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案第一单元第三课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越中览古一剪梅今离别其一Word含答案_第1页
高二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案第一单元第三课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越中览古一剪梅今离别其一Word含答案_第2页
高二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案第一单元第三课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越中览古一剪梅今离别其一Word含答案_第3页
高二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案第一单元第三课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越中览古一剪梅今离别其一Word含答案_第4页
高二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案第一单元第三课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越中览古一剪梅今离别其一Word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新课入门须知 知作者1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210263),三国时期魏国诗人,字嗣宗。“竹林七贤”之一,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取谨慎避祸的态度。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代表作品:咏怀大人先生传。2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3越中览古李白(701762),字太

2、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汉族,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代表作品: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4一剪梅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宋代(两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工诗善文,更擅长词。李清照词,人称“易安词”“漱玉词”,以其号与集而得名。代表作品:凤凰台上忆吹箫一剪梅醉花阴声声慢武陵春等。5今别离(其一)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清朝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被誉为“近代中国

3、走向世界第一人”。代表作品: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知背景1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处在司马氏与曹氏激烈斗争的政治漩涡之中。政治形势险恶,为了保全自己,他小心翼翼,虚与周旋。生于乱世,阮籍常用醉酒的方法,在当时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保全自己。阮籍的咏怀诗以“忧思独伤心”为主要基调,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在艺术上多采用比兴、寄托、象征等手法,因而形成了一种“悲愤哀怨,隐晦曲折”的诗风。2杂诗十二首(其二)杂诗是陶渊明50岁时所写,这时距他辞彭泽令归耕园田已10年之久了。在“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生活中,他感到获得了自由,心情舒畅,然而他终非“浑身静穆”,这首诗正透露出个中消息。3越中览古这是

4、一首怀古之作。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争霸,成为世仇。越王勾践于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打败,卧薪尝胆,誓报此仇。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果然把吴国消灭,本诗写的就是这件事。全诗的基调是咏叹兼嘲讽。4一剪梅此词作于词人与丈夫赵明诚离别之后,反映出初婚少妇沉溺于情海之中的纯洁心灵。作品以其清新的格调,女性特有的深挚情感,丝毫“不落俗套”的表现方式,给人以美的享受,是一首工致精巧的别情词作。5今别离(其一)黄遵宪倡导“诗界革命”,主张“我手写吾口”,以表现“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是中国诗歌白话革命的先声,预示了诗歌意象更新与创造发展的时代方向。他宦游海外的创作,明显地反映了欧洲近代科学发展对人类生存

5、环境与日常生活的影响,对照传统诗歌的取象设喻,已经有了很大不同。如今别离四首,分别写轮船、火车、电报、相片和东西两半球昼夜相反的情景,副题即标明了它们是“古人未有之物”。“钟声”“轻气球”和“一刻既万周”的“转轮”,都是近代科技发展的产物,被梁启超称为诗界革命的大旗。知常识1五言诗古代诗歌体裁之一。是指每句五个字的诗体。五言诗属于吸收汉族民歌的形式而成,可以容纳更多的词汇,从而扩展了诗歌的容量,能够更灵活细致地抒情和叙事。在音节上,奇偶相配,也更富于音乐美。因此,它更为适应汉以后发展了的社会生活,从而逐步取代了四言诗的正统地位,成为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之一。初唐以后,产生了近体诗,其中即有五言律

6、诗、五言绝句。唐代以前的五言诗便通称为“五言古诗”或“五古”。2词牌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人们为了便于记忆和使用,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有时候,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有时候,因为各家名称不同,同一个格式又有几个词牌。3诗界革命即戊戌变法前后的诗歌改良运动。它冲击了长期统治诗坛的拟古主义、形式主义倾向,要求作家努力反映新的时代和新的思想,部分新体诗语言趋于通俗,不受旧体格律束缚,这些在当时都起了解放诗歌表现力的作用。但是,梁启超等强调保持旧风格,这就又束缚了手脚

7、,使得它只是旧瓶装新酒,在中国古典诗歌的改革上虽有前进,却前进不大。一、字音识记1不能寐(mi) 2.掷人去(zh)3玉簟秋(din) 4.罗裳(chn)5绸缪(chu mu) 6.万钧柁(tu)二、词语释义1夜中不能寐 夜中:中夜,半夜2薄帷鉴明月 鉴:照3孤鸿号外野 号:哀号4白日沦西河 沦:落下5荡荡空中景 景:通“影”,月光6欲言无予和 和:音h,应和7日月掷人去 掷:抛开8有志不获骋 骋:驰骋,这里指大展宏图9红藕香残玉簟秋 簟:竹席10云中谁寄锦书来 云中:空中11一刻既万周 既:已经12不许稍绸缪 绸缪:形容缠绵不断的离别之情13虽有万钧柁 柁:即“舵”,这里指轮船后面的发动机1

8、4望影倏不见 倏:疾速,忽然三、名句默写1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2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3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4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5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6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7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8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9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10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了解行文脉络1咏怀八十二首(其一)2杂诗十二首(其二)3越中览古4一剪梅融情于景5今别离(其一)二、把握文章主旨1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此诗列八十二首咏怀诗的第一篇,实为这些诗的总开端,如同序诗,写诗人深夜弹琴和孤独不安的忧思,抒

9、发了诗人一种欲排遣而不能的绝望之情。2杂诗十二首(其二)这首诗写诗人长夜难眠,抒发了时光流逝、有志难酬的悲哀和世无知音的寂寞。3越中览古这首诗是诗人游览春秋时期越国王城故址之后写的,寄托了盛衰无常的感慨。4一剪梅这首词是李清照的早期作品,是写给新婚不久离家外出的丈夫赵明诚的,主要是诉说自己独居生活的寂寞,切盼丈夫早日归来,寄寓着作者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5今别离(其一)这首诗采用古今对比的写法,写出了新式交通工具轮船带给人们的离别之苦,表现了近代人在别离观上的新知识。一、阅读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两句只是单纯的写景吗?请简要分析。答: 提示:这两句

10、诗写清澈如水的月光照在薄薄的帐幔上,带有几分凉意的清风吹拂着诗人的衣襟。这似乎只是在写自然景色,但实际上,景中有人,不仅烘托出一种凄清的气氛,更点出景中人的心境,这比直接写人的心情更加高妙。2“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两句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答: 提示:这两句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不仅写出了凄清的环境,而且衬托出诗人孤独苦闷的心情。此外,该句还采用了象征的手法,孤鸿是诗人自喻。名噪一时的“竹林七贤”,在司马氏政权的高压下迅速瓦解,诗人便似孤鸿,悲慨无处诉说。二、阅读杂诗十二首(其二),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3诗人是如何表现“悲戚”的?答: 提示:这首诗先描写了日月更迭、万里辉煌的景

11、象作为铺垫,一句“荡荡空中景”为全诗奠定了悲凉的感情基调。然后诗人又用了晚风、冷席的意象,写出了因为天气的变换觉察出四时更替,更以“天寒”衬托出“心寒”,刻画了自己“不眠”的凄寒心境。接下来的两句写出了孤独文人常有的一种景象对影独酌,倍显诗人之孤独。4“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中“冷”字用的妙,试分析。 答: 提示:表面上是写枕席冷,实际上是写人的心冷。这里运用了移情的修辞手法。三、阅读越中览古,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5诗歌一、二两句写了什么内容?越王和将士们当时的心情、神态又是怎样的?答: 提示:一、二两句写的是越王勾践灭掉吴国、凯旋而归的情景。卧薪尝胆二十载,终于得雪前耻,勾践上到将领、下到

12、士兵,全部给予奖赏,不穿铠甲穿锦衣(华丽的衣裳)。“尽锦衣”三个字,淋漓尽致地将越王及其将士们凯旋归来时喜悦得意的神情烘托出来。6诗歌最后一句写历史还是写现实?诗人借此想表达什么情感?答: 提示:最后一句是写眼前所见之景,说的是昔日的热闹繁华已经被现实的衰败凄凉取代,几只鹧鸪鸟在皇城废址上盘旋飞翔的情景寓意深刻,昔盛今衰的对比不免令人产生世事变幻、盛衰无常的慨叹。深究其中的原因,我们不难发现,诗歌暗含了对勾践骄奢淫逸终致亡国的嘲讽。四、阅读一剪梅,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7清朝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说“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云:红藕香残玉簟秋,精秀特绝,真不食人间烟火者”。谈谈你的理解。答: 提示

13、: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领起全篇,上半句“红藕香残”从视觉嗅觉写户外之景;下半句“玉簟秋”从触觉写室内之物,对清秋季节起了点染作用。花开花落,既是自然界现象,也是悲欢离合的人事象征;枕席生凉,既是肌肤间触觉,也是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起句为全词定下了幽美的抒情基调。全句设色清丽,意象蕴藉,不仅刻画出四周景色,而且烘托出词人情怀。意境清凉幽然,颇有仙风灵气。8“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句成为千古绝唱,请作简要赏析。答: 提示:末三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词人以逼近口语的词句,描述自己不仅无法暂时排遣相思之情,反而陷入更深的思念境地。“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两句,使

14、人若见其眉头刚舒展又紧蹙的样子,从而领会到她内心的绵绵痛苦的情感。两个副词“才”“却”的使用,很真切形象地表现了词人挥之又来、无计可消除的相思之情。五、阅读今别离(其一),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9分析“望影倏不见,烟波杳悠悠”中的“倏”有什么表达作用。答: 提示:“倏”字写出了船行之速,离人远去之快,烘托出送行者怅然若失的心情。10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古人与近代人在别离上的认识有什么不同?答: 提示:主要运用了古今对比的写法来表现近代人对别离的新认识。古人出行,坐车乘舟,速度有限,行止自由,行者送客,痛不忍别;近代以来,火车轮船,风驰电掣,来去无情,离别之际,情何以堪! 咏怀八十二首(

15、其一)1起承转合,浑然天成先写室内弹琴,由明月照人,清风吹拂,自然转入室外,写听到孤鸿、翔鸟的鸣声,再踱身室外。最后一句,照应首句,以“忧思”解释“不能寐”的原因。2写景抒情,含蓄蕴藉诗人没有直接点明诗中所抒发的“忧思”,却写道“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几分凉意的秋风吹拂衣襟,造成一种凄美的氛围。景中有人,写景是为了写人,比直接写人更具有艺术效果。“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以动写静,写出寂静凄清的环境,以映衬诗人孤独苦闷的心情。景中有情,情景交融。3渲染气氛,角度俱全“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分别从视觉、触觉、听觉方面渲染了孤寂、清冷、哀伤的环境,而这样的环境又寄

16、寓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杂诗十二首(其二)1景、情、理交融环境的清冷衬托出诗人心情的孤独,时光的流逝引出有志未骋的悲凄,清冷的夜气,无垠的宇宙,短暂的人生,流逝的光阴,未酬的宏志,这些都非常和谐地交融在一起。2刻画,渲染,意境独到“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遥遥万里晖,荡荡空中景。”这是一个寥廓的宇宙,也是一个缥缈的虚空。“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刻画了清冷孤寂的画面。寥廓的宇宙和清冷的居室在一片侵肤的清冷之中融合在一起。3语言风格朴素平淡,直率自然这首诗运用朴素的语言和白描的手法,直率地抒写而出,使人感到是从“胸中自然流出”,没有一点斧凿的痕迹,读之自然亲切真挚,不知不觉走

17、进诗人营造的悠然恬淡的意境中去。越中览古1对比强烈,表现力强诗篇将昔时的繁盛与今日的凄凉,通过具体的景物,作了鲜明的对比。一般来说,直接描写某种环境,是不容易突出的,而通过对比,就能使表达效果大大加强。所以,通过热闹的场面来描写凄凉,就可觉凄凉之可叹。前面所写过去的繁华愈着力,后面所写现在的冷落也就愈有力度。2结构独特,挥洒自如诗人对这首诗的艺术结构也作出了不同于一般七绝的安排。一般的七绝,转折点都安排在第三句,而这首诗的前三句却一气直下,直到第四句才突然转到反面,就显得格外有力量,有神采。这种写法,不是笔力雄健的诗人,是难以挥洒自如的。一剪梅1笔调清新,风格细腻女词人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笔调

18、清新,风格细腻,耐人寻味,确实与众不同。如“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把夫妻双方合到一起写,表明女词人也很理解丈夫此时的心情,是女词人特有的柔婉细腻的风格的具体表现。2婉转曲折,含蓄蕴藉抒写别愁,不直接倾诉,而是通过环境烘托和感情变化来反映,从“红藕香残”到“花自飘零”烘托相思人的凄凉孤独;“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反映相思无法排遣,抒写这种相思之情婉转曲折,含蓄蕴藉。今别离(其一)1推陈出新,独具特色这首诗的创作被梁启超誉为“旧风格含新意境”的“新派诗”,本诗借传统的游子思妇的主题来赞美轮船这一新鲜事物,并将新事物、新观念融入自己独特的印象与感觉中,令人耳目一新。这首诗的用韵与句意受到唐代诗人孟郊车

19、遥遥的影响,但诗人的感受已完全不同于古典诗歌所写的离愁别绪,而是渗入了一种现代性的体验。诗人的感受有别于孟郊,诗中的人生体验具有了时代标志,也就是一种现代性。2对比手法,彰显主旨诗中围绕着乘坐新式交通工具轮船离别与乘车舟离别的不同进行了对比描写。在今昔对比描写中,表现近代人的别离之苦和在别离观上的新认识。 素材主题人 生 课内提炼人生的出口李清照少女时期的生活是快乐的, 但公元 1127 年, 宋高宗赵构弃都南逃, 一大批文人墨客随之逃亡,李清照便在其中。此时的李清照,夫婿已死,居无定所,四处流亡。 国家的半壁江山顿失,国君被撵得抱头鼠窜,百姓颠沛流离。 作为一个学富五车的才女,一个处于社会思

20、想制高点的知识分子,面对此情此景,她怎能不“愁损”呢?与她同时期的岳飞、陆游及稍后的辛弃疾亦有。但他们,这些须眉男子上可入朝议政、驰骋疆场,下可使酒骂座、痛饮拍案。她上溯数千年的历史,却始终无法找到一位知音,这“怎一个愁字了得”啊!于是,一个纤弱女子,只好借用豪放的诗句,写出了“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来抒发具有须眉般悲壮的爱国情怀。课外延伸1旷达的人生苏东坡的一生极尽坎坷:爱情的曲折,仕途的偃蹇,政治旋涡的挣扎,满腹冤屈的难鸣。对他充满希望的家人,和他共历劫难的友人,受他关爱的世人,无一不期望他能才显四方,官运亨通,济世为民。但是,东坡知道,命运不济,仕途的黑暗之门永

21、远容不下这样一个生性放达的苏东坡。 于是,他将功名利禄换了“竹杖芒鞋”,他在“缺月挂疏桐”之夜,唱“大江东去”,感“人生到处之何似, 恰似飞鸿踏雪泥”的淡泊, 他不为“蝇头微利, 蜗角虚名”触动, 只愿“沧海寄余生”。2名言警句(1)人生的磨难是很多的,所以我们不可对于每一件轻微的伤害都过于敏感。在生活磨难面前,精神上的坚强和无动于衷是我们抵抗罪恶和人生意外的最好武器。洛克(2)人生并不像火车要通过每个站似的经过每一个生活阶段。人生总是直向前行走,从不留下什么。刘易斯(3)将人生投于赌博的赌徒,当他们胆敢妄为的时候,对自己的力量有充分的自信,并且认为大胆的冒险是唯一的形式。茨威格(4)人生的意

22、志和劳动将创造奇迹般的奇迹。涅克拉索夫(5)在人生的道路上,当你的希望一个个落空的时候,你也要坚定,要沉着。朗费罗运用点拨世事的变幻,战乱的离苦,易安虽寻寻觅觅自己的幸福,却总被黑暗的气息压得凄凄惨惨,在乱世中争渡、争渡,到头来也曾失归路,双溪上的扁舟载起了青春年少,却载不动满腔愁苦。 于是,易安挥洒愁闷,舍掉了手中易逝的黄花,看透了沧桑变幻的她,在雁字归时,勤修金石录,在梧桐冷雨之夜,考撰漱玉词,重新认识自我,易安在黑暗中点亮了一盏孤灯,找到了生命的出口,实现了生命的价值。 (时间:40分钟 分值:49分) 一、基础巩固(15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23、A徘徊不前(hui) 须臾(y)沦落(ln) 纶巾(un)B杳无音信(yo) 呼号(ho)顷刻(qn) 滞留(zh)C纷至沓来(t) 鹧鸪(zh)倏忽(sh) 玉簟(din)D未雨绸缪(mu) 荒谬(ni)孤鸿(hn) 紫菱(ln)解析:选D “谬”应读mi。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义士还家尽锦衣 锦衣:华丽的衣服B归定留滞不 留滞:路途阻塞C云中谁寄锦书来 锦书:写在锦帛上的信。这里代指在外的丈夫写给自己的信D不许稍绸缪 绸缪:形容提前做好准备解析:选D “绸缪”形容缠绵不断的离别之情。3下列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A咏怀八十二首(其一)这首诗紧扣一个“独”字,选择如水

24、月色、拂衣寒风、悲鸣孤鸿、盘旋宿鸟等形象,描绘出清冷而凄迷的夜景图。B越中览古是一首怀古之作,亦即诗人浏览越中,有感于其地在古代历史上所发生过的著名事件而写下的。诗歌写了越王勾践灭吴一事。C一剪梅中词人直抒胸臆,忽而由室外走进室内,忽而又从室内步出室外,愁思忽而“才下眉头”,旋又“却上心头”。D古人写离别常用“断肠”一语。像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用极哀的景,渲染极凄清的意境。而今别离(其一)却选用轮船和火车为意象,给人新奇的感觉。解析:选C “直抒胸臆”错,一剪梅抒情婉转曲折、含蓄蕴藉。4名句默写。(6分)(1)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咏怀八十二首(其一)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

25、心。咏怀八十二首(其一)(2)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杂诗十二首(其二)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杂诗十二首(其二)(3)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越中览古)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一剪梅)(4)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今别离(其一)所愿君归时,快乘轻气球。今别离(其一)二、阅读鉴赏(24分)5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咏 怀阮 籍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齐景升丘山,涕泗纷交流。孔圣临长川,惜逝忽若浮。去者余不及,来者吾不留。愿登太华山,上与松子游。渔父知世患,乘流泛轻舟。注 阮籍:“竹林七贤”之一,好老庄哲学,与嵇康齐名,蔑

26、视礼教,政治上则采取谨慎避祸的态度,对司马氏集团怀有不满,但又感到世事已不可为,于是采取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态度,得以保卒余年。春秋时期的齐景公晚年登上临淄城外的牛山,见山川之美,感叹自身生命短暂而痛哭。松子:赤松子,是古代传说中的仙人。(1)“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象征着什么?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答: (2)本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答: 答案:(1)象征着时光的流逝,表现了诗人对光景西驰,白驹过隙,盛年流水,一去不再的忧伤之感。也喻指曹魏政权由显赫繁盛趋于衰亡,一去不返,终归寂灭。表达了诗人对国运衰落的担忧。(2)对比。“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形成

27、强烈对比,在“悠悠”天道和永恒的宇宙中,曹魏政权都去若俯仰,何况区区一介寒士,不过如尘似露,顷刻消亡罢了。用典。“齐景升丘山”句运用齐景公惜命的典故,“孔圣临长川”运用孔子伤逝的典故,极写人生与国运的短促。最后四句运用赤松子和渔父的典故,表达了要跟从赤松子,追随渔父,即或仙或隐,远离尘世之纷扰,庶几可以避患远祸,得逍遥之乐的思想。(举出一个例子分析即可) 比兴。首二句从象征时光流逝的白日写起,运用比兴的艺术手法,使诗意含蓄。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一剪梅注无名氏漠漠春阴酒半酣。风透春衫,雨透春衫。人家蚕事欲眠三。桑满筐篮,柘满筐篮。先自离怀百不堪。樯燕呢喃,梁燕呢喃。篝灯强把

28、锦书看。人在江南,心在江南。注 此词作于江上舟中。(1)结合全词,赏析“篝灯强把锦书看”一句中“强”字的表达效果。(4分)答: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词中景与情之间的关系。(4分)答: 答案:(1)“强”有勉强之意。写出了诗人灯下因思乡而想看家书,但又因看家书易勾起内心思乡之情而不忍看的矛盾心情;表现了诗人对亲人和故乡的深切眷恋之情。(2)上片写景,描绘了一幅早春时节充满生机的江南风景图;下片抒情,表达了词人离井怀乡的深沉愁苦之情。上片的乐景反衬了下片的离情,突出表现了诗人的深切的思乡之情。7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移居(其二)陶渊明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29、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注 将:岂。纪:经营。(1)最后两句表达了怎样的意思?(4分)答: (2)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的乐趣,请具体说明表现了什么乐趣,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4分)答: 答案:(1)最后两句是说应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解决衣食问题。(2)第一问:感受到一种美好的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纯真而质朴的友情。第二问:这种乐趣主要是通过“过门更相呼”至“言笑无厌时”六句对具体生活情景的白描表现出来的。三、语言运用(10分)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30、。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前人有诗说: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此语当然有理,不过,在过去的时代里,不仅是国家不幸,_,才能写出血泪交迸与苍生息息相通的诗文。如果屈原得意于庙堂之上,李白沦为供奉之臣,杜甫也居画屋高楼,_,如同夜空最灿烂的星辰宣告缺席。柳宗元在政治上失败,生活也坎坷困顿,但让他的政敌所始料不及的是,他们把他抛向了生活的底层,陷阱与荆棘造就的,却是中唐第一流的哲学家、思想家、散文家和诗人。在“永贞革新”中,柳宗元是败军之将;但在精神领域,_,特别是中国的诗歌史与散文史,他都拥有黄金铸就的一章。答案:而且诗人自己也有不幸 那中国诗歌定将黯然失色 他却是可以高视阔步的王者(

31、主要意思正确即可。字数超过要求,酌情扣分)9观察下图滴答、滴、答滴,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50字。(4分) 答: 答案:该图是一个圆形钟表,分针指向10,时针指向12,1至9数字被隐去。告诉我们:时间在流逝,请珍惜时间。(或时间还剩十分钟,时不我待,要珍惜时间。) (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一、基础巩固(18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回眸 荟粹 驰骋 头晕目眩B僭越 偕同 缤纷 旁征博引C斟酌 霓裳 伫立 辞彩华丽D伯仲 羁縻 振撼 三顾茅庐解析:选B A项,“粹”应为“萃”;C项,“彩”应为“采”;D项,“

32、振”应为“震”。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可怜光彩生门户 可怜:可爱,可羡B与佳期兮夕张 佳期:好的日期C举杯断绝歌路难 断绝:停止D三顾频烦天下计 频烦:多次解析:选B 佳期:期待约会。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有变化的一组是( )可怜光彩生门户 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屋妆成娇侍夜 回眸一笑百媚生 安能行叹复坐愁 千载谁堪伯仲间A B C D解析:选C 古义是“可爱,可羡”,今义是“怜悯”;古义是“差不多”,今义是“长短、高低、大小不齐”。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新乐府长恨歌等诗都是具有感伤色彩的叙事诗。B楚辞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

33、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C“明远行路难,壮丽豪放”中“明远”是称鲍照的“字”;而“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中“放翁”所指的是陆游的号。D“一剪梅”是词牌名。行路难是乐府杂曲。解析:选A 新乐府应为讽喻诗。5名句默写。(6分)(1)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2)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3)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4)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5)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6)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二、阅读鉴赏(6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34、68题。(9分)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明确的。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作封建教化的工具。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作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

35、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瞽献曲”或“瞍赋”“矇诵”并提。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捉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作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

36、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或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将仲子本来是一首爱情诗,这当中有“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的话,是说女的爱着男的,又怕旁人说闲话;子展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诗三百到了孔子的时代,由于新声代替古乐,造成了诗与乐的分家,诗也就由乐歌逐渐变为纯粹的语言艺术了,“赋诗”“献曲”也不大见到了。诗三百篇在社会上

37、的实际用途缩小了,封建士大夫就逐渐把诗的意义和封建教化的原则联系起来。比如公孙丑问,伐檀诗中,为什么君子不耕而食?孟子回答道:“国君用了他,就得到安富尊荣;子弟信从他,就学会孝悌忠信。君子不劳而食,还有谁比他的功劳大呢?”封建统治阶级就是这样“以意逆志”,最后把诗尊为“经”。直到“五四”运动以后,这部伟大的诗集才冲开了各种乌烟瘴气,在思想和艺术上放射出夺目的光辉。(摘自中华书局“知识丛书”金开诚诗经)6下列关于原文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意,但是封建统治阶级却把它尊称为经典,用它来作封建教化的工具。B在春秋中叶以前,诗三百篇曾经

38、作为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成为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的一部分仪式或娱乐宾主的节目。C所谓“献诗陈志”,一种情况是指卿士通过贡献诗歌,向国君或同僚陈述自己的心意,以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D在古籍记载中,卿士“献诗”经常和“瞽献曲”“矇诵”等一起出现,是因为卿士作诗以后,总是通过乐工的演唱来呈献。解析:选A “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意”有误。原文中说:“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可见,诗经中的诗歌是有深刻含意的。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宋国人

39、民讥笑败军之将华元的诗歌,也是用来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所以从性质上来说,跟卿士的“献诗陈志”没有什么不同。B古人在“赋诗言志”时所说的志,往往不为原诗所具有,而是赋诗者采用断章取义的办法,寄托在诗中某些句子之上的。C子展借用了诗经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一句话,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词令人担心,请晋侯不要听信。D到了孔子时代,新音乐逐渐兴起,古乐逐渐失传,由此造成诗与乐分家,诗经也就变成纯粹的语言文学作品,而与音乐无关了。解析:选C “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词令人担心,请晋侯不要听信”有误。原文中说:“子展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可见,不是叫

40、晋侯不要相信,他的意思是晋侯有理由,但是大家不清楚,就都把他当作叛臣了。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政治、外交和其他社会生活中诗经被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往往能起到平常语言所无法达到的效果。B上古时期,人民群众的作品如果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就可能进入诗三百篇中,不然则仍然是没有曲调的“徒歌”。C古人在“赋诗言志”时采用的都是现成的诗篇,其含意大家都清楚,所以能够通过诗歌的来回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D孟子解释伐檀说,君子使国君得到安富尊荣,使子弟学会孝悌忠信,所以君子可以不劳而食。这就曲解了诗经的原意。解析:选B “不然则仍然是没有曲调的徒

41、歌”有误。原文中说:“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作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由此可见,徒歌并不是没有进入诗三百的没有曲调的诗歌。(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910题。(11分)拟行路难其六鲍 照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9诗中五到十句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有何作用?(5分)答: 答案:诗人通过想象虚写的内

42、容,描写了弃官还家以后平淡生活的乐趣,以乐陪衬出行路多艰,仕途多险。同时反映了诗人宁肯赋闲在家,作贫且贱的圣贤,也不愿在黑暗的官场中湮没自己的才华。10“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中“孤”字的含义是什么?结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6分)答: 答案:孤:孤傲,即使孤芳自赏也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孤寒,过着不与官场打交道的孤独贫寒的生活。结句作用:诗人直抒胸臆,表达自己怀才不遇,不能报效国家的无奈;同时自宽自解,对门阀制度下“才秀人微”的现象作了不平之鸣。(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112题。(11分)楚 城注陆 游 江上荒城猿鸟悲,隔江便是屈原祠。一千五百年间事,只有滩声似旧时。注 楚城:楚

43、王城,“楚始封于此”。11请简析第一句中“悲”字的妙处。(5分)答: 答案:示例1:“悲”是“悲伤”的意思。一、二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猿鸟”看见江上曾经极为繁华的楚城一片荒凉而悲伤,远眺对岸的屈原祠,又为屈原的不幸遭遇而难过。示例2:“悲”是“悲伤”的意思。一、二两句运用了衬托的手法,说“猿鸟”尚且为“楚城”之“荒”而感到悲哀,则凭吊者之悲哀更可想见了。12三、四两句突出的艺术手法是什么?作者在本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感情?(6分)答: 答案:三、四两句运用了反衬的手法,用亘古不变的“滩声”来反衬“常如暴风雨至”的人间万事, 或以“滩声”的“似旧”来反衬人间万事的非旧。作者抚今思昔、吊古伤今,

44、为楚王城的荒败和屈原的不幸遭遇而悲伤,更为自己和所有与屈原有一样遭遇的爱国志士而怨愤。(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314题。(11分)岁 暮杜 甫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注 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 (今四川阆中)。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13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5分)答: 答案:边境发生战争,时局艰危,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岁末暮年,漂泊异乡,政治上被冷落,孤独

45、寂寞;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14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6分)答: 答案:借代,如“烟尘”代边境战争;与后文“鼓角”相应,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用典,如“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18分)桃花源里的陶渊明路 过陶渊明,东晋大司马陶侃重孙,其父为安城太守陶逸,在这样一个世家里,先祖的丰功伟绩激励着陶渊明,他后来曾写诗:“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良好的家教熏陶下,陶渊

46、明学习很努力。八岁的时候,陶渊明的父亲死了,只好与母妹三人一起,投靠外祖父孟嘉。陶渊明的外祖父孟嘉据说是“好酣酒,至于忘怀得意,旁若无人”的,颇有魏晋名士风范,而这位野逸散仙般的老先生也成为陶渊明学习的榜样,在归隐后的陶渊明身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孟嘉的影子。陶渊明长大了,就搬出外祖父家单过,在陶家园盖了几间房子和老母同住。这期间,主要是在家读书和出外游学。祖上留下来的一些积蓄逐渐耗尽,亲友接济也逐渐不支,生活每况愈下。而且家里也已经没米下锅,学而优当仕,陶渊明决定外出做官。这个时候正是东晋末年,接二连三地爆发农民起义,军阀割据,民不聊生。陶渊明的仕途生涯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了。公元393年,陶渊明

47、在江州刺史王凝之(王羲之的儿子)手下谋了一个祭酒的差事。可惜好景不长。王凝之这人脾气不好,喜欢用鼻孔看人,可陶渊明官职虽小,也是有傲骨的,四个鼻孔相对,两个人隔阂日深。陶渊明心灰意冷,不久就“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了,第一次仕途结束。公元400年,陶渊明三十五岁,也许是实在过不下去了,他来到荆州,投靠到荆江二州刺使桓玄门下做了个参谋。但陶渊明很快就发现桓玄有个要命的想法做皇帝。陶渊明毕竟是正统文人,忠君思想深入骨髓。他当然不想蹚这造反的浑水,恰恰这年冬天,陶渊明母亲去世,于是以母丧辞官,第二次仕途结束。公元402年,桓玄举兵攻入东晋首都建康,改国为楚。公元405年,刘裕在家乡京口起兵攻击桓玄,陶渊明很高兴,马上去投奔刘裕,并写诗明志:“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这一年,刘裕击败桓玄,扶保司马德宗登基,紧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