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音乐上册 第4单元《伏尔塔瓦河》教学设计 花城版_第1页
九年级音乐上册 第4单元《伏尔塔瓦河》教学设计 花城版_第2页
九年级音乐上册 第4单元《伏尔塔瓦河》教学设计 花城版_第3页
九年级音乐上册 第4单元《伏尔塔瓦河》教学设计 花城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嗮课沃尔塔瓦河教材分析: 捷克作曲家1874年11月20日至12月8日在布拉格完成了伏尔塔瓦河这部交响乐,它是交响套曲我的祖国中的第二首。全部套曲共六首花了五年时间完成。和贝多芬创作第九交响曲一样,他也是在全聋的情况下凭顽强的毅力写完了这部史诗之作。伏尔塔瓦河是一部风格奇特、构思新颖、近似音画的标题性交响诗。它运用了情节性连续发展的手法,近似回旋曲的形式。它以象征捷克民族摇篮的伏尔塔瓦河主题为乐曲基本主线,贯穿其它生活画面,描绘了大河从发源地舒马瓦山流向易北河出口的全过程,表达了对祖国、对人民深厚的爱。一、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认真听赏交响诗伏尔塔瓦河;了解捷克民族音乐之父斯美塔那的代

2、表作;2、 过程与方法:能专注聆听歌曲,通过体验、探究、表现、综合等方法,欣赏音乐。3、 情感目标与价值观:通过听赏交响诗伏尔塔瓦河,引导学生从旋律、节奏、音色等音乐要素的角度去感受、分析、理解作品,从而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审美的品位和修养。二、 教学重、难点重点:欣赏斯美塔那的伏尔塔瓦河;难点:欣赏的过程是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通过感受作品的表面特征,体会作曲家深刻的创作意图。通过以上三维目标的确立,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认真聆听交响诗,在了解作品的情感内涵后,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歌曲的基本情绪,在此基础上通过形象、生动地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师生共同学习,通过对作品音乐要素的

3、分析(如力度、节奏、音色),体验作品的情感,突破教学难点。教学策略及创造性教学设计以音响、多媒体课件、图片资料相互交汇的手法,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以引导、启发等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将作品中深厚的爱国情怀时刻贯穿其中,营造积极向上、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学方法: 以视听欣赏为主,与听、唱、打节奏、分析讨论相结合。三、教学过程1、随乐律动,感受音乐播放音乐伏尔塔瓦河,(由北京天使合唱团演唱)思考:这个曲调像“高山、河流、天空”中的哪一个?为什么听到音乐会联想出这样的音乐形象来?这首旋律有什么特点?(这首歌曲是由捷克民族音乐之父斯美塔那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中第二首伏尔塔瓦河改编而成的,原作品旋律也是流

4、畅舒展,优美迷人,富有诗情画意)2、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创设“捷克风情”这一情境主题,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捷克风光片,并出示捷克风情的四大板块:地理位置、民族文化、各色特产、自然风光。让学生自主选择想了解的话题之一,导入新课。(这样的设计其目的是能够在一开始就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了解捷克风情,引出课题,为课堂教学打下基础。)3、听赏歌曲,激情倒趣赏析交响诗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结合作品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具体学情,我将分三个步骤进行教学。#1初听交响诗:初听伏尔塔瓦河一小段,让学生说一说这首旋律有什么特点,它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色,(旋律流畅舒展,优美动人,富有诗情画意,描绘了捷克的母亲河伏尔塔瓦河流经森

5、林、田野、峡谷、布拉格,最后归入易北河的全部流程。然后边听音乐边出示几张沃尔塔瓦河的图片,让大家讲解一下为何伏尔塔瓦河会成为捷克人民的母亲河。(奔流不息的沃尔塔瓦河,从幽深的溪流,迂回曲折的流向捷克的心脏,纵贯捷克南北,因此成为捷克的母亲河,她养育了捷克人民,时而深情如歌,时而欢畅奔腾,时而咆哮抗争,同时也激发了作曲家的创作灵感,才能奏响这壮丽的篇章)#2复听歌曲:分段聆听交响诗伏尔塔瓦河1、两个源头(投影图(1)德史密斯画源头插图)(放VCD- 032分30秒) 伏尔塔瓦河的源头是流经森林的两条小溪,一条清凉,一条温和,倾听作者用什么乐器和音色,哪种音型来描绘?(第一源头用长笛轻飘飘地奏出,

6、第二源头用单簧管吹出,竖琴拨出晶莹的浪花,配器清淡、用波浪式音型)。 2、 伏尔塔瓦河(VCD3分30秒)(投影主旋律,并唱会它)。两条小溪汇合在一起向前奔流,逐渐充满力量形成巨大洪流,这就是沃尔塔瓦河的主题一支朴素的捷克民歌,充满迷人的诗意和壮观的美。 3、森林狩猎(投影图(2)(VCD5分05秒) 音乐的洪流继续向前奔腾,它们穿过回响着猎人号角的森林,倾听作者用了什么乐器,什么音色、节奏来表现。(圆号、小号来表现,大调色彩、八六拍的节奏) 4、乡村波尔卡午曲(投影图(3)(VCD5分23秒) 一个村庄出现在河岸上,传来民间波尔卡午曲,它纯朴、明朗、典雅、活泼,表现了村民们的婚礼场面。大家拍

7、唱下面的节奏。 请问乐曲用了何种乐器?什么样的力度变化?(单簧管和小提琴,由弱渐强,又由强渐弱,给人一种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去的感觉) 5、月光下水仙女起午(投影图(4)、投影旋律)(VCD6分54秒) 夜幕降临(大管)。这段音乐描绘民间神话传说中的水仙女的午蹈,宁静而又神秘,表现在朦胧的月色中,一群美丽的水仙女在河中出现,悠扬地歌唱。(女同学哼唱旋律)。请问乐曲用什么乐器演奏,色彩如何?(小提琴在高声区加弱音器演奏,长笛象水波和仙女的午姿。色彩朦胧而神秘)。 6、伏尔塔瓦河(VCD9分09秒) 伏尔塔瓦河继续向前奔流,逐渐紧 张起来的音乐,预示人们即将遇到险恶的考验。(第一小提琴、双簧管演奏

8、,共它弦乐器以十六分音符上下起伏) 7、圣约翰峡谷(投影图(5)(VCD10分26秒) 这段音乐是全曲戏剧性的高潮,沃尔塔瓦河经过险峻的峡谷时,与拦路巨石顽强地搏斗。喻示着捷克人民不畏强暴、勇敢战斗直至胜利的精神。请听用什么乐器表现?力度和情绪又如何?(乐队全奏、铜管乐、打击乐突出,力度加强,情绪紧张) 8、宽阔的沃尔塔瓦河(投影图(6)(VCD11分34秒) 这是伏尔塔瓦河冲出峡谷、重新奔腾,更加波澜壮阔的形象。它来到了布拉格,来到了象征光荣历史传统的维谢格位德古城堡。乐曲主题变成了(E大调),它充满着胜利的喜悦和自豪,汇入到宽广的易北河。它再次说明了捷克民族是伟大坚强的民族,它必将取得最后

9、的胜利! 9、 伏尔塔瓦河奔向远方(投影图(7)(VCD12分50秒13分24秒)音乐逐渐平息,沃尔塔瓦河不停地翻滚奔流向前,最后在远方消失。#3 完整地欣赏全曲(VCD伏尔塔瓦河音乐风光片) 一边欣赏一边请大家指出乐曲所描绘的画面及所在的哪一部份结构。 (投影结构图) 引子:(两个源头) A:(伏尔塔瓦河) B:(森林狩猎) C:(乡村婚礼) D:(水仙女之舞) A1:(主题再现) E:(圣约翰峡谷) A2:(宽阔的伏尔塔瓦河) 尾声:(流入易北河)让同学们用不同的图形符号来表示表示总体音响效果的强弱、停走及长短。如表示快,表示慢,表示弱,表示强,表示情绪高昂等。作品欣赏结束之后,让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作品里的基本情绪,并了解斯美塔那的代表作,这是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之二、由教师总结归纳。这个环节通过课堂的展示与交流,引导学生观看课件,自主学习,做到视听结合,动静结合,声像一体,让学生更形象生动地掌握交响诗的旋律走向,并会用不同符号表示出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性。四、参与实践,拓展舞台播放每一小部分的一小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