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07年高考化学(广东卷)考试分析报告2007年是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后进行高考的第一年,也是广东省高考化学科自主命题的第三年。2007年广东省高考化学试卷体现了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科考试大纲以及广东省考试院相对应的考试补充说明等文件的要求,立足于能力考查,同时注重综合考查考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生产生活问题的能力,较好地反映了高中化学新课程的理念,较好地体现了化学学科的特点。该份试卷从命题思路到试题设计,都体现了高考选拔性的要求以及有利于推进中学化学新课程逐步深入的需要。现对2007年广东省高考化学试卷和考生答题情
2、况分析报告如下:(一)试卷设计1.题型结构2007年广东省高考化学试卷继续沿用了前几年的大致题型结构,即选择题、实验题、无机题、有机题四大题型,其中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分单项选择和不定项选择,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依次分为实验题、无机题、有机题等。与前几年相比,2007年试卷的试卷题型结构主要变化之处是:(1)相对弱化化学计算能力的要求,取消了计算类型的大题,将化学计算的考查内容分散到其它题型中去;(2)题目分为必做题与选做题两大类,分别就“有机化学基础”和“物质结构与性质”两个选修模块设置的选做题, 两题的内容、难度、能力要求、设问方式等方面都对称设置;(3)实验题、无机题、选择题等题型中都突出
3、了对新课程所要求的“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近三年的高考化学试卷题型及赋分值对比见下表:近三年化学试卷题型及赋分值对比题型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全卷合计单选题不定项选择题合计实验题无机题有机题计算题选做题年份题数分值题数分值题数分值题数分值题数分值题数分值题数分值题数分值题数分值20059271040196722422121822027150200692710401967224221218220271502007103010402070229332191(2)1028150各题型分值及比重题型选择题实验题无机题有机题选做题合计分值70分29分32分9分10分150分比重46.7%19.3%21.3%6
4、%6.7%100%从以上两表可见:2007年试卷中选择题的比例接近全卷分值的一半,与2005、2006年基本相同;将有机题(必做)的比例适当减少,而在选做题中专门设置了一道有机化学模块的题目,这样对选修不同高中化学课程模块的考生相对公平。2.考点分布2007年广东省高考化学试卷的必做题考点分布大致如下表:2007年广东省高考化学试卷考点分布内容分类学科特点研究方法基本概念与理论常见无机物及应用常见有机物及应用化学实验基础试题序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从上表可以看出,试卷中的考点安排有两个主要特点:(1)考点范围比较广泛,占考试
5、大纲规定内容的比例大致超过90%。(2)抓化学核心内容,选点典型,不偏不怪,弱化了对化学知识的广度要求。例如: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与最基本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等化学学科基本特点与方法;物质微观(常见微粒、化学键等)结构的表示及其含义,化学反应原理(基本反应类型、反应速率与限度),反应过程的表示(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反应式等)及其能量变化,常见分散系,质量守恒定律等化学基本概念与理论;al、fe、cu等单质,铵盐、钙盐、硫的化合物、苯的衍生物等最常见无机物、有机物类别的元素化合物知识;酸度测定、结晶分离等基本实验操作,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条件控制等化学实验基础内容。(二)试题特点从2
6、007年广东省新课程高考化学试题题目来分析,该试卷从适应高考选拔性以及有利于推进中学化学新课程逐步深入的角度出发,首先,试卷的命制保持相对稳定,既延续了近年来高考的指导思想,也体现了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新要求;其次,试题设计力求将新课程理念与化学学科特色相结合,立足基础,以能力立意,加强对考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维度目标和化学科学素养的全面考查,特别是在“科学探究能力”考查上作了很有价值的尝试。试卷中题目的命制主要体现出以下几方面的优点:1该卷的试题编制具有情境性、生活性,情境设计选材新颖,素材广泛,能很好地体现化学学科的特点,同时体现化学科学与stse(科学
7、、技术、社会、环境)的联系。例如,试卷中的第1、4、5、6、9、11、19、20、21、24、25、26、27等题,将化学与医药、能源、资源、新材料、工业生产、环境问题等学科、领域相结合作背景。因此,大部分试题的情境设置新,不是从简化、抽象的化学学科问题简单设问,而是从实际情境中进行设问,对于广大考生具有很好的公平性。2试卷中突出考查的能力性,主要体现为考查考生的探究能力、信息获取与应用能力、思维能力。具体表现为试题紧扣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着重考查了考生对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信息获取及分析处理和应用能力、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理解和灵活应用能力的掌握水平。能力考查类型的试题特点主要表现为:(1
8、)以化学实验为主题的试题比例较大,不仅有单独的实验题型,在选择题、无机题等题型的第2、8、10、18、24、25、26等题目中也都涉及一定量的化学实验内容,强调了化学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2)在各道大题以及部分选择题的设计中,以实际化学问题解决作思路设问,在问题解决中考查考生的知识灵活应用能力;(3)在21、22、23、24、25、26、27等题中,分别部分体现或比较完整地考查了考生对科学探究的方法与一般过程的掌握情况,例如,第23题是从较完整的探究过程进行问题设计,包含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验过程、得出结论几个环节,其它几题则是各自考查了对实验目的的理解、定性与定量的实验方法、实验操
9、作、实验问题分析等内容。3试题对化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体现了基础性、典型性:(1)试卷考核的知识点覆盖了考试大纲规定的考试范围90%以上,并将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的程度,由低到高分为了解、识记、理解(掌握)、综合应用等不同层次;(2)重点考查了化学学科的主要知识点,如化学反应原理、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等都是中学化学教学的核心内容。4试题的难度设计具有层次性。综合类型的题目从易到难分层次设问,得分点设置适应不同水平考生,让不同层次考生都能获得相应的分数。这样,整套试卷设问难度和能力要求既呈现了梯度,同时也注重了全卷的综合难度分布,各能力种类和能力层次的试题在全卷进行了合理的布局,保证试题具有
10、较好的区分度,以有效区分不同能力层次的考生,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例如,第21题第一、二小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知识进行初步加工、再现和辨认能力,第三小问考查学生根据图表获取信息并与已有知识进行整合的能力,第四、五小问考查学生将问题分解,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分析、综合,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5试卷中题目设置也注意了开放性、探究性、综合性。例如第14、22、28等题,在考查考生的化学实验与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方面,编制了一定开放性的设问,在实验条件、实验方法、问题解决过程及结果表达上,都体现了开放性,意在考查考生提出假设、设计方案、应用科学方法加以验证、得出结论等能力,体现化学课程改革强调探究的新理念;
11、同时,将化学实验的考查与其它化学知识、方法等有机结合,实现学科内知识的综合考查,注重从微观到宏观、从定性到定量、从单一到综合等方面体现化学学科特点。6试卷的排版布局注意了生动活泼性。试卷中图文并茂,各题型分布及所占比重、试题的难易度顺序等因素安排也较合理。7试卷的参考答案和评分说明设置科学、合理,同时加强了科学的评价方法在试题赋分、参考答案及评分方案方面的应用,确保试题的有效性和评卷的科学性、规范性。(三)试卷评估指标2007年广东省继续使用计算机辅助评卷,通过对6万多份考生的答卷完全统计,与2006年相比较得出如下表的基本数据。20062007年广东高考化学试卷基本统计数据比较第一部分 选择
12、题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全 卷年 份2006年2007年2006年2007年2006年2007年试题数1920882728平均分42.8453.5836.6336.4179.4789.99标准差9.399.689.8610.9417.3919.16难 度0.640.760.440.460.530.60区分度0.310.300.910.94信 度1.021.030.760.740.800.8332 与2006年相比较,考生对2007年卷作答得分情况主要有以下特点:(1)在第一部分(选择题)中得分有所增加,而在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中的得分与去年差别不大;(2)考生在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中的得分分布比较
13、均匀,没有考生普遍感觉某题偏难而空出未答,或绝大部分考生在某题上得分十分高而导致题目区分度差的情况;(3)不少考生感觉试题简单易答,但因为试卷中题目特别是第二部分(非选择题)设问由浅入深,难度逐渐加大,因此,在抽样过程中发现许多考生作答不规范、不细致、不全面,存在较多的科学性错误,考生难以得到高分,没有考生的成绩分布在140-150分这个分数段。 在对部分中学化学教师和高校化学专业教师调查时,大家认为该份试卷公平性很好、素材选择新颖并有化学学科特色、教学导向性好,能很好地体现出化学新课程的特点与要求,试题命制质量较高。(四)考生作答情况1逐题分析第一部分 选择题(第120题):第1题平均分2.
14、94,难度较小(0.98),区分度良好(0.23)。本题答案为b,题目以铋元素为例,考查考生对原子结构、同位素、元素符号的表示等基础知识的记忆、再现、简单理解,绝大部分考生能答对。第2题平均分2.58,难度较小(0.86),区分度良好(0.27)。本题答案为b,考查了考生对溶液酸碱度的测定操作掌握情况,属于实验基本技能题,题目难度不大,大部分考生能正确解答。第3题平均分2.70,难度较小(0.90),区分度很好(0.46)。本题答案为a,题目主要考查了考生对“物质的量”的理解与初步运用,属于简单化学计算,大部分考生能正确解答。第4题平均分2.88,难度较小(0.96),区分度良好(0.27)。
15、本题答案为d,题目以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为情境,考查考生对“化学变化”概念的理解以及常见化学反应的原理记忆程度,要求水平属于记忆、初步理解层次,绝大部分考生能正确解答。第5题平均分2.77,难度较小(0.92),区分度良好(0.28)。本题答案为c,题目以氯气管道泄漏检查方法为情境,考查了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基本反应类型以及氯气的性质等化学基础知识,大部分考生能正确解答。第6题平均分2.34,难度较小(0.78),区分度一般(0.10)。本题答案为a,着眼非金属族碳族,选其典型元素si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从物质的用途、性质、反应类型来体现化学与生产、生活结合紧密的特点。该题难度偏易,一般
16、考生都能正确解答。第7题平均分2.30,难度较小(0.76),区分度良好(0.32)。本题答案为d,题目选择了典型的有机物,如烷烃、油脂、纤维素、石油、蛋白质等常见有机物,分别考查了各不同类型有机物的分解产物、结构特点、组成等主要知识点。该题难度中等偏易,有较好的区分度。第8题平均分1.05,难度中等偏难(0.35),区分度良好(0.22)。本题答案为d,从实验“绿色化”的角度,考查“萃取”实验基本操作、实验发生与停止的控制技巧、实验废弃物的处理几个方面的内容。该题难度中等,有较好的区分度,有不少考生(约35%)因对溴水的取用、配制不清楚而错选了c选项。第9题平均分2.21,难度较小(0.74
17、),区分度很好(0.48)。本题答案为c,试题以新型电池的反应原理为背景,考查考生对电池的电极判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能力。该题难度偏易,有较好的区分度。第10题平均分2.64,难度较小(0.88),区分度良好(0.29)。本题答案为c,主要考查考生对中学化学典型实验的基本操作、实验技能方面的内容掌握情况。该题难度偏易,大部分考生能正确解答。第11题平均分3.32,难度较小(0.83),区分度很好(0.47)。本题答案为a,考查了化学用语“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题目内容常见,大部分考生能正确解答。 第12题平均分3.56,难度较小(0.89),区分度一般(0.12)。本题答案为bd,以铜单质为考点
18、,考查常见金属的一般防锈方法,知识水平上既有初中所学内容,又和高中的原电池原理结合。该题难度偏易,大部分考生能正确解答。第13题平均分3.54,难度较小(0.89),区分度良好(0.28)。本题答案为ad,考查内容为物质的组成表示方法及其含义,题目内容常见,要求水平不高,大部分考生能正确解答。第14题平均分3.35,难度较小(0.84),区分度良好(0.33)。本题答案为b,主要考查考生对图表、文字信息的获取与分析应用能力。题目中设置了一定的迷惑性,如图表中曲线不是表示溶解度变化,题干中的溶液混合过程中总体积不变,这些信息都会对考生作答造成一定障碍。该题难度偏易,有较好的区分度。第15题平均分
19、2.44,难度中等(0.61),区分度很好(0.53)。本题答案为ad,主要是从半定量的角度考查考生对弱电解质电离情况的分析能力。该题难度设置不低,但考查内容与类型常见,大半考生能正确解答。第16题平均分2.51,难度中等(0.63),区分度较好(0.39)。本题答案为d,试题利用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焓变)的变化,考查学生对热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的条件、物质稳定性的理解水平。该题有较好的区分度,有大约35%的考生错选了a或b选项。第17题平均分3.15,难度较小(0.79),区分度很好(0.45)。本题答案为b,考查知识点是元素周期律,要求水平是理解与分析综合水平,重点是思维能力考查。由于是属
20、于典型考核内容,题目设问方式常见,因此该题难度不大,有很好的区分度。第18题平均分2.70,难度中等(0.68),区分度良好(0.40)。本题答案为bc,题目以表格的形式,要求考生将实验目的与相应的实验内容相配对,考查角度是实验设计能力,考查水平属于应用能力层次,因此题目难度中等,区分度较好。第19题平均分2.46,难度中等(0.62),区分度良好(0.35)。本题答案为bd,考查了比较多的化学基本概念,如按物质构成微粒方式的分类(酸碱盐)、电解质的分类、能源的分类,以及金属的常用制备方法,涉及知识范围较广,该题有一定的难度和较好的区分度。第20题平均分2.14,难度中等(0.54),区分度良
21、好(0.33)。本题答案为cd,以新型电池的制备为背景,考查了电极的判断、电极反应、电极方程式、电子转移数量等知识,因此该题难度不大,有较好的区分度。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第2029题):第21题为实验题,共10分,考生平均分5.38分,难度中等(0.54)。该题是以工业上制备氯化铵的流程和有关物质溶解度曲线为背景的实验题,具有较强的基础性与综合性。考查考生对质量守恒定律含义的理解、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能力;考查考生对实验室常用仪器主要用途的了解;考查考生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如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试管中固体加热、重结晶等)的掌握;考查考生对常见物质进行检验和提纯的能力;考查考生应用基础知
22、识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对图表的观察、分析能力。从考生做答抽样统计情况来看,考生除在第(1)问得分相对较多外,其它几问都丢分普遍。考生典型错误见下表:小问考查角度常 见 错 误简单计算考生计算粗心,结果错误较多,如末位数算错(11.6,11.9等)实验仪器选择多答“铁架台”、“泥三角”、“石棉网”、“瓷坩埚”等次要、多余或错误的仪器。图表分析丢分很多。考生图表分析能力弱,所写温度上下限不明确或不完整,如“40 0c以下、3040 0c”等,还有写“200c、500c”等完全错误的答案。验纯方法及操作题目要求写方法和操作,很多考生审题不清,只答操作,忽略方法;对“操作”一词理解有误,写成了现
23、象,结果回答文字多却不得分;用了“焰色反应、燃烧氯化铵”等错误的方法。物质提纯方法题意理解不清,题目要求答“方法”而大多数同学填了具体的步骤,但步骤又往往不完整(缺过滤、洗涤、干燥等)。第22题 为实验题,共8分,考生平均分3.24分,难度中等偏难(0.41)。该题考查了学生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如浓度、温度及其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学生对图表的观察、分析以及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合理结论的能力,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整理、归纳等方面的思维能力。根据考生做答抽样统计,考生在第(4)问的结论表述上失分最严重。考生典型错误见下表:小问考查角度常 见 错 误实验目的(叙述)表述不规范或不通顺,如“反
24、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写成“浓度对时间的影响”。(2)计算 缺单位或单位错; 有效数字的表达有误。计算对图表理解不透彻,选择有误。得出结论(叙述)分析停留在表面,没把握准反应物浓度“乘积”与反应速率成“正比”两个关键词语,缺乏模型抽象化、定量化意识。第23题为实验探究题,共11分,考生平均分2.83分,难度偏大(0.26)。该题具有综合性强、难度较大、开放适度等特点,既体现了新课标倡导的“科学探究”理念,又注重对考生化学科学素养的全面考查,比较全面地考查了考生思维的严密性、精确性、科学性、整体性和创造性等。要求考生有较高的知识内容层次、逻辑思维能力、对实验方法的灵活应用和文字表达能力。题目
25、中利用铁、铝、铜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设问,考查考生对物质的分离、检验的实验技能和对实验室常用仪器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的了解,以及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和对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的一种重要方法的了解;考查考生提出假设与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考查考生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分析综合的方法,以及运用正确的化学术语与文字等表达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做出合理解释的能力;考查考生设计方案时的绿色环保思想;同时也考查了考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状况。从考生做答抽样统计来分析,考生在第(3)问,即实验过程设计的作答上失分十分严重。尽管新课程实施中最强调“探究能力”的培养,实验
26、设计能力作为探究能力的一部分,看来还是考生掌握的异常薄弱环节。考生典型错误见下表:小问考查角度常 见 错 误(1)提出假设对“提出假设”的方法理解不透彻,假设太随意而未注意其提出依据,有的甚至写了“钠”。实验思路设计审题不细,未注意题中已明确要求验证“铁、铜的存在”,作答时还又讨论假设(1)、假设(2)两种情况,或只根据一种情况作答;忽略了题目中对仪器、药品的限制。铁铜检验考生长篇大论,得“势”不得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掌握不扎实;现象描述不全面;实验步骤设计混乱,铁与铜的检验顺序安排不明确;铁的检验容易漏掉先将fe2+氧化为fe3+再检验的步骤;注意了物质的“检验”,却未注意需要先“分离”以消
27、除干扰;反应过程中的反应物“量”的概念不够,没注意到适量、过量问题。第24题为无机题,共10分,考生平均分3.52分,难度稍大(0.35)。该题利用高中学生不太熟悉的利用钛白副产物硫酸亚铁制备高纯二氧化锰的流程为载体,通过考查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看图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了全方位的考查,是一道综合性考查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创新型的题目,素材、问题新颖。本题对中学的教与学具有很强的导向性作用,引导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不能死记硬背书本知识,应注意培养分析图表、数据,解决问题的推理思维能力。对该题的作答,学生对无机化工的术语不熟悉是答题的一个障碍,如“酸浸”、 “浸出
28、液”这些工序学生应该是非常陌生的;“加入mns的目的”也较为陌生。这些化工术语的出现需要学生在读题过程中有一个思维的、心理的适应过程。根据考生做答抽样统计分析,考生在题中的几个小问上失分较均衡,主要体现为答案不完整。考生出现的典型错误见下表:小问考查角度常 见 错 误化学方程式将反应物“h2so4”漏掉或写成“h2o”;未配平化学方程式。(2)物质分离fe(oh)3与al(oh)3两种物质写不完整;错写成cu(oh)2等物质。(3)除杂未注意利用题目中的表格信息,写成fe2+;语言表述不规范,如将“cu2+、zn2+”写成“铜、锌”或“cu、zn”,未注意元素名称与离子名称的区别。(4)电极方
29、程式将生成物“mnooh”等写错。绿色化学漏掉可回收的主要物质“锌、二氧化锰”。第25题为无机题,共10分,考生平均分5.70分,难度适中(0.57)。题目考查了考生对化学反应可逆性、化学平衡建立过程的了解,以及对化学平衡常数含义的理解,考查考生对影响化学平衡的外界条件(如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的理解及其一般规律的认识,考查考生根据化学平衡计算平衡常数和平衡转化率的能力;考查考生对盐类水解的原理、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以及盐类水解的应用的了解;考查考生对常见非金属元素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的掌握及其应用的了解,考查考生对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影响的了解;考查考
30、生对化学平衡以及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运用和知识迁移能力。考生在题目中的第(4)问上失分相对较多,典型错误见下表:小问考查角度常 见 错 误(1)平衡常数计算丢分相对较少,在最终结果的有效数字保留上有的不准确。(2)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不少考生多选了e项,说明将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混淆了。(3)化学方程式丢分不多,个别考生多加了nahso3的“”符号。(4)反应条件控制依据漏掉“防止fe2+被氧化成fe3+”这一得分点的考生较多,说明考生对这点不了解。第26题为无机题,共12分,考生平均分3.79分,难度适中(0.32)。该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具一定的综合性,注重化学知识与
31、科研前沿的紧密结合。该题以羟基磷灰石为主线,设置了羟基磷灰石的制备方法及相关物质的实际应用等情境,背景材料新颖,考查考生的观察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基础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以及知识迁移能力,也考查考生从试题提供的明显的和隐含的新信息中提取实质性内容并将其与已有的知识块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的能力;通过考查考生的读图解析能力来考查其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以及酸碱反应、电离平衡、平衡移动、溶液ph)、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考查考生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能力、方案评价能力以及化学平衡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化学问题的能力;考查了考
32、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同时也注重对考生解题科学方法与科学思维方面的考查。考生在题目中第(5)小问上失分相对较多,主要体现为作答表述不规范、不完整。考生典型错误作答见下表:小问考查角度常 见 错 误方程式配平产物写错或未写系数。实验方法比较语言表达不规范或不简练。实验问题分析漏掉“工艺简单”这一得分点的情况较多;或写成“反应简单”。图表信息分析涉及对数与浓度的转化计算,有考生将结果弄反。反应原理解释考生多从反应速率而不是化学平衡的角度来解释;未指明牙齿的主要成分;溶解平衡方程式能够完全写正确的比较少。第27题为有机题,共9分,考生平均分6.88分,难度不
33、大(0.76),得满分的考生人数相对比较多。该题考查了考生对乙烯、乙醇、乙酸、苯等常见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的掌握情况,考查角度有知识的迁移能力、有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有机物结构与性质关系、绿色化学观念等。该题以 (苯)为蓝本,结合其它有机官能团设计问题,知识的综合性强,知识应用灵活,但在信息给予的方式上除了有机合成路线外其它主要是文字形式,与其它信息给予方式比较,考生在信息理解、获取与应用上遇到的困难较少。考生在该题出现的典型错误主要有:(1)化学方程式书写时将题目中对应的苯环结构都抄错,漏了苯环上的“n”原子;(2)有的考生是将苯环上的单、双键相邻位置或个数画错,或有机环状结构画多或画少了“h”
34、原子。第28题为“有机化学基础”模块的选做题,共10分,考生平均分5.11分,难度中等(0.51)。该题考查了学生对有机物的分子式与命名、组成和结构特点及其相互联系的了解,以及对酯化反应、取代反应等的了解;考察学生的通过推理获取新知识和归纳与文字表达能力、信息迁移能力,以及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题目设问既有典型性的有机题设问方式,又增加了开放性的设问,从知识与能力的不同角度来考查考生对有机化学基础的学习水平。考生在第28题上主要是第(3)问失分相对较多,出现的典型错误主要是:(1)对表格中的信息分析、归纳不全面;(2)归纳所得结论随意扩大化,表述不严谨,例如写成“苯环上的卤素原子有利于
35、取代反应”,但题目中只有“cl”而没有其它卤素原子取代基的信息;(3)有些考生对表格中信息的规律总结不知如何把握,作答文字很多但都不能切入正题。第29题为“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选做题,共10分,考生平均分5.06分,难度中等(0.51)。该题以c、si及其化合物co2、sio2为知识平台,考查内容基础,包括对原子结构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了解,常见物质空间构型和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的了解,以及原子晶体、金属晶体、简单配合物的结构的了解,对离子键的形成的理解;考察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信息迁移能力及其综合应用能力。试题题干覆盖多个主干知识点,增大了知识考查的广度,而且难度设置有剃度,设问层层深入,注
36、重对概念的理解与应用。考生主要在第29题第(3)问上失分比例较重,例如在回答“sio2的空间构型”时,得分点有两个要点,一是“正四面体结构”,二是“形成空间网状结构”,考生大多没有想到答上第二个要点,因此在该题得满分的考生人数不多。2失分总体原因(1)考生对探究性试题的作答不适应,尤其是需要考生独立完成较完整过程的实验探究环节更是如此。例如,第23题中,许多考生的实验方案设计思路不清晰,书写顺序混乱,或者写后涂掉再重写;另考生缺乏“量”(如反应物浓度问题、是否过量等)的观念,未明确表达出选用试剂的浓度及用量;实验方法的应用考虑不全面,如23题中铁、铜的检验,在用分离方法时没有注意杂质对实验结果
37、有何影响、要如何消除其影响的问题。(2)考生在文字表达性试题上的丢分严重。例如,第21题关于氯化铵的验纯方法与操作的叙述,考生将“加热”方法写成“燃烧”或“灼烧”;第22题对“碘钟”实验目的的表述、通过表格中实验信息作出结论,考生的语言表达不规范,如将“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写成“浓度对时间的影响”,实验结论中没把握准反应物浓度“乘积”与反应速率成“正比”两个关键词语,缺乏定量化、精确化的意识。28题的规律总结表述上,有些考生写的不是表格信息中的规律,或者自己已将结论的适用范围无确凿证据地扩大化。(3)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试卷中图表信息题的比例仍比较大,例如第21题是溶解度温度曲线图,第
38、22题是表格数据信息,第24题主要是溶质在溶液中沉淀的酸碱度范围条件,第26题是钙盐的稳定性曲线图,第28题是不同取代基团有机物的反应产率列表。考生在从这些图表中获取信息进行答题时,明显存在着对信息不理解、信息获取不全面、表述不准确的问题。(4)在第21题等题目中的计算上,不少考生存在简单数学计算结果不准确甚至错误的情况,这是不应该出现的错误,说明考生的计算技能仍和往年一样,对这一不可缺少的基本技能缺乏重视。(5)考生答题过程中因为审题不细、答题粗心而失分很多。例如,第23题中,不少考生忽略了题目中对实验仪器、药品的限制,实验设计方案因不符合题目要求而不得分;第27题中,考生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
39、将题中原有的苯环结构都抄错,漏了苯环上的“n”原子或将n原子的位置放错,或者是将苯环上的单、双键相邻位置或个数画错。这都说明考生因为粗心大意丢了本不应丢的分数。(五)对教学的几点建议从该份试卷对中学化学教学的意义角度来看,试卷中题目的设计具有很好的导向性:l 试卷中设计了考查较完整探究过程的试题,能很好地区分能独立设计与完成实验、做过实验但理解甚浅、没做过实验的不同能力层次的考生,这对中学化学要重视实验教学有很好的导向性;l 试题信息给予大都是非直接方式,需考生对文字、图形、表格中的信息进行分析、提取,再通过思考并对所学知识加以整合才能作答,这对习惯于采用“满堂灌”、“题海战术”而忽视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无疑是起到警示作用;l 两道选做题分值相同,试题的情境、内容、难度、题型、能力要求等方面都对称设置,分别选做“有机化学基础”和“物质结构与性质”题目的考生得分接近,试题的绝对难度和相对难度保持基本相同,这对应根据学生兴趣和需要来开设选修模块课程也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从试卷中题目命制的指导思想、选材、设问、评分标准,以及考生的答题情况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条对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的建议:1在教学中对重点、难点的把握需明确方向,即应该大力抓能力培养,勿任意加深知识深、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农合医保权益保证
- 联合体合作合同详实版解析
- 石材供应合同协议格式
- 动力电池批量订购协议
- 2024车体车身广告合同
- 大数据分析与环境保护考核试卷
- 无人机的商业模式创新与实践案例考核试卷
- 塑料制品的材料属性与性能测试考核试卷
- 家用纺织品的产品创新与差异化竞争考核试卷
- 兽用药品批发商的个性化服务考核试卷
- 道亨送电线路三维设计平台使用培训ppt模板
- 扫黄打非教育活动台账
- 花城版高中音乐鉴赏全册教案
- 餐饮空间设计课件ppt
- 封样管理规定
- 口腔生物学:第三章 口腔疾病分子生物学1
- 民族式摔跤竞赛规则
- 无纬带在电机绑扎中的应用研究
- PDCA降低采集血标本不合格率【最新版 直接用】
- 投标产品包装与运输解决方案
- DB31∕T 875-2015 人身损害受伤人员休息期、营养期、护理期评定准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