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4.1.2《寡人之于国也》共2课时第2课时教案(苏教版必修4)18_第1页
高中语文4.1.2《寡人之于国也》共2课时第2课时教案(苏教版必修4)18_第2页
高中语文4.1.2《寡人之于国也》共2课时第2课时教案(苏教版必修4)18_第3页
高中语文4.1.2《寡人之于国也》共2课时第2课时教案(苏教版必修4)18_第4页
高中语文4.1.2《寡人之于国也》共2课时第2课时教案(苏教版必修4)18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名校名 推荐4.1.2寡人之于国也共2 课时第 2 课时教案(苏教版必修4)教学目 :1、了解孟子所提倡的“仁政”的思想,把握孟子的 。2、掌握“数、 、直、兵、 ”在不同 言 境中的意思,了解“于、之”两个虚 在不同 言 境中的用法。3、了解“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等几个句式的特点。教学重点:1、多 的 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教学 点:1、理解“以五十步笑百步” 一比 的内涵。2、 会孟子 的思想性、 性。教学 数:1 课时第二 由于在第一 已 串 ,而且也布置了作 同学 下来再 剩下的部分,老 只 重点的字、 行点拔,然后接着 。 的原因找到之后,文章自然而然 渡到第三部分“使民

2、加多”的根本措施, 也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提 :他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几个方面?(学生看 文,思考)明确:;两方面:一是“王道之始”的道理,一是“王道之成”的道理。提 :怎 才能做到“王道之始”?要求学生找出并画出三 排比句。明确:“不 ,谷不可 食也。数罟不入洿池, 不可 食也。斧斤以食入山林,材木不可 用也。 ”提 :当采取了 些合理 展生 的措施后, 生的效果是什么?1名校名 推荐要求学生找出并画出排比句,各自朗读明确:孟子用了四组排比句:“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其中前三组排比是孟子养民的主张,后一组是教民的主张。这样,作者在这四组排比里,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了一幅美好的前景。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即“王道之成”了。提问:有了合理的措施,还需要有合理的态度。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明确:“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这一段是从反面证明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提问:这一段用什么方法进行说理?学生思考、讨论、发言。板书明确:如果我们有了合理

4、的措施、合理的态度,那么正如最后一句所说:“斯天下之民至焉。”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回顾本节所讲内容,概括本文写作特点,进一步指导学生背诵1.结构严谨民不加多的疑问;民不加多的原因;民加多的措施(教师按此结构逐一提问,学生逐一背诵)2.善用比喻(学生可背诵局部何比喻有关的部分)3.气势充沛(学生背诵排比句式)用多媒体显示:分类归纳总结文言知识1.词类活用找出下列划横线词和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1、今媪尊长安君之位(1)树之以桑( 2)可以衣帛( 3)然而不王者( 4)王无罪岁( 5)既来之,则安之 ( 6)其一犬坐于前2名校名 推荐答案: 1 与( 5)是使 用法, ( 1)( 2)( 3)( 4)均

5、 名 活用作 , (6)是名 作状 1、 下 列句中划横 的用法古今相同的一 是( 1)、丈夫亦 怜其少子乎( 2)、忌不自信( 3)、口之宣言之,善 于是乎 ( 4)、行李之往来( 5)、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6)、养死 生死而无憾答案:( 5)句“可以”用法古今相同。 (丈夫:古 成年男子,今 妻子的配偶。自信:古 前置,即相信自己,今 一个双音 。宣言:古 表 ,今 公开 合 表的言 。行李:古 出使的人。养生:古 供养活着的人,俱与今 不同)2、与“是使养生 死无憾也”一句中“是”用法相同的是a 、惟利是 b、各是其所是c、 能定是非之真d 、是 之 与答案: d ( a 、提 志,无意

6、 ;b 、 , 同、肯定;c、名 ,正确)3、 出与“各不可 食也”中“也”的用法相同的一 是a 、寡 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b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c、然而不王者,非之有也。d、人死, 曰: “非我也, 也”答案: c( a 、表句中停 ;b、表疑 ; d 、表句中停 )5.句式找出下面句式,翻 成 代 ,并掌握其用法。( 1)或 或 ( 2)直 耳,是 也( 3)是何异于 (4)未之有也答案:.( 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有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不 没有跑上一百步 了,那也是逃跑啊。3名校名 推荐( 3)是何异于刺人

7、而杀之,曰: “非我也,兵也? ” 这种说法和拿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说 “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 ”有什么不同?(4)未之有也不曾有的事情。 (宾语前置句)6、一词多义(结合完成练习二)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a. 数例句 出处 释义愿得补黑衣之数触龙说赵太后数目、数量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寡人之于国也几、若干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命运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shu 屡次数罟不入洿池寡人之于国也c 密、细密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sh计算b.直例句 出处 释义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爱莲说与“曲”相对,不弯曲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仅、只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

8、价值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指南录后序径直、直接c.发例句 出处 释义百发百中 成语 发射发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征发、派遣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打开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花开主人忘归客不发琵琶行出发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五人墓碑记发出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发出、抒发d.兵例句 出处 释义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兵器穷兵黩武 成语 战争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军队草木皆兵 成语 士兵e.胜例句 出处 释义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承受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尽4名校名 推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胜利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超过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