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苏教版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教学探讨 思考与探究的主要依据:1苏教版语文必修教材(1-4册)及配套的教学参考书; 苏教版高中语文培训手册。2浙江省教育厅学科教学指导意见。3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版)。42007年及最近年份的语文高考考试大纲; 2007年及最近年份各省市的高考语文试题。苏教版必修教材文言文基本情况:苏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共有文言课文24篇,分见于必修四本教材的10个专题当中。必修一:专题二:劝学师说专题四:赤壁赋始得西山宴
2、游记必修二:专题三:六国论阿房宫赋必修三:专题二:指南录后序五人墓碑记专题四:烛之武退秦师谏太宗十思疏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秋水非攻必修四:专题一: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专题三:滕王阁序秋声赋必修五:专题二:陈情表项脊轩志专题三:报任安书渔父专题四:逍遥游兰亭集序其中唯一的文言文单元为“寻觅文言津梁”,共有篇文言课文,见于必修三的第四个专题。必修一的四篇文言课文,分别见于专题二“获得教养的途径”之“求学之道”板块(劝学师说),专题四“像山那样思考”之“感悟自然”板块(赤壁赋始得西山宴游记)。必修二的两篇文言文,见于专题三“历史的回声”之“后人之鉴”板块(六国论阿房宫赋)。因教材采用人文主题作为
3、专题编排依据,故整套教材中,基本上采用文白混编的形式。较之于以往人教版教材而言,文白相混的特点更为突出。因为,人教版教材采用的是文体编排的形式,文言课文以单元为单位进行集中编排,并配以相应的文言单元知识短文。这样,在面对教材时,师生们对于文言文的“文言”特征还是颇为看重的。而苏教版教材当中,文言课文是与现代语体文课文混合编排,文言文与现代文混合组成一个“专题”(大体相当于以前的一个“单元”)。这样,师生面对文言文时,势必更多的是着眼于文言文本与其他(现代文)文本之间在人文主题上的共性。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教师是否也可以(会?)像我们现在一样,对散见于不同的“专题”当中,与其他现代文同属于
4、一个人文主题的“文言文”教学问题作专门的思考,也还是个未知数。事实上,苏教版教材的使用过程当中,已经使用了两年一个完整轮回(必修一至必修五)的江苏教师,与刚刚使用了一年(必修一至必修四)的浙江教师,都不同程度地遇到了不少的问题与困惑,文言文教学问题自然也不例外,可能问题还要相对突出一些。比如,江苏无锡的徐忠宪老师,就曾以文言文教学的彻骨之痛(使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本一周年实践报告)(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2006年第12期)这样醒目的标题,表达了对苏教版教材的批评:一、文白混编,忽视了文言文教学的特殊性;二、忽视文言字、词句基础知识的系统介绍;三、考分低泣,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下降。徐忠宪老师在文
5、中提供了较多的统计数字与相关事实,最后结论是,人教社(按,指原有的全国通用的人教社老教材,非指人教社新课程教材)的课本让“莘莘学子得益了”,而苏教版必修课本“在使用的教学实践中出现了费时多而效益差的局面”。徐老师在文章里面还列举了一些学生检测结果的统计数字来说明这一点。徐老师在文中所说的采用人教版与苏教版课本,对于文言文教学产生了这样截然不同的结果,本人以为,这么快就下这样的结论可能有草率之嫌疑。因为,语文(包括文言文)教学是个复杂的工程,单单根据苏教版教材一整年的使用情况,下这样的结论有点为时过早。事实上,一套教材,无论是好还是不好,都不太可能在短期内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产生如此快捷的影响(这
6、里面还有教师教学操作的因此等等复杂成分在里面,这是肯定的)。不过,苏教版教材在文言文教学方面给一线教师造成相当的困难与困惑,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我们今天围绕着苏教版教材(主要是必修一和必修二,兼及整体)所作的探讨,肯定是很有必要也是相当有价值的。本人在广泛阅读相关材料,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整理出了一些个人的看法,想借这个机会与在场的专家、老师作一交流。有一些,问题可能还是问题,我现在把它们指出来,提请大家在接下去的教学过程中特别加以注意;同时,我也把我的部分想法呈现给大家,可能会对大家解决相关问题起点儿积极促进作用。有一些,我可能也稍微形成了些个人的思路,希望可以对大家的
7、教学操作能够有点儿启发。 还需说明的是,这次培训,主题是“新课程培训”,据我的理解,应该同时体现对理念、理论的重视与对教学实践的重视。估计不少参加培训的老师,都带着这样的想法,希望通过培训,在获得理论“充电”的同时,能够获得一些可以带回去,化为课堂教学实际的可操作性的东西。我本人也很希望能够做到这一点。不过,审视一下所做的这一块内容,感觉到是,其中固然包含一些操作层面(即回答“怎么做”的问题)的东西,好像更多的倒是认识、原则层面(即回答“为什么做”“做什么”的问题)的东西。王荣生先生强调,对于语文教学而言,搞清楚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比起采用的教学方法来,要重要得多。我以为,这一看法极为精辟。有
8、很多教学操作层面的东西,表面上看是方法的问题,其实要害倒是认识的问题。一旦认识上、观念上获得了廓清,操作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思考一:“文言文”的界定:高中课标“必修课”教学建议:(页)古代诗文的阅读,应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有关工具书,自行解决阅读中的障碍。文言常识的教学要少而精,重在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要求学生精读一定数量的优秀古代散文和诗词曲作品,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义务课标“阅读”评价建议:(页)6.古诗文阅读的评价: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9、。义务教育课程标准7-9年段“阅读”教学目标:11.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12.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单元说明”(页)学习时,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联系学过的文言诗文,对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进行梳理和区分。文言文(教学)的外延(一)古代散文:文学性散文(包括辞赋类韵文),如项脊轩志归去来兮辞滕王阁序阿房宫赋实用类散文,如礼记大道之行也活板谏太宗十思疏出师表(二)文言小说: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 柳毅传 聊斋志异狼聊斋志异促织思考二:“文言文”教学
10、目的与教学内容的确定:(一)课程标准造成的困惑:l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第四学段“阅读”之“课程目标”:(第11页)8.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11.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12.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思考:()上述文字中的“文学作品”,“古代诗词”“浅易文言文”,出现在不同的三项要求当中。看起来三者应该是各自独立的
11、。但事实上三者从外延上看无法完全割裂。那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文学作品”的欣赏教学与“古代诗词”的(欣赏?)教学以及“文言文”阅读教学是否有区分(按理说有区分)?如何区分? 既然将“古代诗词”与“浅易文言文”分为并列的两条,为何又将“背诵优秀诗文”合并放在“阅读浅易文言文”的目标要求中?()“欣赏文学作品”要求学生“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古代诗词”要求学生“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
12、趣”。那么,像岳阳楼记等显然属于“文学作品”范畴同时又是“浅易文言文”的古代散文作品的教学中,是否也要同时体现“文学作品”与“文言文”教学目标要求?如果两者都要体现,孰轻孰重?孰先孰后?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阅读与鉴赏”之“课程目标”:(第8页)6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8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
13、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具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9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思考:中外文学作品、中国古代优秀作品、浅易文言文三者关系如何处理?项脊轩志当然属于“中外文学作品”范畴,也是“中国古代优秀作品”,自然也是“浅易文言文”。在教学中如何同时体现三类不同的目标要求?而不应归入文学作品,却同时属于后两者的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一文,又该如何对待?“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
14、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具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这是针对“中国古代优秀作品”教学提出的目标要求,那么试问,对于“浅易文言文阅读”,除了“理解”“读懂”“了解并梳理”“诵读”等要求之外,是否要外加上“汲取”“审视”“评价”(针对于“中国古代优秀作品”)等等元素呢?l高中课标必修课程的评价(第23页)l阅读与鉴赏的评价()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评价,着重考察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如能否概括和提炼文本的思想观点、发现观点材料之间的逻辑联系,并作出初步的评价。对言之有据的独特见解,应予以鼓励。()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评价,着重考察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准确解读,以及对文本信息的筛选和处理能力。实用文体的语言风格、格式等特征
15、,学生只需作基本的了解。()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评价,是阅读与鉴赏评价的重点。要重视评价学生对作品的整体把握,特别是对艺术形象的感悟和文本价值的独到理解,鼓励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的解读。要重视评价学生对不同文体作品的阅读鉴赏能力,以及借助有关资料评介作品的能力。()文言文阅读的评价,(a)重点考察阅读不太艰深的文言文的能力,还要注意(b)考察学生能否了解文化背景,感受中国文化精神,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思考:这里又出现了另外一种分类体系:(1)论述类文本阅读(2)实用类文本阅读(3)文学类文本阅读(4)文言文阅读。这并列关系的四种文本,各自的评价标准不同,按理说其教学要
16、求也应有别。那么,如何区别对待?师说伶官传序这样的古代散文,可以归入“论述类”吗?“实用类”呢?“文学类”呢?“文言文类”是毫无疑问的了。适用于哪个标准?哪几个标准?决定了在教学中应该如何实施方能顺应这些评价要求?如前文所述,“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具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这是针对“中国古代优秀作品”教学提出的目标要求,前面对于的“浅易文言文阅读”的“课程目标”,则只是规定应该“理解”“读懂”“了解并梳理”“诵读”即可,对于“汲取”“审视”“评价”(针对于“中国古代优秀作品”)等等元素的要求,我们并不明了的。可是,此处又明白地规定
17、,对于“文言文阅读”,除了“阅读能力”之外,还要求“了解文化背景,感受中国文化精神,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为什么课标当中,“课程目标”的表述与“评价”标准的表述,存在如此大的差异呢?还有,是不是也应该同时将针对“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标准也应用到“文言文阅读”身上来呢?即要求“评价学生对作品的整体把握,特别是对艺术形象的感悟和文本价值的独到理解,鼓励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的解读”?教学中,我们究竟应该以哪个为操作准绳和依据呢?再问:常态下的文言文教学,大家往往刻意追求“言”与“文”的“结合”(事实上多数情况是两者的拼合而已)。那么,到底应该以两者中的哪一个作为教学重点
18、更为合理呢?还有,如果受限于课时等因素,一定要在两者当中作一选择,只选“言”合理,还是只选“文”合理呢?一个挺有意思的问题:教材中相同题材内容的文言课文与白话课文在教学实施上的差异?l第一组:夸父逐日与夸父追日短文两篇夸父逐日(七年级下,第五单元)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夸父追日(袁珂)(小学三年级下)(课)夸父追日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名叫夸父的巨人,他看见每天太阳从东方升起,在西方落下,接着就是漫长的黑夜,直到第二天早晨太阳才又从东方升起.夸父心想;每天夜里,太阳躲到哪里去了呢?我不喜欢黑暗,我喜欢光明!我要去追赶太阳
19、,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让大地永远充满光明。于是夸父拿着手杖,提起长腿,迈开大步,像风似的奔跑,向着西斜的太阳追去,一眨眼就跑了两千里.他一直追到瘐渊,也就是太阳落下去的地方,还没等太阳落下去,夸父就追到了,一团又红又亮的火球,照着他的全身,他无比喜欢的举起两条巨大的手臂,想把这团火球抓住. 就在这时候,夸父的喉咙干得直冒烟.他实在是太渴,太累了.夸父伏下身子,去喝黄河,渭河里的水,咕嘟咕嘟,霎时间两条大河都被他喝干了,可还没止住口渴.第二天早上,大当太阳从东方升起,金光普照大地的时候,昨天倒在野原的夸父,已经变成了一座大山。山的南边,有一大片枝叶茂密,鲜果累累的桃树林,那是夸父的手杖变成
20、的。树上味道鲜美的桃子,给追寻光明的人解渴,使他们精神百倍,奋勇前行。l第二组:廉颇蔺相如列传与将相和小学第十二册将相和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蔺相如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秦王拒绝了。蔺相如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词;2.能抓住人物特点,理
21、清各段之间的联系及各段与整篇的关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务求理解的读书习惯;3.懂得遇事要从国家利益出发,顾大局,识大体,讲团结。二、教学难点:准确概括人物特点,理清各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各段与整篇文章的关系。思考:上面的这样两组文章,在教学的实施上肯定会大不相同。这种差异首先体现在年级段的差别上将相和与高三年级的廉蔺列传差别即在于此。我们想问的是,如果七年级下册用的不是夸父逐日的文言原文,而是用现代文(当然是经过今人再创作的),然后仍旧与荒岛余生(笛福)等现代文一道编入“探险”单元中,那么教学的实施又有什么不同呢?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选择有什么差异呢?事实上,在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就有女娲造人一课
22、,作者也是袁珂,它和皇帝的新装天上的街市等编为同一个单元(“都是想像极为丰富的作品”),其课堂教学自然是指向培养想像力等能力,同属于这一单元的还有寓言四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智子疑邻和塞翁失马四篇短文。试问:智与塞这两篇文言寓言,与前两篇伊索寓言(当然是用现代汉语来呈现的),在课堂教学上应该有怎样的差别?还有,与前面的女娲造人一课有怎样的差别呢?我以为,差别当然是明显的。最大的差别就在于“文言”与“白话”。在学习夸父逐日智子疑邻塞翁失马时,必须首先扫清语言文字的障碍,而且,不只是说“读懂”了当前这“一个”文本就完事了。因为它们是文言文,它们承担着接着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任务,所以,在
23、实施教学时,教师脑子里必须有个谱:我还得注意引导学生掌握文中出现的常用文言词语,以促成学生形成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要想达到目的,怎么能不重视语言呢?(二)苏教版教材文言文教学的困惑:探讨对象:1苏教版语文教材必修课程“阅读与鉴赏”课程目标能力要点分布表(苏教版语文培训手册页)2“教学目标” (苏教版教材教学参考书相关内容)3苏教版教材文言课文之课后练习设计 (1)文本研习(或“问题探讨”)(列于本板块之后) (2)积累应用(列于本专题之后)专题示例一:必修一之专题二劝学师说专题课文构成:第二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问题探讨)(板块2,课文3) 求学之道l劝学l师说 经典的力量获得教养的途径(一)
24、苏教版语文教材必修课程“阅读与鉴赏”课程目标能力要点分布表(苏教版语文培训手册页)专题能力点:l整体上把握文章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了解议论文的论证方法。l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l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l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 (二)“教学目标” (苏教版教材教学参考书相关内容):学生通过探讨了解学习之道,了解获取教养的途径,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学生探讨求知问道和阅读经典的作用,学习分析问题的基
25、本方法。学生在学习议论文不同的论证方法后,能够正确运用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事实论证、引言论证等手法来说理。学生学习古文后,能够掌握积累“劝、中、假、绝”等实词和“于、而、故、焉、乎”等虚词。(三)苏教版教材文言课文之课后练习设计(必修一之专题二:获得教养的途径)问题探讨(列于本板块之后):劝学所劝的是什么样的“学”?作者为什么会提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与“积善成德”?它对如何“学”提出了什么样的主张?在师说中,韩愈有关“师道”的主要思想是什么?在他的心目中,“师”的标准有哪些?文章最后为什么赞许李蟠的“好古文”与“不拘于时”?劝学和师说都是古代的论说文,作者为了阐明自己的主张,用了比喻、对
26、比等论证方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运用这些论证方法的好处。积累与应用(列于本专题之后)积累劝学和师说,借助工具书翻译全文,从两文中各选项几个你喜欢的语句,就求学之道谈谈你的看法。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很普遍,如劝学中的“劝”“绝”“假”,师说中的“说”“相”“传”“贻”等。利用工具书,了解这些词语的义项,看看本书的注释是否有道理。类似的词,两篇文言文中还有一些,请你再找出几个来。准确并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是议论文的基本要求,本专题的文章谈读书学习,论述的方法却大不相同。请想一想,这三篇文章的作者是如何有创意地表达自己见解的?课外选读名家名篇,和本专题的文章作比较,了解说理方法的多样性。专题示
27、例二:必修一之专题四赤壁赋始得西山宴游记专题课文构成:第四专题:像山那样思考(文本研习)(板块2,课文3) 谛听天籁江南的冬景西地平线上 感悟自然l赤壁赋l始得西山宴游记 湖山沉思神的一滴像山那样思考(一)苏教版语文教材必修课程“阅读与鉴赏”课程目标能力要点分布表(苏教版语文培训手册页)专题能力点:l了解哲理散文个性化思考的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l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l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理解含义丰富的语句。l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二)“教学目标”(苏教版教材教学参考书相关内容):学
28、生通过研习作品,能够热爱自然,提升审美品位,加强生态保护意识。学生能够掌握散文的结构特点,学会从语言特色、修辞技巧、文章意蕴方面赏析散文。学生能够对一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并能准确概括文意,通过比较找到文章内容、风格等方面的异同点,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学生能够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虚词,如“而”“乎”“其”“且”等。学生能够把握散文写作的要领,学会观察和发现自然景物的特点,尝试用恰当的形式描写出来。以上前三项为教学重点。(三)苏教版教材文言课文之课后练习设计(必修一之专题四:像山那样思考)文本研习(列于本板块之后):诵读赤壁赋,说说客与苏子的问答是在什么样的情境中进行的。客“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29、”的慨叹因何而发?“造物者之无尽藏”、“吾与子之所共食”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诵读始得西山宴游记,说说对西山之外的众山“漫漫而游”给了作者什么样的享受。始游西山时,作者看到了西山的哪些“怪特”之处?从中得到了什么样的精神感悟?为什么他会慨叹“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两篇文章都表现了作者的情绪变化。从“托遗响于悲风”、“愀然”到“喜而笑”,从“恒惴栗”到“心凝而释”,自然景物各起到什么样的作用?积累与应用(列于本专题之后)背诵赤壁赋。本专题的几篇文章景、情、理融为一体,表现了作者面对自然、与自然对话时的理性思考。请你从中选择自己最喜爱的一篇,分析该文是怎样在写景中表现个性化思考的。借助网络和
30、图书馆搜集有关苏轼和柳宗元生平的资料,思考他们的人生遭际和自然感悟之间的关系。文言文中的虚词用法富于变化,对这些用法进行归类是学习文言文的必要途径。选择本专题两篇文言文中出现的虚词,如“而”“乎”“其”“且”等,找出一些例句,揣摩它们的不同用法,制作“文言虚词学习卡片:而、乎、其、且”。在今后的文言文学习中留心这些虚词是否还有其他用法,随时总结,丰富卡片的内容。向别人介绍一个地方,要用简要的语言突出它的主要特征。如果你是某一景点(或者你的学校)的导游,你将怎样介绍?虚拟一些场景,做口语练习,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评价,共同提高。专题示例三:必修二之专题三:六国论阿房宫赋专题课文构成:第三专题:历史的
31、回声(文本研习)(板块3,课文6) 后人之鉴l 六国论l 阿房宫赋 千古江山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永志不忘落日消息二则专题能力点:l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l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结合这些材料分析和理解作品。l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l了解并梳理觉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三)苏教版教材文言课文之课后练习设计(必修四之专题三:笔落惊风雨)文本研习(列于本板块之后):“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又是运用哪些材料和方法进行论证的?阿房宫赋是怎样描写阿房宫的豪华与宫
32、廷生活的奢侈的?这些描写对表现秦王朝崩溃的迅速和总结历史教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六国论和阿房宫赋总结历史教训的角度有什么不同?请联系两文作者所面临的现实加以分析。品味下列句子,回答问题。()“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这段话是怎样说明割地赂秦是自欺欺人的?()“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之下矣。”句中“苟”相当于“如果”,作者为什么不直接指出批评对象?()“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这段话隐含着什么道理?和文章结尾部分
33、有什么关系?积累与应用(列于本专题之后)背诵阿房宫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下列名句中都有词性活用现象,请将整个语句口头翻译为现代汉语,再说明名句中加点的词是什么意思,体会这样用的好处。()以地事秦()礼天下之奇才()骊山北构而西折()辇来于秦()鼎铛玉石,金块珠砾()春风又绿江南岸从当天报纸上选择一篇消息或通讯,根据新闻的写作要求进行评价,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看法,听取大家的意见。专题示例四:必修三之专题四:烛之武退秦师谏太宗十思疏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秋水非攻专题课文构成:第四专题:寻觅文言津梁(问题探讨)(板块,课文) 因声求气l烛之武退秦师l谏太宗十思疏 仔细理会l廉颇蔺相
34、如列传(节选)l鸿门宴 融会贯通l 秋水(节选)l非攻(节选)(一)苏教版语文教材必修课程“阅读与鉴赏”课程目标能力要点分布表(苏教版语文培训手册页)专题能力点:l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l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l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l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二)“专题内涵解说”与“教学目标”(苏教版教材教学参考书相关内容)专题内涵解说:课程目标明确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
35、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本专题为落实这一要求而专门编排,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文言文基本特点和阅读文言文的基本规律,引导学生把握文言文学习的重点,掌握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本专题由“因声求气”“仔细理会”“融会贯通”三个板块组成。第一板块“因声求气”主要引导学生学会文言文的诵读。所选的两篇文章各有特点,能较好地进行文言文诵读的基本训练。烛之武退秦师是一篇叙事文章,有叙述,有描写,以人物对话为主,有多种语气的表达;谏太宗十思疏是一篇议论性文章,语言以整句为主,整散结合,长短交错。“
36、文本研习”的各项活动,对文言诵读的基本要求进行了梳理、指导和训练。第二板块结合廉颇蔺相如列传或鸿门宴的学习,梳理了理解文言文词义、句义和文义的常用方法。第三个板块由非攻秋水两个文言片段组成。让学生在借助工具书加注、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断句及翻译等具有文言学习特点的学习活动中融会贯通地理解浅易的文言文。“积累与应用”主要是引导学生梳理觉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教学目标”:学生能通过中国古代优秀作品的学习,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生能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并作出自己的评价。学生能借助工具书确定文言文中字的正确
37、读音和词的含义。学生能正确诵读本专题所选的文章。学生能根据上下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本专题所选的文章。学生能根据要求给本专题部分文章加注、断句或翻译。学生能就本专题所选文章的有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能根据要求梳理部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以上目标中为教学重点。(三)苏教版教材文言课文之课后练习设计(必修三之专题四:寻觅文言津梁)文本研习(列于本板块之后):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应该怎样解释?它们的用法有什么特点?()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大王必欲急臣()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左右欲刃相如说说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和今天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再找出一些同类的句子,并
38、尝试找出其中的规律。()璧有瑕,请指示王()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翻译下列句子,想一想要注意哪些问题。()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愿结于君。()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宝之急而后私仇也根据语境,揣摩下列句子的意思,回答有关问题。()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以戏弄臣”,有的资料翻译为“来侮辱耍弄我”,有的资料翻译成“把它给侍臣们玩耍”。哪一种更切合文意?()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有人认为句中的“今”是“现今”的意思,有人理解为“假设”、“如果”。怎样理解比较恰当?廉颇和蔺相如这两个人物相映生辉,既具个性,又有共同特点。试结
39、合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下列几个片段,是前人对廉颇蔺相如列传的评点;三段评点视点不同,各有见识。为它们加上标点,想一想,你更赞赏谁的观点,模仿这种写法,也写一段评点。积累与应用(列于本专题之后)摘录并背诵谏太宗十思疏中富有哲理的句子,背诵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最后一段。整理本专题中的通假字。“乃”“而”“于”等虚词在本专题中多次出现,根据上下文理解它们在句子中所起的作用,并归纳它们的主要用法。“负”“徒”“引”“奏”“请”“幸”“因”“谢”“意”“如”“举”等实词在本专题中都不止一次出现,查检工具书,了解这些实词的常用义项,明确它们在具体句子中的意思。从“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将相和”三个故事中选择
40、一个改写为课本剧。既要以原文为依据,又要有合理的想像;对话要力求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专题示例五:必修三之专题四:滕王阁序秋声赋专题课文构成:必修四之第三专题:笔落惊风雨(文本研习)(板块,课文10) 诗从肺腑出蜀道难登高琵琶行锦瑟 词别是一家虞美人蝶恋花雨霖铃声声慢 文以气为主l滕王阁序(并诗)l秋声赋(一)苏教版语文教材必修课程“阅读与鉴赏”课程目标能力要点分布表(苏教版语文培训手册页)专题能力点:l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l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l能根据语境揣摩语句的含
41、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l注重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l(二)“专题内涵解说”与“教学目标”(苏教版教材教学参考书相关内容)专题内涵解说:唐宋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唐宋文人用生命与真情,创作了一个又一个流芳百世的名篇,用自己的生花妙笔抒发了家国身世之慨,展现了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本专题重点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形态之一二,所选项皆为唐宋诗、词、文的名篇杰作,分为三个板块。“诗从肺腑出”萃集了唐代代表诗人的四首诗作,意在通过文本研习指导学生体验它们不同的诗风,或犷或沉郁,
42、或写实或隐喻,从中把握诗人慷慨苍凉、感叹怅恨的人生情怀。“词别是一家”选择了四首婉约派词作,代表着一代文学之盛的宋词,或蕴藉含蓄、典雅秾丽,或疏放恣肆、酣畅淋漓,使我们情志向往。研习中要重点引导学生认识意象,感悟意境,享受美感。“文以气为主”提供唐宋文各一篇,引领学生在文本研习中体会文本的情感、思想与声色辞气。王勃渴望用世的抱负和自强振作的精神,希望和失望,追求和痛苦交织的心态在览胜嘉会之际体现得淋漓尽致;而欧阳修则在一唱三叹、摇曳多姿的行文中抒发了天道无情、人生忧劳的无限感慨。三个板块,首先将重点放在作者的情感内涵上,同时注重诗文的艺术表现手法、语言风格、艺术评价等,其次提供了中国古典诗、词
43、、文的赏析访求和基本的赏析术语。“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文本研习,对唐宋诗文“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感染力量有深刻的体验和感受,能对中国古代文学巅峰时期的诗文成就有更深的认识和领悟。学生能借助文本研习,对诗文的艺术表现、语言风格、艺术评价、情感内涵以及一些基本的欣赏方法有较为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调动起已有的阅读经验和审美经验,通过吟咏能对古代诗文进行鉴赏,从而进一步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提高文学素养。学生能够至少选择一位唐宋作家的作品作深度探究,并能把自己的探究成果在班上与同学进行交流。(三)苏教版教材文言课文之课后练习设计(必修四之专题三:笔落惊风雨)文本研习(列于本
44、板块之后):清代文学批评家李扶九在古文笔法百篇中将滕王阁序定为华丽风格的典范。文中写景怀古铺陈开阖,言志抒情抑扬顿挫,字句排偶对仗,并大量地运用典故,修饰词藻。请自选其中一两段文字,谈谈华丽风格在本文中的具体表现。清人吴楚材、吴调侯在古文观止中评价秋声赋说:“秋声,无形者也,却写得形色宛然,变态百出。”请谈谈欧阳修是如何将无形的秋声写得具体可感的。积累与应用(列于本专题之后)从本专题中选择四首诗词背诵。从滕王阁序中选择精彩段落或名句背诵。搜集风景名胜中的楹联、题记,谈谈中国语言文字是如何表现风景名胜的人文内涵与审美因素的。孟子曾经提出“知人论世”的读书方法,法国作家布丰又说:“风格即人。”本专
45、题中一些作品的写作背景和艺术风格,都与作者的人生和所处的时代有着密切的关联。请选择本专题中两篇诗文,搜集资料,了解作者的身世与时代背景,并结合孟子和布丰的观点,理解这些作品与作者的关系。本专题的文本研习中,我们接触了一些与古典诗文欣赏相关的词语,如“起伏”“才思”“语次”“意象”“点染”“叠字”等等。关于这些,还可举出一些,如:()衬托,即通过描写景物来陪衬烘托情感。()缘情体物,即本着自己的真实情感,对景物细致地体察,写出景物的特点。()婉转,即通过转折、对比的手法含蓄地抒发情感。()理趣,即在形象生动的景物描写中蕴含着哲理和智慧。()典丽,即在行文中注意运用典故,修饰词藻。请从我们学过的诗
46、文中,如采薇蝶恋花秋声赋始得西山宴游记登高锦瑟声声慢赤壁赋滕王阁序等,找出能用词语鉴赏或品味的地方,并注意在今后的学习中留心积累,加以灵活动用。写作实践。思考:上面的四个专题中,无论是“笔落惊风雨”这样一个纯粹由古代文学作品(诗词赋)文本构成的课文专题,还是由一般意义的文言文本(按:据教材编者的意思,此专题是为“落实这一要求而专门编排)”构成的“寻觅文言津梁”专题,或者是由一般的文言文本为主体(间以现代语体文本)的“获得教养的途径”与“历史的回声”专题,无一例外地,都将“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作为首要的目标要求,而将“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
47、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这样的目标作为其次的目标要求。为什么呢?让我们再回头看一下课标的有关要求: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阅读与鉴赏”之“课程目标”:(第8页)6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8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具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9阅读浅易文
48、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上面提到的这些文言文本,基本上是按照人文主题同其他类型的文本有的是与文学类文本合为同一个专题,有的是与实用类文本合为一个专题,除了“寻觅文言津梁”与“笔落惊风雨”这两个专题当中的文言文本似乎是例外。可以说,面对教材,对于“寻觅文言津梁”与“笔落惊风雨”这两个专题时,我们如何着手教学,相信大家都应该是非常明确的。前者属于上面第9条所说的“阅读浅易文言文”,后者属于第7条的“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那我们要问了,这两个专
49、题之外的其他的文言文本,在教学时,是应该归为“寻觅文言津梁”,旨在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这同一类呢,还是应该归入“笔落惊风雨”这样的旨在培养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的另一类呢?阿房宫赋同六国论因其主题的相关性而放在同一板块,那么,文学性很强的阿房宫赋,在教学时,其文学性特征是否应该加以体现?要像学习其他文学作品那样“注重审美体验”“体会其艺术表现力”吗?如若不然,会不会被人斥为糟蹋经典呢?还有,上面三条中的第8条“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的目标,放在哪里落实呢?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除了“寻觅文言津梁”与“笔落惊风雨”这两个专题外,其他专题当中的文言文本,都归入“中国古代优秀作品”,逻辑上讲完全可以讲得通。可
50、问题跟着又来了。问题一是,“文言津梁”的“寻觅”,真的是这么方便的吗?仅凭这么1个专题6篇文言文的学习,就真的可以收“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之神奇功效,保证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培养目标得以达成了吗?问题二是,如果说“津梁”与“惊风雨”这两个专题分别指向文言文阅读与文学作品鉴赏,不同于其他的“中国古代优秀作品”的话,那么,在学习“津梁”与“惊风雨”专题中的文言文本的时候,是不是也需要同时承担“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具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显然是“古代优秀作品”学习所专有)的
51、目标任务呢?事实上是有的,因为“寻觅文言津梁”的专题能力(见培训手册)中就明白地有“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的要求,并且是摆在第一条,并且,并列的4条能力要求当中,“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同“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同时出现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是,请大家注意,这5册必修教材,是2.5个学期就学完的。如果说,“文化底蕴”与“文学鉴赏”的任务的完成,还有相当的模糊性的话(教学时间似乎可长可短),试问,接下去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的任务,如何落实呢?显然,没有一定的时间、数量的保证,是不可能具备足够的(至少要应对高考)的阅读能力水平的吧?接
52、下去的高二上的后半个学期?还有高二下学期,还有整个高三学年呢?有文言文教学吗?根据徐志伟老师的意思,苏教版教材是有这样的考虑的,是有这样的系列的。据他昨天所说,“到了高二,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与文言文阅读能力,都有了较之以往的大幅度的提升,这得益于高二阶段选修课程的集中学习”。哦,江苏省的选修课程中,在高二阶段开有“唐诗宋词选读”与“史记选读”这两门课程。可不要小看了“史记选读”这门课。因为,在苏教版教材编者手里,在苏教版教材系列里,它不是一般意义的“文化论著研读”选修课程,它除了文化功能之外,同时还承担了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的功能。而且,这一功能的发挥是相当重要的。请看:苏教版史记选读:编写目的
53、:遵循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高中语文等候课程的目标,重视和发挥史记所具有的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通过对这一中华文化经典的解读,使学生增强继承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自学性和责任感,感悟古代文化精品的思想与艺术魅力,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而陶冶自己的性情、情趣,提高文化品位。要让学生通过史记选读的学习,初步理解司马迁与史记,认识史记所渗透的人文精神和蕴含的语言艺术魅力。从历史的角度把握和理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同时,重视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客观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史记选读作为高中语文选修课“文化论著研读”系列中的一门,其选文基本反映史记真实全貌;同时,注意选择
54、浅易文本,以利于高中生读懂和掌握。注意结合选文,编拟课后练习,适当编写实用的古汉语知识,以利于学生文言知识积累和打好语文功底。结构和内容:一、教科书分为个专题。结构内容如下:专题一: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司马迁其人其事太史公自序(节选)报任安书(存目)(文言知识:通假字)专题二:学究天人,体贯古今史记的体例夏本纪(节选)(附译文)鲁周世家(节选)河渠书选全文(附译文)六国年表(节选)(文言知识:词类活用)专题三(文言知识:词类活用)专题四(文言知识:文言被动句式)专题五(文言知识:宾语前置现象)专题六(文言知识:宾语前置现象)专题七一、专题具体内容如下:每个专题包括:专题名称,专题导语,文本,注释
55、,相关练习等。练习包括“阅读与探讨”和“积累与应用”两个层面的内容。“阅读与探讨”侧重帮助学生对文本深入理解和问题探讨。“积累与应用”一方面侧重对与该专题选文有关的文言基础知识加以梳理和训练,重点介绍某一点知识;另一方面注意介绍一些语言文化知识,是文本语言文化知识的拓展。教科书特点:教科书在编写正文之外,又有译文,还有各种点评、旁注,包括古人、今人和编写者自己的主流,对思想内容、人物形象、艺术手法、文字表达等均有涉及,选材广泛,有助于高中生对史记的深入学习。全书的“阅读与研讨”重视发掘全文的思想价值,也能够突出史记的文学性;“积累与应用”注意多方拓展。分单元系统梳理文言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让我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挡墙工程完善施工协议3篇
- 城市夜景照明塔吊租赁合同
- 私人别墅墙面翻新施工协议
- 商品房交易合同
- 地下车库塔吊租赁合同
- 通讯设备保修合同
- 企业管理廉政合同施工
- 保险公司门面租赁合同
- 汽车配件加油站施工合同
- 水利工程电力安装合同
- 低空经济的商业化路径分析
- 新外贸业务员年终总结
- 化工厂设备安装施工方案
- 代账公司会计主管年终总结
- 创新思维训练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2024年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考试复习题库100题及答案(一)
- 学术基本要素:专业论文写作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医院医用计量器具管理制度
- 科学与文化的足迹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 课件
- DB5334∕T 12.1-2024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香格里拉藏香猪 第1部分:品种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