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资料:病理名词解释(上)_第1页
病理学资料:病理名词解释(上)_第2页
病理学资料:病理名词解释(上)_第3页
病理学资料:病理名词解释(上)_第4页
病理学资料:病理名词解释(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说明:所有解释均按照课本,部分参考病理学考点 蓝色标记为病理学考点上出现的名词解释第二章病理性变化(pathologic change)无论细胞发生何种适应反应,或无论细胞损伤是否可逆,细胞都会产生一系列的代谢、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这些改变成为病理性变化。适应(adaptation)是细胞及其组成的组织、器官对外源性和内源性刺激而产生的代谢、结构和功能上的非损伤性应答反应。萎缩(atrophy)是指已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常伴功能降低和能量需求减少。可分为生理性萎缩和病理性猥琐。恶病质(cachexia)蛋白质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或消耗过度,可引起全身营养不良性萎缩,称恶病质。肥大(

2、hypertrophy)由于功能增强,合成代谢旺盛,使细胞、组织和器官体积增大,称为肥大。可伴有增生。包括代偿性肥大和内分泌性肥大。假性肥大某些情况下,在实质细胞萎缩的同时,间质中的成纤维细胞及脂肪细胞却可增生,以填补实质细胞萎缩造成的组织原有空间,此时导致的器官或组织体积的增大,称为假性肥大。增生(hyperplasia)组织或器官内实质细胞增殖、数量增多的现象,称为增生。化生(metaplasia)是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所取代的过程。主要发生于上皮组织,亦可见于间叶组织。损伤(injury)当环境改变超过自身适应或维持稳态的能力,可引起受累细胞和细胞间质依次在物

3、质代谢、组织化学、超微结构、乃至光镜和肉眼外观等多个层面上,出现一系列异常变化,称为损伤。可逆性损伤(reversible injury)指细胞内和/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过度蓄积的现象,常伴有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功能低下。又叫变性(degeneration)。水样变性(hydropic degeneration)由于细胞的能量供应不足,细胞膜上的钠泵受损,导致细胞内水分增多,形成细胞内水肿,是细胞轻度损伤的表现。脂肪变(fatty change)指非脂肪细胞的实质细胞内中性脂肪(主要是甘油三酯)的异常蓄积。脂肪浸润(fatty infiltration)脂肪组织在结缔组织中的蓄积。

4、心肌脂肪浸润(脂肪心)(fatty infiltration of cardiac muscle)肥胖者心外膜脂肪组织明显增多,脂肪组织浸润至心肌间质特别是肌束间呈异常过度积累。常以右心室特别是心尖区明显,严重时可影响心功能。虎斑心(tiger heart)心肌脂肪变性常累及左心室的内膜下河乳头肌。严重贫血所致的心肌脂肪变,肉眼下表现为大致横行的黄色条纹,与未脂肪变的暗红色心肌相见间,形似虎皮斑纹,称虎斑心。细胞内胆固醇或胆固醇脂沉积(intracellular accumulation of cholesterol or cholesterol esters)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多余的胆固醇及

5、胆固醇脂在细胞内积累,称为细胞内胆固醇或胆固醇脂沉积,表现为泡沫细胞的积累。玻璃样变又称透明样变(hyaline degeneration)指细胞内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半透明的蛋白质蓄积。Mallory小体酒精性肝病时,肝细胞胞质中细胞骨架成分中间丝前角蛋白变性聚集,形成Mallory小体。Russell小体浆细胞胞质粗面内质网中免疫球蛋白蓄积,形成Russell小体。细动脉硬化(arteriolosclerosis)在长期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影响下,细小动脉管壁,尤其是脑、肾、脾的细动脉管壁,可发生玻璃样变,称为细动脉硬化。淀粉样变(amyloid change)细胞间质内出现淀粉样蛋白质-粘多糖复

6、合物的蓄积,称为淀粉样变,因其具有淀粉样染色的特征而得名。黏液样变(mucoid degeneration)细胞间质中黏多糖类物质和蛋白质的蓄积。病理性色素沉着(pathological pigmentation)病理情况下,某些色素会增多并蓄积于细胞内外,称为病理性色素沉着。病理性钙化(pathological calcification)指在骨和牙之外的组织中有固态钙盐沉积,其可位于细胞内或细胞间质,但以细胞间质为主。可分为营养不良性钙化和转移性钙化。营养不良性钙化(dystrophic calcification)当钙盐沉积在局部死亡或濒死的组织中,称为营养不良性钙化。转移性钙化(met

7、astatic calcification)正常组织中有过量钙盐沉积称为转移性钙化。坏死(necrosis)是以酶溶性变化为主的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死亡的表现形式,一般表现为细胞核的改变。凝固性坏死(coagulation necrosis)指坏死组织由于失水、变干,蛋白质凝固成灰白色或黄白色比较坚实的凝固体。其特点是坏死组织内的水分减少,而组织轮廓依然较长时间保存。干酪样坏死(caseation necrosis)是结核病的特征性病变,一种彻底的凝固性坏死。坏死组织崩解较彻底,因而在镜下组织结构的轮廓不复存在,只见一片红染无定形的颗粒状物,同时坏死组织含较多脂质略带黄色,加上脂质抑制了溶酶体酶

8、的溶蛋白作用,故肉眼呈奶酪样外观。坏疽(gangrene)活体组织内,大片的组织坏死伴不同程度腐败菌的感染及出现特殊的形态学改变。表现为干性坏疽,湿性坏疽和气性坏疽。机化(organization)坏死物不能完全溶解吸收或分离排出,则由新生的肉芽组织吸收,取代坏死物的过程。凋亡(apoptosis)是能量依赖的主动死亡过程,是体内外因素触发细胞内预存的死亡程序表达的结果,又称为程序性细胞死亡。老化是生物体及其细胞由于分化和成熟而逐渐导致的功能损失及最终死亡。第三章修复(repair)损伤造成机体部分细胞、组织丧失后,机体进行吸收清除,并以实质细胞再生和/或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的方式对所形成的缺损加

9、以修补和恢复的过程,称为修复。再生(regeneration)是指为修复耗损的实质细胞而发生的同种细胞的增生。生理性再生是指在生理过程中,同种细胞和组织通过再生来不断补充因老化、凋亡所导致的细胞、组织损耗,维持组织、器官的完整性和稳定性。肉芽组织(granulation tissue)是新生的富含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的幼稚阶段的纤维结缔组织,伴有多少不等的炎细胞。肉眼观表现为颗粒状、鲜红状、湿润柔嫩,状似肉芽故称为肉芽组织。创伤愈合(wound healing)是指机体受外力作用引起的皮肤等组织出现离断或缺损后的修复过程。痂下愈合(healing under scar)指伤口表面的渗出物、血液

10、和坏死组织凝固、干燥形成硬痂,在痂下进行上述愈合的过程。瘢痕(scar)是指肉芽组织成熟转变而来的老化阶段的纤维结缔组织。表现为纤维细胞稀少,小血管减少消失。肉眼呈收缩状态,颜色苍白或灰白半透明,质韧并缺乏弹性。瘢痕疙瘩(keloid)瘢痕组织中胶原形成过多,成为大而不规则的硬块成为瘢痕疙瘩。多见于烧伤或反复异物等刺激的伤口,一般认为与体质有关。第四章充血(hyperemia)指器官或局部组织血管内含血量的增多。动脉血充血(arterial hyperemia)或主动性充血(active hyperemia)由于动脉输入血量增加,使器官或局部组织内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含血量增多的现象,简称充

11、血(hyperemia)。静脉性充血(venous hyperemia)或被动性充血(passive hyperemia)由于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扩张的小静脉和毛细血管,使器官或局部组织含血量增多的现象,简称淤血(congestion)。心衰细胞(heart failure cell)是吞噬了红细胞并将其分解后在胞质内形成含铁血红素的肺泡巨噬细胞。槟榔肝(nutmeg liver)右心衰竭引起慢性肝病淤血时,肝小叶中央静脉及其附近肝窦高度扩张淤血,肝细胞萎缩、坏死、崩解,小叶周边部肝细胞则发生脂肪变性。肉眼见肝切面出现红黄相间的似槟榔样的条纹,故称为槟榔肝。血栓形成(thrombosis)

12、在活体的心血管内,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析出、凝集或血液发生凝固,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所形成的固体质块称为血栓(thrombus)。白色血栓(pale thrombus)多发生于心瓣膜、心腔内、动脉内或静脉延续性血栓的起始部,主要由血小板和少量纤维素构成。肉眼呈灰白色、质实、波浪状、表面粗糙的小结节,且与发生部位紧密黏着。混合血栓(mixed thrombus)多发生于血流缓慢的静脉,常构成延续性血栓的体部,肉眼观察呈干燥、粗糙,有时可见灰白色和灰褐色相间的条纹;镜下主要由血小板小梁和充满红细胞的纤维素网所构成,血小板小梁边缘有较多的中性粒细胞附着。附壁血栓(mural thromb

13、us)一种混合血栓,见于动脉瘤、室壁瘤及扩张的左心房内。红色血栓(red thrombus)主要见于静脉,常构成延续性血栓的尾部。早期呈暗红色、湿润、有弹性,与血凝块相似;晚期则干燥易碎,呈灰色。透明血栓(hyaline thrombus)最常见于DIC,发生于微循环的小血管内,主要由纤维素构成。血栓机化肉芽组织从血管壁长入血栓,并逐渐取代之的过程。静脉石(phlebolith)静脉内的血栓发生大量的钙盐沉着时,因质地较硬而称之。血栓再通(recanalization)在血栓机化过程中,由于水分被吸收,血栓干燥收缩或部分溶解而出现裂隙,周围新生的内皮细胞长入并被覆于裂隙表面而形成新的血管,并相

14、互吻合沟通,使被阻塞血管的血流部分重建的过程。血栓钙化血栓发生钙盐沉着的过程。栓塞(embolism)在循环血液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阻塞血管腔的现象。阻塞血管的异常物质称为栓子(embolus)。交叉性栓塞(crossed embolism)多在右心压力升高的情况下,右心的栓子通过先天性房室隔缺损到左心,再进入体循环系统引起栓塞;在左心压力升高时,左心的栓子也可通过心壁间隔缺损部位进入肺循环,引起肺动脉的栓塞。逆行性栓塞(retrograde embolism)极罕见,下腔静脉内血栓,在胸、腹压突然升高(如咳嗽或深呼吸)时,使血栓一时性逆流至肝、肾、髂静脉分支并引起栓塞。血

15、栓栓塞(thromboembolism)由血栓脱落引起的栓塞。脂肪栓塞(fat embolism)循环血液中出现脂肪滴阻塞于小血管。气体栓塞(gas embolism)大量空气迅速进入血液循环或原溶于血液内的气体迅速游离形成气泡阻塞心血管。减压病(decompression sickness)或沉箱病(caisson disease)或潜水员病(divers disease)是在高气压环境急速转到低气压环境的减压过程中发生的气体栓塞。人体从高压环境迅速进入常压或低压环境,使得原来溶于血液、组织液和脂肪组织的气体迅速游离形成气泡,氧气和二氧化碳可再溶于体液内,而氮气在体内溶解迟缓,导致血液和组织

16、内形成很多微气泡或融合成大气泡,继而引起栓塞。羊水栓塞(amniotic fluid embolism)在分娩过程中,羊膜破裂或早破、胎盘早期剥离、胎儿阻塞产道时,由于子宫强烈收缩,宫内压增高,可将羊水压入子宫壁破裂的静脉窦里,经血液循环进入肺动脉分支、小动脉及毛细血管内,引起广泛的微血栓形成。梗死(infarction)器官或局部组织由于血流中断而发生的缺血性坏死。贫血性梗死(anemic infarction)梗死灶内含血量少时颜色灰白,称为贫血性梗死。出血性坏死(hemorrhage infarction)梗死灶内含血量多时颜色暗红,称为出血性梗死。缺血(ischemia)是指器官或组织

17、的血液供应减少或中断。出血(hemorrhage)血液从血管或心脏逸出。漏出性出血由于微循环内血管壁通透性增高,使血液漏出至血管外,称为漏出性出血。水肿(edema)组织间隙内过量的体液积聚称为水肿。积水(hydrops)体腔内体液的增多称为积水。第五章炎症(inflammation)是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以防御为主的反应。感染(infection)由生物病原体引起的炎症。变质(alteration)是指炎症局部组织细胞的变性和坏死。渗出(exudation)是指炎症局部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管内容物(浆液、晶体、蛋白和细胞等)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体腔、体表和黏膜表面的

18、过程。渗出的液体称为渗出液(exudate)增生(proliferation)是指炎症刺激下实质细胞和间质细胞数量的增多。炎性渗出炎症早期,小动脉扩张、血流量增加,在炎症介质作用下血管壁通透性增高,血管内富含蛋白质的液体甚至细胞随即离开血管到达血管外的过程。炎性水肿富含蛋白的液体流出到血管周围组织使组织间隙内液体的渗透压升高,促进血液中水分和离子进入血管外组织这种液体积聚称为炎性水肿。炎性积液渗出液积聚在浆膜腔(胸腔、腹腔、心包腔)和关节腔时称为炎性积液。炎性浸润炎症过程中白细胞自血管内游出并在炎症病灶中聚集称为炎性浸润。边集白细胞向血管壁靠近的过程。趋化作用(chemotaxis)是指白细胞

19、朝向化学刺激物质所在部位定向移动。化学趋化因子具有使白细胞做定向运动的化学物质称为化学趋化因子。调理素(opsonim)是指一类能增强吞噬细胞吞噬功能的蛋白质,包括IgG,C3b。炎性介质(inflammatory mediator)许多内源性化学因子(生物大分子)在急性炎症血管反应和细胞反应过程中具有重要调节作用,这些化学因子被称为炎性介质。化脓是指渗出的中性粒细胞和坏死组织崩解后释放蛋白水解酶,使坏死组织溶解,液化的过程,所形成的黄绿色液体称为脓液。积脓(empyema)发生于浆膜、蛛网膜、胆囊和输卵管的化脓性炎症,由于是封闭的腔隙或因流出道闭塞,渗出的脓液则可在浆膜腔、蛛网膜下隙、胆囊和

20、输卵管内积存,称为积存。菌血症(bacteremia)细菌由局部病灶入血,全身无中毒症状,但从血液中可查到细菌,称为菌血症。毒血症(toxemia)细菌的毒素或毒性代谢产物被吸收入血,引起高热、寒战等全身中毒症状及心、肝、肾等实质细胞变性、坏死等,称为毒血症。败血症(septicemia)细菌由局部病灶入血后,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引起全身中毒症状,心、肝、肾等实质细胞变性、坏死,皮肤和黏膜的出血斑点以及淋巴结肿大等。血液常可培养出病原菌脓毒败血症(pyemia)化脓菌入血引起的败血症,除了有败血症的表现外,在全身一些脏器中出现多发性脓肿。假膜性炎症(pesudomembranous infl

21、ammation)发生于黏膜的纤维素性炎,由渗出的纤维蛋白原形成的纤维素、坏死组织和嗜中性粒细胞共同形成假膜,称假膜性炎。绒毛心(hairy heart)心包的纤维素性炎,渗出的纤维素在心脏搏动的作用下形成绒毛状外观,称绒毛心。化脓性炎(purulent inflammation)是以嗜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伴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为特点的炎症。蜂窝织炎(phlegmonous)是指疏松结缔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主要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多见于皮肤、肌肉、阑尾等部位。脓肿(abscess)是指局限性化脓性炎,组织发生坏死溶解形成充满脓液的腔。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炎性息肉(inflam

22、matory polyp)黏膜慢性炎症时,被覆的上皮、腺上皮和间质成分可以增生,并向表面突起形成带蒂的肿块,称为炎性息肉。炎性假瘤(inflammatory pseudotumor)由于组织的炎性增生而形成的境界清楚的肿瘤样团块,常见于肺和眼眶。肉芽肿性炎(granulomatous inflammation)是一种特殊性增生性炎,以形成肿块或结节为特点。肉芽肿(granuloma)是指单核-巨噬细胞及其演化的细胞(上皮样细胞、多核巨细胞)增生并在局部聚集形成境界清楚地结节状病灶。疖(furuncle)是指毛囊、皮脂腺及其周围组织的脓肿。痈(carbuncle)多个疖的融合、互相沟通。炎性溃疡

23、(ulcer)皮肤或粘膜的化脓性炎症,由于局部皮肤或粘膜坏死、崩解脱落,形成的局部缺损,称为炎性溃疡。窦道(sinus)只有一个开口的病理性盲管。瘘管(fistula)连接体外与有腔器官之间或两个有腔器官之间的有两个以上开口的病理性盲管。急性炎症(acute inflammation)起病急骤,持续时间短(几天至一个月),病变以渗出和变质为主,浸润的炎症细胞与病原体有关,如为化脓性感染,则主要是嗜中性粒细胞。急性炎症如发生在体表,则局部表现为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全身反应有发热、末梢血白细胞数目改变等。慢性炎症(chronic inflammation)起病缓慢,持续时间长(数周至数月),

24、病变以增生(内皮细胞、纤维母细胞)为主,浸润的炎细胞主要为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第六章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部分组织细胞异常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neoplasm),常形成局部肿块(tumor)。癌(carcinoma)上皮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肉瘤(sarcoma)为来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混合性肿瘤一种肿瘤往往由一个祖细胞恶性转变而来。若在肿瘤的形成过程中出现不同的分化,一个肿瘤就可以含有多种组织成分,称为混合性肿瘤。畸胎瘤(teratoma)来源于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生殖干细胞的混合性肿瘤称为畸胎瘤。癌前病变 (precarcerous lesions)是指在统计学上有明显癌

25、变倾向的良性病变,如不及时治愈,长期存在就容易发展成癌。非典型增生(atypical hyperplasia)是指细胞非正常状态增生,增生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有异型性,表现为细胞排列失去极向,细胞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核大深染,核分裂象增多,但其程度还不属于癌性增生的范畴。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一般指皮肤、粘膜腺体和导管上皮组织重度不典型增生,累及上皮的全层,但尚未突破基底膜而向下浸润生长者,属早期癌。原位癌累及腺体是指原位癌(特别是宫颈原位癌)有时可以沿腺体累及粘膜腺体,尚未突破腺体基底膜者。浸润癌(infiltrating carcinoma)癌变的细胞突破基底膜浸润到粘膜

26、下层或真皮,称为浸润癌。交界性肿瘤(borderline tumor)指生物学行为介乎于良、恶性之间的肿瘤,这些肿瘤较易恶性变。肿瘤细胞的分化(differentation)是指肿瘤细胞与其来源的正常组织细胞在形态、功能、代谢、生物学行为上的相似程度。肿瘤的异型性(atypia)是指肿瘤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与其来源的正常组织的差异程度。间变(anaplasia)已经分化的成熟细胞和组织倒退分化,返回原始的幼稚状态。间变性肿瘤几乎都是高度恶性的肿瘤。外向性生长(exophytic growth)指发生于体表、体腔、管道器官表面或腔面的良性或恶性肿瘤常向外突起,形成乳头状、伞状、息肉状等形状的肿

27、物。浸润(infiltration)组织中非正常成分(色素、异物、肿瘤细胞),或正常成分(白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过多的情况称为浸润。肿瘤的浸润的前提是肿瘤细胞的侵袭。局部侵袭(local invasion)或直接蔓延恶性肿瘤常沿着组织间隙、脉管周隙和神经束衣等浸润并破坏相邻组织。扩张性侵袭(expansive invasion)指的是肿瘤实质推进式生长,肿瘤边界钝圆,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浸润性侵袭(infiltrative invasion)又称破坏性侵袭(destructive invasion)表现为肿瘤穿破基底膜,破坏固有间质。转移(metastasis)恶性肿瘤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

28、入淋巴管、血管或体腔,被带到他处继续生长,形成与原发肿瘤不相连、但性质相同的肿瘤的过程称为转移;所形成的肿瘤称为转移瘤(metastatic tumors)。逆行转移(retrograde metastasis or paradoxic metastasis)淋巴引流途径被肿瘤细胞阻塞或淋巴结被破坏,淋巴液可发生异常的流向,经侧支到达非所属的淋巴结,出现原发瘤上游或对侧淋巴结转移,即所谓的逆行转移。跳跃式转移(skip metastasis)或称空降式转移是指癌细胞侵入淋巴管后,不循序发生逐级淋巴结转移,而由原发灶转移至第2或第3级淋巴结。血道转移(hematogenous spread)是指恶性肿瘤细胞侵入血管后随血流到达远处器官继续生长,形成转移瘤。种植性转移(seeding of cancers)是指瘤细胞侵及器官浆膜面时,癌细胞脱落,如播种样经体腔或自然腔道粘附到体腔内其他器官的表面,并继续生长,形成转移瘤。肿瘤的复发(recurrence of tumor)是指肿瘤经过手术彻底摘除或经放射治疗和(或)化学治疗后,经过一段或长或短的时期,在原来的部位重新生成相同的类型的肿瘤。肿瘤的演进(progression)许多肿瘤在生长一段时间后,侵袭性变得更强,恶性程度变的更高的现象。肿瘤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