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咽通气道的应用及护理_第1页
口咽通气道的应用及护理_第2页
口咽通气道的应用及护理_第3页
口咽通气道的应用及护理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口咽通气道的应用及护理 口咽通气道又称口咽导气管或口咽通气管, 为一种非气管导管性通气管道, 是最简单、 有效且经济的气道辅助物。在临床急救时及全麻术后复苏当中应用广泛。 一、材料与结构 1材料 口咽通气管是一种由弹性橡胶或塑料制成硬质扁管形人工气道,呈弯曲状, 其弯曲度与舌及软颚相似。目前有 4 种系统、两种类型:柔软的口咽通气管(规格: 55 115mm),口对口急救口咽通气管 (规格:成人 80 105mm),半硬式口咽通气管 (规格:40 110mm),双通道半硬式口咽通气管(规格: 40100mm);两种类型即橡胶型和塑料型。橡 胶型为黑色,柔软,中央有腔,具有方便吸痰、改善通气两种

2、功能。塑料型为白色,半硬, 中央无腔,两侧有小腔,具有改善通气功能,但吸痰不方便。因此,用塑料制成的口对口 急救口咽通气管较为实用,其在通气效果、方便吸痰、易于固定、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 减少交叉感染等方面均优于其它类型。 2结构 目前使用的口咽通气管有两种形状,一种是“ S” 型,由口咽导气管、口盖 及口外通气管三部分组成(未见过) ;另一种形状呈“?” (见图)。 二、型号的选择与置管方法 1型号的选择 口咽通气管有多种型号,大小不等,在使用时要因病人具体情况选择 合适的型号。合适的口咽管应该是:口咽通气管末端位于上咽部,将舌根与口咽后壁分开, 使下咽部到声门的气道通畅。较为安全的选择方法

3、是:宁长勿短,宁大勿小,因为口咽管 太短不能经过舌根,起不到开放气道的作用,口咽管太小容易误入气管。 2置管方法 正确的安置方法可使舌根离开咽后壁,解除气道梗阻,此时可感到病人 呼吸气流通畅。插入时应先清洁口腔内分泌物、呕吐物,抬起下颌角,患者保持平卧位或 侧卧位。置管方法分为两种,一种为直接放置:将通气管的咽弯曲沿舌面顺势送至上咽部, 将舌根与口咽后壁分开;另一种为反向插入法:通气管弯头向上向腭部放入口腔(可先用 压舌板压住舌协助) ,当其内口接近口咽后壁时(已通过悬雍垂) ,即将其旋转 180,借 患者吸气时顺势向下推送,弯曲部分下面压住舌根,弯曲部分上面抵住口咽后壁,放置于 口腔中央位置

4、。口咽通气管通过下压舌体防止舌后坠,支撑舌腭弓及悬雍垂,从而开放气 道,并减少了从口到咽喉部的解剖死腔,改善通气。 置管前舌后坠,气道阻塞 置管后舌后坠明显改善,气道通畅 三、固定 置管成功后,传统的固定方法为,用胶布交叉固定于面颊两侧。改进后固定方法为, 在口咽管翼缘两侧各打一个小孔,用绷带穿过这两个小孔,将绷带绕至患者颈后部固定, 解决了胶布固定存在的缺点。 四、护理 1保持管道通畅 及时吸痰,清理呼吸道,防止误吸,甚至窒息。吸痰前后吸入高浓 度氧,打开负压装置,插入 1216 号吸痰管刺激病人呛咳后旋转退出吸痰管,每次吸痰时 间控制在 15 s 左右,达到清理呼吸道的目的。 2. 加强呼

5、吸道湿化 口咽管外口盖一层生理盐水纱布, 既湿化气道又防止吸入异物和 灰尘。也可适时经口咽管直接滴入蒸馏水,或在吸痰时将5 10ml 生理盐水缓慢滴入,然 后吸出,也能达到湿化目的。 3口腔护理 昏迷者,口咽管可持续放置于口腔内,但每隔 23h 重新换位置,并每 隔 4 6h 清洁口腔及口咽管 1 次,防止痰痂堵塞。每天更换口咽管一次,换下的口咽管浸 泡消毒后,晾干备用 麻醉恢复期口咽通气道的护理 手术结束后的全麻病人,全麻药物和肌松药的作用尚未完全消失,保护性反射尚未完 全恢复,常易发生气道阻塞、舌后坠、通气不足、呕吐误吸或循环功能不稳定等并发症。 因此,有些病人会在全麻术后拔除气管插管后放

6、置口咽通气道进入麻醉恢复室,并在护理 人员的精心观察下逐步恢复,防止病人出现意外。 1. 吸痰时的护理 经口咽通气道有效吸痰是全麻术后未清醒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手段。选择合适 吸痰管,注意无菌操作,吸痰时动作轻柔,吸痰管由下自上旋转式吸痰,若痰液在口腔内 或位置较浅,则先吸取口腔及上气道内的痰液,再吸下气道的痰液,吸痰时间不超过l5s , 吸痰前后应充分吸氧。吸痰时如发现心律不齐或呼吸困难,紫绀应暂停吸痰,给予吸氧待 症状缓解再进行,如痰液粘稠应先给予雾化吸入,稀释痰液以利于更好的吸取痰液。 2. 护理目的 保持呼吸道通 放置口咽通气道可纠正患者舌后坠的情况, 并且可及时吸出呼吸道深部 的

7、痰液,避免呼吸道阻塞,保持了呼吸道通畅 较强刺激咳嗽反射 通过口咽通气道吸痰管到达气道的位置较深, 刺激咳反射的作用较 强,使痰液能咳至上呼吸道利于痰液吸引。 减少对口咽粘膜的刺激 通过口咽通气道吸痰, 可避免负压吸引导致的口咽粘膜充血水 肿或损伤出血。从而也减少了因口咽粘膜损伤肿胀引起的呼吸困难加重。避免了吸痰所致 的缺氧现象发生,患者往往在负压吸引吸痰过程中不能呼吸导致缺氧,通过口咽通气道吸 痰,可给予鼻导管给氧或加大氧流量,吸痰过程中可不断给氧。 3. 监测生命体征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记录病情进展,在口咽通气管治疗过程中若患者呼吸频率、血 氧饱和度进行性下降甚至呼吸骤停,应配合医生拔除口咽通气管,迅速改行气管插管,胸 外心脏按压,球囊辅助呼吸或呼吸机机械通气。 总结: 麻醉恢复期病人出现舌后坠,常合并呼吸困难。口咽通气管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一种 简单、快捷的方法,可减少术后病人缺氧,进而减少麻醉意外的发生。同时,放置口咽通 气管可以减少吸痰时病人口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