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边城》中的忧伤情绪_第1页
探寻《边城》中的忧伤情绪_第2页
探寻《边城》中的忧伤情绪_第3页
探寻《边城》中的忧伤情绪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探寻边城中的忧伤情绪在教边城一课时,笔者与学生进行交流,发现他们在 品读沈从文的先生的边城时,将更多的目光集中在自然美、 人情美和人性美上面。的确,沈从文的创作动机就是虚构一个“桃花源式”的世界,表现了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 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可是在如诗如画的风景后面,笔者读到的却是一种潜藏的忧伤情怀,这种情怀,源于作家 对理想人性失落的担忧,更源于对人类精神家园的终极关怀。一、田园牧歌的环境,理想纯粹的人性边城里的生存环境是一个独立自主的文化圈,一个原始 无为的理想圈。“一切皆由一个习惯支配”, 但却生活得和谐自 足,没有贫富的差距,没有太多的阶级对立,有的只是边城子

2、民 那憨厚纯朴的个性:船总顺顺慷慨而又能救人之急, 处理公事公 正无私;老船夫撑船从来不收路人的钱,即使他人善意给予,他 也会买茶叶和烟草赠与路人; 天宝和傩送两兄弟都是聪明正直的 人。而边城中的主人公,那个“从不想到残忍的事情,从不 发怒,从不动气”守着渡船、守着祖父、对一切美好的事都做着 梦的女孩“翠翠”更是完美人性的代表。可以说,翠翠一出场便是“自然的精灵”,大自然赋予了她灵动的外表与纯洁的心灵, 同时,也赋予了她清澈纯净的性格。二、现代文明对民间道德的冲击诗意化的自然环境, 牧歌式的社会环境, 茶峒人原始但又健 康的生命形式只是小说外表所呈现的形式,实质为何?边城 写于 1934 年,

3、当时沈从文曾经回到他的家乡凤凰,他为当地的 变化深感焦虑, 当时的湘西被各种外来力量腐蚀着, 中国的乡村 社会在家庭经济濒临崩溃之际正滑向一个不可知的命运。于是, 为了呼吁那种古老渐逝的生命形式,沈从文通过边城来描写 “民族的过去伟大处”, 进而发表他对中国民族精神重建问题的 思考。和谐的“边城世界”面临着现代文明的冲击,自然人性在 “现代文明”逼仄下陷入到困窘与无奈的边境。 边城小说中 有两组对比: “碾坊与渡船”的对比, 走“车路”与走“马路” 的对比。 翠翠的嫁妆只是渡船, 娶她的人便要取代祖父成为新的 船夫。而王团总女儿的嫁妆是碾坊。 渡船所代表的是茶峒人一种 忠厚、热情、老实的品德,

4、而碾坊在更多意义上是代表物质的需 求,茶峒人在物质与精神的天平上开始摇摆不定了。 同样,走“车 路”是指“请媒人提亲”, 它是现代文明的一种代表, 而走“马 路”暗喻“唱歌求爱”, 属原始的自由婚姻, 婚姻的不同生命形 式说明茶峒人的内心冲突。还有中寨人用心不良对爷爷的伤害, 龙舟赛上势利人的对话,无不表现出“现代文明”对“边城世 界”的侵蚀。三、莫测的命运对良善之人的戕害如果将现代文明视为给边城带来伤害的外来世界,那么还有一个不可知的世界在牵引着边城人的命运,那就是天意。人的生命在意志面前却无法完全用理性意志去把握构成了“边城”的 哀伤意蕴。对于翠翠母亲爱情的悲剧, 作者显然是淡化了其色彩

5、的,但字里行间凝结着同情与忧思,这种忧思结聚起来便是宿 命他们能够选择爱情,却无法选择命运。这种家族似的谶语后来在翠翠的身上也应验了。 在边城的国度里,子民们对命运是 异常臣服的,甚至是顶礼膜拜的。大老与二老两人凭命运来决定 自己的幸福,他们认为这是极公平的;中寨人认为大老的死亡是“一切皆是命,半点不由人”。诸如“命运”的字眼在小说中比 比皆是,然而遭遇命运之劫的却尽是一些“良善”之人。边城中的主要人物都是善良的,都是为他人着想的,然 而偏偏是阴差阳错,每个人的心愿都无法实现。天宝和傩送两兄 弟均爱上了翠翠,天宝因为求爱无望,坐上水船出了事,死不见 尸,从此,天宝的死给傩送与翠翠的爱蒙上了一层

6、阴影。船总顺 顺虽异常豪爽,可他不愿意接受这个间接把大儿子弄死的女孩为 媳妇。傩送虽然在面对爱情与金钱的抉择时选择了爱情,但却没有勇气与这种可怕的“命运”抗争而选择出走。最最孤独的是祖父这个人物,中寨人的一番话在老船夫心上戳了一下,至此,“命运”仿佛给老船夫重重的一击, 他再也无力承受,最后在雷电交 加的夜晚寂寞地死去。小说惟其良善,我们更能感受到一种悲哀的力量与感伤的情 怀。命运就像一张硕大的网, 边城中的人只是这张网上的一只小 虫,他们无法挣脱,也不想挣脱。沈从文对命运充满了崇高感与 忧伤感,“美丽总是愁人的”,沈从文将生命这种世界上最 美丽的存在处理成死亡,可以说,他一直自诩是“乡下人”的骨 子里流淌着一股悲观的血液。小说的结尾处如裂帛之音。 一个暴风骤雨之夜,大自然以狰 狞的面目毁掉了桃源世界的恬静安宁,也毁掉了这个世界原有的正直、善良、热情的古朴民风。但是傩送,这个英俊、聪明而又 多情的小伙子则是湘西人新的价值取向的一种隐喻一一“也许 永远也回不来了,也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