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花米中芦丁的鉴定_第1页
槐花米中芦丁的鉴定_第2页
槐花米中芦丁的鉴定_第3页
槐花米中芦丁的鉴定_第4页
槐花米中芦丁的鉴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上次实验报告的修订,4,5,图1 聚酰胺色谱柱层析后的收集液的聚酰胺薄膜层析分析图 说明: 图1中的1表示收集液1;2表示收集液2; 3表示收集液3; 4表示芦丁标准品;5表示槲皮素标准品,上次实验报告的修订,结论:因为Rfa= Rfd,说明收集液1是芦丁。 因为Rfb1= Rfd;Rfb2= Rfe,说明收集液2是 芦丁和槲皮素的混合物。 因为Rfc= Rfe;说明收集液3是槲皮素。 所以,用聚酰胺柱层析的方法分离芦丁和槲皮素,用50%的乙醇, 90%的乙醇梯度洗脱时,先从柱子流出的是芦丁,其次是槲皮素,实验五 槐花米中芦丁的鉴定,一、实验目的,掌握硅胶薄层层析鉴定鼠李糖和葡萄糖的方法。 掌

2、握芦丁和槲皮素的化学检识方法,二实验原理,1.根据鼠李糖和葡萄糖在硅胶板上的分配系数不同达到分离的目的。 2.根据芦丁和槲皮素的理化性质来检识芦丁和槲皮素,三实验操作,一)糖液的硅胶薄层层析 1. 硅胶板的活化; 2. 配制展开剂,正丁醇:醋酸:水 4:1: 5 3. 将展开剂倒入层析缸中,展开缸中展开 剂的高度4mm左右。 4. 画基线,基线距底边1.01.5cm,一)糖液的硅胶薄层层析,5. 点样(点样顺序为:糖液、鼠李糖、葡萄糖),点样一般为圆点,点样直径一般不大于2mm,点样时必须注意勿伤薄层表面。 6. 将硅胶板放入展开缸的展开剂中,浸入展开剂的深度为距圆点5mm为宜,一般展距为8c

3、m,取出薄层板,晾干,一)糖液的硅胶薄层层析,7. 喷苯胺邻苯二甲酸试剂,在105下烘10min。 8. 实验结果见图1,二)芦丁、槲皮素及糖的化学检识,1.浓硫酸和浓盐酸反应 取芦丁或槲皮素数毫克于比色瓷板上,分别加浓硫酸或浓盐酸1滴,注意呈色变化,研磨后溶解成橙色溶液,加较多量的水稀释后转为浅黄色,析出黄色沉淀,2.酸性试验,取小试管8支,每4支一组,第一组每管中加入芦丁1mg,第二组每管中加入槲皮素1mg,每组试管中分别加入稀氨水、5%碳酸氢钠、5%碳酸钠水溶液、1%氢氧化钠水溶液各2ml,振摇后观察各管溶解情况。溶解的溶液应呈黄色。再加浓盐酸滴酸化,黄色褪去或变浅,并有沉淀析出或产生混

4、浊,3.莫氏(molish)反应,取试样1mg置小试管中,加乙醇1ml溶解,加-萘酚1-2滴,摇匀,倾斜试管,沿管壁徐徐注入浓H2SO4约1ml,静置。观察两层溶液的界面变化,出现紫色环者为阳性,表示样品分子中含有糖的结构(糖和苷类均呈阳性反应)。比较芸香苷和槲皮素的不同,4.镁粉盐酸试验: 取芦丁1mg,加乙醇2ml在水浴上加热溶解,加入少许镁粉,滴加数滴浓HCl,溶液由黄色渐变红色者表示有黄酮类化合物。以同法试验槲皮素。 5.三氯化铝反应: 取样品1mg溶于1ml乙醇中,加1%三氯化铁乙醇液2-3滴,黄酮类呈鲜黄色,6.醋酸镁反应,取样品乙醇液与醋酸镁试剂作纸上反映,观察荧光。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类可显天蓝色荧光,若有5-OH,色泽更明显。而黄酮,黄酮醇和异黄酮类等显黄色橙色褐色荧光,7. 三氯化铁反应,取样品1mg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