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戏剧的起源与发展(课堂PPT)_第1页
中国古代戏剧的起源与发展(课堂PPT)_第2页
中国古代戏剧的起源与发展(课堂PPT)_第3页
中国古代戏剧的起源与发展(课堂PPT)_第4页
中国古代戏剧的起源与发展(课堂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世界三大古剧 与中国戏剧的起源与发展,2,综合艺术的一种。有两种含义:狭义专指以古希腊悲剧和喜剧为开端,首先在欧洲各国发展起来继而在世界广泛流行的舞台演出形式 ,英文drama(美音:drm英音:dr:m) ,中国称之为话剧。广义还包括东方一些国家、民族的传统舞台演出形式,如中国的戏曲、日本的歌舞伎、印度的古典戏剧、朝鲜的唱剧等。 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综合艺术,3,世界三大古剧,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

2、部分。 在世界剧坛上也占有独特的位置,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古希腊悲剧 Troy 特洛伊,中国古典戏剧 明代传奇4全,印度梵剧,4,戏剧的起源与发展,印度梵剧早在公元前8世纪就有了记载,但是任何作品没有留下来,现在可以看到的梵剧的最早的剧本是公元后一、二世纪。 古希腊戏剧现在存下来的剧本是公元前5世纪。所以我们现在说,有史可记载的,我们能够看到完整剧本的人类最早的戏剧就是古希腊戏剧。 中国的戏曲,起源于南宋,也就是公元10到11世纪,5,戏剧演出场所 在中国古代,所谓的舞台最早是用在歌舞仪式上,舞者进行仪式时所站的一块以土推成的高台,随著戏剧发展逐渐成熟,而出现了戏棚、戏

3、台、戏亭、勾栏等演出场所。 西方戏剧的演出从希腊的露天剧场、古罗马的圆形剧场(即“角斗场”),发展到近世的“镜框式舞台”,适合先锋实验戏剧演出的“黑匣子”(Black Box,或作黑盒、黑箱)、“小剧场”(Experimental Theater,6,印度古典梵语戏剧,从文学史角度看,世界上最早产生戏剧 的国家是印度,其次是古希腊(产生于公元前 世纪,用拉丁文写作)。 印度戏剧约起源于 公元前八世纪,但剧本 都已失传,7,印度古典梵语戏剧,印度古典梵剧继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希腊悲喜 剧之后,于公元初至四、五世纪,在艺术成就上达 到当时世界戏剧的顶峰。 古典戏剧中除迦梨陀娑的 沙恭达罗和优哩婆湿 之

4、外,著名的还有首陀罗迦的 小泥车。 古典梵语戏剧本质上是诗剧, (对白为诗的戏剧,8,迦梨陀娑,剧作以宫廷生活为背景 ,以国王为男主角 ,以爱情为主题。 优哩婆湿(剧名全译是通过勇力获得优哩婆湿记)是5幕剧,描写天国歌伎优哩婆湿和人间国王补卢罗婆娑相爱的故事。优哩婆湿和补卢婆娑的故事是印度最古老的神话传说之一,迦梨陀娑根据自己所处的社会生活进行创造性改编,赋予这个古老神话传说以全新的意义。 剧中的优哩婆湿虽然是天女,但她作为歌伎,命运掌握在天帝手中,这正是人间歌伎地位的反映。迦梨陀娑在剧中热烈歌颂优哩婆湿冲破天国罗网,大胆追求自由恋爱和世俗幸福的叛逆精神,闪烁着民主性的思想光芒。优哩婆湿全剧富

5、于浪漫色彩,诗情洋溢,风格爽健明朗,文字朴素、生动、优美,结构紧凑。其中的第4幕尤为著名,9,沙恭达罗,印度古代诗人和戏剧家迦梨陀娑的七幕诗剧沙恭达罗,诗剧中塑造了一个集自然美、朴质美和青春美于一身的古代理想妇女形象沙恭达罗。 沙恭达罗全剧7幕,故事梗概:国王豆扇陀外出行猎,和净修女沙恭达罗一见倾心,两人遂以干闼婆的方式(不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自主婚姻)私自成婚。国王离开净修林时留给她一只戒指作为信物。分别后,沙恭达罗思夫情切,无意中怠慢了仙人达罗婆娑。仙人大怒,诅咒国王丧失记忆,直到见到信物时方能相认。日后,已有身孕的沙恭达罗进城寻夫,国王果然拒认。她想拿出信物却无法找到,原来途中不慎失落

6、河中。她呼天喊地,求告无门,被她母亲、天女尼诺伽救到天上。后来一渔夫从捕获的鱼腹中发现戒指,送交国王。国王恢复记忆后,深为自己的拒妻行为懊悔。这时,天帝因陀罗请豆扇陀出战,去征服恶魔阿修罗。得胜后,豆扇陀飞往仙境,在那里和妻儿合家团圆,10,沙恭达罗成为印度古典名剧之冠,艺术魅力历经千古而不衰,主要是以美取胜。在印度人民群众和学者中流传着几句话:“在所有的艺术形式中,戏剧最美。在所有的戏剧中,沙恭达罗最美。在沙恭达罗中,第四幕最美。在第四幕中,有四首诗最美(指沙恭达罗与义父干婆离别时的那几首诗 。 小鹿吐出了满嘴的达梨薄草,孔雀不再舞蹈。 蔓藤甩掉褪了色的叶子,仿佛把自己的肢体甩掉。 那野鸭不

7、理藏在荷花丛里的叫唤的母鸭。 它只注视着你,藕从它嘴里掉在地下,11,狄俄倪索斯,戏剧的起源是与仪典(rituals)有很大的关系。 希腊戏剧只在祭祀狄俄倪索斯(Dionysus)的节庆中演出。它起源于民间歌舞和宗教仪式。 古希腊悲剧都是诗剧,严谨古雅、庄重大气。表演时有歌队伴唱,希腊戏剧,12,在古希腊,当葡萄熟了的时候,要举行盛大的节日,那么在这个节日上,要祭奠酒神狄俄倪索斯,因此在这些歌舞中间,就开始有人来扮演人物了,最开始是扮演“羊人”,也就是载歌载舞的人们,头戴羊角,身披羊皮,还弄个羊尾巴,那么在古希腊语里这种叫做萨堤洛斯“羊人”,那么“羊人”在酒神的颂歌中间,扮演人物,并且讲述酒神

8、狄俄倪索斯有关的故事,因此戏剧就开始诞生了。 到了第一个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的时候,他又增加了第二个演员,有了两个演员就可以对话了,因此表现内容就更加丰富了,使戏剧就更加完整,所以,我们都习惯称埃斯库罗斯是“悲剧之父”。 到了第二个悲剧诗人索福克勒斯的时候,他又增加了一个演员,变成了三个演员,那么三个演员来轮流扮演剧中的人物,戏剧的冲突就可以更广泛了。那么到了索福克勒斯时代,古希腊悲剧已经相当完整,他的俄狄浦斯王是被亚里士多德称为典范,13,古希腊戏剧的演出场所,剧场。在古希腊的剧场统统是露天剧场,而且这个习惯直到今天,他们希腊人看戏还是要露天剧场,室内剧场很少去。因为在希腊这365天里头,有3

9、00天是不下雨的。希腊有三宝,三个宝贝,叫做阳光、海水、石头,确实它在地中海的东北部,地中海气候使得它得天独厚的具有这三宝,希腊的阳光确实是透的,天天都是蓝天,湛蓝湛蓝的天,然后它的海水,湛蓝湛蓝的海水,天水不分,14,组织戏剧演出是雅典国家的重要任务之一。 古希腊悲剧的题材,一般来讲来自神话故事;另外还有一部分来自于古希腊的英雄传说;再有一部分取材于荷马史诗。荷马史诗是人类诗歌史上不朽的作品。希腊悲剧的很多故事就是从里取材的。 “宿命”是始终贯穿剧本的最重要线索,用神化的英雄人物与曲折多难的命运的冲突、争斗来反映当时社会日益复杂的阶级矛盾和社会冲突,15,三)三大悲剧诗人,古希腊悲剧主要不是

10、写悲,而是在于表现崇高壮烈的英雄主义思想。根据亚里斯多德定义,古希腊悲剧“描写的是严肃的事件,是对有一定长度的动作的摹仿;目的在于引起怜悯和恐惧,并导致这些情感的净化;主人公往往出乎意料的遭到不幸,从而成悲剧,因而悲剧的冲突成了人和命运的冲突,16,1、埃斯库罗斯Aeschylus,1、文学地位: 恩格斯称之为“悲剧之父”、 “有强烈倾向的诗人”。 2、生平 (公元前525?前456,17,代表作被缚的普罗米修斯,1、经典地位 2、内容,18,普罗米修斯形象,他热爱人类,富于献身精神; 坚持正义,反对强暴统治; 意志坚定,满怀必胜信心,19,赫耳墨斯:你这个十分狡滑,满肚子怨气的春心,我是在说

11、你你得罪了众神,把他们的权力送给了朝生暮死的人,你是个偷火的贼;父亲叫你把你常说的会使他丧失权力的婚姻指出来;告诉你,不要含糊其辞,要详详细细讲出来;普罗米修斯,不要使我再跑一趟;你知道,含含糊糊的话平不了宙斯的忿怒。 普罗米修斯:你说话多么漂亮,多么傲慢,不愧为众神的小厮。你们还很年轻,才得势不久,就以为你们可以住在那安乐的卫城上吗?难道我没有看见两个君王从那上面被推翻吗?我还要看见第三个君王,当今的主子,很快就会不体面的被推翻。你以为我会惧怕这些新得势的神,会向他们屈服吗?我才不怕呢,绝对不怕。快顺着原路滚回去吧;因为你问也问不出什么来。 赫耳墨斯:你先前也是由于这样顽固,才进入了这苦难的

12、港口。 普罗米修斯:你要相信,我不肯拿我这不幸的命运来换你的贱役。 赫耳墨斯:我认为你何候这块百头,比做父亲宙斯的亲信使者强得多,20,2、索福克勒斯Sophocles,1、文学地位 “戏剧艺术的荷马” , 他的悲剧标志着希腊悲剧艺术 已步入成熟。 2、生平 (公元前496前406,21,索福克勒斯,是和一个谜语联系在一起的。这个著名的谜语就是斯芬克斯之谜。斯芬克斯是希腊神话中一个长着狮子躯干、女人头面的有翼怪兽。它坐在忒拜城附近的悬崖上,向过路人出一个谜语:“什么东西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晚上用三条腿走路?”如果路人猜不出,就被害死。俄狄浦斯猜中了谜底是人,斯芬克斯羞惭跳崖而死

13、。斯芬克斯后来被比喻作谜一样的人和谜语,狮身人面女妖斯芬克斯,22,23,代表作俄狄浦斯王Oedipus Tyrannus,1、经典地位 2、内容,24,俄狄浦斯王这个剧本,它主要写的是俄狄浦斯没有逃过命运的主宰,最后是杀父娶母。在戏剧史上被作为命运悲剧的代表,当然无疑是正确的,但是我以为是不完美的、不完备的。因为俄狄浦斯王这部戏,它不仅仅是写了一个命运主宰他,他没有逃脱,而其中最主要的是他对命运的一种反抗,25,26,3、欧里庇得斯Euripides,1、文学地位 “剧场里的哲学家”, “问题剧”的创始人、 三大悲剧家中民主倾向最强。 2、生平 (公元前485前406,27,代表作美狄亚,唉

14、,在一切有理智、有天性的生物当中,我们妇女是最不幸的。少女时,我们便憧憬能遇见称心的夫君,结婚后更能和爱人长相厮守。我们总是把珍贵的爱情看得比性命还重要,从不理会即将降临的灾难和困苦。” “女人啊,你的名字是弱者。,28,三大悲剧家比较,人物 风格 命运观,29,中国戏剧发展概述,30,1.具有文学上的意义:以文学剧本为内容 2.艺术形式取胜:与说唱、表演、音乐、 舞蹈相结合 3.演出形式:说、唱、唸、做(表情动 作)并重,中国戏剧,31,中国戏剧的发展,中国戏剧主要包括戏曲和话剧:戏曲是中国固有的传统戏剧,话剧则是20世纪引进的西方戏剧形式。 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

15、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戏曲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秦汉时代。但形成过程相当漫长,到了宋元之际才得成型。成熟的戏曲要从元杂剧算起,经历、明、清的不断发展成熟而进入现代,历八百多年繁盛不败,如今有360多个剧种。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代地方戏及近、现代戏曲等四种基本形式,32,中国戏剧的起源,1.源起:远古到唐,中国乐曲与舞蹈紧密结合 2.名称与音乐有密切关系 中国戏剧被称为戏曲之因:由于歌舞依 赖乐曲,因此曲在戏剧中的地位重要,33,中國戲劇的表演藝術,1.战国:艺人以表演杂耍和舞蹈取悦宫廷 2.唐以前有两大渊源

16、: (1)俳优演出: 诙谐弄嘲、逗人笑乐、讥讽时弊 唐时发展为参军戏,又名弄参军 一般由两位演员表演,类似现代的相声 (2)歌舞演出: 有的和杂技相结合 汉朝:被视为百戏的一种,34,戏曲形成,戏曲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秦汉时代。 但形成过程相当漫长,到了宋元之际才得成型。成熟的戏曲要从元杂剧算起,经历、明、清的不断发展成熟而进入现代,历八百多年繁盛不败,如今有360多个剧种,戏曲最早的起源在原始歌舞,35,戏剧的起源和形成:中国古代戏剧起源甚早,然发展缓慢。 其滥觞于先秦之歌巫、优伶 经汉代之百戏 唐代之歌舞戏(大面、钵头、踏摇娘)与科白戏(参军戏) 到宋杂剧始成为带有调笑性质之短剧。 金代院

17、本(亦名杂剧)已初具戏剧规模,至元代则完全成熟。 (中国戏曲发展缓慢有各种原因,其中最主要者乃士人向以诗文为正宗,文化传统思想颇为固守,视戏剧、小说为“小道”,予以歧视。,36,中国戏剧发展,1戏曲形成 2 宋元南戏 3 元代杂剧 4 明清传奇 5 近代戏曲 6 现代戏曲 7 中国话剧,37,1、中国戏曲的孕育与形成,起源于原始歌舞,38,滥觞于先秦之歌巫、优伶 先秦的优戏进入奴隶社会后,歌舞被奴隶主利用,逐渐进入宫廷或祭坛,成了统治阶级祭祀或娱乐的工具。于是出现了专门“掌祓除祀上帝”的巫觋xi,和以歌唱或滑稽表演为职业的艺人“优”。由于职责和分工的不同,“优”又可分为“倡优”、“俳优”和“伶

18、优”等。据说专管歌舞的叫倡优,从事笑谑的称为俳优,吹打乐器的是伶优。 史记滑稽列传中就描写了几则优伶的故事 “贵马贱人”一则说 秦之侏儒优旃zhan,讽刺秦始皇、秦二世,39,优孟衣冠”的故事就很突出:据说楚相孙叔敖死后,他的妻儿十分穷困。优孟竭力模仿故相的举止言行,音容相貌,并穿戴着孙叔敖的衣冠去谏楚王,使楚王也莫辨其真假,山居耕田苦,难以得食。 起而为吏,身贪鄙者馀财,不顾耻辱。 身死家室富,又恐受赇枉法, 为奸触大罪,身死而家灭。 贪吏安可为也! 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 廉吏安可为也! 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 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40,汉代百戏,所谓“百戏”,即乐舞

19、、杂技表演的总称。它包括各种杂技、幻术、装扮人物和装扮各类动物的乐舞,有的还带有简单的故事情节。“百戏”在汉代十分盛行。仅据东汉文学家张衡二京赋的记述,汉代百戏中就有各式杂技、武术、幻术和滑稽表演等节目。如“吞刀”、“吐火”、“扛鼎”、“寻橦”(爬竿)、“冲狭”(钻刀圈)、“跳丸”(抛弹丸)、“走索”等等。这些节目,大都是在广场上演出。有时是轮番表演,缀联汇集,融而为一,构成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41,漢朝百戲,此图是山东省沂南县西八里的北寨村汉墓画壁,于1954年出土。 这幅壁画可看到丰富多彩的汉朝杂技及其发展。从左至右可见跳丸弄剑、载竿、乐队、刀山走索和鱼龙曼衍之戏、马戏和鼓车表演。由这幅壁

20、画可看到丰富多彩的汉朝杂技,42,漢朝樂舞百戲,在汉朝,百戏是各种技艺歌舞的总称,其中既有从西域传来的魔术杂技之类,又有传统的歌舞、俳优等表演,它们都集中在同一广场演出。 东汉南阳县阮堂出土,43,在这些琳琅满目的百戏中,有一种类似现代“摔跤”、“相扑”的表演,被汉代人称为“角抵戏”的尤其值得注意。角抵,传说起源于战国时代,是一种较量技艺的杂耍表演。表演者头戴牛角,互相抵触,旁立一裁判以裁决高低。到了汉代,这种表演形式进一步戏剧化了。产生了像东海黄公这样既有简单故事情节,又有一定拟态表演的舞剧。 东海黄公的故事。 大概是说东海有个姓黄的老头,少时身佩赤金刀,头缠红绸子,还能施行法术,制伏猛兽毒

21、蛇。后来年老力衰,加之饮酒过度,在一次与白虎博斗中,因法术失灵,终于被老虎吃掉了,44,魏晋南北朝的小型歌舞戏代面、踏摇娘等,代面或称大面,是一种有化妆、有动作、有歌舞的舞曲。代面出于北齐,主要表演兰陵王的故事。故事很简单,却饶有趣味:兰陵王高长恭,是北齐文襄王的四儿子。他勇猛善战,胆气过人。但因容貌俊美而缺少威严,往往不能威慑住敌人。于是,他用木头刻了一付狞厉可怕的面具,每逢打仗时,他身穿紫色战袍,腰束金带,手持战鞭,头戴假面具,所向披靡,勇冠三军。齐人因此作兰陵王入阵曲,摹拟他上阵指挥、击刺的姿态和动作。 单从故事情节上看,兰陵王并不比东海黄公有多大的进步。但他那付精巧的假面具,“既能表现

22、出高长恭的内心,又能比较集中体现出当时尚武的社会气氛和英雄概念”(余秋雨中国戏剧文化史述,45,踏摇娘又称“谈容娘”或“苏中郎”。起于北齐,也有人认为是起于隋末的。故事写北齐有一苏姓的男人,从未做过官,却自称为“郎中”。他嗜酒如命,长着一个十分难看的酒糟鼻子。每次喝得烂醉回家后,总是殴打自己的妻子。他的妻子被打以后,便踏着舞步,向邻里哭诉。乡亲们听她哭诉后十分同情地唱道:“踏摇,和来,踏摇娘苦,和来!” 踏摇娘的表演,最初是男扮女装。扮妻子的演员徐徐入场,边走边唱,以诉说心中的苦痛。唱时还要不断地摇动身子。每唱完一段,有人合唱帮腔。扮丈夫的上场后,两人作斗殴的表演。丈夫虽然很凶残,但却醉步踉跄

23、,丑态百出,从而形成一种滑稽表演与舞蹈、角抵相结合的舞台艺术。 在形式上,踏摇娘采用“且步且歌”,即载歌载舞;还兼有“和声伴唱”,说白、表情、歌舞。演员有男有女,甚至戏外人都可以上场。对演员的化妆也有特殊的要求。如扮丈夫者,必须“著绯、戴帽、面正赤”。就是要穿红色衣服,戴帽,脸要涂抹成红色,以表示醉态。对苏郎中的形象也有了简单的刻画,主要是突出一个“丑”:一只难看的酒糟鼻子,突出他外表上的丑;从未做过官却冒充郎中,说明他思想上的丑;经常酗酒并殴打自己的妻子,表示他行为上的丑,46,参军戏,参军”,本是曹操创建的官职名称。从此,优的表演就被称为参军戏。参军戏是以滑稽诙谐,笑谑讽刺为主。在演出形式

24、上,基本上是两个角色有趣的问答,很有点类似现在的某些化妆相声。两个角色的职能也相对稳定:一个是被嘲弄者叫“参军”;另一个是戏弄者叫“苍鹘”。不少戏曲史家都指出:参军戏中的“参军”,相当于后代戏剧中的净;“苍鹘”类似丑。 这样,随着参军戏的产生,我国戏剧的“角色”行当也开始出现。后来戏剧中的“净、丑”两个角色,可能就是从参军戏中演变而来的。净、丑两个角色的“插科打诨”,逗乐取笑表演,和参军戏也不无关系,47,吐鲁番出土的唐朝参军戏俑,唐朝的参军戏从宫廷到民间均相当盛行,并以滑稽调笑为主要特点。表演时一般为两个角色,一个叫参军,另一个叫苍鹘。参军通常都是被戏弄的人,戏弄人的为苍鹘 ,他们一问一答,

25、滑稽幽默,观看的人以此为乐。 不仅流行于宫廷之中,而且也盛行于城市、农村,很受群众的欢迎。由此看来,唐代的参军戏已向戏剧的形成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对后世戏剧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宋杂剧、金院本,以及元杂剧、南戏中的一些插科打诨、滑稽表演,都可以从“参军戏”中见到它的痕迹,48,宋朝杂剧(金院本,1.中国戏剧最初形式:宋元杂剧 2.宋元时期:北方有杂剧,南方有南戏 3.宋朝杂剧: (1)唐朝的参军戏至宋朝演变为杂剧 (2)主角仍是两人,另增加装旦一角 (3)开始使用砌末(道具,49,4)已有固定的表演程序: 艷段:接近讲唱文学,表演日常生活熟悉 故事 杂扮:与艷段的主要作用在吸引观众 正杂剧:表演较

26、复杂的主要故事情节 (5)特点:兼含音乐、歌唱、舞蹈、表演、说白 (6)别称:金朝将杂剧称为院本,近代亦称 为宋金杂剧,50,宋元南戏,宋元南戏大约产生在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浙江的温州以及福建的泉州、福州一带。 是戏曲的成型时期,51,南戏,1.源起:北宋末年,发源于浙江温州(永嘉) 2.出现:南宋时,温州地区 3.别称:南曲戏文、戏文 4.演变:最初是民间歌舞小戏,渐将歌舞戏、滑稽戏 融为一体,形成唱、念、做、舞并用的戏曲模式 5.发展: (1)南戏:发展于南方,以杭州为中心 (2)金元杂剧:发展于北方,以大都为中心,52,南戏与北杂剧的区别,南戏用南方方音演唱,南曲轻柔婉转的音乐风格,适合

27、于演唱情意缠绵的故事,与北曲的高亢劲切,宜于表现威武豪放的气概大不相同。 器乐伴奏,北杂剧以弦乐为主,南戏则以管乐为主,以鼓、板为节。 杂剧一秀只能一人主唱,南戏则场上任何角色都可以唱,而且有独唱、对唱、接唱、同唱,还有在后台用以渲染气氛的帮腔合唱。 在结构方面,它以 “出”为单位,人物上下场,出而复入,叫做一“出”。一本戏往往长达几十出,演出时间则需要一天甚至多日。南方温暖的气候条件,为通宵达旦的演出提供了便利,53,元代杂剧,中国的戏曲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之后,到元代(公元12061368年)形成了“元杂剧”。元杂剧把音乐、歌舞、表演、念白融于一体,是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 元杂剧的特点可

28、以用四句话概括:一本四折加楔子,一折一调押一韵,一人主唱用北曲,题目正名是标题,元杂剧发展史季国平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5年4月1日,54,从元杂剧的直接源头来说,则主要有两条:一是从宋到金的说唱艺术诸宫调;二是从宋到金的以调笑为主的短剧宋杂剧、金院本。元杂剧是直接继承金院本、又糅合了诸宫调的多种特点,并从其它民间技艺中吸收了某些成分而发展起来的。 北杂剧就是在我国长期的戏剧发展的基础上,将宋金杂剧中表演、戏弄等有价值的成分,与诸宫调中曲白相生的体制和音乐联套的方式,加以综合、提炼,从而形成为一种新型剧种,55,中国戏曲史上的黄金时代,元杂剧的兴盛,使元代成为中国戏曲史上的黄金时代。当时有姓

29、名记载的杂剧作家就有200多名,有记载可查的杂剧剧本有700多种,在一个不长的年代中,中国戏剧迅速崛起并闪射出耀眼的光芒,充分表现出在思想拘禁松弛以后,中国文化中所蕴藏的原创活力,稷山马村2号金墓杂剧砖雕,56,元杂剧在中国文学史的地位,元杂剧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元杂剧中的许多剧目一直到今天仍在戏剧舞台上上演,有的还被拍成了电影和电视剧,影响十分广泛,山西洪洞县明应王殿中的元杂剧壁画,57,明清传奇,明清传奇是以唱南曲为主的长 篇戏曲形式,是宋元南戏的进一步 发展。它与杂剧 主要有以下区别。 出数不定。 唱角不同。 音乐不同。 角色增多,58,元代杂剧和明清传奇表现出截然不同的语言风

30、格。试以下面两首著名的曲子为例: 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窦娥冤正宫端正好)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牡丹亭游园皂罗袍,59,明清传奇,传奇从明初兴起到清代中叶衰落,在这三百五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它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明代初年。这是南戏逐渐向传奇演进的阶段,60,三个高潮,第一个高潮: 在嘉靖年间出现了宝剑记、鸣凤记、浣纱记这样具有现实主义内容的传奇作品。 第二个高潮: 万历年间以汤显祖“四梦”为标志的传奇创作

31、高潮。 第三个高潮:是明末清初以李玉为首的苏州派作家的出现,61,明清传奇 (第三阶段,清代中叶以后,是传奇逐渐衰落的阶 段。出现了以南洪北孔为标志的最后一 个创作高峰,洪 升长生殿 孔尚任桃花扇,62,63,近代戏曲,1840年1919年的戏曲称近代戏曲,内容包括同治、光绪年间形成的京剧以及20世纪初出现的一段戏曲改良运动,64,中国戏曲的转型期,地方戏的兴起 18世纪以后,中国戏剧由传奇走向了地方戏时代。地方戏就是由于方言不同,戏剧的曲调几乎用了不同的宫调演唱,从而形成众多的声腔和剧种,故统称为地方戏。如秦腔、评剧、黄梅戏、昆曲、京剧等。其中京剧是发展得最强劲的一支,京剧今天已是中国最具影

32、响力的剧种之一,被誉为“国粹,65,66,67,68,69,70,71,72,现代戏曲,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传 统戏曲受到激烈的批判,此后戏曲便进入现代戏曲时代。京剧的形成是清代地方戏发达的结果,而京剧成为全国性的代表剧种后一点也没有压抑地方戏的发展。从清代地方戏到京剧,是中国戏曲极度繁盛的时代,73,中国话剧,中国话剧只有百年的历史。从西方引入中国,20世纪初到“五四”前称“文明新戏”,这种早期话剧仍具有一些戏曲的特点,五四”以后重行照原样引进西方戏剧,形式是现实主义戏剧,称“新剧”。1928年起称“话剧”,沿用至今,74,75,日 出,76,77,先锋实验话剧,实验话剧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

33、称谓,它是相对于传统话剧而言的,指的是戏剧结构和表现方法区别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戏剧体系的话剧,具体地说,在中国,先锋派戏剧,布莱希特的叙事剧,荒诞派戏剧被视为实验话剧,这些颇具另类色彩的戏剧流派因其激进的姿态也被统称作先锋派戏剧。实验话剧因为大胆的采用颠覆传统戏剧的表现手法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同时它也注重保留传统戏剧中一些积极的成分,诸如关注现实,批判现实,试图解释人生的意义及价值,弘扬对于真善美的追求等内容,78,他的话剧充满生命激情和叛逆精神,融残酷于诗意,纳思索于游戏诙谐,追求一种形式感和个性风格化,对戏剧的剧场性,舞台的假定性进行了创造性的革新和富有想象力的探索,他得到赞誉,从表达形式这个角度来说,是当之无愧的。 先锋派的表达方式确实把高雅文化和新的时代精神带给了普通大众 。这种表达手法来自欧洲的荒诞主义形式,这种普及方式不是在提高大众的鉴赏心态入手,而是把深沉悠远简单化,媚俗化,却又要标榜自己的底蕴深厚。先锋派的创作表达也明显是“简单认识”角度出发,这就是西方快餐文化的典型特征。 我们看的时候,也许为情节而发笑,哭泣,吃过第二天的早餐后,我们思索,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发笑,为什么哭泣,79,恋爱的犀牛是近年来倍受瞩目的编剧廖一梅最重要的戏剧作品之一。1999年由先锋戏剧导演孟京辉执导搬上舞台,是中国剧坛的话题之作。自首演之后长演不衰,是最受欢迎的小剧场戏剧之一,被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