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_第1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_第2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_第3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_第4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全册教案全册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一、数与代数1、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情境,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1、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七单元“加与减(三)”。在这些单元的学习中,结合生活情境,学生将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

2、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1、第六单元“购物”。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购物活动,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元、角、分及其相互关系,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结合购物情境进行简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二、空间与图形1、第二单元“观察与测量”。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了解厘米和米的意义,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能估测和使用测量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1、第四

3、单元“有趣的图形”。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初步体会面在体上;通过大量“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并能设计有趣的图案。三、统计与概率第八单元“统计”。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简单的调查活动,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和同伴进行交流。四、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安排了三个大的实践活动,即“我和小树一起长”“小小运动会”“

4、今天我当家”,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在其他具体内容的学习中,安排了动手做,小调查等活动,旨在对某一知识进行实际应用。在从事这些活动中,学生将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全册教学建议:一、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数学学习的兴趣对于数学学习非常重要。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教学时,教师首先应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学生回答得对与错或语文是否完整,老师可

5、以延缓评价,要多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老师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特别注意的是不宜用统一的、程式化的语言来训练学生,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老师要让每个学生首先喜欢上课、喜欢教师,进而喜欢学数学。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老师不要急于求成,对学生过早提出统一的、硬性的要求,而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要求学生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品质。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

6、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例如,在实践活动“小小运动会”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将教材中的内容设计成一个童话故事,在讲故事的进程中自然引入需要讨论的问题;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模拟表演;还可以结合学校的运动会,鼓励学生从中发现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三、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并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老师要鼓励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思考与交流的过程中,老师应提

7、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愿望和习惯,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适当的方式描述自己的想法,学会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四、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设立了“问题银行”等栏目,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即使有的问题当时不能解决,可以放在“问题银行”以后解决。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并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8、 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本班同学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教师还应适时记录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课时安排:一、生活中数5课时二、观察与测量4课时三、加与减(一)10课时我和小树一起长1课时四、有趣的图形8课时整理与复习(一)1课时五、加与减(二)15课时小小运动会1课时六、购物5课时七、加与减(三)6课时今天我当家1课时八、统计3课时整理与复习(二)2课时总复习4课时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一、单元教学目标:1、经历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体验数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2、能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逐

9、步发展数感。3、结合生活实际,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行统计,在此基础上,初步体会基数、序数和位置制等。二、课程标准中相对应的知识技能目标1、能认、读、写100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顺序与位置。2、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3、认识符号、或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语言描述100以内数的大小。三、单元教学建议。本单元把认数范围从20以内扩展到100以内,对数的认识,教科书首先强调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设计了“数铅笔”等活动,帮助学生从中抽象出100以内的数,教科书还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安排了具体的情景中把握数的意义及相

10、对大小关系、理解位置制,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等活动。1、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认数的基础。2、组织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3、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4、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四、单元知识技能的评价建议。本单元知识技能的评价主要围绕以下几个要点:能熟练地数出100以内的数;能认、读、写100以内的数;能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能在具体情景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单元教学时数建议。5课时。第二单元“观察与测量”教材简析单元教学目标:1、发展观察、操作、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2、通过观察实物,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并会进行辨认。3、在实际测量活动中,了解测量丰富多样性,初步

11、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4、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初步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计算和测量。5、初步学会估测和测量物体的长度。课程标准中相对应的知识技能目标:1、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2、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3、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千米、米、厘米的含义,知道分米、毫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4、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单元教学建议: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长度,因此,本单元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线,安排了大量观察物体与测量的活动。在观察物体中,教科书安

12、排了观察汽车、玩具、茶壶等活动,以使学生经历:“观察实物初步感知形成表象。”的过程,从而体会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形成估测的意识,学习测量的技能等。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2、在活动中经历学生对测量单位的理解。3、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与交流。4、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单元建议教学课时数:4课时。第三单元加与减(一)单元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景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感受数的加减法计算与生活的联系。2、探索并掌握10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3、初步经历在具体情景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13、的过程,发展解决具体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课程标准中相对应的知识技能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体会四则运算意义。2、会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的算法的过程。单元教学建议: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100以内的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1、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2、关注课程的人文价值,引导学生关注社会。3、重视直观操作和语言表达的结合。4、尊重学生的差异,逐步提高计算能力。5、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单元知识技能的评价建议:本单元知识技能的评价主要围绕以下几个要点:能正确熟练计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两位数加减整十

14、数,并能运用上述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在评价上述要点时,要结合具体情景和活动,考察学生对加减法的体验。本单元结束时,要求学生每分钟能计算5题左右。单元教学课时:10课时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单元教学目标:1、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2、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并能利用它们进行拼图。3、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并能在钉子板上围出相应的图形。4、欣赏利用图形组成的美丽图案,并能尝试进行设计。课程标准中相对应的知识技能目标:1、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简单图形。2、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圆拼图。单元建议:本单元是在第一册认识四种几何

15、体的基础上,认识一些平面图形,这体现了从空间到平面的设计思维,为此,教科书设计了将简单几何体的底面画下来的活动。1、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2、在实际情景中丰富学生对图形的认识。3、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单元建议教学课时数:8课时。第五单元加与减(二)单元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2、探索并掌握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3、发展估算和提出、解决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课程标准中相对应的知识技能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2、会笔算100以内的加减法。3、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估算,并解释

16、估算的过程。4、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单元教学建议: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100以内的加减法。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开展学习活动。2、重视迁移,引导学生探索与交流。3、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重视算法多样化。4、重视学生的差异,逐步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5、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单元知识技能的评价建议:本单元知识技能的评价主要围绕以下几个要点:掌握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进行正确的计算;能根据问题情景提出简单的问题,能根据要求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在评价上述要点时,能正确计算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本单元结束时,每分

17、要能正确计算3-4题;对于解决问题,要求学生能根据情景提出简单的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单元教学课时:15课时第六单元购物单元教学目标:1、初步形成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2、通过购物等活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3、认识元、角、分及相互关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4、在购物情景中进行有关钱款的简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课程标准中相对应的知识技能目标:在现实情景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单元教学建议:本单元的标题“购物”点明了本单元内容的特点,即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及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设计一系列学生熟悉的购物活动,使他们认识人民币,能解决与人民币有关的一些实

18、际问题。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认识元、角、分的基础。2、创设多种多样的活动。3、进行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单元知识技能的评价建议:本单元知识技能的评价主要围绕以下几点:能辨认人民币,能清点一定数量的人民币;在具体的情景中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在评价上述要点时,要结合学生的操作,交流等活动,考查学生能否正确地认识人民币几不同面额人民币之间的相互关系。单元教学课时:5课时第七单元加与减(三)单元教学目标:1、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掌握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初步形成估算意识。3、发展提出问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课程标准中相对应

19、的知识技能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2、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单元教学建议:本单元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活动探索100以内数的连加法、连减法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计算:通过计算乘船人数等,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学会通过对算式结果的估计,判断计算是否正确,培养估计意识,能独立探索解决加减混运算问题,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需要二步计算的问题,学生们可能会有多种算法,这时,是否选择一种“最好”的方法让学生都来掌握?我们认为应尊重学生的思维习惯,建议让学生充分交流,培养学生关于倾听别人的意见,进行反思和评

20、价。老师的角色是研究者、参与者和合作者。这部分内容是把计算和解决问题结合起来,打破了应用题分类型、套公式的做法,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良好作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发现并尝试解决实际问题。2、在教学中渗透估算意识。3、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单元知识技能评价建议:本单元知识技能的评价主要围绕以下两个要点:能正确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能解决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简单问题。在评价上述要点时,要结合具体情景和活动,考察学生对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方法的掌握程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时,学生可能出现不同的解决方法,教师

21、要积极鼓励。单元教学课时:6课时第八单元统计单元教学目标:1、激发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形成初步的统计意识。2、初步体验数据的获得及整理的过程。3、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课程标准中相对应的知识技能目标:1、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2、通过实例,认识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并完成相应的图表。3、能根据简单的问题,事业适当的方法收集,数据,并将数据记录在统计表中。4、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与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单元教学建议:本单元主要教学目标是通过现实调查,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感受到统计活动的必要;让学生经历收集

22、及整理数据的过程,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通过组织活动,使学生体会到需集体做一件事,要尊重多数人的意见。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这部分内容的重要内容,统计意识就是使学生统计的必要性,经历统计的全过程,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用不同的形式呈现数据,同时会描绘的解释数据,通过这样的过程,对问题作出合理的决策和合理的预测。这部分的重点不能放在如何制作统计图表上,要让学生体会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科学性,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1、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2、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3、引导学生经历统计过程。单元知识技能的评价建议:本单元的知识技能评价主要围绕以下几个要点进行: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体验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过程,根

23、据数据制作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评价时要结合具体问题情景和活动,考察学生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根据数据做出判断和决策的意识。单元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生活中的数教学目标:1.经历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会数,会读100以内的数。2.体会数位,基数,序数的意义。3.初步感受一列数蕴含的规律。教学过程:一复习引新1.数数:按顺序数,数单双数。2.按规律填数:161514()()()8()()()12()()7()()1315()()3.填空2个十是()17里面有()个十和()个一个位上是4,十位上是1,这个数是()二.创设情景1.数一数我们班有多少个同学?男同学有多

24、少人?女同学有多少人?你是怎样数的?2.分组合作:把本组的小棍合在一起,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应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数,数完以后,组织学生互相交流数的方法)在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得出:1.我们在数数的时候,可以一个一个的数,也可以10个10个的数。10个一是十,2个十是20,3个十是30,10个10是100.2.在数比较多的物体的时候,数够10个,就把他们圈起来,这样数比较快。3.完成书上圈一圈,数一数。4.拿出学具盒,按照老师的要求拨数,并和老师的计数器对照。指着计数器说一说:十位上拨4,表示4个十;个位上拨3,表示3个一。三。练习巩固1.在下面各数的后面,连续数出五个数来。二十三五十六七

25、十七八十五九十五2.填空:个位是1,十位是4,这个数是().10个十是().2个十和4个一是()93里面有()个十和()个一。3.看谁数的快.让学生认真观察图形特点,自由选择数的方法,然后再互相交流怎样数得快。本题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逐步发展数感,同时也帮助学生建立数的图形表象。4.接力赛可通过全班或小组学习完成,重点是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注重发现数的规律。本题只要求口答,不要求学生写数。四作业10+418-1018-810+715-519-1019-910+611-1010+1教学札记:第二课时数豆子教学目标:1.会写100以内的数,进一步体会数位,基数,序数

26、的意义。2.能对100以内的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教学过程:一复习引新1.在下面各数的后面,连续数出五个数来。二十七五十九七十八八十六九十五2填空454749()()()()()()556065908070()()()5个十和7个一是()9个十是()68的个位是(),十位是().二情景设置1.每人从篮子里抓一把豆子,自己估计以下有多少粒?数出10粒豆子,通过比较,再估计一下你手里有多少粒豆子?说一说你的想法?数一数,验证一下.在计数器上拨出这个数,说一说:()个位上,表示()个一;()在十位上,表示()个十。把这个数写出来。2.说一说在计数器上拨出22,提问:这两个2的意义一样吗?3.写一

27、写,写出计数器上表示的数。每写完一个数让学生说一说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多少,使学生明确十位上的几表示几个十,个位上没有,就用0占位,要防止漏写0.从右边起第三位是百位。三练习巩固1摆一摆通过摆小棍,进一步认识100以内的数。2.看图填空3.写数4小熊写门牌号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发现规律,按数的顺序填数,进一步体会序数的意义。5.做一做:抓一把小棒,先估计有多少根,再数一数.教学札记:第三课时动物餐厅教学目标:1.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2.初步感受一列数蕴含的规律.教学过程:一复习引新在()里填上18或18或=38()3578()6859()5957()5690()8089()98二创设情

28、景1.小小养殖场里养了鸭子42只,鹅34只,鸡85只,谁多谁少?说一说多得多和多一些的区别?说一说少得多和少一些的区别?请你用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来描述养殖场中各种动物之间的关系.2.想一想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含义三练习巩固1.第一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几种交流。2.第二题与第三题引导学生看清题意,认真思考后,再选择答案,如果出现两种答案,只要理由正确,就可以肯定。3.数学游戏:猜数教学札记:第五课时练习一教学目标:1.会读,会写,会数100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在此基础上,初步体会基数,序数是位置制等。2.能运

29、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逐步发展数感。教学过程:1.第一题:填一填在具体情景中练习数的组成和写法。2.第二题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最多,最少的概念。学生除了可以直接比较出两个数的大小,还可以用多一些,少一些来叙述.3.第三题引导学生有根据地选择,可以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第2小题选择85或87都可以。4.我拨你写5.拨一拨,比一比通过操作活动,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大小的比较。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将比较的结果同计数器上的演示相对应.6.用258三张卡片组成两位数,最大的数是多少?最小的数是多少?第一课时观察与测量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物,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2.会辨认简单

30、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空间观念。教学过程:一.设置情景1.实际观察汽车模型,学生分别站在汽车的侧面和后面两个不同的方向观察,然后分别把汽车的后面和侧面对着大家,让学生说一说这是谁看到的。总结: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2.使每一个学生站在汽车的前面和侧面两个不同的方向观察,说一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并与同伴进行交流。3.看书上的图,然后说一说。二.练习巩固1.练一练1,2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图意,然后独立完成,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用实物玩具代替,让他们对实物进行观察后,再完成题目。教学时,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实际观察,即使是对于可以直接看图完成题目的学生,也要鼓

31、励他们再实际看一看,验证头脑中形成的表象。2.练一练3学生观察的角度多了,更要注意实物观察的重要性。第1)小题可以组织每3人一组进行观察,然后再回答问题。第2)小题,可以拿实物让学生进行观察,亲身体验一下,然后回答书中问题。第二课时桌子有多长教学目标:1.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2.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3.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教学过程:一。估一估1.估计一下讲台,课桌各有多长。2.学生实际测量。3.讨论交流.为什么他们说的数不一样?该怎么办呢?4.小结: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得到的数不同,因此我们要统一测量单位.二。认识厘

32、米我们可以用尺子来量,我们尺子上的每一个刻度的长度就是一厘米。厘米可以用cm表示。1.先估计1厘米有多长。2.在尺子上找出1厘米的长度。3.用食指和拇指比划一下,建立1厘米的表象。4.找一找自己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是1厘米。三。量一量:铅笔有多长。开展小组合作合作学习,让他们量一量,互相验证测量结果,在操作的过程中交流测量的方法。总结:把一端对准0刻度,根据另一端与尺子上重合的位置,读出数值。四。练一练1.让学生先估计自己的书,铅笔和食指有多长,再量一量,填一填。当学生测量的不是整厘米数的时候,教师应指导学生怎样按整厘米数读出数值。2.让学生仔细观察图意,独立完成题目。3.可以让学生先独立完成,

33、然后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对于小熊没有量对的题目,让学生说一说怎样量才是正确的.第三课时我又长高了教学目标:1.认识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能估计较长物体的长度。2.掌握米和厘米间的关系,能恰当选择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3.认识米尺,会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教学过程:昨天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可是当我们要想测量自己有多高时,用厘米就不合适了,这就需要另一个长度单位:米一。设置情景1.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1米大约有多长。2在自己的身体上找出1米的长度。3米和厘米的关系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1米有多少厘米呢?先让学生估一估,然后在米尺上找一找,说一说。4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是1米。二试一试让

34、学生独立完成,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让学生说一说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米或2米,让他们了解一些常见物体的大致长度或高度。三练一练1应充分利用教室里的实物,让学生先估一估,再动手量一量。2、3让学生独立完成。4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组织学生交流。总结:左手压住尺子,从0刻度开始画,到刻度3停止,再两端各点一个点,这条线段的长度就是3厘米。第四课时估一估,量一量教学目标:1能选用适当的单位表示长度。2能估计身边物体的长度,会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教学过程:一试一试让学生先估测,再量一量,最后填出具体的数值。二练一练1学生先估计自己的身高、步长、两指间的距离各是多少,然后同桌互相量一

35、量。总结:当我们没有带尺子时,测量不太长的物体,可以用揸来量,测量比较长的物体可以用步距来量。2让学生先仔细观察图意,然后独立完成,交流自己的想法。3让学生先理解题意,再算一算,最后交流自己的想法。4写出这三人的名字,先估计他们的身高,再量一量,填一填。5在小组内进行。先估计,同学间再互相量,最后交流是怎样测量的。6先让学生估计一下,再实际做一做。把自己估计的数据与实际测量的数据记录下来,做一个比较。教学内容:加与减-小兔请客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2能正确地进行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重点:通过小兔请客的童话故事,创

36、设加减法的具体情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难点:通过操作交流,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出示小兔请客的挂图,学生观察。师:说说图上画的什么?(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说说图意,使大家融入到童话故事的情境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提出问题,解决问题1师:同学们看图,听了小朋友的介绍,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在小组里说一说,然后交流归纳:a一共有多少个果子b草地上还剩下多少个果子2师: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我们可以用小棒代替果子来摆一摆(1)引导学生摆小棒每捆小棒是10根,想一想怎么摆能表示出一共有多少个果子?在小组内说一说怎样列式,得数是多少?(教师应该及时参与小组

37、操作活动,了解学生的想法,并及时给予指导)(2)全班交流:说说你是怎么摆的,怎样列算式,可以让学生到前面演示一下师板书,并介绍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20+30=50(个)加数加数和50-10=40(个)被减数减数差二、练一练1先让学生说一说两幅图的意思,再列式算出得数。2、计算,直接写出得数。3谁先到家教学内容:加与减-采松果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的意义。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退位、不进位)的计算。3、体会加法的交换律。4、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算式的过程,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退位、不进位)的计算。教学

38、过程:一创设情境,解决问题1讨论(出示采松果的图片)师:小朋友,你从图中看出了什么?(让学生说说图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看了两只小松鼠采松果,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这些问题,你能设法解决吗?通过讨论,学生可能提出以下两个问题:(1)两只小松鼠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2)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多少个松果?提出问题后,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尝试解决提出的问题,并列出算式。25+4242-25探索计算方法师:怎样计算25+4,25-4呢?请大家先用小棒摆一摆,再和小组的其他同学交流一下算法。二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1出示书中第23页1、2题的图片,学生观察师:仔细观察图片,你能看懂图中让我们解决一个什么

39、问题吗?有22只小熊,小猴比小熊多6只,小猴有多少只?师:你能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吗?生试一试,列式计算。2想一想,填一填42+3=4562+5=7+40=3+42=5+62=40+7=你能象上面那样写出一组算式吗?+=+=师:观察这三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教学内容:青蛙吃害虫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得意义。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3、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学会与同伴合作交流。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拨计数器,探索计算方法,在组内交流怎样计算,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教学过程:一利用情境,激发兴趣出示青蛙吃害虫的图片,引导生观察。师:小朋友,

40、这幅图片讲了什么事?你能给同学们说一说吗?(图上画的是:两只青蛙在比赛吃害虫,为庄稼除害。)教师利用主题图,渗透环保和爱护环境的教育:小青蛙是除害虫和保护庄稼的能手,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它们?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引导学生说出:我们应该保护青蛙,因为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们吃害虫,保护庄稼。因此,保护青蛙,就是爱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1看图,提出问题师:看图后,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请你在小组内把问题说给同学听,并和其他小朋友一起设法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可能提出以下两个问题: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吃了多少只害虫?列出算式:56+30=56-30

41、=探索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拨计数器,探索计算方法,在组内交流怎样计算:先在计数器上拨出56,想一想,要加上30,应该怎么拨?(让学生理解30中的3在十位上,表示3个十,所以要在十位上拨3粒珠子。)三解决问题1出示图片,让学生想一想师:从图中你知道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吗?(学生自己试着做一做)20+10=32(条)2跳下去多少只青蛙?学生可能列出不同的算式,只要能说出理由,教师都要给予肯定。3还缺多少把椅子?学生根据图意独立完成,再交流思考过程。作业实践活动:找一找生活中的的计算问题,和同学一起解决或者自己独立解决。然后,在班级里或相里互相交流。板书设计:20+30=50(个)加数加数和50-

42、10=40(个)被减数减数差(1)两只小松鼠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25+4(2)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多少个松果?25-4教学内容:练习二教学目标:1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理解掌握整十数相加减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2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解题思路。3进一步培养计算能力。重点难点:巩固前面所学的3个计算内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过程:1对本单元学习过的内容做一个简单的回顾。请同学们说一说在这个单元里你学习了什么?在小兔请客一节里学习了算式30+20=50和50-10=40,还知道了加减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在采松果一节里,我们能看图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43、时,我们用到了算式25+4=29和25-4=21。在青蛙吃害虫一节里,我们会用计算器演示计算过程,在计算56+30=?和56-30=?时,我们知道十位和十位相加减,个位和个位相加减。2作练习。第1题,直接写出得数。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可增加一些类似的题目进行练习。第2题,北京的温差:15-5=10()上海的温差:18-10=8()教学时可查询本地当天天气预报,计算本地区温差。第3题,20+380-4040+30=50+206+326+23教学时应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思考方式比较大小。如3223,6+326+23,也可以算出结果进行比较。教学内容:练习二教学目标:1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理解

44、掌握整十数相加减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2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解题思路。3进一步培养计算能力。重点难点:巩固前面所学的3个计算内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过程:1简单复习整理出示题目:40+2058-468-406+32100-3029+4079-85+35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教师指名说说几种典型题的计算方法。2做练习第4题。首先请学生理解题意:有5种玩具,标有不同的价钱,购买其中的一件或几件需要多少钱。(1)学生自己选择2种玩具,计算加法。(2)50元可以买到哪两种玩具,答案不唯一,只要两数相加小于50即可。如42+

45、7;4+20;7+4。第5题,用连线的方式答题,其中40+20没有信箱可投,是多余信息。第6题,首先要理解题意:唱歌的有27人,跳舞的有10人,弹琴的有2人。(1)唱歌的比跳舞的多17人。如果算式写成10+17=27(人)也是对的,只要明确结果是17人即可。(2)唱歌的和弹琴的一共有29人。27+2=29(人)(3)还可能提出的问题很多的,如唱歌的比弹琴的多几人?唱歌和跳舞的一共多少人?。只要合理即可。第7题,参照男生20人,女生23人,根据学生对画面的理解自由提问。3全课小结师: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哪些收获?教学内容:拔萝卜教学目标:1了解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习兴趣。2、会用竖式

46、计算百以内的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体会数位对齐的合理性。3进一步培养计算能力。重点难点:通过拔萝卜的有趣情境,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竖式的书写格式及计算方法。教学过程:1理解情景:小白兔和小黑兔正在拔萝卜,小白兔说:我拔了3个萝卜,小黑兔说:我拔了23个萝卜。2提出问题: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建议先请学生独立思考,然后组织小组讨论,交流计算方法。教学时应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想出算法,解决问题。对于学生的每一种算法,只要合理,都要给予肯定。教学时不要强求学生必须用哪一种算法解决问题。3用竖式计算。教材中给出了四种方法。虽然解决每个问题不限定用哪一种方法,

47、但竖式计算在这里是新知识,要求必须掌握。板书竖式:36+23请同学们计算结果。说一说在竖式计算中应注意什么?在竖式计算中要数位对齐。4启发学生思考新的问题。师: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可能提到:小白兔比小黑兔少拔多少个萝卜?小黑兔比小白兔多拔多少个萝卜?小白兔再拔几个萝卜才和小黑兔一样多。根据这些问题学生可以列出算式:36-23=如何计算上式的结果,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交流各自的计算方法。学生可能的算法如下:(1)36-23=13(2)30-20=106-3=310+3=13(3)36-20=1616-3=13(4)36-2313在这里应强调数位对齐。第一,学生解决这个问题用哪种方法都可以,

48、竖式只是算法之一;第二,竖式在这里是新知识,要求必须掌握;第三,如果学生答对小黑兔比小白兔多拔13个萝卜,而列式是:23+13=36(个)也是对的。教学内容:拔萝卜教学目标:1了解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习兴趣。2会用竖式计算百以内的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体会数位对齐的合理性。3进一步培养计算能力。重点难点: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竖式的书写格式及计算方法教学过程:做练习。第1题,目的是巩固竖式加减法计算。教师可以再增加一些类似的题目让学生练习。第2题。学生可以口算直接写出得数,对于口算有困难的学生也可以用竖式计算。第3题。情景是两个小动物在数钢琴键,一个说黑键有3

49、6个,另一个说白键有52个(注:这是真实数据)。列式:36+52=88(个)口算有困难的学生可以用竖式算。第4题。图中树上的算式有错误,请小朋友们当森林医生,把错误的算式改正过来。最好请学生具体指出错误所在。如:4+53没有数位对齐。93第5题。(1)中国比美国多33枚。54-21=33(枚)或21+33=54(枚)(2)俄罗斯比中国少40枚。54-14=40(枚)作业实践活动:争当小医生:将学生作业中错题收集起来,在教室中摆出,开展小医生诊断错题的活动。板书设计;拔萝卜一共有多少个萝卜?36+23(1)30+20=50(2)36+20=566+3=956+3=5950+9=59(3)36+2

50、359教学内容:练习三教学目标:本练习是对加减法(一)内容的巩固练习,主要内容包括:1、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2、百以内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教学过程:一请学生对本单元所学习的内容作一个简单的回顾:在小兔请客一节里学习了算式30+20=50和50-10=40,还知道了加减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在采松果一节里,我们能看图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时,我们用到了算式25+4=29和25-4=21。在青蛙吃害虫一节里,我们会用计算器演示计算过程,在计算56+30=?和56-30=?时,我们知道十位和十位相加减,个位和个位相加减。在拔萝卜一节里,学了用竖式计算百以内加减法,竖式计算时数位要对齐。这一单元我们学得很有趣,小兔、松鼠、青蛙成了我们的好朋友。二、做练习第1题,直接写出得数,对于口算有困难的同学可以用竖式算。第2题,提醒学生注意数位对齐,教师可以再多出一些类似的练习。第3题,(1)从家到学校,再到少年宫:42+35=77(m)(2)从家到学校比从家到少年宫少走12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