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气储配充装站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4/6/cedf9834-a3fa-46f6-ab41-2e21438d0b69/cedf9834-a3fa-46f6-ab41-2e21438d0b691.gif)
![液化气储配充装站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4/6/cedf9834-a3fa-46f6-ab41-2e21438d0b69/cedf9834-a3fa-46f6-ab41-2e21438d0b692.gif)
![液化气储配充装站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4/6/cedf9834-a3fa-46f6-ab41-2e21438d0b69/cedf9834-a3fa-46f6-ab41-2e21438d0b693.gif)
![液化气储配充装站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4/6/cedf9834-a3fa-46f6-ab41-2e21438d0b69/cedf9834-a3fa-46f6-ab41-2e21438d0b694.gif)
![液化气储配充装站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_第5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4/6/cedf9834-a3fa-46f6-ab41-2e21438d0b69/cedf9834-a3fa-46f6-ab41-2e21438d0b69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深深圳圳市市x xx xx xx x石石化化有有限限公公司司 x xx x液液化化气气储储配配 充充装装站站 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 深圳市深圳市 xxxx 安全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安全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资质证书编号:资质证书编号: 编制日期:二编制日期:二一二年五月一二年五月 前前 言言 深圳市xxxx石化有限公司xx液化气储配充装站(以下简称xx储配站) 始建于2005年11月,2007年10月28日建成投产使用。地址位于龙岗区xx六 约深坑村北面山坡,法定代表人为李保山,主要负责人为姜建鹏,注册资 本356.37万元人民币。在册员工36人,其中技术管理人员3人,配备了
2、持证 安全管理人员4人,安全主任 1 人,持证上岗特种作业人员13人。xx储配 站的储存液化石油气的设备主要有150m3液化石油气贮罐2台,10m3残液罐1 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 理暂行规定 、 深圳市燃气企业加强和规范重大危险源管理工作方案等 规定,该公司重大危险源应定期进行安全评估。我公司受深圳市 xxxx 石 化有限公司的委托,对其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评估。接受委托后,我单位 评估人员经过详细的现场勘察,收集整理了该公司储存经营中相关的安全 资料,严格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2009)的规定 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对该重大
3、危险源进行分级,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分 析了该公司储存经营活动中危险因素和固有的危险程度,采用科学的方法 定量模拟计算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然后对储存经营活动中的危险和有害 因素提出安全对策措施,从而提高装置本质化安全程度,有效防止重、特 大事故发生。同时也为深圳市各级城镇燃气管理部门进行重大危险源分级 监管提供依据。 深圳市 xxxx 石化有限公司所提供的资料、文件、证照等作为此次评 估的重要依据,委托单位应对所提供的技术文件和内容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负责;委托单位如在生产流程、物料、工艺、设备、防护措施和环境等因 素发生重大变化,或者有关法律、法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发生变化 时,应当重新对重
4、大危险源进行安全评估;我公司对所提交的安全评估报 告的结果负责。 我公司在本次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工作过程中,得到了深圳市各级城 镇燃气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及被评估单位的密切配合,在此一并 致以衷心的感谢!对于本安全评价报告存在的不足和疏漏之处,欢迎批评 指正! 目目 录录 1 1评估目的、依据及程序评估目的、依据及程序 .1 1 1.1 评估目的 .1 1.2 评估依据 .1 1.3 评估程序 .3 2 2 重大危险源基本情况重大危险源基本情况 .5 5 2.1 企业简介 .5 2.2 xx 储配站基本情况.5 3 3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 .9 9 3.
5、1 主要危险和有害物质的危险性分析 .9 3.2 主要危险和有害因素分析 .11 3.3 危险和有害因素分布情况 .14 3.4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 .14 4 4 可能受事故影响的周边场所、人员情况可能受事故影响的周边场所、人员情况 .1919 4.1 储配站周边情况 .19 4.2 储配站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19 4.3 周边环境对储配站的影响 .20 5 5 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的符合性分析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的符合性分析 .2121 5.1 重大危险源辨识 .21 5.2 重大危险源分级 .22 6 6 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及档案内容评估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及档案内容评估 .252
6、5 6.1 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现状评估 .25 6.2 重大危险源档案内容评估 .27 7 7 安全管理措施、安全技术和监控措施安全管理措施、安全技术和监控措施 .2929 7.1 安全管理措施 .29 7.2 安全技术措施 .31 7.3 监控措施 .33 8 8 事故应急措施事故应急措施 .3535 8.1 现有的事故应急措施 .35 8.2 建议补充采取的其他应急措施 .40 9 9 评估结论与建议评估结论与建议 .4141 9.1 评估结论 .41 9.2 建议 .41 附件部分附件部分 .4242 1 1评估目的、依据及程序评估目的、依据及程序 1.11.1 评估目的评估目的 为了切
7、实加强深圳市城镇燃气企业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防止重大 城镇燃气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事故危害,控制事故发展,保障职工和附 近居民的安全与健康;提出消除、降低或预防风险的安全对策措施,为企 业重大危险源日常的安全管理提供依据,为深圳市 xxxx 石化有限公司的 安全投入提供参考,并为政府城镇燃气安全主管部门实行安全分级监察提 供依据。 1.21.2 评估依据评估依据 1.2.11.2.1 主要的法律、法规主要的法律、法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国家主席令第 70 号)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国家主席令第六号) ;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国家主席令第 28 号
8、) ;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国家主席令第 22 号) ; (5)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国家主席令第 60 号) ; (6)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国务院令第 549 号) ; (7)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国务院令第 352 号) ; (8) 城镇燃气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 583 号) ; (9)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公安部令 第 61 号) ; (10) 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 (劳部发199556 号) ; (11)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公安部令第 18 号) ; (12)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
9、行规定(安监总局第 40 号令); (13)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广东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公告第 62 号); (14)深圳市安全管理条例(深圳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员会公告第 105 号); (15)广东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规定(粤安监2006542 号) ; (16)深圳市燃气条例(2006 年 7 月 26 日深圳市第四届人民代 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 (17)深圳市燃气安全管理规定(1998 年 11 月 16 日实施); (18)关于加强和规范全市重大危险源管理工作的通知(深安办 201236 号); (19)深圳市燃气企业加强和规范重大危险源管理工作方案(深 建燃20
10、1230 号)。 1.2.21.2.2 采用的相关标准、规范采用的相关标准、规范 (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2)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2006); (3) 城镇燃气技术规范 (gb 50494-2009) ; (4)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 50251-2003); (5) 石油石油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183-2004); (6) 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 33-2005) ; (7) 城镇燃气报警控制系统技术规程 (cjj/t 146-2011) ; (8) 城镇燃气标准标准 (cjj/t 135-2010) ;
11、 (9) 城镇燃气计量单位符号 (cjj/t 3069-1997) ; (10) 城镇燃气防雷技术规范 (qx/t 109-2009) ; (11)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2005); (12) 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50493- 2009); (13)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 12158-2006); (1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2011); (15)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92) (16)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94,2000 版); (17)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2、 18218-2009); (18)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 2894-2008) ; (19)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 50187-93) (20)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gb 6441-86) ; (2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z 2-2010) ; (22)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t 13861-1992) ; (23) 深圳市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导则 (szdb/z 16-2008) ; (24) 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 版)。 1.2.31.2.3 相关资料相关资料 (1) 深圳市 xxxx 石化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
13、2011 年版) (2)深圳市 xxxx 石化有限公司提供的其它资料。 1.31.3 评估程序评估程序 本次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的编制程序见下图: 图 1-1 安全评估工作程序框图 前期准备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 可能受事故影响的周边场所、人员情况 事故应急措施 作出安全评价结论 收集法律、法规、规章、规范等资料 制定安全评估计划 现场勘察、系统收集项目资料 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分析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 提出事故应急措施 作出安全评估结论 编制安全评估报告(初稿) 内部审核 监管部门组织专家审核 电器设施打火 + 呼吸管无阻火 器 铁质器具 卸油 安全评估报告审核 编制安全评价
14、报告 安 全 评 估 工 作 程 序 出版安全评估报告修改、完善、出版安全评估报告(正式稿) 安全管理、技术及监控措施提出安全管理、技术及监控措 施 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符合性分析 重大危险源辨识 重大危险源分级 2 2 重大危险源基本情况重大危险源基本情况 2.12.1 企业简介企业简介 深圳市 xxxx 石化有限公司其前身是深圳市 xx 石油气有限公司,成立 于 1984 年,是深圳市最早的瓶装燃气供应企业之一。1995 年因与现市燃 气集团剥分而改现名至今。公司现有员工 48 人,储配站 1 个、瓶装燃气 供应站 1 个、瓶装燃气服务点 2 个、危运车辆 33 辆。年售液化石油气约 12
15、000t。公司成立有运输部,下设运输车队,主要负责瓶装液化石油气的 运输。 2.22.2 xxxx 储配站基本情况储配站基本情况 2.2.12.2.1 储配站概况储配站概况 xx 储配站始建于 2005 年 11 月,2007 年 10 月 28 日建成投产使用。 地址位于龙岗区 xx 六约深坑村北面山坡,法定代表人为李保山。主要负 责人为姜建鹏,注册资本 356.37 万元人民币。在册员工 36 人,其中技术 管理人员 3 人,配备了持证安全管理人员 4 人,安全主任 1 人,持证上 岗特种作业人员 13 人。 2.2.22.2.2 站内情况站内情况 储配站占地面积 4500m2,建、构筑物
16、占地面积 771.6m2,建、构筑物 主要包括储罐区、充装台、机泵房、配电房、消防泵房、营业室和综合楼。 xx 储配站有 1 个出入口,也是储配站的紧急出口,出入口位于储配站南面, 公司四周设有 2m 高不燃烧体实体围墙。 2.2.32.2.3 站外情况站外情况 东、南面临山坡;西南面是储配站连接吉榕路至深惠的站场出口;西 面是盐排高速,相距储配站约 110m;北面是深圳市管道气公司 xx 调压站, 与储配站一墙之隔。 储配站的基本情况见表 2-1。 表表2-12-1 xxxx储配站基本情况储配站基本情况表表 企业名称 深圳市xxxx石化有限公司 xx液化气储配充装站 主要负责人姜建鹏 企业地
17、址龙岗区xx六约深坑村背面山坡联系电话 28638971 设计单位深圳天阳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单位资质甲级 施工单位中国南海工程有限公司施工单位资质壹级 监理单位深圳市燃气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监理单位资质乙级 职工人数 36 安全管理人员 4 持证上岗人数 13 占地面积 4500 m2 储存能力 127t 气库级别级 名称结构类型耐火等级层 数高 度(m)面 积(m2) 充装台钢筋混凝土二级 16126 机泵房钢筋混凝土二级 1460 储罐区 配电房钢筋混凝土二级 2434 消防泵房钢筋混凝土二级 2432 营业室钢筋混凝土 主要 建构 筑物 情况 综合楼钢筋混凝土二级 210.6245 序号储
18、存介质单罐容积(m3)及台数材 质形 式 1 液化石油气150m32个 16mnr 地面全压卧式 储 罐 情 况 2 液化石油气残液10m31个 16mnr 卧式埋地 供应规模40000户日灌装量 30t 储存方式全压罐储装卸方式压缩机加压 灌瓶方式半自动灌装残液回收方式正压回收法 名 称型号、规格数量单位状 况 消防水泵 dfw100-200a/2/18.53 台适用 消防水池 1568 m31 座适用 消火栓 dn657 个适用 手推式干粉灭火器 35kg4 具适用 主要消防 安全设施 工、器具 配备情况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4kg18 具适用 2.2.42.2.4 储存及其他主要设备设施情
19、况储存及其他主要设备设施情况 xx 储配站的主要设备有 150m3液化石油气贮罐 2 台,10m3残液罐 1 台, yqb35-5 型液化石油气烃泵 2 台, zw-1.5/10-16 型液化石油气压缩机 2 台,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液化石油气最大储存量为 127t,年充装能力为 15000t。主要设备清单见表 2-2。 表表2-22-2 主要设备清单主要设备清单 序号序号设备名称设备名称型号型号数量数量备注备注 1 液化石油气贮罐 150m3 2 台 2 液化石油气贮罐残液罐 10 m3 1 台 3 液化石油气烃泵 yqb35-5 2 台 4 液化石油气压缩机 zw-1.5/10-16 2
20、台 5 液化石油气电子灌装称gcs12012 台 2.2.42.2.4 消防、安全设施的配置情况消防、安全设施的配置情况 储配站配套有 75kw 柴油发电机组 1 套,18.5 kw 消防水泵 3 台,消防 水源主要是市政管网供水,设置容量为 1568m3的消防蓄水池,可以保障 供电及消防用水。站内设有消防水喷淋系统以及环状消防管道和 7 个地上 消防栓,可覆盖整个库区。在各个建筑物内也配有灭火器材,提高自防自 救能力。消防器材的配置情况见表 2-3。 表表2-32-3 消防、安全设备设施一览表消防、安全设备设施一览表 序号序号设备名称设备名称型号型号数量数量状态状态 一一主要消防设备设施主要
21、消防设备设施 1 消防水泵 dfw100-200a/2/18.5 3 台适用 2 消防水池 1568 m3 1 座适用 3 消火栓 dn65 7 个适用 4 手推式干粉灭火器 35kg 4 具适用 5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4kg 18 具适用 二二主要安全设备设施主要安全设备设施 序号序号设备名称设备名称型号型号数量数量状态状态 1 视频监控系统探头 3 个适用 2 红外线防入侵探头 9 个适用 3 可燃气体探测器探头 9 个适用 4 储罐液位计 2 套适用 5 紧急切断阀 4 个适用 站内应急力量情况:站内有应急队员 28 人,可处置公司气站初期事 故的现场应急救援。 站外应急力量情况:公司距
22、最近医院 4km,距消防队约 3km。一旦发 生事故,可在 10min 内到达。 3 3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 3.13.1 主要危险和有害物质的危险性分析主要危险和有害物质的危险性分析 石油气主要成分为丙烷、丙稀、丁烷、丁烯等,石油气通过加压或降 温以液态形式进行储存和运输,即为液化石油气。其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 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氟、氯等能发生剧 烈的化学反应。其闪点为-80-60,爆炸极限为 2%10%,气态相对密 度(空气=1)为 1.52(比空气重) ,液态相对密度(水=1)为 0.50.6(比水轻) 。 根据危险化学品名录
23、 ,xx 液化气配气站主要经营的液化石油气属 于第 2.1 类液化气体,火灾危险性为甲类,其危险特性详见下表: 3.1.13.1.1 液化石油气的危险特性液化石油气的危险特性 表表 3-13-1 液化石油气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液化石油气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名称: 液化石油气: 英文名称:liquefied petroleum ges 俗名: 压凝汽油 分子式: 分子量: 有害物成分: 丙烷、丙烯、丁烷、丁 烯 健康危害: 本品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有头晕、头痛、兴奋或嗜睡、恶心、呕吐、脉 缓等;重症者可突然倒下,尿失禁,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停止。可致皮肤冻伤。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低浓度者,可出现头
24、痛、头晕、睡眠不佳、易疲劳、情绪 不稳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麻醉性。 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 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危险特性: 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 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 可能
25、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 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 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 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漏气容器要 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操作人员必须 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 罩) ,穿防静电工作服。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
26、用防爆型的通 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卤素接触。 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搬运时轻装轻卸, 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 30。应与氧化 剂、卤素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 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中国 mac(mg/m3): 1000 tlvtn: acgih 1000ppm,1800mg/m3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呼吸
27、系统防护: 高浓度环境中,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 作业,须有人监护。 主要成分: 丙烷、丙烯、丁烷、 丁烯 外观与性状: 无色气体或黄棕色油状液体, 有特殊臭味。 熔点(): 沸点(): 相对密 度(水=1): 0.5 0.6 相对蒸气密度 (空气=1): 1.52 饱和蒸气压(kpa): 燃烧热 (kj/mol):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闪点(): r50 三级
28、 50r10 四级 r10 5.2.25.2.2 重大危险源分级结果重大危险源分级结果 n n n q q q q q q r 2 2 2 1 1 1 式中: q1,q2,qn 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单位:t) ; q1,q2,qn 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t) ; 1,2,n 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校正系数; 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厂区外暴露人员的校正系数。 因 xx 储配站重大危险源只涉及到液化石油气一种危险化学品。所以 只有 q1、q1、1,本报告用 q、q、 表示。 由本报告 5.5.1 节内容可知:q = 131.75t。 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
29、8218-2009)重大危险源临界 量表可得:q = 50t。 因液化石油气为易燃气体,所以 取值为 1.5。 xx 储配站的厂区边界向外扩展 500m 范围内常住人口数量大于 100 人, 所以厂外暴露人员校正系数 值取 2。 则 r = 21.5(131.7550) = 7.905,因 r10,所以 xxxx 储配储配 站液化石油气储罐区已构成四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站液化石油气储罐区已构成四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6 6 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及档案内容评估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及档案内容评估 6.16.1 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现状评估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现状评估 本报告采用安全检查表法对 xx
30、 储配站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现状管理情 况进行定性评估与分析,详见表 6-1。 表表 6-16-1 储配站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检查表储配站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检查表 序序 号号 检查内容检查内容依据依据实际情况实际情况 检查检查 结果结果 1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 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 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 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法 第 4 条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 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 件,确保安全生产。 合格 2 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 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 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 急情况下应
31、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安全生产法 第 33 条 对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 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 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 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 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 急措施。 合格 3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 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 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 督管理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安全生产法 第 33 条 有备案证明。合格 4 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建立完善重大危险 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 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其得到执行。 安监总局 第 40 号令 第 12 条 符合要求。合格 5 重大危险源配备温度、压力、液位、流 量、组份等信息的不间断采
32、集和监测系统 以及可燃气体和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检测报 警装置,并具备信息远传、连续记录、事 故预警、信息存储等功能。 安监总局 第 40 号令 第 13 条 有可燃气体泄漏检测报 警装置,并具备信息远传、 连续记录、事故预警、信 息存储等功能。但没有温 度、压力、液位等信息的 不间断采集和监测系统。 不合 格 6 对重大危险源中的毒性气体、剧毒液体 和易燃气体等重点设施,设置紧急切断装 置。 安监总局 第 40 号令 第 13 条 有紧急切断装置。合格 7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 业标准的规定。 安监总局 第 40 号令 第 13 条 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 标准的规定. 合格 8 危
33、险化学品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定期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设施和安全监测 监控系统进行检测、检验,并进行经常性 维护、保养,保证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设施 和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有效、可靠运行。维 护、保养、检测应当作好记录,并由有关 人员签字。 安监总局 第 40 号令 第 15 条 企业定期对重大危险源 的安全设施和安全监测监 控系统进行检测、检验, 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 保证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设 施和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有 效、可靠运行。但没有记 不合 格 序序 号号 检查内容检查内容依据依据实际情况实际情况 检查检查 结果结果 录,没有签名。 9 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明确重大危险源中 关键装置、重点
34、部位的责任人或者责任机 构,并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 定期检查,及时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隐患。 事故隐患难以立即排除的,应当及时制定 治理方案,落实整改措施、责任、资金、 时限和预案。 安监总局 第 40 号令 第 16 条 明确重大危险源中关键 装置、重点部位的责任人 或者责任机构,并对重大 危险源的安全生产状况进 行定期检查,及时采取措 施消除事故隐患。 合格 10 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对重大危险源的管 理和操作岗位人员进行安全操作技能培训, 使其了解重大危险源的危险特性,熟悉重 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 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应急措 施。 安监总局 第 40 号令
35、第 17 条 操作人员持证上岗,有 培训记录 合格 11 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在重大危险源所在 场所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写明紧急 情况下的应急处置办法。 安监总局 第 40 号令 第 18 条 没有规范的重大危险源 安全警示标志,没有写明 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办 法。 不合 格 12 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将重大危险源可能 发生的事故后果和应急措施等信息,以适 当方式告知可能受影响的单位、区域及人 员。 安监总局 第 40 号令 第 19 条 已告知合格 13 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依法制定重大危险 源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 配备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 及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物
36、资,并保障其 完好和方便使用;配合地方人民政府安全 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制定所在地区涉及本单 位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 安监总局 第 40 号令 第 20 条 制度有应急预案,并在 当地有关部门备案合格 14 对存在吸入性有毒、有害气体的重大危 险源,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配备便携式浓 度检测设备、空气呼吸器、化学防护服、 堵漏器材等应急器材和设备;涉及易燃易 爆气体或者易燃液体蒸气的重大危险源, 还应当配备一定数量的便携式可燃气体检 测设备。 安监总局 第 40 号令 第 20 条 15 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制定重大危险源事 故应急预案演练计划,并按照下列要求进 行事故应急预案演练:(一)对重大危
37、险 源专项应急预案,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二)对重大危险源现场处置方案,每半 年至少进行一次。 应急预案演练结束后,危险化学品单位 应当对应急预案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撰写 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分析存在的问题, 对应急预案提出修订意见,并及时修订完 善。 安监总局 第 40 号令 第 21 条 符合要求。合格 小结:小结: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安监总局 40 号令)对 xx 储配站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进行检查,在总检查 15 项中有 3 项不合格,即: (1)没有温度、压力、液位等信息的不间断采集,监测及远传系; (2)企业定期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设施和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进行检
38、测、检验,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设施和安全 监测监控系统有效、可靠运行。但没有记录,没有签名; (3)储罐区没有规范的重大危险源安全警示标志,没有写明紧急情 况下的应急处置办法。 xx 储配站应对以上 3 项不合格项进行整改。 6.26.2 重大危险源档案内容评估重大危险源档案内容评估 本报告采用安全检查表法对 xx 储配站重大危险源的档案内容情况进 行定性评估与分析,详见表 6-2。 表表 6-26-2 重大危险源档案内容检查表重大危险源档案内容检查表 序序 号号 检查内容检查内容依据依据实际情况实际情况 检查检查 结果结果 1 辨识、分级记录。 安监总局 第 40 号
39、令 第 22 条 有辨识、分级记录。合格 2 重大危险源基本特征表。 安监总局 第 40 号令 第 22 条 有重大危险源基本特征 表。 合格 3 涉及的所有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安监总局 第 40 号令 第 22 条 有涉及的所有化学品安 全技术说明书。 合格 4 区域位置图、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图 和主要设备一览表。 安监总局 第 40 号令 第 22 条 有区域位置图、平面布 置图、工艺流程图和主要 设备一览表。 合格 5 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及安全操 作规程。 安监总局 第 40 号令 第 22 条 有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 规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 合格 6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措
40、施说明、检测、 检验结果。 安监总局 第 40 号令 第 22 条 没有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措施说明、检测、检验结 果。 不合 格 7 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意见、 演练计划和评估报告。 安监总局 第 40 号令 第 22 条 有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 预案、评审意见、演练计 划和评估报告。 合格 序序 号号 检查内容检查内容依据依据实际情况实际情况 检查检查 结果结果 8 安全评估报告或者安全评价报告。 安监总局 第 40 号令 第 22 条 有安全评价报告。合格 9 重大危险源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责任 人、责任机构名称。 安监总局 第 40 号令 第 22 条 有重大危险源关键装置、 重
41、点部位的责任人、责任 机构名称。 合格 10 重大危险源场所安全警示标志的设置情 况。 安监总局 第 40 号令 第 22 条 有重大危险源场所安全 警示标志的设置情况说明。 合格 小结:小结: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安监总局 40 号令)对 xx 储配站重大危险源档案内容情况进行检查,在总检查 10 项 中有 1 项不合格,即:没有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措施说明、检测、检验结 果。 xx 储配站应对上面的不合格项进行整改,并补充完善。 7 7 安全管理措施、安全技术和监控措施安全管理措施、安全技术和监控措施 7.17.1 安全管理措施安全管理措施 7.1.17.1.1 储配站
42、现有的安全管理措施储配站现有的安全管理措施 xx 才储配站建有较有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 程,主要的安全管理有: (1)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 (2)罐区安全管理制度; (3)烃泵房安全管理制度; (4)灌瓶间安全管理制度; (5)设备管理制度; (6)防雷防静电安全管理制度; (7)钢瓶“十不充装”规定; (8)钢瓶充装前检验制度; (9)专用瓶档案管理制度; (10)钢瓶进出站管理制度; (11)充装安全,质量管理制度; (12)计量站计量管理制度; (13)用户安全信息反馈管理制度; (14)用户安全教育检查制度; (15)巡回检查制度; (16)门卫值班检查制度; (
43、17)三级安全检查制度; (18)节假日值班制度; (19)储配站员工作息时间及休假制度; (20)隐患整改制度; (21)储配站员工奖惩管理制度; (22)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23)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制度; (24)持证上岗制度; (25)事故抢险制度; (26)对分包方的管理制度; (27)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及变更管理制度; (28)事故上报及调查处理制度; (29)安全生产会议制度; (30)档案管理制度; (31)安全技术资料借阅制度。 7.1.27.1.2 建议补充采取的其他安全管理措施建议补充采取的其他安全管理措施 因企业对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制度较少,建议补充的重大危险源安全管 制度
44、如下: (1)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制度; (2)重大危险源定期检测、评估管理制度; (3)重大危险源应急物资装备管理制度。 (4)重大危险源档案管理制度; (5)重大危险源备案管理制度; (6)重大危险源危险告知管理制度; (7)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7.1.37.1.3 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措施要点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措施要点 (1)单位应当建立完善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 程,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其得到执行。 (2)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设施和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进行检测、检验,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重大 危险源的安全设施和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有效、
45、可靠运行。维护、保养、检 测应当作好记录,并由有关人员签字。 (3)单位应当明确重大危险源中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责任人或者 责任机构,并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及时采取措施 消除事故隐患。事故隐患难以立即排除的,应当及时制定治理方案,落实 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 (4)单位应当对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和操作岗位人员进行安全操作技 能培训,使其了解重大危险源的危险特性,熟悉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章 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应急措施。 (5)单位应当在重大危险源所在场所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写 明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办法。 (6)单位应当将重大危险源可能
46、发生的事故后果和应急措施等信息, 以适当方式告知可能受影响的单位、区域及人员。 (7)单位应当依法制定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 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及应急救援器材、设备、 物资,并保障其完好和方便使用;配合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 门制定所在地区涉及本单位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 (8)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制定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预案演练计划, 并按照下列要求进行事故应急预案演练:对重大危险源专项应急预案,每 年至少进行一次;对重大危险源现场处置方案,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 应急预案演练结束后,单位应当对应急预案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撰写 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
47、,分析存在的问题,对应急预案提出修订意见,并 及时修订完善。 7.27.2 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技术措施 7.2.17.2.1 储配站现有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储配站现有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消防水泵操作规程。 (2)钢瓶充装操作规程; (3)钢瓶倒残操作规程; (4)压缩机操作规程; (5)烃泵操作规程; (6)储罐操作规程; (7)柴油发电机操作规程; (8)槽车装、卸车操作规程; (9)钢瓶装、卸车操作规程; 7.2.27.2.2 储配站现有的安全技术措施储配站现有的安全技术措施 (1)在槽车装卸台场所,按照标准安装配备导静电装置,以有效提 高槽车装卸过程的本质安全; (2)液态液化石油气泵
48、的安装高度保证不使其发生气蚀,并采取防 止振动的措施。 (3)液态液化石油气泵进、出口管应设置操作阀和放气阀;泵进口 管应设置过滤器; 泵出口管应设置止回阀,并宜设置液相安全回流阀。 (4)采用半自动化灌装,设置有灌瓶质量复检装置,检漏装置。 (5)储配站设置有残液倒空和回收装置。 (6)液化石油气压缩机设有 进、出口阀门;进口设置过滤器;出口 设置止回阀和安全阀;进、出口管之间应设置旁通管及旁通阀; (7)储罐组四周设置有高度为 lm 的不燃烧体实体防护墙; (8)储罐上方设置有降温喷淋设施,冷却水供水强度大于 0.15l(sm2); (10)消防给水管网成环状布置,有两根干管向环状管网供水
49、的,当 其中一根发生故障时,另外一根干管仍能供给消防总用水量; (11)储配站生产区的排水系统设置有防止液化石油气排入其他地下 管道或低洼部位的措施; (12)储配站爆炸危险场所的电力装置设计符合现行国家现行标准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 50058)的规定; (13)储配站具有爆炸危险的建、构筑物的防雷设计符合现行国家现 行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7)中“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 有关规定。 7.2.37.2.3 建议补充采取的其他技术措施建议补充采取的其他技术措施 (1)汽车槽车装卸台柱的装卸接头应采用与汽车槽车配套的快装接 头,其接头与装卸管之间应设置阀门;
50、装卸管上宜设置拉断阀; (2)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和灌装站宜配置备用气瓶,其数量可取总供 应户数的 2左右; (3)新瓶库和真空泵房应设置在辅助区。新瓶和检修后的气瓶首次 灌瓶前应将其抽至 80kpa 真空度以上。 7.37.3 监控措施监控措施 7.3.17.3.1 储配站现有的监控措施储配站现有的监控措施 (1)设置有门卫禁止无关人员进站,并禁止带火种入内; (2)储配站围墙上布置有防人员入侵红外线探头,并集中监控; (3)重要场所设置有工业视频监控探头,并集中监控; (4)罐区、泵房、灌装间设置有可燃气体探测器探头,并集中监控; (5)储罐设有液位计进行液位就地显示; (6)设有压力表、温度
51、计进行就地显示; (7)在岗职工对罐区每半小时巡查一次,对重大危险源运行状况进 行检查。 7.3.27.3.2 建议补充采取的其他监控措施建议补充采取的其他监控措施 (1)重大危险源应配备温度、压力、液位等信息的不间断采集和监 测系统,并具备信息远传、连续记录、事故预警、信息存储等功能; (2)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并定期 检测检验,保证其灵敏性,可靠性。 8 8 事故应急措施事故应急措施 8.18.1 现有的事故应急措施现有的事故应急措施 xx 储配站制定有安全生产事故预案,在当地管理部门备案,并做到定 期演练。储配站现采取的主要事故应急措施有: 8.1.18.1.
52、1 化石油气储罐泄漏应急处置措施化石油气储罐泄漏应急处置措施 (1) 罐体泄漏应急处置措施 现场人员立即关闭所有阀门和紧急截断阀,切断储罐液化石油气 出口;停止机泵设备运作、停止充装作业及切断作业区电源; 迅速查明泄漏处位置及泄漏原因,确定制止泄漏方法; 启动消防喷淋系统,水枪配合驱散和稀释气雾,顺风向作现场戒 备; 立即用堵漏器材工具进行堵漏,如无法堵漏,立即进行倒罐处理, 并组织人员撤离现场,等待专业救援机构救援; (2) 储罐根部法兰大量液化石油气泄漏的应急处置措施 立即用堵漏器材工具进行堵漏; 同时立即进行倒罐处理; 启动消防喷淋系统,水枪配合驱散和稀释气雾,顺风向作现场戒 备; 准备
53、好灭火器材,做好应急灭火工作。 8.1.28.1.2 液化石油气储罐起火应急处置措施液化石油气储罐起火应急处置措施 (1)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向站长报告,同时向 110(119)报警,停 止所有作业,在确保人员安全的情况下关闭所有阀门和紧急切断阀。 (2)启动消防喷淋系统进行全面喷淋降温。 (3)取就近消防箱水带与消火栓连接,将水枪向着火部位及最猛火 点喷水冷却。 (4)如事态失控,所有现场人员立即撤离现场,远距离设置警戒区 域,等待气站应急队伍和专业救援机构救援。 8.1.38.1.3 液化石油气管道泄漏应急处置措施液化石油气管道泄漏应急处置措施 (1) 液化石油气管道泄漏的应急处置措施 1)
54、立即关闭管道两端所有控制阀门和紧急切断阀,关闭所有动力电源; 停止机泵设备运作及停止充装作业; 2)迅速查明原因,采取止漏措施: 穿孔泄漏:用湿木尖打插入孔内堵塞泄漏; 裂纹或连接法兰垫片泄漏:用堵漏夹具或湿布、橡胶板加粘补剂 包扎,用铁箍固紧制止泄漏。 上述措施若能立即制止泄漏,则设法将管道内石油气用充瓶或回收办 法处理。在管道未作完全修复前,严禁启动紧急切断阀运作。 (2) 液化石油气管道安全阀自动排放的应急处置措施 1)立即停止一切机械设备运作;停止充装作业; 2)迅速查看管道压力表的压力和管道与储罐进出口是否畅通: 确定管道压力超出安全阀负荷(1.6mpa)时,将管道压力迅速卸 向某个
55、储罐,让安全阀复位密封; 确定为安全阀失灵时,手动关闭安全阀根部阀,制止排放,将安全 阀拆卸重新校验。 8.1.48.1.4 液化石油气管道起火应急处置措施液化石油气管道起火应急处置措施 (1)立即关闭着火点两端管道控制阀门和紧急切断阀,关闭所有动力 电源;停止机泵设备运作及停止充装作业; (2)就近取灭火器和消防水控制火势、进行扑救,对管道进行降温; (3)非抢险人员立即撤离现场; (4)迅速启动消防水泵,开启罐区消防水喷淋系统,防止事故扩大 波及罐区。 8.1.58.1.5 液化石油气泵房和装卸场地泄漏应急处置措施液化石油气泵房和装卸场地泄漏应急处置措施 (1) 泵房设备液化石油气泄漏的应
56、急处置措施 1)设备损坏造成液化石油气泄漏,采取如下应急处置措施: 切断机泵房电源停止全部机泵设备运转及停止充装作业。关闭所 有阀门和紧急切断阀; 禁止站内车辆启动; 启动消防和喷淋系统,用水枪配合驱散和稀释机泵房内外液化石 油气雾,顺风向作现场戒备。 同时立即疏散站内无关人员。 在应急处置的同时,在现场外设警戒,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 等待应急队伍开展抢险、抢修工作。 2)设备各连接部位的静密封失效泄漏或机械密封、填料等动密封部 位泄漏,采取如下应急处置措施: 按操作法正常停车,关闭进、出口阀门,缓慢开启放散阀门卸压 至零; 在应急处置的同时,检查设备损坏情况,在现场外设警戒,禁止 无关人员
57、进入现场,等待应急队伍开展抢险、抢修工作。 (2) 槽车卸车发生液化石油气泄漏的应急处置措施 当槽车在卸液时发生高压胶管爆裂或卡式快速接头脱落,大量液化石 油气突发泄漏,在场的槽车押运员、运行工首先要沉着冷静,千万不能慌 乱蛮干,一般应采取如下应急处置措施: 1)槽车押运员立即关闭槽车上所有阀门,关闭紧急切断阀,切断液 化石油气气源; 2)同一时间,运行工也关闭卸液台管道上所有阀门,关闭所有紧急 切断阀,切断液化石油气气源; 3)压缩机停车,关闭动力电源; 4)应急抢险人员立即接驳消防水带,使用消防水雾喷枪喷淋,稀释 泄漏的液化石油气,待可燃气体浓度降至安全范围后,方可进入事故现场; 5)在应
58、急处置的同时,在现场外设警戒,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 等待应急队伍开展抢险、抢修工作。 8.1.68.1.6 液化石油气泵房、卸台起火应急处置措施液化石油气泵房、卸台起火应急处置措施 (1) 泵房起火的应急处置措施 1)立即切断液化石油气气源,关闭所有液化石油气管道阀门,关闭 所有动力电源,关闭所有紧急切断阀。将工作日记(操作记录)和重要物 资撤离现场; 2)就近取干粉灭火器和消防水控制火势、进行扑救; 3)非抢险人员立即撤离现场,现场应急人员当无法控制火势时,立 即组织撤离; 4)在应急处置的同时,在现场外设警戒,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 等待应急队伍开展消防抢险和抢修工作。 (2) 液化石油
59、气汽车罐车卸气作业时火灾应急处置措施 汽车罐车使用条件和出事环境比较复杂,着火的根源往往在于罐体的 泄漏或动力驾驶系统多种因素而引起火灾。当卸气作业时发生火灾,按如 下应急处置措施进行处置: 1)立即停止装卸作业,打开车尾紧急放散阀,关闭罐车所有阀门开 关和紧急切断阀; 2)快速拆除装卸软管,关闭所有液化石油气管道阀门,关闭所有动 力电源,关闭所有紧急切断阀。切断液化石油气气源; 3)就近取干粉灭火器灭火,启动气站消防水泵,取消防水带连接消 防栓,将水枪向罐车着火部位、轮胎喷水降温,防止压力急升引起爆炸; 4)槽罐车火灾扑灭后应立即设法堵塞泄漏处,防止石油气大量流散; 5)如事态失控,所有现场人员立即撤离现场,远距离设置警戒区域, 等待气站和公司应急队伍或专业救援机构救援。 8.1.78.1.7 液化石油气充装台泄漏应急处置措施液化石油气充装台泄漏应急处置措施 (1) 液化石油气钢瓶泄漏的应急处置措施 1)在充瓶过程中,一旦发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LY/T 3411-2024超薄纤维板
-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人口》听课评课记录3
- 粤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3.1.1《可持续发展战略》听课评课记录
- 2025年运载火箭承力壳段合作协议书
- 环保清洁标准协议书(2篇)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5.1《走向世界大舞台》听课评课记录
- 新版湘教版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课题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听评课记录
- 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数一数》听评课记录
-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听课评课记录: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八课探问生命第一课时《生命可以永恒吗》
- 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2圆心角、圆周角2.2.1圆心角听评课记录
- 2024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历史试题卷(含答案解析)
- 借名买车的协议书范文范本
- 《2024 ESC血压升高和高血压管理指南》解读
- 历史公开课《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案教学设计-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二下册历史
- 北京中考英语词汇表(1600词汇)
- 20世纪西方音乐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北京大学
- 期末模拟试卷 (试题)-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 塑料 聚氨酯生产用聚醚多元醇 碱性物质含量的测定
-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课件第十二章运动技能学习的反馈
- 食材配送售后服务方案
- 胸腔镜下交感神经切断术手术配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