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大竹县文星中学高一生物12月月考试题_第1页
四川省大竹县文星中学高一生物12月月考试题_第2页
四川省大竹县文星中学高一生物12月月考试题_第3页
四川省大竹县文星中学高一生物12月月考试题_第4页
四川省大竹县文星中学高一生物12月月考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竹县文星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12月月考 生物试卷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选择水绵作为观察植物细胞的材料,其原因与下列哪项无关( ) A制片简单 B叶绿体清楚 C植物体细小,细胞重叠少 D细胞内含有色素,使观察到的细胞清晰 答案 B 解析 绿色植物的叶绿体一般都较清楚,该项与题干关系不大。 2人体的心脏和迎春叶都属于器官,是因为二者( ) A均由不同细胞构成 B均由细胞构成 D功能相同 C均由几

2、种不同的组织构成 C 答案 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顺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同种细胞构成组织,不同组解析 织构成器官。植物器官和动物器官均由不同组织构成。) ( 3下列哪项不是细胞学说的内容 A细胞只能由细胞分裂而来 所有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 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C D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C 答案 正确。所有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细胞学说提出新细胞来自老细胞,故A解析 错。细胞是相对独立单位,对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C的,故B正确。病毒无细胞结构,故 整体生命起作用,故D正确。) ( 4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最明显的区别在于有无 核物质A B核膜 D细胞质 C细胞膜B 答案

3、正解析 B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最明显的区别在于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故- 1 - 确。 5生命系统中各层次之间的关系是( ) A是直接联系的 B是没有联系的 C层层相依,但又有各自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D密切联系的,各层次具有相同的组成和功能 答案 C 解析 生命系统各部分间不是孤立的,而是层层相依,但又有各自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6关于生物体内有机化合物所含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叶绿素含有镁元素 B血红蛋白含有铁元素 胰岛素含有碳元素D脱氧核糖含有磷元素CC 答案 H、O,不含磷元素,C项错误。 解析脱氧核糖的元素组成为C、) ( 7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脂质不参与生

4、命活动的调节A 蛋白质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B 核酸是生物体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C D糖类不参与细胞识别和免疫调节C 答案 错误;参与激素调节,A解析 有的脂质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如性激素(属于固醇类)是主要的遗DNA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B错误;核酸是生物体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糖蛋白是由多糖和蛋白质结合形成,C传物质,正确;细胞识别主要与细胞表面的糖蛋白有关, D错误。) 8( 下面关于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不同蛋白质含有的氨基酸数量不尽相同A 有些结构不同的蛋白质具有相似的功能B C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可按不同的排列顺序脱水缩合 D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可按不同的方式脱水

5、缩合D 答案正确;结构不同的蛋白质,解析 不同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数目、排列顺序可能不同,A正确;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的脱水缩合的顺序可能不同,方式B功能可能相似,比如酶, 错误。DC相同的,因此正确,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主要能源物质、主要储能物质和9) ( 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依次是 - 2 - A核酸、蛋白质、细胞、糖类、脂肪 B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肪、细胞 C核酸、蛋白质、细胞、脂肪、糖类 D蛋白质、细胞、核酸、糖类、脂肪 答案 B 解析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蛋白质,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核酸,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主要储能物质是脂肪,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故

6、选B。 10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检测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与用于检测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虽然其成分相同但用法和用量均不相同 B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对人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染色,发现细胞核呈红色、细胞质呈绿色 C健那绿染液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黄色 D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用KNO溶液代替蔗糖溶液现象会更明显 3答案 A 解析 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和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使用的物质成分相同,但浓度不同,使用方法不同,故A正确。甲基绿和吡罗红对细胞染色,会发现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故B错误。健那绿能将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染成蓝绿色,故C错误。观察植

7、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因为硝酸钾能发生自动分离与复原,还要考虑浓度,不一定比蔗糖溶液现象明显,故D错误。 11某单细胞生物,体内不具有叶绿体但有叶绿素,它最可能是( ) A真核生物 B无核膜的生物 D异养生物 有线粒体的生物 CB 答案单细胞生物,体内不具有叶绿体但有叶绿素的生物是蓝藻,是原核生物,自养,解析 没有线粒体,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B正确。进行了分析、观察等实验,12研究人员对4种不同生物的部分细胞(甲、乙、丙、丁) 获得的结果如下表,则甲、乙、丙、丁( 4种细胞所代表的生物最可能是 纤维素酶 核糖体中心体 线粒体叶绿体叶绿素 核仁 处理结果 无变化甲 无变化 乙 外层结

8、丙构破坏 外层结 丁 - 3 - 构破坏 注:表中“”表示“有”,“”表示“无”。 蛔虫蓝藻 硝化细菌 乳酸菌 衣藻 水稻 B A DCD 答案甲没有核仁,没有叶绿体,但有叶绿素,应是蓝藻;乙有核仁,没有叶绿体,解析 但有中心体,没有细胞壁,应是动物,蛔虫;丙有细胞壁,有核仁,无中心体,可能是水稻 的细胞;丁各种结构都有,应是衣藻。) 13下列细胞中,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没有核膜的是( A叶肉细胞 B口腔上皮细胞 D 大肠杆菌蓝藻CC 答案 错。口腔上皮细胞无叶绿体,不解析叶肉细胞为真核细胞,有叶绿体和核膜,故A 正确。大肠杆菌为原核生物,无错。蓝藻为原核生物,无核膜,故C能进行光合作用,故B 错

9、。核膜,不能光合作用,故D) ( 的结构是14植物细胞中不含DNA 液泡和核糖体BA线粒体和叶绿体 染色体和叶绿体D线粒体和细胞核CB 答案 主要位于细胞核DNADNA 解析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含少量DNA,液泡和核糖体都不含, 中染色体上,故B正确。) ( 15雌性家兔体细胞中高尔基体数量最多的是 神经细胞A B心肌细胞 D红细胞 C乳腺细胞C 答案动物细胞高尔基体与分泌物的加工相关。神经细胞突起较多,传递兴奋,心肌 解析细胞线粒体较多,提供能量供心肌收缩,乳腺细胞分泌乳汁蛋白,故高尔基体较多,红细胞 C血红蛋白较多,运输氧气,故正确。的蔗糖溶液分别浸泡某种植物细胞,观察质壁用162 mol/L

10、2 mol/L的乙二醇溶液和) 分离现象,得到其原生质体体积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 4 - 该细胞不可能是根尖分生区的细胞A 段曲线表明细胞液浓度在逐渐增大ABB 段表明该细胞开始因失水过多而逐渐死亡BCC 溶液代替乙二醇溶液,可得到类似的结果用一定浓度的KNOD3C 答案正确。据图分析,只有成熟植物细胞才有大型液泡,才能发生质壁分离,故A 解析的蔗糖溶液中,由于失水细胞液浓度在增加,直到与蔗糖溶液浓度相当,细胞处于2 mol/L的乙二醇溶液,一开始失水,一定时间后,乙二醇扩散进入液正确。细胞处于2 mol/L故BDKNO溶液的离子通过主动运输进入液泡,故泡,导致细

11、胞液浓度增加,重新吸水,故C错。3 正确。相对分子质量侧加入细胞色素c(c处装有半透膜,在a17如下图所示,在U形管中部两侧液面高度一致。经过b侧加入清水,并使a、的水溶液(红色)。b万道尔顿的蛋白质1.3) 实验结果是( 一段时间后, 侧为无色两液面高度一致,bAa、b b侧为红色a、b两液面高度一致,B b侧为红色液面低于b液面,Ca 侧为无色b液面,bDa液面高于D 答案水分子能够透过半透膜进行扩散,而蛋白质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图中半透膜 解析a侧扩散的速度大于由侧向所以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由bab的a侧溶液浓度大于侧溶液浓度,侧液面。蛋白质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所侧液面高于ab侧向b侧扩散的

12、速度,最终表现出 侧仍为无色。a以侧为红色,b) 下图是细胞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图,下列对其叙述正确的是18( - 5 - 图中5是指细胞膜 是指内质网BA图中1 8图中7是暗反应的场所 处可产生COD图中C2B 答案 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是细胞器膜,解析 由图可知,1是核膜,23是细胞膜,7是高尔是光反应场所,8是线粒体内膜,是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是内质网膜,65 B正确。基体膜,那abc19下列各项表示三个相邻细胞的水分渗透关系,若它们的细胞液浓度大小是) 么,能正确表示这种关系的是( A 答案 中的水则c 水分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转移的,若细胞液浓度大小是abc,解析 正确。中的

13、水分会向a转移。A转移,分会向a和bb) 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示意图。下表选项中正确的是( 20下图为氨基酸和Na 管腔中 管腔中氨基酸Na 上皮细胞中氨 选项 基酸组织液上皮细胞 上皮细胞 A 主动运输主动运输被动运输 B 被动运输被动运输被动运输 主动运输 被动运输 C 被动运输 被动运输 D 主动运输被动运输 - 6 - D 答案 根据图形可知,肾小管管腔中的氨基酸进入上皮细胞为逆浓度的运输,属于主解析 管腔中的钠离子进入上皮细胞为顺浓度梯)Na协同运输中的离子梯度;动运输(其动力来自于度的运输,不消耗能量,为被动运输;上皮细胞中的氨基酸进入组织液为顺浓度梯度的运输, 属被动运输,综合分

14、析,D选项正确。分解时HO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21下图甲是HO2222) 以下改变正确的是( 产生的O量随时间的变化。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2 点左移点下移,DpHA时,EA0 点为时,EpHCB 点右移点不移动,DC温度降低时,E D点左移O量增加时,E点不移动,DH22C 答案 点点不变,DA时,酶活性下降,酶促反应速率降低,但最终产物生成量E解析 pH错误。B时,酶失活但过氧化氢在常温下就能分解,故B点不变,故右移,故A错误。pHC点D图形是在最适温度下,如果温度降低,酶活性降低,E点不移动,到达反应速率最大时间 错误。C正确。底物量增加,产

15、物量也会增加,故D右移,故) 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22下列关于ATP 分子中所有化学键都储存着大量的能量,所以被称为高能磷酸化合物ATPAP PAPATPB的结构式可以简写成 ATP中大量的能量都储存在腺苷和磷酸基团中C 中大量的能量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ATPDD 答案的结构式可以简ATPA错误;解析 ATP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一个普通化学键, 正确。错误,D中大量的能量都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PPB错误;ATPC写成:AP层中加入葡萄cdcba23把鼠的肝组织磨碎后高速离心,细胞匀浆分成、四层。向- 7 - 糖,没有CO和ATP产生,但加入丙酮酸后,立即就有CO和ATP产生,则c层必定含有

16、( ) 22线粒体 核糖体 细胞质基质 ADP、Pi A和 B和 D和 和 CC 答案层加入葡萄糖,没 细胞匀浆经离心后形成4层,这4层分布有不同的细胞器。c解析层含有线粒体,产生,再加入丙酮酸后,马上就有产生,可以推出cCO和ATP有CO和ATP22 正确。ADP做原料。CATP它能利用丙酮酸而不能利用葡萄糖;另外要产生则一定需要) 下列对于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及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24( 梅耶根据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明确指出,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A 能储存起来萨克斯把绿叶放置在暗处几小时,再让叶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之后用碘蒸气处B理叶片,发现曝光的一半呈深蓝色,遮光的一

17、半没有颜色变化。证明了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 物恩格尔曼用极细的光束照射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发现细菌只向叶绿体被C 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集中。证明了叶绿体能够产生氧气1414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然后追踪其放射性。发现了碳原子标记的CCOD卡尔文用2141414O) CHC的转移途径为CO(223C 答案 恩格尔曼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里,然后用 解析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好氧细菌向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集中;如果上述临时装片完全暴露在光下,好氧细菌则分布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的周围。恩格尔 曼的实验证明:氧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

18、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 25下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酶促反应的速率可用底物消失所需的时间(或产物生成的速率)来表示 B和相比较,酶促反应速率不同,这是因为它们的酶浓度和温度不同 CAB段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限制因素是底物浓度 - 8 - D若想探究不同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至少应设计3种不同的温度 答案 B 解析 酶促反应的速率可用底物消失所需的时间(或产物生成的速率)来表示,A正确;和相比较,酶促反应速率不同是因为它们的温度不同,B错误;B段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限制因子是底物浓度,C正确;若想探究不同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至少应设计适宜温度、过

19、高或过低3种不同的温度,D正确。 26下图甲为某动物一个正在分裂的体细胞,结合图乙分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甲所示分裂时期处于图乙中的BC段 B图乙中BC段各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可能不同 C图甲细胞中含有染色单体8个 D图乙中CD的原因与着丝点的分裂有关 答案 D 解析 图乙中的BC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有两条染色单体,与图甲不对应,A错误;图乙中B段可表示分裂前、中期的细胞,细胞内染色体数相同,B错误;图甲细胞中没有染色单体,C错误;图乙中CD表示,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D正确。 27在植物细胞周期中,与染色体的运动和细胞板的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 ) A叶绿体和线粒体 B线粒体

20、和高尔基体 D内质网和核糖体 C中心体和线粒体 B 答案 解析 高尔基体分泌物形成细胞板;线粒体为染色体运动提供能量。) ( 28老年人有老年斑,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A B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 C细胞中的酪氨酸酶活性降低 细胞内脂褐素增多DD 答案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了解细胞衰老的一些特征及相应表现出的一些性状。在衰老解析 是的细胞内,细胞收缩,体积减小,新陈代谢速率减慢;衰老的细胞内酶活性降低,选项C- 9 - 导致人体头发变白的原因;细胞内的色素会随着细胞的衰老而逐渐积累,表现出一些老年斑。 29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21、经处理后被甲基绿染色,其细胞核呈绿色 B剪取大蒜根尖分生区,经染色在光镜下可见有丝分裂各时期 C叶绿体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越高,在滤纸上扩散就越慢 D在光镜的高倍镜下观察新鲜菠菜叶装片,可见叶绿体的结构 答案 A 解析 甲基绿可将DNA染成绿色,DNA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A正确;在光镜下不一定能观察到有丝分裂所有时期,B错误;叶绿体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越大,扩散速度越快,C错误;光镜下只能观察到叶绿体的形状不能看到其结构,D错误。 30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相比,下列仅属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特征的是( ) A由两组中心粒发出的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B分裂间期染色体进行复制 C分裂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

22、板上 D分裂末期,细胞中部形成细胞板 答案 D 解析 高等植物细胞没有中心体,A错误;分裂间期染色体进行复制及分裂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是动物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共同点,BC错误;分裂末期,植物细胞在中部形成细胞板,进而形成细胞壁,D正确。 第卷(非选择题 共55分)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31(9分)仔细观察下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注:在 中标填上序号)。 (1)此图表示_细胞的模式图,因为此细胞具有 _而没有_。 3标记的氨H(2)如果该图是可以产生分泌蛋白的腺细胞,向该细胞内注射有放射性同位素、 _基酸,放射性同位素将在细胞器中出现,在细胞器中出现的顺序依次为 提供。 _及

23、_ 。在此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主要由_- 10 - (3)6_与_形成有关。 (4)此图若是蓝藻细胞,只应该有的细胞器是 _。 答案 (1)动物 12中心体 细胞壁 (2)11核糖体 8内质网 3高尔基体 9线粒体 (3)核仁 某种RNA的合成及核糖体 (4)11核糖体 解析 (1)由图中信息分析可知该细胞有12中心体而没有细胞壁应该是动物细胞。 (2)分泌蛋白是在11核糖体上合成,经过8内质网的初步加工进入到3高尔基体进行深加工,全程消耗能量是9线粒体提供的。 (3)6是细胞核内的核仁,其与某种RNA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4)蓝藻细胞是原核生物,只有唯一的细胞器11核糖体。 32(9分)洋葱

24、是中学生物学实验常用材料之一,下图为用洋葱进行实验的部分步骤及某同学在实验中绘制的有丝分裂各时期的模式图。(注:只画出洋葱细胞中部分染色体),请据图回答: (1)图中表示提取洋葱叶片(提示:与新鲜菠菜叶片中的色素种类和含量相同)内色素时的研磨步骤,研钵中除了加无水乙醇外,还需加入的化学试剂有_;表示同学们制备的符合要求的滤纸条及画出的标准滤液细线,甲同学将该滤纸条放入层析液一段时间后,滤纸条上没有出现色素带,用同一层析液做实验的乙同学的滤纸条上色素却分带明显,甲同学实验失败的原因最可能是_。 乙同学的滤纸条上色素带呈蓝绿色的色素名称是_。 (2)图中由的主要实验步骤是_。表示在低倍镜下观察洋葱

25、根尖分生区细胞时的一个视野,若要在高倍镜下清晰观察到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应将装片向_方向移动,使符合要求的细胞位于视野中央。此细胞内染色体、DNA、染色单体数目之比为_。请按照在细胞周期中出现的时间先后,写出分裂期的细胞进行分裂的顺序_(填字母)。 (3)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用0.3g/mL蔗糖溶液(加一些红墨水)处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表皮细胞_部位呈红色,说明细胞发生了_现象,发生此现象的外因是_。若利用此原理测定黑- 11 - 的蔗糖溶液,将生理状态藻叶肉细胞液的浓度,实验的设计思路是:首先,需配制_相似的黑藻叶肉细胞在蔗糖溶液中放置相同的时间,镜下观察后可

26、初步确定黑藻叶肉细胞液 的浓度为_。a 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 叶绿素二氧化硅、碳酸钙答案 (1) ADCB:2(2)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右上 2 1 质壁分离(3)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 一系列浓度梯度细胞液浓度小于蔗糖溶液浓度 处于刚引起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蔗糖溶液浓度和未引起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蔗糖浓度之 间提取洋葱叶片色素时的研磨步骤,研钵中除了加无水乙醇外,还需加入的化(1)解析 。层析失败最可能的原因是层析时层析液)和二氧化硅(加速研磨学试剂有碳酸钙(保护色素) 。没及滤液细线。滤纸条上色素带呈蓝绿色的色素名称是叶绿素a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装片制作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物像移动的(2)

27、方向与实际相反,要清晰观察到染色体形态和数目需观察中期的细胞,此细胞处于视野的右上方,将装片向右上方向移动,使符合要求的细胞位于视野中央。中期细胞每条染色体含有221。两条染色单体,此时细胞内染色体、DNA、染色单体数目比为 (3)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用0.3 g/mL蔗糖溶液(加一些红墨水)处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一段时间后,细胞液浓度小于蔗糖溶液浓度,细胞失水,使细胞的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发生分离,由于细胞壁是全透性,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部位呈红色。测定黑藻叶肉细胞液的浓度,实验的设计思路是:首先,需配制一系列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将生理状态相似的黑藻叶肉细胞在蔗糖溶液中放置相同的

28、时间,镜下观察到处于刚引起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蔗糖溶液浓度和未引起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蔗糖浓度之间的浓度可初步确定黑藻叶肉细胞液的浓度。 33(9分)经研究发现,长期使用我国发明的铁锅炒菜做饭,可有效地减少缺铁性贫血的发生,原因是_。如果在炒菜时经2(FeFeSO常加入适量的食用醋,效果会更好,理由是_。43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为Fe)可作为治疗_的药剂,通过你的观察,在医疗上人们是如何防止FeSO被氧化的呢?_。 4答案 用铁锅炒菜做饭,会使少量单质铁进入人体,与胃酸反应转变成可被吸收的铁 在炒菜时加入少量醋,少量单质铁和醋酸反应生成化合态铁易被人体吸收 缺铁性贫血 隔绝空气(真空包装) 解析 铁是

29、一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体内的铁元素都以含铁化合物的形式存在。铁可与酸反应生成便于人体吸收的化合态的铁,当人体缺铁时,可适当的服用含FeSO的药剂,但432 Fe是由于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为,因此必须使该药剂隔绝空气。Fe- 12 - 34(10分)某些有毒物质能诱导真核细胞在分裂过程中产生微核。微核是由断裂的染色体形成的椭圆形异常结构,游离于细胞核之外,光学显微镜下可见。某生物小组为了探究香烟焦油能否诱导微核产生,完成了如下实验: 第一步:萃取获得香烟中的焦油,用醋酸丙酯将其溶解后,再用蒸馏水稀释,配制成一系列浓度的焦油溶液。各取等量加入烧杯A、B、C、D中。将醋酸丙酯与蒸馏水混合液取等量加入烧杯

30、E中。取等量蒸馏水加入烧杯F中。 第二步:将6个状况相同、幼根已培养至1 cm的洋葱分别置于上述6个烧杯中培养较长时间,然后从每个洋葱上随机取根尖数根制作临时装片。 镜检记录出现微核的细胞所占的比例(微核率),计算每组平均值如下表: 烧杯编号 A B C D E F 0 0 200 50 焦油浓度(g/mL) 100 300 3.59 3.58 20.14 17.32 14.93 12.55 平均微核率/ 试管号 1 2 3 4 试剂(ml) X 1.4 1.4 1.4 蒸馏水 0.2 0.2 0.2 pH7.5的缓冲液 0.2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为何洋葱在上述溶液中培养时间不可过短

31、? 。_ _期的细胞。区,且处于细胞分裂(2)镜检时应选择位于根尖_ 为步骤的临尖制作时装片一般根(3)用洋葱 。_组比较,组哪组是对照组?组与F_。将EECA(4)对、B、D四组而言,组和F 。作用是_ 论出实(5)该验可得什么结? _。 (1)确保经历至少一个细胞周期 答案 (2)分生间 解离漂洗染色制片(3) (4)E 排除醋酸丙酯的影响 香烟焦油能诱导微核产生,且浓度越高,诱导作用越强(5)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断裂产生微核,洋葱根尖细胞产生微核必须至少经历一解析 (1) 次细胞分裂。根尖分生区进行细胞分裂。在间期看不到染色体,光学显微镜下只看到细胞核,若有(2) 微核较容易观察到。洋葱根

32、尖制作临时装片的一般步骤与观察有丝分裂相同,为解离漂洗染色制(3) 片。组比较,能排除醋酸四组的对照组,焦油含量为D、B、组作为(4)EAC0组与E。将F- 13 - 丙酯的影响。 (5)从该实验看出,随着焦油浓度增大,出现微核的细胞所占的比例增大。 32(9分)过氧化氢(HO)是反应活性很高的化学物质,常用于漂白,也用于清洗小的伤22口。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也会产生HO,它对细胞有毒害作用,但体内有酶的存在,可以使其22分解为无毒物质。请分析如图所示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1)在上述号试管中,最先产生气泡的是_;产生气泡最多的是_,试管内发生的化学反应式是_。 (2)用点燃但无火焰的卫生香放

33、到号试管管口,观察到的现象分别是_;_;_;_;_。 (3)比较和号试管,以及与号试管所看到的不同现象,说明了_。 催化剂答案 (1) 2HO2HOO (2)可复燃 可复燃且燃烧猛烈 无2222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 (3)酶具有高效性,且酶的催化作用需适宜的酸碱度和温度。 解析 这道题重点考查了3方面的知识:即肝脏中的过氧化氢酶易受各种条件的影响;酶的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效率高;HO分解的化学方程式。(1)号试管中,FeCl是无机催322化剂,催化效率低,过氧化氢分解速率较慢;号试管是煮过的肝脏,因高温破坏了酶的结构而使酶失去活性;号试管中冷冻肝脏因低温降低了酶的活性;号试管中的酸性环境使酶失去活性,只有号试管酶的反应条件适宜。因此,最先产生气泡的是号试管,产生气泡最多的是号试管。 (2)号试管加的是无机催化剂,反应速率较慢,因此,产生气泡较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