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章围绕承接产业转移加强和改进组织工作中共定远县委组织部张方平今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标志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对于推动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滁州作为示范区格局中的重要一翼,迎来了追赶跨越的重要机遇。作为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必须明确职责,创新工作方法,全面加强和改进组织工作,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一、端正用人导向,为承接产业转移推动科学发展选好干部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组织部门的责任,就是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把能够担当新形
2、势下发展重任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重要岗位上,确保在承接中走入前列。一是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用人之要,在于导向。树立坚定信念、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的正确用人导向,真正把那些做人上真诚实在、本领上真才实学、作风上真抓实干的干部推上各级领导岗位,让那些得过且过、政绩平平者无法安身,让那些不想干事、干不成事者让出位置。做到干部服气、群众满意、社会认可,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活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二是创新干部选任方式。在干部工作中大胆创新,不断创新选任机制,通过公开选拔、公开选调、轮岗交流等形式,打破地域、身份界限,拓宽选才视野,在竞争择优中激发干部活力,为优秀干部
3、脱颖而出搭建平台,使大批优秀年轻干部走上部门和中层领导岗位。三是完善干部考评机制。在健全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方面积极探索和实践。在坚持统一标准的前提下,根据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不同职责和任务,合理划分考核对象、分类制定考核标准,分别进行考核。建立符合不同区域、1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特点的考评体系,科学考评干部实绩,在干事与用人上寻求最佳结合点,推动承接工作落实到位。二、强化干部培训,为承接产业转移推动科学发展提升能力素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党的干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干部培养、选拔和任用的基础。承接产业转移,应该把干部放到经济发达地区去学习、培养和锻
4、炼。一是加大学习培训力度。在学习培训方法上,加强与江浙等地高校、党校和干部院校的联系,通过采取邀请专家学者和领导干部举办专题讲座、选派干部到江浙地区培训学习、举办经济发展论坛等形式,加强干部培训。在学习培训内容上,一方面要注意学习东部发达地区的新观念、新思想、新知识和新技能,掌握他们发展的基本思路、方法和要领;另一方面要准确把握产业转移的规律和特点,充分发挥本地比较优势,认真分析研究,选准产业转移的承接点,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学习培训,推进干部思想观念上的对接,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主动承接产业转移。二是加大挂职锻炼力度。根据工作需要,采取上挂、下派、外派以及轮岗、借用等多种方式促
5、进干部交流,将懂经济、善管理、有干劲的干部向工业战线和重要经济部门集中,将协调能力强、思想开放、善于沟通交流的干部放到推进开放合作的第一线,将有潜力的干部纳入招商引资小分队,壮大经济工作力量,在经济主战场培养考验干部。要分批选派年轻干部以多种形式到江浙地区挂职锻炼,学习发达地区发展经济的经验,培养他们的经济意识和发展能力。三是加大班子建设力度。适应承接产业转移的要求,大力选拔熟悉工业经济、财政金融、外经外贸的干部进入各级领导班子,按照梯次的年龄结构、互补的知识结构、配套的专业结构,科学配备领导班子,力求使领导班子成为整体素质优良、成员优势互补的坚强集体。三、创新人才机制,为承接产业转移推动科学
6、发展提供人才保障2组织部门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创新人才管理制度,充分调动和发挥相关职能部门的积极性,整合人才资源,为承接产业转移培育人才、聚集人才。一是创新人才吸引机制。积极探索人才工作的新方法,千方百计为各类人才提供创业的机会和干事的舞台。要以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为基地,吸引高新技术成果持有者和各类科技人才来滁州创业发展。注意以项目为抓手,以企业为依托,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要优化人才政策环境、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增强人才的吸引力,激发各类人才的创业热情。二是创新人才培育机制。树立大教育、大培训观念,完善继续教育和培训制度,进一步整合培训资源,保障转移产业的人才需求。根据各类人才的不同
7、需要,有针对性地改革教育培训的方式和方法。健全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多元化人才培养投入机制。积极引导用人单位加大对人才培训和开发的投入,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为人才培育工作提供充分的保障和物质支持。三是创新人才使用机制。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要按照“既求所有,又求所用”的原则使用人才,做到因才施用、因用选人,针对不同类型人才,采取不同用人方式,不断创新人才使用机制。根据人才的个性特点、特长、兴趣和专业方向,合理安排工作岗位,根据实绩对各类人才进行适当、适时、适量的政治激励、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充分发挥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四、加强基层党建,为承接产业转移推动科学发展夯实组
8、织基础加快承接产业转移,必须依靠各级党组织去贯彻实施。当前,要围绕推进党建“三基”工程,全面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的基层组织基础,确保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党员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一是不断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坚持以地域和单位为主设置基层党组织的基础上,结合经济结构、产业布局、行业分工等特点,在产业转移的承接地上探索“支部+基地”、“协会+公司+支部”等党组织的设置形式,创建一批产业型基层党组织,实现党的基层组织和产业基地、产3业协会等经济组织的直接融合;在社区及“两新”组织中打造一批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相融互动的党建工作示范点,抓点带面,纵深推动工作。二是加
9、强党建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抓好“难点村”治理、第二轮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以及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络体系等工作,夯实党组织建设科学发展的基础。健全街道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开发区(工业园区)党员服务中心、“12371”党员服务咨询电话等平台,强化党组织为党员提供服务的功能。三是切实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积极创新党员教育方式,活化党员教育形式,丰富学习内容,切实增强党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提高党员整体素质。健全党内激励关怀机制和表彰制度,从思想、工作和生活上关心党员。抓好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承诺制等载体建设,为党员发挥作用搭建平台。通联:中共定远县委组织部张方平邮编:233200电话:4288605第二
10、篇:关于产业转移和承接产业转移的调查关于产业转移和承接产业转移的调查编者按根据自治区党委的部署和安排,为深入掌握区情,解决问题,推进工作,xx年,自治区党委各常委分别结合自身工作,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重点问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专题调研,形成了系列调研报告。这是自治区党委常委多年来的第一次集中专题调研,是自治区党委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具体行动。从今日起,广西日报将陆续刊发自治区各常委的调研报告。今天,首先刊发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的调研报告。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大背景下,积极主动地承接产业转移,已成为后发
11、展地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助推器。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总体趋势和内在规律,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有效的措施,主动参与区域合作,有效承接产业转移,在争夺产业转移项目落地权中抢占先机,实现我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准确把握产业转移的趋势和机遇产业转移是指某个时期某个产业或者产业集群从某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过程和现象。产业转移往往以投资形式出现,但本质上是现有生产能力在空间上的整体或部分转移。产业转移对承接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产业转移与世界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地区差距密切相关。从历史上考察,迄今为止世界上完成过三次产业中心的转移:第一次是德国从
12、英国手里接过了制造业中心的地位;第二次是美国形成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产业,取代了德国的合成化学时代;第三次发生在上个世纪的60年代,以机械电气为代表,包括电子工业在内,世界的制造业中心从美国转到日本。目前正在进行的第四次转移就是世界加工制造中心向中国转移,特别是世界电子信息产品的制造向中国转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地区利用率先开放和地域上的有利条件,抓住发达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承接和发展了大量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加工工业,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而且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近30年来,我国东部地区承接了三次大的产业转移。第一次是上个世纪80年代,香港的大部分轻纺、玩
13、具、钟表、消费电子、小家电等轻工和传统加工业的转移;第二次是90年代初,主要是台湾以及日本、韩国的电子、通讯、计算机产业的低端加工和装配的大规模转移;第三次是从xx年开始直到现在还在进行中的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以制造中心、产品设计中心、研发中心、采购中心为代表的高端产业的转移。目前东部地区集中了全国80%左右的加工工业,以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为主导的国际产业形成了加速向东部地区转移的新态势。但随着东部地区经济高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已经成为必然要求,再加上近年来东部地区加工工业开始出现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供给趋紧、产业升级压力增大、企业商务成本不断提高、资源环境约束
14、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腾笼换鸟”成为必然,东部地区加工工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从总体上看,东部产业转移呈现这样几个特点:一是产业转移规模越来越大。据测算,到xx年,仅广东、上海、浙江、福建四省市需要转出的产业产值将达到14000亿元左右;二是转移的产业主要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转移的势头强劲;三是对资源能源依赖较强的上游产业转移趋势明显;四是来源地相对集中,大都来自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等地;五是与东部地区相邻且交通运输条件较好的中西部省区,在吸引产业转移方面明显占优。东部产业转移的这些趋势和特点,对我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良好机遇。我区是后发展地区,处在工业化初
15、期阶段,工业规模偏小,经济总量不大。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有利于尽快壮大我区工业,扩大经济总量,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近年来,我区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打下了一定基础。xx年以来,我区与东部地区企业签订合作项目6845个,占全区签订项目总数的72%;项目资金3838.85亿元,东部企业实际到位资金1444.94亿元,占全区到位资金总额的73.14%,项目实施率达89.8%。特别是通过“百企入桂”引进的国内一些知名龙头企业,对推动我区相关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我区承接产业转移工作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面临的困难还很多。一是一些地方和部门对当前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大趋势,对东部沿海
16、产业转移的深层原因和转移方式等缺乏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因而对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工作力度不大。二是引进区外资金规模小,增长速度慢。引进企业和项目层次不高,龙头企业不多,尚未形成有规模的产业集聚。三是交通物流发展相对滞后。我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连接周边省市特别是通往广东的几条高速公路至今基本没有连通,全区现代物流业刚刚起步,难以满足转移企业对物流服务的需要,成为制约东部产业向我区大规模转移的瓶颈。四是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尤其是具有一技之长的产业工人比例偏低,高技能人才严重匮乏。xx年,全区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只占就业人口的3.0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62个百分点,其中高级技能人
17、才比重为0.12%,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3。五是产业配套能力不强。我区产业集聚、企业集聚的态势正在形成过程中,尚未形成有规模的块状区和特色产业带,集聚效益不明显,通过市场作用形成的社会化分工协作格局还没有出现,中小企业整体素质不高,大多数产业产品零部件配套率低,很多核心零部件需从外地购进,不少园区项目之间协作关联度不高,生产性服务业跟不上,难以满足转移企业的配套要求。六是企业经营的综合环境有待优化。我区在服务企业发展的软环境上与先进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在法制环境、信用环境、政策环境等方面都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对进入企业和项目关卡较多,优惠政策难兑现,服务意识不强,效率低下
18、,损害投资者利益的事件时有发生,工业用电价格和服务性收费价格偏高。这些问题,影响了我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当前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十分激烈。一些中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力度很大、成效很好,东部地区转移产业已经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东部地区各省市政府,努力推动本省市发达地区产业向本省市欠发达地区转移。东南亚一些国家也在利用价格低廉的劳动力和资源等优势,吸引日韩、港澳台以及我国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我国东部地区的一些产业已开始向一些东南亚国家转移。这些都对我们构成巨大的竞争压力。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产业转移机遇性很强,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黄金周期可能只有3至5年,国内产业转移
19、也不会无限持续下去。根据有关方面分析,国内东部地区这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估计5年左右完成。还应当注意到,当前我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面临着一个有利机遇。今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布了新一轮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实行加工出口贸易新政策。这一政策调整最大的特点是对东部和中西部加工贸易实行差别政策,目的是为了优化出口商品结构,配合国家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促进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随着这项调整政策的实施,我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政策优势更加明显,有利于吸引东部地区、区外企业向监管区内转移。因此,要树立抢抓机遇的强烈意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有效的措施,“引凤入巢”,引进产业,推动我区经
20、济又好又快发展。二、选准我区产业转移的承接点产业转移具有明确的利益驱动机制。发达国家和地区转移传统产业主要是为了获取区位优势和降低要素成本,转移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则以获取综合竞争优势为目的,更注重承接地投资软硬环境特别是信息、技术、设施、人才、研发配套能力和体制配套条件。目前我区承接产业转移在区位和成本方面较有优势,而在投资环境及研发配套能力、体制配套条件方面还有一定差距。为此,在承接产业转移中,要准确把握产业转移的规律和特点,充分发挥我区比较优势,认真分析研究东部等发达地区可能转移什么产业、我区需要承接什么产业,选准产业转移的承接点,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一是利用综合成本优势承接劳
21、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综合成本优势是承接产业转移最具竞争力的优势。目前东部产业转移主要是成本驱动型,转移的产业大都是一些需要大量用工、用地、用水、用电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比如纺织服装、建材化工、机械电子等。我区劳动力、土地、工业用水等基本生产要素供应充足、价格低廉,具有综合成本比较优势。从劳动力价格看,我区产业工人的月平均工资低于沿海发达地区。从土地价格看,我区工业用地比较便宜。这些都对东部产业转移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应当充分利用综合成本较低这一优势,大规模承接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构筑我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新优势。二是利用区位优势承接市场在外产业转移。产业转移的结果就是产业的区域分工合作。东部地区的一
22、些出口加工型企业,希望继续保持出口优势,一些传统加工业,急需开拓新的市场。为此,他们需要把产业转移到市场辐射面较广的地区,把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我区在多区域合作中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北部湾港口群将广西和世界市场融为一体。广西东面与产业转移地的粤港澳相连,运输相对便利,在承接东部产业梯度转移方面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西面毗邻西南地区,直接连接广阔的大西南市场;南面与越南接壤,直接连接东盟市场。同时我区还有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多区域合作平台。这些区位条件使我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处于极为有利的战略地位。我们要进一步创造和发挥区位优势,使我区不仅成为承接东部转移产业的重要基地,实现
23、“近水楼台先得月”,而且成为我国东部转移产业立足广西、走向西南和东南亚的交流桥梁和合作平台。三是利用产业优势承接配套产业转移。产业配套优势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条件。过去我区引进了一些企业,但由于区域产业配套能力弱,企业难以生存、成长、壮大。提高产业集中度,培育发展产业集群,不仅是投资者的需要,也是承接产业转移的必要条件,更是我区产业发展的方向。经过多年努力,我区已培育发展了制糖、有色金属、冶金、电力、汽车、机械、建材、食品、医药等一批优势产业,围绕这些产业发展配套产业,形成规模集聚效应,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各地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时,要坚持以我区优势产业为依托,紧紧围绕提升产业竞争力,形成产业配
24、套,发展产业集群,促进我区工业向高水平、宽领域、纵深化方向发展。四是利用资源优势承接精深加工产业转移并利用资源换取新产业到我区发展。我区矿产资源比较丰富,是全国10个重点有色金属产区之一,亚热带农林产品资源丰富多样。这几年,我区加大资源开发力度,大力发展资源加工工业,培育了一批资源加工龙头企业。但总体上看,我区资源加工工业多为初级加工,精深加工能力不足,资源优势没有很好地转化成经济优势。如氧化铝、电解铝等初级产品产值约占铝工业产值的75%,而铝材加工产值只占25%;制糖工业约77%的产值由初级产品白砂糖创造;我区蚕茧产量全国第一,但加工率不到40%。因此,各地要围绕优势资源开发,大力承接资源精
25、深加工企业,发展下游产品,拉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做大做强我区资源加工型产业。同时,利用资源优势换取新产业到我区发展,如引进富士康集团除进行铝材深加工外,还带来了电子信息、环保节能、新型材料等产业。五是注重引进和发挥龙头企业和大企业的带动作用。目前东部产业转移的一大特点是以龙头企业和大企业为核心,实行组团式或产业链整体转移。也就是龙头企业和大企业基于降低成本、贴近市场等方面的考虑,对一个产业的上、中、下游各个阶段的产品进行整个产业链的大规模转移,同时将研发、采购、销售、物流、售后服务等各个营运环节也转移过来。由于龙头企业和大企业社会化协作程度高,一家龙头企业和大企业投资往往会带
26、动和引导一批相关行业的大量投资,形成“龙头”带“配套”,“配套”引“龙头”的良性发展格局。在承接产业转移中,要顺应“大项目-产业链-产业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方向,注重引进带动力强、关联度高的龙头企业和大企业,促进整个产业链的转移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形成大中小企业齐头并进、产业多元发展的格局。六是要从随意性的招商布点向科学合理布局转变。我区承接产业转移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如有的地方“饥不择食”,来者不拒,“捡到篮里就是菜”,不管项目好与坏;项目布局比较分散,不利于产业集聚;有些属于国家政策淘汰落后的项目仍在上马,等等。针对这些问题,要采取有力措施,结合我区“一轴
27、两廊”的“干”字形工业布局,科学合理布局产业转移项目。在接收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还要讲求质量,严格控制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的产业向我区转移,不能什么“鸟”都要,什么“菜”都捡,不能牺牲环境,破坏资源,只图一时发展,损害长远利益。要统筹考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既要积极承接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也要努力创造条件,建设承接现代服务业的基地。三、把工业园区打造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工业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主要载体。发展工业园区,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共享基础设施、集中治理污染、集约利用土地。目前我区共有41个重点园区,其中包括3个国家级开发区。要首先以
28、这些园区为基地,结合产业转移的实际需要,做好园区规划,科学合理布局,明确各类园区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园区。在着力建设好现有园区的基础上,有条件的地方要建设一批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专门园区,努力使工业园区成为承接产业转移、带动本地工业快速发展的基地和龙头。一要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完善程度是项目能不能尽快落户的关键因素。要根据各类园区发展需要,大力推进以道路、水、电、气、通信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基础设施的先导效应,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要重点解决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问题,综合运用政策和市场的手段,充分利用行政资源,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投入机制,鼓励和吸引多种投资主体
29、以多种方式参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有条件的园区,可以按市场运作方式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基础开发公司,实行综合开发,滚动增值,逐步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机制,推进园区上规模、上等级、上水平,提高园区对产业转移项目的吸纳和承载能力,为吸引产业大规模转移到我区创造条件。二要创新园区管理体制和开发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工业园区管理机制,确保园区管理机构权责分明,服务到位。各园区管理机构要创新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园区配套服务体系,加快构建精简、统一、高效、便捷的园区管理新体制。对转移项目实行一个机构管理、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要积极借鉴和探索以企业为主体的园区开发机制,鼓励有实力的投资者
30、参与园区建设,推行园区经营性项目的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同时,各地、各工业园区要积极与发达地区的各级政府、行业协会和大型企业集团加强联系与合作,吸引他们来我区设立产业转移示范园区。本地暂无条件或不适宜承接的转移产业,可以按照市场导向和产业布局原则,转移到其他具备吸纳条件的外地园区落户,发展共建共享、收益分成的“飞地经济”,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双赢。三要创新园区招商模式。要围绕承接产业转移,积极拓宽招商引资范围,进一步创新招商引资机制,搭建与国际接轨的招商引资新平台。推进招商引资制度化,建立长期稳定的招商引资机制和渠道,实行目标责任制,形成政府推动和园区自主相结合共同招商的局面。要推进招商引资社
31、会化,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和鼓励全社会参与招商。要推进招商引资专业化,依托中介组织、专业机构组织开展各类专业化招商活动。要推进招商引资信息化,积极采用网上招商等方式。要选择客商比较集中、产业转移和扩张倾向比较强烈的城市开展驻点招商,重点跟踪一些有转移倾向的项目,增强招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四、努力营造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环境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是有效承接产业转移的关键。当前,我区在投资环境方面还存在不少差距,一些影响产业发展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必须把优化投资环境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一项重要工作,降低产业转移成本,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有利条件,让外来企业“无障碍进入、无顾虑发展”。一是加快交通等相关基础设
32、施建设。要抓紧实施“一枢纽两大港三通道四辐射”的出海出边国际大通道建设规划,打通与周边地区的交通连接。特别是要加快推进以港口码头为重点的沿海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打通连接东部的多条高速公路,加强沿海、内河港口建设,拓展江海联运,全方位实现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交通网络对接,构建便捷通畅、安全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形成完善的通道。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通关能力。加快能源建设,千方百计降低电价,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提供廉价、安全的能源保障。二是加大政策创新力度。要在用足用好现有政策的同时,努力推动政策创新,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比如,在减轻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对于企业的员工培训,
33、可采取“政府买单、社会承办、订单培训”的办法,解决企业用工问题;对园区企业实行集中排污治污,降低企业成本等。在费用方面,对进入我区的外地项目,审批过程所发生的地方性行政收费可考虑实行适当放宽的优惠政策。专门的产业转移园区,可以实行“封闭运行、独立运作”的“无费区”管理。此外,还可考虑设立产业转移基金,制定园区财政资金扶持办法等。三是加强政务环境建设。要以开展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为契机,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规范行政审批,改进服务方式,提高行政效率,树立诚信形象,为外来投资者提供最优的政务环境。要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除国家有规定实行核准外,均实行备案制。对重大项目的核准、备案,公司
34、设立审批,工商、税务、海关登记,用地申请,报建等环节实行全程代理制,开辟“快速通道”。各级各部门要主动为外来投资者做好服务,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要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努力做到“山清水秀地干净”,优化招商引资环境,使之成为企业信心工程。要坚持依法行政,切实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四是抓好人才教育培养。承接产业转移,必须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产业人才。要根据承接产业转移的需要,切实抓好人才的培养教育,加大职业技术培训力度,建设一批综合性职业教育培训基地,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开展“订单式”教育培训,为企业提供合格的、高素质的劳动力。要加强各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培养一大批懂管理、会经营的企业家队伍。大专
35、院校可以为企业代培中高级技术管理人员,主动根据新兴产业的需要,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五是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条件。要围绕承接产业转移,努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做到与产业转移互动发展,为引进企业提供完善的专业配套服务。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培育引进一批重点物流企业,发展新型物流业态,建设一批大型物流基地和大型专业市场,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推进城乡商业网点建设,加快建设面向东盟、内外贸一体化的区域性物流基地、商贸基地。要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健全金融体系,完善服务功能,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要大力发展企业管理服务、法律服务、信息服务、职业
36、中介服务等商务服务业。同时,要推进电子政务,构筑政务信息网络公共服务平台,提高政策和规划的透明度。六是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承接产业转移重大意义的认识,在全社会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招商不能怕人家赚钱,更不能“关门打狗”。要让投资者在社会上有地位,政治上有荣誉,权益上有保障。要用感情和服务吸引客商、留住客商,凝聚“人气”,使客商在广西能安心发展,成功兴业,形成“搞好一个,引进一批,带动一片”的生动局面。(本文作者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第三篇: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思考体会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思考体会一、我市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初见成效xx年到xx
37、年,全市与6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有16个国家和地区客商在xx投资兴业。全市合同利用外资2.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7890.86万美元,批准建立外商投资企业124家。今年13月,新批外资项目4个,合同利用外资2326万美元,实际到位外资106万美元。(一)我市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初见成效一是对世界500强企业的吸引力明显增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四大产业和四大园区建设,吸引了美国杜邦公司、英荷壳牌集团公司、德国德固赛化工公司、日本三菱商事株式会社、美国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日本三菱商事、法国安盟保险公司、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等世界500强到xx投资考察洽谈。天华公司引进美国杜邦生产1,4
38、-丁二醇先进技术和我市天然气等优势资源相结合,成为中国首家受让杜邦公司该项技术的企业。英荷壳牌在完成对科氏沥青公司的收购后,成立了在中国西南地区惟一的全资子公司壳牌(xx)沥青有限公司,并通过增加企业投资总额和注册资本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加紧扩大了对相关石化下游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二是承接东部沿海外商投资企业到泸投资和引进外资有明显成效。近几年,随着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我市利用土地、劳动力等优势在开展产业承接和对接项目方面有所成效。如泸县相继引进了在广东、浙江等地的外企新杰飞、利茹、雅发制衣等公司转移到xx,对辖区内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总部在山东的外企海普国际控股公司于xx年
39、入驻酒业集中发展园区;总部在北京的印尼金光投资有限公司也投资叙永,设立林浆纸一体化项目。这些公司投资落户xx,对提高xx的对外开放度,对提升技术水平,改善xx市的产业结构起了带动作用。通过转股和新引进的美国伊顿、德国rpc莱茵、美国赫克力士、特雷克斯、印尼金光、香港深国投、海普制造等跨国公司和东部沿海外商投资企业以资金、技术、市场到xx投资或开展合作,这些公司在流体连接件、石油化工、过硫酸盐、纤维素、工程机械、浆纸业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三是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比重明显增大。引进外资对外贸出口的拉动明显。外资投资企业已经成为我市对外贸易的重要支柱力量。xx年,全市自营出口7315万元,其中,外资企
40、业出口4314万美元,占全市自营出口的58.98%。赫克力士天普化工有限公司出口2733万美元,跃居xx市规模出口企业首位,长江起重机出口893万美元,名列全市第二。(二)我市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几点体会一是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举措。多年来,我局利用国家商务部系统的信息平台和保障系统,通过搜集整理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产业关联度紧、上下游产业配套协作强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通过各种交易会、洽谈会和网上推介,加强与境内外行业企业的联系,及时交流信息,接待并促成世界500强公司和跨国企业来泸考察交流,投资合作,促进优势领域的合资合作,推动产业升级发展。二是积极利用招商引资
41、平台,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途径。通过组织参加国家商务部系统举办的历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四川世界500强企业座谈会”、“欧盟中小企业项目孵化和对接会”等重大投资促进活动,获取了大量投资信息。三是做好外商投资企业服务,是承接产业转移的后续保证。第一,充分利用国家商务部的各项资金鼓励政策,促进了外商投资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和扩大产品出口;其次,加强与企业联系,帮助企业排忧解难;第三,认真开展政策咨询服务,帮助企业及时调整完善经营思路和发展战略;第四,加强项目跟踪,促进项目落实;第五,切实加强全市涉外企业人员能力建设,全面提高涉外业务人员水平和素质;第六,在xx市商务局
42、网站增设外商投资主页,建立外商投资信息平台。四是规范外商投资企业服务和管理,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办法。第一,牵头制定并出台了xx市外商投资企业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解决了政府部门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的问题,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投资环境;其次,完善外商投资企业联合年检工作机制,规范集中办公、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对外的工作机制,努力营造亲商、重商、安商与富商的工作环境。根据全省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市商务工作实际,对下阶段的承接产业转移工作重点进行了专题研究。二、下阶段工作重点(一)理清思路,把握承接产业转移的方位1、强化与跨国公司总部联系全球跨国公司绝大部分都在中国设立了地区总部,并基本集中在上海、北京、深圳
43、、广州、成都等东部沿海和发达地区。这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对中国情况熟悉,跨国公司总部通过他们在中国布点及管第四篇:县政府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方案一、总体发展目标总体目标为三年翻一番,五年翻两番。按照“突破大项目主攻开发区,立足高品位建设旅游城”的要求,到xx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0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20亿元,确保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领先全市平均水平,力争挤进沿江第一方阵,进入全省一类县,努力把青阳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的有色金属材料基地、全国重要的非金属材料基地、省内重要的机械加工基地、国内知名的旅游接待基地。二、主要工作重点(一)加快推进空间布局。我县位于规划“一轴双核两翼”的一轴上,属于三
44、大组团“铜池枞产业组团”(建设世界级有色金属产业基地),承接集中区建设有很大布局空间。在加强现有经济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扩容升级的基础上,确定从县城沿103省道和318国道呈y型空间布局,在丁桥沿103省道至新河老山一线规划建设12.18平方公里的有色金属产业承接集中区,在木镇沿318国道至乔木规划建设10平方公里的非金属材料产业承接集中区,整体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总面积达到55平方公里。规划建设3个2平方公里的特色产业“园中园”。同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新开辟一条青阳童埠至铜陵的通道,以更加便利的交通优势吸引承接产业转移。(二)加快推进产业规划。我县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就是工业主攻三大产业,重点
45、打造四大板块。国内知名的有色金属材料基地。规划近期发展目标产值为30-50亿元,中远期目标达到50-100亿元。现有规上企业7户,产值9.89亿元,已形成10-20亿元产能。主要产品有铜杆、数据线、铅合金等。目前重点发展企业有鼎胜矿业、大九华铜业、九华金润、九华铜材、金邦铜业、金阳电器、金田通讯等。全国重要的非金属材料基地:规划近期发展目标产值为30-50亿元,中远期目标为50-100亿元。现有规上企业43户,总产值11.66亿元,已形成10-20亿元产能,其中采选业36户,产值8.86亿元,非金属矿制品业7户,产值2.8亿元。主要产品:方解石120万吨、方解石粉145万吨、白云石406万吨、
46、轻烧白云石9.5万吨、氧化钙67万吨、石灰石122万吨。目前重点发展企业有:皖南矿业(方解石)、英格瓷颜料(方解石粉)、宝宏矿业(白云石)、兴国矿业(轻烧白云石)、恒基钙业(氧化钙)、元进来龙矿业(石灰石)等。省内重要的机械加工基地:规划近期发展目标产值为30-50亿元,中远期目标为50-100亿元。现有规上企业16户,产值10.34亿元。主要产品有阀门、水泵、矿山机械、农机具、叉车和汽车配件等。目前重点发展企业有:方兴实业公司、天平机械公司、马东机械公司、铮递阀门、昌利锻造、富莱茵汽配、华瑞汽配等。国内知名的旅游接待基地:旅游服务业是青阳富民重要产业之一,旅游服务业收入为22.8亿元。近期发
47、展目标为实现营业收入30-50亿元,中远期目标为50-100亿元。目前重点建设项目为:九华国际养生园、九华旅游工艺品展示中心、龙泉胜境旅游景区、星级宾馆、新型物流业等。下步承接产业的重点就是一方面继续引进大企业、大集团,进行产品上下游配套和延伸,形成产业链;一方面发挥现有企业转型升级,扩规改造,进一步提高现有企业的经济实力,重点打造有色金属加工、非金属深加工、装备制造业三大百亿产业集群。(三)加快推进园区建设。根据我县产业现有基础和规划布局,重点建设以下产业承接平台,包括青阳经济开发区、产业承接集中区、园中园、乡镇工业集中区等共计55平方公里。1、安徽省青阳经济开发区扩区建设。在现有“一主两辅
48、”园区基础上规划扩建,总建设规划面积达到26.84平方公里,其中主园区15.24平方公里,木镇、新河园区11.6平方公里,主要承接非金属材料、机械制造、有色金属加工等产业。2、规划建设青阳有色金属加工产业承接集中区。在邻近铜陵市的丁桥和新河老山新选择规划建设青阳有色金属加工产业承接集中区,规划建设面积12.18平方公里,主要承接铜材加工产业链企业、有色金属加工企业和机械设备制造业。3、规划建设三个特色园中园。在青阳经济开发区通过招商引资规划建设特色园中园。一是在青阳经济开发区东河园规划建设2平方公里宁波园,重点承接汽车配件项目,现已有富莱茵汽配、日隆机械等企业入园。二是在青阳经济开发区木镇园规
49、划建设2平方公里铸造产业园,利用产业园平台,重点引进制造业企业。三是在青阳经济开发区新河园规划建设2平方公里紧固件产业园,主要承接紧固件(标准件)等加工制造企业。4、其他乡镇规划建设各具特色的工业集中区,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四)加快推进招商引资。一是突出产业和“园中园”招商。围绕规划的支柱产业和重点板块,把延伸产业链、提高产业配套能力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方向,广泛开展招商宣传推介活动,充分利用青阳资源、产业、区位等优势,着力引进产业关联的大项目、大企业,培育壮大产业龙头,形成特色产业链。专门制定承接产业转移和“园中园”招商优惠政策,“园中园”建设上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可以政企共建、政商共建、政建
50、企用、企业自建等多种方式。二是突出以商招商。围绕县内企业扩规转型,有针对性地对接国内大企业大集团,主动加强股份合作,实现强强联合、弱强联合,促进现有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同时,充分发挥企业招商主体的作用,以商招商,以商带商。三是突出领导一线招商。充分发挥县级领导专职招商工作队优势,进一步加强招商工作站建设,以更大的力度在江浙沪有重点的招商,创新招商方式,围绕产业招商、以商招商、园区招商,以资源换产业,项目配资源。积极开展网上招商,发展代理招商,实行重奖招商,广泛开辟招商渠道。四是突出央企招商。继续加强央企对接,在已完成20亿签约任务的基础上,跟踪做好金田通信与中国联通集团合作的数据线缆、中国有色矿
51、业集团、北京有色设计研究总院和鼎胜钨钼矿的合作、中国铸造协会合作的年产20万吨生铁铸造和镁产业链建设等项目,力争在央企招商合作上取得新突破。同时,全力抓好项目争取工作,紧盯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变化,围绕重点投资方向,尽快在城镇建设、社会事业、交通、水利、节能减排等领域,谋划编报一批带动性强的适合对路的项目,提高项目的获批成功率。三、加强政策支持,优化发展环境1、品牌环境。充分发挥青阳作为“安徽省首届文明县城、科学发展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安徽省平安县、安徽省双拥模范县、全国绿化先进县和最佳投资环境县及浙商最佳投资城市”的品牌效益,打造一流的产业承接环境。2、政策环境。认真贯彻国家、省、市关
52、于支撑示范区建设的政策,建立健全财政支持、税收支持、金融促进、要素支持等方面的政策措施。3、人文环境。加强政务和法制建设,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质量,让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4、交通环境。不断加强我县国道、省道和县乡公路道路建设,完善对接长三角的交通体系,以更加完善的交通优势吸引产业转移。第五篇:服务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情况汇报服务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汇报永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围绕市委政府“一化三基”、“五百工程”、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中心工作,市质监部门充分履行职能职责,主动将质监工作融入到地方经济建设中去,积极服务于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现就有关工作汇报如下:一、服务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做法和经
53、验(一)、加强质量兴市工作助推质量效益型经济的发展。始终把培育名牌企业,争创名牌产品,大力实施名牌带动战略作为质量兴市的关键点,围绕产业转移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积极推进名牌兴市战略。一是加强政策引导,积极提请市政府出台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质量兴市战略的意见、永州市质量兴市奖励办法、永州市名牌产品三年培育规划(xx)、永州市名牌产品认定和保护办法等多项质量兴市的政策。二是积极做好名牌产品的申报工作,目前正为舜皇米业等4家企业申报湖南名牌产品,为永州山苍籽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企业。截止目前,全市共有米业、银利来粮油实业“中国名牌”企业2家,长丰猎豹、湘江纸业等“湖南名牌”企业19家,“湖南省质量
54、管理奖”企业2家,国家免检产品企业1家。这些企业及其产品在市场中凸显名牌竞争优势,引领了整个永州工业经济的发展,为全市经济腾飞做出了重大贡献,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二)、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一是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围绕全市大宗、特色、优势农产品,先后制订了江永香柚技术规程、永州金叶等省、市农业地方标准120多项。同时,通过以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为推动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有效载体,有效地促进了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目前,全市共有32家企业通过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验收。据统计,农业标准化实施以来,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新增
55、效益2个多亿。二是推动了农业产业化进程。根据我市特色农业、规模农业、效益农业特点,通过以龙头企业连接农户的纽带,按照“公司+基地+农户+标准”发展模式,精心筛选农业标准化项目,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先后完成了江永香柚、米业、熙可罐头等六批35家国家和省级农业标准化项目的建设,其中江永香柚项目获得承担制定国家标准资格,今年又有7个农业标准化争取了国家立项,使我市的农业标准化工作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处在前列。(三)、加强强制认证工作促进节能环保工作。一是通过生产许可强制认证限制淘汰了一批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首先在项目引进上,严格限制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的引进,同时通过生产许可证、计量认证、3c认证等国家强
56、制认证制度,整顿淘汰了一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的高能耗高污染的小水泥、小水电、小冶炼企业。二是通过强化计量节能工作,推动企业开展节能降耗工作。我市有湘江纸业等6家企业列为“省百家”节能降耗企业名单,市里认定的重点能耗企业30家,市质监部门针对这36家高能耗企业的实际情况,按照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导则国家强制性标准,积极帮助企业建立能源计量制度,配置能源计量器具,完善能源计量数据分析手段,为企业培训考核能源计量人员。通过计量节能工作,有效降低了高能耗企业的能耗指标。据统计,通过开展节能降耗活动,企业节能增效近300多万元。(四)、抓好专项整治保质量安全促平安和谐永州建设。以专项整治为重点
57、,先后开展了食品、农资、建材、家电下乡等重点产品的专项整治,先后查处生产销售假“五粮液”案、劣质化肥案等多起重大案件,违法产品货值金额达600多万元。为更有效地保护消费者权益,全市质检系统在经费特别紧张情况下,又升级了12365质量咨询投诉系统,做到随时投诉,随时受理,及时查处,及时回复。在有效开展各项专项整治的同时,也进一步加强了基础管理工作。一是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普查建档工作。对全市800多家特种设备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600多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251家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全面建立了档案,并纳入动态监管。二是建立了巡查制度。加强对特种设备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烟花爆竹生产企
58、业的日常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尤其对一些小作坊企业进行了重点规范。三是加强强制检验工作。加大对企业产品的抽检覆盖面,要求企业产品出厂要施行批批检验,确保不合格产品不得出厂。四是建立了应急反应预案。对出现的紧急事件能及时快速有效地进行处理,有效地维护了全市产品质量安全。近年来,全市没有发生质量安全责任事故。(五)、强化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意识促企业健康稳定发展。一是以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为重点,积极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今年来,我们把企业服务年活动与质量和安全年活动、三大安全保障行动等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先后开展了多项面向企业、服务企业的免费检测活动,共出动800多人次专业技术人员,将技术服务开展到车间班
59、组,深入到田间地头,为300多家企业和单位免费检测特种设备162台件,检测农资化肥产品560多批次,检测食品850多批次,累计减免企业各类规费300多万元。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扎实开展“三服务三争当”活动,要求每个党员干部服务企业办12件实事,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二是以优化经济环境为目标,主动服务服从地方经济发展。尤其是在特别保护期政策实施以来,我局按照企业特别保护期工作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了工作目标和任务,专门下发了文件,召开专题会议,要求全市质监部门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市政府、省局关于对企业实施“特别保护期”有关精神,坚决做到两个取消、三个调整、四个延期,依法依规开展六个方面的工作。同时在工作措施上做到“三个严禁”,即:严禁乱检查、严禁乱收费、严禁乱执法。二、下步工作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 选择性必修2
-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课件-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 安徽省马鞍山市高三下学期三模物理试题2
- 工程项目管理知识考试试题
- 2024年北京中考英语第三次模拟卷含答案解析
- 工程委托书资料
- 高考总复习物理(人教版)练习第04章曲线运动万有引力定律第2讲平抛运动(课时综合训练)
- 工程投标技巧及注意事项
- 工程试验检测是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 08完形填空(原卷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英语上学期期中复习挑战满分(牛津译林版)
- 中考作文考前辅导:意高文自胜
- 公司收购声明与承诺函
- 历年北京市中小学生天文观测竞赛_天文知识_小学组
- 语文论文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
- 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适用行业目录(2013年版)3
- 湿法脱硫工艺计算书
- 轿车子午线轮胎用帘线品种及其性能
- 天然气室外立管吊装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
- 浅谈博物馆布展设计的内容与形式
- 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 4各部门定期识别适用的安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其他要求清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