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诗歌鉴赏写景诗_第1页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写景诗_第2页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写景诗_第3页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写景诗_第4页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写景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诗歌鉴赏,写景诗,?,1,、,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鉴赏品味,?,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2,、绝句二首(其二),【唐】杜甫,?,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3,、沁园春,雪,(节选),毛泽东,?,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4,、江雪,【唐】柳宗元,诗歌鉴赏小结(一),写景方式,知识梳理(一),写,

2、景,技,巧,顺序,:空间角度(,上下、高低、俯仰、远近等,),内容,:,所见、所闻、所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方法:,正侧、虚实、动静、点面、,白描、工笔、细节、色彩映衬等,常用修辞:,比喻、比拟、夸张、对偶,针对训练,?,安肃道中,【清】严遂成,?,水粼粼渌菜畦香,塔影如龙卧夕阳。,?,高柳乱蝉风不住,,残声曳过浣衣塘。,?,本诗前三句分别从哪个角度描写景物,的?(,6,分),?,水粼粼渌菜畦香,嗅觉,?,塔影如龙卧夕阳,视觉,?,高柳乱蝉风不住,听觉,?,双调,落梅风,春晚,【元】张可久,?,东风景,西子湖,湿冥冥柳烟花雾。,?,黄茑乱啼蝴蝶舞,几秋千打将春去。,?,这首元曲

3、在写景上有何特色?,(4,分),?,动静结合。,“湿冥冥柳烟花雾”是静景,,“黄茑乱啼蝴蝶舞”是动景。,?,视觉听觉结合。,“湿冥冥柳烟花,雾”“蝴蝶舞”是视觉,“黄茑乱啼”是,听觉。,处士卢岵山居,【唐】温庭筠,?,西溪问樵客,遥识主人家。,?,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日暮鸟飞散,满山荞麦花。,?,请赏析,颔联,与,颈联,在写山居,景色上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答案:,远近结合,动静结合,。颔联写一路所见是,近景,先静后动,古树苍老,根系盘错缠石,山,泉湍急,泉底沙子显露。颈联写遥望是远景,先,动后静,雨暗千峰,幽暗空濛,一条山径曲曲弯

4、,弯通向烟云深处。,送人到松江,俞桂,送客离愁酒满缸。,要记此时分袂处,暮烟细雨过松江。,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交代了送别的季节(秋天)、地点,(内容),描写了萧瑟的秋风吹打着江中即将远行的小舟,的景象,(内容),渲染了离别时萧瑟凄凉的氛围,(情感上的作用),烘托了诗人的凄凉之情,(情感上的作用),为下文写离愁做铺垫。,(结构上的作用),西风萧瑟入船窗,,思考:本题考的是什么?,回顾:,学过的诗词,中有没有类,似的句子?,诗歌鉴赏小结(二),写景作用,?,内容,+,情景关系,+,结构,+,情感,?,1,、交待时间、季节及天气情况等,?,2,、触景生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以,景结情。,?,

5、3,、渲染气氛,奠定基调。,?,4,、营造氛围,烘托心境。,?,5,、含蓄蕴藉,意味无穷(多指以景结情),?,6,、先言他物,领起下文。(比兴),?,7,、前后照应,铺垫过渡。,?,8,、诗人感情,知识梳理(二),景,物,描,写,的,作,用,综合训练,?,1,、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作答。,?,暮春山间,【宋,黄公度,?,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2,)暮春山间这首诗是怎样描写桃花,的?,4,分,),?,侧面描写,桃花落处无人看见,洗手时,闻到流水中有桃花的香味。,?,烘托。借涧水之香烘托桃花之香,展现,出一种幽美静寂的意境。,?,2,、阅

6、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秋夜寄邱员外,韦应物,?,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注释:邱员外:名丹,苏州人,曾拜,尚书郎,后隐居平山上。,?,(,2,)阅读全诗,请从表现手法角度赏,析“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两句。,(,4,分),?,以动衬静,,?,“空”是空寂,“山空”属无声静景;,“落”松子落地是有声动景。,?,烘托了一种空寂的氛围,,?,既写出了友人居住环境的清幽,暗点友人,的身份是隐者,又引出下一句,。(,2,分,,“以动衬静”,1,分,作用,1,分),?,运用想象虚写的手法,,?,从朋友的角度写起,,?,形象地写出了友人之间相互思念、夜不能,

7、寐的孤寂,。(,2,分,“想象(虚写)”,1,分,,作用,1,分),3,、,夜,雪,(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问:本诗是从哪几个角度来表现雪之大的?,作者从三个侧面来表现夜雪之大这一主,题。一是从触觉,写被子、枕头的冷,表,明雪之大;二是从视觉写窗户明亮如昼,,来烘托雪之大;三是写“折竹声”,是听,觉。雪大,积压在竹上的雪就多,竹子自,然就会被压折,“折竹声”自然烘托雪大,。,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题。,?,竹轩诗兴,?,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预想此时应更好,

8、莫移墙下一株梅。,?,【注】,篆烟:盘香的烟缕。,?,8,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5,分),?,全联,视听结合,,生动地描写了诗人的,所见所闻,表现了竹轩环境的清幽和,诗人生活的闲适;“梢影细从茶碗入”,准确地描绘了茶具间光影的变化;,“叶声轻逐篆烟来”运用比拟(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叶声与烟缕升起相,伴的动态美,。(,5,分。答出视听结合并,加以分析,给,2,分;若答出衬托或动静,结合并加以分析,可给,1,分。答出光影,变化,给,1,分;答出比拟手法并加以分,析,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秋斋独宿,唐韦应物,?,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9、和韦苏州秋斋独宿金赵秉文,?,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注】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晕,月晕。,?,9,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4,分),?,韦诗:,比喻,,,以烛喻月,。,山月皎洁,宛如夜烛相伴,照,人无眠。,?,赵诗:,借代,,,借“晕”代月,。“晕”配以“冷”,突出,月夜寒意袭人;“晕”又预示天气变化,引出下句。,(,4,分),?,1,、学习外语并不难,学习外语就像交朋友一样,朋友是越交越熟的,天天见面,朋友之间就亲密无间了。,高士其,?,2,、对世界上的一切学问与知识的掌握也并非难事,只要持之

10、以恒地学习,努力掌握规律,达到熟悉的境地,就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了。,高士其,?,3,、学和行本来是有联系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当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否则读书虽多,只是成为一座死书库。,谢觉哉,?,4,、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杜威,?,5,、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贝尔纳,?,6,、学习要注意到细处,不是粗枝大叶的,这样可以逐步学习摸索,找到客观规律。,徐特立,?,7,、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朱自清,?,8,、一般青年

11、的任务,尤其是共产主义青年团及其他一切组织的任务,可以用一句话来表示,就是要学习。,列宁,?,9,、学习和研究好比爬梯子,要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企图一脚跨上四五步,平地登天,那就必须会摔跤了。,华罗庚,?,10,、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教师诱导儿童学习好榜样,鼓励仿效一切好的行为,那末,儿童身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得难受地逐渐消失。,苏霍姆林斯基,?,11,、学会学习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米南德,?,12,、你们要学习思考,然后再来写作。,布瓦罗,?,13,、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

12、。,华罗庚,?,14,、许多年轻人在学习音乐时学会了爱。,莱杰,?,1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16,、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列宁,?,17,、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毛泽东,?,18,、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列宁,?,19,、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列夫,托尔斯泰,?,20,、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赞科夫,?,21,、游手好闲地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约翰,贝勒斯,?,22,、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