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重组质粒的构建转化筛选和鉴定0001_第1页
(完整word版)重组质粒的构建转化筛选和鉴定0001_第2页
(完整word版)重组质粒的构建转化筛选和鉴定0001_第3页
(完整word版)重组质粒的构建转化筛选和鉴定0001_第4页
(完整word版)重组质粒的构建转化筛选和鉴定0001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山东大学实验报告2012年11 月26 日 科目分子生物学实验题目重组质粒的构建转化筛选和鉴定组别周一 姓名 系年级 学号 第6页共5页 分子生物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在实现 DNA体外重组过程中,正确选择合适的载体和限制性内切酶并能对限制性 核酸内切酶对载体和目的 DNA进行切割,产生利于连接的合适末端。 2. 学习设计构建重组 DNA分子的基本方法,掌握载体和外源目的DNA酶切的操作。 3. 学习利用T4DNA1接酶把酶切后的载体片段和外源目的DNA片段连接起来,构建体外DNA 分子的技术,了解并掌握几种常用的连接方式。 4. 掌握利用Cacl2感受态细胞的方法。 5. 学习

2、掌握热击法转化 E.coli的原理和方法。 6. 掌握a互补筛选法和 PCR佥测法筛选重组子的方法。并鉴定体外导入目的DNA片段的大 小。 二、实验原理 外源DNA与载体分子的连接即为 DNA重组技术,这样重新组合的 DNA分子叫做重组子。重 组的DNA分子式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有 Mg2+ ATP存在的连接缓冲系统中,将分别经限制 性内切酶酶切的载体分子和外源DNA分子连接起来。将重组质粒导入感受态细胞中,将转化后 的细胞在选择性培养基中培养,可以通过a互补筛选法筛选出重组子,并可通过酶切电泳进行 重组子的鉴定。 1. 重组子的构建 酶切时首先要了解目的基因的酶切图谱,选用的限制性内切酶

3、不能目的基因内部有专一的 识别位点,否则当用一种或两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外源工体DNA时不能得到完整的目的基因。 其次要选择具有相应的单一酶切位点质粒或者噬菌体载体分子。常用的酶切方法有双酶切法和 单酶切法两种。本实验采用单酶切法,即只用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目的DNA片段,酶切后的 片段两端将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或平末端,再选用同样的限制性内切酶处理载体。在构建重组 子时,除了形成正常的重组子外,还可能出现目的DNA片段以相反方向插入载体分子中,或目 的DNA串联后再插入载体分子中,甚至出现载体分子自连,重新环化的现象。单酶切法简单易 行单是后期筛选工作比较复杂。各种限制性内切酶都有去最佳反应条件

4、,最主要的因素是反应 温度和缓冲液的组成,在双酶切体系中,限制性内切酶在使用时应遵循“先低盐后高盐,先低 温后高温”的原则进行反应。 (要达到高效率的连接,必须酶切完全,酶切的DNA数量要适当。另外,酶切反应的规模 也取决于需要酶切的 DNA的量,以及相应的所需酶的量。可以适当增加酶的用量,但是最高不 能超过反应总体积的 10%因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一般是保存在50%甘油的缓冲液中,如果酶 切反应体系中甘油的含量超过5%就会抑制酶的活性。) 连接反应总是紧跟酶切反应,外源DNA片段与载体分子连接的方法即DNA分子体外重组技 术主要依赖限制性核算内切酶和DNA连接酶催化完成的。DNA连接酶催化两双

5、链 DNA片段相邻 的5-磷酸和3 -OH间形成磷酸二酯键。在分子克隆中最有用的DNA连接酶是来自T4噬菌体 的T4 DNA连接酶,它可以连接黏性末端和平末端。连接反应时,载体DNA和外源DNA的摩尔 数之比控制在1: (13)之间,可以有效地解决 DNA多拷贝插入的现象。反应温度介于酶作用 速率和末端结合速率之间,一般是16C,用常用的连接时间为 12-16h。 2.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质粒转化 构建好的重组DNA转入感受态细胞中进行表达的现象就是转化。能进行转化的受体细胞必 须是感受态细胞,即受体细胞最容易接受外源DNA片段实现转化的生理状态,它决定于受体菌 的遗传特性,同时与菌龄、外界环

6、境等因素有关。人工转化是通过人为诱导的方法使细胞具有 姓名 系年级 学号 摄取DNA勺能力,或人为地将 DNA导入细胞内,该过程与细菌自身的遗传控制无关,常用热击 法,电穿孔法等。能否实现质粒 DNA的转化还与受体细胞的遗传特性有关,所用的受体细胞一 般是限制修饰系统的缺陷变异株,即不含限制性内切酶和甲基化酶的突变株。 目前常用的感受态细胞制备方法有CaCI2法,制备好的感受态细胞可以加入终浓度为15% 的无菌甘油,-70 C可保存半年至一年。经过CaCI2处理的细胞细胞膜通透性增加,允许外源 DNA分子进入。在低温下,将携带有外源DNA片段的载体与感受态细胞混合,经过热击或电穿 孔技术,使载

7、体分子进入细胞。进入受体细胞的外源DNA分子通过复制、表达,使受体细胞出 现新的遗传性状。将这些转化后的细胞在选择性培养基上培养,即可筛选出重组子。本实验以 E.coli DH 5 a菌株为受体细胞,用 CaCI2处理,使其处于感受态,然后将重组后的PUC19质 粒在42 C下热击90s,实现转化。 3. 重组子的筛选鉴定 重组DNA转化宿主细胞后,并非所有的受体细胞都能被导入重组DNA分子,一般仅有少数 重组DNA分子能进入受体细胞,同时也只有极少数的受体细胞在吸纳重组DNA分子之后能良好 增殖。并且它们是与其他大量未被转化的受体菌细胞混杂在一起。再者,在这些被转化的受体 细胞中,除部分含有

8、我们所期待的重组DNA分子外,另外一些还可能是由于载体自身或一个载 体与多个外源DNA片段形成非期待重组 DNA分子导入所致。因此必须使用各种筛选及鉴定手段 区分转化子与非转化子,并从转化的细胞群体中分理出带有目的基因的重组子。本实验中采用 的方法是平板筛选法电泳筛选法及PCR佥测方法。 抗药性筛选主要用于重组质粒DNA分子的转化子的筛选,而不含重组质粒DNA分子的受体 菌则不能存活,a互补筛选法是根据菌落颜色筛选含有充足质粒的转化子。质粒PUC19携带有 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Ampr),在含有氨苄青霉素平板上筛选转化子。没有导入质粒PUC19的 受体细胞,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平板上不生长。质粒

9、PUC19进入E.coli DH 5 a后,通过a - 互补作用,形成完整的 3-半乳糖苷酶。在麦康凯培养基平板上,转化子利用3-半乳糖苷酶分 解培养基中的乳糖产生有机酸,pH降低,培养集中的指示剂变红,转化子的菌落变红。不含质 粒的E.coli DH5 a,没有3 -半乳糖苷酶活性,不能利用培养集中的乳糖产生有机酸,而是利 用培养集中的有机碳源,不使培养基pH降低,在不含有氨苄青霉素的麦康凯培养基上形成白 色菌落。重组后的载体 DNA因为目的基因的插入位点在PUC19乳糖利用基因内部,不能形成a -互补作用,所以也不能利用培养集中的乳糖产生有机酸,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麦康凯培养基 上形成白色菌

10、落。 挑选在氨苄青霉素培养基上生长的白色菌落,通过扩增培养。因为许多菌落存在假阳性情 况,在氨苄青霉素培养基上的白色菌落可能是导入的重组载体DNA菌落,也可能是载体自连后 发生突变的菌落,所以还要鉴定转化子中重组质粒DNA分子的大小,可将重组的载体DNA提取 出来,进行后续的酶切、电泳检验。 三、实验仪器和材料试剂 菌株:E.coli DH 5 a 培养基: LB培 养基、 麦康凯培 养基 (加入AP) 仪器:高速离心机,恒温震荡培养箱,恒温水浴锅,微波炉,电泳仪,制胶槽,电泳槽, 梳子,锥形瓶,量筒,移液枪,冰盒,枪尖,Eppendof管,微量移液器,计时器 试剂:TAE电泳缓冲液(10 X

11、 ),琼脂糖,溴化乙锭(EB),入DNA7 Hind川Marker ,DL2000plus DNA PUC19质粒,酶切 10X buffer , Hi nd川,重蒸水 姓名 系年级 学号 四、实验步骤 1.载体与外源片段的酶切 pUC19(自提) ADNA(comm) pUC19(comm) ddH20 13.5-12.5 66.0 37.5 10 x/(1 buffer 2.0 10.0 5.0 DNA 3.0-4.0 15.0 5.0 Hi ndlll 1.5 9.0 2.5 Total 20.0 100 50.0 混合均匀,上下摇晃4000转1min 均分为两管,37 C水浴2hrs

12、1h后,取一管,1%琼脂糖 凝胶电泳,100v电压40min 2.载体与外源片段的链接 Comp Vol (1 l) 1 ddH2O 3.2 2 10 xT4 连接酶 Buffer 1.0 3 pUc19川1 1.5-2.0 4 入 /III 3.5-3.0 5 T4 DNA连接酶 0.8 Total 10.0 混合均匀,上下摇晃4000转1min 16C保存 3.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与转化 E.COli DH5 a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甘油管t LB平板(活化)7单菌落t LB平板(37 C o/n 20mlLB(37 C o/n)宀1%专接至新 鲜 LB液t 37 C 2-2.5hrs t冰浴

13、10mint 1.5mlx2 , 4000rpm/6000rpm 5min t Votex+800ml CaCI 2 吹吸悬浮细胞t 4000rpm 5min吸弃上清t 100卩l 0.1M CaCL,轻悬,冰浴 20mint感受态细胞 4. 质粒的转化及重组质粒的筛选 分组步骤 c.c DNA 冰浴 热激 冰浴 复苏 培养 基 涂布平板 ligati on 麦+AP 50 i lx1 I-test 100 5.0 5min 42 C 5min LB 100 1 lx2 -10min 90s 900 150 1 lx2 1 l/tube 200 1 lx 2 II-tra nf 50 pUc1

14、9 37 C 1h 麦+AP 50 1 lx1 Con trol 0.5 III-c.c 50 麦+AP 50 1 lx1 Co ntrol 麦 50 1 lx1 预留一个麦+AP平板 静置10min,于37 C倒置培养16-20hrs 5.重组质粒的提取及电泳检测鉴定 I中的平板t白色单菌落(无菌牙签)T接入预留麦+AP平板T 4-6个菌落/组T37C倒置 o/n 系年级 学号 五、实验结果 pUC19和入DNA经Hi nd III 单酶切作用结果的电泳检测 入 DNA、nT(en-) 典DNA puclg/m pucig 电泳结果表明: 入DNA分子量2万3bp pUC19商业和测试酶切完

15、全,分子量在2300+,经查的2686bp 19组提质粒结果均出现两条亮带, 上面的是酶切切开的质粒, 下面的为超螺旋结构, 最下方模 糊条带为RNA少量残留,表明 RNA酶效果显著,但仍没完全除掉 RNA (通过对照组未加 RNA酶 很明显能看出) 两条亮带上方混杂带可能是DNA染色体的残留 在质粒转化与重组质粒筛选的过程中, 第一次加于麦康凯培养基的 AP (氨苄青霉素)效果失活, 导致II号平板即生长白菌又生长红菌,筛选失败。后老师又重新做了一批加入新AP的实验证 明ap抗生素失活。 E.Z.N.A. TMPlasmid Miniprep Kit试剂盒提取重组质粒的电泳检测 姓名 系年级

16、 学号 UL7 口口OP-U5 pug 电泳结果表明: 所有组质粒中均连接上了或大或小的片段(125bp, 700左右bp, 6000+bp)而且并没有出现一 个泳道有多个条带的混杂情况,证明单菌落挑的成功,且提质粒时没有混杂。 我组连接片段为125bp和6000+bp 六、注意事项 1. 实验之前枪尖,PE管,移液器,牙签都应包好灭菌 2. 无论手提还是试剂盒提取质粒,应按顺序加入试剂,solution II和III时不要间断,溶液 在pe管中混合式应轻摇 3. 加样的顺序应该是,先加双蒸水,其次是缓冲液和 DNA最后加酶。且要把样品加到液面下, 酶从-20 C冰箱中拿出后放在冰中待用,加酶时枪尖不要伸进酶液过深,加样时在溶液中缓 慢吹吸几次,保证足够的酶量 4. 无菌操作时不能带一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