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材料项目评估报告(范文)_第1页
碳材料项目评估报告(范文)_第2页
碳材料项目评估报告(范文)_第3页
碳材料项目评估报告(范文)_第4页
碳材料项目评估报告(范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泓域咨询 MACRO/碳材料项目评估报告碳材料项目评估报告xxx集团有限公司报告说明负极材料行业具有资金密集型的特征。一方面,新产品的研发需要长期的资金投入,且由于产品研发存在不确定性、研发后能否通过目标客户的验证存在不确定性进而导致销售实现的不确定性,导致研发方面的投入较高;另一方面,负极材料的生产具有较强的规模性,导致企业需要投入较高资金扩大生产规模以获取经济性;最后,锂离子电池行业尚处于高速发展的行业初中期,下游厂商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普遍处于现金较紧缺的状态,因此导致交易结算账期较长,对企业的资金实力也提出较高的要求。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0353.62万元,其中:建设投资798

2、0.7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7.08%;建设期利息224.2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17%;流动资金2148.6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75%。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228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17607.17万元,净利润3805.22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9.14%,财务净现值8238.29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5.25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2009年,在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我国提出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推动纯电动汽车、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化。然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量并没有明显的增长。

3、原因是:首先在这一段时期,我国汽车企业在新能源技术上的储备不足,难以提供令消费者满意的产品;其次,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链还处于比较初期的阶段,生产成本难以降低;最后,这一段时间的国家政策推动主要体现在以“十城千辆”政策为代表的一部分示范性城市电动车推广,主要涉及的领域是公交、出租、公务、市政、邮政等领域。对私人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虽然在2010年,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及发改委共同发布了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试点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2010-2012年期间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行为进行财政补贴,但受限于新能源汽车在当时普遍存在的技术不成熟、消费者体验较差的情形,效果不明显。2013年,我国新能源

4、汽车的产量仅有1.75万辆,规模极小。该项目符合国家有关政策,建设有着较好的社会效益,建设单位为此做了大量工作,建议各有关部门给予大力支持,使其早日建成发挥效益。本报告为模板参考范文,不作为投资建议,仅供参考。报告产业背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风险评估等内容基于公开信息;项目建设方案、投资估算、经济效益分析等内容基于行业研究模型。本报告可用于学习交流或模板参考应用。目录第一章 项目基本情况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第三章 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第四章 市场分析第五章 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第六章 产品方案分析第七章 进度计划第八章 人力资源配置第九章 风险分析第十章 投资计划第十一章 经济效益及财务分

5、析第十二章 项目总结分析第十三章 附表附件第一章 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项目名称:碳材料项目项目单位:xxx集团有限公司二、项目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待定),占地面积约20.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三、建设背景、规模(一)项目背景市场规模方面,虽然负极材料的平均价格随着产业配套成熟、规模效应提升而有所下降,但因为人造石墨和高端天然石墨的占比有所提高,市场规模增长率仍保持较高水平,略低于产量增长率。2016年,我国负极材料市场规模为64.57亿元,同比增长59.43%。实现“十三五”时期

6、的发展目标,必须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转型、率先、特色”的发展理念。机遇千载难逢,任务依然艰巨。只要全市上下精诚团结、拼搏实干、开拓创新、奋力进取,就一定能够把握住机遇乘势而上,就一定能够加快实现全面提档进位、率先绿色崛起。(二)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该项目总占地面积13333.00(折合约20.00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23638.40。其中:生产工程16186.84,仓储工程3832.55,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2081.12,公共工程1537.89。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6000吨碳材料的生产能力。四、项目建设进度结合该项目建设的实际工作情况,xxx集团有限公司将项目工

7、程的建设周期确定为24个月,其工作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准备、工程勘察与设计、土建工程施工、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试车投产等。五、建设投资估算(一)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0353.62万元,其中:建设投资7980.7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7.08%;建设期利息224.2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17%;流动资金2148.6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75%。(二)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7980.72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7108.29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717.29万元,预

8、备费155.14万元。六、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财务效益分析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228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17607.17万元,纳税总额2380.86万元,净利润3805.22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9.14%,财务净现值8238.29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5.25年。(二)主要数据及技术指标表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13333.00约20.00亩1.1总建筑面积23638.40容积率1.771.2基底面积7866.47建筑系数59.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393.932总投资万元10353.622.1建设投资万元7980.722.1.

9、1工程费用万元7108.29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717.292.1.3预备费万元155.142.2建设期利息万元224.292.3流动资金万元2148.613资金筹措万元10353.623.1自筹资金万元5776.133.2银行贷款万元4577.494营业收入万元228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17607.176利润总额万元5073.637净利润万元3805.228所得税万元1268.419增值税万元993.2510税金及附加万元119.2011纳税总额万元2380.8612工业增加值万元8003.0213盈亏平衡点万元7126.08产值14回收期年5.25含建设期24个

10、月15财务内部收益率29.14%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8238.29所得税后七、主要结论及建议综上所述,该项目属于国家鼓励支持的项目,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客观,项目的投产将改善优化当地产业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一、产业发展分析1、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确定优先发展的产业关键共性技术205项,其中包括“五、电子信息与通信业-(四)锂离子电池-2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及设备技术:硅基、锡基等高能量密度负极材料;钛酸锂、硬碳为代表的高功率密度、高安全性负极材料(循环寿命10000次);低成本、高性能石墨负极材料(成本降低10%以上,能量密度360mAh/g)。2、中国

11、制造2025提升动力电池、驱动电机、高效内燃机、先进变速器、轻量化材料、智能控制等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工业体系和创新体系。3、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生物技术、绿色低碳、高端装备与材料、数字创意等领域的产业发展壮大。4、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在2016-2020年继续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政策,并规定了2016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标准5、锂离子电池简介电池按工作性质可以分为一次电池和二次电池。一次电池是不可循环使用的电池;二次电池则以多次充放电、循环使用,如先后实现商业化应用的铅酸

12、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等。锂离子电池是指分别使用两种不同的能可逆地嵌入与脱嵌锂离子的化合物作为正极与负极的二次电池。电池充电时,正极的锂原子电离为带正电荷的锂离子和电子。带正电的锂离子从正极出发,穿过薄膜后来到负极,并在负极与电子合成锂原子。电池放电时则完全相反,锂离子从负极材料表面电离为锂离子和电子,其中带正电荷的锂离子从负极出发,穿过薄膜后来到正极,并与电子合成锂原子。相对于传统的二次电池(如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充放电性能好、使用电压高、无记忆效应、污染较小和安全性高等优势。锂离子电池经过多年的发展,工艺已经趋于成熟,价格逐步下降,加上国家政策助

13、推,导致锂离子电池在电池行业的市场份额持续提升。锂离子电池的终端应用包括消费电池市场、动力电池市场及储能电池市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为例,介绍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钴酸锂是锂离子电池的一种常用材料,其他常用的正极材料还包括三元材料、磷酸铁锂材料等。采用不同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没有差异。其中,消费电池市场是最大的终端应用,2016年在锂离子电池的终端应用中占到49.84%。动力电池市场是锂离子电池的第二大终端应用,2016年在锂离子电池终端应用中占比达到45.08%,是近年来增长最快的领域。6、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简介负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最重要的原材料构成之一,与正极材料、电解液、隔膜合

14、称锂离子电池的四大原材料。根据日本产业研究所IIT的统计数据,负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材料成本中占比为10%左右。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般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碳材料,包括人造石墨、天然石墨、复合石墨、中间相碳微球等。碳材料是当前市场的主流应用,其中应用得最多的是人造石墨与天然石墨。人造石墨与天然石墨作为最主流的负极材料,其技术已基本成熟,而且在性价比方面占据较强优势。根据高工锂电统计,2016年中国负极材料市场产品结构中,人造石墨与天然石墨合计占比达95%。其中,人造石墨在负极材料中占比达到68%,天然石墨则为27%。复合石墨、中间相碳微球也具有一定的应用,但体量相对较小。除上述四种碳材料外,其他

15、碳材料离产业化、实用化还有较长距离。第二类为非碳材料,包括钛基材料、锡基材料、硅基材料、氮化物等。非碳材料目前尚未出现大规模产业化的材料,但部分材料具有较好的潜力,属于负极材料中长期的发展方向。其中较有潜力得到广泛应用的是硅碳材料,目前国内各主流负极材料厂商均已对该材料开展研发投入,且普遍进入试样阶段,但离大规模产业化应用尚有一些距离,尚待技术突破为产业化铺平道路。7、全球锂离子电池行业高速发展随着锂离子电池在消费电池市场得到广泛普及,并在汽车领域逐步得到应用,锂离子电池全球市场规模自2009年以来始终保持正增长。2015年,全球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达到约215亿美元。8、中国锂离子电池行业影响

16、力日益加强中国是锂离子电池最主要的生产国之一。2014年,中国锂离子电池产量达52.87亿只,占全球总产量比重达到71.2%,已连续十年位居全球首位。2016年,我国锂离子电池年产量达到78.42亿只,相比2008年的10.33亿只增长约7倍,年复合增长率为28.84%。出口方面亦有不俗表现。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净出口锂离子电池达37.25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自2012年我国锂离子电池出口金额首次超过进口金额之后6,我国锂离子电池净出口数据已连续4年增长,我国已从锂离子电池的净进口国完全成长为成为锂离子电池的净出口国。二、区域产业环境分析与“十二五”相比,当前时期发展环境正在

17、发生重大变化。从总的趋势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国际金融危机引发全球增长方式、供需关系和治理结构深刻调整,发达国家在抢占技术优势的同时强化经贸规则主导权,新兴市场国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性调整,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加快重构,竞争更加激烈。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本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新常态下我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通道,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的转型升级阶段,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为主的新旧转换

18、时期。地区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结构调整在推动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发展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动力上日益发挥着核心作用,资本、技术、人才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结构性改革步伐明显加快。从面临机遇看,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在加快转变,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消费拉动经济作用明显增强,正在孕育形成新的增长动力。经济文化生态三大国家战略平台深入实施,经济转型升级产生巨大需求等政策、市场机遇多重叠加,为我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提供了新空间。从面对挑战看,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延续疲弱复苏态势,对我国经济增长带动力减弱,对我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需

19、要努力化解。国内正处在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经济下行形势依然严峻,经济减速、工业品价格下跌、实体企业盈利弱、财政收入增幅下降,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对我省经济发展的负面传导效应需要努力化解。原材料工业占比高,产业链条短、产品层次低,新能源就地消纳能力弱外送不足,资源和市场两头在外的重化产业面临产能过剩和转型升级的双重压力,传统增长模式不可持续和成本压力风险加大;交通、信息、水利等基础设施滞后的矛盾依然突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薄弱、保障水平低,脱贫攻坚任务繁重;非公经济发展缓慢,对外开放程度低,市场主体发育不足;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激励机制不完善,创新创业活力不强;高精

20、尖和实用型人才缺乏、引进人才和留住人才难,人才支撑能力较弱,这些困难和矛盾需要下大力气化解。三、产业发展原则1、需求导向。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注重需求侧政策支持和引导,营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加快推进新产品新服务的应用示范,将潜在需求转化为企业能够切实盈利的现实供给,培育符合市场需求新消费新业态,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2、产业联动,协同发展。统筹协调产业与关联产业联动发展,培育关联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成链发展,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行业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扩大高端产品服务供给,加快产业和产品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3、坚持总量控制。继续严格控制产能盲目扩张,把调整产业结构放在更加突出位

21、置,加快推进联合重组,调整产品结构,提高生产集中度。4、坚持融合发展。推进业态和模式创新,促进信息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强化产业与上下游产业跨界互动,加快产业跨越式发展。5、创新供给。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产业做大做优做强的基点放在大力创新上。瞄准重点方向,着力提升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供给水平,着力提升产品、服务等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推动新技术、新业态加速产业化,着力形成产业发展新动力。6、因地制宜,科学发展。充分结合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资源条件,分地区、分类型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路线,指导推动产业现代化发展。四、行业发展保障措施(一)严格监督考核积极推进完善产业相关法律法规,依法构建产

22、业管理体系。推动建立公开、公平、公正、有效管用的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开展产业发展状况调查和评估。组织大中型企业、上市公司发布年度社会责任报告,提高中小企业责任意识,充分发挥社会监督、舆论监督作用。(二)加快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加大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力度,建立科学高效的用人机制和竞争激励机制,加强队伍建设,提升行业整体创造力与竞争力。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设立人才培养专项基金,加强行业职业技术培训,提高行业的技术应用能力。加强继续教育工作,依托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开展从业人员学历教育、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培训,依托区域重点高等学校开展

23、高端人才培训。充分利用高校、科研院在人才方面的优势,增强行业创新能力。(三)推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积极推进区域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全面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建立健全产业有序转移的需求发现和对接服务机制,探索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措施和创新性政策。积极推进区域创新主体市场化合作,协同实施一批技术创新工程,联合建立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快推动区域协同创新和产业升级转移,合作搭建区域服务业融合创新和展示交易平台,支持企业跨行业、跨区域开展合作。(四)大力招商引资,实现跨越式发展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多渠道推进海内外招商引资工作。吸引经济发达地区企业来区域投资。(五)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建立知识产权创

24、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新机制,营造激励发明创造的政策法制环境。完善知识产权公共信息、专题数据库、商用化等服务平台,实施知识产权服务品牌机构培育计划。鼓励领军企业、专利池与国内外相关机构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研究、制定,申请国际专利。五、行业发展主要任务(一)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骨干企业为重点,在规划期内培育若干家创新示范企业。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积极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二)优化组织结构支持优势骨干企业以技术、资本、资源、品牌等为纽带,实施跨地区、跨所有制联合重组,提

25、高产业集中度和要素配置效率。支持中小加工企业发挥机制灵活、贴近市场、专精特新、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优势,加快自主创新,着力发展面向消费市场的产业产品服务。形成个性化发展,大中小企业协调并进的发展格局。(三)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对于促进产业行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具有行业带动作用的重点项目,专项资金予以优先支持。(四)提高产业集中度支持优势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实施联合重组,大力整合中小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培育若干家集研发、设计、生产等于一体的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大型企业。(五)有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加大宣传,强化企业主要负责人推进信息化的领导责任意

26、识,提高认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培育和打造一批示范企业,通过典型示范突破行业应用的难点,最终实现以点带面、点面互动,带动全行业的两化深度融合。支持企业、院校和协会共同开展专业化人才培训。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六)推动重点项目建设,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建设对产业的投资带动作用,进一步推进区域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六、项目实施的必要性(一)现有产能已无法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求作为行业的领先企业,公司已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较高的市场知名度,产品销售形势良好,产销率超过 100%。预计未来几年公司的销售规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随着业务发展,公司现有厂房、设备资源已不能满足不断增

27、长的市场需求。公司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强化管理等手段,不断挖掘产能潜力,但仍难以从根本上缓解产能不足问题。通过本次项目的建设,公司将有效克服产能不足对公司发展的制约,为公司把握市场机遇奠定基础。(二)公司产品结构升级的需要随着制造业智能化、自动化产业升级,公司产品的性能也需要不断优化升级。公司只有以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为驱动,不断研发新产品,提升产品精密化程度,将产品质量水平提升到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准,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契合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的需求,才能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中获得优势,保持公司在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第三章 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一、公司基本信息1、公司名称:xxx集团有限公司2、法

28、定代表人:严xx3、注册资本:1080万元4、统一社会信用代码:xxxxxxxxxxxxx5、登记机关:xxx市场监督管理局6、成立日期:2011-2-67、营业期限:2011-2-6至无固定期限8、注册地址:xx市xx区xx9、经营范围:从事碳材料相关业务(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二、公司简介公司在发展中始终坚持以创新为源动力,不断投入巨资引入先进研发设备,更新思想观念,依托优秀的人才、完善的信息、现代科技技术等优势,不断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力度,以实现公司的永续经营和

29、品牌发展。公司秉承“以人为本、品质为本”的发展理念,倡导“诚信尊重”的企业情怀;坚持“品质营造未来,细节决定成败”为质量方针;以“真诚服务赢得市场,以优质品质谋求发展”的营销思路;以科学发展观纵观全局,争取实现行业领军、技术领先、产品领跑的发展目标。 三、公司竞争优势(一)工艺技术优势公司一直注重技术进步和工艺创新,通过引入国际先进的设备,不断加大自主技术研发和工艺改进力度,形成较强的工艺技术优势。公司根据客户受托产品的品种和特点,制定相应的工艺技术参数,以满足客户需求,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工艺技术。经过多年的技术改造和工艺研发,公司已经建立了丰富完整的产品生产线,配备了行业先进的设备,形成了门类

30、齐全、品种丰富的工艺,可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综合服务。(二)节能环保和清洁生产优势公司围绕清洁生产、绿色环保的生产理念,依托科技创新,注重从产品结构和工艺技术的优化来减少三废排放,实现污染的源头和过程控制,通过引进智能化设备和采用自动化管理系统保障清洁生产,提高三废末端治理水平,保障环境绩效。经过持续加大环保投入,公司已在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方面形成了较为明显的竞争优势。(三)智能生产优势近年来,公司着重打造 “智慧工厂”,通过建立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和自动输送系统,将企业的决策管理层、生产执行层和设备运作层进行有机整合,搭建完整的现代化生产平台,智能系统的建设有利于公司的订单管理和工艺流程的优化,在

31、确保满足客户的各类功能性需求的同时缩短了产品交付期,提高了公司的竞争力,增强了对客户的服务能力。(四)区位优势公司地处产业集聚区,在集中供气、供电、供热、供水以及废水集中处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源配套优势明显。产业集群效应和配套资源优势使公司在市场拓展、技术创新以及环保治理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五)经营管理优势公司拥有一支敬业务实的经营管理团队,主要高级管理人员长期专注于印染行业,对行业具有深刻的洞察和理解,对行业的发展动态有着较为准确的把握,对产品趋势具有良好的市场前瞻能力。公司通过自主培养和外部引进等方式,建立了一支团结进取的核心管理团队,形成了稳定高效的核心管理架构。公司管理团

32、队对公司的品牌建设、营销网络管理、人才管理等均有深入的理解,能够及时根据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对公司战略和业务进行调整,为公司稳健、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四、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项目2020年12月31日2019年12月31日2018年12月31日2017年12月31日资产总额3443.912755.132582.932445.18负债总额1968.541574.831476.401397.66股东权益合计1475.371180.301106.531047.51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项目2020年度2019年度2018年度2017年度营业收入10096.308077.047

33、572.227168.37营业利润1834.971467.981376.231302.83利润总额1684.441347.551263.331195.95净利润1263.33985.40909.60859.06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263.33985.40909.60859.06五、核心人员介绍1、严xx,1974年出生,研究生学历。2002年6月至2006年8月就职于xxx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8月至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销售部副经理。2011年3月至今历任公司监事、销售部副部长、部长;2019年8月至今任公司监事会主席。2、徐xx,中国国籍,1977年出生,本科学历。

34、2018年9月至今历任公司办公室主任,2017年8月至今任公司监事。3、汤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61年出生,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2002年11月至今任xxx总经理。2017年8月至今任公司独立董事。4、秦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58年出生,本科学历,高级经济师职称。1994年6月至2002年6月任xxx有限公司董事长;2002年6月至2011年4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2016年11月至今任xxx有限公司董事、经理;2019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5、王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70年出生,硕士研究生学历。2012年4月至今任xxx有限公司监事。

35、2018年8月至今任公司独立董事。6、姜xx,1957年出生,大专学历。1994年5月至2002年6月就职于xxx有限公司;2002年6月至2011年4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董事。2018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7、韦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59年出生,大专学历,高级工程师职称。2003年2月至2004年7月在xxx股份有限公司兼任技术顾问;2004年8月至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2018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总工程师。8、蔡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71年出生,本科学历,中级会计师职称。2002年6月至2011年4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董

36、事。2003年11月至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财务经理。2017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财务总监。六、经营宗旨根据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依照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以专业经营的方式管理和经营公司资产,为全体股东创造满意的投资回报。七、公司发展规划(一)战略目标与发展规划公司致力于为多产业的多领域客户提供高质量产品、技术服务与整体解决方案,为成为百亿级产业领军企业而努力奋斗。(二)措施及实施效果公司立足于本行业,以先进的技术和高品质的产品满足产品日益提升的质量标准和技术进步要求,为国内外生产商率先提供多种产品,为提升转换率和品质保证以及成本降低持续做出贡献,同时通过与产业

37、链优质客户紧密合作,为公司带来稳定的业务增长和持续的收益。公司通过产品和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以及与产业链企业深度融合,建立创新引领、合作共赢的模式,再造行业新格局。(三)未来规划采取的措施公司始终秉持提供性价比最优的产品和技术服务的理念,充分发挥公司在技术以及膜工艺技术的扎实基础及创新能力,为成为百亿级产业领军企业而努力奋斗。在近期的三至五年,公司聚焦于产业的研发、智能制造和销售,在消费升级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所需的领域积极布局。致力于为多产业的多领域客户提供中高端技术服务与整体解决方案。在未来的五至十年,以蓬勃发展的中国市场为核心,利用中国“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利用独立创新、联合开发、并购和收购

38、等多种方法,掌握国际领先的技术,使得公司真正成为国际领先的创新型企业。第四章 市场分析一、市场前景分析1、有利因素(1)日益紧迫的环保压力促进了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产业的发展面对日益紧迫的环保压力,不仅我国,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推广使用环保节能的能源方式。其中,通过大力发展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并对传统燃油汽车形成替代,成为节能减排的有效方式。但是传统二次电池如(铅酸电池)的使用和废弃都对环境造成较大污染,目前可行的方式主要还是采用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二次电池中的清洁能源方式,有效改善能源结构,减少碳排放量,改善环境,相比传统二次电池有明显优势。(2)政策扶持助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产业长期发

39、展锂离子电池材料作为一种重要的新能源材料,一直以来得到国家科技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大力扶持,被列入国家相关产业发展规划及目录。近年来,政府机构密集出台多项产业扶持政策,尤其大力推动动力电池市场发展,对行业的发展促进作用明显,为我国锂离子电池材料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利于我国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产业在更高的起点上与国际同行竞争。而国际层面,近年来全球主要工业国和地区也陆续出台了大量支持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表明世界各国正加大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扶持力度,为国内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出口市场空间。(3)国内锂离子电池产业持续提升将带动负极材料厂商快速发展根据赛迪智库的数

40、据,以产地作为划分标准,2014年中国锂离子电池产量达到了52.90亿只,全球占比达到了71.2%,连续十年位居全球首位。锂离子电池厂商中,国内厂商积极扩产,比亚迪继2014年底坑梓电池厂竣工后,2015年定增60亿扩产动力电池产能;国轩高科合肥三期工厂2016年8月正式投产;2016年7月亿纬锂能宣布在荆门投资动力锂离子电池项目,总投资25.18亿元;中天科技2017年2月成功募资18亿元投建高性能锂电池系列产品研究及产业化项目。国外厂商在华踊跃投资设厂,2016年9月29日三星SDI汽车动力电池项目签约落户无锡高新区,2016年10月27日LG化学新能源电池项目(一期)在南京举办竣工投产仪

41、式。锂离子电池厂的产业集聚与投产加速,为负极材料厂商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2、不利因素(1)国内锂离子负极材料规范性及技术水平有待提高近年来我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行业快速增长,但总体而言,我国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企业平均起点较低,资金实力较弱,技术水平上与国际高端水平存在差距。虽然近年来受益于下游市场快速增长,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行业增长较快,但行业内多数企业缺乏新产品开发经验,存在重复性产能建设,也存在一些资本方在冲动下盲目投资负极材料行业的现象。因此行业规范性尚待提高,技术水平还需要进一步增强。(2)面临降低成本的压力锂离子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成本构成,其成本下降是新能源汽车大规模推广的

42、前置条件。因此,作为锂离子电池产业链上的一环,负极材料行业有不断降低成本的压力。虽然新能源汽车的大规模推广必然带来负极材料行业规模的大幅增长,但如果企业不能做到规模化生产并通过规范的管理降低成本,可能导致在收入增长的同时出现毛利率下降的情形。二、行业发展概况1、动力电池异军突起动力电池市场又称为锂离子电池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广义的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传统化石燃料作为动力来源,在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与传统汽车相异,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类型。而具体到我国,新能源汽车基本指电动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导入期(2009-2013年)这段时期,新能源汽车刚开始在国内发展。2009年

43、,在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我国提出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推动纯电动汽车、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化。然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量并没有明显的增长。原因是:首先在这一段时期,我国汽车企业在新能源技术上的储备不足,难以提供令消费者满意的产品;其次,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链还处于比较初期的阶段,生产成本难以降低;最后,这一段时间的国家政策推动主要体现在以“十城千辆”政策为代表的一部分示范性城市电动车推广,主要涉及的领域是公交、出租、公务、市政、邮政等领域。对私人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虽然在2010年,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及发改委共同发布了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试点财政补助资金

44、管理暂行办法,对2010-2012年期间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行为进行财政补贴,但受限于新能源汽车在当时普遍存在的技术不成熟、消费者体验较差的情形,效果不明显。201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量仅有1.75万辆,规模极小。快速增长期(2014-2016年)2014年开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突飞猛进。一方面,经过了多年的技术储备,主流车企已具备规模生产新能源汽车的能力,新能源汽车的各项技术指标有了明显提升,消费者使用体验大幅提升。其次,上下游相关产业链也从无到有,以电池容量口径统计计算的细分占比逐渐成熟,各种原材料的生产成本在规模效应之下也有明显降低,进而降低了整车的生产成本。最后,国家政策助推在这

45、一波产业扩张中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在上一轮补贴政策于2012年底到期之后,2013年9月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及发改委等四部委发布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对2014-2015年继续执行补贴政策8。多重因素助力之下,2014年成为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量爆发元年,当年实现新能源汽车产量7.85万辆,同比上年增长348.57%,并在随后两年延续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增长,动力电池市场异军突起。根据高工锂电的统计数据,2014年动力电池在锂离子电池中占比为14.72%,2016年迅速增长到45.08%。出货量方面,动力电池出货量从2014年的4.4GWh增加到2016

46、年的27.5GWh,同比增长约6倍。(1)消费电池为最大应用领域消费电子市场的主要细分应用领域包括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手机市场方面,全球手机产量逐年增长,但增长逐渐放缓,据高工锂电披露,2016年全球手机产量为19.5亿部,仅增长3.17%。手机产量增长放缓的原因在8随后在2015年5月,四部委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将补贴政策予以延续。过去几年里智能手机对功能手机的取代催生了换机潮,但当前智能手机普及率已经很高,消费者的换机动力有所降低。虽然手机产量增长放缓,由于单个手机搭载的电池容量在增大,以容量计算的手机电池规模依然在较快增长。

47、此外,以小米、华为、OPPO、VIVO为代表的国产手机厂商在智能手机领域逐步发力,使得国产手机在手机市场的影响力逐步增强,并进一步给国产锂离子电池厂商带来更多业务机会。笔记本电脑方面,近年来全球笔记本电脑市场产量处于不断降低的态势。2016年全球产量2.88亿台,同步下降1.03%。平板电脑方面,受到大屏手机的冲击,平板电脑的产量亦出现轻微下滑,2016年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2.15亿台,同比下滑4.0%。可穿戴设备以智能手环、智能手表为主。2016年全球可穿戴设备产量达0.93亿套,同比增长23.8%。但由于可穿戴设备体积、功耗相对较小,一般只需要搭载小容量的锂离子电池,因此对消费电池市场的容

48、量贡献有限。总体而言,受到下游需求影响,消费电池占锂离子电池市场的比例有所下降。但从市场规模来看,消费类电池依然是三大终端应用市场中最大的领域,2016年其市场规模接近动力电池与储能电池的总和。2014-2016年,我国消费电池分别出货23.4GWh、26.7GWh、30.4GWh,以电池容量计算的绝对总量依然在增长中。(2)储能电池尚待发力储能电池市场目前尚处于培育阶段。2016年,储能电池市场锂离子电池占比5.08%。相比其他两类电池,储能电池市场规模很小。虽然锂离子电池已经是全球主要的储能系统之一,但其在储能领域面临多种技术竞争,包括机械储能(如抽水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化学储

49、能(如金属/空气电池)、电磁储能(如超导储能、超级电容器)。近几年来,随着锂离子电池产业快速发展,由规模效应与技术革新带来的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价格呈现快速下降趋势,从2012年的2.8元/Wh降低到2016年的1.1元/Wh,其性价比逐步提高。未来随着锂离子电池成本进一步下降,锂离子电池将在储能市场获得更为广泛的应用。2、区域分布广东及周边区域先发优势明显我国锂离子电池生产呈现区域集群的格局,其中泛珠三角区域、泛长三角区域为我国锂离子电池的主要生产区域。京津冀区域也曾作为我国锂离子电池的重要产地之一,此外部分中部省市近年来产量增长较快。泛珠三角区域(广东、广西、江西、福建)作为消费电子产品制造

50、基地,在早年的3C消费品行业发展带动之下,形成了锂离子电池的完备制造体系,始终领先于其他区域。2016年,泛珠三角区域共生产锂离子电池49.40亿只,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为63.00%,占比相比上一年增长1.21%。其中,广东省生产锂离子电池23.64亿只,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为42.65%,是我国最重要的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泛长三角区域(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由于环境承载因素限制,部分产能往其他区域转移。2016年,泛长三角区域锂离子电池产量占比出现轻微下降,2016年长三角区域生产锂离子电池12.94万只,产量有所增长,但其占全国总产量比重为16.50%,相比上年减少3.58%。传统的第三级

51、京津冀区域(北京、天津)近年来占比持续走低。受区域龙头企业三星电子逐步搬迁产能以及产业布局调整等因素影响,京津冀区域2012-2016年间产量分别为6.27、5.49、5.46、4.40、4.07亿只,产量逐年下滑。近年来,因产业转移,部分锂离子电池企业逐步往其他区域转移。除泛珠三角、泛长三角、京津冀区域外的其他区域2012年-2016年间产量从1.4亿只增长到12.0亿只,占全国产量比例从3.36%增长到15.31%。其中湖北、河南、重庆等省市近年产量增长较多。三、行业发展可行性分析1、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行业分析(1)负极材料产量保持快速增长根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调研统计,2016年我国负极

52、材料产量为11.83万吨,同比增长62.5%。预计2017-2018年,我国负极材料产量仍将保持较高增长速度。市场规模方面,虽然负极材料的平均价格随着产业配套成熟、规模效应提升而有所下降,但因为人造石墨和高端天然石墨的占比有所提高,市场规模增长率仍保持较高水平,略低于产量增长率。2016年,我国负极材料市场规模为64.57亿元,同比增长59.43%。(2)石墨类负极材料占据主导地位,人造石墨上升较快人造石墨已成为我国负极材料中最重要的材料。根据高工锂电的统计数据,2016年我国人造石墨产量达8.03万吨,相比2015年增长75.71%,且已连续三年保持40%以上增速。2016年,人造石墨占所有

53、负极材料产量的比例为68%。人造石墨因循环性能、安全性能相对占优,主要应用于动力电池市场。受益于新能源汽车需求带来的动力电池产量增长,预计作为动力电池主要负极材料的人造石墨将保持较高增长速度,是负极材料行业未来主要增长点。天然石墨是我国负极材料中第二大材料,2016年,天然石墨产量达3.2万吨,占所有负极材料的比例为27%。目前天然石墨主要应用于消费电池市场领域。除天然石墨、人造石墨材料外,目前得到产业化应用的主要是中间相碳微球,2016年其产量占负极材料总产量的比例为4.23%。除上述的三种材料外,各种替代材料普遍在研发、小批量阶段,距离大规模产业化均有一定距离。(3)华南、华东区域为主要聚

54、集地负极材料行业的分布与锂离子电池行业的分布有相似,也有不同。相似之处在于,华南、华东区域为负极材料企业的主要聚集地。华南的泛珠三角和华东的泛长三角地区是中国锂离子电池的主要生产基地,负极材料企业在邻近布局,可以降低运输成本、提升产品价格竞争优势、提升客户响应速度及优化售后服务,同时利于掌握电池厂的生产动态。据高工锂电统计,约65%的负极材料生产企业集中于华南和华东两大区域。不同之处在于,部分负极材料厂商也选择在华中地区布局,其中又以湖南、河南为主。其中,湖南为中国天然石墨矿的主要矿藏地,因此湖南的天然石墨企业具有显著的资源优势;而河南地区因地方政府对锂电产业支持较多,配套较为完善,也吸引了部

55、分负极材料厂商在当地扎根。约23%的负极材料生产企业集中在华中地区。2、行业竞争格局(1)产能集中度持续提高根据高工锂电的统计数据,2016年我国前五大负极材料厂商生产负极材料8.14万吨,占总产量的68.81%;前十大负极材料厂商生产负极材料10.77万吨,占总产量的91.05%。可见,在我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生产情况中,已出现明显产能集聚情况。销售方面,负极材料的下游行业锂离子电池厂商已形成高度集聚的格局,一批行业巨头如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比亚迪、天津力神等已经脱颖而出,并保持飞速成长,而中小电池厂商的份额则不断被蚕食。因为负极材料具有较强的质量稳定性、供货及时性要求,电池行业巨头厂商

56、往往倾向于培植2-3家优质供应商,形成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因此,具有技术优势与良好口碑的负极材料厂商纷纷通过与优质客户建立长期供货关系获得发展机会,而技术等各方面存在劣势的小厂商被不断被淘汰,导致负极材料产能不断集中化。生产方面,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生产具有较强的规模效应,具有更大规模、更强管理能力的厂商相比中小生产商具有更强的成本优势。此外,负极材料的生产线投资规模较大,尤其是万吨或以上产能、具有明显规模效应的生产线投资所需金额高昂。中小厂商因无力扩展产能,在竞争中逐步被边缘化,成为市场的被动参与者,话语权日渐衰弱。在生产与销售方面的两重因素共同作用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产业的产能持续集聚,集

57、中度不断提高。3、地域集群正在形成消费电池领域的地域集群已完全形成。2010年左右,数码3C行业的快速发展浪潮下,一大批锂离子电池、材料、设备企业围绕终端消费产品制造商,集聚于深圳、东莞,也形成了国内最大的产业集群。高峰时期,东莞和深圳的数码电池企业超过400家,而围绕于此建立的设备和材料企业更是不计其数。而近年来,围绕动力电池领域,地域集群正在逐步形成。与消费电池不同的是,动力电池的集聚效应从一开始就呈现出巨头主导的趋势。尽管国内动力电池企业数量接近150家,但高工锂电的数据显示,排名前十的动力电池企业占据将近80%左右的动力电池市场份额。无论是政策导向还是市场发展趋势,都在呈现巨头集聚的趋势。预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