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8章 性别批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述要,以女性为中心的批评,研究对象包括女性形象、女性写作与女性阅读等: 要求用女性视角对文学作品进行全新解读,对男性文学歪曲女性形象加以批判; 努力发掘不同于男性的女性文学传统,重评文学史; 探讨文学中的女性意识,研究女性特有的写作、表达方式,关注女性作家的写作实践; 声讨男性中心主义传统文化对女性的压抑,提倡女性主义写作,亚当与夏娃 丢勒德国 1507年 油画,耶和华)对女人说:“我必多多加增你怀胎的苦楚,你生产儿女必多受苦楚。你必恋慕你丈夫,你丈夫必管辖你。” 对女性来说,向男性屈从是上帝的绝对律令,古希腊神话 伊利亚特 海伦,女权主义(feminism)
2、的兴起,法国英美日本中国 泛指女性有关争取与男性同等的社会权利的主张,“女权”显示出着眼于男女社会权利平等的时代特征。 20世纪80年代,一些学者用“女性主义”代替女权的提法,含有侧重争取男女之间文化与精神平等的考虑,弱化了“激进女权”的色彩,历史演变,女权主义思潮的出现可以追溯到欧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时期。 人文主义者对封建等级制度和宗教神权至上提出“人权”观念。 彼特拉克、薄伽丘、蒙田、乔叟等人文主义者在婚姻家庭领域呼吁“男女平等”。 1890年第一次以英文的形式出现feminism,意指女性为获得平等的权利而进行的战斗,现代女权主义的诞生,奥林柏德古杰女权宣言(Declaration
3、 of the Rights of Women and of the Citizen)(1789) 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女权辩护(A Vindication of the Rights of Woman)(1792)这本专著反对妇女智力低下的说法,并要求在教育领域内男女平等,但并未要求扩大到政治领域的平等。 20世纪初期,“男女平等”的主张得到了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府某种程度的响应,1920年美国妇女获得选举权。 1928年英国妇女获得选举权。 到此为止可视为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的第一阶段,西方女权主义思潮都是和社会主流的“民主”、“人权”等人文主义思潮相呼应。 这一阶段以追求妇女的社会权利为目标
4、,围绕着解放和扩大公民权展开,包括选举权、受教育权、工作机会等。 到20世纪初,以西方社会关于妇女财产权、选举权等法案的通过而胜利告终,转折:二战期间和战后,欧美主要国家政府和男性对待女性的态度。 女权主义开始脱离此前的民主、人权等人文主义运动,独立成为一种波及所有人文学科门类的声势浩大的社会思潮。 Virginia Woolf:一间自己的屋子(A Room of Ones Own)(1929),抨击无处不在的性别歧视现象,父权制对女性的性别期待经过社会化已经为女性所内化,成为女性生存的必备知识: “要有同情心,温柔些,恭维;欺骗,用女性所有的技巧和诡计。别让人发现你有主见。最重要的是,要纯洁
5、。” Simone de Beauvoir:第二性(1949):“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塑造成的/一个人不是生下来就是女人;而是变成了一个女人”,摒弃了女性是天生的或是本质的观念,女权主义运动的第二阶段:20世纪六七十年代:“新女性主义” 注重理论建设:与20世纪以来西方众多哲学思潮和学术流派建立联系,对男权中心主义的全面清理批判与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 不再局限于为女性争取某一方面的平等权利,而是作为一种新的世界观和意识形态价值,试图全面消解父权文化背景下的社会观念和社会体制,彻底铲除滋生性别歧视现象的社会文化土壤,贝蒂弗里丹及其“女性奥秘论”(女性的奥秘(The Feminine Mysti
6、que)1963,幸福的家庭主妇,在二战后的15年中,美国千千万万个女人生活在由美国郊区主妇的美丽图画塑造的这种形象之中: 在落地窗前吻别丈夫,在学校门口让孩子们下骑车,微笑着看孩子们在清洁光亮的厨房地板上拖动新买的电动打蜡机。她们自己烤面包,做自己和孩子们的衣服,让她们的新洗衣机和脱水器一天到晚转个不停。她们每周换两次床单,而不是只换一次,去成人教育机构参加小地毯编织训练班,对她们可怜的母亲梦想干一番事业终究一无所成而心生怜悯,她们的唯一梦想就是当无可挑剔的贤妻良母,最大的奢望就是生五个孩子并拥有一幢漂亮住宅,她们唯一的奋斗就是找到中意的丈夫并保持稳定的夫妻关系。她们从来不去想家庭之外的世界
7、上与女性无关的各种问题;她们希望由男人去作重大的决定。 她们为自己作为女人的这种地位感到光荣,在调查表上颇为骄傲地填写上:“职业:家庭主妇,美国社会一个严重的无名问题,幸福的家庭主妇”成了典型的美国妇女形象和千百万女性追求和仿效的样板。 而当她们成了主妇,陷于无穷无尽的家务之中时,又苦于看不到前途,生活没有意义,因而感到极度空虚和苦闷,弗里丹的调查,这个无名的问题究竟是什么? 妇女是如何来表达这个问题的? “我不知道怎么的,我感到空虚不充实” “我觉得似乎我本来就不存在。”有时会用镇静剂将这种感情统统抹去。 带着一种她说不清的症状到医生那里去:“是一种疲乏的感觉我对孩子们大发脾气,自己都觉得害
8、怕我觉得像在毫无根据地哭叫”(医生称之为“家庭主妇综合症”,一位19岁就离开大学去结婚,而今已有四个孩子的女性说: “女人可能做的事情我都干过消遣、园艺、腌菜、制罐装食品,跟邻居和睦相处,参加一些协会,在家长教师联谊会上送茶水,这些事儿我能够干,而且我也喜欢干这些,但是这并不能给你留下什么可供思考的东西关于你究竟是什么人的某种感觉。我在事业上从来没有什么雄心壮志。我的全部希望就是结婚生四个孩子。但是我觉得绝望。我开始感到自己连个性都没有,我只不过是个专门为别人摆碗碟、送食物、理床铺的人,一个当你需要点什么东西时供使唤的人。但是,究竟我是什么人呢,女性的奥秘:被奉为女性主义的圣经。 “女性奥秘论
9、”: 对一种“没有名字的问题”的描述:一种由于女性接受社会制定的角色,即要在智力上、经济上和情感上依靠丈夫而令她觉得自己毫无价值的普遍性症状,在父权制社会中,社会通过女性同男性的关心来定义女性,他们是“妻子、性对象、母亲和主妇”,而不是具有独立社会地位和价值的人。 社会对女性设立的人生标准是“女人的最大价值和承担的唯一任务是实现和完善自身的女性气质”。 “女性奥秘论”为女性灌输以下观点:“过去女人所有麻烦的根源,也是她们所犯的错误,是嫉妒男人,努力想成为同男人一样的人,而不是接受自己的天性,即女人只能在性被动、受男人主宰和培育母爱中找到完成感。,对女性来说,女性奥秘论的具体体现就是:“结婚,生
10、四个孩子,在郊区有所好房子”。 女性奥秘论将女性困在家庭中,组织她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并融入社会主流之中。 在二战后的15年间,这种思想意识主宰着女性,郊区的房子成了美国女性“舒适的集中营”。 媒体参与打击女性的社会理想和对成就的向往。女性杂志同战后的政治宣传结盟,为父权制服务,反对女性奥秘论,要求自己作为独立的人的权利,参与主流社会的活动,享有平等地位来施展抱负; 女性应争取更高一级的教育机会,提高觉悟并工作,从而摆脱女性奥秘论的影响。 “反对女性奥秘论,就是渴望停止不健康地束缚在这种症状之中,通过将人生的所有角色融为一体来找到自我实现的出路。,女性气质”(Femininity,泛指女性共有
11、或应有的心理特征、性格特征、行为举止、兴趣爱好、活动方式,如细心、敏感、时尚、柔顺、依赖,它具有时代性又具有一定的延续性,既具有民族性又带有一定的人类性。 是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女性社会群体的标志,与男性社会群体或男性气质(masculinity)正形成一种二元对立,同时也造成了社会对女性的偏见,男性气质:反映强烈、意志坚强、感情洋溢、勇敢果断、理性认知 女性气质:灵活好动、感情丰富、情绪多变、感性感觉,对男权社会意识的质疑,成为第二阶段女性主义运动的开端。 第二阶段女权主义的特点:过于浓厚的政治色彩和激进的实践行为,凯特米莉特(Kate Millett)性政治(Sexual Politic
12、s)(1970) 从政治的角度看待两性关系,认为历史上的男性和女性的关系一直是一种权力支配关系,是文化中根深蒂固的压迫关系。对男权中心主义意识,从意识形态、阶级关系、教育体系、文学艺术、生物学、社会学、历史学、经济学、人类学、心理学等领域进行了全面的理论清理和批判,杰梅茵格里尔被阉割的女性(1970):女性假想的自卑是一种文化的制作。 此外,一间自己的屋子、第二性等早期女性主义著作在这一时期的重新“发现,第三阶段: 20世纪80年代,欧美各种后现代主义思潮兴起,以“去中心”、“解构”等“后学”方法论(福柯的后结构主义、拉康的心理分析、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新马克思主义等)影响女权主义,形成“后女权
13、主义”的时代格局。 从平等向差异的转变:后现代女权主义否定了传统女权主义的“男女平等”概念,女性应该同哪个阶层、哪个种族或哪个国家的男人“平等”呢,后现代女权主义:妇女生活在这样一种压力之下:不仅要服从纪律,而且要遵从规范,自己制造出自己驯服的身体。 在后现代女权主义看来,所有旧式的女权主义模式都属于一个男权压迫和禁制女性的模式,其主要逻辑是,男权长期压制着处于弱势地位的妇女。 美容、美体:女性自己自我管制、自我监督、自我遵从规范的结果。 女为悦己者容,用不着武器,用不着肉体的暴力和物质上的禁制,只需要一个凝视,一个监督的凝视,每个人就会在这一凝视的重压之下变得卑微,就会使他成为自身的监视者,
14、于是看似自上而下的针对每个人的监视,其实是由每个人自己加以实施的。”(福柯,女性群体内部的差异:欧美白人中产阶级女性、第三世界女性、第三世界有色人种女性 “全美女性学者联合会”(National Womens Studies Association) 由白人女性把持的、只为白人女性说话的团体 “第三世界妇女”并非铁板一块:存在着大量物质的与历史的差异,并且,被当作与第一世界妇女相对的“他者”来巩固西方女权主义者的自我身份,以便把第三世界妇女政治上的“不成熟”与第一世界妇女的“成熟”进行对比,第三世界妇女:再现为贫苦的、没有受过教育的、束缚在传统中的、以家庭为中心的 第一世界妇女:反衬为富有的、
15、有教养的、现代的、自我决定的,能够控制自己的性与肉体 美国黑人女作家Alice Walker提出抛弃“女权主义”这一概念,代之以“妇女主义”(womanism) 女权主义:浸透了欧美白人中产阶级女性的价值观念,女性主义理论的众多派别,自由主义的女性主义: 从18世纪到20世纪60年代 关注女性的个人权利和政治、宗教自由,女性的选择权与自我决定权。“它批判媒介和通俗文化中对妇女不平等的、利用性的使用与表现,为补救性的机会平等立法而论争,以扭转这一局面。,激进的女性主义:更关注针对女性的暴力、性、生育等问题,以及男性对女性的整体压迫。“它把男人们和女人们的利益看成是在根本上和不可避免地背道而驰的,
16、把父权制或男人对女人的控制与压迫看成是社会划分和压制的最至关重要的历史形式。” 社会主义的女性主义:关注资本主义阶级社会造成的男女不平等,关注女性的有酬劳动、无酬劳动和国家问题。它接受对父权制的强调,但试图把它与对资本主义的分析结合起来,为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出现的组成部分、性别关系的彻底变革而论争,后现代女性主义:女性主义与后现代思潮的结合,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后,受后结构主义(福柯、德里达、拉康等)的影响 持反本质主义的社会建构论,否定所有的宏大理论体系,认为并不存在一个固定的本质性的女性特质,女性的形象和身份都是被男性话语所建构而成,她们的批判思想即是对这种被建构起来的女性形象和身份提出质
17、疑,并特别关注身体、性别等,对妇女象征性的歼灭”(塔奇曼)(G. Tuchman,文化生产和媒介表现忽视、排斥妇女及其利益,或将她们及其利益边缘化和浅薄化。“或者是谴责、浅薄化,或者是不在场就意味着象征性的歼灭”。 “通过忽视工作中的妇女,通过把妇女放逐到炉边和家中,而致力于象征性地歼灭妇女。,媒介起着社会化的代理人的作用,专门把适当的性别角色传达给受众,并象征性地对相应的行为进行鼓励或者奖励。 大众媒介放映了一个社会的主导社会价值标准,以便吸引受众,它们所关心的不是社会的真实情况,而是其“象征性的表现”,使人们如何看待它本身,塔奇曼考察了美国1950年至1970年末美国的大众传媒(尤其是通俗
18、电视和报刊),发现以下现象: 妇女们明显地没有得到充分表现,而男人们则统治着各种节目;显得在工作的妇女们被描绘成效率很低,肯定不如她们的男性的对手能够胜任,更为普遍的是,妇女们并没有像男人一样出现在相同的职业中:男人是医生,女人则是护士;男人是律师,女人则是秘书;男人在公司上班,女人则照料时装用品小商店。” “在对妇女的描绘中,广告把女性放逐到家庭主妇、母亲、家务劳动者和性对象的角色上,限制妇女们在社会中可能起到的作用。,男性媒介: 男性:重要的、多变的、支配性角色:职业化、效率、理性、成功、精神 女性:从属的、单一的、边缘的角色:温柔、美丽、家庭、感性的、有限、次要、身体 大众媒介对男人和妇
19、女的表现,有助于维持和巩固传统性别角色的文化陈规并对之进行再生产,象征性歼灭”是指,妇女、她们的生活和她们的利益没有得到大众媒介的准确反映。 “通俗媒介文化没有向我们表明妇女们的真实生活。妇女不在场、受谴责和被浅薄化的对应物,是大众媒介的失职、偏见和歪曲。” “通俗文化为其消费者们提供了一个幻想的、替代的世界,而不是他们实际上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对大众媒介来说,为了成功地使人们适合他们性别角色的现实需要,它不必向他们表明这些性别角色实际上像什么样子。,相关的概念,性属(gender),或译为社会性别、文化性别 “在社会文化差异、而非生物学参照中特指男女性的状态。”(The New Oxfor
20、d Dictionary of English) “是指性别差异(sexual difference)的社会、文化和历史建构。”(彼得布鲁克文化理论词汇,男性与女性的文化区别,完全属于文化的而同自然、生理无关。 将性别差异的社会文化意义从其生物性载体中分离出来,一种由社会强加的两性区分。 最早提出“社会性别”概念的是波伏娃,第二性中明确拒绝将女性的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视为“自然一体”的传统看法。 If.You.Are.The.One.2008.CN.DVDRip.XviD.CD1-PMCG(017208)11-09-25.AVI,性属的形成,在每一历史时段中,支配性阶层实施文化权力,以大众接受的
21、形式形成社会文化系统和表征系统(representational system),通过背后的观念形态的输入与强化,附加了一种人类自然性别之上的社会性别属性。 这种属性通过公共领域中的所有表征形式,如语言、文学艺术、媒介、影视作品等,在取得普遍“赞同”的基础上,形成男女社会性别特征的自然固化、构成支配与被支配的意识形态和等级制,Hello kitty,小猫、小狗,社会性别”的地位“是通过心理、文化和社会手段建构的”,并非与生理性别相互对应。 这种性别角色的社会塑造过程从婴儿期就开始,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 男孩/女孩:头发、服饰、行为、语言、玩具 例如:三国:孙尚香 水浒:孙二娘 河东狮吼,男女
22、两性之间的社会权利的分配关系被掩盖成天然的自然分工关系:男性气质女性气质 这里起作用的主要是长期父权制文化的规训,并将之定位先天命定的东西,成为剥夺女性各种权利的借口。(例如:女子无才便是德,在西方文明中,由支配性社会阶层所控制的社会表征系统通过每一历史时段中人们所认同的表现形式,尤其是以公共领域中的媒体和文学艺术的形式,对性别特征加以“再现”时,文本中所附加在男女身上所固有的特性,如细腻温柔、情感性女性和勇猛强悍性男性等程序化的表述,就会形成某种自然而然的观念形态。 中国封建社会:将自然界的阴阳推及人的性别领域“天尊地卑”“乾坤,女性写真、艺术照等媒介: 想要展示的内涵更多的社会性别而非生理
23、性别,性属的历史性与不稳定性,性属在不同的时代、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中有非常显著的变化,受制于社会文化因素: 母系氏族封建社会当代社会 西方女性东方女性,男性(male)女性(female) 根据这种生物学/生理学上的差异 男性气质(masculine)女性气质(feminine) 精心建构一种文化差异的二元结构,凝视(gaze,凝视:描述了一种与眼睛和视觉有关的权力形式。 凝视探查、控制 凝视的权力:在西方的观念中,把视觉推崇为五种感觉中最高级的形式,假定视觉与精神而不是身体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萨特:“他人的注视,萨特(Jean Paul Sartre) 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法国存
24、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也是优秀的文学家。戏剧家、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 存在与虚无 1980年4月15日在巴黎逝世;法国总统德斯坦说,萨特的逝世,“就好像我们这个时代陨落了一颗明亮的智慧之星那样,当我们注视这个世界时,世界万物自在的存在随着我们的目光向我们的意识靠拢,这时我们享受着存在的自由,是世界的中心,自己的主人。 如果这时在我们的视域中出现了他人,这个景观就会迅速发生变化。他人与我一样,有“视”的权力,在他的目光所及之处,万物也向他聚拢。 由于他人的介入,我们发现自己并不是这个世界的中心,对象他人是和我们一样的主体,是“主体他人,看与被看:权力之争,在我被看的时候,成为他人注视的对象。在
25、他人的注视当中,我的自由的存在和无限的可能性受到了限制,我成了映射在他人眼中的样子,从“主体我”沦为“对象我”。 为了夺回自由,我需要注视他人,以便把自己从他人的支配中解放出来,并反过来控制他人;而他人并不会轻易就范,于是我与他人相互“注视”、相互超越,上演权力的争夺,我被他人看见的恒常可能性”,我是如何内化他人的注视,并在自我审查中将自己塑造成对方眼中的客体的。 即使是在他人缺席的情况下,我们依然“因树枝的沙沙声,寂静中的脚步声,百叶窗的微缝,窗帘的轻微晃动”而体会到他人注视的在场,由“自为的人”异化成“为他的存在,福柯:凝视与权力的运作,米歇尔福柯 (Michel Foucault) 学派
26、/流派: 欧陆哲学、结构主义、後结构主义 主要领域: 观念史、知识论、伦理学、政治哲学 古典时期的疯癫史 惩罚与规训 知识考古学 词与物,福柯考察了从前现代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变: 前现代社会:展览,即掌权者通过展示他们自己来为其权力做宣传,是大众敬畏服从。 现代社会:监视,权力的隐蔽性,通过看见一切而又保持自己不可见来控制他人。 现代制度的中心:全景监狱的结构(早期的监狱是地牢式的,性别阅读(凝视中的性别意识,福柯:社会的性征化。为了被社会接受,我们不得不使自己具有性吸引力。然而,在变得可人的同时,也压制了欲望。 “19世纪的束腰与20世纪通过有规律的饮食控制和锻炼来追求苗条,都是为了确保妇女
27、遵从某种旨在吸引男人的美的规范。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们说明了妇女在一个根据父权制价值观和制度组织起来的社会里的从属性质。”(特纳:身体与社会,在父权社会中,女性从小就被教育要培养良好的风度,她们“必须不断地注视自己从孩提时代,她就被教导和劝诫应该不时观察自己。于是,女性把内在于她的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看作构成其女性身份的两个既有联系又是截然不同的因素。”(约翰伯格观看之道) 女性的身体不是她可以自由支配的对象,而是一个囚禁她的监狱,而她就是自己的看守,Tintoretto ,susanna and the elders,男性观察女性,女性注意自己被别人观察。这不仅决定了大多数的男女关系,还决定了女
28、性自己的内在关系,女性自身的观察者是男性,而被观察者为女性。因此,她把自己变作对象而且是一个极特殊的视觉对象:景观。(约翰伯格:观看之道,17岁的单车,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作为景观的女性形象,帕里斯的裁判维也纳美术史博物馆【德国】马克林格,在欧洲的裸体艺术中,观赏者、画家通常是男性,而画的对象是女性。这种不平等的关系深深植根于我们的文化中,以致构成众多女性的心理状况。她们以男性对待她们的方式来对待自己。她们像男性般审视自己的女性气质。(约翰伯杰:观看之道,在裸体绘画中,由于画家普遍是男性,收藏者亦是男性,画中的裸女常常用温顺的或诱惑的眼光看着观者,她们放置肉体的姿态不是为了自我舒展,而是为了更好
29、地将自己呈现给男性的目光。 在绘画、摄影、广告宣传画中女性欲望缺失以及女性作为男性景观的问题,贝蒂弗里丹通过传媒中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的统计与比较,得出传媒中对性别角色的有关规定。 比如在广告中,女性普遍出现在服装、食品、家用电器、厨房用具、清洁工具这类产品的广告中,或者作为具有性诱惑力的形象被安置在广告中,而男性形象则多数与高科技产品的广告联系在一起,女性杂志与女性角色,女性杂志所建构的最为重要的角色:具有“阴柔特质”的角色: 外表和行为;家庭和公共领域;与家人或相关男性的关系;性和爱情等,最重要的是,这类杂志从其自身的商业利益出发,做出了以下暗示:女性读者还要继续学习和发展她们的角色,她们仍
30、然缺乏所谓的“阴柔特质”。 而这类杂志所提供的忠告尤其是它们所推销的产品就能弥补这种缺失。但是,这种弥补是永无止境的女性杂志读得越多,读者就会变得愈发“阴柔”和“完美”。 因此,所谓的“阴柔特质”就成了焦虑的来源,同时也成了快感的来源这是由于女性实际上永远不会完全获得这种“阴柔特质”的,女性杂志能够与女性不断变化的生活角色及其身份/认同感例如,从少女到单身淑女到已婚少女再到中年妇女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你的自我身份/认同是已婚女性还是单身女性,是与你所选择的女性杂志有密切关系的身份/认同是通过消费来获得的。”因此,女性杂志既反映了变化中的女性角色,同时也有效地塑造和界定了这一角色。 女性杂志已
31、经成了特定生活方式的“必备品”,成了女性生活的一部分,也成了女性所处的现实生活的一部分。其中所刊登的女性图片则成了某种培养“阴柔特质”的“指南,弗格森(Ferguson)把培养具有“阴柔特质”的女性角色视为一种宗教上的启蒙仪式: 女性通过这类杂志和其他的文化资源,学会了如何使用护肤品就好像圣徒们施行“涂油礼”一般; 如何在每天早晚施行清洁身体的仪式; 如何穿着得体就好像圣徒们要学习如何正确地穿着圣袍一般; 还懂得了月经、性和生育的秘密,女性杂志再现的女性社会交往,选择与辨别: 如何处理家庭和工作;上班和休闲如何穿着得体;如何在工作中与别人相处; 在公共领域内的表现以及所取得的成就;经济能力;在
32、公共领域内权力的获得与使用,女性的社会交往通常是在家庭内部和休闲场合进行的,与孩子和她们所爱的男人有关,也与朋友和专业人士有关,后者为她们提供健康、婚姻方面的咨询和帮助。 广告中的再现:厨房用品、床上用品、酒、感冒药,阅读女性杂志带来的诱惑性快感,女性杂志的特有结构为读者提供了获得各种体验的机会。(服饰类、娱乐类、家庭类、精神文化类、性别文化类/购物类、休闲类、生活类) 在阅读过程中,读者没有任何压力,只是介入了一个早已熟悉的“她们的领域”,并且都是这个“领域”的一部分。 这个特殊的领域融入了女性的身份认同,因此女性读者在进入这个领域时会产生快感,如何解释这种阅读的快感,詹姆逊的“补偿性交换”
33、: 大众文化所产生的快感和满足感成为对政治上“被动赞同”的行为的一种偿还,这些阅读有助于女性有效地应对她们自身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和不公正的境遇,因此这种快感是苦乐参半的,也是有目的性的。 通过阅读并成为某种女性杂志的忠实读者的方式,获得或强化自我的身份/认同,并且培养一种对自我价值的认识。这些女性杂志所涉及的正是具有某种特定生活方式的女性,自然而然的快感”:被建构的快感,所谓的“快感”,同女性杂志自身一样,是一种被建构的产物。 女性杂志当中所包含的各种元素以各种不同的方式鼓励女性要做到“顺其自然”和“自由自在的”,要表达她们“自然形成的阴柔特质”,要享受“自然而然的快感”。 但是,这种快感、这种自然的状态以及这种自由都是要通过消费购买护肤品、服饰等才能构建出来,女性杂志:女性的?还是男性的,女性杂志中的角色、社交等内容都包含了男性的层面。 “凝视”:女性杂志的时尚图片 模特儿程式化的姿势 观看者是谁?女性还是男性 阅读女性杂志是为了学习如何为了得到男性的凝视而进行“表演,照相机的位置暴露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铅锌行业十三五投资分析及发展风险评估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针织面料市场运营状况与发展潜力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酵母核糖核酸市场运行趋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速溶固体饮料市场发展趋势及前景调研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豆腐市场运行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血液透析机市场运营现状及发展前景规划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脱咖啡因绿茶市场发展策略规划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美白护肤市场运行状况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上海市建筑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2030年中国米酒市场运行动态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农药经营管理知识培训专家讲座
- 《自主创新对于钢结构发展的重要性》2400字
- 食品采购与进货台账
- GB/T 24353-2022风险管理指南
- GB/T 6284-2006化工产品中水分测定的通用方法干燥减量法
- GB/T 3003-2017耐火纤维及制品
- GB/T 22080-2016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 GB/T 13915-2013冲压件角度公差
- 制药工程导论课件
- 瑜伽师地论(完美排版全一百卷)
-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1-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