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地幔柱构造_第1页
综述地幔柱构造_第2页
综述地幔柱构造_第3页
综述地幔柱构造_第4页
综述地幔柱构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综述地幔柱构造1 地幔柱构造理论的形成与提出板块构造理论在解释地球上岩浆活动的分布规律时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例如,洋中脊玄武岩是在板块离散边界软流圈被动上升过程中经减压熔融而成,而在会聚板块边界,大洋岩石圈的俯冲作用导致上地幔的交代和熔融,形成特征的火山弧岩浆作用。板块边界概念可以解释地球上绝大部分的岩浆产出,但在解释板内岩浆的成因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尽管这些岩浆的体积只占地球岩浆总量的2%。热点和热柱的观点正是在解释板内岩浆作用,特别是呈链状分布的火山作用时提出的。Wilson(1963)对夏威夷-皇帝洋岛火山链经过研究后,他提出洋岛火山链是由大量岩浆组成的固定的热地幔区在活动的地球表层上形

2、成的;后来经Morgan(1972)正式提出地幔柱这一概念,他指出Wilson所谓的固定的热地幔区是产生于核/幔边界的一个地幔柱,在地表表现为热点(hotspot).Morgan进一步推测地幔柱是由地幔对流体系中的上升流构成。这些认识构成了地幔柱学说的雏形。同板块构造理论诞生的曲折历史相比,地幔柱概念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地学界的广泛认同,发展至今已成为地球科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模型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动态地球以及浅表现象是深部过程的反映等概念的深入人心。虽然地幔柱并不是直接观察到的,但有关其存在的间接证据很多。其中包括:(1)局部高热流值和相关的火山活动(热点)出现在远离板块边界的地方;(2)热

3、点不随板块漂移而迁移,几乎静止不动,暗示起源于活动岩石圈之下的深部地幔;(3)热点火山玄武岩的地球化学性质不同于位于离散板块边界、起源于浅部地幔的玄武岩(如MORB),说明其源区为比软流圈更深的地幔库;(4)位于热点之上的大洋岛屿通常具有规模较大的地形隆起,这需要有额外的幔源热能以使岩石圈膨胀;(5)最令人信服的证据来自最近的地震学研究。例如地震层析揭示冰岛地幔存在一低速柱状物质,至少延伸至400 km以下,地幔热柱的直径为300km。高温可能是造成地幔柱中低速物质的主要原因。2 地幔柱构造概念及其特征目前,一般认为(实验模式和理论模式也表明),地幔柱是起源于地幔中热/化学边界层或者产生于地核

4、地幔边界,就是说,在核幔边界过渡层产生的热物质呈狭窄的柱状经过地幔上升到地壳(或岩石圈底部),呈盆状向上张开形成巨大的球状顶冠(头部),地幔柱顶冠在向上接近地表处,则扩展成一个热物质的顶盘,直径约1500-2500km,厚达100-200 km,因此,地幔柱是由一个巨大直径的头部(即地幔柱顶冠)和一个比顶冠直径小得多的尾柱(直径约几百公里)组成。地幔柱顶冠上升时会引起地壳上隆,形成了大量迅速溢出的熔岩,所以,大陆溢流玄武岩区是与地幔顶冠有关的火山作用。地幔柱顶冠在上升过程中能吸收大量地幔柱以外的物质,因此它代表着一个地球化学复杂的岩浆源。而由地幔柱的尾柱所代表的柱状体是一个长期生存活动部分,这

5、是一种使热的上浮物质赖以从深部边界层排放到地幔至近地表面地区的通道。尾柱的长期活动则将会导致大洋热点火山链的形成。洋岛和板内大陆裂谷玄武岩火山作用通常被看作为地幔热柱或热点在地表的表现,来自地球深部的地幔柱头部的热使岩石圈弱化,然后使岩石圈裂开。地幔柱在地表主要表现为高地形隆起,当其上升至近地表时,变成“蘑菇”状,头部粗大而颈干细小。目前,人们对地幔柱直径大小观点不一,从十几千米至几千千米都有。板块构造主要研究的是地球的表层构造,只能对200km深度的地表给予解释,对于深部地质现象无能为力,虽然引入底侵作用和拆沉作用扩大了板块在纵向上的作用范围。但对于深部地质现象还是无能为力,而地幔柱构造理论

6、所涉及的深度和范围显然要大得多。地质学家们认为地幔柱主要起源于地幔的D层,D层从地核吸收热量,使其具有较高的温度和较低的载度,因此地幔柱具有高热流、低速带的特征。地幔柱是以火山作用、高热流和上隆为标志的,其主要特征为上隆并伴随着火山作用,产生碱性玄武岩、流纹岩及深海拉斑玄武岩,它们具有独特的地球化学特征,高重力,高热。地幔柱可出露于大洋或大陆,呈一维有时是二维无震级由热点处向外延伸。该模式认为,大陆溢流玄武岩是地幔柱的巨大球状顶冠上升到地壳发生减压熔融的产物,而热点火山链则是地幔柱尾柱长期活动的结果。如留尼旺地幔顶冠上升形成了德干玄武岩,南大西洋的扩张随着地幔柱顶冠的上升而快速向北扩展形成了巴

7、拉圭-Etendeka大陆溢流玄武岩。这就是说,地幔柱上升形成的顶冠可产生地壳上隆和溢流玄武岩,而且由于地幔柱顶冠热源物质温度很高,可能造成区域变质作用和地壳的熔融。关于科马提岩的成因问题,根据地幔柱模式认为是地幔柱管道上升热物质释压重熔的产物。关于大陆地壳再造与地壳演化,地幔柱理论认为,地幔柱顶冠的形成和尾柱区的长期活动,可能对大陆地壳的再造和地壳演化有着主要影响。由于异常热的地幔重熔作用产生岩浆地壳,这是地幔柱在大陆地壳再造中作用的证据。3 地幔柱构造类型自地幔柱理论问世以来,关于它的起源一直都是各国地质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争论的焦点。地幔热柱来自地球深部,但它可以起源于地幔内也可以来自核幔

8、边界(CMB),关于这一点至今尚无充分的识别标志。Maruyanm。基于地震层析成像结果,认为有两种类型的地幔热柱:一种来自400 km深度,另一种来自核幔边界。Ringwood(1989)认为,在670km深度界面处,由于再循环的岩石圈冷物质堆积,形成巨大岩石块体,随后的加热可形成具浮力的热柱,它是大洋下面板内热点的来源。Anderson(1995)认为,热柱是给洋岛提供岩浆的源区,发生于对流系统的底部,常常位于核幔边界,它强烈的上涌,不同于由于板块分离引起的被动上涌,亦不同于其他的对流系统的正常的大尺度上涌。周瑶琪等(1998)认为,面积大的源于下地幔,面积小的源于上地幔,基于地球多层对流

9、系统的模型,提出了源自400km,670km和CMB3类地幔热柱。最近,Courtillot等通过对全球49个热点的分析得出了区分热点的5个标准:线性火山链上各座海山是否按年龄顺序排列;大陆逸流玄武岩是否出现在火山链轨迹的起始点处;3是否有大量的物质流;遨是否具有一致的高“3He/4He。比值;F伏地幔中是否有低的剪切波速度。根据这5类标准将上述49个热点分为3类:至少有7个热点源于下地幔深部,称之为“Morganian;其中20多个来自过渡带底部;剩下的20多个来自上地幔,称之为“Andersonian”4 地幔柱的产生、启动与演化4.1地幔柱的产生与启动地震波研究表明(Parmentier

10、,1975;Albaredeetal.,1999),在地幔中只有两个位置能够产生地幔柱:一个是670km处上下地幔之间的不连续面;另一个是2900km处的核2幔附近的“D”层。这就涉及到地幔柱与地幔对流的关系。Morgan(1972)最初设想,地幔柱是地幔对流上拱的一种表现,即地幔柱起了将下地幔中的热带到地表的作用。目前主流的看法为后者,但也不排除又少部分地幔起源于670km处上下地幔之间的不连续面。Albarede等(1999)的研究表明,如果在670km处发生化学界面、分层对流的话,那么下地幔至少在密度上要比上地幔大2%Ringwood通过高压相变实验结果推断:400至670Km地幔的上部

11、可能由橄榄石R相和majorite组成,而下部可能由橄榄石Y相,majorite和富钙的钙钦矿相组成;670Km以下可能由钙钦矿相、方镁石、方镁铁矿及其它具有更高密度的铁镁硅酸盐矿物组成。也就是说这种起源模式是可能的。通过对地震资料、地幔对流方式、CFB、洋底高原玄武岩和大OIB等典型地幔柱成因的玄武岩的化学成分的比较和地幔放热与整个地球放热的比值以及地幔柱的头部直径的大小等特征的研究,多数学者(Bruneteta1.,2000;Davies 1992;Richards,1991;Griffithsetal.,1990;Griffithsetal.,1990)认为,地幔柱是来自2900km处核

12、一幔边界附近的“D”层。其理由如下:与MORB和IAB相比,CFB、洋底高原玄武岩和OIB等典型地幔柱成因的玄武岩常反映“富集型”地幔特点,而上地幔由于分异出地壳后常表现“亏损型”地幔化学组成,因此,地幔柱不可能来源于上地幔。与MORE相比,OIB具有较高的3He/4He比值,表明地幔柱来源于地幔更深部位,反映原始地球形成物质的特点。理论模拟计算表明,如果地幔柱起源于上地幔底部,那么,由地幔柱释放出的热量将占整个地球放热的60。而实际上,由地幔柱释放的热量仅是整个地球放热的6%-10%。这个热量释放范围刚好与地核释放的热量比例相近,说明地幔柱来源于核一幔边界附近。理论模拟还表明,在所许可的上升

13、速度范围内,从上、下地幔边界起动的地幔柱穿过上地幔这样的距离,最多只能形成直径为300km的球状柱头,而实际上许多地幔柱头的直径都超过1000-2000km。上、下地幔间不连续面的性质目前并不完全清楚,也有资料显示其为相变界面而非化学界面。也有一些学者认为,既有起源于D“层的地幔柱,也有起源于上、下地幔界面的地幔柱,前者柱头大,后者柱头小。最新的地震层析研究表明,夏威夷、冰岛等地幔柱的确来自2900km深度的核一幔边界。导致“D”层发生热扰动可能来自核一幔之间的温度差(Olson,Sfinger,l985;Davies,1990)。这样地核会不断向地幔中释放热量。但由于原始地核物质组成不均或其

14、它因素,这种放热作用在不同位置可能有所差异,从而会产生热扰动。热扰动会使“D”层物质的粘度降低,流动性增强,在热梯度的驱动下,所有受热扰动作用的高温、低粘度物质会向热边界层最低处汇聚,形成地幔柱(Davies,1990,1992)。早期的研究者认为,地幔柱一旦起动,就将快速穿过整个地幔和地壳上升至地表,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喷发,形成大规模玄武岩。近来的研究结果表明,即使地幔柱与周围地幔物质的粘度差达到104,其上升速度也是非常缓幔的。并且,地幔的实际粘度并非恒定,而是随温度降低呈指数增加,具有非牛顿流体性状。在一个新启动的地幔柱上升过程中,随着热量的不断散失和温度的不断降低,其上升速度会变得愈来愈

15、幔。根据地幔具有非牛顿流体性状模式估计,每个地幔柱的直径仅为几万米,年流通量也仅为17km3(Loperetal.,1983)。一些人过高估计地幔柱的规模和流通量,主要是为了使地幔柱上涌量能够与地表所见热异常和地形异常一致,而这些异常可能是地幔柱遇到刚性岩石圈后水平散开所产生的热晕,与地幔柱大小无直接关系。4.2地幔柱的演化地幔柱自核幔边界上升到地表,最终以大规模岩浆作用的形式喷发或侵位,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也是一个演化的过程。王登红(2001)认为地幔柱的演化至少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初始阶段:核幔边界由于某些原因而分异出具有明显活动性的物质,并逐渐聚集形成“预地幔柱”,那些原先在地核

16、中富集但又难以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安定”下来的元素很可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轻元素以及放射性元素也可能积极参加进来。从行星对比和地球演化的角度看,地幔柱的形成似乎是必然的,它是导致地球大尺度物质和能量交换的一种重要方式。(2)上升阶段:趋向于形成地幔柱的物质集中到一起,形成具有一定规模、一定形态的“雏地幔柱”,它们由于与周围地幔存在明显的密度、温度、粘度等差异而具有“浮力”,能够缓幔地脱离核幔边界并穿越厚大的地幔(当然,一些小规模的雏地幔柱可能被地幔吃掉而消失)上升到近地表。(3)壳幔相互作用阶段:规模巨大的雏地幔柱不但本身具有足够的物质和能量,而且能够导致周围环境中

17、的正常地幔物质发生部分熔融,熔融的部分被地幔柱吸纳,从而使地幔柱的体积更加庞大,同时物质成分也会发生明显变化、能量则可能幔幔衰竭,但由于压力的降低,地幔柱的活动性可能更显著,因而,此时的地幔柱趋于“成熟”,当它到达670km处的不连续面时可能会分化出次级的“幔枝”,并且与上地幔和地壳发生充分的反应。此时的地幔柱一方面向地壳不断输送物质和辐射能量,引起地壳范围的一系列变化(如碱性岩浆的上侵、变质作用、裂谷化、盆地的形成);另一方面地幔柱本身演化出巨大的头冠构造和细长的尾部构造,定位也较浅,能够被人类所探测到,因而是目前研究的重点。(4)喷发-消退阶段:随着地幔柱的继续上升和地壳的局部张裂,地幔柱

18、物质将在非常短暂的时间间隔内发生大规模的喷发与侵位,从而使地幔柱顶冠的体积萎缩,能量耗尽,只留下残余部分停留在地壳的底部,幔幔失去活动性而成为固化的地幔柱,成为“化石”。但这部分残留地幔柱一旦遇到合适的条件,如深大断裂或超岩石圈断裂,仍然可能发生上侵,并且可能带来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Cu-Ni-PGE矿床。5 地幔对流20世纪90年代初,Griffiths和Campbell成功地解决了热驱动和大粘滞度对比这两大模拟热柱的基本问题,建立了动态热柱结构模型。根据其实验结果和数值模拟,认为热柱由两部分组成:巨大的蘑菇状柱头和细长的热柱尾(图1)。柱尾主要由起源于核幔边界(图1)或上地幔一下地幔边界的热

19、物质流组成。热柱上升速率由于周围地幔物质的粘滞系数高而受到限制。在这种情况下,热柱头的上升速率小于柱尾中物质的上升速率。由于有柱尾物质的不断供给,柱头逐渐变大。热柱头在长大过程中因热浮力会同化捕获温度较低的周边地幔,因此柱头是热柱源区物质和较冷地幔物质混合而成的(图1)。有时,捕获的周围地幔物质量可占初始热柱头质量的9000。热柱头大小取决于它在地幔中上升所经过的距离。起源于核幔边界的热柱头的直径为1000km左右。当上升抵达刚性岩石圈底部时,其头部可横向伸展形成直径为2000km,厚度为100- 200 k m的蘑菇状热物质体。而起源于上地幔一下地幔边界的热柱头则小得多,直径只有500 km

20、左右。尽管地幔柱可能起源于上地幔底部或下地幔底部,但后一种的可能性更大,即起源于核幔边界之上的D”层(D”层是指位于核幔边界附近地震波速梯度异常低的区域)。其中的理由包括:(1)计算机模拟揭示,只有起源于深部地幔。热柱头才能达到足够大,以形成规模巨大的溢流玄武岩省。(2)起源于上地幔的热柱难以解释热点相对固定的位置。(3) 热柱向岩石圈底部传递的热能与地核冷却释放的热量相当。(4) 热柱活动与磁极倒转之间的相关性暗示,只有起源于D层的地幔柱才能通过经核幔边界的热传递而改变外核物质的对流方式,最终影响地球的磁场。(5) 同铁陨石一样,地核应该富集Os,并具有比地幔更高的187Os/188Os值。

21、因此,起源于D层的地幔柱物质会受到地核放射性成因Os的污染。一些热柱成因的玄武岩的187Os/188Os值比原始地幔高出20百分号。这意味着地核污染。说明地幔柱起源于下地幔。这一观点也得到了一些溢流玄武岩中很高的3He/4He值的支持,因为高3He/4He值说明其源区有一未去气的下地幔源。(6)地震层析揭示冰岛地幔中的低速物质一直延伸到核幔边界。6 地幔柱源区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演化OIB型幔源岩浆(如洋岛玄武岩,溢流玄武岩)与MORB型岩浆的地球化学性质存在很大的不同。主要体现在:(1)OIB型岩浆中不相容元素含量,Rb/ Sr和Nd/Sm比值较高;(2)MORB的同位素组成较为均一,而OIB

22、的同位素组成变化较大,且87Sr/86Sr比值高,143Nd/144Nd比值低;(3)OIB具有比原始地幔更高的187Os/188Os比值;(4)Si02含量相似的情况下,OIB的Fe含量高于MORB。 OIB型岩浆的地球化学组成反映地幔化学成分的不均一性。粗一看,这与地幔对流假说是矛盾的,因为对流体系可在几亿年内使地幔均一化。为了克服这一矛盾,人们提出了双层对流模式认为上.下地幔有不同的成分且有各自的对流体系。下地幔为原始地幔,而上地幔为亏损地幔。但是,洋岛玄武岩和溢流玄武岩的地球化学性质表明它们不可能是原始地幔熔融产物。洋岛玄武岩通常与异常热地幔的熔融有关。OIB所具有的Rh/Sr和Nd/

23、Sm比值,以及高87 Sr/86 Sr和低143Nd/144Nd值说明其源区为富集地幔。基于这些因素以及U-Pb和Th-Pb同位素体系的一些特点,Hofmann和White认为OIB源区有不少再循环洋壳物质。这些经热液蚀变的洋壳随板块俯冲及其伴随的榴辉岩化而积累在核幔边界(2900km,图2),并可滞留很长时间(1-2Ga)。目前这一认识得到了广泛的认同,而且得到了Os同位素研究的支持。科马提岩和苦橄岩是地幔柱最热部位的熔融产物,因此,对不同地质时代无明显地壳混染的科马提岩和苦橄岩的研究可以获得地幔柱源区物质的性质及演化。太古宙科马提岩强烈亏损强不相容元素,(Nd)=1-4.3,说明太古宙岩浆

24、源区为亏损地幔;多数元古宙苦橄岩富集强不相容元素,(Nd)值较低,但年龄为1 .9 Ga的Cape Smith Chukotat苦橄岩亏损强不相容元素, (Nd)值相对较高。这说明元古宙地幔热柱的源区既有富集组分,也有亏损组分。大多数显生宙苦橄岩富集强不相容元素,(Nd)值较低。由此Campbell发现核幔边界物质存在这样一个总的演化趋势。3.5Ga时核幔边界物质是亏损地幔和弱亏损地幔的混合;2. 7 Ga时以亏损地幔为主体;而0.5Ga至今主要由OIB型地幔和少量亏损地幔组成。迄今为止,尚无太古宙OIB型岩浆的报道。由此可见,地幔柱源区中出现大量OIB型物质主要始于太古宙末(图2)。7 地慢

25、柱构造与成矿作用地慢柱以大规模慢源岩浆活动为突出表现,成矿作用也以慢源岩浆矿床为主,成矿元素包括Cu、Ni、PGE、Fe、Ti、V、Cr等,可形成具有重大资源意义的岩浆Cu-Ni-PGE矿床、V-Ti磁铁矿矿床、铬铁矿矿床等。西伯利亚地慢柱活动形成了NorilskTalnakh超大型Ni-Cu-PGE矿床,其Ni矿储量位居世界第一、PGE储量位居世界第二(Ni为2000万t,Cu为3000万t,PGE为5000 t)。Bush-weld杂岩体是世界上己知最古老的地慢柱岩浆成矿系统,也是世界最大的“聚宝盆”,据估算主要矿产储量有PGE 61738 t、磁铁矿10亿t、Ni(伴生)2280万t、C

26、u(伴生)995万t、Cr(矿石)40亿t、V(V2O5)1680万t、Au(伴生)1152t等。另外,部分金伯利岩和碳酸盐岩也被认为与地慢柱作用有关,与之相联系的有金刚石矿床,稀有、稀土元素矿床。地慢柱作为一种重大的构造运动方式,其表现是多方而的,不仅地慢柱自身的熔融作用形成慢源岩浆矿床,而且通过壳慢相互作用,如地慢热流的上升诱发地壳的重熔以及各种地壳浅部的地质响应,可以形成壳源岩浆矿床、热液矿床等。近年来,一些研究人员认为许多大型、超大型热液矿床的形成与地慢柱活动有关,如卡林型金矿、Kidd Creek块状硫化物矿床、甚至Olympic Dam矿床等也都被认为与地慢柱活动有关。参 考 文

27、献Morgan WJ. 1971.Convection plumes in the lower mantle. J Nature,230 (5288):42-43Wilson J T. A possible origin of the Hawanan IslandsJCan J Phys,1963, 41: 863-870.徐义刚,王焰,位荀,何斌. 与地幔柱有关的成矿作用及其主控因素J. 岩石学报,2013,10:3307-3322.徐义刚,何斌,黄小龙,罗震宇,朱丹,马金龙,邵辉. 地幔柱大辩论及如何验证地幔柱假说J. 地学前缘,2007,02:1-9.Geoffrey F. Davies. 地幔柱存在的依据J. 科学通报,2005,17:7-19.宋谢炎,张成江,胡瑞忠,钟宏,周美夫,马润则,李佑国. 峨眉火成岩省岩浆矿床成矿作用与地幔柱动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