀。人人手持这个工具,开始仰起头,拣那些开得最多、最盛的槐花采摘,手起镰刀落,一串串、一枝枝槐花像大片雪花一样从树上掉落。大孩子从树上采,小孩子从枝上捋,有人早经不住这又甜又香的花儿诱惑,团起槐花就往嘴里塞,那一丝丝清香就从舌尖甜到心底边吃边采,最后把一筐槐花交给母亲,眼看着母亲拌上面粉,放在大锅里开始蒸。做作业的大孩子、看小人书的小孩子,就心不在焉地一会儿歪过头看看忙碌的母亲,一会儿跑到厨房问上一句“快熟了吧? ”好不容易等到出锅,不知道咽了
45、多少口水的孩子早抱着碗站在灶台前。开饭时,母亲用饭盆端出一大盆槐花蒸菜,放在院子前面槐树下的地上。旁边一只大碗,盛着半碗蒜汁作调料,上面漂一层香喷喷的芝麻油。父亲还是农村人吃饭的标准姿势,蹲在饭盆前,背靠着那棵槐树,大块大块夹起槐花蒸菜,蘸着蒜汁吃得慢条斯理,而像父亲一样背靠槐树端着饭碗的孩子们,早已狼吞虎咽了一阵风吹过,树上扑簌簌飘下来一朵朵槐花,落在农村人泥土的“餐桌”上,落在孩子的饭碗里、头发间。前几天,妻在郊外农村办事,买了一袋槐花回来,母亲惊喜地拌上面粉做了一顿槐花蒸菜,调料依然是浇了芝麻油的蒜汁。看我埋头吃得津津有味,儿子也拿筷夹一块。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童年味道。父亲一旁笑吟吟问我:
46、“还记得家门口那棵背靠着吃饭的槐树吗? ”三十多年前的情景,如今讲起仿佛就在昨天。槐花香,香在田间。三月槐花开时,麦苗才刚打苞,农活并不算忙,勤劳的农民却总也闲不住,开始把家门口攒的绿肥一锹锹挖起来,装在牛车上拉到田头。伯父家的绿肥堆边有棵槐树,他用锹挖绿肥,总有一些槐花飘落绿肥里、牛车上,星星点点,如从泥土里冒出来的小花。那些日子的傍晚,等我放了学,我牵牛,伯父拉着一车绿肥,缓缓走过槐花飘飞、清香四溢的村庄。如今,伯父去世快一年,他院内的那棵老槐树,不知道是否和往年一样开得满树洁白在这座江南城市,不知是谁,在小区墙角种下一棵槐树。也不知何时,我突然抬眼看到它就近在咫尺。我会静静地站在这棵槐树
47、下,呼吸着那一缕缕淡淡的槐花香,仿佛置身于我那远隔千里的故乡。18. “槐花香”香在何处? 请简要概括。19. 阅读选文,按要求回答问题。(1)好不容易等到出锅,不知道咽了多少口水的孩子早抱着碗站在灶台前。(分析句中加点字“咽”的表达效果。)(2)一串串、一枝枝槐花像大片雪花一样从树上掉落。(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这句话。)20. 文章第段的作用是什么? 21. 下列语句蕴含的情感有何不同? 【甲】我会静静地站在这棵槐树下,呼吸着那一缕缕淡淡的槐花香,仿佛置身于我那远隔千里的故乡。【乙】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紫藤萝瀑布)【答案】18. 槐花香,香在枝头;槐花香,香
48、在嘴里;槐花香,香在田间。(或“枝头;嘴里;田间”) 19. (1)“咽”是吞咽的意思,这里运用动作(细节)描写生动地写出孩子对槐花蒸菜强烈的渴望与喜爱之情。(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槐花比作雪花,生动形象地写出槐花的繁茂与美丽,表达作者对槐花的喜爱之情。 20. 点出描写对象,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并引出下文的回忆。 21. 甲:我对槐花的喜爱与眷恋,对故乡及童年生活的怀念。乙:感受到生命永恒的价值,精神振奋鼓舞。【解析】【18题详解】试题分析: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信息的能力。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审清题意,依据题目要求筛选有效信息,选取原文中词句作答或对其内容进行概括作答。本文围绕着槐
49、花回顾了往事,本题可依据“槐花香,香在枝头”“槐花香,香在嘴里”“槐花香,香在田间”来概括作答。【19题详解】试题分析:(1)考查对词语的赏析。对于词语的赏析,要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和具体的语句分析作答。采用答题格式是:先解释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句分析表达的内容,最后写其表达效果。注意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语句“好不容易等到出锅,不知道咽了多少口水的孩子早抱着碗站在灶台前”中的“咽”是“吞咽”的意思,运用这一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孩子对槐花蒸菜强烈的喜爱之情。(2)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句子,具体解答时可表述为:运用了xx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具体准确、形象生动等)表现了(
50、写出了)人或事物的情感、心理、性格等(特点、特征)。语句“一串串、一枝枝槐花像大片雪花一样从树上掉落”,把“槐花”比作“雪花”,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槐花的繁盛和美丽,表达作者对槐花的喜爱之情。据此分析作答。【20题详解】试题分析:考查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文章开头段的作用要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来分析。一般来说,结构方面的作用:总领全文;引起下文;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内容方面的作用:开篇点题;提示文章中心;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原因等;交代时间发生的环境;为下文埋下伏笔或做铺垫;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等。文章的第1段由小区墙角的槐花引出文章描写的对象槐花,引出了下文的回忆,起到了统领全文的作用;又用“我的思绪带回满村飘着槐花香的故乡”奠定的了文章的感情基调,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据此理解作答。【21题详解】试题分析:考查对重点语句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情感。语句【甲】“我会静静地站在这棵槐树下,呼吸着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820字借款协议书范本
- 工程资料买卖合同范本
- 毛坯房装修半包合同模板
- 商品房购买合同(适用于商品房预售、销售)
- 劳务承包合同范本
- 2024年专业委托管理合同模板
- 家政工服务协议书样本
- 投标授权书合同书
- 职员股权激励协议文本
- 新的公租房买卖合同范本
- 2023年陕煤集团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GB/T 11376-2020金属及其他无机覆盖层金属的磷化膜
- 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实验计划
-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六单元《毕业歌》人教新课标
- 世界咖啡介绍 PPT
- 中医药膳学全套课件
- 马王堆出土文物艺术欣赏-课件
- 初中语文人教六年级下册《专题阅读:概括主要事件》PPT
- 13、停电停水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以及消防制度
- DB42T1811-2022西瓜设施育苗技术规程
- 早教托育园招商加盟商业计划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