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庄子》二则 北冥有鱼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第1页
21《庄子》二则 北冥有鱼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第2页
21《庄子》二则 北冥有鱼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第3页
21《庄子》二则 北冥有鱼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第4页
21《庄子》二则 北冥有鱼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庄子》二则北冥有鱼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北冥有鱼》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庄子的作品及其思想主张;积累常用文言词语,整体把握课文大意。

思维发展与提升:体味人物对话的语气,理解课文中两则寓言阐述的道理。

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古人淡泊名利的思想,做一个志趣高雅的人。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课文,培养文言语感,积累文言词汇。

2.理解“鹏"的形象,欣赏《庄子》雄奇瑰丽的想象。

【教学难点】

理解“鹏”的形象,初步了解庄子的思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PPT展示“鹏"字)请同学们说出两个含“鹏”字的成语,你知道这个字的意思吗

预设:鹏程万里鹏举鸿飞……

过渡:“鹏"在中国文化里有着其他鸟类不可企及的地位,很多男子都会以“鹏”为名,比如岳飞字鹏举,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李鹏等。传说它是一种神鸟,那么这只神鸟是什么样子、神在哪里呢?

(设计意图:以“鹏"字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朗读

1.自由朗读,结合注释,读准字音;

2.指生读,强调以下字的读音:

鲲kūn抟tuān

3.教师范读,学生齐读,读准节奏。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设计意图:反复诵读,培养文言语感,读准字音和节奏)

三、感知“鹏"之形象

结合课下注释自读课文,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1.“鹏”是怎样出现的?

明确:鲲化为鹏——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2.“鹏"有什么特点?

明确:硕大无比——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3.它要飞去哪里?

明确:南冥——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4.它为什么要去南冥?

明确:志向远大——南冥者,天池也。

5.为什么要选择“海运”时起飞?

明确:借助外力——去以六月息也。

6.“鹏"是怎样起飞的?

明确: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也。

7.“鹏”飞到天上看到了什么?

明确: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耶?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8.“野马"“尘埃”与“鹏"有什么关系?

预设: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一样,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鹏鸟和它们一样,也要凭借大风的力量起飞离开。

(设计意图:以“文”带“言",围绕“鹏”进行追问,驱动探究文意,在师生、生生互动中读懂文意,积累“怒"“志”等文言词语,初步理解“鹏"的形象)

四、理解“鹏”之意蕴

1.结合以上回答,请你发挥想象,画出你心目中的“鹏"。

五分钟作画,选代表展示,结合课文内容,生生互评,教师点评,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夸张手法和神奇瑰丽的想象。

(设计意图:以画促读,引导学生体会夸张和想象的写作特点,进一步感知“鹏”的形象)

2.你喜欢“鹏"吗?

我喜欢“鹏”,因为它___。(伟岸强大,勇敢无畏,追求自由,志向远大)

(设计意图: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概括“鹏"的形象特点)

3.伟大的“诗仙”李白一生也常以大鹏自比,他曾写了一首《上李邕》,读一读,说说诗人借助大鹏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预设:李白描述了《庄子》中大鹏的形象,借助这一形象,表达了想要一飞冲天、一鸣惊人的高远志向,以及不被世俗认同的伤感,并希望得到李邕的赏识和引荐。

(设计意图:借助课后习题巩固课文内容,理解鹏在中华文化中的寓意)

五、辩论“鹏"之自由

1.这样神奇伟大的一种鸟,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那么这只神鸟是谁创造出来的呢?

读课下注释①,了解庄子及《庄子》。

①选自《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版)。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本课节选自内篇中的《逍遥游》。

(设计意图:提示学生关注课下注释,积累文学常识)

2.庄子为社么要创造这样一只神鸟?他想要表达什么?

①背景资料助读:

庄子天才卓绝,聪明勤奋,心境旷达,视荣华富贵如草芥。他所处的战国时代动荡不安、战乱频繁,社会腐败、民不聊生,在他的眼中“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孤独骄傲的他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间翱翔,追求心灵的自由,写出了《逍遥游》。“逍遥"是悠然自得、自由自在的意思。

预设:“鹏”的形象蕴含了作者对自由、理想的强烈追求。本文借鲲鹏表达了一种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

②辩论:本文中的“鹏"自由吗?

预设:①“鹏”是自由的。它硕大无比,志向高远,抟扶摇而上九万里,很快就能到达自己的目的地,实现自己的理想,因此它是自由的。

②“鹏"并不完全自由。“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说明万物均有所凭借和依靠,“鹏"也要“去以六月息也”,说明它也要有所凭借才能高飞。因此,大鹏也好,“野马"“尘埃”也好,其实并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

师:《逍遥游》最后的结论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三句的意思是:修养高的人,会忘掉小我;修养达到神秘莫测境地的人,不再去建功立业;修养达到圣人境界的人,更连任何名位都不追求了。真正的逍遥游是要达到至人、神人、圣人那样的忘我、无为、无用、无所待的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这种观念落实到现实社会中,就是要消除自我意识,无所作为,无所追求,以达到悠闲自得的逍遥游境界。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预设:①庄子淡泊名利,不汲汲于富贵的人生追求值得我们学习。

②在民族伟大复兴时代,青少年要积极有为,争做有理想、有本领,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过渡:《逍遥游》想象丰富,构思新颖,雄奇怪诞,汪洋恣肆,字里行间里洋溢着浪漫主义精神,代表着庄子非凡的文学成就和他飘逸、洒脱的个性。时代在变化,对于经典,我们要学会辩证地去理解,汲取其精华。

(设计意图:初步了解庄子思想,学会辩证地思考问题,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精华)

六、学习“鹏”之志向

今天,我们有幸生在这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