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启发式教学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_第1页
浅谈启发式教学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_第2页
浅谈启发式教学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_第3页
浅谈启发式教学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_第4页
浅谈启发式教学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启发式教育实验成果论文浅谈启发式教学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启发式教学起源于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矣。”(出于论语。述而)其意是:当学生还没有搞通问题时,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帮助学生明确思路,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也就是说,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未达到“愤”和“悱”、的心理状态,教师不宜越俎代庖。只有在“心愤口悱”的情况下,教师才能启而发之,并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孔子这一论述,言简意赅,生动地描述出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心理状态,精湛地阐述了教与学的关系,精辟地揭示出学习知识与发展智力的规律,明确地提出了启发式教学法的概念,是素质教育,以及新课程改革的

2、重要的教学原则。 启发式教学法是与注入式教学法相对立的,是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主体的。其基本精神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提倡学生通过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去获取知识,这也是启发式教学原则的体现。那么启发式教学法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得到更好地运用呢? 一、 正确处理师生关系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在教学中所要处理的师生关系,就是正确处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关系。“语文课标”中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一要求正好与启发式教学法的主旨相吻合。因此,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都要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

3、。从而达到教学的预期目的。 1 、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一定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里所强调的学生主体地位并不是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仍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只是启发式教学法所强调的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要把学生始终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上。因此,教师必须要在:“引导”和“启发”上下功夫,教师不但要主动施教,还要善于引导。 2 、注重知识传授和学习发展的相互统一 能够把知识传授和学生的智能发展有机地统一,是启发式教学法重要体现。因为学生的智力的发展,只能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进行,而离开学习知识去谈智能的发展也就成了无本之木了。当然,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也必须依赖一定的智力

4、基础。因此,启发式教学法要求教师不以教为主,而是以指导为主,从而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能,以达到学习知识和发展智能的有机统一。 3 、体现教法与学法的相互统一 启发式教学法,它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教与学的双边性,即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的统一。一方面要求教师的教法要不断地更新改革,体现“启”的要求,另一方面要求教师要对学生的学法进行指导,体现出“发”的要求。二、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自主、创新学习 民主和谐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它要求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营造出一种平等、融洽、和谐、宽松的氛围,让课堂有趣味,让学生学习有信心,使教学过程呈现出一种多向的相互作用,让学生在学习

5、过程中无拘无束,没有压抑感,也没有“师道尊严”的感觉,这时学生会认为教师是可敬可亲的“引路人”。这样的课堂气氛给学生一种自由的、独立的、主动的探索心愿,同时学生的求知欲旺盛了,思维也活跃了、流畅了,这样个体才能敢想、敢问、敢说,学生群体才有跃跃欲试的热烈气氛。只有在这种环境中,学生才会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地提问,主动地思考问题,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去探索问题,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自主创新的学习之中。 三、培养问题意思 激励创新学习 “学启于思,思源于疑”;思维都是从思考问题开始的。虽然人与生俱来就有问题意识,小学生提起问题来也总是滔滔不绝,但是,没有宽松的环境和气氛,他们是不愿意提问的。因此,教师要通

6、过各种途径为学生学习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愿问、敢问、常问。 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使学生“于无疑处生疑”,把学生思维引向矛盾的焦点上,以促使学生动脑筋。当学生在学习中苦于“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教师只要因势利导,加以启迪,并适时释疑,就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学生在质疑、解疑中长知识、增智慧,学得生动活泼,并且培养了学习的能力。 1 、预习生疑,发现问题。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创新,培养学生自学质疑能力,既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经验的继承,也是现代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重要的方法之一。预习是一个发现矛盾的过程,它可以使学生通过初读课文达到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有所疑(发现问题)的效果。预习中教师可以让学

7、生按读课文了解大意;在生字、词、句下做记号;思考课后问题;记下发现的问题等步骤进行。 2、 大胆质疑,提出问题。创新学习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要求学生会质疑,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那什么是质疑呢?质疑就是指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将课文中不怎么理解的有关问题提出来,以求得解决的过程。质疑首先要教给学生方法:一是从知识的角度来质疑。如将相和中的“和”是什么样意思?金色的鱼钩中的鱼钩为什么是“金色”的?二是从追新求异角度提出不同见解。如:“愚公为什么在 90 岁的时候才想起去挖挡在门前的大山?他年青的时候为什么就没有想到呢?”三是提出自己不懂的、奇怪的问题。如在海上日出一文中的“太阳 慢慢儿,一纵一纵地,

8、使劲向上升。”“慢慢儿”怎么会“一纵一纵?”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无论正确与否,教师都要以鼓励的方式来肯定学生的提问,教师的启发用语要精而亲切,灵活多变。如:“你想知道什么”?“你读明白了吗”?“需要帮助吗”?“还想了解什么问题”等。培养学生大胆质疑要持之以恒,循循善诱。 3 、分类整理,有针对性地择疑。在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和群体气氛一旦激起,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将是包罗万象、杂乱无章,这时教师不要急于零碎地去解答,应将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分类处理,有针对性地进行取舍、整理归纳,然后沿着自己设计的教学主线逐一解决,不然的话,教师就会被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牵着鼻子走,就会把教学程序弄得支离破碎,就会把听、说、读

9、、写训练课上成解题对答课。 4 、排疑解难,全员参与。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有疑到无疑。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诸多疑难问题,教师要让学生根据个人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及教师提供的资料,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和相互讨论等形式,达到初步排疑解难的目的。质疑前的自学是预习,是初步感知课文;质疑后的自学是带着问题去学习,是对内容更深的认识,更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可在整理归纳的基础上提出排疑的要求,教师决不能越俎代庖,包办代替。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学生主动学习,全员参与的新的教学思想。 5 、启发释疑,解决问题。释疑是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其所解答的问题作进一步地解释说明。释疑不仅能解决学生由于知识范围小、社会经验不足和时空的差异、思维片面等带来的困惑,而且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经学生的努力会豁然开朗,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因此,释疑也会使学生产生满足感和成功感,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增强投入下一轮学习的兴趣。当然,教师启发、释疑要得法,要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加以引导、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