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一、对课标的解读: 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本条课标的行为动词是“分析”, 属于理解层次的水平要求即要求学生达到 的认知水平是能够理解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各种内、外力因素。该标准的行为条 件是“结合实例”,对学生达到水平要求所采用的方法进行了限定,即要是通过 对实际例子的分析来得以实现。二、教材分析 从整章内容来看,本节的内容与第二节“山岳的形成”相对应,是以河流地貌为 案例,剖析外力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以及河流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本节 课的目地是通过对河流地貌形成过程的分析, 让学生学会分析外力对地表形态的 影响,并将这种案例分析方法迁移到其他
2、外力地貌的学习中。 本节教材在分析河流地貌的发育时, 分别选取河谷和冲积平原作为河流侵蚀地貌 和河流堆积地貌的案例进行剖析,目的是加强学生对河流地貌形成过程的理解, 并初步了解分析地貌形成过程的方法。这是这段内容的重点。 在河流侵蚀地貌部分,教材首先简单介绍了河流侵蚀作用及其类型,然后较为详 细地阐述了河谷地貌的发育。随后设计的“活动”,目的是运用学过的河流侵蚀 地貌的知识,对现实中的张家界的河谷形成过程进行简单的推测。能够用学过的 地理知识解释一些自然现象,也是地理课学以致用的体现。 在河流堆积地貌部分,介绍了河流冲积平原的组成和它的形成过程。“冲积平 原”这个名词学生并不陌生,但是对于它的
3、组成是新知识。图 4.17 示意性地指 出了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平原的大致分布位置。这三种平原虽 然都是河流的堆积作用形成的,但是具体的形成机制还是有差别的,对此,教材 一一做了简要介绍。这部分教材设计了一个案例黄河三角洲的发育,目的是 让学生通过案例的学习,进一步认识河流三角洲的发育条件(即河流输沙量大、 入海口潮差小,潮流搬运能力弱)及形成过程。随后还安排了一个“活动”,分 析黄淮海平原的地貌特征以及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三、教学达成目标通过以上对课标及教材内容的分析,可以把本节教学的具体目标确定如下: 1知道河流侵蚀的主要类型;2. 理解在不同发育时期,河谷受到的侵蚀作用及河谷形
4、态特征的差异;3. 知道河流堆积地貌的主要类型及其发育的位置;4. 理解各种河流堆积地貌形成的过程。四、教学策略根据课标中“行为条件”的要求,把河流地貌内容安排在讲述“外力作用”之 前,并选取长江上、中、下游各段河流地貌的发育情况作为实例子,通过对长江 全程游览活动的情景设置,引导学生对长江各河段出现的不同地貌及其形成进行 分析,认识流水侵蚀和堆积地貌的发育;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析其他外力 作用对地表产生影响的能力,为讲述“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作铺垫。本 节课的教学流程如下:对虎跳峡河谷和三峡 地貌的形成与分析.上游理解该河段河流地貌 册巔的作用力以溯源侵蚀 和下蚀为主.t通过上海入
5、海口对长江 河床的判别,引出长肛该 河段的恃点.理解该河段以堆积作用(冲 积平Jf和河口三角洲)九主, 并伴有侧蚀作用.对各河段所受到的作用力 和形成的地貌总结.对河流各河段地貌形成的 知识反馈,并理解沖积扇的 形宓对河流地貌的各河段的总 结,对外力作用给地貌影响能 形咸一股方法和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对各河段的景观 图加以配对.五、教学准备1. 设计、制造教师上课使用的多媒体课件;2. 提供给学生的游览长江全程的相关材料;3. 确定课堂讨论的学生分组。六、教学过程引入新课:以景观图作为引入,指出地貌的形成除受内力作用外,还受到外力 作用。课件投影:冰川地貌、风成地貌、流水地貌等风景图(学引导读图
6、:看投影上的几幅图,看看这些地貌的形成与什么因素影响有关? 生看图回答)教师总结:这些图片所反映的地貌还受到流水、风、冰川、生物等的影响。引 出外力作用的含义。引导过渡:我们生活在南方地区,降水很丰富,流水形成的地貌比较常见,尤 其是河流作用形成的各种地貌是最常见的地貌之一一一引出本节课重点了解河 流地貌及其发育的情况。课件展示:第二节河流地貌的发育(引导看材料):我们选择我国最大的一条河流一长江来了解河流地貌的情况。 让学生看材料中的背景资料,回顾一下长江的基本知识。引导过渡:我们本节课就跟随材料中的王教授他们一起去畅游我国最大的河流 长江,了解在河流流水的作用下,会形成哪些河流地貌。引导学
7、生看情景:通过本情景的设置,主要让学生分析长江上流虎跳峡河谷的 特点,进而分析其受到的主要作用力。王教授是一个地理学家,去年暑假,王教授带他的儿子小明利用假期对长江进行 全程游览活动。他们从长江上流往下沿江游览,在长江的上游,他们来到了虎跳 峡,小明为虎跳峡的汹涌的流水和磅礴的地势所吸引。引出问题:虎跳峡这种地貌形成与什么外力作用有关?在这种外力作用下,虎 跳峡的河床应该会呈现什么形态?请你从投影中的甲、乙、丙三幅图中选出最切 合虎跳峡的一幅,并根据你的选择,说出这种作用力的方向如何?(学生分组讨论回答)课件展示:虎跳峡图和三幅河床形态图乙-W 牛 a*JFe 44 * =?.彳1丙J aaf
8、jb lb di* k -I*V l3淳卄取教师总结:主要受到流水的侵蚀作用(板书),根据虎跳峡的流水情况,说明 了流水的侵蚀方向是向下的,我们把这种侵蚀叫下蚀(板书)。下蚀的结果是使河床不断加深,逐渐形成了剖面为“ V字形的河谷。引导学生情景:本情景主要在于分析得出此河段受到溯源侵蚀明显。正当小明被虎跳峡的雄伟风光所迷住时,小明的爸爸王教授在一旁说:“经历数 万年的时间后,虎跳峡可能不再位于目前的位置了。”小明听后不得其解。引出问题:王教授认为虎跳峡在数万年后不在当前位置的是否有可能?如可 能,会沿河道哪个方向移动?上游还是下游?并说明理由。(学生分组讨论回答)课件展示:瀑布上端和下端不同性
9、质岩层的分布图教师总结:这种推测完全有可能。在流水常年累月的不断侵蚀作用下,下端受 到的侵蚀作用力大,较软的岩层易受到侵蚀淘空,而上端岩层也会逐渐剥落,使 得河谷不断向河流源头的方向移动,我们就把这种侵蚀作用力叫溯源侵蚀引导对比:上面提到的下蚀结果使河谷不断加深,这里的溯源侵蚀的结果会使 河谷不断地向河流源头延伸,使河谷不断延长。过 渡:小明他们游览完了金沙江河段,乘兴顺江而下继续游览,向三峡进发, 看看他们所看到的情况。本情景设置在于说明长江三峡受到的主要流水作用。 游览了长江的金沙江河段,小明他们乘兴来到重庆市,并在重庆登上了游长江的 客轮。旅游船顺流而下,很快就来到长江三峡的著名景点白帝
10、城。小明一家站在 船头,看到两岸峡谷高耸,十分壮观。为配合人们观赏景色,船上的广播这时也 正播放着李白的朝辞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 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引出问题:根据三峡河段的风景图,请同学们说出长江三峡的水流特点以及该 特点对长江河谷会产生什么影响?(学生看图思考回答)教师总结:此处水流湍急,能量集中,对河谷的下蚀作用明显,使河谷不断加 深,因而形成了今天雄伟壮观的三峡景观。过 渡:游览了惊险壮观的长江三峡景观,小明他们顺江而下,进入了长江的 中游河段,我们来在中游小明他们又见到了什么景观引导学生看材料:引导学生分析中游河段的特点以及所受到的河流作用力。 经
11、过了两天的航行,游船进入了长江的中游河段。爸爸对小明说:“我们已经进 入了荆江河段,你看看长江与前几天有了什么变化?”小明向前方望去,只见长 江此时犹如一条弯曲的巨龙,在大地上延伸;而在河流两岸、部分河道则出现了 浅滩,有居民站在浅滩上悠然地钓鱼。当小明他们的游船到达下图中 AB连线的附近时,小明的爸爸王教授要小明思考A、B两点哪个地方建货运码头更合适?小明想了一会就给出了答案,小明的爸爸 听后很满意地点头。引出问题:1.请参照下图的相关图例和横段面图,根据上述材料,你知道小 明的答案是什么吗?试小组讨论回答,并说明理由。2.根据以上的推测判断,你认为经过长期的作用,河谷在形态上会出现怎样的
12、变化?(学生分组讨论回答)课件展示:教师总结:建设货运码头要考虑到多种因素,但重点考虑的是码头建设是否有 被淤塞的危险,根据凸岸和凹岸的流速情况,凸岸由于流速慢而易被淤塞,河床 底部不断堆积,逐渐形成河漫滩和河漫滩平原,不宜建码头;凹岸由于水流流速 急,河床受流水侵蚀,这种侵蚀有别于长江上游的下蚀和溯源侵蚀,这里流水侵 蚀使河床不断加宽,我们称之为侧蚀;受其作用,总的一个变化趋势是使河道变 得更弯曲。(在讲解过程中,配以以下板图)过 渡:在游览了中游曲折的河道风光后,小明他们的游览船继续向下行驶,进入下游,在下游,长江的景色又是怎样的呢?引导看材料:以在下游河段的所见所想来反映该河段的特点,并
13、引导分析该河 段所受到的作用力。不知不觉间,小明他们在船上已经过了五天,船已经接近终点站上海。小明向河 岸望去,只见两岸一片开阔平坦的景象,还可以看到远处几乎消失在地面的轮船, 不禁让人想起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诗句。引出问题:请你根据上述小明的所见和所想,试选择出该河段河床剖面的形态 特征图,并说明你选择的理由。(学生分组讨论回答)课件展示:ri匚二I教师总结:应该选择甲图。下游河段由于流速缓慢,河流泥沙大量堆积,从而 河床显得平坦,而下游河床显得宽广,主要是下游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侧蚀的缘故 教学反馈:以素描引导学生对各河段地貌的一个反馈,并引导学生分析冲积扇 的形成。引导学
14、生阅读材料:结束这次快乐和辛苦的长江游之后,回到家,小明不顾旅途的疲劳,就开始整理 其在长江途中画的素描图,但有个问题难住了小明,由于作画匆匆,有几幅图他 忘记了写上素描的地点,只记得一幅是在青藏高原某些河流的河谷画的,一幅是 在长江三峡画的,一幅是在长江中游的荆江河段画的,一幅是在上海接近入海口 画的。引出问题:你能为小明解决这个烦恼吗?(学生回答)课件展示:教师总结:A图应该属于中游的荆江河段,B图应该属于青藏高原某些河流的 河谷,C图应该属于接近入海口画的,D图应该是属于长江三峡。引出问题:对于A、C D图,我们很容易判断,但B图的地貌是怎样形成的呢?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在一些山谷的出口,由于流水速度减缓,从山谷带来的大量泥沙就 沉积在山口,形成类似于B图的地貌,我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列表法画二次函数的图象》听评课记录2
- 环境友好设备供应合同(2篇)
-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4.1《有理数的乘法(1)》听评课记录
- 六年级科学听评课记录
-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3《俄罗斯》听课评课记录
-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疆域和行政区划》听课评课记录2
- 语文中高年级听评课记录
- 理疗科主治医师职责
-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五课《我国基本制度》第1课时《基本经济制度》听课评课记录
- 五年级口算及
- 高考志愿咨询培训课件
- mysql课件第五章数据查询
- 超滤培训课件
- 热线电话管理制度
- AutoCAD 2020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标准版)
-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全文
- 纺丝原液制造工(中级)理论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ArcGIS软件入门培训教程演示文稿
- 大梅沙河道河道流量水位
- 人教版初二英语八年级上册全册英语单词表
- 《红色经典》校本课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