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中地理 必修一第二章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第一课时 大气的受热过程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大气受热过程:本段核心结论“地面是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应阐明以下内容要点:(1)太阳辐射能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2)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的过程;(3)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被地面吸收而使地面增温,同时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大气;【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1)使用图示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2)了解大气保温作用的过程。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探讨使学生理解大气受热过程(太阳暖地面、地面暖大气、大气还地面)的原理。析归纳保温作用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绘图水平,提升综合分析问题
2、的水平。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理解常见的自然现象,从而建立科学的自然观及准确的环境观。【教学重点与难点】 1、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保温作用的原理。【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师:我们在第一章中学习了地球的圈层结构,探索了内部圈层,也了解了外部圈层,地球的外部圈层有哪几个呢?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作为地理圈层之一对于人类生存的意义重大。从今天开始,我们来学习-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今天我们要学习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在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之前,我们先来补充一个知识点,大气的垂直分层。(板书)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一:大气垂直分层师:从低到高分别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3、注意:世界上第一高峰喜马拉雅山高度是8844米,平流层的最高大约是12km。师:太阳辐射既能到达地球表面,又能到达月球表面,但是月球表面白天的温度可高达127 ,夜晚则降至183 。而地球的昼夜温差要小得多,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地球上有厚厚的大气层而月球没有。我们就先从大气的受热过程学起。(板书)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讲授新知师:地球大气的能量源泉是?请同学们看课本28页生:太阳辐射师:我们知道万物生长靠太阳,这说明了太阳光热的重要性,而且太阳辐射能也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那么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的过程是怎样的呢?投射到地球上的太阳辐射能要穿过厚厚的大气,才能到
4、达地球表面,太阳辐射在传播的过程中,部分被大气吸收或者反射,绝大部分到达地面,并被地面反射和吸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结合PPT第5张实行讲解)大气的吸收是有选择性的,主要是臭氧层吸收紫外线。反射是没有选择性的,反射的方向同学们留意一下,是只有一个方向的,而散射方向是不一的。 学生读图,完成练习1、 为什么白天多云,气温比晴天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2、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以及阴天,天空为什么仍是明亮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3、为什么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波长较短的蓝、紫色光最容易被空气分子所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师:根据教材30页页脚处的说
5、明可知,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物体温度越低,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长。太阳表面温度达到6000 K,所以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而地面温度远远低于太阳表面温度,所以地面辐射属于长波辐射。同样,大气辐射也属于长波辐射。教师指导读图,用简单的图示表示出大气的受热过程左图,板书在右图 结合图讲解:1、 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能A。2、 (太阳暖大地)投射到地球上的太阳辐射能,要穿过厚厚的大气,才能到达地球表面。太阳辐射能在传播过程中,部分被大气吸收或反射B、C,绝大部分到达地面D,并被地面反射和吸收。3、 (大地暖大气)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增温,同时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
6、量传递给大气F。这种辐射热交换是大气增温的最重要方式那么地面辐射被谁吸收了呢?生:大气层。师:准确。近地面大气中的CO2和H2O,能够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而增温,吸收率75%95%,近地面大气又以对流、传导等方式,层层向上传递热量、贮存能量。从大气的受热过程来看,地球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得较少,绝大部分太阳辐射能够透过大气射到地面;而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得却比较多,地面辐射放出的绝绝大部分热量能够被大气截留下采。所以,地面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4、 (大气还大地)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大气增温后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大气在增温的同时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大气辐射的方向既有向上的,
7、也有向下的。大气辐射中向下的部分,因为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称为大气逆辐射。气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将热量还给了地面在一定的水准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学生读图PPT第12张,完成练习:1、大气受热过程,按热量传递顺序排列准确的( ) A.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大气削弱大气辐射地面辐射 B.太阳辐射大气削弱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地面吸收 C.太阳辐射大气削弱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辐射 D.太阳辐射大气辐射大气削弱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学生读图PPT第13张,完成练习学生活动: 根据图2.2月球表面和地球表面受热过程比较,思考为什么月球表面温度变化比地球表面剧烈得多?要求学生起来回答问题。 生:地
8、球:白天,大气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气温不会太高 地球:夜间,大气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很强,可将地面辐射的绝大部分能量储存在大气中,同时大气逆辐射 又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从而起到了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使气温不致降得过低 月球:白天,由于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月面温度升得很快,气温很高 月球:夜间由于没有大气的保温效应,月面温度骤降,气温很低陆 地陆 地海 洋海 洋昼昼昼昼夜夜夜夜ABCD1、如图,昼夜温差最小的是:2、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 A.太阳 B.云层 C.地面 D.大气合作探究:1、深秋季节夜晚为防止霜冻,农民会在地边燃烧很多潮湿的柴草。这样做的原理是什么? 可以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水汽的含量,增强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增强大气逆辐射,从而增强保温作用。2、 “高处不胜寒”对吗?对,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桶装水合作合同
- 加油站场地租赁合同
- 股权转让合同担保合同
- 建设工程合同款支付保证保险条款
- 材料运输买卖合同
- 专业档案管理与咨询服务合同
- 聘任常年法律顾问合同
- 与供应商的合同评审流程指南
-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荆州学院《机能实验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传媒法的原则》课件
- 工地早班会活动记录表(普工、塔司、信号工)
- 绝句迟日江山丽说课稿
- 高中化学教材(人教版)课本实验(回归课本)
- DB41T 2542-2023 燃气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技术规范
- DB11∕T 1847-2021 电梯井道作业平台技术规程
- 2020光伏组件用接线盒 安全要求和试验IEC62790
- 兽药GSP质量管理制度汇编
- USB-3.1-TYPE-C-培训资料公开课获奖课件
- 《机械制图(多学时)》中职全套教学课件
- 2024-2025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第二册电子工业版(2022)教学设计合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