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知识点归纳(最新整理)_1_第1页
分子生物学知识点归纳(最新整理)_1_第2页
分子生物学知识点归纳(最新整理)_1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分子生物学1. dna 的一级结构:指 dna 分子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2. dna 的二级结构:指两条 dna 单链形成的双螺旋结构、三股螺旋结构以及四股螺旋结构。3. dna 的三级结构:双链 dna 进一步扭曲盘旋形成的超螺旋结构。4. dna 的甲基化:dna 的一级结构中,有一些碱基可以通过加上一个甲基而被修饰,称为 dna 的甲基化。甲基化修饰在原核生物 dna 中多为对一些酶切位点的修饰,其作用是对自身dna 产生保护作用。真核生物中的 dna 甲基化则在基因表达调控中有重要作用。真核生物 dna 中,几乎所有的甲基化都发生于二核苷酸序列 5-cg-3的 c 上,即 5-mcg-

2、3.5. cg 岛:基因组 dna 中大部分 cg 二核苷酸是高度甲基化的,但有些成簇的、稳定的非甲基化的 cg 小片段,称为 cg 岛,存在于整个基因组中。“cg”岛特点是 g+c 含量高以及大部分 cg 二核苷酸缺乏甲基化。6.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要点:(1) dna 是反向平行的互补双链结构。(2) dna 双链是右手螺旋结构。螺旋每旋转一周包含了 10 对碱基,螺距为 3.4nm. dna 双链说形成的螺旋直径为 2 nm。每个碱基旋转角度为 36 度。dna 双螺旋分子表面存在一个大沟和一个小沟,目前认为这些沟状结构与蛋白质和 dna 间的识别有关。(3) 疏水力和氢键维系 dn

3、a 双螺旋结构的稳定。dna 双链结构的稳定横向依靠两条链互补碱基间的氢键维系,纵向则靠碱基平面间的疏水性堆积力维持。7. 核小体的组成:染色质的基本组成单位被称为核小体,由 dna 和 5 种组蛋白 h1,h2a,h2b,h3 和 h4 共同构成。各两分子的 h2a,h2b,h3 和 h4 共同构成八聚体的核心组蛋白,dna 双螺旋缠绕在这一核心上形成核小体的核心颗粒。核小体的核心颗粒之间再由 dna 和组蛋白 h1 构成的连接区连接起来形成串珠样结构。8. 顺反子(cistron):由结构基因转录生成的 rna 序列亦称为顺反子。9. 单顺反子(monocistron):真核生物的一个结构

4、基因与相应的调控区组成一个完整的基因,即一个表达单位,转录物为一个单顺反子。从一条 mrna 只能翻译出一条多肽链。10. 多顺反子(polycistron): 原核生物具有操纵子结构,几个结构基因转录在一条 mrna 链上,因而转录物为多顺反子。每个顺反子分别翻译出各自的蛋白质。11. 原核生物 mrna 结构的特点:(1) 原核生物 mrna 往往是多顺反子的,即每分子 mrna 带有几种蛋白质的遗传信息。(2) mrna 5端无帽子结构,3端无多聚 a 尾。(3) mrna 一般没有修饰碱基。12. 真核生物 mrna 结构的特点:(1)5端有帽子结构。即 7甲基鸟嘌呤三磷酸鸟苷 m7g

5、pppn。(2)3端大多数带有多聚腺苷酸尾巴。(3) 分子中可能有修饰碱基,主要有甲基化。(4) 分子中有编码区和非编码区。14. trna 的结构特点(1) trna 是单链小分子。(2) trna 含有很多稀有碱基。(3) trna 的 5端总是磷酸化,5末端核苷酸往往是 pg.(4) trna 的 3端是 ccaoh 序列。是氨基酸的结合部位。(5) trna 的二级结构形状类似于三叶草,含二氢尿嘧啶环(d 环)、t 环和反密码子环。- 21 -(6) trna 的三级结构是倒 l 型。d 环和 t 环在 l 的拐角上。15rrna(1) rrna 是细胞内含量最丰富的 rna,它们与核

6、糖体蛋白共同构成核糖体,后者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2) 核糖体和 rrna 一般都用沉降系数 s 表示大小。原核生物核糖体的沉降系数为70s,由50s 和30s 两个大小亚基组成,30s 小亚基含有16srrna 和21 种蛋白质。50s大亚基含有 23s 和 5srrna 以及 34 种蛋白质。真核生物沉降系数为 80s,由大小亚基组成。40s 小亚基含有 18srrna 和 30 多种蛋白质。60srrna 含有 5s、5.8s 和 28srrna 以及大约 45 种蛋白质。16. 核酶(ribozyme):某些 rna 分子能催化自身或其他 rna 分子进行化学反应,即具有酶样的催化活性

7、,这类具有催化活力的 rna 称为核酶。核酶分为 3 类:(1) 异体催化的剪切型。(2)自体催化的剪切型 (3)内含子的自我剪切型。17. 核内不均一 rna(hnrna):真核生物转录生成的 mrna 前体即为 hnrna。这类 mrna 前体必须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处理才能变成成熟的 mrna。加工过程的主要环节包括:(1)5端加帽 (2)3端加尾 (3)内含子的切除和外显子的连接 (4)分子内部的甲基化修饰(5)核苷酸序列的编辑作用。18. mirna:是一种单链小分子 rna,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是一组不编码蛋白质的短序列rna,其特点就是高度的保守性、时序性和组织特异性。研究表明 m

8、irna 可能决定组织和细胞的功能特异性,也可能参与了复杂的基因调控,对组织的发育起重要作用。19. sirna:小干扰 rna。是人工合成的短的双链 rna,它可抑制细胞内特定基因的表达,导致转录后基因失活。sirna 是 rnai 的重要工具。20. 反义 rna:碱基序列正好和有意义 mrna 互补的 rna 称为反义 rna。这类 rna 也是单链rna,可与 mrna 配对形成双链,最终抑制 mrna 作为模板进行翻译,这是反义 rna 主要的调控功能。21. 顺式作用元件(cis-acting element):真核生物基因中的调控序列被称为顺式作用元件,包括:启动子和上游启动子元

9、件,增强子,反应元件,poly(a)加尾信号。22. 增强子(enhancer):是一段短的 dna 序列,其中含有多个作用元件,可以特异性与转录因子结合,增强基因的转录活性。增强子可以位于基因的任何位置,增强子的功能与其位置和方向无关。23. 基因:是核酸分子中贮存遗传信息的遗传单位,是指贮存有功能的蛋白质多肽链或 rna 序列信息及表达这些信息所必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一个基因不仅仅包括编码蛋白质肽链或 rna 的核酸序列,还包括保证转录所必需的调控序列及位于编码区 5端上游的非编码序列,内含子和位于编码区 3端下游的非编码序列。24. 基因组:泛指一个细胞或病毒的全部遗传信息。在真核生物体

10、中,基因组是指一套完整单倍体 dna 和线粒体 dna 的全部序列,既包括编码序列,也包括非编码序列。25. 病毒基因组包括:单链正股 rna,单链负股 rna,双链 rna,双链 dna 和单链正股 dna。26. sars 冠状病毒属于:单链正股 rna 病毒。逆转录病毒属于:单链正股 rna 病毒。27. 逆转录病毒基因组包括三个结构基因:gag、pol 和 env。分别编码:核心蛋白、逆转录酶和膜蛋白。28. 操纵子(operon):是指数个功能上相关联的结构基因串联在一起,构成信息区,连同其上游的调控区(包括启动子和操纵序列)和下游的转录终止信号所构成的基因表达单位,所转录的 rna

11、 为多顺反子。29. 质粒:是存在于细菌染色体之外的、具有自主复制能力的环状双链 dna 分子。30. 质粒的不相容性:具有相同复制起始位点和分配区的两种质粒不能共存于一个宿主菌,这种现象称为质粒的不相容性。31. 转座因子:既可移动的基因成分,是指能在一个 dna 分子内部或两个 dna 分子之间移动的 dna 片段。原核生物的转座因子包括:插入序列、转座子和 mu 噬菌体。32. 插入序列: 是一类较小的没有表型效应的转座因子,由一个转位酶基因及两侧的反向重复序列组成。33. 转座子:是一类较大的可移动成分,除有关转座的基因外,至少带有一个与转座作用无关的并决定宿主菌遗传性状的基因 。34

12、. 断裂基因:真核生物的结构基因,由若干个编码区和非编码区互相间隔而又连续镶嵌而成,去除编码区再连接后,可翻译出由连续氨基酸组成的完整蛋白质这些基因称为断裂基因。35. snrna:核内小 rna,分子中尿嘧啶含量最丰富。snrna 和核内蛋白质组成小分子核糖核蛋白体,作为 rna 剪接的场所。36. 启动子:能够被 rna 聚合酶识别并结合并起始转录的核苷酸序列。典型的启动子包括 tata盒,caat 盒和 gc 盒。37. 反应元件:一些信息分子的受体被细胞外信息分子激活后,能与特异的 dna 序列结合, 调控基因的表达。这些特异的 dna 序列实际上也是顺式元件,由于能介导基因对细胞外的

13、某种信号产生反应,被称为反应元件。38. 基因家族:指核苷酸序列或编码产物的结构具有一定程度同源性的一组基因。39. 端粒 dna 重复序列:ttaggg。微卫星 dna 常见重复单位(ac)和(tg)。40. 卫星 dna:是出现在非编码区的串联重复序列。其特点是具有固定的重复序列,该重复单位首尾相连形成重复序列片段,通常存在于间隔 dna 和内含子中。卫星 dna 可分为大卫星 dna、小卫星 dna 和微卫星 dna。41. 端粒:以线性染色体形式存在的真核基因组 dna 的末端都有一种特殊的结构,端粒。该结构是一段 dna 序列和蛋白质形成的一种复合体,仅在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存在。端粒

14、的功能主要有:保护线性 dna 的完整复制,保护染色体末端及决定细胞的寿命等。42. alu 家族:序列中有限制性内切酶 alu 的酶切位点。重复单位是 300bp.属短散在核元件,为灵长类基因组所特有。43. 假基因:是指与某些有功能的基因结构相似,但不能表达基因产物的基因。44. 人类基因组的四张图谱:遗传图、物理图、序列图和转录图。遗传图指基因或 dna 标记在染色体上以遗传距离表示的相对位置。物理图指基因或 dna 标记间的实际距离。序列图指人类基因组的全部核苷酸序列,也是最详尽的物理图。转录图指基因图谱。45. 端粒酶:由三部分组成,端粒 rna,端粒酶逆转录酶,端粒酶协同蛋白。端粒

15、酶兼有提供 rna 模版和催化逆转录酶的功能。端粒酶通过一种爬行模型的机制维持染色体的完整。46. 半保留复制:子代细胞的 dna,一股单链从亲代完整的接受过来,另一股单链则完全重新合成,两个子细胞的 dna 都和亲代 dna 碱基序列一致,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47. 半不连续复制:顺着解链方向生成的子链,复制是连续进行的,这股链称为领头链。另一股链因为复制方向与解链方向相反,不能顺着解链方向连续延长,必须等模板链解开至足够长度,然后从 5-3生成引物并复制子链。延长过程中,又要等待下一段有足够长度的模板再次生成引物而延长。这股不连续复制的链称为随从链。领头链连续复制而随从链不连续复制

16、,这就是复制的半不连续复制。48. 冈崎片段:随从链的复制由于与解链方向相反,必须待母链解开足够长度后才开始生成引物接着延长。复制中形成的不连续复制片断就是冈崎片段。49. 滚环复制:是某些低等生物或染色体外的 dna 的复制形式。环状 dna 外环打开,伸出环外作母链复制,内环不打开一边滚动一边复制。最后,一个双链环就滚动复制成两个双链环。50. tt 二聚体:在紫外线照射下,相邻的两个 dna 分子上的嘧啶碱基之间共价结合而成的。51. 着色性干皮病:是由于 dna 损伤修复有缺陷而造成的一种遗传性疾病,患者有较高的皮肤癌发病倾向。对该病的研究,发现了一些与切除损伤部位有关的蛋白质,称为

17、xp 蛋白。52. 切除修复:dna 损伤修复的一种方式。通过切除损伤部位,剩下的空隙由 dna-pol i 催化 dntp 聚合而填补,最后由 dna 连接酶结合裂隙。切除损伤在原核生物需 uvr 蛋白类, 真核生物需 xp 蛋白类。53. 光修复:生物体内有一种光修复酶,被光激活后能利用光所提供的能量使紫外线照射引起的嘧啶二聚体分开,恢复原来的非聚合状态,称为光修复。54. dna 损伤的修复类型:光修复、切除修复、重组修复和 sos 修复。55. 重组修复时,reca 蛋白被激活,使得 lexa 蛋白被水解。56. 突变的分子改变类型:(1)错配:dna 分子上的碱基配对又称点突变。(2

18、) 缺失,插入和框移:缺失和插入都可以导致框移突变。框移突变是指三联体密码的阅读方式改变,造成蛋白质氨基酸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其后果是翻译出的蛋白质可能完全不同。(3)重排:dna 分子中较大片断的交换,称为重组或重排。57. 点突变分为:转换和颠换。转换是指由一种嘧啶变成另一种嘧啶,或一种嘌呤变成另一种嘌呤。颠换是指由嘧啶变成嘌呤,或由嘌呤换为嘧啶。58. 突变的意义:(1) 突变是进化、分化的分子基础。(2)只有基因型改变的突变。(3) 致死性的突变。(4) 突变是某些疾病的发病基础。59. d环复制:是线粒体 dna 的复制形式。复制时需合成引物。mtdna 为双链,第一个引物以内环为模板

19、延伸。至第二个复制起始点时,又合成另一个反向引物,以外环为模板进行反向的延伸,最后完成两个双链环状 dna 的复制。60. 逆转录酶有三种活性:(1) rna 指导的 dna 聚合酶活性。(2)dna 指导的 dna 聚合酶活性。(3)rna 酶 h(rnaseh)活性。61. rna 复制:是指某些病毒在宿主细胞中以自身 rna 为模板,以宿主细胞中的 4 种 dntp 为原料,按 5-3方向催化合成互补的 rna 链,此过程称为 rna 复制。62. 逆转录:是指以 rna 为模板,利用宿主细胞中 4 种 dntp 为原料,按 5-3方向催化合成与 rna 互补的 dna 链的过程。63.

20、 逆转录病毒复制过程:(1)逆转录酶以 rna 为模板,催化 dntp 聚合生成 dna 互补链,产物是 rna/dna 杂化双链。(2)杂化双链中的 rna 被逆转录酶中有 rna 酶活性的组分如 rnaseh 水解.(3) 利用单链 dna 为模板,由逆转录病毒催化合成第 2 条 dna 互补链。64. klenow 片断具有:dna 聚合酶活性和 3-5核酸外切酶活性。65. dnapol i 的功能:对复制中的错误进行较读,对复制和修复中出现的空隙进行填补。66. dna 复制的保真性依赖的机制:(1) 遵守严格的碱基配对规律。(2) 聚合酶在复制延长中对碱基的选择功能。(3) 复制出

21、错时有即时的较读功能。67. 引发体:解螺旋酶,dnac 蛋白,引物酶和 dna 起始复制区域组成。68. 拓扑异构酶作用:(1) 拓扑酶 i 切断 dna 双链中的一股,使 dna 解链旋转中不致打结,适当时候又把切口封闭,使 dna 变为松弛状态。反应不需 atp。(2) 拓扑酶 ii 在无 atp 时,切断处于正超螺旋的 dna 分子双链某一部位,断端通过切口使超螺旋松弛;在利用 atp 功能的情况下,松弛状态的 dna 又进入负超螺旋状态,断端在同一酶催化下连接恢复。69. 复制和转录的异同: 相似之处:(1) 都是酶促的核苷酸聚合反应。(2) 都以 dna 为模板。(3) 都需依赖

22、dna 的聚合酶。(4) 聚合过程中都是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5) 都从 5-3方向延伸聚核苷酸链。(6) 都遵从碱基配对规律。区别:(1) 模板。复制:两股链均复制。转录:不对称转录。(2) 原料。复制:dntp。转录:ntp。(3) 酶。复制:dna 聚合酶。转录:rna 聚合酶。(4) 产物。复制:子代双链 dna(半保留复制)。转录:mrna, rrna, trna.(5) 碱基配对。复制:a-t,c-g。转录:a-u,g-c,t-a。.70. 真核生物 rna 聚合酶转录产物和对鹅膏蕈碱的反应。(1) rna-pol i:转录产物:45s-rrna 对鹅膏蕈碱的反应:耐受。(2

23、) rna-pol ii:转录产物:hnrna对鹅膏蕈碱的反应: 极敏感。(3) rna-pol iii:转录产物:5s-rna, trna,snrna. 对鹅膏蕈碱的反应:中度敏感。71. 转录:以 dna 一条链为模板,以四种 ntp 为原料,在 dna 指导的聚合酶作用下,按照碱基互补原则( a-u,t-a,g-c)合成 rna 链的过程。72. 不对称转录:转录时因为(1)dna 分子双链一股链用作模板指引转录,另一股链不转录。(2) 模板链并非总是在同一条链上。故称为不对称转录。73. 原核生物聚合酶组成:由四种亚基组成2五聚体的蛋白质。其中2亚基称为核心酶。因子辨认起始点。决定哪些

24、基因被转录。起催化作用。起结合 dna 模板(开链)作用。74. 操纵子:转录是不连续、分区段进行的。每一转录区段可视为一个转录单位,称为操纵子。操纵子包括若干个结构基因及其上游的调控序列。调控序列中的启动子是 rna 聚合酶结合模板 dna 的部位,也是控制转录的关键部位。75. 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羽毛状的图形说明:在同一 dna 模板上,有多个转录同时在进行。在 rna 链上观察到的小黑点是多聚核蛋白体。转录和翻译都在高效率的进行。76. 转录空泡:由酶-dna-rna 形成的转录复合物。77. 依赖因子的转录终止:因子是由相同亚基组成的六聚体,它是原核生物转录终止因子。可结合转录产物

25、rna 3端的多聚 c 特殊序列,还有 atp 酶和解螺旋酶活性。因子与转录产物 rna 3端的多聚 c 结合后,因子和 rna 聚合酶都发生构象改变,从而使 rna 聚合酶停顿,解螺旋酶活性使 dna 和 rna 杂化双链拆离,转录产物从转录复合物中释放。78. 非依赖因子的转录终止:rna 链延长至终止区时,转录出的碱基序列随即形成茎环结构。这种二级结构是阻止转录继续向下游推进的关键。其机制有两方面:一是茎环结构在 rna 分子形成可能改变rna 聚合酶的构象。由于酶构象的改变导致酶模板结合方式的改变,可使酶不再向下游移动,于是转录停顿。其二,转录复合物(酶dna-rna)上有局部的 rn

26、a/dna 杂化双链。rna 分子和 dna 分子都要形成自己的双链,杂化链形成的机会不大,本来不稳定的杂化链更不稳定,转录复合物趋于解体。接着一串寡聚 u 是使 rna 链从模板脱落的促进因素,因为所有的碱基配对中以 u 和 a 的配对最不稳定。79. tfii 的功能:tfiid:tbp(tata 结合蛋白)结合 tata 盒。taf(tbp 辅助因子)辅助 tbp-dna 结合。tfiia:稳定 iid-dna 复合物。tfiib:促进 rna-pol ii 结合及作为其他因子结合的桥梁。tfiif:解螺旋酶tfiie:atpasetfiih: 蛋白激酶活性。80. 转录起始前复合物(p

27、ic):是真核生物转录因子之间先互相辨认结合,然后以复合体的形式与 rna 聚合酶一同结合于转录起始前的 dna 区域而成。81. 真核生物 mrna 转录终止及加尾修饰真核生物 mrna 转录终止后,紧接着发生加尾修饰。过程如下:在模板链上转录终止点上游约百个或上千个核苷酸处常有一组共同的序列 aataaa。此序列后接着相当多的 gt 序列。这些序列称为转录终止的修饰点。转录越过修饰点后,mrna 在修饰点被切断,随即加入 poly a 尾及帽子结构。下游的 rna 虽然继续转录,但很快被 rna 酶降解。因此有理由相信,帽子结构是保护 rna 免受降解的,因为修饰点以后的转录产物无帽子结构

28、。82. 外显子:在断裂基因及其初级转录产物上出现,并表达为成熟 rna 的核酸序列。83. 内含子:隔断基因的线性表达而在剪接过程中被除去的核酸序列。84. 人类最庞大的一个基因是:抗肌萎缩蛋白基因。85. 剪接体:是由 snrnp 与 hnrna 结合,使内含子形成套索并拉近上下游外显子距离的复合体。剪接体是 mrna 剪接的场所。剪接过程的化学反应称为二次转酯反应。86. mrna 编辑:通过对 mrna 中的加工,使遗传信息在 mrna 水平上发生改变。87. trna 的转录后加工:(1) trna 前体的剪接。先由核酸内切酶进行催化进行剪切反应,再由连接酶将外显子连接起来。(2)

29、加上 3端 cca-oh。(3) 化学修饰。包括:甲基化反应,使某些嘌呤变成甲基嘌呤。还原反应,使某些尿嘧啶还原成双氢尿嘧啶(dhu)。转位反应,尿嘧啶核苷转变为假尿嘧啶核苷()。脱氨反应,某些腺苷酸脱氨成为次黄嘌呤核苷酸(i)。88. rrna 的转录后加工(1) rrna 前体的剪接。45s-rrna 经剪接后,分出属于小亚基的 18srrna,余下的部分再剪接成 5.8s,28s rrna。rrna 成熟后,就在核仁上装配,与核蛋白体蛋白质一起形成核蛋白体,输出胞浆。(2) 化学修饰.主要是甲基化反应。89. 开放阅读框架(orf):从 mrna 5端起始密码子 aug 到 3端终止密码

30、子之间的核苷酸序列,各个三联体密码连续排列编码一个蛋白质多肽链,称为开放阅读框架。90. 遗传密码的特点:(1) 连续性。编码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的各个三联体密码连续阅读。(2) 简并性。除甲硫氨酸和色氨酸外,其他氨基酸都有 2 个或多个密码子为之编码,密码子中第三位碱基是可以不同的,这称为密码子的简并性。(3) 通用性。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整套密码,从原核生物到人类都通用。(4) 摆动性。反密码与密码之间不严格遵守常见的碱基配对规律,尤其是密码子的第三位碱基对反密码子的第一位碱基,即使不严格配对也能辨认配对,这种现象称为摆动配对。91. 原核生物翻译起始复合物形成:(1) 核蛋白体亚基分离。核蛋白体

31、大小亚基分离。if-1,if-3 与小亚基结合,促进大小亚基分离。(2) mrna 在小亚基定位结合。原核生物 mrna 在小亚基定位涉及两种机制。其一,在各种原核 mrna 起始 aug 上游约 813 核苷酸部位,存在 49 个核苷酸的一致序列, 富含嘌呤碱基如 aggagg,称为 s-d 序列。而原核小亚基 16srrna 的 3端有一段富含嘧啶的段序列如 uccucc,通过与 s-d 序列碱基配对使 mrna 与小亚基结合。s-d 序列又称核蛋白体结合位点(rbs)。其二,mrna 上紧接 s-d 序列后的小核苷酸序列可被核蛋白体小亚基蛋白 rps-1 识别结合。(3) 起始氨基酰tr

32、na 的结合。起始 fmet-trnaifmet 和 gtp 结合的 if-2 一起,识别结合对应小亚基 p 位的 mrna 起始密码 aug,起始时 a 位被 if-1 占据,不与任何氨基酰trna 结合。(4) 核蛋白体大亚基结合。上述结合 mrna、fmet-trnaifmet 的小亚基再与核蛋白体大亚基结合,同时 if2 结合的 gtp 水解释能,促使 3 种 if 释放,形成由完整核蛋白体、mrna、起始氨基酰trna 组成的翻译起始复合物。此时,结合起始密码 aug 的 fmet-trnaifmet 占据 p 位,而 a 位空留,对应 mrna 上 aug 后的下一组三联体密码,准

33、备相应氨基酰trna 的进入。92. 肽链的延长。(1) 进位。核糖体 a 位上 mrna 密码子所规定的氨酰trna 进入核糖体 a 位上称为进位。这一过程需延长因子 eft 的参与。延长因子有三种:1. ef-tu. 功能:协助氨基酰trna 进入核糖体。与氨基酰trna 以及 gtp 结合形成 ef-tu-gtp-氨基酰-trna,将氨基酰-trna 转运到核糖体的 a 位。2. ef-ts. 功能:促进 ef-tu-gtp 的再生。ef-tu-gtp 在参加一轮核糖体循环后转变为 ef-tu-gdp,ef-ts 使 ef-tu-gdp 再转变成 ef-tu-gtp,后者可被再利用。3e

34、f-g. 功能:促进肽酰-trna 移位。促进 mrna-肽酰-trna 由 a 位移到 p 位,促进 trna 的释放。(2) 成肽。在转肽酶的催化下,p 位上的肽酰基与 a 位上的氨基酰基成肽,成肽反应在a 位进行,卸载的 trna 仍在 p 位。(3)转位。在转位酶的催化下,新生肽链-trna 连同 mrna 从 a 位移到 p 位,而卸载的 trna移入 e 位。a 位空留并对应下一组三联体密码。93. 终止因子:又称释放因子(rf)。其功能是识别 mrna 上的终止密码子,终止肽链的合成并释放出肽链。原核生物中释放因子是 rf-1,rf-2,rf-3. rf-1 识别密码子 uaa

35、及 uag,rf-2 能识别 uaa 及 uga。rf-3 结合 gtp,并能促进 rf-1,rf-2 与核糖体结合。94. 原核肽链终止过程:肽链延长到 mrna 终止密码在核蛋白体 a 位出现,终止密码子不能被任何氨基酰-trna 识别进位。rf-1,rf-2 进入 a 位,识别结合终止密码。rf-1 或 rf-2 任一释放因子结合终止密码后都可触发核蛋白体构象改变,诱导转肽酶转变为酯酶活性。使新生肽链与结合在 p 位的 trna 间酯键水解,将合成的肽链释出。再促使 mrna、卸载 trna 及 rf 从核蛋白体脱离。rf-3 有 gtp 酶活性,能介导 rf- 1,rf-2 与核蛋白体

36、的相互作用。95. 分子伴侣:分子伴侣是细胞中的一类保守蛋白质,可识别肽链的非天然构象,促进各功能域和整体蛋白质的正确折叠。细胞中至少有两类分子伴侣家族:热休克蛋白和伴侣素。96. 蛋白质合成后的加工:(1) 新生肽链的折叠。(2) 一级结构的修饰。包括:肽链 n 端的修饰,个别氨基酸的修饰,多肽链的水解修饰。(3) 空间结构的修饰。包括:亚基聚合,辅基连接,疏水脂链的共价连接。97. 起始因子:(1) if-1.能促进 if-2、if-3 的活化。(2) if-2.促进 fmet-trnaifmet 与 30s 小亚基结合的作用,并具有 gtp 酶活性。(3) if-3.功能是使 30s 亚

37、基从不具活性的核糖体释放,辅助 mrna 与小亚基结合,并阻止大小亚基重新聚合。98. 信号假说机制:这一假说认为,分泌性蛋白初级产物的 n-端有信号肽结构。在分泌性蛋白合成中,信号肽一出现,就被信号肽识别粒子与其受体对接蛋白结合,促使膜通道开放,信号肽带动合成中的蛋白质沿通道穿过膜,信号肽在沿通道折回膜内时,被位于膜外侧的信号肽酶切断,使成熟的蛋白质释放到细胞外。99. 抗生素类作用位点:四环素类:作用于核蛋白体小亚基,抑制氨基酰-trna 与小亚基结合。链霉素、卡那霉素:作用与核蛋白体小亚基,改变构象引起读码错误。氯霉素:作用与核蛋白体大亚基。抑制转肽酶,阻断延长。红霉素:作用与核蛋白体大

38、亚基。抑制转肽酶,妨碍转位。放线菌酮:作用与真核核蛋白体大亚基。抑制转肽酶,阻断延长。嘌呤霉素:作用与真核、原核核蛋白体。属氨基酰-trna 类似物,进位后引起未成熟肽链脱落。100. 白喉毒素作用机制:可使真核生物延长因子 eef-2 发生 adp 糖基化而失活。干扰素作用机理:(1) 诱导特异蛋白激酶活化,该活化的激酶使真核主要的起始因子 eif2 磷酸化失活, 从而抑制病毒蛋白质的合成。(2) 干扰素与双链 rna 共同活化 2-5a 合成酶,2-5a 可活化核酸内切酶rnasel,后者使病毒 mrna 降解,阻断病毒蛋白质合成。101. 管家基因:有些基因产物对生命全过程都是必不可少的

39、。这类基因在一个生物个体的几乎所有细胞中持续表达,通常称为管家基因。管家基因的表达水平受环境因素影响很小,而是在个体各个生长阶段的大多数、或几乎全部组织中持续表达,或变化很小。这类基因表达称为基本(或组成性)基因表达。102. 诱导:可诱导基因在一定环境中表达增强的过程称为诱导。阻遏:可阻遏基因表达产物水平降低的过程称为阻遏。103. 基因表达调控的生物学意义:(1) 适应环境、维持生长和增殖。(2) 维持个体发育与分化。104. 原核生物转录的影响因素:(1) 启动子。启动子决定转录的效率和方向。(2) 因子。(3) 阻遏蛋白具有负调控作用。(4) 正调控蛋白促进基因的转录。(5) 倒位蛋白

40、通过 dna 重组倒位而调节基因表达。倒位蛋白是一种位点特异性的重组酶。(6) rna 聚合酶抑制物可与 rna 结合并抑制转录。(7) 衰减子。105. 衰减子(attenuator):细菌中 mrna 转录和翻译是偶联在一起的。这一特点使细菌中的一些操纵子的特殊序列可以在转录过程中控制转录水平。这些特殊序列称为衰减子。106. 乳糖操纵子(1) 乳糖操纵子的结构:含有 z、y、a 三个结构基因,分别编码半乳糖苷酶、透酶和乙酰基转移酶。此外,含有一个操纵基因 o,一个启动序列 p,一个 cap 结合位点和一个基因 i。i 基因编码一种阻遏蛋白,与操纵基因 o 结合。启动序列 p、操纵序列 o

41、 和 cap 结合位点组成乳糖操纵子的调控区。(2) 阻遏蛋白的负性调控作用:1. 当有乳糖存在时,乳糖通过半乳糖苷酶变为半乳糖,再经透酶进入细胞内。真正的诱导剂是半乳糖而不是乳糖。乳糖可与阻遏蛋白结合,导致阻遏蛋白与操纵序列 o 解离,启动基因转录。2. 当没有乳糖存在时,没有诱导剂与阻遏蛋白结合,阻遏蛋白与操纵序列 o 结合,发挥负性调控作用,基因不转录。(3) cap 的正性调控作用:1. 当没有葡萄糖及 camp 浓度较高时,camp 和 cap 结合紧密,此时 cap 结合在 cap结合位点,刺激 rna 转录活性。2. 当有葡萄糖存在及 camp 浓度较低时,camp 和 cap

42、结合受阻,因此 lac 操纵子表达下降。(4) 协调调节:1. 当葡萄糖存在,乳糖存在时:尽管乳糖作为诱导剂和阻遏蛋白结合,使阻遏蛋白与操纵序列 o 解离。但由于 camp 浓度较低,camp 和 cap 结合受阻,基因处于关闭状态。2. 当葡萄糖存在,乳糖不存在时:此时无诱导剂存在,阻遏蛋白与 dna 结合。而且由于葡萄糖的存在,cap 也不能发挥正性调控作用,基因处于关闭状态。3. 当葡萄糖和乳糖都不存在时:cap 可以发挥正性调控作用,但由于没有诱导剂, 阻遏蛋白的负调控作用使基因仍处于关闭状态。4. 当葡萄糖不存在,乳糖存在时:此时 cap 可以发挥正性调控作用,阻遏蛋白由于诱导剂的存

43、在而失去复调控作用,基因被打开,启动转录。107. 色氨酸操纵子调控机制:(1) 当细胞内色氨酸增多时,结构基因转录受到抑制。衰减子转录物有 4 段特殊序列。片段 1 和 2,2 和 3,3 和 4 能配对形成发夹结构,形成发夹能力的强弱依次为片段 1/2片段 2/3片段 3/4。片段 3/4 所形成的发夹结构之后紧接着寡尿嘧啶,是不依赖因子的转录终止信号。(2) 当细胞内有色氨酸存在时,形成色氨酰trna,核糖体编译可通过片段 1 并通过片段 2,核糖体在到达片段 3 之前就从 mrna 脱落。在这种情况下,片段 1/2 和片段 2/3都不能形成发夹结构,只有片段 3/4 形成发夹结构,即形

44、成转录终止信号,从而导致 rna 聚合酶作用停止。(3) 当细胞内没有色氨酸存在时,色氨酰trna 缺乏,核糖体停留在两个相邻的色氨酸密码子的位置上,片段 1/2 不能形成发夹结构,片段 2/3 之间形成形成发夹结构, 则片段 3/4 之间就不能形成转录终止信号,后面的基因得以转录。108. sd 序列:mrna 起始密码子前的一段富含嘌呤核苷酸的核糖体结合位点。109. 原核翻译水平的调控:(1) sd 序列是影响翻译的重要因素。(2) mrna 的稳定性是调控翻译的方式之一。(3) 翻译产物也可以对相应 mrna 的翻译进行调控。(4) 小分子 rna 可以抑制特定 mrna 的翻译。11

45、0真核生物基因表达在 dna 水平的调控主要通过下列几种方式:(1) 染色质丢失。(2) 基因扩增。(3) 基因重排。(4) dna 甲基化。(5) 染色质结构可影响基因表达。111. 反式作用因子:真核细胞内有大量的序列特异的 dna 结合蛋白,其中一些蛋白的主要功能是使基因开放或关闭,称为反式作用因子。112. 转录起始复合物形成的步骤:(1) tfiid 结合 tata 盒。(2) rnapol 识别并结合 tfiiddna 复合物。(3) 其他转录因子与 rnapol 结合,转录起始部位的 dna 解链,形成转录起始复合物。 113反式作用因子的特点:(1) 一般具有三个功能结构域:d

46、na 结构域、转录活性域和结合其他蛋白的结合域。(2) 能识别并结合基因调控区中的顺式作用元件。(3) 对基因表达有正性和负性调控作用,即激活和阻遏基因的表达。114. 锌指结构:是指在结合 dna 结构域中含有较多的半胱氨酸(cys)和组氨酸(his)的区域, 借肽链的弯曲使 2 个 cys 和 2 个 his 或 4 个 cys 与一个锌离子络合成的指状结构。115. 同源结构域:许多反式作用因子结合 dna 的结构域中有一段相同的保守序列。是由 60个左右的氨基酸组成的螺旋回折螺旋结构的区域,称为同源结构域。116. 亮氨酸拉链:有些反式作用因子结合 dna 结构域中有一段约 30 个氨

47、基酸组成的核心序列,每隔 6 个氨基酸有规律的出现 1 个亮氨酸残基,能形成两性-螺旋。在螺旋的一侧是排列成行的亮氨酸,具有疏水性,称为亮氨酸拉链区。两个亮氨酸拉链区的单体以疏水作用形成亮氨酸拉链。117. 反式作用因子 dna 结合域的结构模式:(1) 锌指结构。(2) 同源结构域。(3) 亮氨酸拉链。(4) 螺旋环螺旋结构。(5) 碱性螺旋。118. 转录活化结构域结构模型:(1) 酸性螺旋结构域(2) 富含谷氨酰胺结构域(3) 富含脯氨酸结构域。119. mrna 的选择性剪接方式(1) 外显子选择方式可保留或部分保留外显子。(2) 内含子选择方式可删除或部分删除内含子。(3) 互斥外显

48、子是指两个外显子不能同时被保留。(4) 内部剪切位点造成内含子或外显子的部分序列被切除或保留。120. 翻译起始的调控(1) 阻遏蛋白的调控作用。(2) 翻译起始因子的功能调控。(3)5aug 对翻译的调控作用。(4)mrna 非编码区长度对翻译的影响。121. 翻译后水平的调控(1) 新生肽链的水解。(2) 肽链中氨基酸的共价修饰。(3) 通过信号肽分拣、运输、定位。122. 同源重组:是指发生在同源序列间的重组,它通过链的断裂和再连接,在两个 dna 分子同源序列之间进行单链或双链片段的交换。又称基本重组。123. holliday 模型:(1) 两个同源染色体 dna 排列整齐(2) 一

49、个 dna 的一条链断裂,并与另一个 dna 对应的链连接,形成 holliday 中间体。(3)通过分支移动产生异源双链 dna。(4) holliday 中间体切开并修复,形成两个双链重组 dna。即片段重组体和拼接重组体。124细菌的基因转移:细菌中,可以通过接合、转化、转导和细胞融合四种方式,在不同 dna分子间发生共价连接,即基因转移。125. 接合作用:当细胞或细菌通过菌毛相互接触时,质粒 dna 可以从一个细胞(细菌)转移导另一个细胞(细菌),这种类型的 dna 转移称为接合作用。126. 转化作用:通过自动获取或人为的供给外源 dna,使细胞或培养的受体细胞获得新的遗传表型,这

50、就是转化作用。127. 转导作用:当病毒从被感染的细胞(供体)释放出来,再次感染另一细胞(受体)时, 发生在供体细胞和受体细胞之间的 dna 转移及基因重组即为转导作用。自然界常见的例子就是噬菌体感染宿主时伴随发生的基因转移。当噬菌体感染宿主时会有两种结局, 一是溶菌生长途径,二是溶源菌生长途径。128. 特异位点重组:由整合酶催化,在两个 dna 序列的特异位点之间发生的整合称为位点特异的重组。129. 重组 dna 常用的工具酶1.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特异序列,切割 dna。2. dna 连接酶3. dna 聚合酶 i。具有完整的 5-3聚合,3-5外切活性,以及 5-3外切活性。用枯

51、草杆菌蛋白酶可将 dna 聚合酶 i 裂解成两个片段,大片段称为 klenow 片段。具有5-3聚合,3-5外切活性,无 5-3外切活性。klenow 片段用途:(1) 在 cdna 克隆中,第二股链的合成。(2) dna 序列分析。(3) 补齐双链 dna 的 3端。(4) 通过补齐 3端,使 3端标记。4逆转录酶。5. 碱性磷酸酶。能去除末端磷酸基。6. 末端转移酶。在 3羟基末端进行同聚物加尾。7. 多聚核苷酸激酶。催化多聚核苷酸 5羟基磷酸化,或标记探针。130.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就是识别 dna 的特异序列,并在识别位点或其周围切割双链 dna的一类内切酶。131. 回文结构:大部

52、分 ii 类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 dna 位点的核苷酸序列呈二元旋转对称,通常称这种特殊结构顺序为回文结构。c. 值 :基因组的大小常以其 dna 含量表示。单倍体基因组中的全部 dna 量称为 c 值。133作为克隆载体的质粒应具备:(1) 分子量相对较小,能在细菌中稳定存在,有较高的拷贝数。(2) 具有一个以上的遗传标志。(3) 具有多个限制性内切酶的单一切点,便于外源基因的插入。134. 常用作克隆的载体:质粒、噬菌体、m13 噬菌体、粘性质粒、病毒载体、酵母人工染色体和细菌人工染色体。135. dna 克隆:应用酶学的方法,在体外将各种来源的遗传物质与载体结合成一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 d

53、na 分子复制子,继而通过转化或转染宿主细胞,筛选出含有目的基因的转化子细胞,再进行扩增、提取获得大量同一 dna 分子,即 dna 克隆。又称基因克隆。实现基因克隆所采用的方法及相关工作称为基因工程或重组 dna 技术。136. 基因克隆的步骤:(1) 目的基因的获取。1. 化学合成法。2. 基因组 dna 文库。3. cdna 文库。4. pcr。(2) 克隆载体的选择和构建。(3) 外源基因和载体的连接。1. 粘性末端连接。2. 平端连接。3. 同聚物加尾连接。4. 人工街头连接。(4) 重组 dna 导入受体细胞。1. 转化:是指将质粒或其他外源 dna 导入处于感受态的宿主菌,并使其

54、获得新的表型的过程。2. 感染:噬菌体、粘性质粒和真核细胞病毒为载体的重组 dna 分子,在体外包装成具有感染能力的病毒或噬菌体颗粒,然后才能感染适当的细胞,并在细胞内扩增。3转染:转染是转化和感染两个词构成的新词,指真核细胞主动摄取或被动导入外源dna 片段而获得新的遗传表型的过程。常用方法有:电穿孔法、磷酸钙共沉淀法和脂质体融入法等。(5) 重组体的筛选。1. 遗传学方法2. 免疫学方法3. 核酸杂交法4. pcr 技术5. 酶切鉴定(6) 克隆基因的表达137. 真核细胞转染的方法:(1)磷酸钙共沉淀法(2) 电穿孔法(3) deae葡聚糖法(4) 脂质体介导基因转染(5) 显微注射法1

55、38. 重组 dna 技术应用(1) 疾病基因的发现和克隆(2) 生物制药(3) 基因诊断(4) 基因治疗(5) 遗传病的预防139. 细胞间信息物质(第一信使):凡由细胞分泌的调节靶细胞生命活动的化学物质统称细胞间信息物质。包括:神经递质、内分泌激素、局部化学介质和气体信号。 140细胞内信息物质:在细胞内传递细胞调控信号的化学物质称为细胞内化学物质。141第二信使:通常将 ca2+、camp、cgmp、dag、ip3、cer、花生四烯酸及其代谢产物这类在细胞内传递信息的小分子化合物称为第二信使。142. 第三信使:负责细胞核内外信息传递的物质称为第三信使。是一类可与靶基因特异序列结合的核蛋

56、白,能调节基因的转录,因此又称为 dna 结合蛋白。143. 膜受体分为:环状受体、g 蛋白偶联受体、单次跨膜螺旋受体和具有鸟苷酸环化酶活性的受体。144. 胞内受体包括四个区域:高度可变区、dna 结合区、铰链区和激素结合区。145. 受体与配体结合的特点:高度专一性、高度亲和力、可饱和性、可逆性和特定的作用模式。146. 膜受体介导的信息转导途径(1)camp蛋白激酶途径。1. camp 的生成与降解。一些激素如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等作用于相应的受体后,活化相应的受体,活化的受体可催化gs 的gdp 与gtp 交换,导致gs 的亚基与解离,释放出s gtp,sgtp 可导致 ac 活化,使

57、得 atp 转变为 camp,细胞内 camp 浓度升高。camp 在细胞内的浓度除与 ac 活性相关,还和磷酸二酯酶活性有关。2. camp 的作用机制。camp 对细胞的调节作用是通过激活camp 依赖性蛋白激酶系统来实现的。 pka 是一种由四聚体组成的别构酶(c2r2).其中 c 为催化亚基,r 为调节亚基。每个调节亚基上有两个 camp 结合位点,催化亚基有催化底物蛋白质特定丝/苏氨酸残基磷酸化的功能。调节亚基与催化亚基结合时,pka 呈无活性状态。当 4 分子 camp 与两分子调节亚基结合后,调节亚基脱落,游离的催化亚基具有蛋白激酶活性。3. pka 的作用。pka 被 camp 激活后,能在 atp 存在的情况下使许多蛋白质特定的丝/苏氨酸残基磷酸化,从而调节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