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论文:高效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和策略_第1页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高效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和策略_第2页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高效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和策略_第3页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高效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和策略_第4页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高效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和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效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和策略 关键词历史 高效课堂 途径 策略 反思论文摘要 追求高效课堂教学应该是我们每一位有责任心的教师所追求的课堂教学目标。有高效课堂教学就有低效课堂教学,我们应努力克服低效教学,实现有效教学,追求高效教学。在严格执行江苏省“五严”规定的同时,我们的教学又能做到减负增质提效,已成为广大教师面临的一大新的课题。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在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不克服低效教学,就不能实现有效、优质教学。我省新课程改革推进已有6年了,6年来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认识都发生重大的改变,这就是:让每一个学生快乐学习、让每一位教师幸福工作,师生共同发展,构建幸福校

2、园。去年我省又出台了“五严”规定,这对我们一些老师来说,课堂教学时间少了,各级各类统考少了。由此产生的问题是:习惯了重压的老师和学生们,能不能适应这种新形势,课堂教学质量会不会下降?就我个人而言,我是拥护和赞成省里的“五严”规定的。教育要讲人性的,没有实习“五严”规定前,“教师苦教,学生苦学”、“日光加灯光”、“时间加汗水”,可以说是我们校园生活的真实写照。印象中上午第一节课应是老师喜欢上的课,但由于不少学校除了早读之外,还有早早读。搞得学生疲惫不堪,课前,学生睡倒一大片。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痛苦不堪,已经严重影响到广大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课堂教学中视学生为机器,“讲解如山”、“问答如山”

3、、“练习如山”,“学不会教会,教不会练会,练不会考会”这样或那样的应试倾向或行为在有的地方、有的学校并没有完全杜绝。新课程的教学改革一方面取得可喜的成绩,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不容忽视的问题。应该说,课程改革为教师提供了广阔的教学创新平台,为教师创设了诸多的发展途径。但是,在究竟如何提高教学有效性,如何面向全体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在操作层面仍然有很多困惑,在中学教育的现实中,很多老师由于缺少必要的效率意识,由于缺乏必要的改变教学方式的基本策略及实施能力,在常态的教学实践中,仍然充斥着大量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这一现实不容忽视。怎样才能在严格执行省“五严”规定的同时,我们的教学又能做到减负增质

4、提效,已成为广大教师面临的一大新的课题。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在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不克服低效教学,就不能实现有效、优质教学。一、对低效课堂教学的剖析课堂教学改革中的一些形式化和低效化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我粗略梳理出这五个方面:三维目标的割裂;教学内容的泛化;教学活动的外化;教学层次的低下;预设和生成的冲突、对立。第一、 三维目标的割裂新课程确立了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这是发展性教学的核心内涵,也是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集中体现。新课程追求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有机统一,课程目标三个维度的关系如同立方体长、宽

5、、高三个维度的关系一样,是一个事物的三个方面,而不是独立的三个目标。在知识教学的同时,要关注过程方法和情感体验,不能只有知识的授受,还要关心学生是怎么学会的,他们学的过程有什么样的体验。但是,由于对三维目标的设计和操作缺乏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现在教学当中在实施层面上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知识和技能目标该实得不实。相对而言,知识、技能目标是三维目标中的基础性目标,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是课堂教学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常规性任务,它是教师钻研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我们发现在不少课堂上,最应该明确的知识、技能目标,反而出现缺失或者变得含糊。我们不能像传统课堂那样只抓“双基”,但也绝不能

6、走向另一个极端,放弃“双基”。“双基”毕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抓手”,是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不可缺少的“物质”载体,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因此,每节课都应该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过程和方法目标出现了“游离”的现象。过程和方法目标游离于知识和技能目标之外,游离于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之外,游离于学生发展之外,从而使过程和方法目标的价值丧失殆尽。不少教师表现出为过程而过程,为方法而方法,从此使教学失去了应有的价值。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出现了“贴标签”的现象。凸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是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和基本特征,但是,这不意味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可以“独立”和“直接”进

7、行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只有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融为一体,才有生命力。当前课堂上,一些老师脱离教学内容和特定情境,孤立地、人为地、机械生硬地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从而使我们的教育变得空洞、苍白无力,因而也是低效甚至无效的。从教书育人的机制来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应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它主要通过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机制发生作用。现在有的教师却像讲解知识要点一样,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直接“教”给学生。那么这种教育只是一种知识教育或技能教育,而不会成为有效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因而对学生的发展不可能有实际的作用。总之,由于目标的多元化以及对目标的不恰当定位,有些教师的教学中常常

8、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第二、教学内容的泛化新课程有个很突出的亮点,就是强调课程资源,强调老师要有课程意识。课程意识的确立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使教学从内涵到外延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教学是教教材,而今是用教材,教材观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学中再也不以“本”(课本)为本,把教材作为“圣经”解读,注重向课外、向生活拓展、延伸,注重教材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和融合。但这又可能出现教学内容的泛化、不集中、重点不突出等问题。不少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忽视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理解,过早、过多地补充内容,海阔天空,甚至偏离文本大谈从网上查阅到的资料。老师只重视授集材料,而不重视处理和利用材料。材料授集到了,只是在课堂上展

9、示一下,读一读,而没有加工、分析。这就是为了授集材料而授集材料的形式主义。有的教师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教材从“宠儿”变成“弃儿”,教材受到了冷落,这就使教学活动失去了认知的停靠点;教材受到冷落,学科特有的价值就不可能充分被挖掘出来。加强教学与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的联系,是改善学生对知识和知识学习的情感体验与价值认同的必要途径之一。然而,教学内容所联系的实际,必须是真正的实际,而不是给知识教学穿上一件美丽的“外衣”。设置适当的情境,赋予知识以鲜活的背景,使学生在把握知识来龙去脉的过程中获得情感的体验,更能体现知识的教育和人文价值。然而,情境设置必须自然地呈现这种紧密联系,而不能“为了情境化而

10、设置情境”。有的教师精心设计的所谓情境与教学内容没有内在的实质性的联系,其效果只是外加了一顶“高帽子”。有的教师一节课花架子搞的很多,但实质性的内容却很少,收效自然也甚微。第三、 教学活动的外化本次课程改革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将实现学生充分的、有个性化的发展放到了突出的地位,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毋庸置疑,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变活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自由地、创造性地、个性化地学习,引导学生尽可能地提出自己的个人见解;注意和强调学生的参与和活动,这在一定程度

11、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主动精神。但在参与和活动的背后,却透露出浮躁、盲从和形式化倾向,有的课堂表面上很热闹,实质上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并没有真正被激活。在实施自主学习过程中,有的课堂上的“自主”变成了“自流”,只“赋权”却不“增能”,看似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但实际上,因为教师作用的丧失,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受到他们自身水平的限制,致使他们的认知水平仍在原有的水平上徘徊。在这样的课堂上,展现的是学生肤浅、表层的甚至是虚假的主体性,失去的却是教师价值引导、智慧启迪、思维点拨等神圣职责,教师有针对性引导、点拨和具体帮助的重要职责踪影全无。我们都知道教学应由学生自主建构和教师的价值指导两方

12、面组成,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既要真正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努力发挥好教师引领的作用。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当学生遇到疑难时,教师要引导他们去思考;当学生的思路狭窄时,教师要启发他们拓宽;当学生迷途时,教师要把他们引上正路;当学生无路时,教师要为他们铺路架桥;当学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教师要引导他们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一句话,在课堂上教师“该出手时就出手”。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上的合作和交流,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变得频繁了,给教学带来了清新的空气。但一些教师片面追求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进行认真的设计和指导,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甚至

13、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都要在小组讨论。讨论时间又没有保证,有时学生还没有进入合作学习的状态,小组合作学习就在教师的要求下结束了等等。教师只是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设计,把学生往事先设计好的教学框架里“赶”,这是典型的应付式、被动式的讨论,合作有形式却无实质,合作就是个走过场。新课程倡导和凸显探究学习,探究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必须通过一定的“形”表现出来并加以实施。一些教师在组织学习探究时,往往只是按照环节和要素机械地设计教学活动,安排探究路线,组织学生按部就班地实践或经历探究过程的每一步,把学生直接引向所要获得的学习结果。这种探究学习没有学生好奇心的驱使也没有学生思维的探险和批判性的质疑,

14、也没有教师对学生探究智慧性地启发和引导,那么,这种探究也只能是只有形而无实,迷失探究教学的方向,学生无法体验探究学习的乐趣,最终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教学活动的外化使我们的课堂有“温度”无“深度”,表面上热热闹闹,但极少让人怦然心动。主要因为课堂缺少思维的力度和触及心灵深处的精神愉悦。第四、 教学层次的低下 如果教师教的是学生自己会的东西、学生通过独立阅读、独立思考就能掌握的,而老师却花了大量时间去教的话,这种教学就是低层次的教学。低层次教学下教与学始终处于平面、定格的关系,教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教支配、控制学,甚至替代学,学的独立性、独立品格丧失了,教也走向了其反面,成为遏制学的“力

15、量”。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离不开教,学生虽然获得了知识,但学习能力并没有真正的提升,所以,教学层次也就始终上不去。这也就是我们现在为什么常看到这样的怪现象:年级和学段越高的课堂,教师教得越多,教得越满。 第五、 预设和生成的冲突、对立 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活动,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特性,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教师在课前必须对教学目的、任务和过程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

16、考和安排。课堂上也需要按预先设计开展教学活动,保证教学活动的计划性和有效性。但传统教学过分强调预设,把每节课的内容、任务和进程都具体地分解在教案里,就连课堂上要说什么话、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有几个环节,每一个环节多少时间,每个问题抽几个学生起来回答等,都要精细地安排。课堂教学就像计算机输出规定程序一样,是教案的展开过程。显然,这种教学不是以人为本,而是以本为本。这种教学使学生及其发展受到诸多的限制、支配、束缚、控制、压抑、规定,因而变得唯唯喏喏,亦步亦趋,俯首帖耳,盲从依附。从实践来看,过分强调预设和教案,必然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

17、那么,是否意味着否定预设?我们反对的是以教师为本位的过度的预设。教师在预设时要考虑以下问题: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学习新知识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通过预习,学生是否已经了解所学的有关内容,有多少人了解?了解多少?达到什么程度?哪些知识是重点、难点,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点拨引导?哪些内容会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成为课堂的兴奋点?生成是师生的“即兴创造”,是“无法预约的美丽”,它犹如天马行空,不期而至。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有新知火花的迸发,这些火花就是生成。课堂中的“生成”可分为“可预设的生成”和“不可预设的生成”。前者是在教师的教学准备范围内的,是教师有意预设一定的问题引导学生的相关生成行为;后者是随机

18、的、偶发的,是意想不到的,甚至是突发的事件和行为。此时,课堂教学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学情、课堂环境的变化,那么课堂教学将变成机械的程序,缺乏生气和乐趣。因此,随着师生互动生成的不断推进,教师应根据学情的变化,随机调整教学的程序及环节,学习目标可在生成中随机升降,学习重点定在生成中调整,探究的主题可在生成中替换,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会是有效的。教师上课就不是单纯执行教案而是教案再创造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能拘泥于课前的预设,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对预设做出有把握的调整、变更。当前课堂教学出现了两者的冲突现象,表现之一是预设过度,挤占生成的时空,表面看教学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实质上这是传统以教

19、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教学观的体现,这种教学由于缺乏学生的独立思考、积极互动和个性化解读,学生只能获得表层甚至虚假的知识,这种知识缺乏活性,不能转化、内化为学生的智慧和品质,所以,从根本上讲,这是低效的教学;表现之二则是生成过多,一方面,生成过多必然影响预设目标的实现以及教学计划的落实,从而导致教学的随意性和低效化,另一方面,生成过多就会使教学失去中心,失去方向,同时也会导致泛泛而谈,浅尝辄止,从而最终也背离了生成的目的。以上五个方面是我概括的在课堂教学这个层面存在的无效、低效的现象和问题。接下来,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作一下思考,如何克服这些无效、低效的现象,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又怎样从有效教学走向优

20、质高效教学?经过二十多年的学习、实践和研究,我认为要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有效教学、优质教学,有三条教学规律是绕不开的。甚至可以武断地说任何好的教学都是有意无意地遵循了这三条规律,相反,不好的教学则一定违背了这三条规律。当前,有效性问题已经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为此,强调这三条规律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凸显这三条规律的重要性和不可违背性,我们把它称之为“铁律”。二、有效教学的三条“铁律”第一条铁律:“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先学指学生学习在前,后教是教师教学在后。什么时候先学后教?应该是当学生处于相对独立和基本独立的学习阶段,具有一定的独立学习能力的时候,必须先学后教。这是教学的一条规则、

21、规律,而不是一种可以采用也可以不采用的方式、方法。传统教学是课堂教学在先,学习复习、作业在后,学生的学习只是对教师讲授的内容进行简单的复制。这种缺乏学生对知识独立建构的所谓学习只能是死记硬背、形式上的学习。而先学后教强调的是学生独立学习在先,教师课堂教学在后。教与学的关系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变“学跟着教走”为“教为学服务”。先学与传统预习是有区别的。先学贵在独立性,是学生独立获取基本知识,习得基本技能的基本环节,强调的是学生要摆脱对教师的依赖,独立开展学习活动,自行发现解决问题。而传统预习是从属于课堂教学,直接为课堂教学服务。如果说传统学习是“齐步走”,因为传统教学要求所有学生在同样的时间内,运

22、用同样的学习条件,以同样的学习速度掌握同样的学习内容,并要求达到同样的学习水平和质量。那么先学则表现为异步性。先学要求每个学生按自己的速度和方式进行超前学习,并鼓励优秀的学生进行跳跃式的超标学习。由于每个学生的基础和潜质不一样,有的学生学的快,有的学生学的慢,有的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多,有的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少,有的学生生成的问题多,有的学生生成的问题少。故对学生的学习应作到该统一的统一,不该统一的可以不统一。“先学之前”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明确的目的、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很快地通过引桥,上了自学的高速公路。在“先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高效地完成任务,可及时表扬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可给“

23、走错”或“迷路”的学生进行纠偏或指点迷津。教师应通过行间巡视、质疑问难、个别询问、板演、讨论等形式进行调查,彻底地搞清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并作认真分析:是倾向性还是个别性的问题,是旧知回生还是新知识方面的问题,把与新知有联系的、倾向性问题进行梳理、归类,为“后教”做好准备。后教就是在学生先学的基础上,教师发现学生哪些会了,哪些不会,根据学生超前学习中提出和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教学,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真正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后教”环节要做的三个明确:一是明确教的内容,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共性的内容,学生会的一律不教。二是明确教的方式,应该是“兵教兵”,即会的学

24、生教不会的,教师只评定对或错、完整或不完整,对不对的教师要帮助更正,对不完整的要补充。三是明确教的要求,要不折不扣达到课标的要求,不能就题将题,只找出答案,而要引导学生找出规律,上升到理论,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还要提醒学生预防运用时可能出现的错误,这样就从理论到实践架起了一座桥梁。以学定教就是学情决定教情。通过教师有针对性的教学使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不断得到表现、强化,从而最终形成,使教师的主导性不断转化为学生的主体性,达到“教师少教,学生多学”的理想效果。如果教师依然故我,面面俱到,系统讲授,那就失去让学生超前学习的意义。第二条铁律:“先教后学”-以教导学当学生不具备独立阅读材料和思考问题的

25、时候,也就是学生还处于依靠教师的学习阶段时,同样有一条教学规则、规律,这就是“先教后学”-以教导学。这条规律告诉我们:当学生处于依靠教师的学习阶段,必须先教后学,边教边学,但是教的着眼点是为了不教,学的着力点在于自主、独立学习。教师要致力于教学生学会学习,在教学中要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科学学习方法的的示范和渗透,通过讲授指导学生怎样阅读、怎样思考、怎样探索、怎样总结、怎样评价,从而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系统整理知识的能力以及科学运用知识的能力。从动态发展角度来看,整个教学过程也就是一个“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断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能力,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由小到大的增长

26、,教师的作用在量上也就发生了相反的变化,最后是学生完全的独立,教师作用告终。所谓教师的主导作用,最主要最根本的也就在于促进和完成这一转化。先教后学的本质就是把教转化为学,具体来说,也就是把教师的教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转化为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第三条铁律:“温故知新”-学会了才有兴趣这条规律告诉我们:新知识的教学必须基于学生的原有知识。没有“故”哪儿来“新”?这就是说,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是以旧知识为基础,新知识要么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引申和发展起来,要么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内容,或由旧知重新组织转化而成的。没有旧知识作为依托的新知识学习只能是机械的学习、死记硬背的学习。从大的角度讲,

27、教学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生原有知识出发,循序渐进。从小的角度讲,每节课的教学必须帮助和引导学生找准与新知直接联系的旧知,并通过旧知去学习新知。温故知新的本质是化难为易,由于变容易了,学生就能学会。因为学会了,学生更容易激发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这样学习就能进入良性循环的机制,反之学习就进入恶性循环。相对来说,有效教学应该是对教学的基本要求。你上一节课,总应该让学生有点收获,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是必须做到的要求。我们对有效教学的追求,不仅是为了落实新课程的理念,更是课程改革实践的要求。有效之后,还要有更高的境界、更高的追求,这就是优质教学。如何判断一节课是否是优质教学?我对优质教学的定位就是优

28、质、高效、高境界。可从学的维度和教的维度来考察优质学习和优质教学。优质学习:1情绪状态:就是判断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不是很浓厚,学习热情是不是很高涨,学习的情绪是不是很饱满,学生是否具备很好的精神状态,是否非常认真地投入学习。这是好的情绪状态。如果一进教室,看到学生萎靡不振、昏昏欲睡,那么这种学习肯定不是优质学习了,甚至连有效学习都谈不上。2参与状态:参与状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全程参与,学生自始自终都参与教学过程;二是每个学生都参与;三是学生全身心地参与;最后一点要求更高,学生不仅参与学而且参与教。整个教学是互动的。3交往状态:一是倾听;二是发表三是互助。新课程强调互动、合作和交往。合作学习的

29、前提就是要学会倾听。听完之后有了自己的想法、意见要发表出来,你不说就不是交往。互助有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互相帮助、互相欣赏。4思维状态:一节课是否是好课,关键还要看学生的思维状态怎样。学生思维是否有深度,问题提得是否击中要害,是否有广度,是否有创造性思考和个性化的见解等等。5生成状态:这是学生学习状态的集中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是否有实实在在的收获、提升,不仅认知的、思维的,而且情感的、品德的以及个性的、生命的,都应有所进步、有所生长、有所提升。优质教学:1有思想:有思想的教学,就是老师怎样教师他自己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结果,是 他自己的追求。我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我根据自己对教育的理

30、解来教学。2有智慧:智慧不是技巧,更不是雕虫小技,有智慧的老师在课堂上拥有可供发挥能动性的自由度,从而真正做到亲切自然、游刃有余、指点有方、循序渐进、触类旁通,使课堂散发出磁性和魅力,达到以灵性启迪学生悟性的最高境界。3有激情:当然,这个激情是真情,做一个有激情、有真情的老师。如果老师上课没有真情、激情,那么课就是死水一潭了。4有个性:老师要经过努力,经过自己的实践、反思、提炼,慢慢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5有文化:有文化品味的教学,就是高层次、高境界的教学了。在大力推行回归教育本位的素质教育背景下,规范课程开设,特别是“五严”规定的背景下控制教学时量,那种熬时间、拼体力的学校

31、教育已一去不复返了,大家关注的是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如何确保教学质量,做到减负不减质,甚至提质增效。真正从教好自己的学生出发,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出发,去组织好我们的课堂。打造高效课堂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下面谈第三个问题如何打造高效课堂。三、如何打造高效课堂所谓高效课堂,就是教师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的有效组织,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使学生最大容量的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并使学生的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获得相应的发展。毋庸置疑,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是教师。(一)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是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老师是学生学习中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同时也是学习的合作者,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

32、要实践者。我对教师素质的理解一是良好的师德,一个教师如果不热爱教育教学工作,不具有高度的责任感,那将会一事无成,处处被动。教师应具有勤奋好学、诲人不倦、改革创新、乐于奉献的职业精神。学会把工作压力转化为动力、转化为内驱力,把困难和薄弱视为实现人生价值的绝好机遇。二是扎实的专业素养,这里的“专业”不是单指所教的学科内容,应包括教师的教学理念、专业知识、教学技能等。教师的专业素养如何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优劣,唯有有扎实的专业功底的教师才能成为本学科的行家里手。影响教师素质的两方面:一是教师自身的努力,一是学校的校本培训提升。结合本人的成长经历和青年教师的案例分析。从众多成功的例子不难看出:“经验”

33、加“反思”等于成长。经验从哪里来?一是学习,二是积累。教师劳动的重要特点是“以身示范”,唯有学而不厌的教师才能培养热爱学习的学生。教师教好书的根本支撑是自己要成为一本书。没有持续的学习,广泛的阅读,教师就不可能获得深厚的学识和素养,那样教学就会沦为以书教书。当前,面对新课程的实施,面对急剧发展变化的教育对象,教师也必须不断学习,终生学习,唯有如此,教师才能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丰富自己的学识,拓宽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从而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教学的需要。相反,教师要是“吃老本”,固守原有的经验,缺乏学习和进取的意识,他就会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自我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

34、成长的核心因素。如果一位老师只顾埋头拉车,默默耕耘,从不抬头看路,也不反思回顾,那么,充其量他只能成为一个地道的“教书匠”,而永远无法实现自我发展和真正的超越。 “留一只眼睛给自己”宫本武藏是日本历史上一流的剑客,柳生又寿郎拜他为师。学剑前,柳生就如何成为一流剑客请教老师:“以我的资质,练多久才能成为一流剑客呢?” 武藏说:“至少10年。”“我不能等那么久”柳生急了,“我愿意下任何苦功去达成目的,甚至当你的仆人跟随你。那需要多久的时间?”“那,也许需要20年。” 武藏说。柳生更急了:“如果我不惜任何辛苦。夜以继日地练剑,需要多少时间?”“如果这样,你这辈子再没有希望成为一流的剑客了。”柳生心存

35、疑虑:“为什么我越努力,成为一流剑客的时间反而越长呢?”“你的眼睛全都盯着一流剑客,哪里还有眼睛看你自己呢?” 武藏平和地说,“要想成为一流剑客,就必须留一只眼睛给自己。一个剑客如果只注视剑道,不知道反观自我、不断反省自我,那就永远成为不了一流的剑客。”学剑如此,教学也是如此。对教师来说,自我反思就是“留一只眼睛给自己”。教师应学会反思。面对纷纭的教育现象,即使别人习以为常,也要问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我和别人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我的观点是否轻易地被别人左右了?在这个问题或现象的背后还隐藏着什么?”顺着思,反着想,整体思,局部想,从多个角度或换个角度看问题。除了教师自身的努力,教师素质的提升也

36、离不开学校的校本培训。介绍一下我校具有特色并取得明显成效的几种:1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个人成长目标和规划。近期和中长期的。2“四每学习”小组。教师唯有博览群书、博文广识,才能永葆思维的青春活力。3教学相长-我思故我新。自我反思和总结应成为教师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有位老师就曾经这样说过:认真写三年教案的人,不一定成为优秀教师,但认真写三年教学反思的人,一定成为有思想的老师,说不定还能写出一个专家来。4教师发展学校。定期请全国各地著名学者专家来我校进行专业引领。方式有辅导讲 座(就课堂教学中的有关问题作专题、有时是系列性的讲座,使教师明确某些特定的教学行为的操作要领或进行教学会诊)、专题谈话(针对教

37、师教学中的困惑确立谈话专题,作针对性指导)课例分析、同课异构等等,对教师进行教学现场指导。总之,教师的教学理念、专业能力、教学技巧如何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优劣。教师应特别注重自身的知识积累,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应做到让自己在学习中教学,在教学中学习,善于积累,勇于探索,不断升华。提高自身素质还应落实到实际的教学中去,通过教学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体会教学方法和得失,在教学中总结,在总结中提高,在提高中创新。离开教学实践,再先进的理念也将变成空洞的理论,是站不住脚的。(二)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是探索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模式-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我们发现一些教师习惯于传统教法,喜欢一讲到

38、底,不讲心里就没底,再有就是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不主动、不积极。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教师对学生的学情不够了解,找不到学生学习的起点,凭感觉和主观经验上课,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缺乏针对性,要么大而无当,遥不可及,要么散乱细碎,唾手可及,教学过程扁平化,只告诉学生结论,不讲清过程,学生变成了知识的容器。针对这种教学状况,通过研究和借鉴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发现他们的本质上都有共同的特点:坚持把“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体现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无论是课前预习还是课上的分组讨论,总有个学生个体主动和互相学习的过程,学生在主动学习过程中能够体验到作为人的尊严,学生的思维过程在课堂上的呈现

39、,教师的教学不再是单纯预设的,而是课堂上生成的。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一种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并强势全面推广和实施。实施一年多来,在教育教学上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实践检验,改革取得初步成效。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目的:还课堂教学的本来面目,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交给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让每一堂课都师生互动。让学生为自己的学习负责,成为学习的主人。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实施后的几点变化:新模式的课堂教学就是要做到让学生全员参与,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都有收获,对所有学生的学习均有帮助,更适合基础较差的学生,摆脱了传统教学只关注成绩较好学生的学习所形成的师生尴尬;班级学生间的差异得到重视,学生个

40、体得到尊重,所有的学生都有发展机会、发展空间。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学习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学生在校的幸福指数有了明显的提高。新模式解决了集体备课形式化、备课笔记教条化、课堂教学低效化等一系列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教学环节。让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更融洽,价值取向越来越趋同,思维越来越活跃。课堂评价方式也发生变化,一节课的优劣不再是“评委的感觉,而是增加了评委的自命题随堂检测环节,靠学生的检测数据说话。” 一堂好课不是老师讲的好,也不是部分学生上台展示的好,而是全班学生积极参与、学的好才是真正的好课。评价一节课的主要几个环节: (1)知识链接:教师能否对上一节所学的知识进行回扣以及本堂课内容

41、的迁移。 (2)预习环节:高效课堂必须做到学习前置,必须有一段我们看不到的东西。这种模式下的预习很充分,从学生的展示和回答可以得到检测。(3)展示环节:一是课上要坚决杜绝只有一个学生的展示。二是学生思维过程的展示。看学生的语言、形体动作是否很丰富。三是对抗和质疑的展示。这节课有没有多少学生的对抗和质疑。四是点拨的展示。点拨既有学生的点拨,也有教师的点拨,同时要把握好点拨的时机。 (4)检测环节:当场检测是这一模式必备的环节。我们要摒弃为展示而展示和肤浅的展示。(5)总结环节:教师必须带领学生围绕本节课的知识内容、过程方法以及能力进行总结,并提升到学科思想、学科方法和学科理论的高度,帮助学生形成

42、系统的知识体系、科学的知识技能、巧妙的方法和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是一个“范式”而不是“定式”,是一个理念的引领、方法的引领,千万不能教条式地运用。(三)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1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的四个视角教学设计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最重要环节之一,它是指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师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合理组合和安排各种教学要素而制定实施方案的系统的计划过程。教学设计是对课程的二次开发,是一个指导性的动态方案。评价教学是否有效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学生是否取得了预期的、应有的进步和发展。我们认为

43、优质的课堂教学必须是“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师生发展”,考量教学高效的最终标准应当是“学生成长”,这种成长将不单是用考分高低来作最后的衡量。因此,高效的课堂教学设计要关注以下四个视角:视角一:从课程性质看,教学设计要关注学生学什么。 教学设计必须要突出历史学科课程的性质,开发相关的课程资源,促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强调历史感悟,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根据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学习任务,要吃透文本中的“着眼点”,即内容的重难点、知识的生成点、培养的技能点、情趣的激发点、思维的发散点、合作的讨论点、渗透的育人点、知识的引申点等。视角二:从学生学

44、习看,教学设计要关注学生怎样学。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课堂教学要做到合理、有效,教学设计就必须激励、唤醒每个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努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学会反思性学习,自觉评价学习的效果。这样的设计方能取得课堂教学的高效益。(1)激发主体意识。外国有句名言,你能够把马带到河边去,也可以把马头按到水里,却不能让马儿喝水。同样,我们可以把学生关在教室里,但作为主体的学生如果不愿意学习,不愿意听你讲课,还是学不好。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要激活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设计中

45、,只有真正地贯彻“以生为本”的设计理念,真正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真正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实现有效教学才有可能。(2)转变学习方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在设计教案中要做到“五变”:一是变学生“在听中学”为“在做中学”“在玩中学”,二是变学生“被动地学”为“主动地学”“自主地学”,三是变学生“单一个体地学”为“独立自主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地学”,四是变学生“机械模仿地学”为“探究创新地学”,五是使学生“单一向书本学”为“在体验中学”。在教学设计中,只有着眼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建构,才有

46、可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3)引导自我评价。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习好坏的最有权威的评价人是学生自己。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要建立促进学生自我评价的发展体系,强调学生对自己学习行为的分析与反思,不仅让学生评价自我知识、能力等认知方面的发展,还要评价自我兴趣、情感、意志、价值观等非认知因素的发展。视角三:从教师教学看,教学设计要关注教师怎样教。 理想的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实现教学相长的动态过程。每一位学生都是课堂上主动求知、探索的主体,教师是这个动态过程的创设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对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自己应心中有数,哪里该启发引导,哪里该讲解,哪里该重点

47、强调,教师应把握好“讲”的尺度,千万不能什么都讲,什么都问,漫天撒网,由教师一人唱“独台戏”。否则,挤掉了学生读书、思考、练习的时间,教师劳而无功。具体来讲有:(1)目标清晰适切。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教与学的方向。它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目标过高,教学目标达不到;目标过低,学生感到没味道。教学目标的设计要切合学生的实际,要具体、可察、可测,要分层,以便于分类施教,也便于自己和他人评价。(2)重视课堂生成。动态生成教学是新课程倡导的核心理念之一。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课堂教学应当焕发生命活力。无论是预设还是生成,都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手段。新

48、课改要求关注动态生成,要充分开发和利用生成资源,使教学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3)注重精讲精练。所谓“精讲”,就是指教师对基础知识用少而精的语言,抓住核心要素,揭示内在规律和本质特征。以讲促思,以讲解惑,讲清知识的纵横联系,讲清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讲求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多动,即动脑、动手、动口等。所谓“精练”,是指练习要少而精,向学生提供的练习,要有目的性、层次性、递进性、探究性、典型性和综合性,使学生在“精练”中提升学习效果。设计要在“精”字上下功夫,适当留白,精到精粹,实用高效。视角四:从课堂文化看,教学设计要关注师生生命成长。课堂教学设计要倡导民主和谐的课堂文

49、化,在教学环节安排、教材处理、课堂导入、教学策略、指导学习、平等对话等整堂课的设计中,体现对教师、师生、生生的人文关怀,关注师生的生命生成。(1)体现民主和谐。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要构建“和谐课堂”。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民主的关系、平等的关系。课堂中师生和谐、生生和谐、环境和谐、学生发展和谐,是实现有效教学的要义。(2)构建对话机制。水常无华,相荡成涟漪;石本无火,相激而发灵光。教学构建“对话”机制,正是激发学生无限的创造性的潜力,拓展学生想象和联想的空间,促使学生创新思维的多向性发展,培养学生回旋喷涌的思辨力和创造力的水之荡、石之激。因此,教学设计要把握对话的创造、生成功能,引导学生与

50、教师对话、与文本对话、与自我对话、与同伴对话、与情境对话。通过对话,改善教与学的质量。(3)追求教学创新。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就是要引导和鼓励学生求异思维,“独辟蹊径”“无中生有”,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形成勤于思索、善于提问的好习惯,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能力。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学有动力、学有激情、学有创新,成为新知的发现者、研究者、创新者。2教师备课策略众所周知,备课是教学的重要行为之一,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如果备课无效,教学就必然无效。“教师很辛苦”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大量繁重而无效的备课占用了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所以高效备课能解放老师,同时也是高效教学的重要途径。基于高

51、效教学的有效备课应注意的环节(1)备深教材首先要走进教材,感悟文本,尊重教材,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把握教材特色,和教材平等对话,了解教材编排体系和宗旨,对教材进行个性化和创造性的构建;吃透重点和难点;抓住关键点;明确目标,把握要求。其次要活化教材,将教材内容情景化,抓住选修各模块之间的联系点和切入点,构建新的学科知识层次,充分利用自己的经验储备,加工重组教材,便于教师教学和学生知识体系的构成。(2)备透学生尊重学生是备透学生的重要条件,为学生需要和发展,备课时心中要有学生,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欣赏学生。要了解学生,要尊重差异。深察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背景、针对有无、深浅、高低、多少的

52、差异,预设教学实施中有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而有目的、准确、细致地安排教学。要把自己当学生来想想,如果我是学生来学习,我会遇到什么问题?我怎样才能较快地掌握?以学生的眼界去设计教学思路,预测学生可能的思维活动并设计相应对策。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1(3)备好教法组合应用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发现法、欣赏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提问、自主讨论、自主选择、自主领悟等过程,同时也重视教师有效问题预设,以开放的心态,让学生积极参与,这样才能有效组织学习,使讨论成为真讨论,思考成为真思考,感悟成为真感悟,而不是走向预设答案的装模做样地走过场。反之以细致的结论取代精致的学习,以喋喋不休的灌输取代过程的引导

53、、思路的启发、方法的点拨,使埋头笔记替代了探索讨论、相互激发,使学生开不了口,动不了手,转不了脑筋,这样的教学一律为无效教学。(4)备全教师自己有效备课要求教师体现自我。没有风格的老师,不是好老师,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如人格魅力、良知、亲和力、幽默感、正义感,努力形成比较成熟、稳定的教学风格,提升自己的生命力。有效备课还要求老师注意反思与总结,自我反思和总结应成为教师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备好课,上完课,这一节应没有结束,还应进行课后思考,将自己课前设计和课堂实施作一翻回顾和比较,总结哪些地方成功,哪些地方还有不足,同时还应注意课后反馈意见和建议。将这些心得写下来,这是最真实的教学手记,可使老

54、师成为“反思的实践者”。另外对课堂反思,还能够找出备课与上课中的不理想环节、无效环节,并加以调整,对以后课堂教学起到有效借鉴作用。我一般采用两次备课法,第一次备课,本着“每节课都要让学生有所收获”的信念,处理好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第二次备课,则备教法、学法,重点考虑这节课教师应该怎样教,学生怎样学。总之,有效备课是高效教学的重要一环,因此,课前要精心地准备每一节课,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尽可能地考虑到课堂上的每个环节,要尽量避免影响高效教学的一些不利因素。以便为上课提供首要的保障。注意把积累的新教学方法充分应用到课堂上,每节课让同学们都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都能享受到新的教学方法带来的求知乐趣。

55、每节课下来,及时认真思考、总结,想想这节课有哪些收获,自己哪些那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还有待于提高,然后认真地写好教学反思,沿着一次次反思做成的路径去攀登教育高峰,用这一点点的心得做基石去构筑教学的金字塔。3学生的学习策略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学习的实践者,有了好的老师只是创建高效课堂的第一步,只有培养出乐于学习,善于思考,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学习者才是让课堂充满魅力的关键。只有让每个孩子都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都能在知识的天空自由翱翔,才能称得上是成功的教育。(1)培养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学生学习愿望的培养至关重要。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

56、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激发起进一步成功的欲望。我们要尽量创造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让每位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更能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能力,树立自信,乐于学习。可以这样做: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知识传授要有梯度性;要搞好新旧知识的衔接;杜绝布置重复作业的不科学做法;把知识转变成能力等。这些方法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再有就是多表扬学生,让他们经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习就成为他们的一种主动行为了。(2)构建环境:自主学习的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两大类。构建

57、环境指的是我们课堂教学所依赖的一切物质条件所构成的整体,除了教学场所、教学设施外,还包括学习用具、班级组织等。学生协作学习小组的建立有助于让学生互帮解答学习中的疑难问题,互助督促检查学习任务的完成。另外,有条不紊的课前准备、严肃活泼的课堂气氛,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这些物理环境都可使学生学习起来心情舒畅、精神愉悦,从而保证学生以旺盛的精力参与教学活动。心理环境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中能为学生所觉察和感悟到的,并能影响到学生认知、情感和学习行为的课堂教学气氛。心理环境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甚至还有对抗的心理环境。我们教师为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就要想方设法创设积极的课堂教学气氛,其中,师生之间的情感是维持良好

58、课堂心理环境的必要条件。老师上课和颜悦色,学生感到可亲可敬,心理相融,情感共鸣,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避免了无端的烦恼和恐惧,大大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3)鼓励质疑:质疑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和智力的表现。让学生学会质疑,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学生喜欢问问题了,会问问题了说明学生会独立思考了,他们的主动探索精神和独立思考习惯已经慢慢养成了。我每教一个班首先做到营造课堂质疑气氛,让学生敢问,敢于挑战教师、挑战权威、挑战教材,甚至允许上课不举手、不起立就可以问问题的行为。二是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和质疑的方法,鼓励学生愿问、善问。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管是对还是错,都予以鼓励和表扬,对有价值或有争议的问题,引导全班共同讨论。三是要给学生质疑的时间,让学生能问。我每教一个新班的第一堂课,都会给学生留下了向我提问的五种方式:上课前后提问(我一般都是课前提前5分钟进教室,下课后晚点离开、去我办公室提问、在校园看到我就拦住我提问、将问题写在教室讲台上的专用提问簿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