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河北省深州市第一中学2014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虚词系列练习(第2套) 一、解释句中“若”字的意义和用法。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2.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 3.曾不若孀妻弱子( ) 4.以为莫己若者( ) 5.虞兮虞兮奈若何( ) 6.若属皆且为所虏( ) 7.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 8.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 9.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10.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 11.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 12.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 13.望洋向若而叹( ) 二、判断“若”在文中的意义。 “1若( )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2、”奇哉2若( )人之思,3若( ) 天惊石破,花开铁树,非4若( )等凡人可及也,吾亦如此。恐吾辈但堪为其鱼之一鳞5若 ( )龙之一爪也。6若( )夫常人思乡,常望月怀远,登高作赋,至若柳子厚则不然, 以超人之思,抒难抑之情,绝矣。 文言虚词练习(八) 一、解释句中“所”字的意义和用法。 1.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 2.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 3.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 4.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 5.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 ) 6.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 7.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 8.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 9.所以
3、遣将守关者( ) 10.所以游目骋怀( ) 1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12.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 ) 二、判断“若”在文中的意义。 “吾1所( )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蔺相如此言,足使之为天下2所 ( )钦。以其3所( )居位,能如此,岂他人可及?察其言,观其行,可见其4所 ( )言非伪饰耳。与之相伯仲者,信陵君也,其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5所( )过 之时,前访朱亥,其度岂常人哉?此二人皆6所( )以教人向上者也。 文言虚词练习(九) 1 一、解释各句中“为”的意义以及用法。 1.有为青年( ) 2.君家妇难为。( ) 3.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 4.能以经寸之木
4、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 ) 5.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 6.古人以俭为美德。( ) 7.君既为府吏。( ) 8.十七为君妇。( ) 9.自名为鸳鸯。( ) 10.冥有鱼,其名为鲲。( ) 11.始尔未为久。( ) 12.非为织作迟。( ) 13.为秦宫人。( ) 14.为仲卿母所遣。( ) 15.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 16.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 17.公为我献之。( ) 18.阿母为汝求。( ) 19.慎勿为妇死。( ) 20.如姬为公子泣。( ) 2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二、判断“为”在文中的意义。 “天行有常
5、,不1为( )尧存,不为桀亡。”此2为( )至理,当3为( ) )6为(巫所惑。巫者,以诡5为( )业,其所)世人言之,切勿使之4为( ()( )其来也,即斥之以此理,彰其用心。9为为皆7( )利也。故8为 天下除残去秽,乃吾辈本分,何辞10为()? 文言虚词练习(十) 一、解释各句中“焉”的意义以及用法。 )1.于是余有叹焉。(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2. ( )3.万钟于我何加焉。 )(4.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5.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 )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6.少焉 )(7.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8.犹且从师而问焉。(
6、师说) )( (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9. (置土石。10.且焉 ) )(。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12. ) 二、判断“焉”在文中的意义。 2 ),山 ),狭狭焉,未料及有伏2焉( 崤之战,秦军过崤山之间,见峭峭1焉( ,4焉( )上大石纷落,但大呼“且3焉( )置土石”,别无他法,故致大败。于是余有叹 )?但以其人之傲,若斥)能不败?如此,纵万军于之何加6焉( 骄而轻敌,5焉( ),则必无颜世上矣。焉( 7 文言虚词练习(十一) 一、解释各句中“也”的意义以及用法。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1. ) ( 2.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7、 )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3. )。( 4.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非天下也。( 5.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 )。( 6.古之人不余欺也 )?( 7.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8.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9.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10.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11.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 12.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1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14. 哉?( )15.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 )16.岂独伶人也哉!(
8、 )17.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二、判断“也”在文中的意义。)?”“吾将劝勉督责以行之( ( )久矣,汝何以能复之2也“师道之不传1也 ”也( )!金玉4也( )。汝之心胸,吾辈何能及5(3也 )。”“汝之言, 文言虚词练习(十二) 一、解释各句中“以”的意义以及用法。 1.虽乘奔御风不以急也()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2.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3. )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 4.巿人皆以 )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5. ( ) 6.无以,则王乎! 物喜,不以己悲( )7.不以 )8.不赂者以赂者丧( )9.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9、)苏武传)( 10.武始以壮年出(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 11. 十五城请易璧() 12.愿以13.以刀劈狼首( ) 1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 15.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 16.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 17.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 3 18.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 19.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 20.木欣欣以向荣( ) 21.作师说以贻之( ) 22.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 23.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 二、判断“以”在文中的意义。 “秉烛夜游,良有1以( )也。”若2以( )己美于潘安,
10、则出无伤;否则,3 以( )如吾之容现于当衢,则恐惊人。故自当4以( )书卷为伴,弃夷5以( ) 近则随众而游,险以远则独不敢至之怯,慕“凌九霄6以( )闹天宫”之勇,从而可醉乎“木欣 欣7以( )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之美 畅游书海8以极夫天地之乐,如此,9以( )帝位予我,亦弃之也,岂10以( ) 一冕之故而弃心神之逸?11以( )吾有如此之意,故方能长享逸乐。吾虽12以( ) 康熙六年至京师,然终未13以( )权贵交,14以( )上乃吾心之剖白,希汝能察之, 故不必有“贤不见用,忠不见15以”( )之叹。 4 文言虚词系列练习(二) 文言虚词练习(七) 一、解释句中“若”字的意义和用法。
11、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2.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 3.曾不若孀妻弱子( ) 4.以为莫己若者( ) 5.虞兮虞兮奈若何( ) 6.若属皆且为所虏( ) 7.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 8.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 9.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10.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 11.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 12.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 13.望洋向若而叹( ) 12“如同、像、相似”;34比得上;57“你、你的”;810表假设“假如,如果”;11表近指,“这样、如此”;12助词,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的样子”;13海神的名字。 二、判断“若”
12、在文中的意义。 “1若( )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奇哉2若( )人之思,3若( ) 天惊石破,花开铁树,非4若( )等凡人可及也,吾亦如此。恐吾辈但堪为其鱼之一鳞5若 ( )龙之一爪也。6若( )夫常人思乡,常望月怀远,登高作赋,至若柳子厚则不然, 以超人之思,抒难抑之情,绝矣。 1.连词,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2.代词,可译为“这样,这,如此”。3.动词,可译为“像,如,及”。4.代词,可译为“你”。5.连词,选择关系,可译为“或、或者”。6.表意思他转,放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 文言虚词练习(八) 一、解释句中“所”字的意义和用法。 1.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
13、家)( ) 2.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 3.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 4.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 5.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 ) 6.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 7.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 8.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 9.所以遣将守关者( ) 10.所以游目骋怀( ) 1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12.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 ) 12名词,场所、位置;34“所”加动词,构成名词性词组;5“所”字结构做定语;67“为所”表被动;89“所以”,表原因;1012所以,表示手段或凭借。 5 二、判断“若”在文中的意义。 “吾1所( )以为此者,以先
14、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蔺相如此言,足使之为天下2所 ( )钦。以其3所( )居位,能如此,岂他人可及?察其言,观其行,可见其4所 ( )言非伪饰耳。与之相伯仲者,信陵君也,其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5所( )过 之时,前访朱亥,其度岂常人哉?此二人皆6所( )以教人向上者也。 1.可译为“的原因”。2.表示被动。3.“所+动词”后面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作用。4.“所+动词”构成所字结构。5.“所+动词”构成所字结构。6.可译为“用来”,“靠他来”,“的方法(途径、手段)”。 文言虚词练习(九) 一、解释各句中“为”的意义以及用法。 1.有为青年( ) 2.君家妇难为。( ) 3.谁为大
15、王为此计者。( ) 4.能以经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 ) 5.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 6.古人以俭为美德。( ) 7.君既为府吏。( ) 8.十七为君妇。( ) 9.自名为鸳鸯。( ) 10.冥有鱼,其名为鲲。( ) 11.始尔未为久。( ) 12.非为织作迟。( ) 13.为秦宫人。( ) 14.为仲卿母所遣。( ) 15.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 16.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 17.公为我献之。( ) 18.阿母为汝求。( ) 19.慎勿为妇死。( ) 20.如姬为公子泣。( ) 2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1名
16、词,作为、政绩;2动词,做、干;3第一个介词,替、给,第二个动词,出、谋划;45动词,制作,雕刻;5第一个动词,治理,第二个,被;6动词,当作、作为;78动词,身为、成为;910动词,叫做;11动词,算作;12动词,是;13动词,成为;1415介词,表被动;16语气助词,呢;1718介词,替、给;19介词,为了;20介词,向、对;21连词,因为。 二、判断“为”在文中的意义。 “天行有常,不1为( )尧存,不为桀亡。”此2为( )至理,当3为( ) 世人言之,切勿使之4为( )巫所惑。巫者,以诡5为( )业,其所6为( ) 皆7为( )利也。故8为( )其来也,即斥之以此理,彰其用心。9为(
17、) 天下除残去秽,乃吾辈本分,何辞10为( )? 1.介词,可译为“因为”。2.动词,可译为“是”。3.介词,可译为“对、向”。4.介词,可译为“被”。5.动词,可译为“作为”。6.动词,可译为“做”。7.介词,可译为“为了”。8.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9.介词,可译为“替”。10.句末语助,可译为“呢”。 文言虚词练习(十) 一、解释各句中“焉”的意义以及用法。 1.于是余有叹焉。( ) 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 6 ( )3.万钟于我何加焉。 ( )4.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 )5.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 ( )6.少焉,月
18、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7.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8.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9.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10.且焉置土石。( )(论语)(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劝学)(12.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语气助词,形容词、副词词尾,“的4语气助词,反诘“呢”;2句末语气词,一般可不译;31代词,86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7代词,用于形容词后,指代比较的对象;样子”;511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疑问代词,“哪里”“什么”“怎么”;1112相当于“之”;910。可译为“在其中”;12可译为“从这里” 二、判断“焉”在文中的意义。),山 2焉(崤之战,秦
19、军过崤山之间,见峭峭1焉( ),狭狭焉,未料及有伏 ,)焉( )置土石”,别无他法,故致大败。于是余有叹43上大石纷落,但大呼“且焉( )?但以其人之傲,若斥焉( 5焉( )能不败?如此,纵万军于之何加6骄而轻敌, ( ),则必无颜世上矣。7焉兼词,“是”或“之”,可译为“在这里”。3.。2.兼词,“于”+1.形容词词尾,可译为“的样子”句末语助,可疑问代词,可译为“怎么”。6.4.“于”+“何”,可译为在哪里。句末语气助词,不译。5.7.代词,可译为“他们”。译为“呢”。 文言虚词练习(十一) 一、解释各句中“也”的意义以及用法。 )。(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2.张良曰:“沛公之参乘
20、樊哙者也”。 ( ) 3.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 4.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 5.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 6.古之人不余欺也。( ) 7.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 8.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 9.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 10.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 11.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 12.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 1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 14.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 15.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
21、 ) 16.岂独伶人也哉!( ) 17.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 1-2句末语气词,表示判断。3-4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5句末语气词,表示判断。6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7-8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9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7 “其“之谓也”“其之谓也”10表示感叹语气的。11-13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以舒缓语气。141715-16“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之谓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也欤”表疑问,相当“么”。 二、判断“也”在文中的意义。)?”“吾将劝勉督责以行之( 也( )久矣
22、,汝何以能复之2也“师道之不传1 ”5也( )!)。”“汝之言,金玉4也( )。汝之心胸,吾辈何能及也3( 句末语助,4.1.助词,句中表停顿,舒缓语气。2.句末语助,表疑问语气。3.句末语助,表肯定语气。5.句末语助,表感叹语气。表判断语气。 文言虚词练习(十二) 一、解释各句中“以”的意义以及用法。 ) 1.虽乘奔御风不以急也( )2.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3.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公子为长者(4.巿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 )5.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6.无以,则王乎!)( )物喜,不以己悲( 7.不以 )赂者丧( 8.不赂者以 )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9.以 )( 武始以壮年出(苏武传)10. )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 11.余以 十五城请易璧()12.愿以 )13.以刀劈狼首( )1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 15.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16.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17.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18.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19.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20.木欣欣以向荣( )贻之(21.作师说以 )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22.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电力工程项目居间代理佣金服务合同2篇
- 二零二五版电子商业买卖合同模板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工地钢管外架施工环保设施设计与安装承包合同3篇
- 白叶2025版离婚协议中共同财产分割及子女抚养费用支付合同二零二五年度3篇
- 二零二五版30天退换租免佣租赁服务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生活垃圾收运一体化服务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神东派遣工权益同工同酬合同3篇
- 2025年度彩钢围挡施工及租赁一体化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模型构建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钢筋产品研发与技术转移合同3篇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讲稿专家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大讲堂之第一讲: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理论
- 《商务沟通-策略、方法与案例》课件 第一章 商务沟通概论
- 广西《乳腺X射线数字化体层摄影诊疗技术操作规范》编制说明
- 风筝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
- 吉利汽车集团总部机构设置、岗位编制
- 矿山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 小学数学《比的认识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课例)
- 词性转换清单-2024届高考英语外研版(2019)必修第一二三册
- GB/T 44670-2024殡仪馆职工安全防护通用要求
- 安徽省合肥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
- 合同债务人变更协议书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