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统计会计部分)复习要点_第1页
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统计会计部分)复习要点_第2页
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统计会计部分)复习要点_第3页
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统计会计部分)复习要点_第4页
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统计会计部分)复习要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0年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统计会计部分复习讲解主要要点 2010年10月第四部分统计第二十章统计与统计数据1.统计的含义包括:统计工作、统计数据和统计学。 统计工作与统计数据是“过程”与“成果”的关系;统计工作与统计学是“实践”与“理论”的关系。2. 统计数据的计量尺度分为: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和定比尺度。 区分四种统计数据的计量尺度的要点: 首先应区分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和定距尺度、定比尺度: 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对现象进行定性计量;而定距尺度、定比尺度对现象进行定量计量; 其次应区分定类尺度和定序尺度,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区分现象性质无递进或递减关系(即无顺序);后者区分现象

2、性质则有递进或递减关系(即有顺序)。 再次应区分定距尺度和定比尺度,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区分现象的定量关系只能进行加、减运算;后者区分现象的定量关系则能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3. 统计数据的类型按照其所采用计量尺度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分类数据是由定类尺度计量的;顺序数据是由定序尺度计量的;数值型数据是由定距尺度和定比尺度计量的。可按照不同计量尺度性质来理解。4.变量及其类型。 .变量是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其具体表现为变量值。统计数据就是变量的具体表现,即统计数据就是变量值。 变量可按照统计数据的类型分为:分类变量、顺序变量和数值型变量。数值型变量又可分为离散变量和连续变

3、量。理解不同类型的变量要从不同计量尺度性质来理解。而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区分在于:前者计量的数值只能用整数;后者计量的数值不光能用整数而且还可用小数或分数。5.统计指标及其类型。 统计指标是用来反映现象总体数量状况的基本概念或者是反映现象总体数量状况的概念和数值。就是说统计指标可以是个概念,也可以是概念加数值。 统计指标可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总量指标还可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总量指标一般采用加法求得(含减法和乘法),又叫数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一般采用除法求得。对于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区分主要抓住一点,即不同时期的数值是否能够相加:能加的是时期指标,反之则是时点指标。6.

4、统计数据的的来源主要是两种渠道:一是来源于直接的调查和科学试验,称之为第一手资料或称之为直接统计数据;二是来源于别人的调查和科学试验的数据,称之为第二手资料或称之为间接统计数据。7. 统计数据的的直接来源主要是两个渠道:一是专门组织的调查;二是科学试验。应该把握统计调查的方式:普查、抽样调查、统计报表、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等方式。 普查应掌握其特点:一次性或周期性的;需要规定统一的标准调查时间;数据较准确、规范化程度高;使用范围比较窄。 抽样调查应掌握其特点:经济性;时效性强;适应面广;准确性高。 其抽样方法分为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概率抽样有;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和等距抽样(系统抽

5、样)等四种方式。 统计报表要以统一的表式、统一的指标、统一的报送时间和统一的报送程序进行填报。 统计报表按调查对象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全面报表和非全面报表;按报送周期长短不同可分为日报、月报、季报和年报;按报表内容和实施范围不同可分为国家的、部门的、地方的统计报表。重点调查是从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中选择少数重点单位进行调查。所谓重点单位是指在所要调查的数量特征上占有较大比重的单位。典型调查是从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中选择一个或数个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目的是通过典型单位来描述或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8. 统计数据的的间接来源是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现成的第二手数据。其主要来源有公开的出版物、未公开

6、的内部调查等。 利用间接来源的统计数据必须注意三点:要评估第二手数据的可用价值;要注意指标口径和计算方法的可比性;引用统计数据要注明数据来源。9.统计数据的误差通常是指统计数据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差距,分为登记性误差和代表性误差两类。理解其概念和产生原因。10. .统计数据的质量评价标准概括为:精度、准确性、关联性、及时性、一致性和最低成本。概括地说本章学习思路为:从理解统计的三个含义及其联系入手,深刻理解统计数据四个计量尺度的区别,从而掌握统计数据(变量)三个分类,由数值性数据(变量)理解延伸理解统计指标的概念和分类。从理解统计数据两个来源着手,重点抓住统计数据直接来源的五种调查方式:普查、抽样

7、调查、统计报表、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的概念和特点。注意利用第二手资料的问题,理解统计数据的误差的概念、分类和产生原因。最后,理解.统计数据的质量评价标准。第二十一章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1.品质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所谓品质数据就是前一章所说的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统称。所以品质数据的整理与显示就是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的整理与显示。分类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分类数据的整理是要列出所分的类别外,还要计算出每一类别的频数、频率或比例、百分比。 所谓频数(次数)是落在各类别中数据个数;所谓频率是指各类别中数据个数除以总频数(次数)的比例或百分比。因此,频率的两种表现形式就分别是比例或百分比。这两种形式的区别在于:

8、“比例”是用小数形式;“百分比”则是以%的形式。分类数据的整理显示既可以用频数分布表,也可采用条形图或圆形图(饼图)。条形图是用来反映数据变动的;而圆形图(饼图)是用于表示总体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例,对于研究结构性问题十分有用。顺序数据的整理显示可以采用分类数据的整理显示的方法,除此以外,还可以计算累积频数和累积百分比。从类别顺序的开始一方向类别顺序的最后一方累加频数(百分比),称为向上累积;反之,则称为向下累积。并采用累积分布图对计算累积频数和累积百分比进行显示。2.数值型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品质数据的整理与显示的方法都适应数值型数据的整理与显示。数值型数据的整理与显示的特定方法是采用统计分组

9、的方法编制频数分布表,数值型数据统计分组的方法有单变量分组和组距分组。单变量分组适用于离散变量和变量值较少的情况;组距分组适用于连续变量和变量值较多的情况。 组距分组需经过:确定分组组数(组数适当,注意组内同质性,充分显示现象本身状态);对原始资料进行排序;求极差;确定组距=极差组数;确定组限;确定各组观察值出现的频数。数值型数据的显示也可以进一步用图形来显示,如前述条形图或圆形图(饼图),另外还可以用直方图、折线图。直方图是用矩形的宽度和高度来表示频数分布的图形。用横轴表示数据分组,用纵轴表示频数或百分比。它与条形图的区别在于:直方图是用面积表示每一组的频数或百分比,宽度则表示各组的组距;条

10、形图是用条形的长度表示各类别频数的多少,其宽度(表示类别)则是固定的。 折线图也称频数多边形图,它是在直方图的基础上,把直方图顶部的中点(组中值用直线连接起来,再把原来的直方图抹掉就成。有关数值型数据组距式分组的相关概念:组限是指组与组之间的界限。一个组的最小值称为下限;一个组的最大值称为上限。上限与下限的差值称为组距,上限值与下限值的平均数称为组中值。为遵循组距分组的“不重不漏”的原则,统计分组时习惯上规定“上组限不在内”。3.统计表是用于显示统计数据的基本工具,其构成为:表头、行标题、列标题和数字资料,必要时可以在统计表下方加上表外附加。 统计表的设计应注意:要合理安排统计表的结构;表头一

11、般应包括表号、总标题和表中数据的单位等内容;表中的上下两条横线一般用粗线,中间的其他线要用细线,表的左右两边不封口;使用统计表时必要时可在表的下方加上注释。概括地说,本章应在深刻理解统计数据的分类的前提下,理解并把握各类统计数据整理和显示方法。重点掌握数值型数据的整理与显示的方法和相关概念、统计表的概念构成及注意事项。第二十二章数据特征的测度1.数据集中趋势的的测度。集中趋势是指一组数据向某一中心值靠拢的倾向,测度集中趋势也就是寻找数据的一般水平的代表值或中心值。集中趋势测度,主要包括位置平均数(含众数、中位数等)和数值平均数(含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等)。众数是一组中出现频数最多的那个数值。

12、适用品质数据或数值型数据,不受极端值的影响,抗干扰性强。中位数是在把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位置居中的数值叫做中位数。计算中位数先确定中位数的位置=(数据个数+1)2。数据个数是奇数确定的中位数位置对应的数据就是中位数;数据个数是偶数确定的中位数位置的最近两个数的简单平均数就是中位数。中位数只适用于数值型数据。不受极端值的影响,抗干扰性强。算术平均数是全部数据的算术平均,又称均值。它是集中趋势最主要的测度值。主要适用于数值型数据。有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之分。 计算和运用算术平均数须注意:算术平均数同时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一个是各组数值的大小,另一个是各组分布频数的多少;算术

13、平均数易受极端值的影响。几何平均数是指n个观察值连乘积的n次方根。其用途:对比率、指数等进行平均;计算平均发展速度。2.离散程度的测度。离散程度是指数据之间的差异程度或频数分布的分散程度。离散程度的测度主要包括极差、方差和标准差、离散系数。极差又叫全距,是总体或分布中最大的标志值和最小的标志值之差。它计算简单、含义直观,运用方便,但不能反映极端值间的变量分布情况,易受极端值影响。标准差是总体所有单位标志值与其平均数离差之平方的平均数的平方根,用表示。(计算公式见教材P207)方差是标准差的平方。标准差和方差计算较为简便,又具有比较好的数学性质,是应用最广泛的离散程度的测度方法。离散系数通常是就

14、标准差来计算的,因此也称标准差系数,是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与其相应的算术平均数之比。(计算公式见教材P208)它主要用于比较对不同组别数据的离散程度。应当说明的是离散程度的测度的各个指标值越小,则总体各单位标志值间的离散程度小,平均数的代表性就好。概括地说,本章抓住两个内容:一是数据集中趋势的的测度,二是数据离散程度的测度。对于数据集中趋势的的测度,重点应把握位置平均数和数值平均数,位置平均数应掌握众数、中位数概念的理解,数值平均数应掌握算术平均数计算公式。(平均数计算看权数,权数相等简单平均,权数不等加权平均。)理解影响平均数大小因素。对于数据离散程度的测度,要掌握标准差和离散系数计算公式,理解

15、两者作为衡量平均数代表性应用条件。第二十三章时间序列1. 时间序列的概念及其分类。时间序列也称动态数列,是将某一统计指标在各个不同时间上的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编制形成的序列。时间序列由两个基本因素构成:一个是被研究现象所属时间,另一个是反映该现象一定时间条件下数量特征的指标值。时间序列按照其构成要素中统计指标值的表现形式,分为绝对数时间序列、相对数时间序列和平均数时间序列三种类型。绝对数时间序列依据指标值的时间特点,又分为时期序列和时点序列。2. 发展水平的概念和分类。发展水平是指时间序列中对应于具体时间的指标数值。发展水平有最初水平、最末水平和中间水平。序列中第一项的指标值称为最初水平,最末项

16、的指标值称为最末水平,处于二者之间的指标值称为中间水平。按各期指标值在计算动态分析指标时的作用来划分,又可分为基期水平和报告期水平。3. 平均发展水平的概念和计算。平均发展水平也称序时平均数或动态平均数,是对时间序列中各时期发展水平计算的平均数。绝对数时间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由于绝对数时间序列分为时期序列和时点序列,所以,绝对数时间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也要分时期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和时点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时期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为:时点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要分别考虑连续时点序列和间断时点序列。连续时点序列的指标值以“天”为时间长度或以“平均值”形式出现;而间断时点序列则是不具备连续时

17、点序列的指标值特点的时点序列。同时,还要考虑指标值登记的间隔是否相等。 综合以上情况,我们可把时点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分以下四种情况:第一、 连续时点序列、指标值登记的间隔是相等的。计算公式为:第二、连续时点序列、指标值登记的间隔是不等的。计算公式为:第三、 间断时点序列、指标值登记的间隔是相等的。计算公式为:第四、 间断时点序列、指标值登记的间隔是不等的。计算公式为:相对数或平均数时间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第一、确定相对数或平均数的分子、分母和商;第二、分别按照绝对数时间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求出相对数或平均数的分子、分母和商的序时平均数。第三、 用相对数或平均数的分子、分母和商的序时平均

18、数,求出相对数或平均数时间序列序时平均数。4. 增长量与平均增长量的计算。增长量是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之差。增长量有逐期增长量和累计增长量之分。逐期增长量是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期水平之差。累计增长量是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通常是时间序列最初水平)之差。在同一时间序列中,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时期逐期增长量之和。平均增长量是时间序列中逐期增长量的序时平均数。它是等于逐期增长量的累加和除以逐期增长量的个数,也等于累计增长量除以时间序列项数减1。5. 时间序列的速度分析。时间序列的速度分析的内容包括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和速度的分析与运用。发展速度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

19、两个不同时期发展水平的比值。由于基期选择的不同,发展速度有定基和环比之分:定基发展速度是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通常是时间序列最初水平)的比值。它说明社会经济现象相对于某个基础水平,在一定时期内总的发展速度。环比发展速度是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期水平的比值。它说明所研究现象相邻两个时期(逐期)发展变化的程度。定基发展速度对于等于相应时期内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两个相邻定基发展速度的比率等于相应时期的环比发展速度。增长速度等于发展速度减1,也可以是报告期增长量与基期水平的比值。由于发展速度有定基和环比之分,所以,定基发展速度减1等于定基增长速度;环比发展速度减1等于环比增长速度。由于有逐期增长

20、量和累计增长量之分,所以,逐期增长量与基期水平的比值等于环比增长速度;累计增长量与基期水平的比值等于定基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是反映现象在一定时期内逐期发展变化的一般程度。它等于相应时期内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的几何平均数,或者是定基发展速度的n次方根。这里的n是环比发展速度的个数,就定基发展速度而言是报告期与基期的时间间隔。速度的分析与运用应注意:当时间序列中的指标值出现0或负数时,不宜计算速度;速度指标的数值与基数的大小有密切关系,运用“增长1%的绝对值”分析指标,可反映同样的增长速度,在不同时间条件下所包含的绝对水平。其计算公式为:增长1%的绝对值=逐期增长量环比增长速度=基期水平100

21、概括地说,本章应掌握时间序列的概念及其分类,尤其是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的区别。要掌握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的序时平均数计算的公式。(间隔相等简单平均,间隔不等加权平均。间断登记首尾折半,连续登记算术平均。)同时,对增长量、增长速度、发展速度的分类、三者关系、各自的计算公式必须理解掌握。应理解速度的分析与运用应注意的问题。第二十四章统计指数1.指数的概念、分类。 指数从广义上讲,任何两个数值对比形成的相对数都可以称为指数;从狭义上讲,指数是用于测定多个项目在不同场合下综合变动的特殊相对数。 指数按所反映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按计入指数的项目多少不同,可以分为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按计算

22、形式不同,可以分为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2. 加权综合指数是通过加权来测定一组项目的综合变动状况。若所测定一组项目的物量变动状况,则称为数量指数,应采用基期加权综合指数(又称为拉氏指数),以基期质量变量值为权数。若以p1 表示报告期质量指标,p0表示基期质量指标,q1表示报告期数量指标, q0表示基期数量指标。(以下同)。则基期加权综合指数的计算公式:q1/0=p0q1p0q0若所测定一组项目的质量变动状况,则称为质量指数,应采用报告期加权综合指数(又称为帕氏指数),以报告期数量变量值为权数。则报告期加权综合指数的计算公式:p1/0=p1q1p0q13.指数体系是由总量指数及其若干个因素指数构成

23、的数量关系式。总量指数是由两个不同时期的总量对比形成的相对数,可以由不同时期的实物总量对比,也可以时期的价值总量对比。其计算公式为:pq1/0=p1q1p0q0指数体系既可以对现象发展的相对变化程度及各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也可以对现象发展的变化绝对数量及各因素的影响数额进行分析:相对变化分析的公式:p1q1p0q1=(p0q1p0q0)(p1q1p0q1)绝对变化分析的公式:p1q1p0q1=(p0q1p0q0)+(p1q1p0q1)4.零售价格指数是反映城乡商品零售价格变动趋势的经济指数。它的变动直接影响到城乡居民的生活支出和国家的财政收入,影响居民购买力和市场供平衡以及消费和积累的比例

24、。 我国零售商品价格指数编制应注意的问题:要在对商品进行科学分类,从中选出各类别的代表商品;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区,并考虑其类型多样和分布上的合理性和稳定性。要确定各代表品基期和报告期的综合平均价。权数要先确定各大类权数,再确定小类权数,最后确定商品权数。各层权数之和等于100。从1985年1月起,我国开始采用部分商品平均价格法计算全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其计算公式为:P1/0=kww 式中的k表示为个体或各层的类指数,w表示各层的零售额比重权数。5. 消费价格指数在我国称之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程度的一种相对数。可分为城市

2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其主要作用是: 反映通货膨胀状况。可计算通货膨胀率=报告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基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反映货币购买力变动。可计算通货购买力指数=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反映对职工实际工资的影响。可利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将名义工资换算为实际工资。计算公式为:实际工资=名义工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6.股票价格指数股票价格一般是指股票在证券市场上交易时的市场价格。股票价格变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正常情况下,与预期股息和银行存款利息率等两因素有关。 即股票价格=票面价值预期股息存款利息率股价平均数是股票市场上多种股票在某一时点上的算术平均值,一般以收盘价来计算。股票价格指数是反映

26、某一股票市场上多种股票价格变动趋势的一个相对数,简称股价指数。其单位一般以“点”表示,即将基期指数作100,每上升或下降一个单位称为“1点”。其计算公式与质量指数,即报告期加权综合指数(又称为帕氏指数)的计算公式相同。 p1/0=p1q1p0q1概括地说,本章应从理解统计指数的概念入手,掌握统计指数的分类、统计综合指数的编制。理解总量指数与数量指标综合指数、质量指标综合指数之间的指数体系关系,并且能运用指数体系分析经济现象的影响因素。此外,要理解零售价格指数、消费价格指数和股票价格指数的概念及其相关的计算公式。第二十五章国民经济主要统计指标1.国内生产总值(GDP) 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国或一个地

27、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社会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也是社会总产品价值扣除中间投入价值后的余额。 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范围是按一国的常住单位界定的。所谓常住单位是指一国经济领土上从事经济活动在一年以上的单位。 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因此它有三种计算方法: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它是从生产过程中价值形成的角度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目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以生产法为主。其计算公式: 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国内生产总值=所有常住单位增加值之和 式中的总产出是各单位生产的产品总量的价值; 中间投入是各单位生产经营过程中消耗和使用的所有原材料、能源和

28、各种服务价值。不包括固定资产折旧。 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它是从生产过程中创造原始收入的角度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其计算公式:收入法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所有常住单位增加值之和式中的劳动者报酬是劳动者从事生产劳动应从单位获得的各种形式的报酬。包括工资、福利费及农户、个体劳动者生产经营所获得的纯收益。 固定资产折旧是一定时期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价值按规定比率提取的计入生产成本的折旧费。生产税净额是一定时期企业应向政府缴纳的生产税减去生产补贴后的差额。是企业利前税,不包括所得税。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它是从社会最终使用的角度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

29、计算公式: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式中的最终消费是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为满足个人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所消费的全部的货物和服务、政府为全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净支出。 资本形成总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和存货增加。 净出口是一定时期货物和服务出口价值减去进口价值后的差额。 以上三种方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在理论上应当相等,称为“三面等值”。 但实际统计计算的结果会出现一些差异,原因是不同计算方法资料来源不同。2. 农业增加值是指各种类型的农业生产单位和农户在一定时期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创造的最终产品的价值。这里的农业是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的总称。 目前中国农业增加值采用生

30、产法进行核算,即用总产出扣除中间投入得到增加值。3.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工业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换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即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我国目前主要采用“生产法”计算工业增加值。采用直接统计计算上报和抽样调查两种方法得到全国的工业增加值。有按不变价格和现行价格分别计量。4.第三产业增加值核算分行业分别进行,一般采用收入法计算增加值。第三产业是除农业、工业、建筑业以外的其他各业。第三产业增加值是衡量第三产业活动最终成果的重要指标。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指国民经济各行业直接售给城乡居

31、民和社会集团的消费品总额。该指标是反映各行业通过多种商品流通渠道向居民和社会集团供应的生活的消费品总量。具有时效性强,使用起来比较方便。它是由国家统计局根据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统计报表制度进行搜集和加工整理而得。对限额以上的零售业务的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农业生产者进行全面调查,数据按月公布。6.最终消费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为反映社会消费总需求的指标,两者区别有:前者包括服务消费和虚拟消费,后者则不包括;后者包括售给居民的建造房屋用的建筑材料、企业、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等非政府单位的商品零售额,前者则不包括。7.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是以货币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32、、速度、比例关系和使用方向的综合性指标,是考察投资需求变动的主要指标。其统计范围包括:基本建设投资,更新改造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国有及其他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和工矿区私人建房投资,农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使用该指标应注意:固定资产投资月度指标只反映国有及其他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季度、半年度和年度指标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公布的月度、季度数据均为该期的累计数。每年一月没有投资统计数据。固定资产投资有比较明显的季节性。8.进出口指标包括进口额、出口额和进出口额三个指标。它们都是用来观察一个国家对外贸易总规模的指标,反映进出中国国境的货物总金额。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差叫净出口,它从总体上反映一国的外

33、贸余额。进出口数据在1980年后由海关总署负责统计和提供,所包括的范围扩大为中国所有进出口商品总额,目前的进出口统计范围包括对外贸易、来料加工装配进出口货物;国家间、联合国及国际组织无偿援助物资和赠送品;华侨、港澳台胞和外籍华人捐赠品;租赁期满归承租人所有的租赁货物;进料加工进出口货物;边境地方贸易及边境地区小额贸易进出口货物;“三资”企业进出口货物和公用物品;到、离岸价格在规定限额以上进出口货样和广告品;从保税仓库听取在中国境内销售的进出口货物,以及其他进出口货物。概括地说,本章应重点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和三种计算方法。要理解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概念。理解和把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4、最终消费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进口额、出口额和进出口额等指标的概念。第二十六章会计概论1.会计概念及两大分支。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的技术方法,通过对单位的全部资金运动进行反映和监督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它通过对系统、客观、及时地对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来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信息。它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财务会计是以会计准则为主要依据,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方法,确认、计量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动,记录营业收入的取得、费用的发生和归属,以及收益的形成和分配,定期以财务报表形式报告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并分析报表评价企业偿债能

35、力、营运能力和获利能力等的一套信息处理系统。管理会计利用财务会计、统计及其他有关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计算、对比和分析产生一系列新的信息,用于满足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编制计划,作出决策、控制经济活动方面的信息需要,服务于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加强决策控制、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的一套信息处理系统。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区别:服务对象不同:前者为外部人员服务;后者为内部人员服务。提供信息的规范和依据要求不同:前者受会计准则制约;后者受经营决策中成本和效益的约束。会计核算的模式不同:前者的核算要按规定的会计程序和严格有序财务信息处理流程和规定的方法、规定的核算周期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后者的核算时间跨度

36、、程序和方法都比较灵活。提供信息的形式不同:前者提供信息的形式是规定的;后者提供信息的形式可采用不同形式,没有特别的规定。2.会计的职能。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是会计本质的外在表现形式。它有核算和监督两项基本职能。会计核算职能是会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运用一定的方法和程序,利用货币形式,从价值量方面反映企业已经发生或完成的客观经济活动情况,为经济管理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是会计最基本职能。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的特点。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经济事项发生以前、经济事项进行当中和经济事项发生以后,会计利用预算、检查、考核、分析等手段,对单位的会计核算及其经济活动的真实性

37、、完整性、合规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与控制。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会计核算是基本的、首要的,核算是监督的前提,监督是核算的保证。现代会计的职能还包括预测、决策、评价等。3.会计的对象是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又叫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4.会计目标是指会计工作预期达到的最终结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的一般目标是向企业内部管理部门和企业外部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主体提供决策所需要的会计信息及其与之相关的其他财务信息。我国企业会计目标,一是通过会计活动,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信息,以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二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

38、况,有助于评价企业经营管理责任以及资源使用的有效性,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所谓会计信息使用者包括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和外部利益关系人(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社会公众、其他使用者)。会计信息的内容是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5.会计要素又叫会计对象要素,是指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所作的基本分类,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它分为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和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并且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39、。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确定负债应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二是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的计量。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所有者权益又称净资产,是指企业的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收益。包括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包括收入、费用和利润。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入。确认收入的条件有三:一是与收入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二是经济利益流入企业会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三是经济利益的

40、流入能够可靠的计量。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出。确认费用的条件有三:一是与收入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二是经济利益流入企业会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三是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的计量。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成果,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收入扣除各种费用后的盈余,是反映经营成果的最终要素。利润的确认主要依赖于收入和费用以及利得和损失的确认。反映会计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的恒等式叫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一等式反映了企业资产的归属关系。在某一时点资产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者之间所存在的平衡关系,是复式记

41、账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基础。收入费用=利润 这一等式反映了企业利润的形成过程,收入费用和利润之间的上述关系是编制利润表的基础。企业是经营过程中,会发生各种经济业务,这些业务的发生会对有关会计要素产生影响,但都不会破坏上述会计要素的平衡关系,因而是设置会计科目、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6. 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基本原则。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基本原则是指为了使会计信息能达到质量标准,而对会计核算所作的一般规范。权责发生制,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要按收入的权利和支出的义务是否属于本期来确认收入、费用的入账时间,而不是按款项的收支是否在本期发生来确认。配比原则,是

42、指一个会计期间的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并应相互配比,以便计算本期损益。历史成本原则,又称实际成本原则或原始成本原则,是指企业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其后,各项财产如果发生减值,应当按照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除法律、法规或国家会计制度有规定外,企业一律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其优点是财产价值取得较容易、有原始凭证作证明,便于查证。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收益性支出是指在本期发生的只与本期收益有关的应当在本期已实现的收益中得到补偿的支出,而资本性支出是指在本期发生的不但与本期收益有关而且与以后会计期间收益有关的。应当在以后若干会计期间的收益中得

43、到补偿的支出。实行这一原则的目的在于正确确定企业的当期的损益。7.会计基本前提。 会计基本前提(会计基本假设),是指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会计核算的范围、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所作的限定。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会计主体是指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是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会计主体,必须有独立的资金活动,独立地进行核算,可以独立编制财务报告。一般来说,法律主体一定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可以是一个法律主体,也可以不一个独立法律主体。这个基本前提规定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要求在会计核算既不能将本会计主体与其他会计主体混淆,也不能将本会计主体的会计事项遗

44、漏或转移持续经营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明确这一前提,就意味着会计主体可将会计原则和会计程序建立在正常非清算的基础之上,才能保持会计信息处理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保证会计核算正常进行。是确定会计原则的前提。货币计量是指企业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采用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进行记录,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并假定货币的币值保持不变。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会计应当以货币计量,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但货币计量的假设并不表示货币是会计核算中唯一的计量单位,也辅以实物数量等计量单位。8.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45、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的质量提出可靠性、相关性、清晰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可靠性,要求会计信息应当确实反映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即会计信息应具有真实性;要求对经济业务的记录和核算、报告必须建立在可查证的基础上,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即会计信息应具有客观性。相关性,又称有用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有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有助于信息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清晰性,又可称可理解性,要求会计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利用。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

46、计信息必须具有可比性。一方面要求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必须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和程序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而不应当仅仅以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要求每个企业都要根据会计事项对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的影响程度来确定自己的重要会计事项,根据会计事项的重要程度,采取不同的核算方式和不同的核算精度。谨慎性,又称为稳健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

47、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9.会计循环。会计信息是通过确认、计量和报告三个环节生成的。会计上将按照确认、计量和报告为主要环节的会计基本程序及相应方法称为会计循环。会计确认是要明确某一经济业务涉及哪个会计要素的问题。会计确认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确定某一经济业务是否需要进行确认;二是确定该经济业务应何时进行确认;三是该经济业务应确认为哪个会计要素。会计确认的一般标准包括:一是被确认的项目是通过经济业务活动所产生的,其交易性质符合会计要素的要求;二是与该项目有关的未来经济利

48、益流入或流出企业的不确定性能明确地评估;三是该项目应有可以计量的属性。会计的确认,主要是通过将会计要素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会计记录来实现的。会计记录的方法主要包括:第一、设置账户。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是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核算的工具。按照其所反映的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可以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费用类和损益类。按照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可以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账户结构分为两个基本部分,左方(记账符号为借)右方(记账符号为贷)两个方向,一方登记增加,另一方登记减少。账户期末余额=期

49、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第二、复式记账是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计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关账户的一种记账方法。主要的复式记账法有借贷记账法、收付记账法和增减记账法。其中借贷记账法是一种被普遍接受并广泛使用的记账方法。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可分别采用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和余额试算平衡法进行试算平衡。第三、填制和审核凭证。这是会计工作的开始。会计凭证是记录经常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也是登记账簿的依据。按其填制程序和用途可以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第四、登记账簿。这是将会计凭证记录的经济业务,序时、分类地记入有关簿籍中设置的各个账户。并且定期

50、进行结账、对账。做到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和账表相符。会计计量,是指为了在会计报表中确认和计量有关会计要素的实际状况而确定其货币金额的过程。是会计的核心问题,贯穿于会计从确认、记录到报告的全过程。它由计量单位(计量尺度)和计量属性(计量基础)两方面内容组成。计量单位(计量尺度)主要是以货币为主导的计量单位,同时为了管理的需要辅之以各种实物量度。计量属性(计量基础)主要包括:第一、 历史成本,是指以取得资产时实际发生的成本作为资产的入账价值。第二、 重置成本,是指企业重新取得与其所拥有的某项资产相同或与其功能相当的资产需要支付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第三、 可变现净值,是指企业在日常的生产经营

51、活动中,以估计售价减去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以及估计销售所必需的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第四、 现值,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以估计的未来现金流入扣除未来现金流出后的余额,用恰当的折现率予以折现而得到的价值。第五、 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会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包括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其他应当在会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 会计报表是根据帐簿记录定期编制的,总括反映企业特定时点和一定时期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的结构性书面文件

52、。企业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报表。 会计报表按照其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可分为反映财务状况的报表、反映经营成果的报表和现金流量的报表三类;会计报表按照其报送对象不同,可分为对外会计报表和对内会计报表两类。会计报表按照其编报主体不同,可分为个别会计报表和合并会计报表两类。会计报表按照其时间范围不同,可分为年度会计报表、季度会计报表、月份会计报表三类。10.会计法规,是指制约财务会计实务的法律、法规、准则和制度的总称,它是约束会计行为的标准,又是会计工作的依据。 我国现行的会计法规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为核心,以企业会计准则为主要内容。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由财政部制定包括

53、基本会计准则和具体会计准则两大部分。基本会计准则包括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和会计要素准则。目前财政部已经印发并施行的具体会计准则有38个。概括地说,本章应从会计概念着手,把握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区别。(重点是财务会计为外部服务、做法呆板,管理会计为内部服务、做法灵活。)掌握会计的职能概念和特点,理解会计目标的概念、会计信息使用者和会计信息的内容,掌握会计要素的概念、具体内容和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掌握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的具体原则,理解会计的四个前提及具体内容,理解会计信息质量的八个要求,掌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三个环节具体内容,了解会计法规内容。第二十七章财务会计报告1.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是反

54、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和顺序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进行适当排列编制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所承担的现时义务和所有者对净资产的要求权。资产负债表的作用有四:为使用者提供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及其分布和构成情况的信息,为经营者分析资产分布是否合理提供依据。总括反映企业资金的来源渠道和构成情况。可以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判断企业的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通过前后报表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结构的变化情况、经营者、投资者和和债权人据此可以掌握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化情况和变化趋势。资产负债表的格式有账户式和报告式。我国资产负债表的格式为账户式。资产负债表

55、中的资产类的项目的排列顺序是按照其流动性进行排列的,负债类项目的排列按照到期日的远近进行排列,按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顺序分项列示,流动负债在前。所有者权益在资产负债表上排列顺序为: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资产负债表编制方法。资产负债表编制是以日常会计记录为基础进行归类、整理和汇总、加工填列到报表项目的过程。其方法有:直接填列法和分析计算填列法。2.利润表。利润表是依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的要求,把一定会计期间的营业收入与同一会计期间的营业费用(成本)相配比,以“收入费用=利润”的会计等式为基础,按照各项收入、费用以及构成利润的各个项目分类分项编制而成的,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

56、间经营成果的动态的报表。为月报表。利润表的主要作用是为使用者提供企业盈利能力方面的信息。利润表的基本格式主要有单步式和多步式两种。我国的利润表采用多步式。利润表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损失)利润总额=营业利润(亏损以“” 号填列)+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净利润=利润总额(亏损以“” 号填列)所得税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我国利润表的编制要按照利润计算公式,计算表中规定的项目,分别按本月实际发生数和年初起至本月末止的累计发生数,计算填列到表中各项目的“本月数”和“本年累计数”的栏目中。3.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有关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的报表。其中现金是指企业的库存现金,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现金等价物是指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的现金,价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流量分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三类。现金流量表的作用:为使用者提供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的信息,便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