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发生炉使用、维护、检修规程_第1页
煤气发生炉使用、维护、检修规程_第2页
煤气发生炉使用、维护、检修规程_第3页
煤气发生炉使用、维护、检修规程_第4页
煤气发生炉使用、维护、检修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SG/DL70-008-2010-0设备操作标准使 用煤气发生炉维护规程检 修受控状态受控编号持有者8/1210全部2010.01.01版本修订修改页起草审核批准实施提出部门:装备部起草部门:动力厂发生炉概况1.1简图1.1.1发生炉结构图,见图一;图一 D3.0BZ Q型煤气发生炉结构图1.2发生炉主要技术性能及参数:1.2.1炉体各部参数,见表1;表1:序号项目性能或参数1发生炉型式D3.0BZ Q2炉膛面积7.07m23水套受热面积16.5 m24水套压力70KPa5干馏段高度5.75m6灰盘转速0.151.5/h(变频调速)7发生炉总重108t8耐火砖重69t9操作何重150t10选用

2、燃料不粘结煤、弱粘结 煤、长焰煤、年老褐煤、自 由膨胀序数W 2.011使用燃料粒度613、13 25、25 5012燃料消耗量2000 2670Kg/h13煤气产量(按煤种而定)6000 8000Nm 7h14上段煤气发热量7400 7800KJ/Nm 315下段煤气发热量5500 6000KJ/Nm 316混合煤气发热量6450 6900KJ/Nm 317炉底最大鼓风压力6.0KPa18干煤渣排出量350 450Kg/h19水套蒸气产量550Kg/h1.2.2电动机参数,见表2表2使用部位电机名称型号功率转数(转/分)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除灰传动装置电机变频电机YVP132S 45.5kW0

3、1200380V发生炉使用规程1.2.3开路前检查1.2.4开路前生产操做人员要做好如下各项检查工作:匸2.4.1检查炉壁、炉顶、风帽、搅拌耙有无缺陷,发现问题及时处理;1.2.4.2检查水套、蒸汽汇集器内有无杂物;1.2.4.3管道、法兰及阀门是否严密。1.2.4.4维修检修人员要 紧行下列检查:1.2.4.5检查机械、电气 及仪表是否齐全好用;1.2.4.6各润滑点是否良好;1.2.4.7各零部件有无损坏和裂纹;1.2.4.8各传动部件是否正常,有无妨碍运行杂物;1.2.4.9紧固零件有无松动;1.2.4.10试车运转十分钟1.3装炉和点炉程序1.3.1装炉和点炉时要按下列程序进行:1.3

4、.1.1打开放散阀,鼓风五分钟,排除炉内潮气及烟尘;1.3.1.2向炉内装入块度为15-40mm灰渣,高出风帽顶200-250mm,呈馒头形为止;1.3.1.3转动灰盘,松动 灰渣;1.3.1.4装入木柴,高度 以距耙齿150mm为宜。1.3.2点炉程序;1.3.2.1从人孔处用火把均匀点火;1.3.2.2关闭探火孔,封闭人孔;1.3.2.3略开空气闸阀通 风;1.3.2.4待炉内正常燃烧后,逐渐加煤,并适当增加风量、煤量、同时调整饱和温度;1.3.2.5取样分析,当020.6%时,进行正常操作。1.4运行中注意事项1.4.1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应经常注意观察炉内表面温度变化情况及减速机、电动机等

5、有无异常,当发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进行处理:1.4.1.1发生炉内冒火、结渣和偏炉,边灰小于600mm;1.4.1.2减速机、电动机 音响异常;1.4.2下煤均匀,风量要适当。1.4.3 灰盘水位要保持在150-200mm之间。1.5停炉程序1.5.1停炉时要按下列程序操作:1.5.1.1检查放散阀、放散管是否畅通;1.5.1.2待煤仓的煤烧净后,关闭下煤闸阀,停加煤机;1.5.1.3渐提放散阀阀;1.5.1.4渐关空气闸阀;1.5.1.5开大蒸汽调节阀,用蒸汽熄炉,同时关闭看火孔的高压蒸汽总阀门。1.5.1.6关急冷塔及搅拌机供水阀门,减少水量;1.5.1.7关闭汇集器上排气阀门;16/

6、121.5.1.8除净炉内灰渣;1.5.1.9放净蒸汽汇集器及水套内的积水发生炉维护规程1.6维护保养1.6.1使用、保养和维修人员对发生炉要做好下列维护保养工作:1.6.1.1检查和紧固各部 螺丝;1.6.1.2倾听和处理电动 机、减速机和搅拌机和异常音响;1.6.1.3检查各水、汽、风等管路是否畅通,及时处理跑、冒、滴、漏;161.4擦抹设备上的灰尘、油污,清扫设备周围及操作简;1.6.1.5检查所有传动部分,应保持良好润滑,不得漏油。1.7润滑1.7.1设备润滑工作要达到下列要求:1.7.1.1按规定周期注油或换油;1.7.1.2注油前应先将油 孔边缘的污物擦干净,然后注油;1.7.1.

7、3换油时必须先用洗油将油箱彻底清洗干净,再用清洁布擦干,而后方可注入新油;1.7.1.4注入的油量应以有关规定和标尺刻度为准;1.7.2注油和换油有关规定1.7.3发生炉上部润滑部位及周期,见表3;序号润滑部位润滑点数润滑方式用油要求加油周期换油周期1气动杆接头1油壶45#机油八小时1.7.3.1发生炉下部润滑 部位及周期,见表4表4序 号润滑部位润滑 点数润滑 方式用油要求加油周 期换油周期1减速机油箱1油壶45机油#(SYB1104 62)三个月六个月3蜗杆轴套(左)1油杯黄干油(SY1401 62)八小时4蜗杆轴套(右)1油杯黄干油(SY1401 62)八小时5蜗杆油池1油壶45#机油(

8、SYB1104 - 62)十五天6灰盘大滚珠1油壶45#机油(SYB1104 - 62)十五天十二个月1.8维护标准1.8.1发生炉维护保养工作要达到标准:1.8.1.1发生炉所属各设 备及周围清洁、整齐、无明显跑、冒、滴、漏现象;1.8.1.2发生炉各部润滑装置保持齐全完好;1.8.1.3发生炉各部紧固、调整良好,基础螺丝及各部螺丝、销子等齐全无缺,无松动现象;1.8.1.4安全防护装置及 各种仪表维护好,完整齐全,准确可靠;1.8.1.5严格贯彻岗位责 任制,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和运行记录。发生炉检修规程1.9检修类别、周期和内容1.9.1发生炉检修类别和周期:匸9,.1小修周期为六个月;1

9、.9.1.2中修周期为六年;大1.9.1.3修周期为十六年。1.9.2发生炉小修内容:1.9.2.1清扫、修理或更换探火孔;1.9.2.2检查、检修蒸汽汇集器及蒸汽管路;923检查或更换部分填料,处理漏油及漏煤气现象;1.9.2.4检查下部传动机构、更换部分零件;925检查附属设备是否正常,清扫放散阀及放散管。926检查检修上部气动加煤系统1.9.3发生炉中修内容:匸9-3.1检查减速机,电动机或更换部分齿轮与轴承;1.9.3.2检修或更换蜗杆、蜗轮;1.9.3.3检查或更换大滚 珠链板;9.3.4检修或更换发生炉上部水、汽管及阀门;1.9.3.5检查、检修蒸汽汇集器的安全阀;1.936更换部

10、分风帽、炉裙和灰角 1.9.4发生炉大修内容:1.9.4.1更换发生炉上部及下部传动机构;942更换风帽、底座、锥形套、炉裙、灰角和灰刀等;1.9.4.3检修或更换底座、灰盘、大蜗杆及滚珠支座;检944修或更换鼓风箱及其支座;1.9.4.5全部更换炉顶和炉衬耐火砖;1.9.4.6清扫或更换蒸汽汇集器;1.9.4.7全部更换发生炉的水、汽管路。1.10检修前准备1.10.1发生炉检修前要做好如下准备工作:1.10.1.1组织有关人员查阅档案、记 录,进行予检和复检,确定检修部位及项目,确定主要修复 和更换零件,制定检修后的质量要求;1.10.1.2准备或测绘更换零件图纸和1.10.1.3提出大、

11、中修备件加工计划1.10.1.4编制检修方案,安排检修时1.10.1.5检查备件的几何尺寸,进行1.10.1.6准备必要的检修专用工具和1.10.1.7凡属煤气区的设备、检修前有关技术资料;和所需材料计划;间和检修力量;必要的予装和组装,有条件的要提前运往检修现场;其它量、卡具;必须由检修负责人主动与安全员、急救站取得联系,根据安全和防火规定进 行化验,符合动火规定后,在检修工票上签字,方可进行检修;1.10.1.8发生炉水套和灰盘内部的水要全部放净;1.10.1.9切断水、蒸汽来源,使发生炉处在隔绝状态。1.11检修工艺要求1.11.1拆卸机件时应注意:1.11.1.1机械加工件,一般不准用

12、气1.11.1.2拆卸机件时应先打上定位标1.11.1.3汽、水、风管路接头要用布1.11.1.4拆卸的零件,要进行细心检1.11.1.5吊运水套和炉体外壳时,应割;记,拆卸前测量主要装配尺寸,并做好记录;包好,防止管道堵塞;查,并要分开类别,妥善保管;在其内堂焊以刚度足够的十字架支持,以防变形。1.11.2装配机件时应注意:1.11.2.1按图纸技术要求及质量标准 进行,如需要更改时,须经机动处同意;1.11.2.2机件在装配前要清洗、擦洗,严禁带泥和杂物;1.11.2.3需加润滑油的地方,要按规 定加油;1.11.2.4油封部位要认真处理,防止 漏油;1.11.2.5计量锁气器装配,套筒装

13、入 外壳体本体时,需在外表涂一层铅粉与水玻璃拌成的糊状涂 料,以使两者密 合,配合表面不准有裂纹、毛刺等缺陷,以保证配合面不漏气;1.11.2.6做好检修记录,填好设备档 案1.12检修质量标准1.12.1齿轮及减速机:1.12.1.1减速机检修后,应传动灵活、平稳、无杂音、不漏油;1.12.1.2尺测间隙要达到表5要求;表5模数30030050050010001000160010以下0.17 0.70.20.90.25 1.20.3 1.510 240.2 10.25 1.20.3 1.450.4 1.61.12.1.3齿顶间隙为0.25M。M 为模数;1.12.1.4齿轮啮合接触面积要达到

14、表 6要求;种类沿齿长方向沿齿咼方向圆柱齿轮65 70%35 40%圆锥齿轮45 60%25 35%圆柱蜗轮蜗杆45 75%60%1.12.1.5蜗杆合蜗轮轴向串量各不大于 0.15mm 合 0.5mm。1.12.2 轴承:1.12.2.1滑动轴承的磨损面不能有伤痕、裂纹、铸造砂眼等缺陷;1.12.2.2轴瓦与瓦座配合应紧密、牢固(有固定稳钉);1.12.2.3瓦口垫要两边加均匀、牢固,每变不能多于三块,总厚度以0.4 0.8mm为宜;1.12.2.4轴与瓦接触角为60 100度为好;1.12.2.5轴与瓦的接触点每平方厘米1.12.2.6轴瓦的润滑油孔必须确保油1.12.2.7滚动轴承装配后

15、,转动应灵1.12.2.8滚动轴承的外圈与瓦座的配1.12.3轴与键:不能少于1 2点;路畅通,对开轴瓦开帮和油线要正确; 活;合间隙应符合图纸要求,并且接触均匀;1.12.3.1传动轴应无裂纹,滑动摩擦 表面不能有擦伤,键槽无损怀;1.12.3.2轴的弯曲,每米不应超过 0.3mm;1.12.3.3轴键槽与平键配合,应保持两侧面接触良好。1.12.4紧固螺栓1.12.4.1各部螺栓应紧固,螺帽扭紧后,外露丝扣不多于3扣;1.12.4.2螺杆不弯曲,丝扣无缺损,表面没有严重锈蚀现象;1.12.4.3螺栓联接,应加弹簧垫、平垫或其它放松装置1.12.5连轴节1.12.5.1刚性连轴节应保持端面接

16、触1.12.5.2齿形联轴节的轴向倾角一般0.05 0.1mm;均匀,圆周间隙应相等,轴向偏差应不超过 为15,使用中最大不能超过30;1.12.5.3齿形联轴节径向位移一般为 0.51mm 1.12.6发生炉各部间隙规定:1.12.6.1搅拌机与分煤板的间隙为0.5m m,最大不得超过1mm;1.12.6.2炉裙护板与水套的间隙不得 大于15mm;1.12.6.3底盘蜗轮与蜗杆的啮合间隙 为6 8mm;1.12.6.4滑块与滑块套的间隙为0.2 0.5mm,滑块套与小轴间隙为0.2 0.5mm;1.12.6.5鼓风箱联络水封内外间隙为80mm,其偏差不得超过土 5mm;1.12.6.6炉篦与

17、炉体中心偏差为 150 10mm;1.12.6.7炉裙与底盘的距离为330mm,其偏差不得大于10mm;1.12.6.8灰刀角度为30 35,与底盘距离为30 50mm;1.12.6.9发生炉下部大滚珠应保持在 同一水平面上,其偏差不得大于 0.03mm。1.12.7发生炉检修要求和规定:1.12.7.1耐火砖及耐火材料应符合设 计要求;1.12.7.2炉顶砖缝不得大于2mm,其它砖缝应为2 3mm;1.12.7.3砌砖应用25 30%的耐火粘土及70 75%的耐火砖粉做沙浆;1.12.7.4砌砖应无凸凹不平现象,沟 缝应平整;看火孔中心偏差应为土2mm1.12.7.5检修定量器及链子时应运转

18、灵活,传动牙不得卡住,轴承不得发热;1.12.7.6电动机与减速机轴的中心线偏差不应超过土 0.1mm,两对轮缝隙应为3 5mm;1.12.7.7减速机内部齿轮啮合面积应保持在80%以上;1.12.7.8大蜗杆与大齿圈的啮合应良 好传动灵活;1.12.7.9发生炉底盘不许漏水,底盘应保持水平,与炉子中心偏差应不超过土2mm;1.12.7.10底盘运转时不应卡住,大齿轮啮合应在50%以上;1.12.7.11大滚珠不许有裂纹及生锈掉渣现象。1.13主要零件更换标准1.13.1齿轮和蜗轮蜗杆;1.13.1.1节圆齿厚磨损30%以上;1.13.1.2有严重裂纹,断齿部分超过 全齿宽的30%;1.13.1.3轮毂与轮缘产生相对位移;1.13.1.4蜗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